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考数学解题中常见的“漏解”情况分析

高中解三角形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25

中考数学解题中常见的“漏解”情况分析。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数学解题中常见的“漏解”情况分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中考数学解题中常见的“漏解”情况分析

一、概念不清,导致漏解

对所学知识概念不清,领会不够深刻,导致答题不完整。

例:已知(a-3)x>6,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以不为零的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而此题中(a-3)的符号并未确定,所以要分类讨论(a-3)的正负问题。

例:若y2+(k+2)y+16是完全平方式,求k的值。

分析:完全平方式中有两种情况:(a±b)2=a2±2ab+b2,而同学们往往容易忽略k+2=-8这一解。

二、思维固定,导致漏解

在日常解题过程中,许多同学往往受平时学习中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导致解题不全面。

例:若等腰三解形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底角。

分析:据题意,由于等腰三解形既不可能是锐角等腰三解形也可能是钝角等腰三角形,所以腰上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内部,也可能在外部。而同学们受习惯思维影响,大都忽略了高在三角形外的一种可能。

例:若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为3、4、c,求c的值。

分析:此题中的c并不一定是代表斜边,也可能是直角边,而有些同学错误地将其与勾股定理中的c混淆起来,认为c一定是斜边,导致漏解。

例:圆O的半径为5cm,两条互相平行的弦长分别为6cm、8cm,求两条弦之间的距离。

分析:两条弦在圆中的位置关系可能在圆心的同侧或者在圆心的两侧,因此在解答时不能依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思考。

三、忽视特殊性,导致漏解

许多问题中存在着特殊情况,一旦忽视了这些特殊情况,往往容易导致漏解。

例:已知抛物线y=x2及该抛物线上一点A(1,1)求与此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A的直线方程。

分析:此题大部分同学设直线方程为y=kx+b,并与y=x2组成方程组,消去y,解得直线方程y=2x-1,但还有一条特殊的直线x=1也是符合题意的,这条直线中的k不存在,因而用以上方法求解必定会被遗漏。

上述是同学们在解答基础题中经常出现的分类思考不全面的情况,而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相关综合题有时比较复杂,在这里介绍一些方法,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首先,要严密审题,一字一句阅读,切勿匆匆看题。有时疏忽了一字一句,使该讨论的不讨论,即使讨论了也不全面,如题中出现的“线段”、“射线”或“直线”都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都当作“线段”去求解。

例:方程(a-1)x2-6x+4=0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对此题,同学们往往认为只要利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但题中出现“方程”,应该既要考虑它可能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可能是一元一次方程,不应人为地缩小了a的范围仅当作一元二次方程去求解。

其次,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要全面考虑到,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情况,争取做到全面、完整、勿缺、勿漏。

例:在∠ABC中,点D在射线AC上,AD=10,以D点为圆心,半径为5作圆交射线AB于E、F两点,EF=6,另在射线AC上取P点为圆心作圆,使圆P既与射线AB相切又与圆D相切,求圆P的半径。

在此题的解答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两个关键词“射线”和“相切”,特别是对“相切”要进行全面的分类讨论,先分为“外切”和“内切”两种情况,且每种情况又要再考虑到与圆D相切的左右位置关系,因此最后圆P共有四种位置情况。

再次,对综合题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要先想一想哪一种求解方便,就先解决这一种情况,这样容易得分,又节省时间,否则有时“卡住”,造成紧张心理,甚至没有时间去解一些简单的情况,造成失分。

而对较难的一种情况求解,一时想不到其他解法,或者虽然能去求解,但过程非常复杂、繁琐,此时不妨退回来想一想:能否对较难的情况进行转化?或者找一个等价的问题去进行求解?这样说不定会找到较简捷、方便的方法,否则,若直接去求解,非常繁杂,耗费大量时间,还可能在运算中造成错误,这更是得不偿失。

相关知识

生活中常见的盐2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4)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
(2)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侯德榜事迹)
教具重点
1.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2.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1.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2.归纳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对比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多媒体电视。
学生用具: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剪刀、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纸、试管、带导管的塞子、滴管;
药品:粗盐、碳酸钠、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氯化钠。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呢?
[介绍](播放有关录像)
碳酸钠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它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用作补钙剂。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提问]你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们的俗称吗?
[回答]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
[教师]我们知道:纯碱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那我国是不是最早生产纯碱的国家呢?
[投影]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
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
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
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
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
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教师]侯德榜先生凭借自己对科学的一片赤诚,怀着一颗爱国的心,
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工业。希望大家也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为社会做点事情。
[回顾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CaCO3+2HCl====CaCl2+H2CO3
CO2↑+H2O
[分析解释]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讨论]
[分析原因]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CO2气体不断地附着在蛋壳表面,于是它们的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增多,浮力也就逐渐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重力时,鸡蛋便慢慢上浮。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逸出,这时平衡被破坏,鸡蛋又下沉。以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浮下沉。
[思考]碳酸钙、碳酸钠及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组成上有无共同点?
[回答]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O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学生发言]1.能2.不能
[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
现象
分析
[学生活动]
[交流]现象:两次实验反应试管内都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分析]这两组物质反应都生成CO2气体。
[讲解]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2NaCl+H2CO3
CO2↑+H2O
Na2HCO3+HCl====NaCl+H2CO3
CO2↑+H2O
[提问]通过上述三个反应的学习,你能做何归纳?
[总结]
[板书]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追问]你如何检验某物质里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需要哪些试剂?
[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2.CO或HCO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过滤]我们再探究一个实验,看有何特殊现象。
[活动与探究]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现象
分析
[学生活动]
[交流]现象: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
[教师]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Na2CO3+Ca(OH)2====CaCO3↓+2NaOH
[设问]分析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以及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应的共同点。
[学生讨论总结]都是化合物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讲解并板书]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讨论]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这类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例:
HCl+NaOH====NaCl+H2O,在这个反应中,H+与OH-结合生成H2O,Cl-与Na+结合生成NaCl。
[讨论]分析归纳上述几个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
[总结并板书]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比一比,赛一赛](组内互相讨论完成下述练习,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看谁更快,更准)
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物质溶解性表)(略)
1.硫酸和硝酸钠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
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硝酸和碳酸钾溶液
5.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教师]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来轻松一下,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溶洞。
[投影]

[教师]看了此图,或者亲自参观过溶洞后。你是否会想了解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投影]溶洞部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CaCO3↓+CO2↑+H2O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总结出了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检验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
[作业]习题1.(2)、2、3、4。
板书设计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O或HCO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生活中常见的盐,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中常见的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思路

(一)基本理念

①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设计思想

本课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分割。在--中,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大量的实物、录像、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题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掌握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以及复分解反应。

本课时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本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资料介绍学生熟悉的物质──氯化钠的制取过程,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到的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些性质和用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使学生切实感受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合作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最后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上网查询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

二、--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

授课人梁红肖何

学校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⒉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重点

⒈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探究法。

仪器、药品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石灰石、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钾溶液、碳酸镁溶液、盐酸溶液、澄清石灰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投影:上节课布置的“实验与观察”

⒈家中观察食盐的颜色、状态。

⒉品尝食盐的味道。

⒊取一药匙食盐分别投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观察食盐溶解的快慢。

⒋食盐的用途很多,请同学们通查阅报纸、书刊、上网了解食盐的用途,并以“食盐的妙用”为题编制资料卡片。

⒌通过此次对食盐用途的了解,你能说说你对知识的积累有那些新的启发。

一、氯化钠

根据学生所谈到的食盐的用途,引导学生归纳氯化钠在医疗、农业、食品、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用途。

⒈氯化钠的用途投影图片:氯化钠的用途

介绍食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⑴沐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

⑵鲜花插入稀盐水中,可数日不凋谢。

⑶新买的玻璃器皿,用食盐擦一下,不易破裂。

⑷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5%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掉色。

⑸铜器生锈或者出现黑点,用食盐可以擦掉。

⑹误食有毒物,喝一些食盐水可以起解毒作用。

……

将自己所做的“实验与观察”与同学交流。

展示自己的资料卡片谈谈自己所了解到的食盐的用途。

整理、归纳:

⒈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100g水中含有0.9g医用氯化钠)、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⒉农业上:用10%-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⒊食品业: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⒋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

⒌交通上:将氯化钠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学生观看资料图片。

了解食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妙用。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食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触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⒉氯化钠的生理作用:

讲解: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食用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钠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补充食盐可补充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需注意的是不能长期过量食用食盐,而钠离子摄入过少会使钾离子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稠,皮肤变黄。

⒊介绍氯化钠的分布:

提出问题:

同学们知道那些地方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吗?

⒋食盐的制取:

你想知道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吗?

播放录像:

①海水晒盐:

提取自然界中的氯化钠:将海水、盐湖、盐井中的水,先蒸发其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再蒸发,食盐就会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中含有很多杂质,又叫粗盐。

投影图片:盐田

你想知道工业上是如何制食盐的吗?

②播放录像:工业制食盐的过程。

聆听讲解。

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观看录像、图片,获取新的知识。

观看录像、了解工业制食盐的大概过程。

让学生了解氯化钠重要的生理作用。

养成看书、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理解、归纳能力。

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和生产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了解食盐的几种制取方法。

⒌盐与食盐

你听说过盐中毒的事情吗?

播放录像:

①用工业盐烹调食物引起中毒的事件资料。

②不法商贩用工业盐腌渍食品的资料

引导学生提出盐和食盐的区别。

简介:几种有毒的盐

亚硝酸钠(NaNO2)硫酸铜(CuSO4)

二、碳酸钙的用途

提出问题:

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和接触到石灰石?

⒉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含有碳酸钙的物质?

出示一块石灰石和一只牙膏

⒊石灰石和牙膏之间有什么联系?

讲解:牙膏中的一种配料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并且是由石灰石为原料制作的。这种配料就是——碳酸钙(CaCO3)。

⑷碳酸钙有什么用途?

小结:

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还可以用于补钙剂等。

提出问题:

你参观过溶洞吗?投影图片:

知道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吗?

介绍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讲解:溶洞大多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体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实验探究1:

你知道怎么样检测一种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从上面的实验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提出问题:

从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你联想到了什么问题?

投影图片:盐酸腐蚀含碳酸钙的建材

实验探究2:

在同学们的桌上各有一包药品(Na2CO3、NaHCO3、K2CO3、MgCO3),都标有药品的名称,按照上面实验的方法实验,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因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提出问题:

为什么以上的实验现象相同呢?

引导学生从以上物质的化学式着手找出实验现象相同的原因。

引导学生归纳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检验方法。

小结:

⒈化学式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纯净物叫做碳酸盐。

⒉碳酸根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设计家庭小实验:

厨房中有两个调味瓶都放着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碘盐(NaCl)、纯碱(Na2CO3)。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分开来。简要叙述你准备采取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预测现象。

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FLASH演示:《苏式三姐妹》

内容:

三姐妹:我们住在奇妙的化学王国里,我们是小有名气的“苏氏三姐妹”──苏打、小苏打和大苏打。别看我们的名字这样相似,可脾气(性质)却不一样,对人类的贡献(用途)也各不相同。

妹妹:我是苏打,苏打是Soda的音译,化学式为Na2CO3。我的名字颇多,学名就是碳酸钠,俗名除叫苏打外,又称纯碱或者苏打粉。在三姐妹中,我的用途最广。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玻璃、肥皂、纺织、造纸、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冶金工业以及净水中也都用到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有很多用途,比如可以直接作为洗涤剂使用,在蒸馒头时加入一些我,可以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同时让你吃到的馒头柔软疏松。

二姐:我是二姐小苏打,我的化学式是NaHCO3,我的名字也颇多,学名碳酸氢钠,又称重碳酸钠或酸式碳酸钠。俗名除小苏打外,还有发酵苏打和重碱等。我的用途也很多,在灭火器中,我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中,发酵粉里的一种主要原料就是我;在制造清凉饮料时,我也是常用的一种原料;在医疗上,我更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⒉侯德榜: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事迹(投影)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东西?

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教师帮助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练习和巩固

⒈在我国某地曾经发生过把外形和食盐相似,有咸味的工业用盐误当食盐,食用以后中毒的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可能是:()

A.KMnO4B.CuSO4

C.Na2CO3D.NaNO2

⒉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碳酸钠的是:()

A.Zn粉B.Ca(OH)2

C.盐酸D.硫酸

⒊检验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其检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

以“盐一家的自白”为题,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一篇短文,与同班同学或者其他班的同学交流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讨论,交换信息。

观看录像,思考问题:

为什么食盐可以食用而有些盐不能食用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盐与食盐的区别:食盐不等于盐,食盐是一种物质,而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盐的一种。

回答问题,交流

展示生活中收集到的含有碳酸钙的实物,介绍实物的用途。(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

思考、联想、大胆猜测

提出结论:

①石灰石和牙膏没有任何联系。

②石灰石和牙膏中的主要成分相同。

学生交流课前通过查阅报纸、书刊或者是通过互联网所收集到的碳酸钙的用途。

观看图片

聆听讲解

欣赏广西桂林地区的溶洞奇观和教师旅游过程中拍摄的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的照片。

讨论实验方案并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

每个小组用实验来检验已准备好的石灰石、大理石。观察现象并记录。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样品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思考、回答:

石灰石几乎全部溶解在盐酸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说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联想盐酸腐蚀含有碳酸钙的建材。

思考:应如何预防建材的腐蚀?

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填写下表

Na2CO3

NaHCO3

现象

方程式

K2CO3

MgCO3

现象

方程式

思考现象相同的原因。

观察以上物质的化学式,得出结论:以上物质的化学式中都含有碳酸根离子CO32-或者是碳酸氢根离子HCO32-

归纳碳酸根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将稀盐酸加入到物质中,如果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或者碳酸氢根。

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观看FLASH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观看投影

聆听侯德榜先生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

学生在课堂上上网查找侯德榜先生的相关事迹,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

回答:

我们学到了以下一些东西:

⒈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⒉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有问题的学生提出问题。

思考、练习

课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

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具体实物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正确知识的印象,纠正错误认识,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共同学习获得新知识。

引导学生猜想、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情感。

用丰富的实际素材让学生感知熟悉的对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向学生渗透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的思想。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把所学知

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取结论、解释交流”这一个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验的精神和创新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跃课堂气氛,变学生的机械记忆为轻松愉快的学习形式。

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和生活密切相联。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侯德榜先生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培养学生利用先进的手段获得有用的资讯的能力。

概括、总结主要内容,知识系统化。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给学生留有余地,拓展学生思维。

巩固,掌握和运用新知识。

以科普小短文的形式激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其它盐的用途,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

1.氯化钠的用途用途广泛,食盐的妙用

2.氯化钠的生理作用

3.氯化钠的分布自然界中的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4.食盐的制取海水晒盐工业制取食盐

5.盐与食盐食盐不等于盐,食盐是一种物质,而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盐的一种。

二、碳酸钙的用途

1.大量用于建筑业

2.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如果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此为碳酸盐,该物质中含有碳酸根或者碳酸氢根离子。

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2.侯德榜先生的事迹

中考化学复习生活中常见盐精品学案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除了调味用的氯化钠,还有碳酸钠(Na2CO3,俗名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又叫小苏打)、高锰酸钾(KMnO4)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工业上还常用一种叫亚硝酸钠(NaNO2)的盐,外观与食盐很相似,但是有毒,不能用于烹调。
一、氯化钠
1.氯化钠对人体的作用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中性(pH=7)。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Na+和Cl-对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Na+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着主要作用;Cl-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所以,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些食盐,但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也不利于人体健康。
2.氯化钠的用途
(1)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
(2)农业上用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3)工业上用氯化钠原料制取化工产品。
(4)生活中用于腌制食品等。
(5)用于使公路上的积雪融化。
(6)是重要的调味品,被称为调味剂(调味品之王)。
(7)是化工原料等。
状元笔记
医生给病人注射生理盐水,目的就是补充Na+和Cl-,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
海水、盐湖、盐井和盐矿中都蕴藏着氯化钠。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都可以使水分蒸发,使食盐溶液得到饱和,再继续蒸发就可以析出食盐晶体,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杂质,叫做粗盐。要想得到纯净的食盐,需要提纯。
活动与探究:
实验原理: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再将滤液蒸发结晶。
实验仪器:量筒、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滤纸。
实验药品:蒸馏水、粗盐。
实验装置:如下图。
实验过程:
步骤现象结论
(1)溶解:量取10mL蒸馏水倒入烧杯,用天平称取5.0g粗盐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烧杯中得到浑浊的液体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2)过滤:制作好过滤器,将烧杯中浑浊的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滤液变澄清,
滤纸上有大量泥沙等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当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食盐烘干蒸发皿中出现大
量白色物质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倒入指定容器,计算产率所得食盐的质量
比粗盐少
实验说明:1.过滤操作的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三靠:玻璃棒要紧靠漏斗中三层滤纸处,盛混合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漏斗的末端要紧靠在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上。
2.过滤过程中若发现滤液浑浊,可检查滤纸是否破损、烧杯是否洗干净、过滤时液面是否低于滤纸的边缘等。
3.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只除去了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并没有除去。
状元笔记
粗盐提纯的各步骤中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1)溶解——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2)过滤——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3)蒸发——搅拌,防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
解析:由于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应采用蒸发溶剂法结晶。实验中要掌握过滤及蒸发操作的要领。
答案
(1)①烧杯②漏斗(2)低(3)使溶液受热均匀,以防液滴飞溅较多固体坩埚钳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碳酸钙
(1)物理性质及名称:碳酸钙是白色晶体或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大理石或石灰石中。
(2)用途:重要的建筑材料;纯净的碳酸钙可用于补钙剂,实验室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3)化学性质:①高温分解:CaCO3CaO+CO2↑
②与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状元笔记
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可归结为:“高温分解、遇酸生气”。或记作:碳酸钙喜欢“生气”,高温下自己跟自己“生气”,常温下与酸“生气”。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与名称
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化学式为Na2CO3。碳酸钠晶体中含有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晶体在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碳酸钠粉末。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化学式为NaHCO3。
(2)用途:碳酸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品和洗涤剂的生产。碳酸氢钠常用作发酵粉,焙制糕点;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3)化学性质
【实验11-1】将分别盛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大试管中各倒入少量稀盐酸,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将试管塞紧,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石灰水的小试管中。(如下图所示)
现象: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这是工业上生产烧碱的原理)
状元笔记
检验化合物中含有的方法是: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冒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证明化合物含。
3.复分解反应
(1)概念
分析上述反应的共同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像这样:
两种化合物两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状元笔记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表示为:AB+CD====AD+CB
【示例】下列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Na2CO3+Ca(OH)2====CaCO3↓+2NaOH
B.Na2CO3+2HCl====2NaCl+H2O+CO2↑
C.Fe+H2SO4====FeSO4+H2↑
D.HCl+NaOH====NaCl+H2O
解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都是反应物交换成分生成的。在C选项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置换反应。值得注意的是,B选项中,尽管生成物是三种化合物,但也是复分解反应。因为该反应先生成了H2CO3,H2CO3又分解为H2O和CO2。
答案:C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至少有沉淀、气体或水三者中的一种,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示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碳酸钠与盐酸B.氯化钡与硫酸
C.氢氧化钠与硝酸D.硝酸钾与氯化钠
解析:先将上述物质改写成化学式的形式,再将两种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再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逐一判断。A中Na2CO3+HCl交换成分后,生成的H2CO3立即分解为CO2和H2O;B中H2SO4+BaCl2交换成分后,生成BaSO4沉淀;C中HNO3+NaOH交换成分后生成水;D中KNO3+NaCl交换成分后,NaNO3和KCl都易溶于水,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所以D中两物质不能反应。
答案:D
状元笔记
复分解反应通常在酸、碱、盐之间发生,如酸+碱、酸+盐、碱+盐、盐+盐之间都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并不是任意两种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4.盐的分类和溶解性
盐是由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两部分组成,盐的分类可以根据金属离子也可以根据酸根离子。如K2SO4、KNO3、K2CO3、KCl的金属离子都是钾离子,故统称为钾盐;Na2SO4、NaNO3、Na2CO3、NaCl金属离子都是钠离子,故统称为钠盐;同样有钙盐、镁盐、铵盐等。像KNO3、NaNO3、Mg(NO3)2、Ca(NO3)2酸根离子都是硝酸根,故统称为硝酸盐,同样有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
有的盐易溶于水,如NaCl、K2CO3等,有的盐难溶于水,如CaCO3、AgCl等。盐的溶解性是盐的重要物理性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常用的条件之一,因此要熟记常见盐的溶解性。(见书后附录Ⅰ)。
所有的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都易溶于水;盐酸盐只有AgCl和Hg2Cl2不溶;硫酸盐只有BaSO4和PbSO4不溶;碳酸盐只有Na2CO3、K2CO3、(NH4)2CO3易溶,其余难溶。在初中阶段,有两种常见的重要的沉淀一定要记住:AgCl和BaSO4,这两种物质不但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经常利用它们来检验Cl-和。
【示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来鉴别的是()
A.CaCO3和Na2CO3B.K2SO4KNO3
C.生石灰和熟石灰D.CuSO4和Fe2(SO4)3
解析:用水来鉴别的物质,一般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性或水溶液的颜色或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来鉴别。A选项中,CaCO3难溶,Na2CO3易溶,可以鉴别;B选项中K2SO4和KNO3都易溶于水,且溶液都没有颜色,不能鉴别;C选项中,生石灰遇水放热,而熟石灰不放热,可以鉴别;D选项中,CuSO4溶液呈蓝色,而Fe2(SO4)3溶液呈棕黄色,可以鉴别。
答案:B
状元笔记
盐的溶解性可以按如下口诀记忆:
钾、钠、铵盐、硝酸盐,(全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