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

高中语文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12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语文教师穷其一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已属不易;而一个语文教师在其语文教学生涯中能形成多种风格,且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更属难能可贵。于漪就是当代语文教坛中难得的一位兼具多种风格的语文教师。本文是对其多种风格的系统研究,因而称之为风格谱系的研究。

研究于漪语文教学风格,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个是外在形式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一个是内在关系,从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关系来考察,看师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的程度。前者是国内研究所注重的,后者是国外研究者所关注的。

国内有许多人对于漪的语文教学风格作了研究,上海教育学院的张撝之先生首先称道于漪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特级教师。滕英超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一书对于漪的教学风格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于漪的教学不是一色的普通石子,而是斑斓的雨花石;不是单片的颜色浅淡的桃花和梨花,而是重瓣的五彩缤纷的月季和牡丹;不是玲珑小巧的盆景,而是巍峨壮观的大山。在教学中,于漪讲究声情并茂,熏陶感染,你不能因此就说她就是情感派;于漪曾提倡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你也不能就此认定她是兴趣教学。她虽从传统教学中走来,但并不墨守成规,在她的教学中确实融入了不少新东西;你看到于漪教学中讲思维训练,有引进的教法,便认为于漪教学是完全抛弃了传统教学的现代派,也不全面;事实上,于漪在她的教学中,没有排斥传统的精华。于漪的教学,可以称得上是多风格教学,她继承了传统教学中有生命的东西,也吸收改革中的新经验,特别是外国的有价值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上,她是多面手,有讲有练,善诱导,会指点;既注重教书,又注重育人;既强调感情教育,又不忽视思维训练。(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P82-83)滕先生的这一评价已得到于漪老师的首肯。戴前伦先生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变化多姿,他称这种没有固定模式的个人教学风格为无恒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法,同一文体变化不同的设计,戴前伦先生对此作了比较具体的例证阐述,(详见戴前伦《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于漪语文教育改革评介》,载于赵福祺、刘冈编《当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名家评介》,成都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此不述。

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合乎实际的,同时应该指出的是这类研究往往抓住了于漪课堂教学的多风格,而忽略了于漪多风格中所体现出来的总体倾向,总的风格特征,此其一;这类研究往往只抓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种变化,而忽略了师生主客体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多种变化。

新时期以来,围绕着教学中师生谁为主体之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教师主体说,有学生主体说。我认为参与争论的诸方都把教学过程作为静止状态来看,如果还教学过程以动态的本来面目来看,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从纵向发展来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或主导)地位是逐渐弱化的,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逐渐增强,或者说是逐渐确立逐渐加强的。放大一点看,更能看出其区别,比如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研究生,很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是在逐渐增强的,大如此,小亦然。以初中阶段为例,学生在校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也是在逐渐增强的;聪明的教师应该把握这一趋势,顺应这一趋势,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其实质也正在于此。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主体角色是渐趋弱化的,应有意识地创造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主客体关系的渐进变化。必须强调的是顺应变化,而不是超越变化,因此必须渐进,不能跳跃,如果把学生一下子由教育对象的角色推向教学主体的角色是不适当的,这中间有个按部就班的渐进变化过程,于漪老师在她的课堂教学中很好地顺应了这种变化,由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组织了多种不同的教学风格。我们知道于漪老师有个目中有人的观点,主张研究学生,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但很多人把于漪目中有人仅仅作为她的教育思想来看,把研究学生仅仅作为教学的前期准备来看,殊不知目中有人研究学生正是形成于漪多风格语文教学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构成要素。下面从主体关系的角度分别介绍于漪老师多种课堂教学风格。

风格A:讲授型风格。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决策者,学生是教师教授的对象,教学形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是听懂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教学风格一般在起始年级起始课中常用,或者用于讲座,于漪老师给学生开专题讲座就属此类。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推荐、介绍优秀作品,起到一个引路作用,把学生引进阅读之门,同时也用于比较深奥难懂的课文。比如于老师上《记念刘和珍君》,在启发思考的同时,于漪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微言大义。这种教学风格的学科内容目标是:通过即时的听讲与理解,获得关于语文学习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概貌。其行为目标是使学生接受与班级群体语文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教学规范,为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于老师使用讲授型风格教学,做到了语言生动、精练、有滋有味、有磁力,读,如出我口;讲,如出我心。当然这种讲授型风格在于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占主体。

风格B:实践型风格。教师布置任务并加以说明,学生则实际去完成任务,在这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简略的指导反馈,学生逐渐变得比较独立于教师,开始独立地做出一部分决定,其内容目标是通过学生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场景,再现语文知识。比如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深山雪夜》,于老师根据学生看得懂而理解不深的特点,围绕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深山雪夜的场景,要说清楚背景、人物、道具,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景。学生很感兴趣,积极开动思维,边看书,边讲述,调动了视觉、听觉,犹如进入画镜。这样,学生理解了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风格C:交互型风格。学生学会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彼此听取对方意见,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并交换即时反馈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读脑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所谓读脑就是通过讨论了解对方的思想,从而受到启发。其学科内容目标是了解语文学习的步骤,学会吸收他人正确思想,及时修正补充自己的思想,其行为目标是学会观察、比较和对照,学会向学习伙伴提供反馈,并从对方处获得反馈。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常采用这种风格,让风筝放出去,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比如上《七根火柴》时,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于老师不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在讨论中彼此启发,彼此修正,最后解决问题,于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让学生交流作文题,交流作文的写法和立意,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材料,这样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开阔了写作的思路。

风格D:自省型风格。老师不采用直接的方式,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省悟自己的问题所在,采用这种教学风格,学生可以逐渐减少自己对教师与同学的依赖,自己学会自省,依靠自己提供反馈,运用标准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于漪常用生动的实例代替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留下不能忘怀的教训。一次作文讲评课,针对有位同学作文不用标点的问题,于漪老师捧着这个学生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一口气不停地读下去,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同学们看着于老师读得脖子都憋红了,都纷纷要求老师停一停再往下读,可是,于老师向着大家说:不能停,作者没有标点符号,怎么能停呢?要忠于作者的原意呀!说完,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同学也恍然大悟,从此真正明白了标点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风格E:比较型风格。教师提供相应的目标、相应的对象,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自己明确课文写作对象或写作方法的区别。于老师执教《晋祠》,就是采用这种方法,于老师将《中国名胜大辞典》中晋祠条目听写给学生,要求学生把条目中五句话用数字标出,在阅读课文时对照相应的内容仔细辨别异同。学生在学习中还主动进一步阅读《阅读手册》中吴伯箫写的有关晋祠的内容,把条目、课文、阅读手册一起比较,学生主体权力自决得到一定的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自然得到强化,通过比较学生明确了不同文章根据不同的目的应该采用不同的写法。

风格F:指导发现型风格。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起学生相应的反应,教师教会学生通过回答由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去发现某种现象,发现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一个概念,发现阅读或写作的规律。于老师曾针对作文普遍存在着不具体的现象,上了一堂这种风格的课。作文课上,于老师拿出一组三幅《乌鸦喝水》的挂图,要学生看图作文,写作前于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要学生回答,诸如图上看到了什么,主人翁和周围事物有什么关系,三幅图有什么变化,是怎样串联起来的,等等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看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许多细节,搞清了画中事物间的关系,写起作文来言之有物而且具体细致、生动形象。在阅读课教学中于老师也常用这种方法,慢慢地让学生学会自己去独立发现。

风格G:自我发现型风格。这种风格的课,教师不再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而是确定教学目的、提出教学要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阅读写作的规律。有一堂语文课,上一篇用倒叙写法写的记叙文,在学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学过一篇用顺叙写法写的记叙文,这堂课于老师把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法上,要学生懂得和掌握写记叙文时倒叙和顺叙的特点和作用,于漪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读读、议议、讲讲、自己分析自己去发现。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争论,最后明确了顺序与倒叙要视具体情况而论,如果要写的那件事是作者单独遇到的,用顺叙好,让读者随作者去经历一番感受一下,如果所写的那件事大家都有所知,但这件事本身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大家并不知道,而又非常想知道,那么用倒叙好。

风格I:自我教学型风格。大部分决策权都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学生个人同时承担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当然,纯自我的教学风格在教室里是不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的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或体验中。于漪老师在古典文学教学中,坚持采用这种风格,让学生自讲、自译、自己分析。学生对此非常满意,向于老师提出建议,建议在现代文教学中也采用这种教法,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评讲,以培养同学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的能力,以便让学生一出校门,就能读懂并欣赏、评论文学作品,或从事有关工作。学生提建议的本身证明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他们期盼着教师能够采用新的与他们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于老师顺应这种趋势,果断地采用自我教学型的风格。以她执教《珍珠赋》为例,估计学生不明白芙蓉花开的日子是什么季节,就让学生自学课文,自查工具书,自己去做文章,在分析本课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时则大胆采用放的做法,让学生评论课文得失,学生不仅在语言上咬文嚼字,辨微析毫,而且涉及到内容、结构、文风的探讨,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指出写于1972年的这篇文章帮八股的流毒。如此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肯定。

从上述风格可以看出,教师为主的现象在逐渐弱化,学生主体意识在逐渐增强。于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师如果一味包办代替,将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有问题不敢提,不可能学懂弄通。她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于老师的语文课上,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于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不统治学,也不代替学生的学,于老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学。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组织课堂教学不是从教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学出发。

以上我们从纵向逻辑分解了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并非如此简单地循序渐进,它体现为更为复杂得多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课堂教学就进入到一种自由状态。于漪老师的很多课都达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一切传导和接受都显得自然而然,师生遵路入境,共同参与,形成一个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客观的物境、外在的情境、内在的意境合三为一,各种信息被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传导和接受。他们随情入境、神随物游,教师的活动似有若无,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做到自求得之。

上面我们分析了于漪老师的多风格的语文课堂教学,于漪多种风格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共性呢?于漪之所以成为于漪有没有个性化的总体倾向呢?回答是肯定的。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国正听了于漪的课之后,深有感慨:我坐在学生中间,思想化到了讲课中去,忘记了自己是听课者。有人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是的确的。刘先生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因为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不论是什么风格、不论从哪个角度说都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审美的倾向。可以这样说,美是于漪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倾向,是她多风格的语文教学的总的风格,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自觉不自觉地将美学法则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或者说她将美的灵魂赋予语文课堂教学的肌体,使之按照美的规律运转起来,体现了鲜明的审美特性,其总的规律是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转换成种种美的形象和审美活动。其运转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和谐性、自由性、形象性、情感性等特征,构成了其课堂教学的美感因素,使之具有了无限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了于漪语文课堂教学美的风格。

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走进于老师的语文课堂,就会体验到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这是于老师创造的课堂心境。这种课堂心境,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影响着、感染着课堂里的每个人。在这样的课堂心境下,老师精神振奋、乐观豁达;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于漪老师是怎样营造这种课堂心境的呢?每当于老师走进课堂,就像走进一个纯静的世界,她眼里只有学生,心里只有教案,手上只有教法,其他的一切对她来说似乎都不存在了,这种全身心地投入,是课堂心境的最佳预备。不论是什么课型,每堂课的开头于老师都能顺利地启动心理流。比如教《春》一课,一开始于老师就说: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杜甫有一首《绝句》,记得吗?学生齐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于老师又问: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呢?学生又齐背: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于老师因势利导启发说: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春》中写的山、水、草、树、花、鸟等景物的姿态、色彩,你们注意到没有?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学生被这诗一般的意境所感染,良好的课堂心境开始形成。但于漪老师绝不就此罢休,她要扩大这个磁场,使人人都笼罩在这种和谐的氛围里,这是一种绵绵不绝无处不在的气,一股勃勃的生气,一股神奇的灵气,师生双方都觉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整堂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于老师上《最后一次讲演》就是一例。先是有表情地朗读闻一多先生的《红烛》序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在激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出示《闻一多传》封面图像,将之与《红烛》序诗对照讲解,指出该诗是闻一多先生的自我写照,借助诗情画意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接着引用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的语句引出讲演的前前后后的事实,渲染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而慷慨献身的情景。就这样,层层深入,推波助澜,走向高潮。在这样一种心境下,师生的话语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激发,从而产生了一朵朵智慧的火花。

(二)自由、融融的师生亲情关系。在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里,洋溢着一种融融的师生情谊,这既是一种师生友情,又是一种长幼亲情,于老师说得好: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这种感情从进入课堂就开始,师生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自由思考、想象,自由交流、谈话。这种谈话中学生得到了教益,教师得到了某种启发,教师不是单纯的给予者,学生不是单纯的接受者,双方敞开自己的心扉,互相接纳,互相理解,平等自由,宽容和谐,师生双方把对方看成与我交流言谈的人,是一个整体意义的人,有独立的人格,有独到的思想,彼此交流,彼此沟通,彼此理解,建立了一种相互信赖的友情,这有许多事情可以作为例证,有一次于老师要初一学生做题为《四季景色图》的作文,许多同学寻章摘句,生吞活剥,抄袭相当严重,于漪对同学没有指责、训斥,而是面带微笑、感情真挚地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写景尝试,然后启发大家思考失败的原因。学生七嘴八舌地议着、笑着,有的扮着鬼脸道出了原因所在:抄!于老师频频颔首,把自己的笑汇入学生笑的溪流,接着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抄袭人家而写得好的文章,像纸花一样,是假的,虽然很美且迷人,但没有生命力,苦学加巧学写出来的文章,像鲜花一样,是真的,它带着晨露,富有生命力,最后于漪要求学生学着写一写《秋色老梧桐》,她依然微笑着,诱导学生,怎样从形色声态方面去写。面对学生的抄袭,于漪没有简单指责学生不应该这样,而是用情感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明白应该怎样,于漪和同学之间虽然不是亲人却洋溢着一种融融的胜似亲情的友情,这种人情美正是于漪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具有美的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情感因素的参与,于漪老师和她的同学们创造了语文教学美,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情感活动被激发起来,使欣赏成为一种审美的享受。于漪说:让学生对课堂生活产生持久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对生活有执著的追求,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的确如此,在教学美的创造中,教师由对教学的美好认识而引起强烈的情感活动,并在学生身上倾注了这种感情,才创造出这样动人的美的课堂教学。情感性是于漪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属性,其课堂教学是师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共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它肯定了师生的本质力量,因此,它不仅是具体形象的,而且是富有强烈感染力的,可以说情感是于漪语文课堂教学美的风格的主旋律。

(三)丰富形象的语文教学手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把教学的形象直观当作一条金科玉律加以强调,他认为形象直观教学是高级的事物可以由低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可以由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可以由看得见的去代表。于漪老师非常重视用多种多样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教学,努力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来进行,诵一首小诗,来一段抒情味很浓的形象化描述,这是听觉形象;放一段美妙幻灯片、动画片,这是视觉形象;一个惟妙惟肖的模型,这是触觉形象,这些是于漪老师常用的方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于漪的每堂课都使用了形象化的手段,语言、手势、板书、教具等各种教学手段密切配合,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度。美离不开形象,形象体现了美,于漪的课上得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给学生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状的美感,这样一来再枯燥的文字也变得生动化,再抽象的知识也变得形象化,再简单的道理也变得有血有肉,即使静止的画面也变得活灵活现动态化,在学生心中激发了情感,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表象运动,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情不自禁地去感受、思考、想象,进而在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悟解中生发美感。

(四)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活动好比带领学生寻幽探美,于老师是向导,她先入美丽的山中,探明语文教学中的幽静山谷、雄峻山峰,居高临下,一览全貌,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设计审美化的教学方法,然后带领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去欣赏美,去品味美,使学生感觉身心都融入其中,感到相看两不厌,甚至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一改语文课堂那种没有线条、没有形象、没有色彩、没有旋律的平淡枯燥的讲述与说教。如果语文教师本人对他邀请学生进来观赏的语文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奇伟壮丽惊叹不已、激动不已,那么,他就会想方设法去感染学生;如果语文老师感受不到语文教材的美,那么他的课堂只能是索然无味,于漪老师用深情浸润语文教材,在审美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探得其中用心、意蕴、境界,与教材娓娓而谈,将自己的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熔化在一起,然后用自己的心与同学的心相亲,用自己的灵魂碰撞学生的灵魂,激起审美的火焰。在此基础上,于漪老师进一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去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美,规范的结构,铿锵的音韵,错落有致的优美文字,众多栩栩如生的美好形象,令人心旷神怡、神思飞越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使人奋发的人生哲理;去发现生活的美,大自然的名山大川,风花雪月的美丽景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高风亮节,勤勉奋斗的美好人物;鼓励学生去感受这些美、欣赏这些美,用自己的手去表现美,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她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充分发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以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最优化的美的语文教学风格。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常态,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结合的创造性运用,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和美感的多渠道诱发,来诉诸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审美意识,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巧妙安排与编织,把语文课堂教学智力内容与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不仅使教的活动成为审美对象,而且使学的过程也具有了审美的品位,具有美的风格,总体倾向的美的风格的多样性,可以是朴素的美,也可以是华丽的美,可以是智慧的美,也可以是情趣的美。

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美的风格,既创造了审美的富于魅力的语文课堂,又培养了一个个具有美的心灵、美的情操的学生,同时也塑造了自身一身正气,两代师表光彩照人的美的形象。

小编推荐

刘克语文教学风格初探


我校特级教师刘克,从教十六年,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辛勤地耕耘,不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教学风格:重学、务实、创新。

重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活动本来就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师生之间就应该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而旧的课堂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学生的参与被教师的一言堂所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的满堂灌所夺走,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堂课,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地体现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此,刘克老师提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为教师服务变为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1.发扬教学民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的认识不一致或与正确的答案相距甚远的情况。这时,教师如何统一学生的认识呢?不外乎两种办法,一种是凭借教师权威强行统一。显然,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下去,就会使学生形成唯师是从的依附心理。刘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总是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引导他们不仅说清是什么,还要说清为什么,经过讨论最后才得出正确答案。由于发扬了教学民主,学生的意见得到了教师的尊重,这就强化了他们的民主意识,激发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听刘老师讲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他的教课方式与众不同,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十分活跃。我们和刘老师在一起一点儿也不感到拘束,就象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间那样,从而使我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学生差异,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开始往往只有少数学生举手。不少教师的做法是,马上叫举手的学生回答;如果答得不好,就另换一位举手的学生回答,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就成了教师与少数学生的一问一答,多数学生(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就成了陪客。刘老师则十分重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尤其格外关注那些没举手的学生。如讲《琥珀》一课时,让学生自读后提出一个问题: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经过思考,只有几名学生举手。刘老师没有急于让这几名学生回答,而是启发说: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认为写了哪些内容?不一定找得很全,抓住主要内容就行,大家可以互相补充。好,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水平是有差异的。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用热心去鼓励,用诚心去感染,用耐心去引导。这样做看似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却收到了让全体学生(尤其是学习较差学生)都积极参与、动脑学习的实效。

务实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刘老师教过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普遍反映,平时家庭作业量很少,有时节假日还不留家庭作业。那么,她是如何处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系呢?最根本的经验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刘老师认为,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适当加大训练密度,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整体效益,才能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1]

1.打好听说读写基础

凡是听过刘克老师课的同行,都一致称赞她的课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实。市区教研员曾对她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概括成五句话:正音训练横草不过,朗读训练适当到位,说话训练字斟句酌,重点词句深究细研,写作教学一丝不苟。就以词句训练为例,这是最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中,刘老师能运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并领悟到作者是如何准确恰当地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使学生经历一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心理过程,达到了张志公先生提出的让学生走一个来回的目的。

2.适当增大训练密度

为了提高课堂40分钟的有效利用率,刘老师力求做到适当增大课堂教学密度。仅以解题这一教学环节为例,刘老师在处理上有独到之处。如讲《粜米》解题时,她问学生粜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售、卖的意思,粜米就是卖米。至此,解题本已完成,但刘老师又追问一个问题:既然粜当卖讲,能不能说粜书、粜床呢?从而使学生明白了粜只能与米搭配。这就利用解题的机会顺便又使学生明确了如何准确运用词语。又如,板书《西门豹》课题后,教师告诉学生:就像姓李姓张一样,西门豹复姓西门,这就又顺便教给了学生有关姓氏的知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刘老师在教学安排和手段的运用上,都力求删繁就简,去掉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如教师的语言尽量精练,板书讲究少而精,决不搞花架子。

3.相机渗透思想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刘老师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努力达到《大纲》所要求的使思想教育切实有效。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刘老师渗透思想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如讲《粜米》时,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离学生太远,他们很难理解课文中表现旧中国农民身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心思想。针对这一情况,在讲农民询问米价和米价大跌这部分内容时,刘老师就引导学生注意到:在农民获得了丰收,满怀希望来粜米时,米行老板是贱买;而在六月青黄不接,农民为糊口买米时,米行老板是贵卖。

两相对比,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到米行老板的唯利是图,认识到农民受到以米行老板为代表的资本家剥削的残酷。

创新重视发展学生思维

为了克服当前教学上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的改进和学法指导等弊端,刘老师把教改的重点放在了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上。《大纲》指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所以,刘老师把教改的着力点放在了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人们的思维常常是由疑问启动的,因此,学贵有疑。刘老师认为:如果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问题,经过积极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就能使学生学得既生动又扎实。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采用的是定向质疑的方法。即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抓住课文的中心词语或某一段落中的关键词进行质疑,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启发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都逐渐养成了大胆发问的习惯,并能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2.重视思维过程训练

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通过日常教学中的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即是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刘老师经常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这一主要思维载体,进行卓有成效的思维训练。如学习《琥珀》第四段时:

师:同学们,一万年前的事情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那作者怎么就写出来了呢?作者是根据已经知道的琥珀的特征想象出来的。所以,在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前用了推测一词。好,老师要问了,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这句话前为什么用知道而不用推测呢?远古时代的事不是不知道吗?怎么又知道了呢?请再读读课文,讨论讨论。

生:因为这块琥珀里已经有了一只苍蝇和蜘蛛,人们亲眼看到了远古时代的苍蝇和蜘蛛,所以用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这苍蝇和蜘蛛是远古时代的?

生:因为琥珀是远古时代的松脂球形成的。

师:你怎么知道这块琥珀是远古时代的?500年前的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松指球变成化石需要一万年的时间。

师:松脂球形成琥珀所需要的时间是上万年,琥珀里包着的苍蝇和蜘蛛也就存在了上万年,所以作者用了知道一词。

这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恰当,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逻辑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3.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旧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刘老师经过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四环节课堂教学结构,即:(1)诱导: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编成问题,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2)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从课本中进行尝试学习;(3)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包括重点、难点、疑点、分歧点和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并组织学生精练;(4)反馈:教师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补充、引申和纠错,同时注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为了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刘老师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还经常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

当然,一方面,刘克老师是在哈尔滨市和经纬小学多年来大搞教育整体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练教学基本功的大环境中才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她的重学、务实、创新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是本人长期刻苦努力的结果。这来源于刘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来源于她虚心学习、精益求精的求实精神。因而她能博采众长,功底深厚,不断磨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所以,刘克老师不愧为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和同行信服的优秀语文教师。

注释:

[1]《中南海里议教改》《中国教育报》1996.7.10

语文课堂教学“细节”案例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字与拼音(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案例纪实

在学习声母y、w之后,书中P54有一首儿歌《热带鱼》,目的是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用熟字巩固所学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巩固用拼音识字方法,认字写字。

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热带鱼》这首儿歌。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儿歌,结合拼音认字。在教认生字这一环节,当学习到热这个生字时,我说:怎样才能记住热字宝宝呢?我编了一个小故事,同学们,夏天到了大家都会出很多汗,热字下面的四点表示汗水,我随即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汗水,用字与画结合,帮学生记忆字形。在口头组词时,同学们开火车分别给热字宝宝找朋友。热天、热气、很热、闷热,轮到刘昊同学了,他站起来说:热水我说:很好!天气冷了,不能喝冷水了,要喝热水,请同学们注意了,在家喝水时请大人倒水,别烫伤了,尤其是爸爸妈妈倒热水(开水)时不要跑过去,要特别注意安全,家中的热水瓶也要注意放好。

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很快就进入了下一个生字的教学

三、反思

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是新的教育理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最新的学科进展,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我能巧妙地利用字与画的结合,解释热的字形,联系开学初的字与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本节课我在教生字时,由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到安全常识的教育,在家喝水时,要请大人帮忙,别烫伤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非常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将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记忆了汉字字形,又懂得了安全常识,让学生乐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这样的师生互动教学在课堂上还有很多很多,今记录其一中一例,敬请专家、同行老师们指正,谢谢!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的示范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尤其是她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3000多名师生。

窦桂梅老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校,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班,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窦桂梅老师示范课《游园不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历来主张“读”,书是读出来的,古人说得好:“书主导百遍,其意自见。”但“读”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平平淡淡,死水一潭地“读”也是读,就是千遍万遍地读,也仅仅是读而已,最好的效果就是将内容一字不少地背下来了,对于书中所蕴含的东西却不能了然于心,,听的人听后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死读书,读死书。窦桂梅老师在这一堂示范课教学中首先注重了读,其实说得准确点,应该是“吟”。

在上课之前,窦老师让学生齐声朗读以前学过的有关春的诗文。在此之前,师生这间是陌生的,并没有进行过一点交流,而这个时候学生的读,的确也只能说是读,给人有背着石头赶夜路的感觉。但当进入课堂,她首先指导的是学生该怎样读诗:平声应读得长,仄声应读得短。通过这一指导,学生读得已有些诗的韵味了,但这并不够,接着注重关键词的朗读。如“印”读得轻而且长,使人感觉到作者的小心翼翼,脚步轻重有别,距离有长有短。“苍苔”一词,两字之间的距离拉得较开,且这一词的后音又拖得很长,使人听来,仿佛觉得苍苔一片,而且是一大片,给人视觉上的形象,既有范围,又有色彩,使人联想到润湿的气候,小心翼翼的诗人,无限的春光。

第二句注重了“扣”、“柴扉”“久不开”的朗读。启发学生用动作感受是“扣”而不是“敲”,“扣”用动作尤其也用心,怕影响周围的人,不忍心,也衬出了环境的幽静,读得轻而且短。“柴扉”一词在朗读前,她首先问学生什么是柴扉,学生回答是门,她又问是怎样的门,学生回答是简陋的木门。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在几幅图片之中找到了被称为“柴扉”的木门之后,她就指导学生诵读这一词,通过几种朗读的比较,最后确定,这一词读得轻,两字之间拉得很开,后音拉得也较长学,使人觉得有区别于别的质地的门,也有别于崭然的木门,也仅仅是“柴扉”而已。“久不开”,尤其注意了“久”和“不开”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开”一词后音的延续,诗人的那种失落感由此而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读得比较轻快,诗人的意外发现、惊喜的感情溢于一字之中。后句则重点读一“来”字。“来”读得长而且平,使人觉得伸出墙的一枝红杏充满了生机,同时也使人产生联想,联想到万千条春意盎然的枝条将冲出墙外。

诗的艺术是读的艺术。通过窦老师的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朗读,这首诗的内容及情感,既就是教师不再点出,读者也能了然于心。所以,窦老师教这一堂课,“吟”就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情感。

二、唱出了课堂气氛,并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全学科,如果单把语文当语文来教,不但死板,而且越教越使人没有了兴趣,越学越使人没了感觉。因为语文是心的艺术,好多东西只可使人意会而不能言传,而对于美的感悟,用心去体会是其基本的方法,而教师就应该是心灵的使者,将作者与读者心与情架沟起来的桥梁

,有的时候,不只要学懂文章,甚至要比作者走得更远。其他学科虽也抽象,但也可直观,一副三角板,一个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明白所讲内容是怎么一回事,而语文呢?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世界。窦桂梅老师的这一堂示范课用歌声将学生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而且延续到了课堂之外。我想,听课的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印象应是终生的。

上课伊始,窦老师和学生一起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尽,沉闷的空气马上变得活跃了起来,轻松了起来,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这就为下面师生共同的活动作了一个有力地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诗和歌有着必然的联系,加之她那优美的歌喉,很快地感染了听课的所有人。

出人意料的是,在本节课教授内容结束时,她将诗配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唱了出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把学生学习的情绪一直延伸到了课外。这个时候的学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了。记得示范课结束了,到了休息的时间,许多听课的老师也一直在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从听课者的表情上可以看出窦老师示范课对大家的感染。

三、用教材而不宥于教材

窦桂梅老师上的是一堂小学诗歌手欣赏课,其实要说课堂内容的含量,我觉得远远地超出了课堂内容之外,向外拓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确,语文的学习是没有界限的,让成人学习小学的内容,每天也会有新的收获;让小学的学生接触中学的内容,很多东西也不是太为难他们。窦桂梅老师《三超越式教学模式》之首,便就是超越教材。她认为,“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味的阅读和积累”,于是她“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地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本节示范课的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联系到了“推敲”的故事,诗歌《寻隐者不遇》,为下面重点内容的教学作了必要的铺垫。尤其讲到了诗的后两句,联系到了陆游的,《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和《临安雨雪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并与原文做了比较,讲本文运用语言之精妙。比较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语言,须细细推敲,运用语言更须细细推敲的道理,同时前面讲得“推敲”的故事也派上了用场。在讲到诗的意境,联系到《雪夜访戴不遇》的短文,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绪。这个时候她问学生想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从而引出了访者与园主人的对话,访者与红杏的对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异常热烈。

的确,教学是要求极高的教学,要求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但同时不能是卖弄知识的扯三拉四;与所教内容必须密切相关,为所教内容服务,又不是就课文内容的简单贩卖。窦娥冤桂梅老师说得好,“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而我们这些教书的人的工作在于“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

四、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

人是感情动物,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艺术与情感结合起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过工作。没有哪一门学科能比语文教学更注意对情感投入的要求了。甚至可以说,教师情感的投入与否,完全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窦桂梅老师这堂示范课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一个最大的秘诀就在于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这里不是自欣自赏的自我陶醉,而是和学生共同投入的心有灵犀的交流。

不论是课闪课后的歌声,还是课堂内容的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且师生一同激动。这样的课,能不感染学生吗?怎么会不让人有所收获呢?她在说起自己在排课本剧《王二小》时她说,她被感动了,融入其中,学生也被感动了,也融入了其中。当王二小被敌人杀害,学生放声大哭,听课的人也抑制不住自己,好多的人也泣不成声。这就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啊。

虽然窦老师课堂的歌声、排课本剧的才能,与她对音乐的爱好、教授音乐课的经历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够把自己的特长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为语文教学所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层次,取得了古板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教学是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艺术,是艺术的教学,是教学的艺术化。

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也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内容朗读中表情丰富而且自然,多姿多彩的体态语,也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上,方法灵活多样,有热情的赞美,有轻轻的戏谑,也有笑语般的调侃,使回答准确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思考;使回答不太准确或不准确的学生也不至于显得太尴尬,因而挫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上有了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气氛就会变得轻松而且活跃,内容就会变得易解易懂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窦桂梅老师说得好,“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以超越之。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与学生真正平等对门话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有超越之胆,超越之识,超越之智,最后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语文教学“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

注:文中所引内容没有注明出处的都引自于窦桂梅《三超越式教学模式》

钱梦龙的教学风格


1.教学富有创新意识为冲破讲读教学模式的藩篱,钱梦龙创造性地提问教学模式。

2.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休,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而且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同样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过程,二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主体、主导、主线,是诸教学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和谐统一。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3.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一教读式一练习式一复读式后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读边教或边教边读。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其目的是为加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常用的练习类型有:①记诵为主的练习,有助读、背诵、抄读等。②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③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这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鉴课文写作。4。评价作业。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想、议、练。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复读。

一线名师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线名师的教学风格”,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请看下面的例子,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一线著名老师的教学风格:

王杰舟诗意语文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境。

张丽钧:这位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教育者,只因为站在讲台上的那种感觉,所以至今不曾离弃校园这块热土;只因喜欢被自己的文章照耀,所以至今笔耕不辍。她的卡片式教学法、大取大舍教学法是她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魏勇:一个有问题的人。他的自我描述是:我,是一个有问题的人,一个有许多问题的教师,希望培养出许多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的不是特性而是现实性,我们更多的是信的教育,少的是疑的教育。一一他提倡大文科,打破历史和语文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界限,自然地综合在一起,创造出充满思考的教室和文学表达的氛围。

麦龙华:被身边的朋友戏称为老夫子。他的人生信条是:没有什么比自由的读书和自由的表达更能把梦带向远方。教学观是:教育是一种生活,语文是诗意的学习。科学观是:教育是诗一般的事业,教育科研也应该充满诗意和愉悦。只有不拘一格才能教出不拘一格的学生。一一他的风格独树一帜。

薛法根:一个农民的儿子,连名字也带着一点乡村的土味。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却努力追求着智慧的语文教育,倾心打造他的组块教学品牌。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超越课堂,走向生活;超越训练,走向实践;超越知识,走向智慧。因其独特的风格,名声远扬。

孙双全:一个呼唤新课堂的人。他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只举,小嘴常开。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成长。教师要引导学生翻越知识的高山、思维的高山和情感的高山。.

从以上举例足以证明,风格可以成就一个教师,让其走向成功。

我们的语文教师为何大多没风格?缺少教学思想。教育需要思想,犹如人需要精神。语文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工具性、趣味性,更有思想性、人文性。

课改呼唤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专家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课改呼唤着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专家,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专家的引领是拉,那么课程评价即是推,推与拉都是课程改革的动力,二者不可或缺。冷眼观看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就会发现,我国的课程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还十分薄弱。这种推力不足的状况势必延缓我国课改的进程,应当引起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有两件与课堂教学评价相关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事例是:2005年8月《中学语文教学》发表了我执教《纸船寄母亲》的课例,同时杂志还附了一篇由一位特级教师撰写的篇幅不算短的评析文章。文章时我的教学实录做了批评。看了评析文章后,我觉得该文评析不尽恰当,于是我又写了一篇与评析者商榷的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文中我表达了愿与批评者及其他热心者就这一课例进行探讨以求加深对课程新理念理解的愿望,杂志社方面也表达了这种愿望,但可惜的是再也没有其他教师对我的辫解性的文章提出再批评,一场剑拔弩张的课堂教学辩论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还有一件事是:2005年9月我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参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召开的课改研讨会,会议的一项内容是由两位教师执教两节研讨课,然后与会代表以这两节课为材料进行评价研讨。研讨开始,好几位代表对其中的某一节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几位代表发言之后,我也做了题为从两个教学片断谈这节课在理念上的失误的发言。当下与会者对我的发言的反应还是很热烈的。但我意料不到的是,会议到此似乎冻住了,尽管会议还有时间,尽管会议主持人鼓励与会代表自愿上台发言,但后来再也没有人上台做评课的发言了。是怕批评太尖锐,伤了执教教师的面子吗?不像。因为执教者是年轻教师,还不至于要这么顾他们的面子。是与会者理论水平不高吗?也不是。须知与会的有不少人是来自我国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学专家,也有不少省、市语文教学研究会的领导。但遗憾的是就是没人发言!这尴尬场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足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专家的核心队伍还未形成!课堂教学评价还缺乏既有课堂教学理论素养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权威者,缺乏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领头羊。这是我国语文课改工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凡一项工作开展初始,总应有一些开拓者,总有一些打着旗子走在前面的人。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初始,有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等走在前面,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故乡》,于漪老师执教的《最后一次讲演》《周总理,你在哪里》等课例,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化了,听他们的课就有一种对语文教学改革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这些课例,这些语文教改先驱者的课堂教学给当时广大渴望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老师以具体的启发。同样,新一轮语文课改工作开展之后,许多语文课改工作搞得好的学校,也都为课改实验区提供一些好的课例。但相比之下,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相对滞后了。那些课改理论专家由于工作经验的原因,他们大都还是停留在对理论的阐述上,还很少对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就说上面提到的2005年9月银川课改研讨会吧,那几位老师现场执教的研讨课算得上是为会议的研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深入的研讨,无疑对与会者是大有裨益的。但遗憾的足,我们看到许多专家对如何用课改新理念来评价这些鲜活的课堂教学现象,却显得相当陌生。因此,百余代表在听完课之后,虽有评议但人人谦让,各不碰撞,甚至出现了冷场的局面。例如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观念与做法,将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这一观点课改的有关文件就说得很清楚,与会的许多课改专家们也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过,但是当课堂出现教师将朗读课文的学生分为读得好的和读得不好的两类时,与会听课的专家们并没有马上敏感地感觉出这种做法与课改精神是不和谐的。又如那位特级教师,是某报刊请来对我的课例进行评点的,在对我的文章进行评析时,他在文章的末尾也表达了与我和同行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的愿望,但一旦被批评者提出反批评,好像就难再深入下去了,不论是谁都多多少少有些顾虑。这些都反映出当前我国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急需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争鸣氛围。

网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尝试网络课《鲸》有感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网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尝试网络课《鲸》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与工业时代相比,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遍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网络为载体,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与互助协作学习,其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特别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置于网络环境,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更新传统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内容,以弥补传统教育教学之不足,力求凸现网络优势,体现语言文字的学科性质,进而提高整体性的教与学的水平,特别是学生的素质。在小语网教中,在发现学生特长后,如何去培养、展示学生的特长这一问师摆在了我们每一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者的面前,当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也刻不容缓。

关键词

小语网教

准备

实践

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习关系的研究文献发现:如果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促进教师的学习。网络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创造了新的课程和新的教学活动。众所周知,目前学生只要在网上,他就不知道辛苦和劳累,整天上网也行,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事,因此如果将学生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其收效将如何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并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阅读教学。下面我就以我曾经尝试过的小语网络教学(人教版第四册《蓝鲸》)为例,谈谈构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

网络课不同于一般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多媒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而网络课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因为这次上课的对象是二年级小学生,他们大多只能简单操作鼠标,不会自己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基于这种情况,我事先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相关蓝鲸的资料,根据教学要求做成相关网页,那样学生就可以在我做的虚拟网中了解有关蓝鲸的知识。我还把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网址提供给学生,如:鲸的种类、海洋生物、濒临物种等。让他们能带着任务有目的的上网查找有关信息。

二、课中实践

在揭示课题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同时我打开计算机,出现了我事先剪辑的大海的画面,再让学生睁开双眼,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我问:你们知道大海里生活着最大的海洋动物是什么吗?学生们都踊跃举手,一下子把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蓝鲸拉到了学生身边。他们饶有兴趣地各自发表对蓝鲸的了解。从而对学习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学生听了老师范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就给学生定好学习目标,让学生上网进行课文内容的自学。自学分三步走:(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分好小节。并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蓝鲸的。我把一些词语做成几个网页,学生点击生字词语就可以进入自学生字部分,学完以后学生还可以自己检测生字的识记情况。这样由学生自己控制计算机来学习生字,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加快了学生学习生字的速度,因而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整堂课的效率。(2)默读第二小节,想想这一节是怎样说明蓝鲸身体长和力气大的?这一部分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来回答,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蓝鲸的主要特点和一些说明方法:列数字,做比较。(3)轻声读第三、四、五节,想想你知道了蓝鲸的哪些知识?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写了蓝鲸的吃食、力气以及浑身是宝。我在网上找了点这方面的资料,做成网页。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轻松地阅读和课文有关的读物,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原文的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阅读效率也十分高。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习信息,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当学生学完课文主要内容时,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搜索有关鲸类家族,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地开放给学生,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

在课文最后我利用网络的优势,向学生演示了鲸的一些动态,这样生动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然后我向学生提供一些说话方式,如:我是海洋世界蓝鲸馆的解说员,我向你介绍蓝鲸的这么一来,不用老师多说,学生们已争先恐后地发言。这里的网络运用,实际上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至一个高潮。整个课堂充满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气氛。

三、课后反思

上完这堂课后的感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正成为一个向学生输入知识的重要载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持,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网络确实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网络是为学生输送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网上互动能开放学习时空,促进学生多向协作交流,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在《蓝鲸》一课的教学中,我除了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做了一些网页以外,还链节了一些相关网站,如:鲸类家族的成员、海洋生物、濒临物种等。这个环节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教学时空的开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在平时上课是根本做不到的,学生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可以接受到如此大量的信息,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高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在我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计算机充分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疑难问题走向同伴,走近老师,相互合作,相互探讨。通过网络的交互、监看、广播、发送等多种功能,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从而形成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网络能开放学生交流,加强学生口语交际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堂课中,网络的运用,能引起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激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打开学生滔滔不绝的话匣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网络的合理运用,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听话、说话能力,辅助作文教学。小学生的时间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网络的运用便于系列化教学

二期课改有一个教学主题环保。确实,环保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要,培养环保意识必须从小开始。蓝鲸这堂课是关于环保类的课文。在制作网页时,我通过互联网,搜集了濒临物种,制成网页,让学生了解哪些动物正濒临灭绝,就像蓝鲸一样,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正是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和环境的恶劣才造成它们数量骤减。一堂课下来,学生通过上网看鲸类的有关资料,已经喜欢上它们了,自然从心里排斥那些让蓝鲸不能生存的行为。基于学生的这种情绪,我马上向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环保的网址,让学生阅读(课堂中来不及可以回家上网看),还把二年来已经学过的关于环保的文章和学生一起串起来。网络的运用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科教学更系列化。

实践证明,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省时、快捷、高效,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扩大了信息量,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它可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语文新课程标准》

2、重庆市发《走进新课程》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4第6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改革》

于永正《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已经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说得明明白白,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略作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烦琐的分析。于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取得了成功,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第一教时

师: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俞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拿出本子来,跟于老师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工工整整地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跟着写。)注意新的写法,最后一竖要长一点。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脚,写长一些,这样才显得有精神。(教师巡视指导。)

[评: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师:读完一遍的请举手。放下。朗读完一遍,请再默读一遍。(学生继续默读。)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一位同学正在做一件事情。(老师示意他站起来。)读第二遍的时候,他拿起笔来划,把这五种玻璃的名字都给划下来了。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低声)陆飞宇。

师:噢,陆飞宇。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句子都划了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

[评:于老师善于从学生中间发现典型,以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这样做,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

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生默读,边读边划。)

师:不但要划,而且要记在脑子里。很好。陆飞宇的经验已经普遍推广。(笑声。)现在全班同学都在学习他。第二遍看完的请举手。没看完的同学继续看。看完的同学再把你划的读一读,记住新型玻璃的名字。

师:(边巡视边夸奖)读书够认真的啊,看得多仔细啊!好,把笔放下。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请举手。好,放下。

[评: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扎实、具体。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一遍课文,并教给学生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学生初读课文比较充分,就能基本通晓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讲奠定了基矗]但是,现在我还不急于让你们回答。我想请同学读课文,看是不是能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畅。谁愿意读?

生:(读)19《新型玻璃》。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展览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hu︶)划(hu)(丢掉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丢掉的)罪犯。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评:由此看来,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学生读书添字、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苦用心。]

(该生接着往下读,再没出错误。)师:很好。后面读得比前面好得多。开始时,我看你不是不会读,而是有些紧张。那么多老师听课,能读成这样很不容易。请坐。大家把这一小节都读一遍。(生各自放声朗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读第二段。我想找个不举手的同学读。(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师指身边一生。)她是最后举手的,很有勇气。好,请你来读吧。(该生读第二段,没有错误。)

师:嗯,读得很好!全班同学像她这样把第二段读一遍。(全班学生放声朗读。)

师:一二两段有不懂的词语么?生: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四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生:见过。)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白色的小细丝。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师:完全正确。大家都要像他这样,一定要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这才叫动脑筋。

[评:于老师解这个词语是颇有章法的。他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请大家拿起笔来,把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不是而是、即使仍然)

师:划下来以后,请把这两句话读两遍。(生大声读。)

师:现在我还想请刚才读第一段的同学把这两句话读给我听听。(这位同学朗读能力较差,这次却读得很好。)

师:真好!没想到能进步得那么快!请坐。谁接着往下读?这回该找个举手的读了。请第一排最后一个女同学读。生:(读)另有一种变色玻璃

师:不要慌,沉住气。看清第一个字。生:(读)还有一种变色玻璃师:这就对了。读下去。(该生一直读完吸热玻璃一段,也没再出现错误。)

师:真好。一点都没有错。大家学着她这个样子,把三四两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这两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问世一词在口语中不大常用,学生自然会感到陌生。于老师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便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所以,大纲强调,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谁读读最后两段?(指名读最后两段。老师相机指出错、漏之处。略。)

生:请问分贝是什么意思?师:这是个专用名词,大家很生疏。这里是指测量声音大孝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了。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孝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

评:对于学生不理解的专有名词,无需反复启发,教师径直讲来,这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同学们,请把于老师写的词在书上划下来。(师板书:尽管还是如果就)

师:划好了,请把这四段读一读,读到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最后四段。师巡视。最后又请一位同学读了划有关联词语的句子。)[评: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无需多讲,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便教师讲了也很难领会,更不要从语法角度给学生分析复句。于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将这些关联词语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划了这些词语的句子,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然后再去学习运用。]

师:(看手表)到现在为止,我们整整读了35分钟的书。还记得我开始提的问题吗?生:这课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师:对,我想,书读到这个程度,人人都知道了。谁来回答?

生:这一课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五种新型玻璃的名称。)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

[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理解了。一些人囿于传统的偏见,夸大了烦琐分析的作用,似乎摒弃了烦琐分析,学生便无从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手段乃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读书。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田若先生反复强调要把阅读课上成读书课的道理也在于此。]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生:(该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评: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训练得有质量。](听课的老师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学生为她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吗?(笑声。)

[评:既训练说的能力,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于老师的这一番话,学生是很难忘的,甚至会激励她一生。什么叫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讲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让感受充溢语文课堂──《春雨的色彩》片段评析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让感受充溢语文课堂──《春雨的色彩》片段评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问题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课标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是这样写的“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从这些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语文教学应分外珍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分外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情境描述】

教学内容:《春雨的色彩》第一自然段: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师:自己来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春雨怎样?它该会是怎样下呢?

(学生自由练读)

生1:我觉得春雨是细细的,而且它应该下的很快,因为春天来了,她很高兴,我会把“沙沙沙,沙沙沙……”读得很快。(该生朗读)

生2:我觉得春雨是柔柔的,应该下的很慢,因为她看见小鸟们在讨论她的色彩,所以,她是一边听,一边慢慢地下,我会在第一个“沙”后停顿,再读第二个“沙”(该生朗读)

(很多小朋友都鼓起掌来,更多的学生还是把小手高高举起,看到学生热情高涨的样子,我心里暗暗自喜)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会分析的孩子。其他小朋友,你们的意见呢?

生3:我觉得春雨像纱,像丝,又像线……下得很轻,所以我也要读得轻点,而且也是很慢的,因为春雨怕把刚长出来的嫩嫩的柳枝和小草弄疼,所以我会在沙沙沙之间停顿的较长……(该生朗读)

师:多有爱心的孩子呀,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师生握手)小朋友,你们刚才说的真好,都能谈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就用你自己认为的方式,来读读这段话吧!

(我们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语言的感悟,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没有刻意地要求孩子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用怎样的速度去读,而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去读课文,让学生读得有所得,有所获)

【反思】

1、凸现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格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其差异的发展,让学生有张扬个性展示个性的机会。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老师总是用这样的语言“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是,学生是什么感受?学生要怎么读呢?全然不顾。而在《春雨的色彩》教学片段中,教师能够充分地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引领着学生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使学生走进春雨的心灵,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进而谈出自己的感受,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春雨是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像线、像纱、像丝……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春雨下得很轻、很慢,是因为她怕弄疼了柳枝和小草。学生们透过这些文字,读出了自我;透过这些文字,读出了个性;又用语言,将自我表达,将个性挥洒,这才是语文,这才是新课程下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2、凸出评价魅力,促进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

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积极的强化,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要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要舍得夸奖学生。课堂上,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老师们为此很尽心,课堂风貌也有了很大改观。然而也发现有的课堂上──“你真棒”、“好聪明”不绝于耳;画笑脸、奖红旗不厌其烦;抚脑袋、牵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师的热情并不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原因何在呢?其实,表扬、鼓励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即灵,凡用皆灵。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式,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赏。要做到该表扬的绝不吝啬,该高歌的绝不低调,该委婉的切忌过露。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用语也多样化:“你真是个会思考、会分析的孩子”、“多有爱心的孩子呀,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自豪”……教师这些个性化的评价,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

语文课堂是充满灵性的课堂,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课堂上,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体验和理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展。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要多给学生创造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多给学生自我感悟的时间,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放射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一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看电视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练习:看电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语文课堂同步看电视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baquánjiāɡuānxīnwánquán

()()()()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舞蹈音乐足球京剧关心他人

爸爸明明爱看_______,却换成了________,是为了给奶奶看。奶奶_______听得入迷,为了让爸爸明明看,却换成了_______。妈妈从书房里出来,我们都提议让妈妈听听_______,看看_______。我们每个人心里装着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_。

2.看听写换拍唱

()音乐()双手()京戏

()文章()电视()频道

3.从课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开——()哭——()暖——()进去——()

三、词语搭配

()的球赛()的音乐()的秘密

四、实践题。

1.你让过别人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你家里,有这样做过吗?______________

唐老师课堂-以《荷花》为例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唐老师课堂-以《荷花》为例浅谈莲山课件中的审美教育

以《荷花》为例浅谈莲山课件中的审美教育

湖南省衡山县城西完小唐婉联系电话:1390747****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文艺对话录》中说:“让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汲取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者日益注重审美的教育,怎样将审美教育贯穿于课堂更是教师们思索的要点。美,包含于一切优秀作品中,作家塑造了美,我们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继而创造美。究竟如何来开启这扇美育之门呢?下面,我就以《荷花》一文为例浅谈莲山课件中的审美教育,供大家参考。

一、通过朗读感受自然美。

前苏联教育家斯米尔诺夫曾说:“作品的朗读占着我们工作的大部分。假如我们认为朗读的材料是第一流的作品,那么,这种作品的艺术方面:色彩、形象、语言的生动,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教,那是保证学生对没的了解,作品读的越好,学生就能懂得和受它感染。”朗读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作品的内容,形成立体思维,获得较多的审美感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读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清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通过朗读,眼前的字句不再陌生,仿佛一切都是亲眼所见,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清丽朴实的自然美。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朗读不能局限于一遍两遍,也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才能让学生感悟其中之美。

二、通过点拨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美。

一篇好的文章,作者的用词是经过再三斟酌,仔细推敲的,每一个词句无不闪动着美的艺术,教师要善于点拨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细读《荷花》,你不难发现叶圣陶先生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功夫,许多字句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其简洁、确切是别的字句所无法替代的,既浅显易懂,又惟妙惟肖,恰如其分。如“荷叶挨挨挤挤的”,这里“挨”和“挤”是一对近义词,但又不完全一样,引导学生体会到它们的相同,而且不忽略它们之间的差异,让人似乎看见一个个绿娃娃,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又如:“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者不用“长”、“露”,而用一个“冒”字,让我们似乎看到一幅动态的荷花生长图,从而体会到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描绘,出神入化,由此可见作者谴词之匠心,语言艺术之高超。

文章的修辞美当然也是语言美的重要部分。《荷花》中运用了几个贴切的比喻,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简单一个比喻,不但写出荷叶的色彩美,而且写出了荷叶的形状美。美,就是那么简单,让人非常自然,而又让人耳目一新,只要能准确地抓住重点词句,并对比分析,不难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三、通过想象感受意境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便指“意境”。“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主观情思,“境”是作者寄托情感的客观的景、物、事。因此,“意境”是作者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或自然环境的结合,是行神合一的艺术境界。把握“意境”美,引导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凭借联想和想象,进入作者创作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和描写的事、物交织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品尝到作品最深处的美。《荷花》一文中第四自然段渲染了一个恬静、和谐、优美的梦境:“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小鱼从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朗读时不妨放点轻松的音乐,带领学生将思绪放飞,把课堂想象成荷塘,把自己想象成阳光下、微风中的荷花,有蜻蜓、有蝴蝶、有小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你还好象看见什么?如此,将想象与文章相扣,水乳交融,丝丝合拍,完成形和神的统一。可见,合理的想象可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更深处的美。

只要认真思索,敢于实践,我们便能将审美教育融入莲山课件,使语文课真正变为美的欣赏课!

言语智慧:语文课堂的自觉追求 (薛法根)--绿野阡陌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言语智慧:语文课堂的自觉追求 (薛法根)--绿野阡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言语智慧:语文课堂的自觉追求 (薛法根)--绿野阡陌

言语智慧:语文课堂的自觉追求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有8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能优势,显示出独特的认知特征。适切的教育可以充分地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在智能,促使他们在各自的智能优势领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学应该创设适合学生言语学习的“聪明环境”,在积极健康、富有“营养”、充满情趣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潜能的持续发展。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在人在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一、在倾听揣摩中磨练

言语智慧是一种言语的心理敏锐感,这种心灵的敏感是需要反复锤炼与打磨的。美国作家桑伯格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有这样的体会:“在我写作时,句子栩栩如生,动词翩翩起舞,名词色彩闪烁,余音缭绕。”对言语特殊的形象感、敏锐感来源于他毕生对言语的研究,在80岁高龄时,他“仍在研究动词以及任何衔接名词的奥妙”。可见,言语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个体的言语智慧优势潜能只有在长期的言语学习、研究、磨砺中才能得以真正显现和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练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尤其是那些含义丰富、隽永贴切而又富有表现张力的“点睛之笔”,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推敲、体会。如在《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对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一句的体会,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静心揣摩的:

师: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

生:我读到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时,感受到老天鹅很坚强,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能从中读出老天鹅的精神来,了不起!对这个句子,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读到这里,心想: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长的,砸在这坚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会受内伤。但是,为了找到食物,为了能够活下去,老天鹅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往冰面上砸,这是多么伟大啊!

师:你是在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觉得“像石头似的”这个比喻写得好,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很硬。

师:“硬”在哪里?再往深处想一想!

生:“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师:所以,老人称它是“破冰勇士”!

生:“硬”在老天鹅有顽强的意志,它一次又一次地扑打,不停止。

师:说得好!所以,老人又称它是“顽强的破冰勇士”!一般地讲,我们总是将静态的比喻成动态的、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美丽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

生:老天鹅从空中笔直地扑下来,就像石头一样。

生:石头不会感觉疼痛的,老天鹅是不怕痛,不怕受伤,连吭都不吭一声。

生: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示力量大。

生:这样一比喻,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了。

师:同学们这样说,这个比方打得真妥帖,真形象!现在再来朗读,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这样的引领揣摩中,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对言语表现形式的自觉关注。而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声音,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在朗读训练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习倾听自己朗读的声音,从语音的变化中感受课文语言的独特魅力,感受语音中体现出来的特殊滋味,因为任何感情的细微差异都可以在言语节律、语调、语气中得到表现。敏锐地触摸这些细微的差异,才可能让语言鲜活起来,才可能让学生对言语敏感起来,才可能生长出言语智慧的触角。

二、在解读体验中积淀

言语智慧其实是一种言语表达的灵气,而这种灵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言语实践,以逐步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不断培植丰厚的言语智慧的土壤。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我们要充分发掘文本的丰富内涵,鼓励学生直面文本:

一是走进文本获得精神的丰富与提升。文化、精神是通过言语这个载体传承与发展的,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的丰富内涵,就是把一行行的语言文字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就能潜移默化地将潜藏于言语——语言中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化入自己的心田,构建起民族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犹如在母亲的怀抱里吮吸乳汁获得成长一样,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在母语的怀抱里汲取民族精神营养的过程。因为,母语是我们生命的“根”、精神的“家”!走进文本,就是将自己的精神家园沐浴在民族文化的光辉中。而这样的言语学习就与精神成长同构共生,成为培植言语智慧的精神土壤。

二是超越文本获得言语的滋养与积淀。学生在解读文本获得情意熏陶的同时,自然对言语的法则、规律以及言语素材(字词句篇)有了真切的体验,并内化为不自觉的“内在知识”。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超越对文本情意的感悟,进而实现个性化的言语学习与积累。“一个人在学习言语的过程中,他所听到、看到的言语是千差万别的,而对纷纷作用于他的言语又会表现出他主观的独特的选择性,因而被他内化的词语、句式必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人,而用它们来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时也会有不同方式的组合。”言语只有真正融化为个性生命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才会适时迸发出来,成为智慧的言语。

三、在问题情境中生成

言语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是一种建基于言语经验基础之上的,在生活中生成的言语智慧。这种智慧绝不仅仅通过“言语知识-——言语能力”这样一种转化模式来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学生无限的、自主的、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的。因为语言只有在生活活动中、在生活交际中才具有显示的意义和价值,才为使用语言的人所积极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离开了具体的、生活化的言语活动,学生的言语实践就难以产生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言语形成是先有言语经验,后有言语知识。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试图通过告诉学生言语知识,然后通过情境运用知识形成能力,这样科学主义的言语训练模式看似科学合理,实则违背了学生言语能力获得的内在规律。学生的言语能力、言语智慧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在实践中逐步领悟汉语言的运用艺术。而这种语言的运用艺术、表达智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的典型的言语个案体现出来的,所以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也离不开具体的生活的情境实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蕴涵的、即兴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创设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言语智慧解决问题,获得思想与言语的提升。如教学《第八次》一课时,我发现文中布鲁斯王子动员号召人民起来抵抗的情节省略了,留下了空白,也留下了一个想象补白的空间,便即兴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布鲁斯王子会怎样运用蜘蛛织网的故事来动员人民呢?请你当一回王子,写一份简洁有力的动员书。课堂上,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生:父老乡亲们、同胞们:苏格兰在经受侵略,苏格兰在经受磨难,苏格兰在哭泣、在流血啊!(师插话:以情动人,高!)(众笑)虽然我们一连失败了七次,但那算得什么?你知道吗,就连小小的蜘蛛都能坚持不懈,第八次结成了一张网。难道我们连一只蜘蛛都不如吗?(师插话:以理服人,妙!)我们一定能像蜘蛛一样,获得第八次抵抗的胜利!勇敢的苏格兰人,拿起你的武器,跟我前进吧!(掌声)(师插话:身先士卒,鼓舞人心!算我一个!)(众大笑)

生: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我们失败了七次,但并不表示我们永远失败了。(师插话:很有哲理!)你看,那只小小的蜘蛛,最终还是战胜了大风,在第八次结成了一张完整的网。我们难道不如这只蜘蛛吗?面对侵略军,我们缺少的不是枪弹,不是战士,而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掌声)只要我们干第八次,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师:插话:假如第八次不成功呢?)不成功,便成仁!(众大笑)(师:你都牺牲啦?你应该还有第九次!第九次不成功……)我们还有第十次!第十一次!不成功誓不罢休!(师:这样好象太野蛮了,可以改成:不成功就……)誓不回家!(师:这样才是好男儿!)来吧,战士们,同胞们,胜利属于苏格兰!(掌声)

`诚然,言语智慧的生成需要适宜的问题情境,更需要学生内在的情感撞击,善良的心地、积极的情感是言语智慧的催化剂,没有激情就没有智慧的激发。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把盛开的玫瑰移到自己的园地里.

和许多老师一样,以前我只知道整天埋头于上课、批改作业,很少抬头正视现状、思考问题,更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课堂、洞察教学,终日忙忙碌碌却又一直碌碌无为。1998年,刚到而立之年的我被评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然而,我的课堂教学水平并没有随着“特级教师”的名声高起来,发而越来越感到缺乏新意,似乎处在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高原期”,从哪里突围?困惑中,我翻阅《人民教育》,不经意间看到梵高的一句话,当即就抄了下来:“当我想不出题材来画时,就仿米勒的作品,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这使我眼前一亮:模仿别人,借他山之石来攻自己的“教学之玉”。于是我犹如孩童学习说话、走路,从模仿开始起步。

模仿,关健是要敏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尤其是要虚心学习和用心研究名家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对于杂志上刊登的教学案例,我细细地揣摩每一个精彩的段落,发现独具匠心的构思,获得教学的灵感,积累成功的经验;我还像别人读武侠、言情小说那样,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本教育理论书,常常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从中汲取理论的营养,获得智慧的启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断的发现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对教学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实践、走向智慧”的语文教学思想悄然形成,“着眼于语文素养,着力于语文能力,着手于语言训练”的语文教学策略逐渐明朗……

模仿,不是邯郸学步,而是要善于把别人的经验、“巨人”的理论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为我所用,融化成自己的东西。我模仿名师上课时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常常有荡气回肠、豁然开朗之感,课堂也有了生气;我借鉴他人的一个新点子,悄悄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常常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我也常常把专家的教学理论移植到自己的教学试验田里,精心培育,结出硕果……有的老师听了我的课,觉得似曾相识。因为我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模仿中达到和谐的融合。

模仿,最终是要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齐白石曾经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模仿,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是在模仿、借鉴、融化的过程中凝结出自己的智慧之花、实践之果。我从模仿素描作文、读写结合起步,创出了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的“阅读、作文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出了一条语文教学“低耗高效”的新路;我借鉴情境教学理论、“三主”教学原理,融入自己的语文课堂,提炼出了“读、联、悟、习”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得轻松、学得扎实”的教学风格。

佛家悟禅有三个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教学不也有这样三个境界吗?发现、融合、创新,这是一条从模仿起步走向“灯火阑珊处”,悟到教学真谛的必由之路。在“山水”之间,我依稀看到了那“灯火阑珊处”:1999年第1期《人民教育》开辟了“新星舞台”专栏,她又将我作为第一颗“新星”推上了新的舞台。我分明听到了那一声——

远方的呼唤

我深切地知道,“新星舞台”,给予我的是一种期待,一种呼唤,一种成长的力量。“新星”只是一颗新星,假如没有足够的能量,它始终将会陨落。要成为“恒星”,就必须依靠自身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未来的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的思想家,能够传播思想并且拥有自己的思想。然而,我们教师往往缺乏思想,尤其是缺少自己的思想。在形形式式的教育现象面前,没有了主心骨,分不清真伪,只能人云亦云,抑或不知所措。有人说,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又何以成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思想在哪里?《人民教育》用无数教师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于读书、实践、思考。

优秀教师的成才之路都是用书籍铺筑起来的。我坚持从繁琐的教学事务中摆脱出来,挤时间读书,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我知道自己没有整块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就利用那些细碎的时间。无论在哪里,我随身携带的包里都放着几本教育书刊,随时翻阅,一遇到新鲜独到的言论,我必定用笔圈画下来,默默地念记,有时有感想,就随手写在书刊上、写在手边的笔记本上。闲暇时随便翻翻《读者》、《青年博览》等杂志,每逢读到哲理性的文章,都会不自觉地将它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似乎自己长了另一只眼睛,能够变换视角,“另眼”看教育,每每有新的发现,获得新的启示。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识,一个具有自觉的教育意识的人,眼中所见无不成为教育,他才是活在教育中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久而久之,你便有了自己的思想。

思想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上,生长思考的王国中。我们每天的教育实践虽然平凡、琐碎,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那么每一件小事都会富有价值和意义,这是教育家区别于教书匠的根本所在。我们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年轻活跃的状态,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才能点燃学生心中那求知的欲望。反之,一个不会思考或者懒于思考的教师,他只能机械地搬运现成的、僵化的知识来讲授、来说教,而这,在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学生面前,自然显得那样乏味,没有任何学习的魅力。学生会滋生出失望、不满和懈怠,甚至也会像教师那样懒于思考。失去了思考,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乐趣,也就没有了活的灵魂,没有了个性。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在思考者的手中才能活化为真正的智慧,教师的思考使书本上的知识增加了“附加值”,增加了“情感的力量”。多年来,我坚持做实践与思考的“体操”——写教育日记(或教育随笔),将实践的点滴做法和体会及时地记录下来,积累起来。或许,你真正闪光的教育思想就蕴藏其中。《给教师的建议》就是一本教育日记,而但它折射出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光辉!平凡孕育了伟大,平凡的教育日记不也能孕育出伟大的教育思想吗?

有人说,人创造辉煌只在一瞬间,但辉煌不只在一瞬间创造。倾听《人民教育》深情的呼唤,我怀揣生命的激情作着教育的精神之旅:不在起点多高,而在能跑多快;不在跑得多快,而在能跑多远!我始终扎根在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悄悄地长大

在一次“新生代教师”的专题研讨会上,有位记者曾经直言不讳地问我:“作为特级教师、名教师,你现在的名气很大,却还身在乡镇。人往高处走,孔雀东南飞。据说有很多学校动你心思,你为什么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确,师范刚毕业的时候,我压根儿就不想到盛泽这所名不经传的弄堂小学任教。然而,当我从《人民教育》上读到全国“十杰”教师中扎根深山、清贫一生的老师们的感人事迹,内心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到这里更适合我,更需要我。我生在农村,深知“乌鸦反哺”的可贵。谁不愿意做一只美丽的孔雀?但有多少人愿意做一只反哺的乌鸦呢?尽管在这里生长,环境可能会更艰苦些,生长得也要更慢些,但我记得:珍贵的树木总是慢慢地成长!我愿意成为这里的一棵树,一棵有价值的珍贵的大树!虽然,作为一个农村的乡镇,这里确实小了点,但教育的天地是无限的。你的心有多宽,梦有多远,根有多深,你的天地就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辉煌,你的生命就有多精彩!

或许你听不到我生命中拔节的声音,但我仍然在悄悄地长大、慢慢地长大。

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沐浴在言语智慧之中的语文课堂,才是诗意与幸福的!

后记:在薛老师拨节的声音里我听到了百鸟欢唱,百花绽放的交响曲.愿读到此文的你也能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练笔的艺术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练笔的艺术”,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堂练笔的艺术

走在语文路上--于永正老师作者:曹鸿飞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范例随处可见。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看起来,于老师是突然想到,而实际这是他的精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学生就能真正懂得课文中的每一件事情、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旧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决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他们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他们的活的库存。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

《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总体倾向管窥》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