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二)

高中优秀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1-08-07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二)。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二),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二)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与一般新闻相比独特的叙述角度。

(2)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鉴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所以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会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2.难点:体会新闻中所灌注的作者的个人感情。

【教学策略】

1.课前自主查找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2.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迅速将学生引入影片所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对纳粹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恨,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3.点拨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闻,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知道奥斯威辛是什么地方吗?

(一学生依据课前查阅资料概述。)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

(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同时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毒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闻《奥》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问题设置

1.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搜集本篇课文相关资料并在课下交流,下面就分别请小组代表,根据罗森塔尔参观顺序,到讲台前面来向全班出示最让你们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2.请一名同学做解说员,找出与幻灯片相对应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落。

3.对于阅读中的疑问,同学们也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三、深入探讨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学生讨论后明确:

2.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后明确:

标题吸引人。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学生可能会认为本文不是一篇新闻,因为与常见的新闻不同?

学生讨论后明确:

是新闻。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4.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好处是: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四、疑难探究

1.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

学生讨论后明确:

我们看到照片中的人物是一个二十多岁、可爱而美丽的姑娘。对于其他受害者,作者几乎没有任何正面描写,只有这位姑娘被惜墨如金的新闻记者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加以描述,“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在《小狗包弟》中,巴金选取了聪明、可爱、对人忠诚的小狗作为控诉文革、忏悔自责的主要载体和对象……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小狗等等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和感受: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课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师教学总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六、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三)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三)”,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2.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主体(6-15)参观苦难,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2.观看与二战相关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拉贝日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评。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问题一:文章的开头说“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这应是一幅美好的景象,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真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问题二:怎样理解这一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问题三:文章的13自然段中描写到照片中一个美丽的姑娘,临行前她在想些什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问题四:怎样理解14自然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问题五:在主体部分里,哪些段落控诉法西斯的暴行最为深刻?问题六:文章的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6自然段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第16自然段中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连串的否定句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问题七:在文中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或词语,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点击下载: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二)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新闻的内容要素和结构特点;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把握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新闻写作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正视历史,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不要忘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西斯的罪恶;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及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

2.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视角;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学会新闻写作。

三、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

1课时

2、教学策略

图文情景创设法

取镜采景法

导学法

强调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课题与作者

1、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他被一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他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本文则在1960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

2、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高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整体感知--动情

以带问默读的方式进行整体感知。

主导问题:1、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记者为什么还要去报道,这个题目取得好不好?

明确:① “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②“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③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以欲情故纵之笔引起读者兴趣。

2、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是怎样感受到的?

明确:恐怖、惨绝人寰。在作者描写的游客惊恐、害怕的表情中感受到的。

(四)课文赏析--动心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赏析课文:精巧的视角、精彩的细节、精炼的语言。

1、精巧的视角

选取一篇普通的短新闻,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它的写作视角。

新华社电 昨晚十点,北京新华路中段一家KTV发生特大火灾,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较严重。目前,还不清楚火灾原因,警方正在全力调查。

明确:写作视角是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陈述。但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多见于新闻写作。也就是客观报道。

然后再与本文的写作视角进行对比。

明确:本文的写作视角很特别,不同于以往新闻的写作视角,在客观叙述的基础之上还有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突破零度写作的传统模式。

弄清了写作视角后再来看看这种独特写作视角下的具体内容,采用取镜采景法,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摄影师,自己去抓拍镜头,体会作者的感情,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表情,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拥挤的囚犯宿舍--“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③遇难者的鞋子--“…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执行绞刑的地下室--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2、精彩的细节描写

课文的细节描写渗入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也是独特写作视角的深入体现,采用导学法。

①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连这种地方都能开出胜利之花,正义之花,地球上还有什么邪恶不被打倒呢?

②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暖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③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这一切,这样写有悲上加悲的效果。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实乃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3.精炼的语言

这则新闻开头和结尾的语言如散文诗般的优美,新闻主体的语言又不乏反讽和凝练,此处采用导学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首先引导学生品味如诗般的语言:

在布热金卡

最可怕的事情是

这里居然

阳光明媚暖和

一行行白杨树

婆娑起舞

在大门四周的草地上

儿童在追逐游戏

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

阳光照耀

不该有

光亮

不该有

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

孩子们的嬉笑

在奥斯维辛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

阳光明媚

绿树成阴

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其次引导学生品味精炼的语言。

①“参观者默默的迈着步子”,仔细揣摩“默默”二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明确:参观者的心情十分沉重

②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注视着参观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故意把视点颠倒,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

③仔细体会“够了”二字的情感并说说它简而味永的作用。

明确: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对受难者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分子的痛恨;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愿,这二字可谓简而味永。

(五)课文总结

首先学生试总结课文的主题。

明确:①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

②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③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老师再总结课文。

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提醒大家要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

(六) 布置作业--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1、观察身边的新鲜事,写一则短新闻。

2、课后观看一部反映奥斯维辛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并写观后感作为本周的作文,字数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精巧的视角--突破零度写作

精彩的细节--以情入景

精炼的语言--优美、凝练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2.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主体(6-15)参观苦难,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2.观看与二战相关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拉贝日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