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7第10课宋金对峙。
第10课宋金对峙
[课标内容]
知道宋与金的并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和议。
①通过学习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过程及其原因的史实,增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③让学生搜集岳飞抗金的故事,培养学生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岳飞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岳飞、秦桧在历史上的不同作为,使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应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是否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②通过观察《宋金对峙形势》图,使学生了解宋金双方作战情况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两个政权的控制范围。
③通过搜集金灭辽、灭北宋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知识的海洋去学习和探索。
④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女真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
②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女真与辽的战争、金与北宋的战争和岳飞抗金的性质,认识到反掠夺、反奴役的正义斗争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而掠夺战争和投降派的可耻行为必定受到人民的遣责和唾弃。
③通过学习岳家军英勇抗金和岳飞遭奸人陷害的史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学生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审视历史长河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重点和难点]
重点:岳飞抗金和宋金和议。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岳飞抗金斗争。wWw.JaB88.COM
[教学方法]
采用导学、阅读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纲要]
一、靖康之变
1、女真的兴起
2、金国的建立
3、东京保卫战
4、“靖康之变”
二、岳飞抗金
1、南宋的建立
2、岳飞现“岳家军”
3、郾城大捷
4、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
三、宋金和议
1、宋金和议的内容
2、宋金和议的影响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本课习题,教师讲评指导。
第10课宋金对峙
1、女真是我国()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后来受()控制。()年,()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他命人创制了女真文字。
2、北宋主战东京保卫战的大臣()被免职后,()年,金兵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
3、1127年,()建立南宋,定都()即今天的()。
4、金军中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表明岳飞的“岳家军”()。
1140年岳家军在()大败()主力骑兵。后岳飞被()诬陷杀害。
5、()年,南宋与金和议:宋金双方以东自()中流、西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样形成了宋金()的局面。
6、1130年,在黄天荡大败金兵的是()及妻子()。
延伸阅读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学案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
1、知道南宋和金对峙局面的出现,了解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
2、认识女真抗辽斗争、李纲和岳飞以及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义的,岳飞等人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1、金的建立:1115年,族杰出首领在称帝,国号金;
年,金灭辽。
2、这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是为了纪念那一历史事件呢?请你介绍一下这一历史事件?
3、南宋抗金
(1)南宋建立:年,称帝,定都。
(2)岳飞抗金:年,抗金名将岳飞在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其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当时的利益。
4、宋金议和
(1)时间:年,宋金订立和议。
(2)内容:南宋对金,割让部分,向金送交。
(3)影响:形成宋金局面。
5、金朝变革:
金朝统治者为什么要进行变革?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1、这是杭州岳王庙里岳飞的塑像、岳飞墓前铁铸的秦桧跪像,以及一幅石刻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
回答:
(1)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永远的尊敬?
(2)在抗金形势对南宋极为有利时,宋高宗和秦桧为什么却向金求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并最终杀害岳飞?
(3)既然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岳飞为什么还要遵命撤军?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金朝的改革?(肯定?否定?还是兼而有之?)
1、仿照课本最后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试着列一列本课的大事年表。
2、画一画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在上面标出南宋、金、西夏等政权名称;标出临安、上京、中都、郾城等地名。
1、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并立D、战乱长期不息
2、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指的是()
A、女真统治者B、匈奴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3、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A、春秋B、战国C、三国两晋南北朝D、隋唐
4、有关阿骨打事迹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12世纪初,起兵抗辽,取得胜利B、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C、金朝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D、1115年领兵俘天祚帝,灭辽朝
5、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西夏②蒙古③大理④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金朝改革旧俗根本原因是()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7、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 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
C、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8、阅读下列材料:“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宋史》卷365
回答:
①秦桧“乞令班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②文中“十年之功”是指什么?
③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④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么?为什么?
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班级:姓名:小组:编号:
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
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新课标第一网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在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此时经济重心会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完成下表(有些既是原因又是表现,有些只有表现)
原因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
1、“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苏东坡
本则材料意欲印证宋朝哪一经济部门的发展?把这一部门详细说一说。
2、这三幅图分别代表了宋朝哪一部门的发展?各部门具体情况如何?
把上面的表格记住你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
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
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A、广州B、泉州C、明州D、福州
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
6、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D、麦田面积扩大
7、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A、定窑 B、钧窑C、景德镇D、哥窑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北宋后期B、南宋前期C、南宋后期D、北宋前期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家成熟),则数郡忘饥。——《宋书》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朝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2)除了材料二反映的农业方面外,宋朝的经济发展还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请各举一例
《宋金南北对峙》教案
《宋金南北对峙》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师生共同充满激情地朗诵后,提问该词的作者及该词表达了作者一种的怎样的心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出:这首词体现了作岳飞当年不愿虚度年华的激昂心情以及决心抗金的雄心壮志。然后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你想知道《满江红.怒发冲冠》中“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吗?岳飞为“收拾旧山河”作出了怎样的斗争?从而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
(二)讲授新课
(提问)金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建立的少数民族分别是怎样的?金与辽的关系怎样?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1目,师生归纳知识要点)
(过渡)金灭辽后,又发动了对北宋的战争。面对辽的大举进攻,北宋军民是怎样做的呢?北宋统治者又是怎样做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第1目,师生归纳知识要点)
(过渡)由于北宋统治者的妥协投降,北宋军民取得的东京保卫战并没有改变北宋的命运,北宋最终还是灭亡了。那么,北宋又是怎样灭亡的?
(生1:由于发生了靖康之变。生2:北宋统治者的妥协投降和腐败。)教师及时作出肯定及表扬。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南宋建立。生答出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定都的都城。南宋建立后,金又发动了对南宋的大举进攻。面对金的大举进攻。以岳飞为代表的抗战派坚决抵抗。教师积极创设一系列环环想扣的问题情境:
课件一:《七嘴八舌岳飞》,你知道有关岳飞的哪些故事?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查资料,学生补充了大量课本以外的知识,使岳飞抗金将领的伟大形象跃于纸上。)
课件二:你知道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取得辉煌战果的原因有哪些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抗金斗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这是抗金斗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就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等。)
课件三: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宋高宗为何急令岳飞班师回朝?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又展开了依次积极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宋高宗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教师及时总结和表扬,指出岳飞班师回朝后,宋高宗和秦桧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
课件四:你如何评价岳飞?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参与、讨论、调查、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综合分析,自己得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看他对历史发展起的作用”;“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对于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及时作出表扬性的评价。
有的学生认为岳飞是南宋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领导宋军还取得堰城大捷的胜利,打败金军大将兀术领导的最精锐的部队“铁浮图”和“拐子马”。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保护了中原地区较高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有的学生补充道,岳飞还是一个优秀的词作家和书法家,因为他曾留下了慷慨激昂、豪情满怀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写了充满爱国情感、气吞山河的“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总之,岳飞虽死犹生,流芳百世,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我希望自己也像岳飞那样,做一个对班级、学校、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件五:我们说岳飞是抗金名将,能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在学生互相争辩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一般把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勇于通外国侵略者斗争的人物称为民族英雄。学生举出了象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属于民族英雄。
课件六: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你认为是为什么?你能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学生畅所欲言,一致认为应学习岳飞爱国爱民的高尚品质。从而达到了古为今用、在体验中感悟历史的目的。
岳飞被害后,宋金加紧了投降议和活动,并于1141年,签定了宋金和议。学生回答宋金和议的内容和影响。然后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你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历史上的三次议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三次议和的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考虑三次议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宋金和议后,为适应对劫掠来的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管理,(课件展示)假如你是金朝的统治者,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巩固自己的统治?(学生根据课本,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宋金南北对峙,(课件展示)心灵探险:学习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感悟?又有哪些疑问?(主动探究,互相解疑)最后:得出:历史和人民永远是公正的,爱国爱民者永远受到尊敬;祸国殃民者遭到唾弃,遗臭万年。教师让学生对照板书设计复述宋金南北对峙形成的过程。(课件展示)
(四)布置课后探究活动
以“走进少数民族”为题,调查了解周围生活区的一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及其历史,办一期历史小报。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
教学目标
识记目标
1.了解两宋和辽、西夏、金建立的基本情况
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以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
能力培养
1.识别《辽、北宋、西夏形势图》与《宋金对峙形势图》
2.比较颤渊之盟和绍兴和议的异同。
3.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澶渊之盟、绍兴和议既是
两宋统治者屈辱妥协和议,同时又对双方的和平相处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结合岳飞和秦烩的有关内容,探讨对“流芳百世、遗臭万
年”的理解。
5.联系课外知识,收集有关杨家将的戏目。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辽、宋、西夏、金并立,增强对祖国大家庭的形
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的基础上的认识。
2、过学习岳飞抗金的英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的崇
敬、爱戴之情。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杨家将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为什么会得到后人的赞扬?——抗击辽军,保国为民(杨家将是抗击的那个民族的进攻?—契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七课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一)、辽朝的建立
1、这些少数民族中的契丹族在唐朝中后期,趁政局混乱迅速
崛起,建立了政权。契丹族建立政权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措施)请对照导学提纲看课本35页完成。
2、“国制、汉制”是什么意思?结合35页小字部分解释。
3、契丹族过什么生活?从哪里可以看出?
36页上面的两幅图。
4、五代十国:在辽朝建立前后,内地又是怎样的呢?唐朝灭
亡后,中华大地又处于分裂状态,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五个朝代,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则出现了十个政权。(教师讲清五代、十国包括的朝代和出现的顺序和并立情况)历史上和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是由哪个朝代完成的?
(二)北宋的建立
1、对照导学提纲(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通过什么
事件),阅读课本36页第一段
2、让学生讲陈桥兵变(也叫“黄袍加身”)这一典故。
3、赵匡胤建立北宋是一次典型的武将凭借兵权夺取政权
的事件,怎样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们是怎样做的?阅读课本36页至37页回答
4、学生回答后《杯酒释兵权》的录像。
(三)北宋与辽的和战
这时中国大地上主要是北宋和辽并立,宋辽之间时战时
和。他们的战和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阅读课本37页回答:
1、战:宋太宗两次攻辽失败。
师:第一次是979年在高梁河一带宋辽交战,由于宋军刚刚结
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宋军疲劳,宋军失败。
第二次就是课本上讲的:986年,杨业、潘美领导的一次战役。
由于潘美临阵退兵,使杨业陷入重围,他的百余部下包括他的儿子全部血战而死,杨业虽然顽强拼杀,最后力竭被俘。但杨业坚贞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这段历史中的人物就成为后来小说、戏曲杨家将中人物的原
型,如杨继业、潘仁美、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孙子杨文广、妻子佘太君等,我国由许多戏曲就是表现他们的故事的,同学们知道哪些戏目?
生:《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杨门女将》《杨排风》等。
师:我们胶东地区的茂腔《杨八姐游春》也是表现杨家将的故
事的。这些戏曲的情节怎样?还有哪些戏目?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
当然,故事本身的人物和情节与历史真实是有较大出入的,戏
曲师演义了的,如史书中仅对杨继业、潘仁美、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六郎)、孙子杨文广、妻子佘太君有记载,没有杨宗保、穆桂英、杨排风、八姐九妹。史书和课本上讲的是真实的历史,同学们要注意区分传说与史实。传说与史实虽然不一样,它却反映了人民对于维护安定和反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而作出贡献的人物的崇敬之情,对贪生怕死、妥协投降者的唾弃.宋辽之间的战还有一次重要的战役,37页最后一段,请同学门看书找出。
生:澶州之战。
2、师:澶州之战后,双方进入和的状态,和表现在哪里?
生: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师:澶渊之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订立的?内容是什么?作用
如何?结合录像,我们来评价澶渊之盟。
生:看电视、后讨论。(讨论时师指导:对北宋的影响是什么?
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是什么?)
生回答,师总结。强调澶渊之盟的作用。
(四)、宋与西夏的和战
1、宋辽关系稳定后,北部边境安宁了,这时在西北边境党项
族又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
西夏是怎样建立的?与宋的关系怎样?阅读课本38页第一自然段回答。
1、宋夏和议以后,宋辽西夏形成三角鼎立,时战时和,
以和为主的政治格局。这一时期的边疆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种并立的局面维持了近百年的时间。
(五)宋金对峙
1、就在辽朝、北宋逐渐衰败的时候,在我国东北的女真
族又强大起来(女真族就是唐朝时期东北边疆的靺鞨族)女真族建立了金政权。金先灭了辽又灭北宋,北宋灭亡后又建立了南宋。这一切是怎样完成的?阅读课本38页宋金对峙,结合宋金对峙图完成导学提纲
金的建立:
金灭辽、北宋的时间
南宋的建立.
2、岳飞抗金
(1)金灭北宋后,金军并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南下掠夺,南宋
统治者在江南偏安,南宋军民则为收复中原而浴血奋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岳飞。岳飞抗金取得了哪些胜利?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门看录像后讨论回答。
(2)课本41页思考题
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你能说说对“流芳百世、遗臭万年”的
理解吗?
3、绍兴和议
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南宋和金朝都不堪承受连年的战争于1141
年达成合意,当时正值宋高宗绍兴年间,所以又叫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大家阅读课本。
三、小结(板书)
辽、宋、西夏的和战,南宋与金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而且也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我们在了解辽、宋、西夏、金并立的政局之时,还要永远记住抗金英雄岳飞的可敬可泣的感人事迹。
四、课堂练习
1、课本41页辨识2、随堂练26页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