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案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07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观点要明确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写作 观点要明确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1.什么是议论?什么是议论文?

明确: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文还叫什么?

明确: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所以议论文又叫说理文。

3.议论文和其他文体有什么区别?

明确: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明确: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

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突显出来。

(三)观点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1.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

3.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总而言之,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四)观点不明确的几种情况

一是态度不明确,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二是论说范围过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啰里啰唆。

(五)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电子游戏”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大多数家长、老师持批评、反对态度。你的观点是什么?以“电子游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

2.提出要求。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例文导航。

对于电子游戏,大家并不陌生。谈起它,大家意见不一。有一些人认为:玩电子游戏并非坏事,电子游戏可以提高人的灵活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等,并不能因少数人玩得过分影响了学习而取缔它。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坚决杜绝电子游戏,一旦迷上了电子游戏,就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我是赞成第二种观点的,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本无可厚非,可是,电子游戏很容易让人上瘾。我有一个同学,他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尖子生。可是自上初三以来,他就迷上了电子游戏,一有时间,就泡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最终辍学,被家长带回家。我想,他一定很后悔,后悔当初的举动,毁了自己的前程。

玩电子游戏不仅会荒废学业,如果沉迷其中,不及时醒悟,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有的人为了玩电子游戏,就想尽办法节省自己的生活费用,上瘾了以后,就慢慢发展成偷家里的、学校里的钱财物品,最终走上不归路。更有甚者,因沉溺于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性格孤戾,漠视生命。听老师说:某中学的一学生因沉溺于电子游戏,而因为一点小冲突将自己的同学杀害了。

那么我们中学生应怎样避免误入歧途呢?我们中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不应该把时间、精力花费在不利于我们学习的电子游戏上。

【名师点评】

文章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旗帜鲜明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即玩电子游戏的危害。联系了生活实际来谈,做到了有理有据。

4.当堂限时作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评讲作文:

1.限时批改。

评分标准

分数评价标准

45分以上题目新颖,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立意有创新,语言优美

41~45分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立意有创新,语言优美

36~40分切题,语言流畅,思路清新

31~35分偏题,语言不流畅,思路不清晰,字迹潦草

30分以下跑题,字数不足,字迹潦草,不知所云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做到______。

4.小结。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修改自己本次的习作并打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他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分享。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明白了如何去写议论文,写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有理有据,用所选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颇有收获。

扩展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写作 论证要合理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进行论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论证的合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论证要合理”这个问题。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明确“论证要合理”的概念。

明确:论证,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

(二)“论证合理”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

(2)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同时,要通过恰当的分析,使读者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与论点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

(3)要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4)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三)论证的方法有哪些?各自起什么作用?

明确:(1)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

(2)作用:①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②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③正反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④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⑤引用论证:引用名言或引用一些普通人的说法,使其更具有权威性或大众性,使论证有力。

⑥因果论证:让人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⑦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四)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600字以上。

2.提出要求。

(1)在标题或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3.例文导航。

知足就会常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知足常乐。多想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会学会知足,同时,你也会快乐起来。唐伯虎曾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乐观令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过分悲叹自己,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如何能令人不敬佩?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的一句话,即刻就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回过,但他最后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璀璨了两宋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你就会快乐的。

人生就像一场梦,要做个好梦,就得带着微笑,多看看自己拥有的,比如亲情、友情。如果你懂得自己拥有多少珍贵的东西,怎么会不快乐呢?

【名师点评】

作者在开篇就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知足方能常乐。紧接着使用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两种方法对观点进行了论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4.限时当堂作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评讲作文:

1.佳作推荐。

2.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几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观点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要做到______。

(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

3.小结。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打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分享。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本次习作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再次了解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初步掌握了论证的方式和方法,明白了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学生们能够围绕观点对论据进行论证,推导出合理的结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写作学习改写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写作 学习改写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当我们阅读课文时,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呢,《杨修之死》能不能不让杨修死?《皇帝的新装》的结局中骗局被揭穿后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这一切都期待着我们这些“大家”来创作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改写”。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明确改写的概念。
1.什么是改写?
明确: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方式等,进行“再创作”。
2.改写的作用有哪些?
明确:有助于培养文体、语体意识,提高写作能力,还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原作。
3.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
明确: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写成口语;三是还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写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二)怎样才能写好改写?
明确:(1)首先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2)还要注意两个“一致”。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二是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3)要以原作为基础来写作。
(三)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请从你学过的寓言中任意选取一则,改写成一篇故事。300字左右。
2.提出要求。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3.例文导航。
《夸父逐日》改写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天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他追了九天九夜,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兴奋,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渴太累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就是“夸父山”。他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桃林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有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坚强勇敢、不畏牺牲的精神感动了,惩罚了太阳。从此,夸父的部落风调雨顺,万物兴盛,他的后代在那里生活得非常幸福。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名师点评】
此文的改写,发挥了联想和想象,补充了若干细节,丰富了故事内容。文采飞扬,笔下生花,把夸父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4.限时当堂作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评讲作文:
1.佳作推荐。
2.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四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做到______。
(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
3.小结。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打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分享。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本次习作的练习,学生们明确了改写的基本概念,了解了改写的要求,掌握了改写的技巧、方法,基本能做到不改变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形式,就能改写出任意一篇古诗、寓言、童话。
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有些同学不愿动笔,一说写作文,就感觉头疼,为难的不得了,这是平时练习得较少,或是平时看的东西少,脑子里空空的缘故。今后,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培养写作的兴趣,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2018部编版九年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18部编版九年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5 我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诗人、翻译家。

(2)背景链接

从1937年10月,穆旦开始听燕卜荪的《当代英诗》课,对叶芝、艾略特和奥登为代表的英国现代诗,有了精确的了解。1938年6月创作了《我看》。《我看》借鉴的是英国现代诗的“玄学思辨”,即一种思辨想象力。是一种对自然意象和意境的感悟,对社会现代生活的思辨。但这种思辨,又不同于纯理性的思辨,而是充满着肉体感觉和情感。即所谓的“思想知觉化”。

2.生难字词

(1)字音

丰润(rùn)沉醉(chénzuì)凝望(níng)忧戚(qī)

枉然(wǎng)飘逸(piāoyì)勃发(bó)摇曳(yè)

(2)词义

【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1)抽生读课文,读出一定的感情。

(2)齐读课文,揣摩每节的意思。

(3)教师小结:全文共五节,每节为一层。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春风吹拂,春草荡漾,仿佛春潮涌动,描绘出一幅绿油油的晚春图。

2.为什么说青草是丰润的?

明确:因为草长得茂盛。

3.“悄悄揉过”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风的轻柔。

4.第三节里的“你”指什么?

明确: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得快。

6.抽生读诗,理解其中的意思。

7.男女生分读。

8.全班齐读,读出氛围,读出感情。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作用:使句子更有张力,显得生动、形象。

2.诗人把“生命的飞奔”比喻成什么?

明确: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3.诗人在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发出怎样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时是抗战的第二年,他愿中国大地只有鸟语花香,生机勃发,远离战争。

4.体会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

明确:一是对春天的着色自然明亮,意象的选择贴近春天的丰满气质,另一方面却布满诗人心灵里的荒寒,这使诗中的词句呈现出跌宕之美,丰富张力,具有丰富错落的层次感。

5.穆旦的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6.默读诗歌,体悟诗歌感情。

7.再次回顾全诗内容,轻声地自由朗读诗歌。

8.闭上眼睛,体味诗人题目中的“看”。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春天里到处是诗歌,大自然里到处是诗歌。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风、草、鸟、天空、流云等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对万物的期待。

2.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搜集写春天的诗句。(至少4句)

明确: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④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整个教学过程,我尽量用诗意的语言,撩拨学生诗意的情怀;用诗人的情怀,拥抱孩子纯真的想象;用丰富的想象,碰撞学生创作的灵感;用创作的灵感,编织烂漫的诗篇。学生们笔下涌动的是自己的思想,抒写的是焕发生命色彩的诗句。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词。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2.生难字词

(1)字音

旁骛(wù) 亵渎(xièdú) 强聒不舍(guō) 蛀(zhù)

赦(shè)言不及义(jí)调和(tiáohé)妄想(wàng)

(2)词义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鹜,追求。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观点、看法的语句。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结构形式是“总——分——总”。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明确: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3.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明确:很多平凡人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事情,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明确: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在8~9段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4.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提示: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2.拓展延伸

课文口语和演讲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关于论点的中考题型:“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题技巧:看题目——看开头语段——看结尾——看中间过渡句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篇课文教学后,我在课外又设置了关于立足本职工作和树立远大理想的辩论,激发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效果很好,是本节课的延伸和补充。在辩论中,大多数学生更赞成应有远大理想,认为二者相矛盾。我做了点拨纠正,启发他们,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远大理想就会成为空谈,启发学生要全面具体地看问题。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毁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背景链接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攻占北京,掠夺并焚毁圆明园。

2.生难字词

(1)字音

赃物(zāng) 箱箧(qiè) 制裁(cái) 给予(jǐ)

恍若(huǎng)琉璃(liúlí)珐琅(fàláng)眼花缭乱(liáo)

惊骇(hài)晨曦(xī)瞥见(piē)劫掠(jié)

(2)词义

【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2)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4.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明确: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5.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题

快速轻声地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2.“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明确: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羞耻,民族的羞耻。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册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2.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发现了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读文、读人、读出自己。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好像拿到了一把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雨果先生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反语嘲讽,何等睿智;正直无私,何等珍贵。其实这也是我们全班同学写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8* 论教养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彬彬有礼(bīn)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箴言(zhēn)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

(2)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

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3)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明确: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2.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明确: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霆、对亲人缺乏了解、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进行“教养”方面的学习教育是很有意义的。俗话说“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提升教养不仅是对人格的培养,也是进入社会的“必修课”。同时,学生们也学到了本文对比论证(正反对比)的写法。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2)背景链接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身体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宽敞,可人们是不是也该想到“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需要拓宽,也需要达标呢?正如书中所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是应该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2.生难字词

(1)字音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下(huī)

广袤(mào)赘余(zhuì)窗棂(líng)坍塌(tān)

要诀(jué)困厄(è)襟怀(jīn)灼晃(zhuó)

自惭形秽(huì)憎恶(zēngwù)

(2)词义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品种繁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7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8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9~13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我们的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第14~17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第18~19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

明确:(1)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2)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3)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1~6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明确:第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第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的心灵活动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2.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16、17段。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盛着爱恨——光明温暖

盛放事业——坚固优雅

安放自身——独特安稳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的思想境界有了变化,他们明白了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超越,甚至是一种不为形役,高远圣洁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只有学会珍视自我,这间小屋才会更加独特与安稳。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在社会生活中,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应当学习和效法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在人生的全部过程中,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勇于拼搏。同学们,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勉吧!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1.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2.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示例:(1)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2)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3)我努力求取知识,目的在于希望日后能使用,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海伦·凯勒。

(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3.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4.举办一场故事会,讲述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5.将故事打印出来或抄写下来,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讨论交流。

示例:(1)勾践卧薪尝胆;(2)司马光用圆木警枕写《资治通鉴》;(3)祖逖闻鸡起舞;(4)岳飞,身怀报国之志,一生精忠报国,以满腔热血挥洒在南宋的大地。

6.采访自强不息的人物。

(1)采访准备;(2)实施采访;(3)撰写采访稿;(4)展示交流。

提示: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做出了一些贡献,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演讲:君子当自强不息

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

7.确定演讲主题。

示例:不可一曝十寒 不可知难而退

不可见利而进 凡事当做则做

须坚韧强毅 须不屈不挠

8.组建演讲团队。

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别组建“不可一曝十寒”“须坚韧强毅”等若干个话题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讲稿的撰写。

9.开展演讲活动。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演讲;另推荐一名同学作为评委,组成评委会,负责打分。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内涵。

对应1~2题

活动二:寻找“自强不息”人物。

对应3~6题

活动三:演讲“君子当自强不息”。

对应7~9题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次活动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的收益很大,大家明白了自强是一个人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正确面对成功,对待胜利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第二单元写作 观点要明确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1.什么是议论?什么是议论文?

明确: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说明,就是议论;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文还叫什么?

明确: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所以议论文又叫说理文。

3.议论文和其他文体有什么区别?

明确: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

明确: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

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突显出来。

(三)观点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1.有的文章,题目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

3.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总而言之,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四)观点不明确的几种情况

一是态度不明确,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没有鲜明的立场;二是论说范围过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啰里啰唆。

(五)结合例文,指导技法

1.明确内容。

“电子游戏”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大多数家长、老师持批评、反对态度。你的观点是什么?以“电子游戏”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要明确,思路要清晰。

2.提出要求。

(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

(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取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

3.例文导航。

对于电子游戏,大家并不陌生。谈起它,大家意见不一。有一些人认为:玩电子游戏并非坏事,电子游戏可以提高人的灵活应变能力、判断能力等,并不能因少数人玩得过分影响了学习而取缔它。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坚决杜绝电子游戏,一旦迷上了电子游戏,就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我是赞成第二种观点的,适当地玩一玩电子游戏本无可厚非,可是,电子游戏很容易让人上瘾。我有一个同学,他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尖子生。可是自上初三以来,他就迷上了电子游戏,一有时间,就泡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最终辍学,被家长带回家。我想,他一定很后悔,后悔当初的举动,毁了自己的前程。

玩电子游戏不仅会荒废学业,如果沉迷其中,不及时醒悟,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有的人为了玩电子游戏,就想尽办法节省自己的生活费用,上瘾了以后,就慢慢发展成偷家里的、学校里的钱财物品,最终走上不归路。更有甚者,因沉溺于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性格孤戾,漠视生命。听老师说:某中学的一学生因沉溺于电子游戏,而因为一点小冲突将自己的同学杀害了。

那么我们中学生应怎样避免误入歧途呢?我们中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不应该把时间、精力花费在不利于我们学习的电子游戏上。

【名师点评】

文章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旗帜鲜明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即玩电子游戏的危害。联系了生活实际来谈,做到了有理有据。

4.当堂限时作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评讲作文:

1.限时批改。

评分标准

分数评价标准

45分以上题目新颖,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立意有创新,语言优美

41~45分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立意有创新,语言优美

36~40分切题,语言流畅,思路清新

31~35分偏题,语言不流畅,思路不清晰,字迹潦草

30分以下跑题,字数不足,字迹潦草,不知所云

2.佳作推荐。

3.美文共赏。

(1)作者朗读。

(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

(3)自由评:听众点评,不超过三人。

(4)自评: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自评。

在本次作文中,我最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______;我写作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______;最大的失误是______;经过本次写作,我在下次作文中一定做到______。

4.小结。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修改自己本次的习作并打成电子稿,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他同学把电子稿上传到班级QQ空间,供大家分享。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明白了如何去写议论文,写议论文如何做到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洁,有理有据,用所选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颇有收获。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