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三)病句修改

高中病句修改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8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三)病句修改。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三)病句修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三)病句修改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
辨析语病,是各地中考常见的题型之一。如何辨析语病,教学用书有介绍,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而且有一定难度。笔者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2006年广东湛江)

分析:例句中“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

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6.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这次旅游,使我获得了不少收获。(2006年安徽省芜湖市)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类似的

病句有很多如: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2006年扬州市)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2006年宁波市)

能力提升:

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2006年广州市)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6.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醉了。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2006年山西省)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听取并讨论”。例2“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删去“注视和”。

能力提升: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6.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2006年辽宁省)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例1使用“减少”“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表示。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相应得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2006年湖北省荆门市)

例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2006年北京市)

分析:例1“学习能否进步”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善于”后面加上“是否”。例2“采取有效措施”是单提的,“能否顺利开展”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采取”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006濉溪县)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7.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2006年陕西省)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看也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7.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答案:

一.1.把“就能”改为“才能”;2.把“也”改为“就”;3.把“以及”改为“还是”;

4.把“不管”改为“尽管”;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6.把“却能”改为“都能”。

二.1.删去三个“不可”;2.3.4.5.句删去“不”;;6.删去“免”;

三.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不受到”、4.“不是”、5.“不是”、6.“逃不过”中的“不”。

四.1.删去“使”;2。删去“通过”;3.删去“使”;4.删去“才使”;5.删去“从……中”;6。删去“使”或删去“在”和“中”。

五.1.“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2.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3.删去“感受和”;4.删去“态度和”;5.删去“优美的舞姿,”。

六.1.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2.删去“至少”或“以上”;

3.把“好几倍”改为“几分之几”;4.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

5.删去“约”或“左右”;6.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七.1.删除“能否”;2.把“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

3.删除“能否”;4.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

5.把“能否”改为“可以”;6.删去“能否”;

7。改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能够相互搀扶。或:人生幸福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八.1.“行径”改为“行为”;2.“暴露出”改为“涌现出”;

3.“洗心革面”改为“调整版面”;4.“举一反三”改为“百般抵赖”;

5.“神机妙算”改为“阴谋诡计”;6.“始作涌者”改为“首倡者”;

7.“吹毛求疵”改为“精益求精”。

扩展阅读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七)课内考察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七)课内考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七)课内考察
十一沁园春雪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这首词以“雪”为题,在我们眼前勾勒出一幅恢宏阔大的雪景图。上阕写北方雪景图,先写眼前实景,再写想像虚景。下阕因祖国山河壮丽引出英雄人物,又勾画出一幅历史英雄图,在点评历代英雄时,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上阕中“望”字可领起以下七句。下阕中的“惜”字统领以下七句。

全词让我们看到一个伟人博大的胸襟,一个智者冷静的头脑,一个英雄伟大的气魄,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一个“风流人物”坚强的灵魂!

品味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作用。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惟”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具体的直觉,气象雄奇。“顿”写出了变化之快,寒威之烈,黄河平日滚滚滔滔的气势此时全无。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舞”——舒展柔美,“驰”——奔腾壮烈。山原是静物却被赋予了动感,有视觉因素,站得高,看得远,山势丘陵的绵延起伏在天地浑然一色中会有这样的错觉;也有心理因素,经历了磨难的作者,此时意气风发,他眼中的世界自然也是生机勃勃;还有时代因素,中国革命历尽磨难,此时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作者是将对革命的信心寓于自然景物中了。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略”“稍”体现着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的自信、乐观,体现着一个时代英雄对革命成功的信心,也体现着一个伟人非凡的抱负。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数”体现着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的自信、乐观,体现着一个时代英雄对革命成功的信心,也体现着一个伟人非凡的抱负。

十二芦花荡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文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十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这篇诗化的散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略。文章突出表现了他作为学者、诗人和作为革命家在言和行方面光明磊落、不贪名利、顽强坚定、大义凛然的英雄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英雄精神。作者用精当的选材突现人物精神,诗化的语言赞美人物精神。

一、仔细阅读课文,说说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对待“说”和“做”的。(P103)

全文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将闻一多先生的作为分两方面阐述:作为学者,诗人为一方面,作为革命家为另一方面。前者突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后者突出“说”了就“做”。最后用“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来作概括。

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请你从文中或从课外读物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材料。(P103)

“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关于“革命家”方面,作者选取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

十四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水浒传》。它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写人叙事。先写金家父女的遭遇,交代事情的起因;再写鲁达救人和拳打恶棍,叙述事情的经过;终写郑屠身死,鲁达出走,点明了事情的结局。课文可围绕“问”“救”“打”这三个字来梳理情节。

在情节推进中,我们看到鲁提辖“安良”在前,“除暴”在后,主要情节“拳打镇关西”放在高潮部分。

一、阅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局,写出情节提纲。(P113)

开端(1-7):鲁提辖倾听金家父女的血泪控诉。

发展(8-9):鲁提辖救助金家父女逃离虎口。

高潮(10-19):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结局(20-21):鲁提辖奔南门弃官而走。

二、品读课文中“拳打镇关西”的部分,讨论下面的问题。(P113)

1、鲁达拳打郑屠前,为什么要先“消遣”郑屠一番,又是怎样“消遣”的?

拳打郑屠之前,他故意激怒郑屠,使这场仗打得有理,又用切肉去消耗对方体力,使自己轻松占上风。

2、鲁达是如何三拳打死郑屠的?对这三拳的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这三拳所着位置由鼻子到眼眶际眉梢到太阳穴,一着比一着厉害。作者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三方面来写拳落之处带给郑屠的感觉,并用了油酱铺、彩帛铺、全堂水陆道场作比,使三拳的效果格外分明。

3、鲁达明知失手打死了郑屠,为什么还要说“这厮诈死”?

这是他粗中带细,有勇有谋的明证。

4、文中四次提到郑屠的伙计和周围的人“谁敢向前”阻拦,有什么作用?

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这是侧面烘托的写法。

三、体会下面描写对表现鲁达性格有什么作用,你认为鲁达是一位怎样的英雄?他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征?(P113)

1、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

2、(鲁达)回头看看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3、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

4、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鲁达是一个疾恶如仇,见义勇为,具有正义感,慷慨大方,重义轻财,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平民英雄。

四、郑屠是一个怎样的人?

欺软怕硬(对金家父女手段卑劣,强逼强骗。对鲁达开始则唯唯诺诺),色厉内荏(被鲁达打时,开始叫“打得好”,后来却讨饶)。他成为鲁达英雄形象的最好陪衬。

十五勇气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法国妇女为了掩护美国伞兵,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的故事。赞美了为捍卫世界和平,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的勇气。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赞颂为和平,为正义而努力的人们的勇气和信仰。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珍惜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应是人类的共同职责。

全文以“勇气”为组材线索,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用倒述的手法,写偶遇美国伞兵,引出故事,这是全文的引子,起总起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第二部分(第2-18段):讲述《勇气》的故事。这是文章的主体。文中作者对法国妇女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

第三部分(第19-22段):通过“将军”对法国妇女的赞扬,提示主题。是画龙点睛、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的部分。

一、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P119)

二战时,盟军进攻法国前期24小时在诺曼底地区空投伞兵,美国年轻伞兵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敌占区着陆。其中一个美国伞兵空投地点错误,误入敌人控制区。这个美国伞兵遇到德国军队的追捕躲入一个法国农妇家中,这个法国妇女救了他,但被德军发现搜出,法国妇女的丈夫被德军打死。这个美国伞兵在狱中侥幸逃脱,他跑进了树林里,德军继续追捕他,当时的情况又迫使他逃回到这个法国妇女的房子,这个法国妇女再次掩护了他。这个美国伞兵获救。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二、课文题目叫“勇气”,作者赞叹的是什么样的“勇气”?(P119)

作者赞叹了美国伞兵的拼命勇气和法国妇女不怕牺牲的勇气。前者侧重的是因智慧而产生的勇气;后者侧重的是由信仰而产生的勇气。作者更关注、更为敬仰的是后者。一方面作者不厌其烦地引述将军的话褒扬这位法国妇女,用意很明显。另一方面,美国青年身上体现出的更多是一种个体的智慧与勇气的力量。而法国妇女身上所体现出的因渴望和平,痛恨战争而产生的信仰的勇气和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出人类对和平的渴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更具有感染力。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作出正确选择捍卫和平,所以她的勇气更难能可贵。作者主要赞颂的还是这种勇气。

三、课文结尾,将军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你怎么理解这里的“幸福”和“信仰”?(P119)

法国妇女的信仰就是和平。对和平的信仰给了他勇气和力量,使她变得美丽而高贵,令人仰之弥高。这种信仰使她能够在危急时刻敢于牺牲,这种信仰使人觉得她永远可以信赖,她当然是幸福的人。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四、说说本文独特的叙述方式。

这篇小说的写法非常独特。从全篇来看,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从故事主体部分来看,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样写的好处:用第一人称视角显得真实,感人,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他对事件的感受,议论抒情更充分。主体部分用第三人称视角利于故事更加客观、完整的描述。

这样写使小说有一种纪实风格,显得真实。

十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两次谈话的节录。这两次谈论都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第一”的含义,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并加以说明。(P129)

(1)“第一”是指在诸多因素中排在第一位,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2)根据:①从农业方面,只有靠科学技术农业才有出路。②从中国落后的局面中可看出轻视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从反面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二、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轻松的语气阐述了一个重大的命题,请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句加以体会。(P129)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以其生活化的语言,强调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又如“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忍耐一些”“牺牲一点速度”虽是通俗易懂的口语,但传达出的含义却十分深刻。

三、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P129)

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从1978年至1988年期间国内虽有变化,但邓小平认为力度还不够,仍不能与世界发展同步,所以说我们“落后了”。而正是这个“落后”促使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那就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就要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此,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十七神奇的纳米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既简洁而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等科学知识,更满怀激情地给我们展示了未来纳米时代纳米技术美妙的应用前景。

一、略读课文,围绕以下内容提取相关信息,制作读书卡片。(P134)

1、纳米:一种长度单位,又称毫微米,1纳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

2、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3、纳米机器人:即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

二、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说明纳米是“极小的”,却又是“神奇‘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P134)

外科手术不用手术刀而用纲米机器人在人体内清除病灶,不流血,无疼痛,痊愈快;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需要自动送入新鲜空气,自动调节室内亮度;纳米陶瓷杯子掉在地上不会摔坏,能像有弹性一样蹦起来;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机可以直接印在墙壁上;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计算机可以精确到原子水平;在航天方面,可以用纳米技术制造卫星,一次卫星发射可以将数百万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

三、在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前后,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描写想像中的外科手术和未来世界纳米技术的应用情况?(P134)

不惜笔墨以外科手术为例,是为了展示纳米医学技术的神奇功能,以便于一步步把我们引入神奇的纳米世界。

十八甘露的秘密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这篇科学小品选取中国古代典籍中经常被提及的“甘露”作为说明对象,介绍了它的真正身份——蚜虫的排泄物,并详细说明了它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甘露的秘密。(P141)

甘露既非瑞征,亦非圣药,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含较多糖分,有滋养作用,但对庄稼为害不浅。

二、除了明白甘露产生的秘密外,你从课文中还获得了哪些与蚜虫有关的信息?请将这些信息分类制作读书卡片。(P141)

如:①蚜虫附生在草木枝叶上,专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②蚜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2000多种,有麦蚜、豆蚜、棉蚜、菜蚜、桃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③除五倍子蚜虫外,蚜虫都是庄稼的大敌,危害庄稼、蔬菜、果木等;④蚜虫的排泄物颜色雪白,含较多糖分,有滋养作用,俗称蚜蜜;⑤瓢虫是蚜虫的天敌,而蚂蚁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卫士”和“保姆”。

三、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P142)

1、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

“探索”“发现”“刺进”“不停吸取”,动词的使用非常形象,蚜虫觅食和吸食的过程如画面般呈现于我们眼前。

2、蚜虫……把多余的糖分和水一起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有的“其凝如脂”,有的“皎莹如雪”,这就是所谓的甘露。

“其凝如脂”“皎莹如雪”既是引用,又是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蚜蜜的质感和颜色。

3、七星瓢虫是专门歼灭蚜虫的能手,据说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大约能吃270只蚜虫。于是,瓢虫便成了蚂蚁的冤家。小蚂蚁一看到瓢虫来捕捉蚜虫,就会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直到把瓢虫赶走。

列数字,准确说明了瓢虫消灭蚜虫的能力;而“冤家”的比喻和“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的场面描写,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蚂蚁对蚜虫的保护作用。

十九思想的声音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教材精选了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寄语。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指出:成功并不取决于天赋,而是靠后天的培养和后天的勤学,是时还需要有尊重个人兴趣的客观环境。而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要有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中国青年寄语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也提出了共同的希望,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P148)

让.多塞:要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人应该是自由,独立,自尊的。只有尊重人,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人的作用。

福井谦一:要敬畏大自然,要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注重对大自然的体验,只有体验才能认识大自然那无比深奥、美丽和微妙。

西德尼.奥尔特曼:读书,接受教育和努力工作,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P.G.德然纳:关注自然,理解自然,生命科学和社会伦理将是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乔治.夏帕克:对人性本质的研究是重新确定的研究方向,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或是需要的,就不要怕晚。

詹.C.斯科:①要激发年轻人对科学和科学传播的兴趣。②要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质疑人们己接受的事物,努力拓展知识的疆界。关注研究过程,不强调结果,是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③能够自由地交换信息,乐于思辨和系统地阐述问题,乐于追寻解决的办法并能够体会研究中的乐趣。

二、请以课文为例,归纳寄语、祝辞类文字的特点。(P148)

(一)喜庆性

祝辞、贺辞是在喜庆的场合对祝贺对象的一种真诚的祈颂祝福和良好心愿的表达,因此喜庆性是祝辞、贺辞的基本特点。在措辞用语上务必体现出一种喜悦、美好之情。

(二)体裁的多样性

祝辞、贺辞无须拘泥于某种文体,而可以根据祝贺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贴切的文章体裁。如既可以用一般的应用文体,也可以采用诗、词、对联等各种其它的文体样式。

二十我的信念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对自己的性格、为人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

全文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科学研究的宗旨、环境和精神。

(一)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二)科学研究的环境——自由、宁静、时间。

(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一、朗读课文,理清思路。说说作者的信念是什么?她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信念?(P152)

居里夫人的信念就是为科学献身。她是从科研工作的宗旨、科研工作所追求的环境和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精神等方面阐发自己的信念的。

二、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P152)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因素。主要包括:完成任务的决心,对真理的渴求,科学魅力的吸引,崇高的使命感等。

2、诚然,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梦想家”与“讲究现实的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

“梦想家”则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为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4、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子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在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居里夫人却不这样认为,这是为什么?)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二十一外星人

主旨、大意、写作特色:

《外星人》节选部分虽然没有离奇的情节,但大胆的想像却引人入胜。

1、方括号中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对故事的展开有什么作用?(P166)

方括号中的文字提供了外星人和平探访地球的目的,交代了他们来自何方、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意外,为文中故事情节的展开交代了必要的条件,也预示了故事发展的方向。

2、艾略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知道的?(P166)

从小男孩温度计把戏中,可以看出他的机敏,从他对外星人的言语中,反映了他的善良和喜欢思索。

3、外星人对艾略特的把戏了如指掌,由此你猜想外星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外星人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P166)

外星人也有孩子式的把戏和小聪明,这是智慧生物的共同特点。

4、玛丽妈妈的身体突然感到不适和用昂贵的肥皂沐浴的描写,让你想到什么?(P168)

玛丽妈妈的不适反映是外星人善良的戏谑的结果,肥皂的描写反映了科技发展在日用品上的体现。

5、葛蒂和玛丽妈妈都梦到怪人,这是巧合吗?(P168)

葛蒂和玛丽妈妈梦中见到的外星人似幻似真,显示了外星人的神秘性。

6、外星人走出壁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它暗示着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171)

房内的各种东西从质地到形状都与外星上有异,唯有“书桌”为他熟悉,说明两个星球之间的不同与相同,知识是智慧生物的共同追求,学习是智慧生物的共同需要。

7、外星人有哪些特点?这些都是作者凭空想像的吗?(171)

外星人的特点体现在眼睛、脚趾、手势上,反映他的表达信息的特殊性,这些想像的基础仍然在现实生活中。

8、外星人打算与艾略特沟通,他打算怎样做?他们之间能沟通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知道?(171)

外星人“眨眨眼睛”“动了一下手指”以及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他渴望交流的迫切心情。

9、外星人对播放音乐有什么反应?从哪里知道?(P172)

外星人用双手捂住耳朵,反映他对地球音乐声波节奏、频率的不解。

10、从音乐事件和钱币事件看,外星人还有什么特点?(P172)

而通过音乐、钱币事件反映外星人勤于探究的特性。

11、外星人为什么认为叉子是“这幢房子里见过的最佳器皿”?他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你有过类似的经验吗?这种经验是怎样产生的?(P175)

叉子形似发射天线,外星人由此联想到制作发射信息的仪器,这种由熟悉到陌生,由需求而创新的思维过程是人们经常经历的。

12、外星人和艾略特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对方?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预示着故事发展到哪一步?(P175)

他们通过手指的接触,产生生物电波,彼此开始沟通,预示着故事将推向高潮。

13、外星人手指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你由此会产生哪些联想?(P178)

用手指传达信息是其重要功能。

14、外星人对水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外星人世界里有水吗?你怎么知道?(P178)

外星人对水的态度由陌生、胆怯到喜欢、探索,说明外星上没有水。

15、艾略特是怎样和外星人谈起飞船的?他们各有什么反应?预示着故事发展到哪一步?(P178)

艾略特从父亲的外出想到飞船,两人都为飞船的离去而忧伤或伤感。预示着故事即将进入高潮。

16、狗哈维是否是一个多余的角色?(P179)

本节文字起着过渡作用,哈维穿插其间,不仅反映了它与艾略特之间亲密关系,从侧面表现了艾略特善待小动物的态度,而且也表明了艾略特善待一切生命的特点,否则,植物们不会发出信息指示外星人进入他家。

17、艾略特为什么坚信外星人“会喜欢这里的”?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一点?(P182)

艾略特从两个方面坚信外星人会喜欢“这里”。从自己方面看,己准备了外星人“需要的一切”,又安全,“没有人会区分出你和它们的不同之处”。从外星人方面看,艾略特的“体内接受了一种信号”,“他从未像现在这样舒服”,反映了外星人的认同和感谢。

18、外星人心里想着什么?前面哪些地方曾有暗示?他会成功吗?(P182)

外星人始终想的是逃离地球,他从看到的天窗图案、台灯灯光、留声机针头等事物中想到过去的天宇来客、今后的逃跑方案,而这些曾在前面刀叉描写中有过的暗示。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拼音汉字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拼音汉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拼音汉字
十一《沁园春》
1莽莽(mǎngmǎng):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的意思。

2红装素裹(hóngzhuāngsùguǒ):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外面披着素淡的衣裳。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3妖娆(yāoráo):艳丽多姿,娇艳美好。

4风骚(fēngsāo):这里泛指文学才华。

5一代天骄(yīdàitiānjiāo):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是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

6风流人物(fēngliúrénwù):本词中指能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风流,本指举止潇洒,富有才华,这里指既有功绩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7惟余(wéiyú):只剩。

8须(xū):等到。

9折腰(zhéyāo):鞠躬,倾倒。含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10文采(wéncǎi):文学才华。

11弯弓(wāngōng):拉满弓。

12俱往矣(jùwǎngyǐ):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13稍逊(shāoxùn):略微差一点。

十二《芦花荡》

1尖利(jiānlì):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2能耐(néngnai):技能,本领。

3悠闲(yōuxián):闲适自得的样子。

4寒噤(hánjì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5吆喝(yāohe):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6央告(yānggào):央求。

7转弯抹角(zhuǎnwānmòjiǎo):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8丢人现眼(diūrénxiànyǎn):丢脸。

9张皇失措(zhānghuángshīcuò):慌慌张张,不知所措。

10疟子(yàozi):即疟(nüè)疾。

11蹿(cuān):向上或向前跳。

12仄歪(zèwāi):倾斜,歪斜。

十三《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2沥尽心血(lìjìnxīnxuè):心血都滴尽了,形容用尽精力。沥,滴,动词。

3赫然(hèrán):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情突然出现。

4心会神凝(xīnhuìshénníng):不用明说,心里已经领会、了解了。形容思想十分专注。

5迥乎不同(jiǒnghūbùtóng):绝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迥,差得远。

6慷慨淋漓(kāngkǎilínlí):激昴慷慨、淋漓尽致。慷慨,语调情绪非常激动而且充满正气。淋漓,形容畅快,痛痛快快地说出来,揭露得很透彻。

7气冲斗牛(qìchōngdǒuniú):形容气势旺盛或怒气很盛,不可遏抑。气,怒气,气势;斗、牛,即牛宿星和斗宿星,代指天空。

8弥高(mígāo):更高。弥,更加。

9兀兀穷年(wùwùqióngnián):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10群蚁排衙(qúnyǐpáiyá):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

11高标(ɡāobiāo):杰出的榜样。

12钻之弥坚(zuānzhīmíjiān):钻凿它就更坚硬。

13目不窥园(mùbùkuīyuán):形容埋头读书,治学专心。窥,从小孔或隐蔽处偷看,看。

14无暇及此(wúxiájícǐ):没有空闲的时间顾到这些。

15凶多吉少(xiōngduōjíshǎo):凶害多,吉利少。

十四《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较量(jiàoliàng):文中是谈论的意思。

2盘缠(pánchán):路费,开销。

3腌臜(āzā):肮脏。

4赊(shē):赊欠,买货物时延期交款。

5揸(zhā):用手指撮东西。

6掇(duō):用双手拿,用手端。

7消遣(xiāoqiǎn):文中指戏弄,捉弄。

8揪(jiū):用手抓住或拉住。

9喏(rě):

10厮(sī)

11聒噪(guōzào):吵闹。

12将来(jiānglái):取来。

13入港(rùgǎng):相合,投合。

14恁地(nèndì):这样的,如此。

15生受(shēngshòu):受苦。

16彀(gòu):同“够”。

17直(zhí):同“值”。

18酒肆(jiǔsì):酒店。肆,店铺。

19钧旨(jūnzhǐ):命令。钧,敬辞。旨,命令。

20臊子(sàozi):碎肉。

21按捺不住(ànnàbùzhù):抑制不住。

22眼棱缝裂(yǎnléngfèngliè):眼角像缝一样裂开。

23迸(bèng):爆裂。

24绽(zhàn):裂开。

25咄(duō):表示呵叱。

26磬儿(qìng)、钹儿(bó),铙儿(náo)

27高抬贵手(gāotáiguìshǒu):求情的话。希望对方原谅或给予方便。

十五《勇气》

1拘谨(jūjǐn):(言语、行动)过于谨慎,拘束。

2颀长(qícháng):身材高。

3孔武有力(kǒngwǔyǒulì):勇武而有力量。

4健谈(jiàntán):善于说话,经久不倦。

5焦虑(jiāolǜ):焦急,忧虑。

6单枪匹马(dānqiāngpǐmǎ):比喻不借助别人,单独行动。

7熹微(xīwēi):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

8惊异(jīngyì):惊奇诧异。

9呜咽(wūyè):低声哭泣。

10悉意(xīyì):全心全意。

十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停滞(tíngzhì):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和发展。

2议事(yìshì):商讨公事。

3日程(rìchéng):按日排定的行事程序。

4不堪设想(bùkānshèxiǎng):事情的结果不能想像,指社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5尖端(jiānduān):发展到最高的(科学技术等)。

十七《神奇的纳米》

1富丽(fùlì):宏伟美丽。

2安逸(ānyì):安闲舒适。

3悄然兴起(qiǎoránxīngqǐ):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形容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产生或开始出现并兴盛起来。

4粉墨登场(fěnmòdēngchǎng):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文中比喻各种有关纳米学说的兴起。

5痊愈(quányù):病好了。

十八《甘露的秘密》

1甘露(gānlù):甜蜜的露水。

2吉祥(jíxiáng):幸运,吉利。

3梦寐以求(mèngmèiyǐqiú):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4荒唐(huāngtáng):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5熙熙攘攘(xīxīrǎngrǎng):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6川流不息(chuānliúbùxī):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7蚕食(cánshí):蚕吃桑叶。比喻逐步侵占。

8瑞征(ruìzhēng):吉祥的先兆。瑞,吉祥。征,表露出来的迹象、征兆。

9诚言不谬(chéngyánbùmiù):真实而没有错误的话。

10延年益寿(yánniányìshòu):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十九《思想的声音》

1崎岖(qíqū):形容山路不平。

2思辨(sībiàn):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

3阐述(chǎnshù):论述。

4诚挚(chéngzhì):诚恳真挚。

二十《我的信念》

1、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扪心自问,没有什么惭愧的。

2、鞭策(biāncè):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3、盛名(shèngmíng):很大的名望。

4、报酬(bàochou):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5、蹂躏(róu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6、呵责(hēzé):呵斥。

7、懊恼(àonǎo):心里别扭;烦恼。

8、获益匪浅(huòyìfěiqiǎn):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

9、逆来顺受(nìláishùnshòu):对外界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顺从地忍受。

10、迷醉(mízuì):迷恋,陶醉。

二十一《外星人(节选)》

1濒临(bīnlín):紧接,临近。濒,临近,接近。

2形只影单(xíngzhīyǐngdān):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3了若指掌(liǎoruòzhǐzhǎng):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

4奇形怪状(qíxíngguàizhuàng):不正常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5腾云驾雾(téngyúnjiàwù):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迷糊,感到身子轻飘飘的。

6涟漪(liányī):细小的波纹。

7蹼(pǔ)

8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9挑剔(tiāotī):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挑选。

10拯救(zhěngjiù)11缝隙(fèngxì)12门槛(ménkǎn)13滑稽(huájī)14疖子(jiēzi)15蹒跚(pánshān)16兜了一圈(dōu)17脚趾(jiǎozhǐ)18舔(tiǎn)19搅拌(jiǎobàn)20陀螺(tuóluó)21铁屑(tiěxiè)22粗糙(cūcāo)23舀水(yǎoshuǐ)24呜咽(wūyè)25肋骨(lèigǔ)26肘关节(zhǒuguānjié)27蜷缩(quánsuō)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课外现代文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课外现代文
现代文阅读(二)

考点一:文意把握。说白了就是明确“中心思想”和了解“写作目的”。这是做对15-18题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这个考点不会单独出一道题。对它的考查是分散到15-18题中的,也就是说,15-18题的所有答案准确周全是建立在明确“中心思想”和了解“写作目的”基础之上的。写15-18题的所有答案时,必须反复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答案的准确性。
写到这里,又不得不提伟大的语文教育家,北京著名特级老师宁鸿彬老师,他把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归纳为四步:即一粗,二细,三精,四记。
学生在考场中做这些有难度的现代文阅读题时,也要按现代文阅读的这四步来。也就是说,先把全文粗读一遍,然后不看考题,主动问自己两个问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一步太关键了。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没有想明白,15-18题的15分怎么得呢?可不就是黄了么?
考点二:要点概括(即第15题)。相当于小学时代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此话怎么讲?现代文阅读(一)第1题,也就是第6题已经考过了“要点概括”,但那是选择题,且所给的四句话,在原文中一般情况下可以找到,难度低,相当于送分题。这第14题考的仍是“要点概括”,但一般情况下,这些要点是要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归纳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好在为了阅卷的方便,出题人一般会给出自己已经概括好的一个或是几个要点,然后要学生补全其它的几个要点——这样可避免学生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语言风格不统一。
明白了这样的游戏规则,这一道题还有什么难度?
答题方略:(1)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相关段落。(2)先分段,再模仿所给的例子概括段落大意。一定要模仿所给的例子。如:已经给出的示例是一个主谓谓语句,你新填的最好也是几个主谓谓语句。已经给出的例子是一个表心情的双音节词,那你填的答案最好也是表心情的双音节词而不是表心情的四字成语。其实,这题也间接考查了学生仿句的能力。仿句是很多地方中考必考内容,近年来,武汉市中考中没有这道题了。这里不再多谈。
温情提示:做15-18题时,一定要在试卷上打草稿,作标记,以加快答题速度,提高正确率。

考点三:词句理解(即第16题)。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谈。什么意思呢?这题是从文中挑出一段话,或是一句话,然后要你赏析它的妙处。因为赏析的角度都跟你规定好了,故你只要沿着出题人的表述,调动自己文体方面的知识,加进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认真作答即可。
举例:《新视野》模拟卷(八)第15题题干:下面的句子描绘了父子相见时儿子内心复杂的情感,请说说这种复杂的情感是什么。
再举例:《新视野》模拟卷(十)第15题题干:仔细品味下面句子,说说这句话是怎样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容易出现的问题:
(1)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一般情况下这题得0分。如上面两题,他们会这样答:这些句子写得很形象,很生动,很感人。答这题的潜规则是联系主旨和写作目的,联系具体内容,分析表达上的特点。这些得0分的同学抛开前三点不谈,照抄题干中的“形象,感人,生动”等语,没有丝毫自己的分析和感悟,故得0分。
(2)对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缺乏系统的了解,对诸如“对比、衬托、烘托、反衬、铺垫、渲染”之类的常用术语缺乏系统的了解,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各自的优点缺乏系统的了解。而一般情部下,上述三个方面的名词术语(至少一个方面)非用到不可。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强调老师在教学中要“淡化语法”,一方面却在决定学生前途和命运的考试中,“强化语法”。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
备考攻略:(1)复习八种修辞方法,五种表达方式,四句基本句式。这主要是为从“表达”方面分析指定句段准备必要的术语。(2)在网上下载“散文的阅读”知识短文恶补。
考点四:内容探究(即第17题)。
这道题难在哪里?为何大家很害怕?我搞不明白。难道是“隔行如隔山”么?
我们以最常见的一个题——分析标题的含义为例来说吧。
08年武汉中考考的是《神奇的丝瓜》,这一题提的问题是:说说作者心目中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答这题的关键是:联系作者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分析标题中“神奇”的含义并分条陈述理由。
做这题是这样,做别的17题,思路还不是一样的?
这道题难在哪?
因为能参加中考命题的老师都是成年人,他们以自己成人的眼光欣赏某些作品,然后要求孩子们的认识和表达必须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而事实上,这怎么可能呢?
如:年纪稍大的老师命题,总喜欢一些诸如“父爱、母爱、感恩、孝心”之类的题材,而这样的内容,90后的中学生要想谈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会,事实上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感悟不到这些。有时,作者的写作动机,主旨很明确,成人一看就懂,但小孩子就是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就扣分呗,扣完为止。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答题关键:分析标题有哪些含义时,一定要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往往是与文本内容直接有关的,深层含义是拔高了的,往往要谈“为人处事的道理“的。
考点五:作品感受。(第18题)
这道题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共4分,看似很难,其实不难。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答题思路:先归纳文本内容(2分),再谈自己的感悟(2分)。这是固定的套路。
举例:09年武汉市中考题
文中父亲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分解一下题干的要求:(1)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到人和事)(2)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不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生活)(3)要谈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看法)
容易出现的问题:
(1)只谈自己的认识,不归纳文本内容。
这样会扣除2分。(2)只归纳文本内容,不谈自己的看法。这样也会扣除2分。
(3)两者都不搭界,得0分。
答典绝招:
(1)可以按如下公式去答题:
文中的……(也就是先归纳文本内容)。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也就是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悟)……
如果你的答案中有这些关键字眼,一般情况下,错不到哪里去。反之,没有类似的字眼,得全分几乎不可能。
(2)最近几年总喜欢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的观察方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你应答的中心必须是:他是这样这样观察的,他的方法很好,很强大,我要向他学习。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呵呵。答这样的题,只有傻瓜才会说不赞同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