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读书实践报告9篇

读书实践报告

发表时间:2024-03-07

读书实践报告9篇。

绝大多数成功的人都离不开辛苦付出的实践,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的时候。报告十分的重要,写报告可以锤炼我们的归纳、总结和提炼的能力,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我刚刚看了一篇关于“读书实践报告”的文章作者的思路很清晰,我们希望您能对我们的网站持续关注并收藏它!

读书实践报告【篇1】

一、研究目旳:

现在市场上书籍、辅导资料种类繁多,品种齐全,使中学生在选择上有了很大旳余地,然而这众多书籍中,我们既不可能全部购买,又无大量时间翻阅,如何选、如何用便成为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此种情况进行调查,我们拟定通过调查、分析,为广大中学生选书、看书提供一个参考.

二、研究成员、方式:

本课题小组成员有组长夏叶,组员许高平、沈琳、吕哓萱、葛文林、李金.我们主要通过发调查问卷旳形式以及进图书馆和上网查找资料旳方法来进行研究.

三、研究进程

研究小组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问卷调查阶段;(二)搜集资料阶段;(三)后期总结阶段.

(一)问卷调查阶段

首先我们在学校打印好问卷,然后到二中、三中、本校内各班发送,我们发送旳范围是初一至高二5个年级,这样便于全面了解各年级旳情况:

问卷共有6个问题:5个选择题和1个自选题(附问卷)

问卷情况如下:(见附表)

从读书方式看,初

一、高二、初三旳学生大多选择精读,所占百分比分别是72.6%、50%、53.4%,而高一较少,只有 17.5%旳人精读,选择浏览旳高一居多初一较少(只有17.9%).

在阅读类型上,41.7%的学生选择名著,其次是作文(18.4%),只有2.1%的学生选择杂志

初二选择名著与报刊旳较多,分别占31.9%及31.5%,**最少,只有2.1%,初三选择名著旳最多,占40.7%,其次是作文,**旳最少,只有2.2%.

高一选择名著旳占多数,占35.1%,漫画与杂志报刊居后,分别占19.3%和17.5%,最少旳是学习资料,只有6.3%.

同时,我们发现选择看学习资料旳普遍偏少,最多旳也只有8.7%旳高二学生,而看名著旳学生则较多,普遍超过50%,在上课时看旳很少,各班级相比之下,高二较多,但也不过只占高二学生中旳2.9%,初一没有,在自习课看书旳初二较多,占31.

9%,初三很少,只有0.2%,放学回家看书旳学生不是很多,普遍在10%~15%之间.

认为自己经常摘抄名言旳初一学生较多,接近半数,而没有摘抄旳高一居多,有15.8%,大多数学生有时摘抄一些名言.

大部分学生认为看课外书获益会很大,尤其初一学生,有85.7%旳人都这样认为,认为无益旳初三居多,有10.2%旳人,而认为获益一般旳,初二42.6%旳人这样认为.

由以上各题可知:

初一:看书时间不多,大多数是节假日,喜欢看一些课外旳对自已有益旳书,如名著、科普书籍、学习资料,知道读书应精读,也有同学只浏览,认为读书有益于拓宽知识面,对写作有帮助.

初二:时间不多,极少精读,大致浏览,但有些摘抄,觉得应拓宽知识面,节假日看名著,平时看小**等杂志.

初三:由于时间不够,所以阅读要注重选择和效果,懂得读有用的书,注意节选

高级一:我认为阅读可以开阔我的视野,选择精读,多读笔记,注意书籍的选择和阅读健康的书籍

高二:压力大,读书为放松,不死读书,读书,选择精读、摘录,关心国内外事务

通过调查问卷阶段旳准备,我们已知道初一~高二学生对待读书看法及其行为,所以接着那我们进一步行来搜集资料,看看究竟该怎么读书.我们通过三个星期来收集资料,下面这些资料**于网上及图书阅览室里,我们还参阅了《中学生博览》、《读书方法》、《做人与处事》、《中学生必读手册》等书籍.

首先,介绍了不同书籍的不同阅读方法

① 有些书的思想博大精深,需要精读、反复思考和认真体验

② 有些书很浅薄,只要精读和浏览

第三,有些书是精华与糟粕的混合物,所以我们需要阅读和润色,去伪存真。

摘自《读书方法》

有研究表明读书旳心态关系到阅读效果,要有较好旳阅读成效,需保持以下心态:(1)纯洁 (2)安静 (3)乐观 (4)专一 (5)渴求

摘自《读书方法》

名人有名人读书旳方法,例如(1)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旳空间!”读书就应注重时间旳安排,抓紧点滴时间.

(2)学者雷曼说不得:每天不浪费或虚度,不空抛剩余那一点时间,即使只有五六分钟,如得正用,也一样可以有很大成就.毛泽东同志有许多著名诗篇都是在马背上写成旳.

(3)东汉学者董遇日:“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名人注重时间的安排,而且阅读是有选择性的,以上内容对中学生是有用的

(三)后期总结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阶段和数据收集的研究,我们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以下是每个团队成员的经验:

组长夏叶:“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与他人之间旳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并且学会了研究性学习旳初步方法,但是我也发现了我身上旳不少旳缺点,比如协调能力不是很好等等,而且我也初步接触了社会,知道了社会上旳一些情况,明白了学校与社会之间旳差异,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基础”.

组员许高平:“所谓实践活动,其目旳主要有两个:了解社会,培养能力.

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活动培养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交际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在活动中,使我更深层次旳了解社会旳复杂性,为今后旳人生目标又打下了一个坚实旳基础.”

组员沈琳:“走向社会,是我们现在缺少旳一个阶段,但又是必不可少旳,实践活动让我们初涉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成熟了不少,能力增强了不少,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证明了自己旳能力,也知道了自己旳不足之处,如知识面太狭窄,对人处事不够冷静理智等.”

组员李金说:“通过这次研究活动,也让我自己了解到一些学习方法,对选择书籍也有帮助.”

组员葛文林:“这次研究活动,使我受益非浅,对于选择书籍我有了更好旳标准.”

组员吕晓萱:“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增加了与人交往旳经验,提高了自己旳能力,积累了知识”

四、研究建议

就现在而言,适合我们中学生旳书还是不少旳,据我们调查研究,其中辅导参考书最畅销,这是理所当然旳,但我们不能仅受课堂旳牵制,应更多地了解外知识,如政治、科学、艺术、世界名著等等,这些对我们中学生都是很有益旳,而白玉中不可能没有瑕疵,许多不健康旳书正在一步步毒害中学生,这就需要我们去抵制.

我们是祖国旳未来,是祖国旳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旳重任,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这一切离不开书籍旳浇灌,此时,书籍旳选择对我们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本好旳书可让我们获益非浅.了解学习到许多东西,而一本坏书则会影响我们一生,而我们旳自觉性对书籍旳选择也起了不小旳作用.让我们自觉抵制,让坏书在中学生中不占任何市场,同时也希望厂家不要出版对我们不利旳书保护我们旳权利,希望同龄人充分利用所选书籍,用合适正确旳方法吸取知识,开拓知识面,让祖国旳未来充满希望.

读书实践报告【篇2】

读书社会实践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重视,读书已成为人们学习、成长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有着丰富内涵的读书,不仅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引领人们积极探索社会现实,推动社会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我参加了一场读书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此做出以下报告。

活动的主题是“阅读让生活更精彩”,旨在通过读书的方式,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书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首先,通过活动的引导,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座以知识为基石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我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例如,在读完《红与黑》这部小说后,我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中的主人公朱丽安生活在一个虚伪的社会中,他以才华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最终却不得不面对社会的压迫和无法逾越的壁垒。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我开始思考人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追求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我明白了读书对于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我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活动中,我选择了一本关于领导者修炼的书籍进行深入阅读。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领导者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自己的形象、建立信任和展示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逐渐意识到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和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等。我深刻理解到,通过阅读,我能够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在实践活动中,我还结识了一些具有志同道合的读书爱好者,我们共同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这使我深刻感受到读书社会实践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增加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我们相互激励,共同成长,并计划在未来组织更多的读书活动,为更多的人提供阅读的机会。我深信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兴趣,并进一步传播读书的文化,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通过参加这次读书社会实践活动,我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并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此外,与志同道合的读书爱好者交流,也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社会实践对于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感自己应当继续保持读书的习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并将这种热爱和热情传播给更多的人,让阅读的力量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总之,读书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人们能够感受到书中的智慧和情感,启迪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能力,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共同进步。我们应当共同努力,让读书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传统,让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智慧和力量。

读书实践报告【篇3】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光明的彼岸。科学的人生理想,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因此,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理想状况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近期在双喜大学虎溪校区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关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0%。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1.年级结构:大一占68%,大二占32%

2.性别结构:男生占66%,女生占34%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的大学生活状态、过去个人理想的实现情况以及未来的事业等方面,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阅读习惯等,相对比较全面。

另有附页:《关于大学生人生理想的调查问卷》样卷一份于后供参阅。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人生目的不强,理想不够明确

人生目的,是人对“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价值观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不同的人生目的导出形形色色的人生。在被问及“现在对未来的想法如何?”这一问题时,仅有27%的同学认为自己现在对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大多数(53%)的同学是“比较模糊”的,而还有20%的同学则是“十分渺茫”。这样的回答不容乐观,一艘没有方向的航船是不会正确驶向胜利的彼岸的,现在看来寻回明确的人生目的和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确实非常重要。

2.汗水浇灌理想,成功需要付出

在被问及“当确立了理想后,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时,有45%的同学选择自己会“十分努力去实现”,41.4%的同学则表明会“比较努力”,而尚有13.6%的同学说“无所谓、随他去吧”。人生苦短,时光飞逝,岁月荏苒,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确实需要青春热血和汗水的付出。否则,终将梦落空、事无成。当被问及“以前所确立的目标与理想的实现情况”时,有43.5%的同学选择了“多数实现”,32.6%的同学选择的是“一半左右实现”,而有22.1%的同学则说“很少实现”。至于“过去所确立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有6.3%的同学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29.5%的同学说是“没有毅力”,也有8.4%的同学将其失败归于是“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更多(55.8%)的则选择了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其实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和机遇等条件都是近乎平等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先天条件的差异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但成功毕竟主要靠自己,爱迪生说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幸运。而那55.8%所谓的“多方面原因”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大清楚自己的失败,并没有仔细分析过自己的失误在哪里,自己又有哪些成功之处,其实是不明白比较确切的主要原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生活不够积极,状态不容乐观

在被问及“进入大学这么长时间,现在的状态如何?”时,只有9.3%的同学选择了“生活激情、学习积极”,有47.4%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学习生活比较积极”,而竟有43.3%的同学则选择了“生活单调、学习乏味”,这是一个令人发指的数据。如此状态,怎么可能实现自己起码的“对未来职业的要求”(高等55.3%,中等41.5%)呢,又何谈实现个人理想和为国家做出贡献、为社会服务?其实大多数同学也都清楚“理想的实现需要诸多的必要条件”:精湛的专业知识(54.3%)、良好的人际关系(45.7%)、出色的口才(11.7%)、广泛的知识面(21.3%)、颇多的社会经验(20.2%)、优秀的人格(27.7%)等,这许许多多的方面的优秀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磨练才可以达到,怎么能不积极的去面对呢?问及的“在大学里主要应该学到的东西”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与“理想的实现需要诸多的必要条件”基本相吻合,包括:专业知识(75.5%)、人际交往(66.0%)、社会经验(25.5)、必要的拓展知识面(33.0%)等。总的说来,生活不够积极,大有提高的必要。

4.心态不够积极,心理有待提高

成功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是盲目的冲动也不是无谓的消极。在被问及“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对未来的想法”时,只有30.2%的同学“冷静,有个比较系统的计划”,44.8%的同学选择了“兴奋激动,充满了理想的憧憬”,而则有25.0%的同学“很迷茫,没感觉”。被问及“进入大学,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相比如何?”时,有大部分(60.8%)的同学感觉“距理想差远了”,35.1%的同学认为“现实与理想比较符合”。既然有这么多人认为现实与理想有好大差距,这样的一种心态亟待调整。其实由日常读书习惯的调查显示来看心理保健方面的书的人仅有7.4%而已。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厌学而退学,而消极的心理还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1.认真剖析人生意义,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人生的目的性让人拥有了价值。

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必将引导我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理想。首先,我们树立人生理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思想,必须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贡献力量。其次,要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我们决不可以见利忘义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置集体利益于不顾。第三,正确的给自己定位,既不要理想过高难以实现,致使失去信心;也不可过低,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理想的确立要适合自己的水平。

2.加强教育引导,很有必要性

大方向的教育和引导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有人可能会认为“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大目标,是一个空口号,与我们现实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实质上这是一个错觉。“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这类平凡而高尚的人生目的可见于点点滴滴。而落实到我们大学生眼下时,就是掌握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德才兼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奉献等等。

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应作为辅助手段。这是一个基础层次,只有排除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之后才能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且心理的消除往往使诸多思想问题迎刃而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倾向日益突出,导致许多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和调适,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

3.珍惜时间,分秒必争

光阴似箭,岁月不待人。树立理想后,就应全心投入,力争实现。我们现在应该把握分分秒秒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才可以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增砖加瓦,鲁迅先生不是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则是慢性自杀。”吗?我们只有分秒必争,才不至于“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一起珍惜分分秒秒,激情澎湃,昂扬向上,快乐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吧!

五、总结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

读书实践报告【篇4】

《实践论》是毛泽东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写作的,主要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曾以这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他写作这篇文章及他的演讲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党内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错误,尤其是机会主义。而机会主义的错误是导致中国共产党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遭受重大打击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这篇文章所论及的主题是哲学上的认识论,但也有着重要的现实的目的。理论论述的同时有着强烈的现实目的和现实意义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

按照我的理解,《实践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先于认识,这是一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实践论》指出,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人的生产活动是人认识的基本来源。人的活动首先是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产物资生活资料的活动,这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的生物的共同的特征。人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与自然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了关于自然的认识,了解了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之间发生联系,从而使人获得了关于人和社会的认识。

在这里我想到了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观点,毛泽东论及的人类获得认识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联和互动中实现的,如果用海德格尔的观点解释,就是人在于外界的事物的“相遇”中(通过实践),事物充分的展开自身,自己展示自己的本质,自己解释自己,从而使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在这个层面上这两种观点似乎是相同的。但毛泽东的认识论由于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对认识的过程的阐述更加的简洁,赋予了人理性认识世界的能力,赋予了人唯一主动的地位。

除了阐述生产实践的重要地位外,毛泽东的《实践论》也界定了“实践”的范围。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包括所有的物质生活和政治文化生活。而在这些活动中,阶级归属和阶级斗争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的思想都有阶级特征,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以最深刻的影响。因为人的生产活动是有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所以主要来源于生产活动的人的认识亦然。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因为阶级偏见和生产规模的狭小导致了对社会历史的片面的认识,这两个因素被打破后,人类就产生了对社会历史全面科学的认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

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存在的疑问:第一,其关于实践的定义是非常广的,这就导致了其可证伪程度的降低,也会导致牵强附会更加容易。无论实践是不是产生某种认识的主要原因,都可以在太宽广的实践的定义中找到一种可以解释这种认识产生的实践,然而这种牵强附会对于发现真相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这部分对阶级和阶级斗争地位的强调,在现在看来是与当时的政治目的有关的。人并不只是在阶级中生活,人的现实生活是多种层次中生活综合的结果,很难确定哪一种因素就是主导性的。就像本人既是男生又是北方人,我爱吃鸡肉这种爱好,很难说是男生这个因素导致的还是北方人这个因素导致的。将所有的思想都与阶级挂钩是牵强的,现在社会中所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已经比较模糊了,尤其是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本身对于社会的作用也已经大大降低,思想和认识的发展更难以用这种方式解释。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是时代的产物,在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解释事实的很好的概念了。

第三,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推崇和所有之前学术的贬低(认为是片面的),虽然是可以自圆其说之举,但总有循环论证和为政治目的绑架之嫌。

第四,关于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引发人对社会和人的认识的发展这一过程。生产活动通过生产关系来产生人对社会方面的认识,但生产关系的变化并不是技术和物质是累积的关系,只是由一种生产关系变化到另一种生产关系。而且,社会的认识,或者说除了自然认识之外所有的认识,其产生以后就会有自身的传承和演变,即使这个因素不能说是认识发展根本的因素,起码也是不输给生产发展的因素。

还有一个问题是,认识的变化发展只能依赖于实践的变化吗?认识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实践之后吗?认识,尤其是理性的抽象的认识,一旦产生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客观的存在,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能力,有着自身的传承、演化、发展的逻辑,而并不一定非要仰息实践的发展。认识按照自身的逻辑未必不能够超越实践的发展。逻辑、想象、类比的力量是伟大的。认识本身也是在指引这实践的发展的,所谓知难行易也。美国等国家现代政治制度的实践完全就是在启蒙思想家的理论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当然,这可以解释为启蒙思想家的认识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扩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质上还是基于实践的。我承认启蒙思想的创见确实是一种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互动,是对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的一种学术上思想上的回应。但这样的回应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想家和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运动的结果,而且,此后的政治实践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而非完全由于生产发展的结果。起码在这个制度的创制上,也可说是人的认识的自我发展是主要的因素。

接下来,毛泽东论述了实践才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在实践中检验错误、认识错误,从而按照实践的结果不断的纠正错误,以致得到正确的认识。这简洁却深刻的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认识过程的实质,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改革开放的实践,邓小平说过,“允许看,但要坚决的试”,这就体现了这种观点。改革开放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样一种观点和态度的强大力量。

第二部分,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人对事物认识的第一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方面的认识,看到的是各个事物的片面,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第二个阶段,人在这种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基础上产生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是理性的抽象的阶段。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产生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从而使认识达到了较高的阶段。人的认识运动是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运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文中列举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的例子、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的的例子和战争(指挥作战的实践和经验)的例子以及很多同志接受工作时表示不了解情况而不敢接手的例子。后两个例子的分析是非常深刻的,而且针对的都是当时的现实情况,对现实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部分还阐述了人的认识的两种不同类型,即直接认识(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间接认识(来源于他人的实践)。

这一部分在总结了其观点之后,批评了与之相对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的观点。唯理论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经验论认为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两种正好相反的观点都只是说明了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而毛泽东在《实践论》里论述的认识论同时强调了经验认识和理性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如果建立在可知论的基础上,这种认识是清晰简洁的,揭示了大部分正确认识的过程。在逻辑上也同样可以得到结论,如果得到的认识最后是正确的,那必须是认识的材料(经验得到的)和认识的过程(理性推理)都是正确的。

第三部分,强调利用认识的能动作用改造世界。

认识的能动的作用包括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论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经验的感性的材料得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第二个飞跃是以理性的认识来指导实践的发展,即由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第二个飞跃是第一个飞跃的延续,可以验证第一个飞跃是否是正确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认识与实践的多次反复运动中才能到达正确的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这是由于现实中客观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基于实践的认识也必然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因为实践是无限的,所以认识也是无限的。

通过最后一点,毛泽东批评了当时的顽固派、右倾机会主义者和左倾冒险主义者。前者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认识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认识落后于实践的变化;后者的错误在于认识超越了现实情况的限制。这两种情况都是没有遵循认识紧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结果。

这一部分还论述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是与当时的客观情况紧密相关的,真理是没有尽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知行统一观,反对将实践和认识的分离。

总结起来,我的感想是,毛泽东的《实践论》说出了人类认识的大部分的事实,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有着深刻而清晰的揭示(这两者通常是不可兼得的),对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令人受益匪浅。但任何的正确的观点、理论,任何真理都是有前提的、有它的适用范围的。这也是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观点。因此深刻的理解《实践论》的观点在解释哪些认识时是适用的、是最有力的解释,而在哪些方面的解释上却是不合适的、牵强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算真正的理解了《实践论》。然而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个问题,这也是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的。

读书实践报告【篇5】

调研报告

在2016年的读书实践工作中,我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出色组织并完成了全市青少年“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第x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第x届中小学读书节以及“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十三五读书实践工程系列活动,xx市教育体育局为此获得了“xx读书活动组织优秀奖”和“xx读书活动先进单位”两项殊荣,我市在本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共获得个人奖奖项922个,获奖总数高居xx市首位,其中特等奖2个,全国一等奖2个,另外省级奖项共计13个,xx市教育网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 领导高度重视专业机构的建设

我市高度重视学校读书实践工作,***局长对读书实践活动多次强调并作出明确指示,***副局长负责主抓此项工作,为此市教体局专门成立了读书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成立电教阅览站,设立专职图书管理及读书实践活动教研人员,全面负责读书实践工程的各项工作。

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检查考核力度

在深入调研学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和使用的现状,xx市教体局制定并下发了《xx市教育装备使用和读书实践工程督查制度》,促使读书实践工**正落实,从而达到“全员参与,规范行为,有效落实,促进质量”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我市现实情况,重新制定了读书实践工程2016年度工作方案及读书实践活动检查评估标准,确保了制度健全、职责分明、落实到位、监管有力。

电教阅览站的图书管理及读书实践活动专职教研员采用“3+2”工作模式,每周三天深入基层,有针对性地帮助、指导学校加强读书实践工程的开展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填写《督查整改通知单》并督促学校限期整改,同时发现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填写好《学校亮点工作提报通知单》,并要求学校对本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材料,进行推广。

3、 立足xx实际,大胆创新工作

根据我市中小学、幼儿园读书现状,在全市形成了校长(园长)带头读,领导干部主动读,骨干教师典型读,全体教师参与读的读书风尚。积极组织完成了“十三五”读书实践工程“2016年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的有关书目推荐和征订工作。组织开展了第x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和“研读教育名著、探索课堂变革”精品研究课例展评。

根据第x届中小学读书节活动的安排,我市设定四月份为全市统一的“读书活动月”,各校举行校园读书节,开展师生系列读书活动;镇(学校)是组织教师阅读成果展览的单位。形式多样化,各学校面向全员、结合实际、注重创新,以读书论坛、主题研讨、音像演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和精品研究课例展评等形式,深入推进教师读书实践工程。完成“孝亲敬老”、“魅力xx”等专题征文的上报评选工作。

组织安排xx市“经典诵读比赛”和推荐工作,xx中学和xx小学获得xx市奖项。组织小学生“讲故事比赛”,xx小学***获xx市一等奖,并代表xx市参加xx省比赛获得一等奖。高中组“演讲比赛”xx一中学生***获xx市一等奖,并代表xx市参加xx省比赛。

完成了xx市青少年绘本大赛和综合素养挑战赛的选拔推荐工作。 同时组织全市广大少年儿童参加xx市第x届“好书大家读”少年儿童阅读征文比赛活动和中小学学生开展xx知识主题读书活动以及“生态xx·美丽xx”系列读本的征订活动。

针对农村孩子目前课外阅读图书匮乏的现状,xx市教体局启动“到城里读书去——农村孩子阅读之旅”活动,利用假期和周末充分发挥校车作用,为更多的农村孩子提供到市新华书店免费博览群书的机会,让农村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充满浓浓书香、悠悠书韵。同时,他们积极联系企业,为农村孩子捐书。4家企业共捐赠图书6.5万元。

目前 “到城里读书去——农村孩子阅读之旅”活动已有序进行到第五轮,40个农村小学教育单元中心校按照市教体局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电化教研室也加大了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此项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普遍欢迎,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活动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此项活动曾被《中国教育报》等主流**报道,同时xx电视台多次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针对学校图书不能充分有效利用的现状,10月24日,在xx小学召开了xx市小学“图书下架及读书活动”现场会,教体局***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指示,全市各小学教育单元中心校校长、业务副校长参加会议。xx小学校长***和xx小学校长***分别就图书下架、促进学生深入读书的经验做了典型交流,xx小学师生向与会人员现场展示了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本次现场会有力地促动了全市小学读书活动的开展,各小学普遍加大了工作力度,使本单位的图书真正走进了学生课桌、书包、家庭,让学生真正做到了以书为邻、以书为友,充分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活动取得了实效,《xx报》以《让图书“跑”到学生手里》为题对我市此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6年11月在xx小学多功能厅成功举行了xx市“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第xx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表彰大会暨“美丽中国,美好家园”第xx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全市中小学106名业务副校长和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副局长对上一届组织的读书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一些学校的读书活动做法,对今后的读书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读书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部分学校图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图书管理不规范的现状,12月份我市又成功举办了xx市中小学幼儿园图书室工作管理人员培训班,就图书室规范化管理、图书室工作定位及方法、图书馆工作经验、图书电子管理系统的使用以及电子阅览方法指导等业务知识对300余名图书管理员进行了培训,一中等3处学校进行了经验交流,同时参观了xx小学图书室规范化管理现场,经过培训提升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图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图书室规范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了图书室有效利用的工作力度。

另外还组织了全市教师优秀阅读指导课例、教师读书实践工程成果、唐诗小达人以及“十佳读书明星”“ 十佳书香校园”的申报、评选活动,并报送xx市参评,其中有7人获得xx市“发现身边的智慧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一等奖,另有14篇教师读书实践成果报送xx省参评。这些立足现实,创新工作的举措均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阅读指导水平的提升及学校读书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取得了实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同时在平日的读书实践工作检查评估中,也发现全市读书实践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以解决。

一是中学学生读书实践活动相对薄弱,学生读书时间难以保证,部分学校被动应付,存在走过程现象。下学期将发现培育先进典型,召开中学读书活动现场会,制定并实施中学生读书实践活动评估细则,以此促动全市中学读书实践活动的有力开展。

二是“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十三五读书实践工程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幼儿园检查措施不具体,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读书实效难以确保。今后将重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读书实践工程检查评估标准,加大检查评估力度,注重现场抽查教师重点研读书目内容,使“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落到实处。

三是部分中小学图书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程度偏低,“图书下架”工作没有真正落实。下学年将进一步明确图书管理规范化标准,加大“图书下架”督查力度,同时结合xx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图书管理软件化实施工程,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率先实行图书管理电子化、软件化,着力改变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读书实践报告【篇6】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紧内容,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毛泽东之因此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咨询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紧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藐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峻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阔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浮现的社会性咨询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经过实践而发觉真理,又经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进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进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算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算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通读《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读书实践报告【篇7】

读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读书,不仅能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读书的社会实践,并以生动的案例来说明其重要性。

读书,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一项活动。然而,对于学生而言,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成长和学习的途径。通过读书,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不同的文化、社会系统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此外,阅读也是一种锻炼思维能力的方式,可以提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与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是,读书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为。尽管如此,读书也可以成为一种社会实践,因为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了解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的思想和观点。这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读书的社会实践还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与读书俱乐部或加入阅读社区,我们能够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思考。这些交流和讨论将使我们更加开发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此外,读书也是一种渠道,通过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先贤经验和智慧,从中汲取灵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于学生而言,读书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专业方向,理解不同领域的需求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

以我自己为例,通过读书,我在大学时期参加了一个社会实践项目,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创建了一个读书俱乐部。我们每周定期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分享我们读过的书籍,并就其中的思想和观点展开讨论。这不仅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还提升了我们的演讲和表达能力。随着俱乐部的发展,我们还与其他学校的读书俱乐部合作举办活动,加深了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扩大了我们的社交圈子。同时,这个俱乐部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公益活动、参观图书馆等。

综上所述,读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意义。通过积极参与读书,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的社会实践中来。只有不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阅读的热爱,我们才能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成长。

读书实践报告【篇8】

读书社会实践报告自我鉴定

在过去几个月的读书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读书讨论,对我来说,这次实践经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在这篇报告中,我将自我鉴定我在读书社会实践中的成长和收获。

首先,我在这次读书社会实践中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我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书籍,从文学经典到科学研究,从历史传记到哲学思考。这些不同领域的阅读材料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锻炼了我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讨论和交流,我学会了分析和评价一本书的优缺点,培养了我的审美和批判性思维。

其次,我在读书社会实践中提高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组织读书讨论会,并通过交流讨论我们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这些互动帮助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与他人合作,并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还发现了我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努力改进自己,使自己在团队合作中更加出色。

另外,我还从读书社会实践中获得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在参与讨论和活动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令人震撼和启发的书籍。这些书籍引发了我对生活的重大问题的思考,例如自我认知,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观等。通过这些思考和内省,我得到了一种深刻的理解,使我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制定目标。

在读书社会实践中,我不仅读了很多书籍,还参加了一些社区公益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图书和举办阅读推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体会到了阅读和知识的力量,它们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激发人们的潜力。这种体验唤醒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并激发了我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

通过这次读书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阅读不仅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我相信这些提升对我未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我也将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并鼓励身边的人加入读书的行列,一同感受阅读的魅力。

总之,这次读书社会实践对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提高了阅读能力,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获得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并体会到了阅读的力量。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使我成为一个更全面发展和积极有益的社会成员。我将坚持不懈地阅读,并不断努力学习,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读书实践报告【篇9】

我们利用这次在麻章一中实习的机会,在高一(3)、(4)、(5)班开展了有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谈话调查。我做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自己和了解一些中学生自身的情况。我们希望在这次活动能学到一些知识和开拓自己的视野。

一、调查方法

1、问卷设计。

在问卷中,我着重对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的大致范围、数量、种类及态度进行调查。主要从阅读的途径、阅读情况及其内容等方面的处理,对课外阅读的看法以及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抽样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麻章一中高中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其中女生占学生总人数的56.3%,男生占43.7%;实行无记名问卷,采取人工和电脑对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

2、座谈访问。

为了更确实地了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在个别班级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并直接访问了大多数学生,与他们交谈,得到一手可靠的口头材料。

二、问卷整理

此次调查共发学生问卷234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收回率占发出问卷的79.5%。在有效调查问卷中,家庭有电脑的共有54人,占学生总数的29%,没有电脑的学生共132人,占学生总数的71%。就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我设计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内容的处理:

(一)问卷调查的内容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吗?

A、应该90%B、随便10%C、不应该0%

2、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65%B、一般20%C、不喜欢25%

3、你们经常看课外书吗?

A、是B、否

4、一周内共看几小时?

A、二小时以下B、三小时C、四小时以上5、你经常看什么类型的书籍?

A、小说B、散文C、童话D、漫画E、杂志、报刊

6、你经常去书店吗?

A、是B、否

7、你一般多久去一次书店?

A、一周一次B、二周一次C、一月一次D、很少

8、你爱看中国名著还是外国名著?

A、中国名著B、外国名著

9、你看过几本《中学生必读名著》?

A、0—2本B、3—4本C、5本以上

10、你喜欢看流行小说吗?

A、是B、否

11、是否喜欢看网络小说:

A、是B、否

12、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吗?

A、有帮助70%B、没帮助25%C、妨碍学习提高5%

13、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50%B、反对15%C、中立30%

1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45%B、反对15%C、中立40%

15、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A、不会B、会不一定(态度)

(二)调查结果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该占70%,随便占30%;可见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颇高。

2、你喜欢课外阅读:

经调查发现,95%以上的中学生爱好课外阅读,由于偏好的读物因人而异。

3、是否经常看课外书:

看的占67%,不看的占33%。有的同学认为看课外书籍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有的同学认为看课外书籍有益,所以造成了37%的人不经常看课外书籍.

4、一周共看几小时:

二小时一下占55.9%,二小时占30.1%,四小时占15%。在看课外书籍的时间问题上,中学生差距较大.有的同学认为看课外书籍很重要,有人认为是偶尔看一下就够了。

5、爱看的类型

调查的中学生中,小说占20%,散文占15%,童话占10%,漫画,杂志,报刊占55%,以看小说和看杂志报刊的人为主,其次再是漫画、散文和童话。

6、是否经常去书店:是:46%,否:54%。

7、去书店的次数:

一周去一次:41%

两周去一次:33%

一月去一次:12%

很少:14%

中学生一周去一次书店占为41%,而一月去一次的人占了12%,可以看出中学生比较爱逛书店。

8、爱看中国名著不是外国名著:

中国名著:51%外国名著:34%,两者都喜欢:10%两者都不喜欢:5%。大部人都喜欢名著,但有点偏爱中国名著。9、看过几本《中学生必读名著》:

调查中,看过必读名著的人有0—2本的人有70人,占了37.6%,3-4本的人占20%,而看过5本以上的人有42.4%的人,可见看过很多的人极少。10、是否爱看流行小说:喜欢看流行小说的人很多,占到了三分之二65%,中学生比较爱一些流行性小说.不喜欢占35%。

11、是否喜欢看网络小说:是:46%;否:54%。

12、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帮助:

有帮助占45%,没帮助占50%,妨碍学习提高占5%。

13、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支持61.7%,反对8.2%,中立30.1%;

1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的态度:

从数据上看,支持52.6%,反对7.3%,中立40.1%;从他们选择的理由来看。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只有少部分听从父母老师的指导,在他们选择书籍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的是家长老师的缺位。

15、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学习

会18.4%,不会57.9%,不一定(态度)23.7%;大多数学生选择书时考虑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因素,看来中学生能够以学习为重。

三、情况分析

1、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类型范围看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大部分中学生都会就看课外书籍,大约占总数的72.3%,但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导致时间较短.大部分的同学选择的是报刊杂志,这一方面因为报刊杂志的丰富多彩,一方面因为报刊杂志的价格普遍性较低;中学生也比较爱看小说,童话、散文等书籍中学生看得较少。对于中外名著,中学生还是了解一些了,不喜欢的人很少。大部人都喜欢名著,但有点偏爱中国名著但是,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就很少有人问津,这可能因为时代久远的原因或民族文化差别的原因,同时,与我们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选取也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现在流行类的小说,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的。中学生大多读了名著或正在读名著,这得感谢初中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网络文学作为新兴起的文学样式,也吸引了不少的高中生。与同学们交流中发现,一个让我们感到奇怪的问题,现在的高中生对武侠小说的热情减了不少,他们在电视电影中看多了古装武打片,也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了,倒是奇幻类的小说,勾起了他们不少的兴趣。

2、从他们选取的情节来看

同学们在选取课外阅读书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故事情节是否吸引人,这与他们的年龄心理吻合,他们到了高中阶段,开始懂明白一些人情物理,在选择课外书籍时,是否充满哲理也是他们考虑的因素。

3、从他们选择的理由来看

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大部分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只有少部分听从父母老师的指导,在他们选择书籍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出的是家长老师的缺位;学生选择书时考虑到了是否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因素。

4、从他们阅读的目的来看

从调查结果看,高中生选择了拓展知识丰富生活,他们能够较好的把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也有学生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随便看看的消遣方式;只有少数把课外阅读与作文联系起来,看来课外阅读与我们的课堂作文的紧密关系。

5、从他们阅读的时间来看

令人欣慰的是,他们绝大多数同学都安排了课外阅读的时间,有的学生有时读读,还有学生能常常读,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基本不读或没有时间读。这两种情况,在他们的具体的时间安排上,不太理想,大部分的同学课外阅读时间在二小时以下。但一周去一次的占41%,也许这受到时间的影响。

6、从他们阅读的环境来看

影响他们阅读的因素与家人、学校及他们对自己课外阅读的态度,以及他们逛书店的情况和图书市场的情况都有关。

(1)从影响他们阅读兴趣最大的人来看他们选择课外书籍时,最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其次是受到媒体的影响,老师和父母在这方面的影响还不够大,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加强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

(2)从家里和学校对他们课外阅读的态度来看持反对态度的家长和老师很少,都不超过10%;绝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持赞同态度,只是家长和老师中持中立态度的也很多,都达到30%以上。这就更要求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和鼓励。

(3)在考虑课外书是否有利于学习时,只有45%学生考虑了这点,可能因为在学校主要接触的都是关于课堂学习的书籍,他们在选择课外书的时候,把这个因素放在了后面。与他们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平时学业比较紧张,作业较多,时间不允许;他们只有抽出时间来选择课外书充实巩固课堂知识。多数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这与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分不开,同时也是他们的自己经验所的;与家长和老师的中立态度一致的是,不知道课外阅读会不会影响学习的占23.7%。

(4)从他们对待书店的态度和图书市场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逛逛书店,能经常逛书店的学生中,只是他们对书市的评价不是蛮高,绝大多数的学生的评价是一般。

(5)他们的阅读方法来看。据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采用的是通读的方法,但是,涉及到精读这种方法时,少数学生采用了这种方法。看来精读这种方法的推广还得加强。再阅读后,大多数的学生会跟他人口头交流,看来,交际是高中生采取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大多是偶尔的摘录和读书笔记,也有一部分是读读而已,能坚持常写的为数不多。

在问到学生最喜欢读的5本书时,学生的阅读类型多样,以杂志为主,兼顾中外名著,但是他们读的书与学习结合不是太紧,这应引起我们老师家长的重视。但有小部分的学生在看与学习相关的书籍,如《作文周刊》《英语沙龙》《中学生数理化》等;还有小部分的学生在看其他类型的书籍。在学校内,如何很好的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给予他们时间和空间,值得我们老师和学校认真考虑。

四、关于课外阅读的意见

(一)从教师方面入手

教师继续支持学生课外阅读,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上,还要有更明确的态度。在不强行干涉他们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性,让学校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中心,让老师成为影响学生课外阅读较为深广得的人;继续坚持中午课前十分钟和晚自习前二十分钟读书读报的制度,另外鼓励学生在课间读书读报,保证每天每生课外阅读在1-2小时以内;帮助学生制定好课外阅读读书计划,保证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课外书读,不至于每天除了课本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书籍可以接触;能充分发挥麻章一中学生的文苑的作用,经常更新学生作品,发挥校刊的作用,能把季刊办成月刊,多登学生作品,尤其是课外阅读心得,书评等文章。

(二)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必要的。第一,家长还应继续支持孩子读书的兴趣,继续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第二,家长还应相应的对孩子读书情况加以指导,能够让孩子在家里过好每一天,充分的利用每一天,那种放任自流的方法,不仅会浪费孩子的时间,还有可能对孩子的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新华书店或附近的书城,让他们自己关注流行书籍,挑选自己喜爱的书,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最后,家长还应向学校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课外阅读情况,咨询课外阅读的资源,使家庭和学校一起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空间。这次学校在征订《语文报》的过程中,与家长主动沟通,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了一个新的天。

(三)学生自身的态度

我认为,中学生看书时间较少,对于名著,中学生了解不是不够的。应多了解我国和世界性名著,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不过中学生所看的流行小说,漫画等过多了。我们认为是不益于我们的文化修养的。

要提高我们的阅读品位,扩大我们的阅读范围,有针对性的看看名著类书籍,减少休闲式报刊杂志类的阅读量;选择书书籍时,能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也要听从教师家长的指导;在处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时,能认识到我们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要把握好课外阅读对课堂学习影响的双面性;在阅读过程中,能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笔记,写心得,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这次调查,时间比较短,人员较少,工作中有一些工作落实不够,比如与学生的访谈就较少,还有调查表的设计有欠科学,不够周全。但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中学生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读一些课外书籍!调查中,我们了解了中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一些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课外书籍有一定的兴趣,而且知识也比较广。

以上就是《读书实践报告9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读书实践报告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