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纲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11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纲
 (第一单元)
一、作家作品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
2.《我的母亲》作者胡适,原名胡洪骍,字适之。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文艺评论家。
5.《再塑生命》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日记》等。海伦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想象丰富,文思有如泉涌。
二、文体常识
1、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
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2、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
特点——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优美。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三、字音字形
1.正音字
油光可鉴(jiàn)绯(fēi)红诘(jié)责匿(nì)名
抑扬顿挫(cuò)匿(nì)名文绉绉(zhōu)期期艾艾(ài)
庶(shù)深恶(wù)痛疾鬈(quán)禁锢(gù)
锃(zèng)亮黝(yǒu)黑颔(hàn)首低眉滞(zhì)留
酒肆(sì)炽(chì)热觅(mì)食尴(gān)尬(gà)
迁徙(xǐ)花团锦簇(cù)驿(yì)站不逊(xùn)
郁郁寡(guǎ)欢杳(yǎo)无消息杳(yǎo)掺(chān)和
宽恕(shù)广袤(mào)无垠繁衍(yǎn)犀(xī)牛
意趣盎(ànɡ)然黯(àn)然失色刀剑入鞘(qiào)芦荟(huì)
解剖(pōu)吹笙(shēnɡ)粲(càn)然预(yù)兆(zhào)
2.形近字
戳(直戳)霭(烟霭)绮(绮丽)恕(宽恕)签(签名)隘(狭隘)
戮(杀戮)蔼(和蔼)畸(畸形)怒(发怒)鉴(油光可鉴)溢(洋溢)
梗(作梗)搓(搓洗)傲(傲慢)赔(赔罪)绫(素绫)脾(脾气)
哽(哽咽)蹉(蹉跎)遨(遨游)陪(陪同)棱(棱角)裨(裨益)
3.多音字
解:解(jiě)除;押解(jiè);浑身解(xiè)数
更:更(ɡènɡ)加;更(ɡēnɡ)新
悄:悄悄(qiāo);悄(qiǎo)然
四、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油光可鉴:课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不逊:无礼。逊,谦逊。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托辞:借口。
杳无消息:远得看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诘责:质问并责备。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文绉绉:形容人举止、谈吐文雅的样子。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名门望族:指有声望、有地位的大家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不求甚解: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像锦绣一样美丽。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冥思遐想:深沉地思索,遥远地想象。
黯然失色:暗淡无光,失去原有的色彩。
(《伤仲永》文下的注释及课文翻译。)
五、名句精华
1.“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解析】——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
2.“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解析】——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解析】——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4.“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解析】——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
5、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解析】“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迫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底线上托儿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6、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解析】这里的“枉”字可以理解: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中国,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六、名段品读
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解析】——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6.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解析】——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解析】这里的“它”指代第一本书,这第一本书值得作者“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因为这第一本书带给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独特感悟。这第一本书的故事,和与这本书有关而引发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相关推荐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总纲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总纲”,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复习总纲

 (第一单元)

一、作家作品

1.《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海澄,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

3.《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戴望舒,诗人。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是舒婷,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5.《祖国》作者是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6.《黑人谈河流》作者是兰斯顿·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二、文体常识

1.诗歌是以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2.诗歌的基本特点:

⑴高度的概括性,用尽可能简洁的笔墨,通过最有艺术表现力的形象,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⑵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⑶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美。⑷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3.诗歌的分类:

⑴按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如《木兰诗》;抒情诗,如《我爱这土地》;说理诗,如《登鹳雀楼》。

⑵按语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格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韵律写成的诗,如《钱塘湖春行》;自由体诗则不受格律的约束,在形式上比较自由灵活,如《天上的街市》;散文诗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是散文化了的诗歌,在形式上显得更为自由灵活,如《海燕》。

⑶按时代划分,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

4.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这就叫押韵。

5.四言、五言、七言,这些通常指的是诗的表现形式,言代表字,四言就是每句诗是四个字,以此类推。古代诗歌中,以五言、七言为最多。律诗共八句,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有八句。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

三、字音字形

1.正音字

锦幛(zhàng)荇(xìng)藻蓬蒿(hāo)蝼(lóu)蚁蘸(zhàn)着

蜗(wō)行干瘪(biě)淤(yū)滩驳(bó)船簇(cù)新

胚(pēi)芽迷惘(wǎnɡ)隧(suì)洞慰(wèi)藉(jiè)镶(xiānɡ)嵌(qiàn)

虔(qián)信晨曦(xī)瞰(kàn)望深邃(suì)

2.形近字

隧(隧洞)徘(徘徊)峥(峥嵘)狰(狰狞)畔(河畔)纤(纤细)

邃(深邃)绯(绯红)铮(铮铮)诤(诤友)衅(挑衅)阡(阡陌)

3.多音字

颤:颤(chàn)动;颤(zhàn)栗更:更(ɡènɡ)好;更(ɡēnɡ)新

宿:宿(sù)营;一宿(xiǔ);星宿(xiù)折:折(zhé)断;折(zhē)腾;折(shé)本

藉:慰藉(jiè);狼藉(jí)

四、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嘶哑:声音沙哑。

残损:残缺、破损。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蓬勃:繁荣,旺盛。

虔信:虔诚而笃信。

慰藉:安慰,抚慰。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深邃:深的,幽深。

瞰望:从高处往下看。

簇新:极新,全新。

迷惘:因分辨不清而不知该怎么办。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

五、名句精华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赏析: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一般的激情。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表示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承担起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14年中考语文一轮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总纲

(第一单元)

一、作家作品

1.《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他不仅是中国卓越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而且还是造诣颇深的文学家和诗人,诗词代表作《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都收入《毛泽东诗词全集》。

2.《雨说》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

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当代诗人,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外国诗两首》,其中《蝈蝈与蛐蛐》作者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作者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二、文体常识

1、词的特点

“词”是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都能合乐歌唱。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每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决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词牌名还有“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歌,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是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来@源~:中#教网%]

三、字音字形

1.正音字

沁(qìn)园春

分(fèn)外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襁(qiǎng)褓(bǎo)

田圃(pǔ)

留滞(zhì)

禁(jìn)锢(ɡù)

喑(yīn)哑

静谧(mì)

劫难(jiénàn)

颤(chàn)动

朦(ménɡ)胧(lónɡ)

栖(qī)息

喧(xuān)响

沉浸(jìn)

2.形近字

惟(惟一)

竞(竞赛)

喑(喑哑)

缕(不绝如缕)

茸(毛茸茸)

唯(唯独)

竟(竟然)

暗(黑暗)

镂(镂空)

葺(修葺)

3.多音字

可:可(kě)是;可(kè)汗

数:数(shù)字;数(shǔ)风流人物;数(shuò)见不鲜

分:分(fēn)寸;分(fèn)外

调:曲调(diào);调(tiáo)整

汗:汗(hàn)水;可汗(hán)

颤:颤(chàn)动;颤(zhàn)栗

折:折(zhé)腰;折(shé)本

撒:撒(sā)手;撒(sǎ)种[

四、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文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风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俱往矣:都过去了。俱,都。

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润如油膏:滋润得像脂肪。形容土地温润、肥沃。

劫难:灾难,灾祸。

弥足珍贵:更加觉得珍贵。

喧响:声音大而杂。

五、名句精华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赏析:作者巧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态的“山”“原”比喻成舞动的银蛇和奔跑的巨象,化静为动,使静态的山脉和高原,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而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的写出了作者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思路点拨:1)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2)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赏析:这句是整首词的主旨句。“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作者相信“今朝”的风流人物定能不负历史使命,创造出空前伟大的业绩,表达了作者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思路点拨:诗词的尾句多数是点睛之笔。

3.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郑愁予《雨说》)

赏析:“苹果”在这里语意双关:一是指真正的苹果;一是指作者带给少年儿童的自由、快乐、幸福,就像甜美的“苹果”一样。“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句中不仅暗含了一种祝福的力量,而且不露声色的卒章显志,照应标题,体现了诗歌的含蓄美。

思路点拨:理解诗的意象。意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的爱的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的祝福和希望。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3单元复习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3单元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上第三单元

考纲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清单

 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

 简介: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6月以后以上海的无产阶级为主。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革命阶段划分-1840至五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

 二、共产党成立

会议名称时 间地点内 容意 义

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1大会确定建党,制定了党的纲领。2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3选举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和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

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国民革命的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

 三、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的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

 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进军(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经过: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叶挺独立团: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人称“铁军”;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是赣南闽西根据地。

 五、长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六、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是报道的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D.公车上书

 2.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3.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4.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温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

 C.黄埔军校创建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5.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A.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力这首诗写于l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

 A.强渡大渡河 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C.飞夺泸定桥 D.巧渡金沙江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期间B.北伐战争期间

 C.五四爱国运动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

 8.右图是民国75年7月9日,台湾地区发行的一枚周年纪念封的局部邮票处。该纪念封是为了纪念60年前(民国15年)发生在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B.北伐战争开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辛亥革命胜利

 9.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0.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研究蒋介石已日记长达27年。右图是他的著作《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封面。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国内各阶级的利益

 B.工人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1.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国民党,打倒蒋介石。”这句话可能说于

 A.北伐战争前B.南昌起义前

 C.秋收起义前D.红军长征前

 12.“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军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的含义是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3.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4.这幅图片是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一张油画,该画所反映了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史实。这一史实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陕北会师

 15.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历程。你认为以下景点哪一个不应在设计路线之中

 A.井冈山纪念馆B.秋收起义纪念碑

 C.南昌起义纪念塔D.会宁会师纪念塔

 1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是指

 A.太平天国北伐

 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胜利进军

 C.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向农村进军

 D.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17.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

 18.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9.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20.八年级(1)班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据此,你可以判断,八年级(1)班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的洪流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21.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回顾历史,苏联(俄)曾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问题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仿照苏联(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请举一例。(2分)

 (2)仿照俄式革命道路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走向胜利?(2分)

 (3)建国之初(1949~1956年),中国经济建设也深受苏联(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又探索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2分)

 (4)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2.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2分)

 (2)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1分)

 (3)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1分)

 

 

 23.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请回答:

 (1)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

 (2)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1分)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5.CBCBA6-10.BBCCD11-15.BBBCD16-20.DCCCB

 21.(1)南昌起义或者秋收起义。(答对1点计2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如答井冈山道路亦可计分,共2分)

 (3)一五计划。(其它如三大改造、土地改革等均可计分,共2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它如答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均可计分,共2分)

 (4)革命与建设道路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和生搬硬套别国经验。(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计分,共2分)

 22.(1)前期是北京(1分)、后期是上海(1分)

 (2)1919年(1分)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爱国主义(1分)(符合题意也可)

 23.(1)遵义会议;(1分)毛泽东。(1分)

 (2)四渡赤水。(1分)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1分)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分)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