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马》教学学案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30

《马》教学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教学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马》教学学案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反复诵读,赏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3、了解动物的野性美,培养关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马的特性。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家,作品简介
2、文章题目是“马”,作者在文章中到底如何写马的?
3、速读课文
4、课文写了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哪些地方各写了哪一种马?
二、学习研讨
1、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征?(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2、“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3、假设可以选择,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用
“我愿意做马,因为”的形式来说,也可以选择你认为更恰当,更能表达你自己的想法的形式。
4、赏析语句,找出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三、体验与反思
1、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讨论,反思人类的做法)
2、朗读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思考这里面的“马”和文章中的“马”有什么异同点?
3、讨论下面问题:
(1)你认为家马的驯良是天生的吗?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
(2)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3)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四、课堂检测
1、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相觑()驯()良妍()丽遒()劲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观瞻:
庇荫:
遒劲:
畸形:
3、积累关于马的成语
五、课时作业
1、围绕课文用七种动物的丑来比马的美,考虑它们真的丑吗?广泛收集资料,写一篇关于马或你喜欢的一个小动物的小文章。(要求使用比较法,题目自拟)
2、收集写马或含马的诗词,典故,并注明题目,作者。

相关知识

《华南虎》教学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华南虎》教学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华南虎》教学学案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及感情,欣赏品位关键词句。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3、理解诗人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学习重点:学习鉴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学习难点:朗读品位,鉴赏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学习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作家,作品简介
2、多种形式读课文
二、学习研讨
1、结合诗歌谈一谈这只华南虎的处境,分析其形象。
2、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3、诗人笔下的这只华南虎具有怎样的个性?结合写作背景,介绍象征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想以想,诗中华南虎象征什么?
4、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这只是在描写华南虎的斑纹和眼睛的颜色吗?
5、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受“屈辱”!
6、对华南虎,“观众”和“我”各持什么态度?你对“我”和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7、关于这首诗歌,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的帮助?(提出来和同学交流)
三、拓展思维
1、作者说:“我终于明白……”请补充出省略号的内容,谈谈这里蕴藏着作者怎样人生思索。
2、展开联想,为华南虎写一段内心独白。
四、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课堂检测
1、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铰()劝诱()沟壑()不羁()
2、解释下列词语
铰:
劝诱;
沟壑:
3、积累关于虎的成语
五、巩固与拓展(课时作业)
(一)比较阅读:课文《华南虎》和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老虎》
1、同是老虎,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你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
练笔(二选一)
1、试着将《华南虎》改写成一篇散文
2、用写虎的诗歌、成语编一段话,表达一种思考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学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伐无道诛暴秦教学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你怎样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2、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问题空间是: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秦的灭亡史实。熟记秦末农民起义和汉朝的建立史实。

2、能力目标:学习本课,学会用全面、辨证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秦朝的灭亡,体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深刻领会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知识结构:

一、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展示内容:

一、图片欣赏,渐入新课。

欣赏P62、63图片,复习前面所学,渐入新课。

二、通读教材,编织知识提纲。

速读全文,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

一、秦的暴政

二、陈胜吴广起义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我来告诉大家:秦朝末年的暴政情况是怎样的?

2、快速记忆:陈胜、吴广起义的状况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3、承前启后:汉朝是怎样建立的?

巩固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明察秋毫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朝暴政的表现()

A.法律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D.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

2、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的“诛族”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A.赋税沉重B.战乱不止C.刑法严酷D.徭役繁重

3、从修骊山墓和长城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

4、比较一下,秦朝的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失去民心B.骄傲自大C.不善用人D.刑法严酷

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争是()

A.长平大战B.巨鹿之战C.城濮大战D.马陵大战

6、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B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

C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D巨鹿之战秦军主力大败

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于()

A.咸阳B.洛阳C.长安D.巨鹿

8、秦朝二世而亡,从根本上反映了()

A郡县制度不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

B法家思想失去了战国时期的作用

C统治者的残暴导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分封制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

二、简答题———夯实基础

秦朝的灭亡对后世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教训?(至少回答三点)

三、风险过关题———拓展思维

本课涉及许多成语故事,你能写出与项羽、刘邦有关的成语吗?

归纳生成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

时间:公元前209年起义地点:大泽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相关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故事:鸿门宴

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课后反思:

学会通过学习基础历史知识分析出问题的本质的能力终生受益。

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史论结合,学会分析基本历史问题的能力是授课的重点所在。

本课在中考中考查的知识点不多,但有些知识点应和第10课联系记忆,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学案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观察《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看一看我国远古居民有哪些?各分布在什么地方?

2.我们做游戏:看看彼此的面部特征与北京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有何不同?

3.观察课本的插图,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你是北京人,你的一天该如何渡过?

4.观察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插图,结合文字资料,你认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说明了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祖国境内的三个远古居民代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古猿、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理解人类的进化。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知识结构: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居民

二、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过氏族生活

展示内容:

(一)阅读教材第2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怎样来证明他们是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3.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二)阅读教材第3--5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体质特征

火的使用

劳动工具

生活状况

3.什么是氏族?

巩固达标: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外,你还能()

A.参观山顶洞人洞穴B.参观半坡遗址

C.参观大汶口遗址D.参观元谋人遗址

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在这里发现了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的化石

B.在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曾在这里生活过

D.这一遗址在我国首都北京境内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工取火B.制造工具C.使用工具D.从事劳动

4.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煤人已经知道用火B.北京人已会人工取火

C.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D.北京人已会保存火种

5.骨针是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曾使用过的工具()

A.元煤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6.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人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煤人D.蓝田人

7.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按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B.氏族成员多劳多得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D.氏族内部没有贫富差别

8.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年

A.10万年B.20万C.100万年D.180万年

9.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一项是()

A.群居生活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

C.人工取火D.使用简单的语言

10.山顶洞人已经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B.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

C.居住在一起D.他们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11.根据片断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③使用天然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12.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居住地区不同②体质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装饰品不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归纳生成

试着用1、2、3三个数字总结本节知识点。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祖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居民

二、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会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过氏族生活课后反思: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总想着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

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所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请大胆地说“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