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舞会

幼儿园教案四季

发表时间:2021-08-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舞会。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舞会”,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舞会(按规律排序)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以“四季舞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2.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排序方法、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难点:发现物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能力。

3.大胆设计排序方法,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2.物质准备:

(1)彩旗两条:一条按红黄蓝规律排序;一条按2红2绿规律排序。

(2)彩链两条: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增的规律排序;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减的规律排序。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17、18、19、20、23、24页,双面胶、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以“四季舞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最近我们一直在讨论四季,四季真美丽,我们开个四季舞会好吗?

(2)大家一起来布置会场,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3)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会场的方法,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通过与幼儿讨论布置会场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彩旗和彩链的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问:这条彩旗上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旗2,提问:接下去应该怎样排呢?为什么?它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

(3)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旗,一条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如果把颜色的规律改变就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旗。

(4)提问:你想用什么颜色,排列成一条有规律的彩旗呢?

(5)教师出示彩链1,提问这条彩链有个什么秘密?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什么颜色没有变?绿色是怎样变化的?

(6)教师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

(7)教师出示彩链2,提问这条彩链跟刚才的一条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

(9)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链,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如果把数量改变也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链。

评析:这一环节是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此时教师主要通过实物演示并伴随语言的讲解,帮助幼儿理解规律,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3、幼儿自主探索物体排序规律。

(1)教师介绍两种不同的操作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设计彩旗和彩链,每张桌子上的材料都可以去做,大胆设计,细心操作。听到音乐回到座位上。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幼儿的亲手实践,动手操作,使幼儿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内化对排序的理解,自主探索物体的排序规律,由一般规律的排序到学习递增递减的排序。

4、活动讲评

(1)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要求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请幼儿跟自己的同伴大胆介绍自己设计的彩旗和彩链,说出排列规律,互相检查。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列的,请小朋友们回家注意观察,下次我们再来交流。

评析:活动延伸,布置任务请小朋友观察生活中的排序规律,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境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队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排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活动目标:

1、通过将花片进行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学具: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2、记号笔人手一支。

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教具: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忙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因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4)小结:相同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 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师:请你们用不同的花片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2)师幼游戏“走钢丝”。

*老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老师和幼儿点数步子。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讨论: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让我们把今天的许多新发现、学会的新本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等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等分,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超市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超市》,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目标:

1、游戏活动中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习4的组成。

2、用不同符号创造性地反映自己的探索结果。

3、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与人交往。

(二)准备:

设置小“超市”,全新的情景,有利于幼儿投入活动,而根据4的分合设置超市内物品价格,使游戏不存在于形式而真正为教学服务。(物品都卖1元、2元、3元),

1元和1角硬币若干

垫板,硬纸盒做成的取款机每组一只,作业纸、笔

(三)过程

1、游戏导入

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2、取钱

师:逛超市买东西要带什么呢?出示小盒子,听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神秘的小盒子能引起幼儿的好奇,摇一摇一下子抓住幼儿的听觉,专注地参与活动,而凭借经验让幼儿大胆的猜测,能活跃思维,使活动气氛活而不乱)

师:这是取款机,里面有大小不同的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4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比谁取的对。

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4枚硬币的?(让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幼儿相互之间的学习,便于不正确的幼儿更正)

3、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4、观察硬币

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是什么样的?

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上一共有多少钱呢?(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同时也为数的分合作铺垫)

5、抛玩硬币

a,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有开门,我们来玩一会儿吧。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4 枚硬币轻轻撒到垫子,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b、幼儿游戏并记录

c、展示记录结果,教师总结

6、猜硬币

我手里有4枚硬币,现在我将它们藏在两只手里,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

7、购物

a,师: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但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要付够了钱,营业员阿姨才会把东西卖给你,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好多爸爸妈妈,那你们去给你的爸爸妈妈每人买一件礼物吧,一样送给爸爸,一样送给妈妈,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里的钱用玩,好吗?

b,送礼物

请幼儿把买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年妈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年妈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来源于生活。年历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是比较常见的,在年历中蕴涵着很多知识,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

2、学习使用年历查找日期。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日常已观察过年历,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知道自己的生日,认识汉字年、月、日。

2、房子年历卡片、数字卡(12、365、31、30、28)、汉字卡(大月、小月、平月)

活动过程:

一、出示房子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看看,这里有几座房子呀?(12)每座房子里面住着一些数字宝宝,请大家仔细观察每座房子里住的数字宝宝一样多吗?奇怪。怎么有的住了31个、有的住了30个、有的又是28个呢?想知道原因吗?请听个故事,答案就在故事里。”

二、欣赏故事,加深理解。(边讲边出示数字卡)

1、师:“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有多少个?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几座房子?”

2、师:“这12座房子连起来就是1年,每座房子代表1个月,那一年共有几个月呢?”

小结:原来一年有12个月把所有的天数加起来总共有365天呢。

三、了解大月小月。

出示数字卡(31、30、28)

1、师:“刚才我们发现有的月是31天、有的月是30天、还有的是28天,是哪几个月呢?请三个小朋友来找一找、排一排。”

2、师:“谁能将这几个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

3、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第一排31天的这几个月和下面一排30天的这几个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把所有是31天的月叫大月,是30天的月叫小月。

4、师:“还剩几月了?有几天?二月是这一年中天数最少的一个月,我们叫它平月。”

总结: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是平月只有28天。

四、了解练习查找日期。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呢?我们来找找在哪?”(请个别幼儿来找)你是怎么找的?”

小结:原来先要找几月,然后在它下面找几号。

2、集体练习“找生日”。

师:“前几天请小朋友回去了解了自己的生日,想不想来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在哪?”“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的生日在哪是几月几日?”笔圈。

3、个别操作,巩固练习。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这是哪一年的年历?在一年中要过很多节日模拟知道这是什么节吗?能把这些节日9从年历上找出来吗?”(幼儿互相说说,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年历上找自己的生日、节日,回去可以帮爸爸、妈妈找找他们的生日,还有其他的一些节日。”

活动反思: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展开,使幼儿比较形象、直观的了解的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幼儿的兴趣较浓厚。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星期(看月历)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2005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活动评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图形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图形”,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积极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

2、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课件-各种各样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彩色图形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

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二、彩色图形找朋友。

1、教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教师:彩色图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乐场,它们找到朋友了。

它们什么地方一样,成为朋友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颜色、大小三个方面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教师可将彩色图形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

6、小结:彩色图形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形做朋友,它们有的形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三、彩色图形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

教师:彩色图形来到游乐场门口,可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符合条件才能进。

2、教师边说边将红色和正方形标记贴上。

教师:原来要符合红色和正方形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

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5、教师:这个游乐场很神奇,这次进去的条件变了,这次要进游乐场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

6、请全体幼儿一起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7、师幼讨论检验。

8、小结:原来要进游乐场还必须符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不能进去。

彩色图形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现在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四、幼儿操作活动

1、讲解题目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简单规律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简单规律(自然现象及特定的规律)。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3、体验思维训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各一(○□○□○□;○□□○□□○□□;○□△○□△○□△);“奇妙的书”课件(封面是彩虹,从第一页到第七页依次是一颗红色的草莓、两只橙色的橘子、三根黄色的香蕉、四只绿色的西瓜、五只青色的苹果、六颗蓝色的梅子、七串紫色的葡萄:图片几组(从儿童到少年到成人再到老年人;从树芽到小树再到大树;从鸡蛋到小鸡再到母鸡,等等)。

2、学具准备:操作纸、记号笔、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二、基本部分1、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的范例条,请幼儿读一读每张范例条上的图形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1)出示范例条○□○□○□,提问:有哪些图形宝宝在排队呀?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它们的队伍后面还可以怎么排呢?它们的队伍排列得很整齐,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看得更清楚,用A表示圆形,用B表示正方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 AB A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的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2)出示范例条○□□○□□○□□,提问:看看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它们的队伍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ABB ABB ABB分组,教师在范例条下方记录,帮助幼儿小结规律。)(3)同样,出示范例条○□△○□△○□△,引导幼儿小结ABC ABC ABC排列的规律。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找出书中的规律。(1)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书”从封面到第三页。封面是彩虹,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第一页上是一颗红草莓;第二页上是两只橙色的橘子;第三页上是三根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按照页码猜水果的个数,按照彩虹的颜色来猜水果的颜色。)教师肯定幼儿的猜测,再引导幼儿完整地阅读大书,发现书中的规律。(水果的个数跟书页数一样都是从少到多;水果的颜色跟彩虹颜色排列的规律一样,都是从红色到紫色。)(2)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人的生长规律(出示图片)都是从小慢慢长大,最后变老。植物也是这样(出示图片),树从树芽到小树苗慢慢长大,最后变成大树……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3、幼儿操作活动(自由选择操作材料)。(1)看图形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出来。(2)按照排列规律粘贴图形。(3)按照动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4)按照植物生长的规律,排列图片。幼儿展示操作结果,教师进行评价。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来源:早期教育)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快乐火车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6以内数的分合形式。

2、练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看算式报出答案。

3、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6的组成和5的加减。

2、幼儿用书1-21页。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我们学过了6以内的组成,还记得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吗?是哪几种分发呢?

——鼓励幼儿前一已有经验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回答。

——师幼共同玩“碰球”的游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5” ,请幼儿看数字卡片,要求幼儿口报的数字 和 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是“5”。

2、游戏2—3遍后,可更换出示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要 和 老师报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二)游戏:开快乐火车

——师友共同玩游戏,鼓励幼儿快速地报出算式卡片上的得数,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的对: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幼儿:几点开?教师出示算式:你们猜?幼儿:()点开。

(三)幼儿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引导幼儿观察圆点和数字分合式。启发幼儿在空格中填写相应数量的圆点或数字,并说一说分合式。

——看算式进行5以内加减运算。

——看图列算式

——算式与答案连线。

(四)活动评价。

——鼓励个别幼儿大方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活动与记录,其他幼儿对照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表扬画面整洁、正确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面积守恒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铺垫子(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2、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3、能积极尝试和比较主动地学习。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塑胶板70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给每个幼儿人手5块塑胶板,让幼儿用塑胶板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根据拼出的场地的形状,想想它们分别像什么?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2、引导幼儿讨论:你们拼出的场地的面积大吗?让幼儿通过铺垫子去发现5块场地是否一样大。

二、操作活动:

给5块场地铺垫子并记录用了多少块板。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5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三、活动评价: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1、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5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5块场地一样大。

活动反思: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这次的数学活动:“铺垫子”,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这些长度、高度,培养了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这个活动上下来发现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桔子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桔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能点数2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知道20里面有2个10。

活动准备

1、数学卡:50以内的数

数学卡:50以内的数

数学卡:分解和组合 

2、糖葫芦若干(橡皮泥制作,小木棍)

活动过程

1、数学卡:[50以内的数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数桔子,数数一共有多少个桔子?

10个堆一堆,可以堆几堆?

(2)幼儿讨论后,在卡片上填上正确的数字。

一共有(20)个桔子

10个堆一堆,可以堆(2)堆

2、数学卡:50以内的数

(1)把10块糖果和10枚宝石放在一起数数一共有多少呢?

(2)请幼儿数出10快糖果,在数出10枚宝石。

知道2个10是20。

3、操作活动:串糖葫芦

请幼儿把10个糖葫芦串成一串,一共串两串糖葫芦。

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知道20里面有2个10。 

4、活动评价。

运用讲一讲、做一做的方法,让幼儿了解20里面有2个10。

教师:20数好后,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20里面有几个10?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我们走过四季》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案:《我们走过四季》》,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系列活动一:会变的天气

系列活动二:四季轮回

系列活动一:会变的天气

活动一、科学《多变的云》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

(1)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请幼儿自由表达。

(2)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1)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引导幼儿说出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

(2)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引导幼儿充分讨论、猜测。

(3)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3、初步认识云与天气的关系:

(1)图片上的云像什么?你们见过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天气?

(2)学习民间谚语:馒头云,天气晴、天上起炮台,不过三日雨淋淋、乌云盖头顶,大雨就来临。

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

活动二、语言:故事《淘气的雾弟弟》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楚的感觉。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具有对雾天的初步认识;自制眼罩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晴天与雾天的不同:

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晴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使或飞行的?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雾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和天上的飞机碰到了什么烦恼?小朋友在雾天有什么感觉?

2、欣赏故事《淘气的雾弟弟》:

(1)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2)雾天,司机开车真不方便,让我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吧。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了解太阳出来,雾就会消失的道理。

(4)后来雾弟弟到天上变成了什么?

3、游戏《蒙眼开车》:

(1)介绍游戏规则: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自制眼罩,模拟雾天开车。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发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3)请幼儿说说雾天开车的感受。

活动三、数学《8的组成和书写》

(一)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七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能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二)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贴绒数字;分合号。

学具:操作材料;水彩笔;铅笔。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复习7的组成

游戏《对数》:今天我们来玩对数的游戏,你报的数和我报的数合起来是7。

2、小组活动:

第一组剪贴格子;第二组给圆点涂色记录;第三组分隔点涂记录;第四组分点子记录;第五组翻片片记录。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贴格子、给点涂色、分隔圆点、翻片片才有顺序?请小朋友进行自己组的活动,不换组。

3、集体活动:学习8的组成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活动完成的怎么样?先看看两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分的和记录的是否一样?8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你们看看哪组分合式是有顺序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1变成2多了1,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

(3)从互换的形式,启发幼儿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这7组分法,有哪几组分合式你不写出来,别人也能知道?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4和4这组能不能省略不记。)

活动四、贴画讲述《云彩壁画》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合适的材料、方法表现云的形状。

2、能将贴画编讲完整的故事。

(二)活动准备:

蓝色绘画纸;油画棒;棉絮。

(三)活动过程:

1、各种各样的云:

(1)引导幼儿观看云的图片。

(2)谈论几种云的外形和相关的天气。(积云胖胖的,又弄又厚,像一座山,形状易变;卷云像羽毛,一行行,一群群;层云宽大,灰色,位置很低。)

(3)这些又大又白、一簇簇在天空中到处游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它们不是棉花,不是肥皂泡,不是软糖,它们是成千上万吨水漂浮在高空中。

2、我看见的云:

(1)引导幼儿在蓝色纸上用棉絮和白色油画棒表现出自己看见的雪白、柔软的云,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说一小段话,教师帮助记录。

(2)将幼儿的话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云彩壁画。

3、游戏《白云乌云》:

(1)介绍游戏规则:教师说白云,幼儿边做蝴蝶飞的动作,边念白云飘飘天气好;教师说乌云,幼儿边做蹲下的动作,边念乌云滚滚要下雨,快快停下避避雨。

(2)根据幼儿的兴趣,游戏进行若干次。

活动五、常识《小小气象员》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寒暑表的名称、用途,知道寒暑表中的水银柱,热了会往上升,冷了会往下降。

2、知道天气是经常变化的,能关注天气,对自然变化有积极探索的兴趣,了解变化的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寒暑表;水温表;热水、冷水;画纸;描边笔。

(三)活动过程:

1、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1)谈论天气预报,引出课题:为什么大家喜欢看天气预报?什么叫天气预报?

(2)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每晚的天气预报要把什么告诉大家?每天报的气象一样吗?一年春、夏、秋、冬,天气有哪些变化?

(3)讨论:为什么要预报天气?

(4)小结:一年四季,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热、有时冷,有时晴、有时雨。人们可以根据天气来穿合适的衣服,安排不同的工作,使大家生活得更好,天气预报真有用。

2、了解寒暑表的名称和用途:

(1)从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入手,引出寒暑表:气象员是怎样知道每天的温度的?

(2)师生观察寒暑表,通过实验了解它的作用:

①这种表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用?

②实验:把水温表分别放在热水、冷水中,引导幼儿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时候红柱子往上升?什么时候红柱子往下降?

3、记录天气情况:

(1)今天天气怎么样?温度是多少?请小朋友将今天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

(2)同伴间相互交流记录情况。

活动六、音乐:韵律活动《雨点沙沙》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小雨的喜爱。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雨天撑小伞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听听唱唱:

(1)我是一朵小雨云,圆圆胖胖的小雨云,打雷的时候,我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轰隆,轰隆轰隆!接着,小雨点沙沙沙,翻着筋斗落下来了。

(2)完整欣赏歌曲一遍: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3)听音乐拍旋律节奏。

(4)教师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然后完整地唱:这首歌曲有几段?唱了些什么?

(5)幼儿学唱两遍。

(6)教师示范变速唱,幼儿倾听不同的演唱效果。

(7)幼儿演唱歌曲。

2、唱唱跳跳:

(1)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如果你有一把小伞,你会在雨中怎样表演呢?

(2)幼儿表演。

活动七、数学《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

(一)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能按照图示列出算式。

2、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义。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片,贴绒算式;学具铅笔,操作材料,剪刀。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

(2)学习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7加1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3)学习8的第一组减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8减1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和标记做四道算式题;第三组分隔点图记录;第四组看图写算式;第五组剪贴格子。

3、活动评价:请每组的幼儿分别讲述自己的活动。

活动八、绘画故事《小水滴的新家》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水滴的新家。

2、尝试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小水滴。

(一)活动准备:画纸、笔。

(三)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小水滴的家》: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提问:小水滴从妈妈的怀里掉出来,到了哪里?鼓励幼儿大胆想想,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2)欣赏故事它和树握握手到不见了。

提问: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它干了些什么事?

2、画画小水滴的新家:

(1)你能不能让你画的小水滴能跑、会跳、能看、还有表情呢?想象一下小水滴会落到哪里?有些什么表情?

(2)幼儿绘画,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3)引导幼儿说说小水滴掉到了哪里?它的新家在哪里?

(4)引导幼儿将想象画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5)欣赏故事结尾,听听故事中的小水滴最后怎么了。

活动九、语言:散文《风儿和我》

(一)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了解散文中拟人守法的运用。

2、会用语言、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体验风和人们的关系,感受作品中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散文录音;和风儿做过游戏。

(三)活动过程:

1、谈话:你见过风吗?风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一遍,幼儿初步欣赏散文:

散文的题目叫什么?听了散文以后,你觉得怎样?你喜欢这篇散文吗?

3、出示挂图,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再次欣赏散文:

散文里说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你喜欢散文的哪一段?

4、幼儿听散文录音,边听边跟着念散文中的某些片断。

5、组织幼儿绘画《风儿和我做游戏》:启发幼儿画出在什么地方,风儿和我玩什么游戏。画玩以后,鼓励幼儿说一说。

活动十、音乐:歌曲《风儿找妈妈》

(一)活动目标:

1、能唱准休止符与弱起旋律。

2、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双声部合唱,体验与别人协作的快乐。

3、通过演唱歌曲,体验思念妈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幼儿已欣赏散文诗《风儿和我》。

(三)活动过程:

1、将歌词串成一篇小散文,教师进行朗诵,帮助幼儿理解歌词、记忆歌词:风儿问过谁?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

2、幼儿跟着教师朗诵歌词,初步体验思念妈妈的感情。

3、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4、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哼唱歌曲。

(2)指导幼儿演唱歌曲:风儿问过谁?(重点学习休止符与弱起拍的唱法)风儿捎给妈妈什么话?(重点指导:最后一句减慢结束)

5、幼儿分组练习。

6、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双声部合唱。

12

系列活动二:四季轮回

活动一、常识《四季轮回》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四季的轮回,知道季节的排列顺序。

2、发现和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

(二)活动过程:

1、四季的轮回:

讨论:每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哪几个季节?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每年都是由春到夏,由夏到秋,由秋到冬的顺序排列的)

2、我喜欢的季节:

(1)欣赏故事《四季的礼物》:通过欣赏故事,发现每一个季节的优势。

(2)欣赏散文诗《四个太阳》

(3)讨论:我喜欢的季节。为什么喜欢?引导幼儿发现每一个季节的特征和美。

活动二、语言:诗歌《四季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四季的特征,学习词语吐出、嫩绿、一枚、成熟、绣。

2、感受诗歌中美的意境,能有表情地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四季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了解四季的特征;四季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四季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

这四幅图片都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教师用图片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1)幼儿欣赏前提出听诗歌的要求:听完后,说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歌。

(2)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中说到了谁?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一句?为什么?

3、第二次示范朗诵诗歌:

提问:引导幼儿用诗歌中的话进行回答。

(1)春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对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学习词:吐出、嫩绿)

(2)夏天是什么?小花对太阳说了些什么话?

(3)秋天是什么?红果对太阳说了什么?(学习词:一枚、成熟)

(4)冬天是什么?白雪公主对太阳说了些什么?(学习词:绣)

4、在提问的基础上学习朗诵诗歌:

(1)引导幼儿逐幅根据图片进行朗诵。

(2)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个季节?请你朗诵一下吧。

5、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三、数学《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

(一)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能按照图示列出算式。

2、能用准确的语言讲述算式的含义。

3、培养幼儿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片,贴绒算式;学具铅笔,操作材料,剪刀。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

今天我们来碰球,我的球和你们的球合起来是8。

(2)学习8的第一组加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6加2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3)学习8的第一组减法:

出示3张实物图:这三张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谁会用一个算式记录这三张图的意思?8减2等于几?这道算题是什么意思?

现在算式的意思和刚才一样吗?谁能来说说算式的意思?请把算式读两遍。

2、小组活动:

第一组看图和标记做四道算式题;第二组根据图形选特征标记;第三组分隔点图记录;第四组看图写算式;第五组剪贴格子。

3、活动评价: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

活动四、小组活动:水墨画《睡莲》

(一)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地握毛笔的方法。

2、通过观察,尝试正确地使用浓墨、淡墨进行作画。

(二)活动准备:

笔、墨(浓墨和淡墨)、涮笔筒、餐巾纸、宣纸、抹布;教师范画。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范画,看看花瓣、茎、叶、叶脉等分别使用的是淡墨还是浓墨。

2、指导幼儿正确的握毛笔的姿势。

3、观察各部分的形状,如花瓣、叶子等,尝试用毛笔蘸对应的墨在宣纸上画出来。

4、引导幼儿尝试在画面上进行简单的填画,如云、太阳、水、小鱼等。

活动五、常识《一年四季的变化》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复习,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四季的名称、顺序及主要特征。

2、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和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春、夏、秋、冬的图片各一张,有关插图(四季的花卉、昆虫、农作物和不同衣着的人物)

(三)活动过程:

1、从景物上辨别四季:

(1)出示四张代表四个季节景物的图片(画面上有树和草):这四张图各代表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我们从图上的树和草的变化就可以辨别出四季来。春天的树、草开始发芽,并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的树、草长得很茂盛;秋天的树叶、草开始变黄,秋风一吹树叶一片片飘落;冬天的树,树叶落光,树枝是光秃秃的,小草也枯了。

2、从人们衣着打扮上辨别四季:

(1)出示穿着不同季节服装的小朋友插图:一年四季的天气有什么不同?人们在四季里穿些什么衣服?(请幼儿把插图插在相应的季节图片上)

(2)小结:春天,天气比较暖和,人们穿毛衣;到了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人们穿单衣;秋天,秋风轻轻的吹来,天气转凉了,人们又穿上毛衣;冬天寒冷,人们又穿上棉衣。

3、从昆虫的出现辨别四季:

(1)出示蜜蜂、蝴蝶、知了、蟋蟀的虫蛹的图片: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昆虫出现在什么季节?(请幼儿把这些昆虫分别插在相应的季节图上)。

(2)小结:蜜蜂和蝴蝶出现在春季;知了出现在夏季;蟋蟀出现在秋季;冬季到了,许多小虫都变成了虫蛹。

4、从花卉上辨别四季:

(1)出示桃花、荷花、菊花、腊梅花:这是什么花?它在什么季节开放?(请幼儿把这些花分别插在相应季节的图片上)

(2)小结:这是桃花,它在春季开花;荷花在夏天开放;秋天开放的是菊花;腊梅花不怕冷,在冬天开放。

5、从农作物的收获时间辨别四季:

(1)出示麦穗、稻穗、棉花、玉米的插图: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农作物的名称?它在什么季节里收获?(请幼儿分别把这些农作物插入相应的收获季节)

(2)小结:麦子在夏天收获。稻子按地区和气候的不同分双季和单季,双季是一年中收获二次稻子,第一次在夏季收获,同时种下第二批,到了秋天是第二次收获的季节,单季是一年中种植一次稻子,它在秋季收获。棉花和玉米都在秋天收获。

6、了解四季的顺序。

(1)我们已经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谁知道一年的开始是什么季节?它的顺序是怎样的?

(2)小结: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春季过后是夏季,接下来是秋季,冬季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

7、游戏什么季节到了:

每个幼儿画有树、花、农作物、动物的卡片各一张。请四个幼儿扮演春姑娘夏天、秋姑娘冬爷爷。当教师说:春天到了拿着与春季有关物体卡片的幼儿迅速站立,跑到春姑娘旁边,教师检查是否正确,游戏依次进行。

活动六、音乐: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按3/4拍音乐的强弱规律创编节奏型,能看指挥合作拍节奏。

2、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情境,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及三段体结构。

(二)活动准备:

水仙花图片;看水仙花图画;乐曲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介绍曲名,感受音乐结构:

(1)出示水仙花图片,介绍曲名《水仙花圆舞曲》。观看看水仙花的画面,简述小朋友去看水仙花,以及围着水仙花闻香、跳舞,然后回家的情境。

(2)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三拍子音乐,并随音乐拍手,熟悉旋律。

(3)分辨乐曲ABA的结构:乐曲的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2、分段听音乐:

(1)听A段音乐,引导幼儿根据看水仙花过程,体会小朋友去看花,以及看完花回家的情境,并启发幼儿用3/4拍舞步表达音乐的优美情绪。

(2)听B段音乐,引导幼儿根据小朋友闻花、跳舞的情境,用舞蹈动作表达感受。

3、完整欣赏音乐:

幼儿根据音乐结构,用即兴舞蹈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4、创编节奏型:

(1)启发幼儿按3/4拍规律创编节奏型。如XXX、XOO等。

(2)根据幼儿的创编,集体随音乐拍节奏。

(3)幼儿看指挥合作拍节奏。(如一组拍XOO,另一组拍OOX等。)

活动七、数学《9的组成及书写》

(一)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了解9分成两份有八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二)活动准备:

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贴绒数字;分合号。

学具:操作材料;水彩笔;铅笔。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复习8的组成

游戏《对数》:今天我们来玩对数的游戏,你报的数和我报的数合起来是8。

2、学习9的组成:

(1)出示9朵花:一共有几朵花?这几朵花有什么不同?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方位上观察和讲述。

(2)谁能有顺序地把刚才的事记录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的?

(3)请把分合式读一遍。

(4)请小朋友看一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1变成2多了1,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

3、小组活动:

第一组剪贴格子;第二组给圆点涂色记录;第三组分隔点涂记录;第四组分点子记录;第五组翻片片记录。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剪贴格子、给点涂色、分隔圆点、翻片片才有顺序?请小朋友进行自己组的活动,不换组。

4、活动评价:

请按序分合和记录的幼儿将操作结果讲述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的顺序。

活动八、绘画《我喜欢的季节》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绘画活动加深幼儿对四季的印象。

2、能运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四季的认识。

(二)活动准备:

四季图片;画纸;描边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1、提供四季的图片,幼儿小组讨论,四季的特征。

2、个别幼儿向大家讲述自己喜欢的季节都有些什么景色,人们的活动是怎样的。

3、幼儿绘画。

要求:保持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大胆的表现自己喜欢的季节特征。

活动九、语言:散文诗《四个太阳》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词语:清凉、邀请、冻僵。

2、理解散文诗内容,能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

3、感受散文诗中美的意境。

(二)活动准备: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讨论:是谁为我们大地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太阳)夏天,太阳会让我们有什么感觉?秋天会有什么感觉?冬天呢?春天呢?你希望太阳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2、欣赏散文诗《四个太阳》:

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春夏秋冬的太阳各是什么颜色的?

3、观看课件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提问(1)为什么春天的太阳是绿的?(学习词:清凉)

(2)为什么秋天要画一个金黄的太阳?(学习词:邀请)

(3)冬天是什么颜色的太阳?为什么?(学习词:冻僵)

4、学习朗诵散文诗,体会散文诗中美的意境:

(1)你最喜欢散文诗中的哪一句?请你用散文诗中的话来说一说吧。

(2)利用课件,让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

提问:你听了散文诗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呢?

5、和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四个太阳》。

活动十、音乐:打击乐《水仙花圆舞曲》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按指挥的手势,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进行即兴演奏。

2、积极参与设计演奏方案的活动。

3、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若干;乐曲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倾听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的节奏及ABA的结构:

(1)欣赏乐曲。

(2)出示几位小朋友创编的节奏图,和幼儿一起拍节奏,并提醒幼儿拍节奏时看指挥。

2、乐器演奏:

(1)启发幼儿自己设计配器方案,为强拍音乐配置对应的乐器(如大鼓、铃鼓等)。

(2)将幼儿创编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看指挥即兴表演,要求幼儿集中注意迅速做出反应。

(3)拍出强弱规律,表现乐曲的优美情绪。

3、完整地看指挥演奏乐曲。

区角活动:

1、科学角:提供酒精灯、镊子、纸条,指导幼儿操作发现风的形成;提供风标仪,指导幼儿观察风标的变化,并记录风的大小;

2、认知角:提供四季植物、气候、人们的活动等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四季特征及与人们的关系。

3、益智角:提供数学故事图,指导幼儿编讲8的加减故事,并列算式。

4、折纸角:提供牵牛花、燕子的折纸步骤图及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指导幼儿看图示折纸。

5、泥工角:提供泥工使用的工具:冰糕棒、牙签、筷子、拉环等,指导幼儿塑造四季水果、动物、花等。

6、表演角:提供头饰,指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风娃娃做客》。

7、音乐角:提供节奏谱、乐器、录音磁带,幼儿自由编配节奏为乐曲伴奏。

8、建筑角:指导幼儿相互合作并合理使用辅助材料搭建《儿童医院》、《植物园》、《气象台》。

9、图书角:提供有关四季的儿歌、故事等书籍。

10、语言角:提供诗歌《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诗《春天说了什么》《四个太阳》、故事《小桃仁》图片,指导幼儿自己发现学习;提供词语:五颜六色、像、渐渐,指导幼儿运用词语说话。

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科学运沙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为了加强学习效率,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科学运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沙、大、小杯子各10个、小桶和筐20个、记录单、标记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沙吗?是怎么玩的?玩沙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运沙的游戏。”

2 幼儿第一次运沙。

(1) 提出要求:这个游戏中每个人用杯子运沙,并记录运沙的总次数。

(2) 出示表格,记录每个幼儿运沙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

师:“请你们和好朋友互相说说运了几次。”

师:“谁来说说和好朋友一起游戏后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都是用一个杯子运同一堆沙,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 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手抹平)。

师:“如果每一次运的沙一样多,两人运的次数会一样吗?怎样才能每次运的一样多呢?”(示范)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 统计运沙次数。

(2) 引导幼儿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师:“这次大家发现如果每次都装满抹平,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 幼儿预测用小工具来运刚才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师:“现在,这里有大小两中杯子,你们猜猜用小杯子去运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请你们去试试。”

(2) 幼儿操作。

(3) 统计数据,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运的次数少,数据小,小杯子运的次数多,数据大。

5、 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杯子运的次数少,小杯子运的次数多。今天,运了一天的沙也累了,我们回去休息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滚来滚去


【设计意图】

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地观察中才能逐渐的发展起来。由于幼儿对球体的滚动很感兴趣,也充满了好奇,所以我让他们在玩球的过程中,探索球体与圆柱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感知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借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2.感受和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

4.能够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物体:乒乓球、皮球、塑料球、弹力球、八宝粥桶、茶叶桶、擀面杖、瓶子、正方体积木、长方体积木、圆形的纸片等。

2.大纸箱两个,一个贴“球体”.一个贴“圆柱体”;

3. 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的图片。

4.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橡皮泥、胶棒。

5.剪刀、白纸、绳子、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请你们找一找,哪些东西会滚动,把会滚动的放在大纸箱里。

2.幼儿通过与伴交流、探索、寻找发现可以滚动的物体。

(二)讨论球体圆柱体的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寻找到的可以滚动的物体,并演示证明这些物体可以滚动。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物体滚动时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让幼儿再次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球体: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像这样圆圆的、没有角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体。

圆柱体: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又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是一样大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像这样长长的、中间一样粗的、上面的圆和下面的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体。举起你找到的圆柱体让老师看一看。

4、请幼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从而感知球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5、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像球体?哪些物体像圆柱体?

6、小结:球体浑身都是圆溜溜的,会向各个方向滚动,而圆柱体有两个圆、中间一样粗、横着才会前后滚、竖起来时就能站的稳稳当当的。

(三)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4页,教师按提示要求指导幼儿完成“找一找哪些是球体、圆柱体”的活动。

(四)制作圆柱体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请幼儿在这些材料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制作材料,做一个圆柱体,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2、同伴之间玩玩比比大家制作的圆柱体有何异同,再次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五)滚滚乐

1.球体和圆柱体的本领很大,它们会滚来滚去。我们学习一下它们本领,好吗?

2.全体幼儿在地毯上自由的滚动,教师时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活动延伸】

在比较观察中,幼儿总结了球体、圆柱体的体征,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让幼儿寻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