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轴对称教学设计精选8篇

轴对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3-28

轴对称教学设计精选8篇。

彩云好听的声音来源于优美的教案,教案当中教学目的应该更加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我们如何编写一份详细的教案呢?给大家推荐一篇具有阅读价值的文章题目为“轴对称教学设计”,这里有您正在寻找的一切快来看看吧!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1)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称性质;课本第100~101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会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知道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教具、学具:剪刀、复写纸、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新授。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物体或图形很特别,把它们像圆一样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如枫树叶、蝴蝶(出示图形)等这些图有对称美;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

教师把一张白纸对折,中间夹上双面复写纸,在纸上面画半个花瓶,然后把纸展开,得到以折痕为对称轴的整个花瓶。

从图中不难发现折痕两侧物体形状与图形的大小完全一样。

师生一起打开课本第121页,看上半页的三个图(树叶、蜻蜓、天平)由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他们以树叶的主干、蜻蜓的身躯、天平的指针为轴左右两侧形状、大小一样。)

做课本上的实验,把一张纸对折并按书中的图样画好,再用剪刀剪下,把纸打开可看到它是以树干这直线为轴,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指着树叶等)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回答课本第121页下面的“做一做”。

3.画(找对称轴)。

对称轴的轴法是一横一点一横点穿过图形,如“—·—·—”。先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学生画出对称轴。

最后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量一量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过多处的测量可概括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00页“做一做”第1题。

1

第四单元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先找出对称轴然后再量一量对称轴两侧

相对的点距离是否相等。

3.练习二十六第1~6题。

课后小结:

2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在不同整体下,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运用分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老师有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得分数知识,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分数。

2)、老师这里有这些数,谁能帮老师读一读。 , , , 让学生读认。

师出示图形: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上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创设情境,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师: 我这里有三盒糖果,老师想从每一盒糖果中取出它的 ,谁愿意帮帮老师这个忙呢?

请三位学生到台上拿糖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师:他们三个都是拿出全部的 吗? 拿出糖果的块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师:他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再请三位同学上台分一分,验证一下, 注意观察每盒的 是多少块? (4块、3块、4块)把所有的糖果都拿出来数一数告诉大家总块数是多少(一盒有8块, 一盒有6块.另一盒有8块)。

师:一盒糖的 表示的都是把一盒糖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但由于盒子里糖块总数不一样多,所以取出的 的数量会怎样?

强调: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块数不一样多),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 师:让两名同学各拿一本书.左边的同学看了第一本书的 ;右边的同学看了第二本书的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生1:因为书的厚薄不一样,总页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因此它们的 就不一样。

师:虽然它们都把整本书平均分成三份看,都看了其中的一份,但它们的整本书页数同不同?也就是说什么不同?

明明喝了一瓶水的 ,楠楠也喝了一瓶水的 。明明说:“我俩喝的一样多”。楠楠说:“我喝得比你多。” 它们谁说得对呢?

生2:如果瓶的大小一样,他俩喝得就一样多。如果大小不一样,谁瓶大,谁喝得就多。(整体不同,同一分数大小就不同。)

师:为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师:让学生填数、观察,小组合作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你们有什么发现?

一个分数它得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得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进一步强调单位“1”即整体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部分相同。

提问:“1”里面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

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一个图形的 是边长1cm的□,画出这个图形。

a、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b、展示学生的各种画法,由学生自己来评价。

c、 还有其他画法吗?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分别画出个图形的 ,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交流:选两题说思考过程。。

第2题:涂色。试问:个 是 ,2个 是(),5个 是(), 里有()个 。

四、总结:(1分钟)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认识了分数,谁能告诉大家你这节课收获到了什么?

与分数有关的内容就可以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师: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祝大家数学越学越好。

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3)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其中,轴对称图形是一类非常有趣且重要的图形。轴对称就是指图形中存在一条轴线,使得图形关于这条轴线对称。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轴对称图形,我们开发了一款名为“画轴对称图形”的课件。


让我们来了解这款课件的主要内容和功能。这款课件包含了多个模块,分别从概念讲解、实例展示和练习题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轴对称图形。在概念讲解模块中,我们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的特点和效果。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动画,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在实例展示模块中,我们为学生准备了一系列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实例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而在练习题模块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那么,这款课件有什么特点呢?课件中的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采用了直观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同时,我们还设置了多个实例展示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课件的学习过程丰富多样,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形式,我们将枯燥的几何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还配备了声音提示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这款课件呢?学生们可以按照顺序依次学习课件中的各个模块。他们可以通过概念讲解模块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点。接着,他们可以通过实例展示模块来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他们可以通过练习题模块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除了按顺序学习外,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定的模块进行学习。例如,如果学生对轴对称图形还有些模糊,可以多观察实例展示模块中的图形,直到理解为止。


通过使用这款课件,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他们不仅能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还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这款课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款课件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工具。


通过“画轴对称图形”这款课件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他们不仅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学习成果。这款课件的设计理念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过程丰富多样,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希望通过这款课件的使用,学生们能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15~117页。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初步建立起“对称”的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3感受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对称”

1.开门见山,指出学习课题:对称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对称。

2.独立看书第115~116页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115~116页,边看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看了,想了,想不想说说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或看书后的想法。

要求:组内每个人均要发言,老师可以通过看、听、问的方式了解组内说的情况。

4.全班交流

抽代表在全班交流,有不同的发现时,其他小组派代表补充,相同发现不重复发言。

要求:发言时要说明是组中集体的认识还是个别认识,如果有个别认识,应说明是谁认识到的。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调控,如果学生表达偏离建立对称概念的目标时,要适时适宜导回,并注意点到“对称”的本质,即对称事物(以及后面的轴对称图形)的共性: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完全一样。不要在“美”、“漂

亮”这些非本质属性上过多纠缠!

二、在生活中(室内、室外、校外)找对称现象,拓宽对称外延的认识

(1)教师:同学们通过看书、交流知道了许多物体是对称的。其实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对称现象。想一想,你还发现过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为什么说它是对称的先独立想,再告诉同伴,好吗

(2)抽代表全班交流,相互学习。

在解释为什么说它是对称时,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说出基本意思即可。

三、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对称”的认识

(1)书上第117页第2题“做墨渍图”。

(2)书上第117页第3题:“搭积木”,无积木者可用小棒、图片等代替。 要求:要边做边说,如:我搭了一口箱子,是对称的……

四、在辨析中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通过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许多图片(也可就用书上第119页练习二十第1题的素材),让学生辨析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并简述原因。

五、通过生活中的反例进一步深化对“对称”的认识

教师:生活中有没有不对称的事物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再相互说说,最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点穿:不对称的事物也有!但有些事物不对称的话就不美、不谐调、不方便。如:缺了一只眼、一只耳朵、一只手、一条腿的人或其他动物。

六、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称)能闭上眼睛想一想对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吗(可以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完全一样)

指出:正因为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现象,我们这个世界才会这样美丽、漂亮,想知道关于对称的更多知识吗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它。

实践活动: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23~124页。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对称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测量、计算等知识的能力。

2.经历测量、计算、设计、选择方案、探讨交流等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渗透审美教育,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的教室(或参观其他教室)

1看教室

教师:同学们长时期在这个教室里学习,想仔细看看它吗然后说说你看到的情况。

学生独立观察后向同伴说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

2交流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觉得我们的教室怎么样

教师:想不想美化我们的教室呢(想)

教师:怎样美化我们的教室呢

二、获取美化教室的相关信息

1看书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醒学生可看书122~123页,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2交流

教师:对呀,怎么办呢大家想想办法吧!

教师:你的意思是说先分组,再每一组负责美化一处,对不对

教师:大家认为呢

三、分组设计美化方案

1确定美化的处所

以自愿组合为原则,个别学生由老师协调安排,然后协商定出每组负责美化的处所。

2探讨美化方案

以组为单位探讨美化的方案。动手测量前强调分工合作:谁测量,谁记录,怎样计算等。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测量要准确。

设计方案时,提醒学生:可参考书上提供的信息,也可参考自己在电视、报纸、杂志、网上等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提醒学生可看书122~123页,从而获取相关信息。

3.提出购买方案

包括在哪里买、单价、总价、质量怎样等都应作出具体建议。

4.写方案

让同学根据自己的购买方案,用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写出方案。

5.交流、点评方案

其他同学点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设计方案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可修改。在自评、同学评、师评中渗透美育教育、环保教育、消费观教育,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体验创造的乐趣、合作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四、修改、完善方案

教师:刚才展示了方案,交流了方案,想调整修改吗

给出时间让他们修改。如有不想修改的小组,可让他们检查方案,看看有无算错的地方,以便及时纠正。

五、小结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之后提出课后建议:看看自己的家里需怎样美化,给父母提出美化建议;看看居住的小区或小院需怎样美化,给居委会或邻居提出美化建议。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5)


在数学中,轴对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几何形状的对称性。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和应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轴对称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份名为《画轴对称图形》的课件,旨在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轴对称概念。


一、概念解释


我会以生动的例子引入轴对称的概念。比方说,我会展示一幅画作,然后问学生们是否觉得这幅画作是对称的。我会问学生们如何描述这幅画作是对称的。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我会引导他们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围绕着一条直线旋转180度,使得每一点都能与直线对应,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


二、轴对称的特点


我会详细介绍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系列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然后引导他们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点。通过让学生们观察,我会引导他们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例如轴对称图形可以通过折叠在轴线上折叠,两侧图形完全重合。我会利用可视化工具演示这个过程,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


三、轴对称练习


在学生们对轴对称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会设计一些练习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这些练习旨在锻炼学生们在一个图形上找到轴对称线的能力。我会提供一些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然后请学生们在纸上画出轴对称线。我还会设计一些具有多个轴对称线的图形,让学生们找到所有的轴对称线,并解释他们是如何找到这些轴对称线的。


四、轴对称的应用


在轴对称的定义和练习都完成之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轴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我会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性质的日常用品(如车辆、家具等),然后让学生们观察和发现这些物品的轴对称特征。通过这个环节,我旨在培养学生们对轴对称的敏感度,并帮助他们理解轴对称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性。


通过这份《画轴对称图形》的课件,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概念。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练习和实际应用的介绍,我相信学生们将能够从不同角度和思维方式来理解轴对称,提高他们的图形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份课件也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6)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9-20页及自主练习。

【教材分析】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及学习图形的变换打好基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轴对称图形若干。

【学具准备】

剪刀、彩纸,轴对称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知,初识对称

1.欣赏图片,初次感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我

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有建筑、脸谱、剪纸等配乐欣赏)。

2.观察交流,直观感知

师: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师:请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会有哪些发现?

学生观察,然后同位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3.揭示课题,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特别了不起!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每个

图形左边和右边大小一样,形状一样,我们就说这些物体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对称”的知识。(板书:

对称)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很多很多。请你动脑筋,想一想,哪些物

体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中有些是对称的,有些不是对称的,那么到

底什么是对称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刚才我们感受到了物体对称的美,大家想一想,如果把上面的物体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好,请看大屏幕,(课件抽象出物体的平面图)

师:我们把这些物体画下来,就成了几个平面图形,请你观察一

下这几个图形对称吗?

2.动手验证:大家想的对不对呢,请你拿出学具图形(蝴蝶、树叶和风筝),选一个或两个动手折一折,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3.师:像刚才几位同学说的一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板书:对折)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完全一样,不多也不少,就叫做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4.师:把刚才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图形对折后,会留下一条折痕,我们就把折痕所在的直线

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板书:对称轴)

三.巩固应用,识别判断

1.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找一找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件

出示6个图形)

2.猜一猜。

课件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有数字、汉字、图案等。

3.应用对称。

师:我们今天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掌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教学工具及方法

课件,投影仪

合作探究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复习旧知:

提问: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怎么判断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轴对称:对于两个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是对称轴(幻灯片给出答案)。

2.引入新知:

一次晚会上,主持人出了一道题目:“如何把2+3=8变成一个真正的等式”?很长时间没人答出,小兰仅仅拿了一面镜子,就很快解决了这道题目,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

环节二:慧眼观察 探究新知

1、学生动手操作:在折叠的白纸上用笔尖扎出一个“14”,再将纸张打开平铺,观察、猜想、交流:

(1)上图中两个“14”有什么关系?

(2)在上面扎纸的过程中,点E与点E’重合,点F与点F’重合。设折痕所在直线为l,连接点E与点E’的线段与l有什么关系呢?

(3)线段AB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CD与C′D′呢?

(4)∠C与∠C′有什么关系?∠D与∠D′呢?说一说你的理由。

(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

2、归纳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做一做:

出示幻灯片:教材118页图5—6的轴对称图形,回答问题:

(1)找出飞机平面图的对称轴,并试着画出来

(2)找出两组对应点,并连线,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3)找出图中两对对应线段,对应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4)找出图中两组对应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环节三:展现自我,巩固新知

一.完成教材119页做一做。同桌交换检查。

二.填空: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图⑴是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子,你可以得到相等的线段是 ,相等的角是 。

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 )

A.这直线的两旁 B.这直线的同旁

C.这直线上 D.这直线两旁或这直线上

4.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对称轴两旁的部分 ( )

A.完全重合 B.不完全重合 C.两者都有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AB垂直平分MN。

B.如果△ABC≌△DEF,则一定存在一条直线MN,使△ABC与△DEF关于MN对称。

C.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不止一条,则它是等边三角形。

D.两个图形关于MN对称,则这两个图形分别在MN的两侧。

6. 已知互不平行的两条线段AB,CD关于直线l对称,AB,CD所在直线交于点P,下列结论中:①AB=CD;②点P在直线l上; ③若A,C是对称点,则l垂直平分线段AC; ④若B,D是对称点,则PB=P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若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

三.完成导入新知时所提的问题。

环节四:超越自我,拓展新知

1.已知点A、B是直线MN同侧两点。点A1、A关于直线MN对称。连接A1B交直线MN于点P,连接AP。

(1)如图(2)若A1B=5cm,则AP+BP的长为 5cm 。

(2)如图(3)若P1为直线MN上任意一点(不与P重合),连结AP1、BP1,

试说明 AP1+BP1>AP+BP。

(3)某乡为了解决所辖范围内张家村A和李家村B的饮水问题,决定在河MN边打开一个缺口P将河水引入到张家村A和李家村B。为了节约资金,使修建的水渠最短,应将缺口P修建在哪里?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并用红色线段画出水渠。

3.如图(6),△ABC与△DEF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

①请写出其中相等的线段;

②如果△ABC的面积为6cm,且DE=3cm,求△ABC中AB边上的高h。

解:① AB=DE、AC=DF、BC=EF

环节五:梳理新知

(1)学完本节后我学会了…

(2)我感受最深的是…

(3)我发现了生活中…

(4)我想我将…

(5)我的困惑是 …

环节六:深化新知

1、我要当小小设计家;

2、在课本上完成P120知识技能第1题;

3、课外动手试做风筝,比一比谁的风筝。

轴对称教学设计(篇8)

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我先设计了一个学生喜欢的折纸游戏,我用彩色纸折了学生比较喜欢的简单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我折的方法。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生边汇报,师边演示对折,既形象又生动地让学生体会到轴对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出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板书】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轴对称图形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蝴蝶、蜻蜓,奖杯、枫叶等图片。首先让学生找出里面的轴对称图形,说一说找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想想,这些图形有什么规律?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感知和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并能感悟和理解“对折”、“完全重合”、“折痕”等关键词,有的学生归纳得出:这些图形都要沿着中间的直线对折,图形的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而我,则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概念,都要沿着直线对折,[板书] 两侧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而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画)就是对称轴(写)。 通过对称和非对称的直观比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我的适时引导。把美术图形和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概括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再一次让学生动起手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的几何图形,折一折、画一画,找出轴对称图形和它们的对称轴,而我,则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重点指导容易判断错误的平行四边形,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折,你发现了什么,圆的对称轴,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多试几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和动口归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 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首先,我安排的直观判断题把一些学生明天大量运用的字母,数字。汉子写在卡片上,只让学生观察,判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特点的认识。学生判断后我又引导学生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既弘扬了中华文化,又体现了数学课堂的德育功效。

接着,我又让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创造性地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我先让学生独立创造一个从正面看身体的左右两侧是轴对称图形的姿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摆出了各种呈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而后,我又大胆建议让两位同学或三位同学共同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并鼓励其他同学做个小裁判,大胆的提出质疑。这样做,即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大胆质疑的品质。

最后,我开展了一个小小设计家的活动,我先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各种建筑,天安门城楼、清真寺的门楼,汕头海湾大桥的门楼等等 , 通过信息网络,美术鉴赏和数学教学的3科整合,教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然后,又利用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新校门的设计,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的设计,从加深认识到体验创造再到拓展参与,逐层加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增加了学生应用实践的机会。

【小结】 整节课,我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游戏引入,动手操作,交流感受和课外延伸等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我摒弃了传统概念教学的板书,力求用简洁的文字将概念表述清楚。把轴对称图片作为教学资源展示出来,充分利用。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和学会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即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轴对称教学设计精选8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轴对称教学设计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