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物理《声、物态变化、运动》复习资料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01

九年级物理《声、物态变化、运动》复习资料苏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物理《声、物态变化、运动》复习资料苏教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九年级物理《声、物态变化、运动》复习资料苏教版

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针对图1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关于声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传声A.气体不能发声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
如图2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我们观察到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困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火星
如图4所示,将盛有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烧杯中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温度为100℃,并沸腾B.温度略低于100℃
C.经较长时间,才能沸腾D.温度为100℃,但不沸腾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5所示,图6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首先登场的是宋祖英和成龙,一曲《邀世界共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歌声是由于演员声带的而产生的,现场观众能听到歌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传播,观众能区分宋祖英和成龙的声音,是由于他们声音的不同.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中比在_________中传播得得快.
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不一样。
冬天,小明父亲将车启动行使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_________(填“冷”或“热”)风。
节能电动车为上海世博园区的观光提供了绿色交通服务。若一辆电动车在中国馆附近的水平路面上以8米/秒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了50秒,则通过的路程为____米;若此时车内的乘客以车为参照物,则中国馆是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射击后经过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m.炮弹运动的速度是m/s.(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m/s)
三、作图题
(1)如图5木块的读数为cm
(2)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6,示数为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7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不变/变大后不变/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m/s;
(2)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最后的下落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1)“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8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时间t/min01234567891011温度t/909192939495969798989898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图作出水沸腾的图像。
()
①;②。
(4)实验中,小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给水加热,水的
(l)晶体图是。它的熔点是;
(2)该晶体熔化过程用了分钟时间;
(3)该晶体熔化时需要热,温度;(上升/保持不变/下降)
(4)晶体图像上,3min时是态,8min时态,12min是态。
(5)图12中的四幅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探测船上的声纳发出的超声波以1500m/s的速度射向海底,海底再将超声波反射回来,经8s后声纳收到反射的超声波,试求海底的深度。

李钢从家出发到某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13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延伸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常用温度计种类:
A、实验用温度计: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
B、寒暑表: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C、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结构特点: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缩口处的水银断开,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但是每次使用之前,应当把体温计中的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刻度部分制成三棱柱形是利用放大镜原理。
③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可,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利用标准点法求正确温度
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标准的温度计,根据它们的读数或水银柱的变化来确定正确的温度比较困难,可采用标准点法来确定正确的温度。其步骤为:A、确定标准点及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B、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C、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一个实际温度的变化;D、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E、根据题意求解。
二、熔化和凝固
⑴、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
3、晶体的熔化: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
②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③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
①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温度,温度会一直升高。
②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先变软,然后逐渐变稀成液态,温度不断长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⑵、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凝固点: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
3、液态晶体的凝固: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就是它的凝固点。
4、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温度会一直降低。
⑶、物体在熔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⑷、温度为熔点的物质既可能是固态、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⑸、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
晶体
非晶体
相同点
状态
固体
固体
熔化过程
吸热
吸热
凝固过程
放热
放热
不同点
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主变
不断升高
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保持不变
不断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持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
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③沸腾:
A、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与上方的气压有关系。
C、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D、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持在沸点不变。
④蒸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B、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C、蒸发的特点: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
D、蒸发致冷:是指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或自身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下降。
⑤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蒸发
沸腾
共同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温度变化
液体自身温度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温度不变
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面上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上方气压的大小
⑥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①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②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③常见的液化:雾和露的形成;冰棒周围的“白气”;冷饮瓶外的水滴。火箭上燃料“氢”和助推剂“氧”都是通过加压的方法变成液态氢和氧的。
3、电冰箱是根据液体蒸发吸热,气体压缩体积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有制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华吸热来得到低温。
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最后不见了;寒冷的冬天,积雪没有熔化却越来越少,最后不见了;用久的灯丝变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常见的凝华现象:玻璃窗上的冰花;霜;用久的灯泡变黑;冰棒上的“白粉”。
五、解释物态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1、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A、识别问题给出的初状态与末状态;B、根据有关的概念或规律寻找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过程;C、得出结论。
2、不要以错误的主观感觉作为判断依据,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并不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物态变化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物态变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什么是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的含义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固知识点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熔化知识点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
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
①压强。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凝华
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升华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液化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
2.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⑴降低温度(遇冷、放热)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⑵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3.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②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热)
汽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219℃时,氧为固态。-183℃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高于78℃时为气态)
2.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暑假初二物理上册知识提前辅导【什么是物态变化】xx教育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初二物理暑假学习,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运动与力、压强和浮力》苏教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运动与力、压强和浮力》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九年级物理复习资料:《运动与力、压强和浮力》苏教版

一、填空题
1.(2012·南京)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km.
(2012)“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时突然刹车,但汽车仍要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汽车具有.同时转动方向盘,汽车急转弯,这是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该过程中车胎温度升高,这主要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车胎的内能.
(2011江西)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重力,从而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重力,于是沉入杯底。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2011南京)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2012)一氢气球匀速上升时,受到空气的浮力F、重力G和空气阻力f,这些力的关系是()
A.F>G+fB.F=G+fC.F>G﹣fD.F=G﹣f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
30Nf乙=60NB.f甲=30Nf乙=40N
C.f甲=50Nf乙=60ND.f甲=50Nf乙=40N
11.(2012·盐城)自行车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以下认识中错误的是()A.脚踏上印制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车轮做成圆形是为了减小摩擦C.车把手紧套在钢管上是为了减小摩擦D.用力捏刹车把是为了增大摩擦
(2012)刘翔在最近结束的上海田径l10m栏比赛中,勇夺冠军.在他比赛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起跑时,他用力蹬地,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他的跑鞋底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他超过其他运动员时,相对于该运动员是运动的D.冲过终点后,他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13.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3(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3(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断

14.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4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水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15.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5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6.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如图6所示.“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等情况下将气囊压入水中, A.人的重力减小了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

17.(2012·山西省)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B.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18.(2011·大连)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C.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 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
19.(2011·广安)李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图8的实验中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20.(2012·常州)2012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人马里亚纳海沟11000m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
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21.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断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酒精的密度是0.8×l03㎏/m3)() A.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悬浮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也沉底
22.(2011·哈尔滨)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m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1.0×103kg/m3,g=10N/kg)() A.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B.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C.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ND.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l.28×10m3
三、作图与实验
23.(2012·揭阳)如图9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力的示意图.
24.(2012·巴中)如图10所示,重50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对斜面B的压力为40N,作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及物体B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5.(2012?福州)小佳同学利用运动鞋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1)如图所示,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目的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再往鞋子里添加砝码并均匀摆放,改变的是鞋对桌面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压力F/N测力计示数/Nl2.323.32.634.33.445.34.2(3)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中作出运动鞋所受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图像。
(4)分析图象可得结论:.
(5)若他拉着运动鞋匀速前进的速度由0.02m/s变为0.04m/s,在其他情况不变时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⑴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⑵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⑶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冰壶的体积为8×10-3m3,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多少?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少?

27.(2012·湖北宜昌ρ水=1.0×103kg/m3,g取10N/kg)。

28.(2011·连云港)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地震和海啸灾难,致使福岛核电出现核泄漏。为减少放射性污染,电力公司利用“人工浮岛”(一个钢制的空心浮体)储存放射性污水,该浮体是用8×l06kg的钢板制成的一个外形长140m,宽50m、高3m的空心长方体。问: (1)为了不使“人工浮岛”沉入海底,该浮体最多可以储存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放射性污水?(为了计算方便,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10N/kg) (2)请你谈谈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