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12-11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通用(10篇)。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完善好自己的教育方式,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全面的教案吗?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汽化液化教学反思”,可以借鉴一下或许有新的视角透露!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发扬民主,鼓励并尊重每一位学生发表的个人见解,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如:在“怎样防止阳台的花草因蒸发过度而枯萎。”这一环节中,学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在整堂课中师生情感交流充分,信息反馈及时,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争相举手发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调动。这堂课的学生实验器材均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取材方便,还能废物利用(如:酒瓶盖制作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器材;金属汤勺、打火机等)。实验设计有理有节,使整堂课在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实验探究中进行。

本节课中采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的主要是文字、画面、录像等能够交互式处理的信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简捷、和谐、方便、环保。课前教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拍摄了大量的录像资料(如:“高压锅产生蒸汽”、冰柜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许多水珠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实验室通风橱完成的“乙醚液化”这个实验,学生通过挤压注射器活塞使乙醚液滴出现,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一次次达到高潮。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一课时《沸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沸腾现象的特点和温度变化情况,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不足。

首先这节课目标达成大约90%,大部分同学是可以观察到沸腾的现象,能够完成实验报告单的内容,但是有部分同学虽然填了数据,但是没有按照要求填写。比如在温度还没到达90℃时就开始了计时,导致把表格的空填完了,水还没有沸腾;还有同学水刚沸腾记录了一个数据就把酒精灯熄灭了,认为自己完成了实验;有的同学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或者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到水中自己没有观察到;有的同学没有把酒精灯的火焰正对着石棉网中央加热,各种状况都会在实验中出现。

主要是我在上课时,实验开始前没有把这些细节强调到位,针对我所教的普通班的学生,应该把基本的知识首先强调到位,在实验中才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另外在强调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做到有效的提醒,在实验中涉及到酒精灯和热水,所以还要特别强调安全问题。

我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语言,在课堂上不需要说的太多,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怎样让语言简练,严谨,这是一门艺术,也是我最应该修炼的地方。以后的每一节课,首先是自己一定要注意用语,从平时做起,希望能够逐步进步。在实验中的重点是“探究水的沸腾”,整节课放到实验上的时间是足够的,都在围绕实验在进行整节课。

做完实验后的难点是对于沸腾特点的总结,应该在实验前重点强调一下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学生一个大致的方向,可以有利于实验的观察。在课堂中的学生的问题,鼓励大声讲出来,在课堂解决掉,让物理课堂每位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这点在课堂中还需要很大的提高,七班的课堂氛围不活跃,和我的引导有很大关系。通过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了很多,刘老师的语言简洁有趣,设置的问题情境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一环扣一环的教学使学生一直跟着老师的设计进行思维活动,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学生的作图直接用手机照完之后再屏幕上显示出来,更加直观。贾老师的课堂中播放了小视频,吸引学生,丰富了教学内容,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以后备课一定要把能用的资源利用好,积极地需找视频、图片资源并且一些能做的实验直接在课堂上做,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思维活动才能紧紧围绕课堂,达成学习目标。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重点是蒸发和沸腾,对于蒸发现象学生有大量的生活经验,不必在此细讲。主要使学生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的特点,同时在实验中对学生渗透物理实验方法教育。水的沸腾现象学生几乎每天可见,但大多数学生并未对其进行过仔细观察,在实验中可事先提出要注意观察的现象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的出结论。

本节课,我感觉以下方面是值得肯定:

1、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创设“怎样使衣服干的最快”的大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列举的例子贴近日常生活,有助于降低知识的难度,同时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是有用的,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情感。

我所欠缺的有:

1、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回答问题时,出现“满堂吼”,从而掩饰了能力较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教育。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4

我发现,每当我在第一个班讲一节新课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我想好了思路,可是在讲课的时候,会发现有的想法是错误的,于是我就必须及时调整。

昨天讲《汽化和液化》时,我准备先从“蒸发”和“沸腾”的实例引出这两个概念,然后再概括出它们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从而引出汽化。可是我发现,这样讲起来让学生难理解,还不如直接给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然而再举例引出它的两种方式。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试图引出“因素”之前渗透“控制变量法”,即观察每幅图时不仅说出不同点,还要说出相同点。可是我发现,这样讲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后面两个班上课时,我改为学习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之后,再回过头观察“相同点”,从而引出“控制变量法”。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容易多了,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虽然实验前我讲了“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三分钟停止计时”,可是有的学生理解为“只加热三分钟”;还有的学生一沸腾就停止加热,说是怕温度计被烧炸了。这反映出我没有事先猜测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到这点。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熔化和凝固,对于物态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小学科学课和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蒸发和沸腾,但是对于汽化和液化的认识还只是在表面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动态的分析汽化和液化,提高知识水平。

本节课的.引入我是用棉纱蘸些酒精在黑板是写几个字,不一会儿,字迹不见了,引起同学们的思考。然后演示:在一个透明塑料袋里滴几滴酒精,系紧袋口放到热水里,过一会再拿出来。让学生观察到塑料袋有什么变化,这两个变化的过程就是汽化和液化。

自认为导入新课过程合理,以演示实验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并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虽然这两种物态变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学生了解的不是很具体,特别是沸腾现象,只知道水烧开时有很多白气,但不知道白气是怎样产生的。

沸腾的教学是探究式,在设计实验时要准备实验器材,我就让学生说需要什么器材,而不是直接给出,例如要给物体加热就须要酒精灯,要知道温度的变化就须要温度计等,学生说一样就出示一样并放到实验台上,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实验器材的用处。

在做实验时也是让两名学生配合,一名学生计时,一名学生读数,因为实验器材都较小,坐后边的同学观察沸腾现象就不容易了,于是我用摄像头对着烧杯,将实验现象放到屏幕上,便于全班学生观察。事实上效果很好,在讲课后也得到了县教研室物理教研员秦老师的肯定。

在教学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提问:“怎样可以将湿衣服快点晒干?”由于日常生活中有这些经验,同学们很快就回答出来了,我再稍加整理就得出了结论。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把生活中的东西搬到课堂里来,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问题上,我最初设想由学生举例归纳,改成了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之间合作来探究问题。主要理由是学生的想象翅膀还未展开,一时提出要求举例,可能涉及的面狭窄。所以改为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一来可以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二来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并学会比较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思想,及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表达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从中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探究活动,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对理解其他科学实验以及自己从事科学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确保实验效果我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例如怎样让酒精汽化又液化的实验我在家里做了二十几次,选用了不同的塑料袋,用不同量的酒精,以及不同的水温。最后取定用那种很薄的保鲜袋,酒精最好4——5滴,多了汽化不明显,少了液化不明显,以及水温一定要高,最好是刚刚烧开的。我第一次在学校一个班上做失败的原因就是水温不够,在监利参加教学比武时就是让一位老师帮忙烧的水。还有做沸腾实验时用的烧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约50ml的效果最好,大了烧水时间太长沸腾现象不明显,小了看不到气泡上升变大的过程。

为了在监利翔宇学校教学比武时上好课,这节课我在本校两个班上了两次,且请本校物理老师听课及评课,我虚心地听取了老师们指出的问题和建议。

上完本节课以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一是学生配合的很好,虽然学生还没有学习熔化的凝固,就连温度计的使用都还没学完,但在我课前临时补课的作用下学生的配合还是很好的;二是上课时马上就进入了状态,没上课前担心实验效果不好,以及要准备实验器材,还要将电脑接好,十分钟的时间真的很紧,刚把东西准备好就到了上课时间,匆忙上课,刚过3分钟就电话响了起来(早上起床时都记得上课前要关手机的,晕),心里更是紧张,赶紧关了手机,好在马上就进入了状态,后来是一切按照设计的走,也是越讲越有激情。三是实验效果都很好,我最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出现。

整堂课也还是有些缺陷,例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还需提高,还有就是师生互动还不够,还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讲课后差不多一个星期,评奖结果出来了,我讲的课获得一等奖,并且排名在最前面,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6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近期,我在八年级物理课上教授了有关汽化和液化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我对这次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总结了一些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在教学前,我精心准备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教具。我为每一个实验和示范都准备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器材,并为学生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报告模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同时,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实例和视频,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这些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的方式自主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规律和原理。我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实验和示范过程中,我经常与学生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再次,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堂小结和学生评价。我总结了这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学生评价和反馈,我了解到他们对这次教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这反映了他们实践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准备在下次课上进行更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并提供更多实验报告范例供学生参考。此外,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在下次课上,我将提前预习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总的来说,这次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的教学反思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设计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这次反思,我相信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知识。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7

汽化和液化课堂教学至少两个课时,我分成了沸腾、蒸发和液化。沸腾的实验比较耗时间,设计的内容较多,所以我用了一个课时。蒸发和液化知识点也较多,但常识性了解内容较多,蒸发的要求也降低了,所以可以一节课讲完。

本节引入实验我按照书中实验进行,我用的开水和装酒精的袋子(酒精用一般医用可以,用95%效果最好),水一定要高于78摄氏度,我再课堂上就是刚烧开的开水。效果非常明显,有时老师用的气球,我没有尝试多,下次我会使用气球的效果。

实际上课中,沸腾的课我上了1.5节,也不知道哪儿啰嗦了。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做沸腾的'实验(初温较高),学生观察现象,温度变化,气泡变化等。得出数据后,和学生一起用数据和坐标图归纳。沸腾定义,特点,条件,看沸点,提出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蒸发的知识我没有用太多的实验,而是和学生一起研究生活现象归纳影响蒸发的因素,并说明控制变量的应用,写出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跟蒸发的关系,故意没有利用控制变量的思路。

液化,原本准备了一个冻有冰的矿泉水瓶,让学生将外面的水擦干,无论如何都擦不干,引导学生水从哪里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来。但当天上课时没有忘记带了,所以就用冰糕替代。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8

在讲《汽化和液化》这节内容时,我发现好多教师就是直接拿着课本和教案进行教学,并没有什么实验可做,做为物理学科,大部分理论和知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对一节有实验而不去做实验的课堂,任何口头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是无法调动起来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调动不了,更不用谈什么学习的'兴趣了。

我听过这节课的市级优质课比赛,参赛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课想出了很多花招,也很有创意,虽说没有获得很好的比赛成绩,但就凭参赛教师的那种激情和责任心以及教学态度,足以成为许多教师学习的榜样,说实话,我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和启发。

新课标对本节的教学要求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要求学生知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了解液体的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液体蒸发有效冷作用。在这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蒸发与沸腾的两种现象,知道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既在液体的表面又在液体的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液体蒸发与沸腾时温度的特点。通过教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仔细分析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探索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9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

近年来,初中物理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而涉及到汽化和液化的教学,更是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对于汽化和液化概念的教学需要更加生动和具体。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强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际观察现象,从而加深对汽化和液化原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热水加热时的变化过程,以及冰块融化后形成水的过程,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和原理。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对抽象概念的深入理解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形象具体的例子来引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介绍汽化现象时,可以采用水的汽化过程作为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和冒水蒸汽的现象,从而理解汽化是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汽车加油站中汽油的液化过程,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液化的概念。

另外,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汽化和液化的实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实验机会,并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例如,在进行汽化实验时,可以让学生探究不同温度下水的沸腾现象,进而引导他们发现沸腾点的规律,并解释物质的沸点与海拔高度、气压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例如,在讲解液化的过程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从而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及个别辅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需要注意生动具体,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通过这些改进,我们相信汽化和液化的教学将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汽化液化教学反思 篇10

教前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本课讲述的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相信蒸发过程要吸热以及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到一定时,就会液化这两种现象,还应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现将本节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总结如下:教学设计:

一、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完成下面的填空。

1、汽化的定义: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3、蒸发的定义:温度下都能发生在液体的汽化现象。

二、新课引入:

同学们,给你一块玻璃片,你能看清自己的头像吗?朝镜子哈气,再看看自己的像,有什么变化?

刚才同学们哈气,像很快模糊了,但一会儿又清晰了,这个现象里面藏着什么科学道理呢?今天我们探究了《汽化和液化》后,相信都能找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

将一滴酒精滴到玻璃片上,轻吹几口气,观察到什么现象?

投影: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至于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下节课我们到实验室去探究。

下面请大家一起研究蒸发发生的部位。

第一组实验:蒸发的发生部位

1、将陈醋倒入玻璃杯中,请身边的同学闻闻,说出气味;

2、将麻油倒入醋上面,提示分成两层,请身边的同学闻闻,说出气味;

3、用玻璃棒搅拌液体,请身边的同学先猜想后闻一闻,说出气味;

4、上述实验说明: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

5、举例:湿衣服温度高时会干,温度低时也会干,说明了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投影:蒸发的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湿衣服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说明蒸发有快慢之分。液体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二组实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取两张纸,放入水中浸湿,并排贴在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一只盛满热水,另一只盛满冷水,看到了什么现象?请同学说出蒸发快慢与什么有关;

2、取两张纸,放入酒精中浸湿,用手将拎着,一张展开,另一张折成四分之一,看到了什么现象?请同学说出蒸发快慢与什么有关;

3、取两张纸,放入酒精中浸湿,并排贴在黑板上,一张用小风扇吹,另一张不用风吹,看到了什么现象?请同学说出蒸发快慢与什么有关;

几位同学动作协调,配合默契。实验给大家展示了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快慢。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具体总结一下: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除了上述三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第三组实验: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1、三人在黑板上画三个和黑板擦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2、分别用棉花同时在长方形中涂满酒精、水、植物油,

3、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不同液体蒸发快慢是不同的)

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同学们都认同这种观点吗?我们来分析他们研究的方法,他们控制了同样的表面积、同样的液体量、同时涂液体,使得实验结果令人信服。这种只改变一个量,而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同学们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还会常用控制变量法。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学生举例:湿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看来大家都是有心人。在蒸发过程中,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还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大家可以利用桌面的器材完成探究。观察到什么?又说明了什么?结论: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汽化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反过来又叫什么呢?

投影: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下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液化现象。

第四组实验:水蒸气遇冷液化

1、端上一杯热茶,请同学喝茶;

2、戴眼镜同学靠近看什么茶;

3、镜片上出现水雾,什么也看不清;

4、茶杯里冒出的“白气”是什么?

镜片上的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空气中有水蒸气,我们看不见。高压锅出气口冲出的高温水蒸气也看不清楚(视频),但出气口上方的温度相对低一些,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了“白气”。水蒸气会不会随时都液化呢?

第五组实验:镜子加热后水蒸气难以液化

1、将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烘烤5秒钟;

2、再将镜子放在热水瓶口3秒,给同学观察,没有水雾产生,这说明了什么?上面实验告诉我们:液化是有条件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反过来,不给降温甚至升温,就可以阻止液化。牙医在使用小镜子前会将其放置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就是阻止口腔的水蒸气液化。还有没有其它方式让气体液化呢?第六组实验:压缩气体使其液化

1、用大拇指压住注射器口,用力压活塞;

2、观察注射器内壁上的变化:小液滴出现。

这位同学操作规范,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成功完成了实验。这个例子说明了在被压缩的情况下气体也是可以液化的,因此我们可以总结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投影)。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不能解释在玻璃片哈气的现象呢?

四、即学即练:

为了检验一下研究的效果,来完成5个练习。

1、蒸发可以在温度下发生,并且在液体的进行。

2、从冰箱刚拿出的饮料表面为什么会出现水珠?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4、如何减慢液体的蒸发?

5、外出几天,怎样防止阳台的花草因蒸发过度而枯萎?

五、拓展: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你还见过剧烈的汽化现象吗?这种汽化现象可以发生在液体的什么部位?

教学反思:

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如:在“怎样防止阳台的花草因蒸发过度而枯萎。”这一环节中,学生有许多创新的想法。在整堂课中师生情感交流充分,信息反馈及时,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争相举手发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充分的调动。这堂课的学生实验器材均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仅取材方便,还能废物利用(如:酒瓶盖制作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器材;金属汤勺、打火机等)。实验设计有理有节,使整堂课在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实验探究中进行。

以上就是《汽化液化教学反思通用(10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汽化液化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