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三)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30

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三)。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师: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辛亥革命,功绩巨大,影响广泛。然而,从根本上说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两个“没有”,以理解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生:(阅读)

师: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表现在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致使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指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方面是指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师:首先是“纲领”问题。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引导学生从资产阶级对内、对外的做法上思考)

总之,资产阶级革命派幻想在不正面反对帝国主义的条件下获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在不彻底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他们领导革命必然失败的命运。

师:其次是“农民”问题。敢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发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之一。因为“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只有把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有可能。”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在这方面做得又怎样呢?

生:(思考、回答)

师:土地问题是农民的中心问题。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平均地权”的主张并没有实行。因此,他们在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革命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师: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个主观原因是“政党”问题,即辛亥革命缺乏一个组织严密、坚强有力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未能胜任其历史使命,为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武昌起义时,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没有在武昌领导起义,致使武昌起义群龙无首,政权落入黎元洪手中。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同盟会已处于十分涣散的状态,内部分歧十分严重。随着同盟会的公开活动,大批旧官僚、政客混入了同盟会,使同盟会日益丧失其原来革命政党的性质和作用。许多同盟会的会员同立宪派、旧官僚打得火热,为猎取个人的权位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团体。与此同时,妥协之风日盛。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同盟会中陷于孤立状态。以致于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不得不致电袁世凯,表示:“暂时承乏”,“虚位以待”。

师: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军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师:革命,是进步力量摧毁反动势力的暴力行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股反动势力,就必须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否则,其结果必然是失败,辛亥革命便是明证。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在20世纪初的中国,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应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分组讨论、并让每组出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概括)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小结(略)

精选阅读

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一)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的“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的实质;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过程和原因;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2.能力方面:(1)分析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及“南北议和”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归纳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性和软弱性的表现,培养学生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辨证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情感目标:1911年,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江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20世纪的今天,当我们满怀信心展望未来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有更多、更深的崇拜与感激。因此,学好这段历史,对于青年学生激发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志具有重要的意义。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中华民国的成立是重点。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重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观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难点分析:(1)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是难点。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府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是难点。应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史实、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并辅之以必要的简明分析。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妥协性及其原因。(3)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难点。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而,中国的封建统治依然在继续。学生往往忽略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结束封建统治的区别,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问题。同时,他们对于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一次失败革命的结论,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状况等方面,分析、说明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不足之处及留给后人的惨痛教训。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请同学们回忆一个问题:这两次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由一名学生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贯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都是被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武力镇压而失败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仍然采取了这种政策。只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他们也在不断地变换干涉、镇压的手段。下面,我们看一看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又耍出了怎样的花招。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

师:同对待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一样,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策划并开始了武装干涉的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帝国主义策划、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

生:(阅读、归纳)

师:但由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加之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复杂尖锐,即使同一集团的列强之间在对华问题上也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于是,他们静观时变,采取了所谓“严守中立”的政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真的是要“严守中立”吗?(启发学生思考)

生:(思考并试分析)

师:实际上,在“严守中立”的背后,隐藏着帝国主义更大、更险恶的政治阴谋。什么阴谋呢?(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回答情况,简要分析)《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在华统治工具。辛亥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已日薄西山,气数将尽,武力扶植未必奏效。于是,他们便以“严守中立”作伪装,寻找新的代理人。结果,帝国主义看中了既有军事实力,又有政治手腕的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认为袁世凯能够维护其在华利益。因此,他们制造舆论,声称中国政局非袁世凯不能收拾,要求清政府赶快起用袁世凯。通过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这才是帝国主义“严守中立”政策的实质和真正目的所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楷体小字和历史材料:“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的言论”)

生:(阅读)

师:由于帝国主义的干预和支持,袁世凯重新被清朝起用。他担任了比以前的权力大得多的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这样,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取代了满族贵族的统治地位,掌握了清朝政府的实权。

2.“南北议和”

师:袁世凯上台后,对革命派和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让学生阅读课文)

生:(阅读)

师:袁世凯上台后,出现了“南北议和”的政治局面。这一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思考)

生:(思考)

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南北议和”是在帝国主义的干预、操纵下,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共同生产的一个怪胎。首先,“南北议和”是在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压力下进行的。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不仅陈兵舰于武汉江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威胁。而且,他们直接参与并操纵中国的“南北和谈”。在谈判桌旁,除了有南北双方代表伍廷芳、唐绍仪外,还有英、日、德、美、法、俄等国的代表参加。帝国主义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帮助袁世凯趁机夺权,迫使南方革命党人就范。其次,“南北议和”是南、北反动势力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压的结果。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对革命军进行武力镇压;在革命阵营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十分活跃,他们力主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再次,“南北议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的突出表现。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已经十分涣散,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些革命党的领导人认为:只要清帝退位,就是大功告成。孙中山也曾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这虽是他迫于当时形势的无奈之举,但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目光短浅、政治软弱的一面。革命党人最终接受了“议和”的要求。可见,“南北议和”实质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内外、南北的多方压力下,对袁世凯的一次妥协退让。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的成立

师: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还远在美国。1911年底,他从海外回到上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最后,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什么要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回答情况,简要说明)虽然孙中山没有亲自领导和参加武昌起义,但这次起义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影响下进行的。武昌起义不久出版的《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0月)中曾以“中华民国军政府总统孙”的名义向各省发出布告。这说明自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到1905年组成中国同盟会,以及他组织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已使其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众望所归。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孙中山》、《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誓词》,并对插图作简要说明,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

生:(阅读)

师: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不断暴露出革命性和软弱性的政治特征。(引导学生阅读《大总统誓词》,找出孙中山提出的辞职条件,并思考:孙中山作出“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的承诺,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说明)孙中山承诺解职,说明了面对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然而,孙中山不计个人名利,提出在“倾覆专制政府,拥护共和政体,使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的条件下,才解除临时大总统之职。这又体现了其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师:中华民国成立时,决定以五色旗为国旗。(出示自制《五色旗》教学投影片,简要解释)五色旗的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所谓“五族共和”。临时政府还决定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教给学生民国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换算方法,并举数例让学习练习)

生:(练习民国、公历两种纪年的换算方法)

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二)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二)”,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中华民国的内外政策

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如何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

生:(阅读,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分析)判断一个政权的阶级属性,首先应看其主要是由什么人组成的。而更重要的,是看其采取的政策、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下面,我们首先看看其人员的组成: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人物。陆军总长兼参谋长黄兴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握有重权。此外,外交、教育、法制等部、局的总长、局长均为同盟会的会员。其它六部的实际工作也都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在拥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43名议员,其中同盟会员就占了33人。由此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权,是“革命时代之政府也”。接着,我们再看一看临时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让一名学生朗读《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表格中的内容)

生:(朗读课文)

师: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法令和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呢?

生:(学生分析并回答)

师: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以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然而,我们从临时政府的政策措施中不难发现,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缺陷表现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参考有关课文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缺陷突出表现在对外政策方面:临时政府为求得到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在其“告各友邦书”中,竟然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这种态度,使辛亥革命的光辉失色不少。那么,辛亥革命是否具有反帝的性质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可选择两名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

生:(思考、回答问题、辩论)

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确实表现出严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这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然而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不息。目的是要“推翻洋人的朝廷”。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仍具有反帝的性质。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其中有关参议院权力和内阁制的规定有哪些?这些规定的目的何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历史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回答问题)

生:(阅读、分析,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讲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

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就被袁世凯窃取了。(板书第三目标题)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条件

师:袁世凯之所以能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归纳)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包括:帝国主义和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退让及袁世凯的权术和阴谋。

2.过程

师:袁世凯是个老奸巨猾、觊觎清朝统治政权多年的政客和野心家,善于使用政治手腕。当他得到孙中山的妥协保证后,又一次施展权术,对清政府和革命党人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让学生阅读课文、楷体小字,找出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具体表现)

生:(阅读课文,找出具体实例)

师:(强调指出)由于袁世凯施展种种诡计,不仅使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书退位,而且还迫使革命派一再妥协,最终同意他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政府迁都北京。这样,孙中山提出的三项条件中,革命党人只落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纸空文了。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除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果实至此被袁世凯篡夺。(让学生阅读插图:《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情形》)

生:(阅读)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辛亥革命的性质

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决定这一性质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各出一名代表总结发言)

生:(讨论、发言)

师:(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简要归纳)考察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应看这场革命是由什么阶级领导的?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发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时期。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互勾结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贫困与落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消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师:(让学生阅读有关辛亥革命功绩的四段课文并各用一句话概括每个段落的意思)

生:(阅读,概括)

师:(在学生阅读、概括的基础上,逐条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一,是使中国的政权和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辛亥革命前,统治中国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是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辛亥革命爆发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尽管这种政体后来名存实亡,但这毕竟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辛亥革命的功绩还表现在人民的权利和观念上(让学生结合南京临时政府的有关法令说明,并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思考哪些史实能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结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措施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内容说明)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像初中学过的史实那样,后来无论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是张勋复辟,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没有逃出失败的下场。

师: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二,是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如何理解?(让学生结合前面内容思考)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辛亥革命的功绩之三,是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导学生回忆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保护、鼓励工商业的法令)

生:(回忆)

师: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的法令,一定程度上扫除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使民族资产阶级倍受鼓舞。在民国初期形成了兴办实业的热潮。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迅速壮大起来。辛亥革命前,中国的产业工人仅有50万~60万,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发展到200多万。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师:辛亥革命的功绩之四,是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亚洲大国。其政局变动和革命运动必然会影响周边国家。在欧洲还保留着许多君主、亚洲还是君主制一统天下的时候,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辛亥革命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加深印象)

生:(阅读,按要求在书中做出标记)

第4节中华民国成立


第4节中华民国成立

一、中华民国的成立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背景:

(1)武昌革命胜利,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奠定了基础;

(2)孙中山享有极高的威望,是众望所归;

★概况:

(1)时间:1912年元旦;

(2)首脑:孙中山为第一届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任副总统;

(3)首都:南京;

(4)国旗:五色旗;

(5)纪年:采用公历,中华民国纪元;

(6)立法机构:成立临时参议院;

(7)意义:标志共和政治体制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诞生;

★缺陷:政权中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链接高考:

(05,天津文综,1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A、辛亥革命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答案:C)

2、临时政府的内政措施

(1)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项目

具体内容

认识

作用

政治

焚毁刑具,停止刑讯;通令保护华侨;禁止贩卖华工,严禁买卖人口,禁止蓄奴;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起了积极作用;经济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举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根本目的在于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未实施“平均地权”,革命不彻底;

文教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生活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链接高考:

(05,全国文综Ⅲ,19)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

A、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B、鼓励阅读儒家经典

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

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答案:C)

(07上海A组8)“新礼服兴,翎项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国运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制订颁布:1912年春,南京临时参议院;

★主要内容:

①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根本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链接高考:

(03,江西文综卷,1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B、议会C、内阁D、国民全体(答案:D)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但

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②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 国民拥有人身、财产、言论等自由;

④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⑤ 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三权: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仿效美国政治体制,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⑥ 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链接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⑦ 实行责任内阁制: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内阁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

★约法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链接高考:

(06,全国文综Ⅰ,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答案:D)

★历史意义:

①《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②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链接高考:

◎(05,全国文综Ⅱ,17)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中华民国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

C、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答案:D)

◎(05,辽宁,1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

3、临时政府对外政策:颁布《告各友邦书》;

(1)政策: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2)目的: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

(3)说明:没有彻底扫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缺乏反帝勇气;

※链接高考:

(06,全国文综Ⅱ,1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

A、打破列强外交封锁B、换取列强的支持

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D、争取列强严守中立(答案:B)

二、辛亥革命的失败

1、失败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袁世凯窃权条件:

(1)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孤立、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①表现: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压制革命政府;

②原因:反对中国实现民族独立,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2)袁世凯掌握强大的北洋军,施展权术与阴谋:

①对革命派:进攻与议和迫使革命党人妥协;

②对清政府:利诱与逼和亲信威逼清帝退位;

(3)革命政权中立宪派、旧官僚的破坏,攻击;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和内部分化;(根源)

★孙中山让位条件:

(1)清帝退位;

(2)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

※链接高考:

(05,江苏单科,10)下列选项中属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①列强扶植袁世凯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③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④革命营垒内部意见分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

★清朝覆亡

(1)时间:1912年2月12日;

(2)标志:宣统下诏退位;

(3)意义:清王朝结束,意味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结束;

※链接高考:

(05,江苏文综)清王朝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失败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C、宣统下诏退位D、护国运动兴起

★袁世凯篡权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

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认识失败:

(1)直接表现: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2)根本表现: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失败之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强大;

(2)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同盟会组织涣散,几近瓦解;

☆没有建立掌握真正的革命武装;

4、教训启示: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最主要敌人;

(2)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革命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链接材料:

毛泽东: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2、革命功绩:

(1)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大最直接的贡献)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③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权利,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①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满清政府;

②帝国主义再也无法找到稳固统治的代理人;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亦是革命的根本目的所在)

(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链接高考:

(06,广东文综,10)下列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主张平均地权B、都意图削弱满清统治者的权力

C、都带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都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答案:C)

(07北京文综37)(36分)、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2)理论指导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出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14分)

理论来源

基本主张

实践过程

结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归纳点拨: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

理解

具体认识

胜利

①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①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二)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的成立

师: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还远在美国。1911年底,他从海外回到上海,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最后,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什么要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回答情况,简要说明)虽然孙中山没有亲自领和参加武昌起义,但这次起义是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影响下进行的。武昌起义不久出版的《中华民国公报》(1911年10月)中曾以中华民国军政府总统孙的名义向各省发出布告。(运用电脑教学软件展现布告及各省纷纷响应的场景和动态化的地图)这说明自1894年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到1905年组成中国同盟会,以及他组织和领导的多次武装起义,已使其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众望所归。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插图:《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上海南京路上悬挂五色国旗,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并对插图作简要说明,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生:(阅读)

师: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不断暴露出革命性和软弱性的政治特征。(引导学生阅读《大总统誓词》,找出孙中山提出的辞职条件,并思考:孙中山作出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的承诺,说明了什么)

生:(阅读、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说明)孙中山承诺解职,说明了面对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然而,孙中山不计个人名利,提出在倾覆专制政府,拥护共和政体,使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的条件下,才解除临时大总统之职。这又体现了其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师:中华民国成立时,决定以五色旗为国旗。(出示自制《五色旗》教学投影片,简要解释)五色旗的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所谓五族共和。临时政府还决定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教给学生民国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换算方法,并举数例让学习练习)

生:(练习民国、公历两种纪年的换算方法)

2.中华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

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如何判断一个政权的性质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

生:(阅读,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分析)判断一个政以的阶级属性,首先应看其主要是由什么人组成的。而更重要的,是看其采取的政策、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下面,我们首先看看其人员的组成: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人物。陆军总长兼参谋长黄兴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握有重权。此外,外交、教育、法制等部、局的总长、局长均为同盟会的会员。其它六部的实际工作也都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在拥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43名议员,其中同盟会员就占了33人。由此可见,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权,是革命时代之政府也。接着,我们再看一看临时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让一名学生朗读《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表格中的内容)

生:(朗读课文)

师:南京临时政府的这些法令和措施,对哪个阶级最为有利呢?

生:(学生分析并回答)

师: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对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以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然而,我们从临时政府的政策措施中不难发现,它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缺陷表现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参考有关课文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缺陷突出表现在对外政策方面:临时政府为求得到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在其告各友邦书中,竟然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这种态度,使辛亥革命的光辉失色不少。那么,辛亥革命是否具有反帝的性质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并可选择两名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

生:(思考、回答问题、辩论)

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确实表现严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但这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起决定的。然而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不息。目的是要推翻洋人的朝廷。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仍具有反帝的性质。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师: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其中有关参议院权力和内阁制的规定有哪些?这些规定的目的何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书影及历史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回答问题)

生:(阅读、分析,回答问题)

师:(视学生的回答情况,简要讲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的民主性。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

小结

师:(让学生思考、归纳本课内容)

生:(思考、归纳)

师:(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小结本课内容)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摇欲坠。帝国主义感到清政府已无力继续充当自己的代理人。因此,便打着严守中立的幌子,积极扶植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这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它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北京大兴教师进修学校王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