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复习学案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1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复习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复习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复习学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重大意义。

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教案)第13课wbrwbr五四运动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JaB88.com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教案)第13课wbrwbr五四运动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学生回答: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4.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时代

资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相关知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
3.经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五四运动前期中心)爆发,运动的主力是学生,6月初,发展到上海(五四运动后期中心),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主力是工人。
4.结果(初步胜利)
(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的职务。
(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
6.历史意义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3)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无产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7.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
8.代表人物
(1)李大钊: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介绍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陈独秀:发表《劳动者的觉悟》《谈政治》等文章,阐释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9.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年7月23日。
11.地点: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画舫船上。
12.内容:(1)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
(2)党的奋斗目标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领导工人运动。
(4)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13.意义: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1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不同、革命前途不同、革命性质不同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爱国运动》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一、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5、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二、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不同

1、反帝反封建比辛亥革命彻底。

2、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无产阶级起了重要作用,开始登上政舞台。

4、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五四运动的爆发

1、国际、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

(1)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激起全国人民义愤,反帝情绪高涨;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出了解放的道路;

国内背景:

(1)社会基础: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2)阶级基础:民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反帝的根据:

(1)从斗争起因看:运动由山东问题点燃,此问题是在重新分赃的巴黎和会上所产生的。

(2)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反封建的根据:

(1)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曹、陆、章,后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段祺瑞。

(2)从斗争口号看:“内惩国贼”。

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

3、意义: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的最大功绩在于“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③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复习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复习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复习学案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教案)第12课wbrwbr新文化运动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目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诠释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学生回答:省略

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4.教师展示材料: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