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化 学 辅 导

米芾学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29

化 学 辅 导。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化 学 辅 导”,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化学辅导

一物质的分类

下列物质⑴铁⑵高锰酸钾⑶水⑷碳⑸氮气⑹氧化汞⑺食盐水⑻汞⑼海水⑽空气⑾冰水混合物⑿氯酸钾⒀氧气⒁氦气⒂氧化镁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二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一个原子⑶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可表示单质

化学式⑴表示一种物质⑵表示组成的元素(宏观)

⑶表示组成的元素⑷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微观)

化学符号前加上适当数字后,通常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H2O⑴表示水⑵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⑶表示一个水分子⑷表示每个水分子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1、2000年国家药管局紧急告戒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4NO)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20个原子B、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C、它是一种氧化物D、它是一种化合物

2、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B、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保持维生素C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维生素C分子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E、忌偏食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B、ClC、HeD、CO

6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⑴2H⑵H2⑶2H2O(两个2都需解释)

5、用于火炬接力的丁烷(C4H10)(打火机内液体)乳酸C3H6O

鲨鱼体内有抗癌作用的”角鲨烯”(C30H50)葡萄糖C6H12O6

“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之一C26H40O2尼古丁C10H14N2

“盖中盖”有效成分为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叶绿素C55H70MgN4O6

3

二化学计算某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10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x+B的相对原子质量×y

11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AxBy中

mA:mB=A的相对原子质量×x:B的相对原子质量×y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00%

6、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

AxBy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00%

A%=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

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质量分数

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

7、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mgAxBy中,mA=mg×A%mB=mg×B%

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100%

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的质量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8、某混合物(样品)中,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该元素质量分数

练习:

1、镭22688Ra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有放射性的元素,226为相对原子质量,88为其质子数。则镭元素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

2、某些商品广告常有“补铁”“补钙”“补锌”等词语,这里的铁、钙、锌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nRO2n+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化合价是________。

4、已知R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R(NO3)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54B240C185D213

5、H2、O2、CO2、SO2各一个分子,按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若各取1g上述气体,则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14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

15某药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8,在其分子中,C占76.83%,H占9.76%,N占8.54%,O占4.88%。则该药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16某化合物A6.2g燃烧后,生成8.8gCO2和5.4gH2O,试通过计算后确定A的化学式。

17某气体与CO混合气体中,经分析含氧58%,则该气体为()

ASO2BH2CCO2DNOEO2

10、某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其中含N36%,则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ANH4ClB(NH4)2SO4CCO(NH2)2D无法确定

11、有一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其中含N30%。则该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2、含碳酸钙(CaCO3)80%的石灰石(其余成分不含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3、对于SO2和SO3

(1)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SO2和SO3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若SO2和SO3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若SO2和SO3所含硫元素质量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相关推荐

电荷导学稿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周第导学稿

课题电荷课型新授课执笔人

备课组审核级部审核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教学重点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原理,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原因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内容

一、预习自学: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甚至会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动手做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记录观察现象:______。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触带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应带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电荷

观察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动手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分析以下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摩擦过的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摩擦过的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的性质)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2)用验电器来检验。

演示实验: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橡胶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99—100页,完成以下问题

5、电荷的多少叫,用字母Q表示。

电量的单位是,简称库,符号是。

6、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电子是带电的最小微粒。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常用符号表示。e=C

(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整个原子对外,即整个原子呈中性。

7、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观察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小结: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移动。

导体是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等;绝缘体是: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等。金属靠__________导电。

二、自我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

A、库仑B、安培C、焦耳D、伏特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够将碎纸屑吸引起来

B、磁铁能把钢针吸引起来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

D、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甚至在夜晚能看见火花

3、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4、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已知A球带正电荷,则B球__________,C球________。

5、电风扇叶片上经常布满灰尘,是因为风叶转动时与空气_____而产生____,带有_____的叶片会把空气中的灰尘吸着不放,以致叶片上特别容易脏。

6、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小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可以观察到水流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它的两片金屏箔就由于____________而张开,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_____。

8、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9、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A、使地毯更好看B、使地毯更耐用

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D、释放静电,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

10、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B、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11、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12、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验电器,用一金属棒把它们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后,发生的现象是。

13、把带正电的物体甲接触不带电的乙,乙物体带,原因是电子从转移到。

14、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丝、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第二类

铜条铅笔芯水银玻璃丝塑料棒陶瓷片

A、密度B、磁性C、硬度D、导电性

总结与反思:

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自主学习:____合作与交流:______书写:_____综合:_________

概率导学稿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概率导学稿”,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稿
课题25.1.2概率
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第七周第3导学稿
教师寄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学习目标1.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
2.会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
教学重点简洁地用列举法求出所有可能结果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包含两步的试验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前置自学1.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1个球,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2个球,这样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要求学生讨论上述两个问题的区别,区别在于这两个问题的每次试验(摸球)中的元素不一样。
二.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思考掷两枚硬币产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学生可能会认为结果只有:两个都为正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和两个都是反面这样3种情形,要讲清这种想法的错误原因。
列出了所有可能结果后,问题容易解决。或采用列表的方法,如:
B
A正反
正正正正反
反反正反反
让学生初步感悟列表法的优越性。
问题:“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
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有时候是有区别的。比如在先后投掷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先出现正面后出现反面的概率是多少?这与先后顺序有关。同时投掷两枚硬币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一想:
(1)、你能用“树状图法”解决上面的问题吗?
(2)、什么时候使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使用“树状图法”方便?
三.拓展提升
1、某商店举办有奖储蓄活动,购货满100元者发对奖券一张,在10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若某人购物满100元,那么他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A、B、C、D、
2、小明有两件上衣,三条长裤,则他有几种不同的穿法_____。
3、袋子中装有红、绿各2个小球,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在随机摸出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
(2)两次都摸到相同颜色的小球
(3)两次摸到的球中有一个绿球和一个红球
四.课堂训练
1、将一个各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分割成同样大小的27个小正方体,从这些正方体中任取一个,恰有3个面涂有颜色的概率是()
A.B.;C.D.
2、啤酒厂做促销活动,在一箱啤酒(每箱24瓶)中有4瓶的盖内印有“奖”字.小明的爸爸买了一箱这种品牌的啤酒,但是连续打开4瓶均未中奖.小明这时在剩下的啤酒中任意拿出一瓶,那么他拿出的这瓶中奖的概率().
(A)(B)(C)(D)
3、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的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的抽取一张,那么,第一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2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
4、小明和小亮做扑克游戏,桌面上放有两堆牌,分别是红桃和黑桃的1,2,3,4,5,6,小明建议:“我从红桃中抽取一张牌,你从黑桃中取一张,当两张牌数字之积为奇数时,你得1分,为偶数我得1分,先得到10分的获胜”。如果你是小亮,你愿意接受这个游戏的规则吗?
你能求出小亮得分的概率吗?
五.知识小结
1、本节课的例题,每次试验有什么特点?
2、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时,要注意表格的设计,做到使各种可能结果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3、用列表法和树形图法求概率时应注意什么情况?
利用树形图或表格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某个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较方便地求出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书写:综合:

《风筝》课堂导学设计


3风筝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2语言特色:
《风筝》的语言别具特色。如写早春二月故乡风筝季节的那一段文字,绘声绘色,创造了鲜明的意境。在作者笔下,似乎一切都活动起来了。我们好像从字里行间嗅到了大自然
散发出的温暖醉人的春意。风筝、柳枝、山桃、喧闹的孩子们,这些富有特点的事物唤起我们的联想,在想象中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图画来。又如写“精神的虐杀”的那一段文字,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秘密被发现后,小兄弟是“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风筝被无端肢解了,他独自“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其惊恐不安的内心,其悲苦无奈的神态,写得多么真切,仿佛如见其人。“我”因为“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偷做风筝,便“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因被“瞒”而“愤怒”,只一笔,就勾画出了“我”的颇带几分“专制”色彩的心理状态,而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具体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与小兄弟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平常的字眼儿,由于作者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产生了不寻常的艺术效果。
3把握重点:
正确全面地理解《风筝》的思想内容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1)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认为小兄弟没出息,那气愤,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3)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4)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引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4攻克难点: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看见风筝,人之常情应是愉快的,而“我”却感到惊异和悲哀,似乎不可理解。但是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早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惊异”。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心头不禁悲哀。要想正确理解此句,联系文章主题便知道本文是批判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提倡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而“我”作为兄长恰恰扮演了虐杀者的角色,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现在想来,游戏之于孩子实是天性使然。更为悲哀的是时过境迁,弟弟早已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法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心情更加沉重。鲁迅先生有着严肃的自省意识,并不因为当初的行为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而原谅自己。
5质询疑点:
对文中“精神的虐杀”这一说法应如何理解?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儿”,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当时是为落后观念所支配,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在“我”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印记。表面上看来,“我”折断、踏扁的只是一个风筝,可受到伤害的是弟弟那纯洁无邪的心灵。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小兄弟对风筝着迷,自己肯动脑筋去做,本是有益身心的正当行为,“我”却横加阻拦,不仅折断了蝴蝶风筝的一支翅骨,还掷在地下踩扁,最后“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小弟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而作者的这种行为不是“精神的虐杀”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