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中华民国的创建

高中历史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8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中华民国的创建。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中华民国的创建》,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中华民国的创建jAB88.coM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措施: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2)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11日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有人身、选举等自由和权力;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

(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族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孙中山遗憾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社会性质没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无未完成。

相关知识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一、近代史概述: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
2.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建。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站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5.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剥削制度,综合国力衰弱。
二、鸦片战争
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鸦片的危害?P2
2.虎门硝烟的时间、地点、意义。
3.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为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鸦片战争的时间、侵略者、结果。
5.《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6.启示(教训)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原因: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
2.列强的罪行: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背书中P8的表中内容)。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战役名称:慈溪战役,认识:农民阶级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
四、收复新疆
1.新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入侵伊犁地区
2.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的意义。收复新疆的两个时间:1876年,1878年对左宗棠的评价:民族英雄。
3.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
(四)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8年。目的:P16
2.主要战役及结果
黄海海战—日本取得黄海的制海权。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①黄海海战的民族英雄是谁?②学习他什么精神?
①邓世昌②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领土主权的精神。
4.《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双方代表、内容、影响P17
5.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日本:制度先进,蓄谋已久。
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统治阶级腐败,避战求和政策。
第一单元归纳:
1.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那几次侵略战争?
2.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斗争?
4.针对侵略与反抗你有什么启示?
5.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
答:①社会制度落后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③中国国力贫弱④装备落后⑤当时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⑥资本主义列强在军事上占有优势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5、主张:师夷长技
6、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7、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京师同文馆
8、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9、失败的根本原因:单纯的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根本变革封建制度
10、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1、评价:书P30
第七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背景:《马关条约》签定,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
序幕:公车上书(影响书P32)
主张:变法图强
时间:1898年6月—9月
内容:书P33
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A.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思想观念对于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震撼力特别巨大。
B.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借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掀起了一股反动的文化逆流,新思潮的斗争锋芒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孔教。
2、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
A.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缺陷:运动中对于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了后来。
第二单元归纳:
1、近代化探索包括那些事件?(本单元每课课题)
2、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是什么?(洋务运动)
3、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指什么?(戊戌变法)
4、每次探索各是哪个阶级进行的?(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探索分别是在哪个领域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学习内容分别是什么?(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它们的各自主张是什么?(师夷长技;变法自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运动名称
领导阶级
主张
学习重点
洋务运动
开明的地主阶级(奕忻,曾国藩等)
师夷长技
科学技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
变法自强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5、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呈现出什么特征?(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6、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7、概述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地主阶级:为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农民阶级: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实行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定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前后两个阶段的地点、主力、领导人、口号、结果、意义。
2、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神,是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时间、标志、意义。
4、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P43
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P4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P44
22.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


《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建立
1、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到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远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知识点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2、结果: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知识点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属于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全、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上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提纲:戊戌变法

第6课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①时间:1895年春,

②概况:《马关条约》签订时,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发动各省应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③结果:上书被阻挠,失败。

④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维新思想的传播

①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影响较大的报刊:《时务报》、《国闻报》

《变法通议》的发表:梁启超,《时务报》

主要观点: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严复《国闻报》目的:“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二、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3.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4.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3,失败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4,评价: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5,领导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6,失败原因: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力量过于强大。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