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08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因式分解法。

2.学会用因式分解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过程:

一.拓通准备:

1.因式分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4x2-x(2)9x2-4

(3)x2-4x+4(4)x2-5x+6

二.探求新知:

自学课本95页内容,归纳出:

1.什么是因式分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我尝试:

直接写出下列方程的两个根:

(1)x(x-1)=0(2)(y-2)(y+5)=0(3)t2=2t

(3)(x+1)(3x-2)=0(4)(x-)(5x+)=0

四.典型例题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15x2=6x=0(2)4x2-9=0

对应练习:解方程(1)16x2+10x=0(2)(y-3)2=1

例2:解方程(1)(2x-1)2=(x-3)2(2)x2-4x+4=0

对应练习: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x-2-x(x-2)=0(2)(x+1)2-25=0

(3)x2-5x+6=0(4)(2x+1)2-6(2x+1)+8=0

五.当堂检测:

1.(x+a)(x+b)=0与方程x2-x-30=0同解,则a+b等于()

A:1B:-1C:11D:-11

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①x(x+3)=x+3

②x2=8x

③2x(2x+5)=(x-1)(2x+5)

相关阅读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5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一、学习目标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灵活选用简便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知识回顾1.分解因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提取公因式法:
am+bm+cm=m(a+b+c)
(2)公式法:
,,
(3)十字相乘法:

三、新知讲解1.因式分解法
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叫做分解因式.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可以使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
②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这里指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把方程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形式;
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④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3.因式分解法的条件、理论依据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方程右边等于0,而左边易于分解;
理论依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典例探究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2(2x-1)2=(1-2x);(2)4(y+2)2=(y-3)2.

总结: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利用了“当ab=0时,必有a=0或者b=0”的结论.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
(2)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这里指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法把方程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形式;
(3)令每一个因式分别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1(2014秋赵县期末)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6x+9=(5﹣2x)2

2.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2】(2014山西校级模拟)解方程(x﹣1)2﹣5(x﹣1)+4=0时,我们可以将x﹣1看成一个整体,设x﹣1=y,则原方程可化为y2﹣5y+4=0,解得y1=1,y2=4.当y=1时,即x﹣1=1,解得x=2;当y=4时,即x﹣1=4,解得x=5,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2,x2=5.利用这种方法求方程(2x+5)2﹣4(2x+5)+3=0的解.

总结:
换元法在解特殊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用的较多,运用了整体思想.
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可以简化问题时,我们可以考虑用换元法来解.
解高次方程时,通过换元的方法达到降次的目的.
练2(2015呼和浩特)若实数a、b满足(4a+4b)(4a+4b﹣2)﹣8=0,则a+b=_______.
练3解方程:(x2-3)2-5(3-x2)+4=0.

3.灵活选用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3】(2014秋漳县校级期中)选择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5x+1=0;
(2)3(x﹣2)2=x(x﹣2);
(3)2x2﹣2x﹣5=0;
(4)(y+2)2=(3y﹣1)2.

总结: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用解方程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一般地,当一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为0时,即形如ax2+c=0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应选用直接开平方法.
(2)若常数项为0,即形如ax2+bx=0的形式,应选用因式分解法.
(3)若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不为0,即形如ax2+bx+c=0的形式,看左边的整式是否能够因式分解,如果能,则宜选用因式分解法;不然选用公式法;不过当二次项系数是1,且一次项系数是偶数时,用配方法也较简单.(4)公式法虽然是万能的,对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适用,但不一定是最简单的.因此在解方程时,我们首先考虑能否应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等简单方法,若不行,则再考虑公式法(适当也可考虑配方法).
练4(2015春无锡校级期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5x﹣6=0;
(2)3x2﹣4x﹣1=0;
(3)x(x﹣1)=3﹣3x;
(4)x2﹣2x+1=0.

五、课后小测一、选择题
1.方程(x-16)(x+8)=0的根是()
A.x1=-16,x2=8B.x1=16,x2=-8C.x1=16,x2=8D.x1=-16,x2=-8
2.方程5x(x+3)=3(x+3)的解为()
A.B.C.D.
3.(2015滕州市校级模拟)方程x2﹣2x=3可以化简为()
A.(x﹣3)(x+1)=0B.(x+3)(x﹣1)=0
C.(x﹣1)2=2D.(x﹣1)2+4=0
二、填空题
4.(2015丽水)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时,可转化为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请写出其中的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5.(2014杭州模拟)方程x(x+1)=2(x+1)的解是.
6.(2013秋苏州期末)已知(x2+y2+1)(x2+y2+2)=6,则x2+y2的值为.
三、解答题
7.(2014秋静宁县期末)解下列方程:
(1)x2﹣2x+1=0
(2)x2﹣2x﹣2=0
(3)(x﹣3)2+2(x﹣3)=0.

8.(2014秋沧浪区校级期末)解下列方程:
(1)x2﹣4x﹣3=0
(2)(x﹣2)2=3(x﹣2)
(3)2(﹣x)2﹣(x﹣)﹣1=0.

9.(2014秋宛城区校级期中)为了解方程(x2﹣1)2﹣5(x2﹣1)+4=0,我们可以将x2﹣1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设x2﹣1=y,则(x2﹣1)2=y2,那么原方程可化为y2﹣5y+4=0,解得y1=1,y2=4.
当y=1时,x2﹣1=1,x2=2,x=±.
当y=4时,x2﹣1=4,x2=5,x±.
故原方程的解为x1=,x2=﹣,x3=,x4=﹣.
请借鉴上面的方法解方程(x2﹣x)2﹣5(x2﹣x)+6=0.

10.(2014秋蓟县期中)已知(x2+y2﹣3)(x2+y2+1)=12,求x2+y2的值.

典例探究答案:
【例1】【解析】(1)移项,提取公因式;(2)移项并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求解.
解:(1)2(2x-1)2=(1-2x)
移项,得2(2x-1)2-(1-2x)=0,
即:2(2x-1)2+(2x-1)=0,
因式分解,得(2x-1)[2(2x-1)+1]=0,
整理,得(2x-1)(4x-1)=0,
解得x1=12,x2=14;
(2)4(y+2)2=(y-3)2
移项,得4(y+2)2-(y-3)2=0
因式分解,得[2(y+2)+(y-3)][2(y+2)-(y-3)]=0
整理,得(3y+1)(y+7)=0
解得y1=-13,y2=-7.
练1.【解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解方程得出即可;
解:x2﹣6x+9=(5﹣2x)2,
(x﹣3)2﹣(5﹣2x)2=0,
因式分解得:(x﹣3+5﹣2x)(x﹣3﹣5+2x)=0,
整理得:(2﹣x)(3x﹣8)=0,
解得:x1=2,x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
【例2】【解析】先设2x+5=y,则方程即可变形为y2﹣4y+3=0,解方程即可求得y(即2x+5)的值,进一步可求出x的值.
解:设x﹣1=y,则原方程可化为y2﹣4y+3=0,
所以(y﹣1)(y﹣3)=0
解得y1=1,y2=3.
当y=1时,即2x+5=1,
解得x=﹣2;
当y=3时,即2x+5=3,
解得x=﹣1,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2,x2=﹣1.
点评:本题运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2.【解析】设a+b=x,则原方程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该一元二次方程来求x(即a+b)的值.
解:设a+b=x,则由原方程,得
4x(4x﹣2)﹣8=0,
整理,得
(2x+1)(x﹣1)=0,
解得x1=﹣,x2=1.
则a+b的值是﹣或1.
故答案是:﹣或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换元法,即把某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字母去代替它,实行等量替换.
练3【解析】设x2-3=y,则原方程转化为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该一元二次方程来求y(即x2-3)的值.
解:设x2-3=y,则原方程可化为y2-5(-y)+4=0,即:y2+5y+4=0,
因式分解得:(y+1)(y+4)=0,
解得y1=-1,y2=-4.
当y1=-1时,x2-3=-1,即x2=2,解得.
当y2=-4时,x2-3=-4,即x2-3=-1,方程无实数根.
综上,.
【例3】【解析】(1)利用配方法得到(x﹣)2=,然后根据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先变形得到3(x﹣2)2﹣x(x﹣2)=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3)先计算判别式的值,然后利用求根公式法求解;
(4)先变形得到(y+2)2﹣(3y﹣1)2=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解:(1)x2﹣5x=﹣1,
x2﹣5x+()2=﹣1+()2,
(x﹣)2=,
x﹣=±,
所以x1=,x2=;
(2)3(x﹣2)2﹣x(x﹣2)=0,
(x﹣2)(3x﹣6﹣x)=0,
所以x1=2,x2=3;
(3)△=(﹣2)2﹣4×2×(﹣5)=48
x===,
所以x1=,x2=;
(4)(y+2)2﹣(3y﹣1)2=0,
(y+2+3y﹣1)(y+2﹣3y+1)=0,
y+2+3y﹣1=0或y+2﹣3y+1=0,
所以y1=﹣,y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常见解法.
练4.【解析】(1)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方程的解;
(2)根据公式法,可得方程的解;
(3)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方程的解;
(4)根据公式法,可得方程的解.
解:(1)因式分解,得
(x﹣1)(x﹣6)=0,解得x1=6,x2=﹣1;
(2)a=3,b=﹣4,c=﹣1,x1=,x2=;
(3)方程化简得x2+2x﹣3=0,
因式分解,得(x+3)(x﹣1)=0,
解得x1=1,x2=﹣3;
(4)a=1,b=﹣2,c=1,x1=1+,x2=﹣1+.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课后小测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先移项,再分解因式,即可得出选项.
解:x2﹣2x=3,
x2﹣2x﹣3=0,
(x﹣3)(x+1)=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分解因式,题目比较好,难度不是很大.
2.【解析】先移项,再分解因式,即可求得5x(x+3)=3(x+3)的解.
解:5x(x+3)=3(x+3),
移项,得5x(x+3)-3(x+3)=0,
分解因式,得(5x-3)(x+3)=0,
解得
故选D.
点评:注意本题不能两边约去(x+3),这样会失去一个解.
3.【解析】先移项,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或者方程两边同时加1,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
解:方法一:x2-2x=3,
移项,得x2-2x-3=0,
因式分解,得(x-3)(x+1)=0,
方法二:x2-2x+1=3+1,即:(x-1)2=4,
移项,得(x-1)2-4=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二、填空题
4.【解析】把方程左边分解,则原方程可化为x﹣1=0或x+3=0.
解:(x﹣1)(x+3)=0,
x﹣1=0或x+3=0.
故答案为x﹣1=0或x+3=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
5.【解析】移项后分解因式得到(x+1)(x﹣2)=0,推出方程x+1=0,x﹣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x(x+1)=2(x+1),
移项得:x(x+1)﹣2(x+1)=0,
即(x+1)(x﹣2)=0,
∴x+1=0,x﹣2=0,
解方程得:x1=2,x2=﹣1,
故答案为:x1=2,x2=﹣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等式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6.【解析】令x2+y2=t,将原方程化为(t+1)(t+2)=6,解出t,再求得x即可.
解:令x2+y2=t,将原方程化为(t+1)(t+2)=6,
即(t﹣1)(t+4)=0,
解得t1=1,t2=﹣4,
∵t≥0,∴t=1,
∴x2+y2=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注意题目中的整体是x2+y2.
三、解答题
7.【解析】(1)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移项,配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1)x2﹣2x+1=0,
因式分解,得(x﹣1)2=0,
解得x﹣1=0,即x1=x2=1;
(2)x2﹣2x﹣2=0,
移项,得x2﹣2x=2,
配方,得x2﹣2x+1=2+1,
即:(x﹣1)2=3,
解得x﹣1=,即x1=1+,x2=1﹣;
(3)(x﹣3)2+2(x﹣3)=0,
因式分解,得(x﹣3)(x﹣3+2)=0,
即x﹣3=0,x﹣3+2=0,解得x1=3,x2=﹣1.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是一道中档题目,难度适中.
8.【解析】(1)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
(2)原式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解即可;
(3)将方程变形后,设y=x﹣,得到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y的值,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分别求出一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
解:(1)方程变形得:x2﹣4x=3,
配方得:x2﹣4x+4=7,即(x﹣2)2=7,
开方得:x﹣2=±,
解得:x1=2+,x2=2﹣;
(2)方程变形得:(x﹣2)2﹣3(x﹣2)=0,
分解因式得:(x﹣2)(x﹣2﹣3)=0,
解得:x1=2,x2=5;
(3)2(﹣x)2﹣(x﹣)﹣1=0,
变形得:2(x﹣)2﹣(x﹣)﹣1=0,
设y=x﹣,则原方程可化为2y2﹣y﹣1=0,
因式分解得:(2y+1)(y﹣1)=0,
解得:y=﹣或y=1,
当y=﹣时,x﹣=﹣,解得:x=0;
当y=1时,x﹣=1,解得:x=,
∴x1=,x2=0.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换元法等,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9.【解析】设x2﹣x=y,原方程可化为y2﹣5y+6=0,解得y的值,再代入求得x即可.
解:设x2﹣x=y,则(x2﹣x)2=y2,那么原方程可化为y2﹣5y+6=0,解得y1=2,y2=3.
当y=2时,x2﹣x=2,x1=2,x2=﹣1.
当y=3时,x2﹣x=3,x3=,x4=.
故原方程的解为x1=2,x2=﹣1,x3=,x4=.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找出整体是解题的关键.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
10.【解析】先设z=x2+y2,则原方程变形为z2﹣2z﹣15=0,运用因式分解法解得z1=5,z2=﹣3,即可求得x2+y2的值.
解:设z=x2+y2,
原方程变形为(z﹣3)(z+1)=12,
整理,得z2﹣2z﹣15=0,
因式分解,得(z﹣5)(z+3)=0,
解得z1=5,z2=﹣3,
∵x2+y2≥0,
∴x2+y2的值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新北师大版)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我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我会用分解因式(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重点
掌握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环节一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方程转化为的形式。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先将方程化为。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①x2-6x=7②3x2+8x-3=0
4、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5、因式分解法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例如,x2-9=0,这个方程可变形为(x+3)(x-3)=0,要(x+3)(x-3)等于0,必须并且只需(x+3)等于0或(x-3)等于0,因此,解方程(x+3)(x-3)=0就相当于解方程x+3=0或x-3=0了,通过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就可得到原方程的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6、因式分解法其解法的关键是将一元二次方程分解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其理论根据是:若A·B=0新北师大版wbr九年级上册数学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wbr导学案A=0或B=0.
环节二
交流展示
二.交流展示
例:解下列方程。
1.5x2=4x2.x-2=x(x-2)
3.x2-6x-19=0;4.3x2=4x+1
想一想: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方程1、x2-4=0,2、(x+1)2-25=0?
环节三
能力提升
三、能力提升
1、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y2-15=2y;(2)5x(x-3)-(x-3)(x+1)=0(3)t(2t-1)=3(2t-1);
环节四
达标检测
1、关于x的方程x2+(m+n)x+mn=0的解为___
2、已知(x2+y2)(x2-1+y2)-12=0.求x2+y2的值.
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4和7,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6x+55=0的一个根,则第三边长是多少?
4、已知x2+3x+5的值为9,试求3x2+9x-2的值
5、已知x2+3xy-4y2=0(y≠0),试求新北师大版wbr九年级上册数学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wbr导学案的值.
环节五
作业布置

解一元二次方程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一元二次方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8.2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认识形如x2=p(p≥0)或(mx+n)2=p(p≥0)类型的方程,并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px+q=0.
数学思考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是用平方根的定义来进行降次的,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化成形如x2=p(p≥0)或(mx+n)2=p(p≥0)的形式来求解.
配方法是把方程x2+px+q=0转化为(mx+n)2=p(p≥0)形式的方程再应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解决问题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向学生渗透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往往由未知(新知识)向已知(旧知识)转化,这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情感态度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觉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美.
教学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问题一:填空
如果,那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开平方的方法,解x2=p(p≥0)形式的方程.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
问题二:解方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究此种形式的方程的解法.
学生活动:仿照上题,解此问题,并总结出形如(mx+n)2=p(p≥0)方程的解法.
练习:解下列方程:
(1)(2)
问题三:解方程:
师生一起探究解法,通过配方把该方程转化为(mx+n)2=p(p≥0)形式的方程,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做一做
把下列方程化成的形式.
例题1:解方程
教师活动:给学生作出配方法解方程的示范.重点在配方的方法: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学生总结配方法解形如x2+px+q=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解决形如x2=p(p≥0)类型的方程,引导进入直接开平法法.

解决并练习形如(mx+n)2=p(p≥0)类型的方程,

在解决形如x2=p(p≥0)和(mx+n)2=p(p≥0)类型的方程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悬念,探究这个方程的解法.
引出配方法.

在转化的同时,给学生讲解配方的方法,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作准备.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课堂练习解下列方程:
课本24页习题2
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交流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方法

使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小结与作业
课堂
小结引导学生对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进行总结.

本课
作业34页习题1、3把学习延伸到课外,巩固课上所学.

课后随笔(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