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

发表时间:2023-02-23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

下面的“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也许也许是你在寻找的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1】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05=4324=8

我是这样想的:()五二十我是这样想的:四()三十二因为:(四)五二十因为:四(八)三十二所以:商是4所以:商是83、小鸟回家有5间房子,10只小鸟回家,平均每间房子住几只小鸟?每间房子住2只,10只小鸟回家,要住几间房子?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jAB88.cOM

师: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在做植物标本、有花标本和树叶标本生:有42朵花、56片黄树叶、72片绿树叶

生:6朵花做一个标本、8片黄树叶做一个标本、9片绿树叶做一个标本

师:大家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生1: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

生2:56片黄树叶可以做几件标本?

生3:72片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

3、解决问题

师:要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42里面有几个六?

师:很好,谁知道怎么列式?生:426=7(件)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因为六(七)四十二

师:你能自己解决剩下的问题吗?(1)56片黄树叶可以做几件标本?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片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说口诀

小结

乘法口诀的得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口诀中的前两个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因此:除数X商=被除数

(2)小鸟回家

(3)小猪吹泡泡

(4)知识应用一张电影票8元钱,我们有40元钱能买几张票?

(四)谈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用6-9的口诀求商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56片黄树叶可以做几件标本?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2】

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6,7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课题:

6,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能掌握6、7的乘法口诀。

2、熟记6、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运用。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编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三十六五七()

()四十四七()

2、算一算。

64=56=75=47=

3、质疑定标。

师:看来你们已经能熟练的运用我们所学习的口诀,今天我们学习6、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什么是6、7的乘法口诀。

师:也就是哪些是6、7的乘法口诀。

生:我想知道可以用编学习前面口诀的方法来编6和7的乘法口诀吗。

师:你说的就是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知识,非常好。

生:我想知道6、7的乘法口诀怎么运用。

师:6、7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学习6、7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7的乘法口诀呢?你能告诉我吗?

生: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看来你们已经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7的口诀了。而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同学们真能干。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例一

1、学习6的乘法口诀(出示主题图)

师:三个小朋友去商店买台历,售货员告诉红红每本台历6元钱,小明和小青说一个星期有7天。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每本台历6元钱。

生2:一个星期有7天。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么现在红红要买4本台历,是几个几?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4个6,46=24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1:因为一本台立式6元,4本就是4个6相加,所以我用6+6+6+6=24

师:他是用的加法,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的口诀计算的,四六二十四,4本台历是24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一想,哪种方法计算方便呢?

生:用口诀。

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口诀的原因。那如果买6本、7本、8本、9本台历,分别需要多少元?应该怎么列算式呢?同学们拿出数学书,试着写一写算式。

师:6本台历怎么列算式?积是什么?

生1:66=36,我是这样想的,56=30,66就是在30上加一个6,所以是36。

师:孩子你真棒,会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未知的知识。还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的吗?

生2:我是用口诀计算的,六六三十六。

师:你很好的预习了今天的新科,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还有用其他方法吗?

生3:6本台历就是6个6,我用的6+6+6+6+6+6=36

师:你用的是加法。

生:67=36+6=42

生:68=42+6=48

生:69=48+6=54

师:孩子们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现在你们能根据算式试着编6的乘法口诀吗?

生:66=36口诀是六六三十六。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它的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36,所以口诀是六六三十六。

师:真聪明,口诀就是这么来的,其他的口诀应该怎么编呢?

生:67=42,口诀是六七四十二。

生:68=48,口诀是六八四十八。

生:69=54,口诀是六九五十四。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口诀)

2、学习7的乘法口诀。

师:(呈现台历)同学们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你能提出问题,并能列出算式用以前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来编7的乘法口诀吗?

生:2个星期是多少天?9个星期是多少天?

师:同桌之间讨论先试着算一算这几个星期有多少天,然后试着编7的乘法口诀。

生:2个星期有多少天的算式是27=14口诀是二七十四。

生:7个星期有多少天的算式是77=49,口诀是七七四十九。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我用的编6的口诀的的方法来编的7的口诀。

师:就是因数因数积的排列方式,孩子们真聪明。我们一起读一读7的乘法口决。(齐读7的乘法口诀)

3、找规律,记口诀。

师:观察一下6和7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生:6的乘法口诀的第一个因素是一样的,第二个因数在一个一个的增加,积是6个6个地在增加。

生:7的乘法口诀的第一个因素都是一样的,第二个因素在一个一个的增加,积是7个7个的在增加。

生:我发现六六三十六和七七四十九都只能写一个算式。

师:你观察得很有方向,我们可以从左向右观察,还可以从上向下观察。现在我们带着这些规律来记一记6、7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新知,讲解例二

学生自己先做一做,请学生来展示。

生:我用的口诀是六八四十八,积是四十八。(师规范学生的语言)

四、巩固练习

1、对口令

师:通过计算我们学会了运用6和7的乘法口诀,现在来试一试你们的反应有多快。(以开火车的方式)

2、摆一摆

师:拿出小棒,老师怎么说你就怎么摆,6根小棒一堆,1个6怎么摆?7个6怎么摆呢?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6和7的乘法口诀。

师:哪些是6和7的乘法口诀?

生:六六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这些就是6和7的乘法口诀。

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6、7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师: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

生:根据6、7的乘法算式来的。

师:我们再来背一遍。

六、作业

1、背6和7的乘法口诀。

2、完成练习9第一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并制作成乘法口诀表。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能对乘法口诀进行整理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对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心里默背乘法口诀,填写乘法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们在填写的时候想的是哪些口诀,能够写下来吗?

探究二

师:空格里还缺哪些口诀,请你把他补完整。

生:二四得八

四五二十

五七三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三八二十四

五九四十五

师:你是怎样补出来的?

生回答:根据上下左右推算出来的。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

生回答

口诀排列的有规律。

很多口诀都重复了。

小结:红色标出的正好分割出了上下重复的两组乘法口诀。

探究三

师:很多口诀都是重复出现的,那我们能不能整理一下,使口诀表变得简单些呢?

生:表格从斜线开始,成对称,所以可以省略一半。

师:在这张表中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能不能把小秘密都找到呢?

小组讨论。

生回答。

小结:九九乘法口诀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请你说说你用的哪一句口诀。

生回答。

练习二

师:请你把口诀补完整。

生:三七二十一

师:请你说说相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生:3脳7=217脳3=21

生:五九四十五

5脳9=459脳5=45

生:六八四十八

6脳8=488脳6=48

练习三

师:请你说说你的思路。

生回答。

师:当遇到除法算式,要怎样思考呢?

生回答。

小结:做除法算式填空时,要用乘法口诀来思考。

练习四

师:根据老师说出的口诀的前半句,把口诀说完整

生抢答。

师:请你和同桌玩一玩。

生交流。

练习五

师:哪一组来开小火车?

生回答。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通过找规律,我们能更容易地记住乘法口诀表。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熟记乘法口诀表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课本P88~8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使学生知道利用表格来整理知识比较简洁、清楚,懂得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

3、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

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的乘法口诀。

提问:我们学了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结果。

2、师生共同归纳学过的乘法口诀。

(1)、我们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诀:1的口诀有1句;2的口诀有2句;3的口诀有3句;4的口诀有4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利用凑整的方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3、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

问:怎样整理45句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把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

3、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整理所学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有与同伴合作整理知识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及体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分析、比较中找出比较简明、方便的整理方法。

二、探索乘法口诀表的内在规律。

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学生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口诀表的观察发现,找出乘法口诀表的特征,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等能力。

三、应用拓展:利用乘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

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

(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已知两个因数求积;已知积求两个因数。)

(2)想一想:89页3题完成后总结做题的方法。

(3)、开放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5】

一、导入新课

由七巧板导入

二、自主探究,创编口诀

1、出示七巧板,拼出的美丽的图案。

2、一个图案需要7块拼板,是1个7。

两个图案就是几个7相加?(2个)2个7相加是多少?

那么,3个图案,4个图案又需要多少块拼板?

3、开火车汇报填写表格。

4、同学们,求几个几是多少?我们用什么法解决?那么,1个7是7,怎样用乘法表示?根据我们学习的1-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如何来编这句乘法口诀?2个7,3个7,4个7……又怎样用乘法表示,它们对应的乘法口诀又是什么?

5、出示学习提示,指生读,明确自学要求。

6、同桌交流自己填写的乘法算式与口诀,看看与同桌有不一样的地方吗?看看问题出在哪?

7、同桌一起汇报,一人说乘法算式,一人说对应的乘法口诀。

8、指生读一遍7的乘法口诀。

9、全体学生齐读一遍7的乘法口诀。

10、同学们,仔细观察7的乘法口诀,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11、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自由背诵7的乘法口诀。

12、记口诀,不仅要找特点与规律,也可通过一些小故事记住它,现在,同学合作拍手节拍记住7的乘法口诀。

13、同学与老师合作玩拍手游戏,老师说前半句,同学们说后半句。

三、巩固练习

1、看到同学们刚刚把7的乘法口诀背的很扎实,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做一做。

2、你发现了什么?

4、师小结

四、巩固测评

1、第一关

(1)口诀大比拼。

课件出示乘法算式,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2)算式大比拼。

课件出示7的乘法口诀,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

2、第二关

(1)出示一张日历

计算几个星期有多少天

(2)出示一张没有数字的日历,你能算出这个月有多少天吗?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1页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练习除法竖式。

2.结合情境能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正确的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提高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情境图:小朋友们,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找两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老师巡视。

3.反馈、矫正。

同学们看这两位同学做的对吗?预设:如有错误,找学生到黑板订正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15梅5=3(捆)答:可以捆成3捆。师:做对的同学举手,(鼓励学生的表现)做错的同学来说一说错的原因。学生分析错的原因,想到补充。下面来考考大家,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口答:练习除数相同,被除数不同的除法练习重点关注学困生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掌握情况。

2.竖式计算

(1)学生独立计算。

(2)反馈、矫正:做错的指生说一说错的原因。

说说竖式每一部分的名称和所表示的意义。

被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商应写在哪一位,为什么?(讨论)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1.自主练习第5题

(1)指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反馈、矫正,重点说说错的原因。

2.自主练习第8题

(1)读图:认真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读懂图意,解决实际问题)

(2)独立思考后做题,指两生板演。

(3)小组交流讨论:体现问题的开放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反馈、矫正。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自主练习第9题:讲数学故事

(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画面中的信息。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数字知识编出自己喜欢的数学故事。

(3)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4)指生结合生活情境用本节课所学的数学知识讲故事比赛。

三、课堂总结,当堂检测。

1.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2.当堂检测:完成本课《数学新课堂》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

15梅5=3(捆)

答:可以捆成3捆。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7】

信息窗2:制作植物标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6到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6到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用6到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教学难点:

用6到9的口诀求商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

教学准备:

课本、电脑、学具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2到5的乘法口诀来求商,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学的怎么样。出示课件。

(1)、把口诀填写完整。

(2)、直接写得数。

师:同学们学的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用6到9的口诀来解决问题。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带领你们去郊外旅游,采集了动植物的标本,今天,我们继续和书上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制作标本。(课件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3、探究新知

师:看,小朋友们要做的是植物标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快来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有42朵红花56片黄叶72片绿叶有3个同学再做小花的标本3个同学再做树叶的标本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根据这些数学数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制作一件标本需要6朵花,42朵花能制作几件标本?制作一件标本需要8件黄叶,56片黄叶能制作几件标本?制作一件标本需要9片长叶,72片长叶能制作几件标本?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来一个一个的解决。制作一件标本需要6朵花,42朵花能制作几件标本?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426教师板书:426

师:426等于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先自己算一算,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学具。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使用的方法。

生:用学具来摆一摆。用口诀六(七)四十二来计算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两种求商的方法算出了426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6是42,也就是用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

师:你能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吗?生:427=667=4276=42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下一个问题。制作一件标本需要8件黄叶,56片黄叶能制作几件标本?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算式。生:568=7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口诀七八五十六。

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做一件标本需要9片绿叶,72片绿叶能做几件标本?请同学们一起回答算式是:729=8你是怎么算的?用口诀八九七十二

4、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我说你写

(2)、闯三关。第一关:看谁算得快。第二关:我是小法官。第三关:比比谁聪明。课本72到73页1、5

(3)、吹泡泡。

5、概括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用6到9的乘法口诀求商

(1)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

427=6件口诀:六七四十二

(2)56片黄色的叶子能做几件标本?

568=7件口诀:七八五十六

(3)72片绿叶能做几件标本?

729=8口诀:八九七十二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篇8】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2~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0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梯度的习题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5的口诀求商理解和掌握。

2.学会写除法竖式

3.通过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梯度的习题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2-5的口诀求商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明确目标

1.师谈话引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吗?

组织学生回顾汇报。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总结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2-5的口诀求商。板书课题:2-5的口诀求商练习

3.课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加深学生对2-5的口诀求商理解和掌握(2)学会写除法竖式(3)学会合作,认真倾听,学会独立思考,正确评价质疑纠错。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第80页自主练习第12题

学生独立在课本中完成,完成后同桌互查统一答案,并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列式的依据。

再由小组长汇报本组同学完成情况,共同分析错例。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再进行小结。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81页第4、5题。

师要求学生认真读清题目要求再做。

学生独立在书本中列式填空,完成后小组内两个同学可以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并互相检查列式计算是否正确。

师边巡视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

如果问题在小组内完全得到了解决,选取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展示;如果在小组内仍然存在疑问,教师组织学生班内讨论、合作探究,从而引发师生间、生生间对问题的更深入,更热烈的交流探讨。在集体展示和合作探究后,进行纠错、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列式的方法,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练习结束后,对学生个人及小组表现给予评价,师小结。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82页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2人)合作探究,大组再交流讨论质疑,最后总结方法经验。如果学生确实不理解,这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摆圆片理解列式的方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研究,教师要注意参与其中,在探究中发现列式计算的方法。完成后各组代表在班内汇报交流,老师适时点拨,总结提升。?

练习结束后,对学生个人及小组表现给予评价。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总结:本节课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用2-5的口诀求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希望同学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这些问题,并灵活解决他们。

《二年级数学上册九的乘法口诀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二年级上册口诀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