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语文上10征友启事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2

二年级语文上10征友启事教案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10征友启事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

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懂得在考虑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积累“欢迎、兴奋、怨言”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积累“欢迎、兴奋、怨言”等词语。

2.领悟“征友启事”因内容不同而引起不同结果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征友启事

小牛想找个朋友①,便贴出一张征友启事②:

“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③联系……”[句导读:这是第一张征友启事。从四个“一起”我们可以看出,小牛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没有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符合他需要的朋友。]

段导读:小牛很孤单,想找个朋友,就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

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④地跑过去看。[句导读:“兴奋”写出了大伙儿看到刚贴出的征友启事时的心情。]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句导读:写大伙儿都很失望。]结果,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段导读:小动物们看了征友启事,都摇头走了,小牛没有找到朋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小牛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贴出后的结果。

小牛跑到老牛那儿去诉苦⑤:“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呢?”[句导读:从小牛的诉苦内容可以感受到小牛的抱怨和伤心。]

段导读:写小牛跑到老牛那儿去诉苦。

老牛听了小牛的怨言⑥,教⑦了他一个办法。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写小牛跑到老牛那儿诉苦,老牛教了小牛一个办法。

第二天,小牛又贴出一张征友启事:

“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或者⑧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晒太阳,或者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其中一点,欢迎联系……”[句导读:“或者……或者……或者……一点……”写出了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小牛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现在他既考虑到了自己的需要,又考虑到了别人的实际情况。]

段导读:小牛又重新写了第二张征友启事。

⑨新:初次出现。

⑩热闹:景象繁盛活跃。(例句)元宵佳节,大街上非常热闹。

团团:形容旋转或围绕的样子。

新⑨的征友启事刚一贴出,牛栏前就热闹⑩起来。[句导读:“热闹”写出新的征友启事引来了不少朋友。]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句导读:“团团”说明想做小牛朋友的动物多。]

段导读:写小牛的第二张征友启事既考虑了自己的需要,又考虑了别人的实际情况,引来了不少朋友。

山羊说:“我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我陪你一起晒太阳!”

马驹说:“我和你一起学耕田!”

段导读:写出小牛有了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等朋友。

不一会儿,小牛就有了许多朋友。

第三部分(第6~13自然段):写小牛贴的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贴出后的结果。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自主积累词语“欢迎、兴奋、怨言”。

2.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动物的图片。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他们都是谁呢?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2.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有一头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于是写了一张“征友启事”。(板书课文题目:征友启事)

3.齐读课文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4.学生质疑。

什么是启事?这张征友启事上写了什么?小牛征到朋友了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顺怎么办?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学习方法。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教师范读课文。

三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1.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和生字做朋友。

2.再次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生字。

3.自学生字。思考:运用哪种识字方法容易记住生字?

4.学生汇报。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5.游戏巩固。

给动物挂牌:出示小牛、猎狗、马驹和花猫的图片,指名让学生在图片下贴上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6.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

征友启事陪伴耕田联系猎狗兴奋怨言或者牛栏围住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辅导就是解答学生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通常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剩下的部分采取全班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

2.在本课教学中,就“两张征友启事有何不同”这一问题采取了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懂得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小黑板;小动物的头饰。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复习字词。

2.听写字词。集体订正。

3.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头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了解小牛征友的过程

1.指名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

2.思考: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

3.再次默读课文。数一数小牛征了几次友,结果怎样。(两次。第一次没有找到朋友,第二次找到了朋友。)

4.为什么这两次的征友启事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

三比较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

1.出示小黑板,左右各一个启事。

2.指名分别读两张征友启事。

3.说说两张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一个是做到以上几点,一个是做到其中一点。)

4.再以小牛的身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张征友启事。

5.如果你是小动物,看到第一张启事,有什么反应?小动物们看了启事后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6.小动物们看到了小牛的第二张征友启事,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标画出有关的语句。

7.小动物们答应和小牛做朋友了,试着用开心的语气朗读课文。

四情境表演,加深感悟,拓展延伸

1.分小组合作表演。

2.通过两次征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可让学生以“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出自己想对小牛说的话,从而培养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2.教师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分角色朗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比一比,再组词。

2.照样子,填空。

例:一(个)朋友

一(则)启事一(只)山羊一(条)猎狗

一(个)办法一(朵)白云一(座)大桥

3.趣味语文阅读。

一哭一笑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一名人小故事——伟大的友谊

恩格斯一直在经济上资助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他和马克思生活在同一城市,几乎每天通信,在革命事业上互相鼓励、促进。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完成了战友的未竟事业。

二教学实录(节选)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着读一读这两张“征友启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这两张“征友启事”不同。

教师:你读书很认真,发现了不同。谁说说哪里不同?

学生2:我发现第一张“征友启事”是:“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第二张“征友启事”是:“一起吃草,或者一起玩耍,或者一起晒太阳,或者一起学耕田。”

教师:你真棒!你找得很全面。

教师标出:“一起……,一起……,一起……,一起……”“或者……,或者……,或者……”。

学生3:我觉得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就是第二张比第一张多了“或者”。

教师:说得棒极了!你不仅找到了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而且进行了对比,抓住了不同的关键点。

教师:正是由于这一词之差,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4:小牛贴出第一张“征友启事”,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贴出第二张“征友启事”,找到了许多朋友。

教师:你认为这一词之差,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学生5:因为小牛开始要求太高,那些小动物都不能全部做到。

学生6:我想是因为小牛开始光想自己的需要了,没有想到别人。

学生7:后来,老牛教给他一个好办法,他把“一起”换成了“或者”。这样,山羊、猎狗等小动物,只要做到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

[教学分析]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直奔文章的重点内容,抓住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让学生充分读文。通过对比读,自主发现两张启事仅“一词之差”的不同。然后,紧紧抓住“或者”这一词之差,引导学生发现、得出用词略有不同,导致结果迥然不同的结论。同时,也让他们感悟到了“只想自己”和“既想自己,也考虑别人”这两种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态度。

精选阅读

小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征友启事》教案三篇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征友启事》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导语】《征友启事》是以小牛犊找朋友为线索展开的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与人合作才能结交到朋友。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14个字,会写8个字,会自主积累词语。

通过区分两次的征友启事内容的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求同存异”才会交到朋友,引导学生正确交往。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的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10课——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读题认识“征”“启”字,学生读题质疑

1.什么是启事?

2.谁给谁写征友启事?等等。

二、学生自由读文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后告诉老师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都可以说出来,提出来。学生积极发言)

四、解决问题

1.小牛为什么要征友?出示词语卡片“孤单”说话。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学会区分两个不同的启事,区分他们的不同之处。(教师分别出示两种不同的启示)

在读启示的过程中教师指导认识

朝夕相处 耕田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3.两种不同的启示分别有什么效果?

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表演,表演中认识词语“猎狗”“马驹”“学习”“兴高采烈”

五、有情朗读课文

六、小结

请你写一个征友启事,想象怎样写,能让你叫到更好的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课文

二、游戏——寻找好朋友

方式:教师读出语声字有关的句子,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来,并找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及要认识并要求会写的字。并及时指导朗读句子。

例:

教师: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学生:找到句子后,圈处词语“孤单”重点认识“单”字,相同的方法学习所要认识的生字。

单 张 做 离 教 猫 习

三、游戏识字“我的朋友多”

小组进行交流我是这样记住这些字的。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文

二、游戏(听写生字)

三、作业

书写生字

四、拓展思维

编演课本剧——《找朋友》

五、小结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征友启事”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与人合作才能结交许多好朋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体会小牛犊的两次征友为什么回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 现场调查,导入新课

1. 现场调查:你有几个好朋友,这几个好朋友分别有什么优点?

2. 小牛犊怪孤单的,他一心想找个好朋友,他找到好朋友了吗?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书屋。

二. 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小组互动小组内互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3. 集体交流讨论:小牛犊两次正友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 自主合作,表演结合。

分角色表演

四. 检查识字

篇三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通过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明白说话不同,带来的效果也不同的道理。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两张《征友启事》的异同,理解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牛、马驹、花猫、猎狗、山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跟好朋友们玩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呀?(引导: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等)

2、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有一头孤独的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便写了一张《征友启事》(边师板书:征友启事)

3、齐读题目,读了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引导理解:“征”这里是“找”的意思,“征友”就是找朋友。

设悬念:小牛想找个称心的朋友,它是怎样写《征友启事》,结果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不过呀,我们昨天学习了生字词,小牛想考考大家对字词掌握没有。

二、复习生词

1、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2、大家读得真不错,相信待会把这些词宝宝放回课文里,大家一定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小牛写了几次《征友启事》,每次的结果怎样?

2、反馈归纳: 小牛写了两次《征友启事》,第一次一个朋友也没找到,第二次找到了很多朋友。

过渡:小牛的《征友启事》究竟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第一次一个朋友都找不到,第二次却找到了很多朋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了解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及结果。

课件出示 :

1、自由大声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反馈情况,引导理解

(1)随机出示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在黑板所画好的大树上)

(2)指名读

(3)征友启事刚刚贴出,有哪些小动物跑来看呀?(据回答板书:山羊、猎狗、花猫、马驹)

(4)出示句子: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山羊、猎狗、花猫、马驹都兴奋地跑过去看。(引导:兴奋,你可以换哪个词来理解 ?指导朗读 )

(5)指名扮演:山羊、猎狗、花猫、马驹。(由其他同学边读句子,他们跑出来,引导注意“兴奋、跑”)

(6)问:你为什么那么开心地跑出来?(让学生自由回答)

(7)读征友启事的内容。

(8)出示:可是,看完了,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出来的几个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朗读)

(9)在坐的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些小动物? (引导:山羊可以……可以……可以……却不会耕田,猎狗可以……可以……可以……却不吃草……

(10)指导朗读,读出从兴奋到失望的语气。

小结:是呀,小牛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却没考虑到别人的实际,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多难过啊,于是跑到老牛那去诉苦:

出示:唉,世界这么大,我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找不到呢?

过渡:老牛教了他什么办法,第二张征友启事是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次小牛可以交上许多朋友呢?

(二)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和结果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结尾

2、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

(1)指名小组读

(2)出示两张征友启事,自由读,比较异同

(3)指名反馈

A、两张征友启事都是小牛想找朋友

B、第二张征友启事多了三个“或者”和“其中一点”

C、引导理解第二张征友启事的意思: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也就是说:能……,不能……可以做他的朋友,能……,不能……也可以做他的朋友

D、齐读第二张征友启事

4、因为山羊能陪小牛一起吃草,猎狗可以陪小牛玩耍,花猫可以陪小牛晒太阳,马驹能陪小牛一起学耕田,因此,他们都和小牛交上了朋友,你们瞧(出示课件)牛栏前便热闹起来了。

出示句子:

山羊说:“我同你一起吃草!”

猎狗说:“我跟你一起玩耍!”

花猫说:“我陪你一起晒太阳!”

马驹说:“我和你一起学耕田!”

比较并理解“同、跟、陪”它们都是“和”的意思。

教师小结: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来,我们分组来读读这四句话。一组读山羊的话,二组读猎狗的话,三组读花猫的话,四组读马驹的话。

四、总结全文

1、学了征友启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我们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朋友能和我们 一起克服困难,驱除寂寞,享受快乐,如果我们交朋友时既能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他人,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板书设计:

10 征友启事

山羊 吃草

猎狗 玩耍

小牛

花猫 晒太阳

马驹 学耕田

交友时既要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征友启事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征友启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领悟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插图 投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生字。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头小牛很孤独,也想交朋友,它是怎样做的?

2、揭示课题:征友启事。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猜猜课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读书。

3、读后释疑: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4、师范读。

(1)画出生字。

(2)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再读课文,巧识字。

1、出示生字词,集体认读。

2、同桌互读。

3、做开火车的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拼读要求写的7个生字。

2、给7个生字组词。

3、分析识记生字字形。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讲评学生的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并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领悟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牛,它非常想和别的动物做朋友,它怎样做了呢?

3、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孤单,体会小牛的心情。

3、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提出问题: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 它能找到朋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

(2)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语,假如你是(山羊,猎狗,马驹)你会说什么?

(3)小组表演。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过渡: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很失望,就去找老牛,老牛会说些什么?

(2)全班齐读。

5、学习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自然段。

(1)自由读,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与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

(2)假如你是山羊,猪,狗等动物,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对朋友求全,就会失去所有朋友,对朋友求同就会得到所有的朋友。

四、拓展。

你想找什么样的朋友?请你也写一张征友启事。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11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张 第二张

兴奋来,摇头走开 热闹,团团围住。

二年级语文上6阳光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佳子关心奶奶的感情,懂得要关心、体贴老人。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积累“绿茵茵、灿烂、礼物”等词语。

3.结合上下文,理解“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的含意。

重点

难点1.理解佳子的想法和做法,感受佳子对奶奶的爱。

2.结合上下文的内容,理解“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的含意。

教学

课时两课时

阳光

清晨,佳子走出房门,来到绿茵茵①的草坪上。[句导读: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段导读:写清晨,佳子来到草坪上。

初升的太阳射出金色的光芒。[句导读:“金色的光芒”点明阳光明媚。]草坪上开满了鲜艳②的花朵。叽叽喳喳的小鸟在天上飞着。[句导读:“叽叽喳喳”写出了小鸟很多、很快乐。]啊,大自然多美呀!佳子高兴得又跳又唱。乌黑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③下闪闪发亮。[句导读:写出了佳子在享受美好的阳光时的快乐心情。]

段导读:这段话从上写到下,由景写到人,写出了阳光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世界。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清晨佳子在洒满阳光的草坪上玩耍。

佳子玩儿累了,坐在草坪上休息。[句导读:写佳子坐在草坪上休息。]啊,裙子上洒满了灿烂④的阳光!这时,佳子心里闪出⑤了一个想法:“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⑥送给奶奶。”[句导读:因为佳子喜欢阳光,所以产生了要把阳光送给奶奶的想法。]

段导读:写佳子想把阳光当成礼物送给奶奶。

佳子的奶奶腿不方便⑦,不能出门。[句导读:写奶奶不能出门的原因是腿不方便。]她总念叨⑧:“要是能晒晒太阳,该多好哇!”[句导读:句中“总”“要是……该……”写出了奶奶想晒晒太阳的愿望。]佳子小心⑨地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佳子对奶奶的爱。]

段导读:写出佳子关心奶奶,她打算把阳光小心地包在裙子里送给奶奶。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佳子想奶奶的腿不方便,决定把阳光包在裙子里送给她。

“奶奶,奶奶,我给您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您瞧,多好的阳光!”[句导读:佳子关爱奶奶,为奶奶着想,她把阳光带回来送给了奶奶。]

段导读:写佳子回家告诉奶奶自己给她带来了最好的礼物。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裙子里面却什么也没有了。[句导读:写阳光不见了。]佳子急得都要哭了。

段导读:写裙子里的阳光不见了,佳子非常着急。

奶奶把佳子搂⑩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句导读:“搂”“很久很久”表明奶奶感受到了佳子的爱,非常感动。]她望着佳子的脸,微笑着说:“好孩子,别着急,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句导读:从奶奶的话中,我们不难理解佳子对奶奶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使奶奶心里暖融融的。]

段导读:写奶奶感受到了佳子的爱,心里充满了阳光。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佳子没能把阳光送给奶奶,可奶奶说阳光在她心里。

1.学习生字,积累“绿茵茵、灿烂、礼物”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理解佳子心情愉快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与课文第2自然段内容对应的图片)。

一从课文题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1.板书词语:阳光

2.请大家读一读这个词语,当你读“阳光”一词的时候想到什么?(温暖、明亮。)

3.你感受到过温暖吗?(当妈妈抱着我睡觉时,觉得很温暖;春天到了,我觉得很温暖……)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阳光》。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自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汉语拼音多读几遍,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3.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朗读词语。

绿茵茵草坪照射叽叽喳喳累了灿烂礼物念叨搂在怀里望着微笑

4.小组自学生字,想想每个生字的记法。

5.比较区分“坐、作”。

出示练习:放学了,我()在椅子上写()业。

三自读自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1.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佳子。)“佳”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清晨,佳子到草坪上玩儿,把灿烂的阳光包在裙子里带给奶奶。可是阳光不见了,奶奶笑着告诉佳子,阳光跑到了奶奶的心里。)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小声读第1、2自然段,体会佳子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轻松、愉快、高兴。)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出来的?说给大家听。

2.投影出示句子:“啊,大自然多美呀!”指导学生读这一句话。

3.第2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大自然的?请同学再读课文。

4.看本课插图,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1)请一名同学读第1、2自然段,大家看图听读。

(2)练习把句子说具体。看图填空。

①草地上开满了花儿,好像。②小鸟在天上飞着,好像。

(3)说说图上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想象一下,还有哪些景物图上没有画出来,请你边想象边说。

(4)师生齐读:“啊,大自然多美呀!”

5.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1)观看课件,在老师的引领下,尝试背诵。

(2)小组相互检查,巩固背诵。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字词作业

1.《阳光》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文章。课文主人公佳子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不方便,不能出屋晒太阳,她便用裙子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佳子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这篇课文在趣味中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2.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围绕“读”展开教学的。有彰显个性的个别读,有烘托情感的齐读,还有分角色体会的表演读,尤其是能创设出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读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佳子关心奶奶的感情,懂得要关心、体贴老人。

2.结合上下文,理解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课件1(生字、新词的投影);课件2(第3~7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的投影)。

一复习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请几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朗读给予评价。

2.全班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复习生字、新词。教师出示课件1,演示词语,请学生变换形式读熟。

绿茵茵射出叽叽喳喳累了裙子念叨包起来灿烂搂在怀里礼物

微笑望着

二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体会佳子送奶奶阳光的原因

1.佳子是怎么想到要把阳光送给奶奶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3、4自然段,用线画出来。

2.出示句子1: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出示句子2:佳子的奶奶腿不方便,不能出门。

出示句子3:她总念叨:“要是能晒晒太阳,该多好哇!”

3.分别请三个同学读这几句话,大家边听边体会,然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4.学生汇报。

句子1表现出佳子对奶奶的爱。

句子2写出了佳子的奶奶不能到户外晒太阳的原因。

句子3表达了佳子的奶奶希望到户外晒太阳的强烈愿望。

5.结合课文内容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佳子产生了把阳光送给奶奶的想法。

投影出示填空:因为(),所以佳子想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6.再次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了解佳子的品质

1.请同学读第5、6自然段,大家边听边体会,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知道佳子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她懂得奶奶的心思,就把奶奶最想得到的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送给奶奶。)

2.再次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标画出最能表现佳子品质的句子。

3.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

4.汇报。

出示句子1:佳子小心地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表现了佳子的孝心。)

出示句子2:“奶奶,奶奶,我给您带来了最好的礼物!您瞧,多好的阳光!”(想到奶奶就要看到灿烂的阳光,佳子的内心十分激动。)

出示句子3:佳子急得都要哭了。(阳光不见了,佳子非常难过。)

5.用对比的方法体会词语的意思。

投影出示句子,请一名同学来读。

(1)佳子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2)佳子小心地把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去。

你体会到了什么?(佳子生怕把阳光弄丢了,因此,她小心地包住阳光,表现了佳子的孝心。)

四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体会奶奶说的话的意思

1.佳子为丢失了阳光而急得要哭出声来时,奶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一个同学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2.学生汇报。(奶奶的做法:搂在怀里很久没有放开,微笑着说。奶奶的话:好孩子,别着急,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

3.奶奶为什么会这么做?(奶奶用自己温暖的怀抱安慰佳子。)

4.奶奶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然后各组汇报。

(奶奶虽然没有亲眼看到灿烂的阳光,但是,奶奶被佳子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阳光”指的是佳子的爱心、孝心。在奶奶的心中,佳子的爱心是最有价值、最温暖人心的。)

五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觉得佳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投影出示。

佳子是个()的孩子。

六拓展延伸

佳子小小年纪就懂得了把爱送给别人,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们班里也要开展“送爱心”的活动,把我们的真心和诚意送给最需要的人。我们把爱送给谁呢?用什么方式送呢?班内讨论。

1.结合插图,让学生体会佳子陶醉在阳光中的情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佳子把阳光带给奶奶了吗?结合这个问题,让学生理解奶奶的话:“好孩子,别着急,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

1.照样子,给下列字加偏旁并组词。

例:因(因为)(茵)(绿茵茵)

平(平时)(坪)(草坪)不(不是)(怀)(怀抱)

2.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

(1)太阳光芒射出初升的

初升的太阳射出光芒。

(2)鲜艳的花朵草坪上开满了

草坪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朵。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汉字数字,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一)尘不染(三)思而行(四)海为家

(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九)霄云外

4.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有关太阳光和太阳能的小知识

太阳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太阳可以说是所有生物的母亲,有了太阳的照耀,地面才富有生气,才会有疾风劲吹、江水奔流、花开果熟,生物才能生生不息。

太阳能是太阳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地球上处处皆有太阳光,人类可直接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无须运输。其次,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最后,对于人类来说,太阳能是用之不竭的能源。

二年级语文上12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一试”等词语。

重点

难点理解课文第7自然段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小马过河

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段导读:概括介绍故事的主人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①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②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哇,你把这半口袋③麦子驮到磨坊④去吧。”[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过河的原因——老马让小马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段导读:写故事的起因,讲小马第一次帮妈妈干活儿——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小马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小马驮起麦子,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⑤了去路。河水哗哗⑥地流着。小马为难⑦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句导读:这句话写了小马的心理活动,说明他不动脑筋,遇到事就依靠别人,自己不去尝试。]

段导读:写小马遇到了困难。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⑧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句导读:这句话用了“……请您……好吗”的句式,体现了小马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老牛说:“水很浅⑨,刚没⑩小腿,能蹚过去。”

段导读:写老牛告诉小马河水很浅,能过河。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句导读:这句话用惊讶、激动的语气读。]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句导读:这句话写松鼠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水很深。]

段导读:写松鼠告诉小马河水很深。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段导读:写出了小马遇事不动脑筋,自己不去试试。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讲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听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话,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决定回家去问妈妈。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句导读:这句话要读出难为情的语气。]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句导读:妈妈的两个问句让小马反省到老牛说水深、松鼠说水浅都是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经过亲自试了的结果。]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句导读:写小马难为情,深知自己的无知。]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句导读:这句话是老马教育小马的话,是本文的中心句。妈妈告诉小马一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并亲自实践,才能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这一段讲了妈妈耐心地教育小马,告诉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蹚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句导读:写小马亲自试试,小心地过了河后知道了水的深浅。]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这一自然段起总括的作用,讲小马小心地过了河,进一步说明了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动积累“连蹦带跳、昨天、试一试”等词语。

生字、新词卡片。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文题目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小马过河》。(板书课文题目)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同学们,请打开课本,对照着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对照拼音,自学课文。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8个自然段。)

4.指名分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

三再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对照着拼音,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自学。

3.开火车朗读生字。

4.去掉生字卡片上的读音,认读生字。

5.投影出示本课的词语,学生认读。

马棚一匹马做事麦子驮到磨坊一条小河伯伯淹死昨天叹气

亲切试试深浅

6.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认真地朗读。

四小组学习,分享识字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2.汇报识字的方法。

(1)熟字相加:木+朋=棚马+大=驮口+华=哗麻+石=磨

口+又=叹+刀=切口+拉=啦矢+口=知

(2)熟字加偏旁:故+亻=做

(3)记词组:深—浅(意思相反)

3.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玩猜字的游戏。教师指字,同学猜字。

五开展朗读比赛

分组练习,展开比赛。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洪亮。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童趣,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议、自练的形式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故事,感受童话的趣味性,初步和故事的主要人物——小马交上朋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教师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马、老马、老牛、松鼠之间的对话,在读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故事的寓意。

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的图片。

一复习回顾,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开火车检查朗读,师生评议。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老牛和小马图)找出老牛和小马的对话。

2.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次对话。

3.(出示松鼠和小马图)松鼠为什么认为小马会淹死呢?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不知怎么办好。于是它跑回家里去找妈妈。学到这里,你认为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呢?说出你的理由。

5.拓展思维:假如你是这匹小马,你会怎么做呢?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看板书质疑。

2.找出不懂的词语。

(1)难为情——谁难为情?它为什么难为情?难为情的话该怎样读?

(2)亲切——怎样读出亲切的语气?

3.看图讨论:同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

回答:因为老牛(),所以它说()。

因为松鼠(),所以它说()。

4.拓展思维:假如有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河,它们来问你,你该怎样回答?

5.妈妈是怎样教育小马的呢?

四自读课文第8自然段

1.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多读几遍,想一想是什么意思。(板书:试)

2.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看图回答)(板书:蹚过去)

3.小马蹚过河以后,有什么感受?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不深不浅)

看图,回答问题:为什么小马的感受与老牛、松鼠说的情况不一样呢?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过渡:学完课文了,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动脑筋,亲自做)

六总结课文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能光听别人说,要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1.让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头饰,自由组织,自选角色,分角色进行表演,这是一个由内化到诠释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设计两个问题:(1)老牛和松鼠的话错没错?小马试验的结果为什么和它们说的都不一样,是河水发生了变化吗?(2)如果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它们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设计与大象、小白兔的对话,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老牛和松鼠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但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1.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生字,再组词。

口(叹)(叹气)刀(切)(切菜)故(做)(做工)

大(驮)(驮着)式(试)(考试)朋(棚)(马棚)

2.填空。

一(匹)老马一(条)小河一(袋)粮食

一(个)口袋一(个)办法一(头)老牛

3.写一写。假如有一只猴子要过河,会怎样?请你以“小猴过河”为题,自编故事。

一马字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比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二实践名言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

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

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

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

三教学实录(节选)

(教师带上小马头饰,学生分别带上老牛伯伯和小松鼠的头饰)

教师:老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

学生1:能。因为水很浅,刚没小腿,我蹚过,一点儿危险都没有,绝对不会被淹死的,根本不用害怕,只管放心过好了。

教师:这样啊,那我可要马上过去了。

学师2:(旁白)正当小马准备蹚过去的时候,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

学生3:(带着小松鼠的头饰,激动地大叫)别过河,别过河,你会被淹死的!

教师:(做出吃惊的表情)水很深吗?

学生3:深得很,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教师:(做害怕的表情)啊?这么深哪!刚才牛伯伯不是说水很浅,才刚没小腿吗?我到底应该听谁的呢?这可怎么办呢?哎,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牛伯伯、小马、松鼠的对话精彩不精彩?

学生齐答:精彩。

[评析: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情境,把学生自然地带入其中,改变了自身的角色,融入到童话世界里。学生尽情地朗读,自然地揣摩小马的心理变化。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学生的表现欲,还使语文课堂成为他们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朗读,提高了朗读水平。]

教师:此时的小马感到很为难,因为牛伯伯和松鼠一个说水浅,一个说水深,到底谁说得对,你快告诉小马吧。

学生1: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因为老牛很高大,所以他觉得水很浅,而松鼠身材小,所以他觉得水很深。

教师:你的思维很活跃,反应很快。这个回答让大家都感到很满意。

教师:此时,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样做呢?

学生2:我会用一根木棍往水中放,试试水有多深。

学生3:我觉得可以用“扔石子”的方法试一试,河边一定会有石子的,如果石子落水的声音很响,就说明水很深;如果石子落水的声音很小,就说明水不深。

学生4:老师,如果我是那匹小马,我会自己下水试一试,如果觉得不是很深,就蹚过去;如果感觉有些深了,有危险了,就赶紧掉头回来。

教师:你很聪明,也很勇敢,敢去尝试,还为自己找了退路。

教师:可书中的小马想到回家问妈妈。你来评价一下,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

(大屏幕出示:的小马。)

学生5:胆小的小马。

学生6:不爱动脑筋的小马。

学生7:懦弱的小马。

教师:你都知道“懦弱”这个词了,可真了不起。

[评价:课堂教学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进行,学生的情感体验越发深刻强烈。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由选择读文的方式,来体验小马和妈妈的对话,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触及了学生的精神需求,使认知活动高度有效。]

教师:小马回家后,他心里是什么感受?

学生1:不好意思。

教师:哪个词语让你感觉到了?

学生2:难为情。

教师:大家知道小马最后过河了。在妈妈说的话中,哪句话对小马的触动最大?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

教师:现在你再来评价一下这是一匹什么样的小马。

学生3:勇敢的小马。

学生4:胆大的小马。

二年级语文上8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理解第3自然段的内容。

2.知道朱德同志让人在扁担上写“朱德扁担,不准乱拿”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①。[句导读: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句导读:“不远”点明了当时敌人随时都会进犯井冈山。]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朱德带领队伍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上出产②的粮食不多。红军常常③要抽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句导读:“常常”表明去茅坪挑粮的次数多。]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④,非常难走。[句导读:“五六十里”说明挑粮的路远,“山高路陡”说明路难走。]可是每次挑粮谁都争着去。[句导读:“每次”“谁”说明总是这样,从不例外,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苦的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红军常常要到茅坪去挑粮。虽然山高路远,但每次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句导读:“也”表明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⑤,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句导读:写朱德同志的穿戴和他挑粮的情形。]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⑥怎样跟敌人打仗。[句导读:写出了朱德同志的辛苦。]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⑦藏了起来。[句导读:因为大家心疼朱德同志,怕他太劳累,所以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还让人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句导读:“不料……又……还……”点明了朱德同志敢于吃苦、敢于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大家见了,越发敬爱⑧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句导读:“越发”写出了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并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

字词导读

①会师: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

②出产:本文指人工生产。

③常常:经常。

④山高路陡(dǒu):形容地势险要,行走困难。

⑤斗笠(lì):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

⑥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例句)爱迪生经过不断研究,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

⑦担

⑧敬爱:尊敬热爱。(例句)她是一位值得我们敬爱的老师。

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同志、队伍、会师”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带有扁担图的卡片;生字卡片;朱德同志带领的红军队伍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时的图片资料。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

1.出示扁担图。

(1)教学“扁”“担”,并用“担”做扩词练习。

(2)扁担是干什么用的?

2.扁担上写着什么呢?(朱德扁担,不准乱拿)

(1)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2)教学“德”。字形指导:朱德爷爷一心为人民,我们记住右下半部是“一心”。

3.这是一根“朱德的扁担”。(揭题并板书)

4.朱德爷爷为什么要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二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汇报,老师点评。

三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1.对照拼音,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来。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朱德扁担同志一支队伍井冈山出产草鞋斗笠打仗

(2)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汇报。

3.认读词语。

4.指导学生书写。

(1)按照生字的间架结构分类。

(2)重点指导“扁、担”的书写。

(3)学生各自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分组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1)播放课件(会师时的图片),简介背景: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五百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看,他们多么高兴啊!(看图)

(2)什么叫会师?(两支部队会合在一起)

3.轻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部队为什么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去挑粮有什么困难?

(1)看填空,回答以上问题。

①(),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粮。

②从井冈山上到茅坪,路很远,有(),(),非常难走。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山高路陡”?

(3)教师小结:红军会师后,面临着吃粮的困难,经常需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山下还有敌人,这种危险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4)大家为什么都争着去挑粮?(引发学生讨论)

4.朗读第1、2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学生只有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讲课前教师要简单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对于不常见的扁担一定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可着眼于扁担的特别之处,进而引导学生了解红军战士不畏困难、朱德同志以身作则的革命精神。

2.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活用语文。上课时,教师应努力寻找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读、写的训练。

1.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感人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词语卡片;朱德和红军战士们共同挑粮的图片;歌谣投影。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词语。

2.课文第1、2自然段讲了什么?

3.填空练习,训练学生有顺序地表达。

(1)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

(2)虽然山路又远又险,可是()。

4.检查朗读,纠正学生的读音。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朱德的高尚品质

1.(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1)走在最前面的是谁?谁能看图用“一块儿”说一句话?

(2)朱德爷爷是怎样挑粮的?谁能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2.学习前两句。

(1)朱德爷爷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块儿挑粮),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2)指导学生用敬佩的语气读第3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强调“一块儿”“满满的”)

3.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呢?

(1)轻声读后面的课文,画出答案。

(2)谁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心疼藏又找来写上)

(3)“不料”可以换成什么词?(没想到)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不料”的语气。

(5)口头填空:

大家见了,心里想:()。从此,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4.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一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5.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总结课文。

2.总结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朱德带领部队和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和战士们一块儿()的事,赞颂了朱德爷爷()的高尚品质。我们()。

1.由于低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需要教师针对性地指导,如朱德同志为什么让人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更有利于深入地理解课文。

2.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为说话提供了材料和内容,课堂训练为说话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充分利用教材,还要善于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大舞台,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给多音字组词。

斗难

2.比一比,再组词。

3.语文趣味练习。

(四)面(八)方+(一)心(二)用=(五)光(十)色

(百)家争鸣×(十)万火急=(千)载难逢

4.战士们开始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一名人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二走近伟人

朱德(1886~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的努力。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二年级语文上11小猫刮胡子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因人而异,千万不能盲目模仿,否则会弄巧成拙。

2.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狡猾、耐心、白花花”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猫妈妈所讲的道理。

重点

难点1.理解猫妈妈所讲的道理。

2.了解小花猫碰得头破血流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小猫刮胡子

咯吱,咯吱,主人的两腮满是白花花①的肥皂沫,他正对着镜子,聚精会神②地刮胡子。[句导读:“咯吱,咯吱”“聚精会神”写出了主人刮胡子时的动作和神态。]

段导读:写主人聚精会神地刮胡子。

小花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③地看着主人刮胡子。[句导读:“仰着脑袋”“一眨不眨地看着”形象地写出了小花猫的天真与好奇,为下文“小花猫刮胡子”作了铺垫。]

段导读:写出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的神态。

主人刮完胡子,走了。

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④老长的,太难看,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⑤的。[句导读:写了小花猫的想法和动作。]

段导读:写小花猫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小花猫学着主人刮干净了胡子。

晚上,小花猫追捕⑥老鼠。老鼠很狡猾⑦,从墙上一个小洞里钻了过去。

段导读:写小花猫追捕狡猾的老鼠。

小花猫追了过去,却一头撞在墙上,撞得鼻青脸肿。[句导读:“却”“鼻青脸肿”说明小花猫出乎意料地受了伤。]

段导读:写小花猫刮掉胡子后追老鼠受了伤。

猫妈妈看见了,耐心⑧地对小花猫说:“你的胡子好比⑨一把尺子。你能不能从洞里钻过去,先要用尺子量一量。你把尺子刮掉了,当然⑩会碰得头破血流!”[句导读:猫妈妈耐心教育小花猫,一共说了三句话,字里行间饱含了猫妈妈对小花猫的关心。猫妈妈的话不仅告诉了我们“猫的胡子的作用”,而且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段导读:写猫妈妈耐心教育小花猫,告诉了小花猫胡子的作用很重要。

从那以后,小花猫再也不刮胡子了。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写小花猫刮掉胡子的后果和猫妈妈的耐心教育,小花猫明白了自己胡子的作用。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2.学习生字,积累“狡猾、耐心、白花花”等词语。

生字、新词的投影。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在它们的世界里,也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关于小花猫的故事。(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题目,引发学生质疑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学生的质疑:同学们,你们非常喜欢动脑筋,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尝试着揭开这些谜题吧!

三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标画出自然段的序号。

2.自己朗读课文。对照音节,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

3.集体认读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去掉音节,再次朗读生字。

(3)出示词语的投影,认读词语。

刮胡子肥皂脑袋干净镜子追捕狡猾耐心晚上旁边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4)同学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①数笔画记忆法:脑袋血脸

②给熟字加偏旁变成新字:石+皮=破日+免=晚舌+刂=刮钅+竟=镜

冫+争=净犭+交=狡犭+骨=猾钅+占=钻

4.指导学生书写。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围绕着“小猫刮胡子”这件事情,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2.学生自学后交流。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读的训练上,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在教学时教师先从插图入手,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第一幅插图的段落,引导学生图文对照,边看课文边看插图,注重读的训练。例如:“小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这一句中“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一眨不眨地”要重读,从语气上让学生感觉出这是一只调皮的、好奇的小猫。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因人而异,千万不能盲目模仿,否则会弄巧成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猫妈妈所讲的道理。

词语卡片;重点语句投影。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朗读词语。

2.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发音。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主人是怎样刮胡子的?小猫又是怎样做的?

2.学生自学,标画出有关的语句。

3.学生汇报。(主人刮胡子小猫看着)

三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小猫为什么要刮胡子呢?自己朗读课文,标画出有关的语句。

2.学生汇报,老师出示有关的句子。

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

3.教师板书:难看——干干净净

4.想一想,如果你是那只小猫,此时此刻,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四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鼻青脸肿

3.什么是“鼻青脸肿”?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

4.教师注意倾听,表扬勇于表达的学生。

5.此时的小猫会想些什么呢?(莫名其妙,非常委屈,急于知道自己受伤的原因。)

五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

1.是啊,小猫受伤后,猫妈妈是怎样给它讲清楚道理的?

2.朗读这部分课文,找出猫妈妈说的话。

3.投影出示猫妈妈所说的话,分析小猫受伤的原因。

4.听了妈妈的话,小猫是怎样做的?(再也不刮胡子了。)

1.本节课中,教师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巩固生字的理解和精读课文上,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倡导合作、对话、共享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明白“任何一种事物都有一定的用处,处理事情一定要开动脑筋,千万不能盲目地模仿别人”的道理。

2.注重营造和谐气氛,引导学生去朗读,把重点放在理解猫妈妈的话上。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朗读感悟,用或心疼、或担心、或生气的语气读读猫妈妈的话,通过多角度的朗读明白猫妈妈说的话。

3.最后,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切入口,要求学生想想小猫该对妈妈说些什么,怎样才能让妈妈放心,怎样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捉老鼠高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诠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白花花)的肥皂沫(明亮)的大眼睛(长长)的胡子

(用力)地刮胡子(平静)地说(呆呆)地看着

2.语文趣味练习——读儿歌,猜谜语。

脸上长钩子,两边绑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大象)

3.为什么猫离不开胡子?

一猫

猫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五部分,全身有毛。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捕鼠时不会惊跑老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爪能缩进和伸出。猫在行走时爪缩进去,以免发出声响,而且能防止爪被磨钝。猫的前肢有五指,后肢有四指。猫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凸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猫性驯良。行动敏捷,善跳跃,喜爱吃鼠类,有时也吃蛙、蛇等。

二教学设计(节选)

1.复习课文内容,指导看图说话。(复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复习前三自然段的内容:(出示课文第一张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吗?”(画的是小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

(板书:一眨不眨地看着)

(2)你觉得图片中的这只小猫是只怎样的小猫呢?(好奇、可爱、调皮、爱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营造和谐气氛,引导学生读、说、感悟。(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

(1)设疑:“这只可爱的小花猫等主人刮完胡子走了后,它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一起去瞧一瞧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4~8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文字)“请同学们在这个自然段中用‘’画出小花猫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小花猫怎么做的句子?”(边读边画)

(3)检查汇报,指名画答案。

(4)分组讨论并交流。(教师提示:讨、论两字都是言字旁,一定要开口说话才叫讨论交流。)

①小花猫看了主人刮胡子后,想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②理解“老长老长”,练习口头说话。(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话)

③细读细节描写,想象说话。

小花猫怎样刮胡子的,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说一说吗?(动动手,模拟小猫刮胡子)

(出示课文中的没胡子的小猫图)胡子刮干净了,小猫满足吗?照照镜子,它会说些什么呢?(作照镜子状,想象说话)

(板书:刮得干干净净)

二年级语文下册《耳朵上的绿星星》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耳朵上的绿星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和书写本课要求认写的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保护环境,懂得给别人快乐,自己才会得到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明白只有你给别人一分爱,你才会得到更多的爱,才会有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有关互敬互爱、保护环境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文题目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老师很有感情地讲故事,直至讲到“没有比这更美丽的了”。猜猜看,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星是天上的星星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把生字读准了,把课文读通顺了。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开展读书比赛。请学生自己先读一读、练一练,然后推荐或自我推荐读全文。

5提问:读了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学习书写生字。

(1)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交流。

(3)选出难写的字,看笔顺表自己书写。

(4)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红。

(5)指导书写,教师板书示范。

(6)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自读入境,质疑深情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星星为何会挂在耳朵上?颜色怎么会是绿色的?耳朵上的绿星星到底是什么样的?

2集体交流、评议。

3小松鼠过生日,它想怎样打扮才会漂亮呢?(生回答。)

4指导朗读: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应该怎么读?小草、玫瑰又是怎样说的?试着读一读。

(期间采用各式各样的读:抽读、范读、齐读、赛读等,让学生从读中感受小松鼠为何高兴,小草、玫瑰为何不愿意。)

5过渡:小松鼠没摘小草,也没摘玫瑰,空着手回家了,生日晚会上它会漂亮吗?

(1)生自读“晚上……心里甜滋滋的”这三段。

(2)出示句子:晚上,朋友们都来祝贺小松鼠的生日。大家一见到小松鼠,都叫起来:“啊!小松鼠今天真美丽!”(教师范读这句话)出示卡片“祝贺”。想想看,朋友们会用什么方式祝贺小松鼠的生日?谁能用“祝贺”说话?

(3)小松鼠对着镜子看,她惊讶地发现了什么?请用“”勾画出来,出示卡片“惊讶”,引导学生体会“惊讶”的意思。

(4)讨论:小松鼠为什么会惊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5)学生自己读小松鼠的发现,体会绿星星的美。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绿星星的样子。

学生自己练习,休会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美。

(7)通过读书,你知道“绿星星”是谁吗?它们为什么要来打扮小松鼠?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体会“打扮”、“心地善良”、“甜滋滋”的意思。

(8)你觉得小松鼠美丽吗?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习小松鼠,做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五、情景交融,分角色读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请学生戴上自己准备的头饰分角色在小组里读一读。

3抽生分角色朗读。

六、拓展迁移,积累感悟

课后收集心地善良、关爱他人的小故事。

二年级语文上7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学习课文,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培养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2.学会生字、新词。积累“决定、解决、解放”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树立了这块石碑。

重点

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

2.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树立了这块石碑。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①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句导读:交代了地点。]毛主席在江西领导②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句导读:“领导革命”说明当时毛主席肩负的责任重大,工作非常繁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住在沙洲坝。

沙洲坝是个缺水的村庄,村子里一口井也没有。[句导读:“是……也……”说明沙洲坝的环境非常艰苦。]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吃水非常困难③,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小河去挑。[句导读:写出了挖井的原因——乡亲们吃水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小河去挑。]毛主席决定④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句导读:“决定带领”点明了毛主席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着想,急群众之所急。]

段导读:写毛主席决定带领红军战士挖井的原因。

一天,毛主席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到村边勘察⑤水源,选定了一处地湿草多的地方,开始⑥挖了起来。[句导读:“勘察”“选定”“挖”写出了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经过。]乡亲们见毛主席亲自挖井,也纷纷带着工具赶来了。[句导读:“纷纷”说明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受到了百姓的爱戴。]挖到五米深⑦的时候,一股泉水喷涌⑧而出。[句导读:“喷涌而出”写出挖井成功了。]井挖好后,大家在井边铺上了鹅卵石。乡亲们的吃水问题解决⑨了。[句导读:“解决了”点明了挖井的结果。]

段导读:写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经过和结果。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毛主席看到村里人吃水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⑩想念毛主席。”[句导读:这句话写乡亲们用立石碑、刻碑文的方法来赞颂毛主席身体力行、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品质。]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纪念毛主席,表现了人民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1.学习课文,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边树立了这块石碑。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

一巧设导语,揭示课文题目

1.同学们,当你得到亲人的关怀、朋友的帮助时,你会怎样做?

2.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受到启发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坝”等)

3.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自由读课文,画出要掌握的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三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文题目,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四读听结合,理解第1自然段

1.讲读第一句。把表示地点的词画出来。(瑞金、沙洲坝)

2.讲读第二句。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五读想结合,理解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了什么?画出来。

(1)从“缺水”这个词能看出什么?

(2)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

(3)毛主席怎么想呢?(他决定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

3.再读第2自然段,体会沙洲坝人民面临的吃水困难。

六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体会毛主席的伟大

1.毛主席是怎么做的?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2.想象挖井时会遇到哪些困难?画出“带领”这个词。

3.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从中看出毛主席的什么品质?(表现了毛主席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的精神品质。)

4.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

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4自然段

1.出示课件,观看这口井的实物照片。说出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4自然段。

(1)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2)把这句话画出来,想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毛主席解决的不仅仅是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他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他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时刻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的,谁来讲一讲?

5.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那些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关怀、帮助过自己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八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而且现在的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知之甚少,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授课前让他们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背景有个简要的了解。教师应对毛主席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品质。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并在读中感悟,让学生感受到这篇课文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再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学会感恩。

1.学会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深厚情谊。

生字、新词卡片。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齐读。然后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边立块石碑,碑上写的字是什么意思。

二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交流汇报。

(1)主席:某些国家的政府机关、党派或团体中某一级的最高领导职务。

(2)领导:带领并引导大家开展工作。

(3)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多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

三分析、记忆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2.用自己熟悉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让学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士—土主—王忘—亡决—缺

(2)比较每组字有什么不同,讲给大家听。(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进行区别并组词。)

3.找出最难记的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够记住。

(1)猜字谜:草字头,小横连,十张口,在下面。谜底:革

(2)熟字相加法记忆生字。

令+页=领巳+寸=导占+戈=战

四观察位置,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按照字的结构归类。

2.观察生字表,看清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同桌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4.教师示范书写“革、具”,指导一个让学生写一个,要求规范书写。

5.学生观察后描一描。

6.集体讲评书写情况。

1.《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应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

2.运用音像结合的手段创设情境。当教师将毛主席的光荣事迹进行深情描述之后,开始播放课件,使毛主席的光辉形象随着雄浑的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震撼人心,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毛主席的距离。

1.比一比,再组词。

2.填空。

(解放)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大家在井边铺上了鹅卵石。

大家把鹅卵石铺在了井边。

(1)老师拿起书。

老师把书拿起。

(2)我关上了水龙头。

我把水龙头关上了。

4.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字,组成成语。

闻(鸡)起舞(狐)假虎威叶公好(龙)(虎)头蛇尾

5.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旁边立石碑?

一走近伟人

毛泽东(1893~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

二名人小故事

林肯曾发表过这样的竞选演说:“有人写信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和三个儿子,他们都是无价之宝。此外,我还租有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三题材解析

人文内涵的处理,一向是此类课文教学设计最为棘手的问题。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偏重所谓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造成人文思想熏陶的狭隘性,影响了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关于人文内涵的渗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渗透怎样的人文精神?二是怎样渗透人文精神?本课的设计摆脱了“过于推崇领袖人物”的色彩,突出了“普通人”(包括课文中的普通人物和作为读者的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强调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让学生说说“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看了以后,又会说些什么”,学生既体会到了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普通农民的淳朴和真诚。在怎样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上,我们既尊重了文本又超越了文本,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又应该不忘哪些人”,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激发出浓浓的感恩之情。

二年级语文上5一株紫丁香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朗读课文,懂得“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种紫丁香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老师深深的爱,引导学生体会师生间深厚的情谊。

2.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解除、疲倦、盛开”等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送给老师。

重点

难点1.理解“窗前一株紫丁香”代表着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指导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表达清楚。

教学

课时两课时

窗前一株紫丁香

踮①起脚尖儿,[句导读:“踮起”说明“我们”的动作很轻,怕打扰老师的工作。]

走进浓绿的小院。[句导读:点明“我们”来到的地方。]

我们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师窗前。[句导读:写出“我们”对老师的尊敬。]

第一部分(第1小节):“我们”在老师窗前栽下了一株紫丁香。

老师,老师,

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伸进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句导读:句中“让”“伸进”“做伴”点明了“我们”的心愿,蕴含着“我们”对老师的爱。]

节导读:写“我们”美好的心愿是让紫丁香绿色的枝叶夜夜陪伴老师。

您听,您听,

绿叶在风里沙沙②,

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帮您解除③一天的疲倦④。[句导读:句中“沙沙”“唱歌”“解除”都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用美妙的歌声为老师解除疲劳。]

节导读:写“我们”希望绿叶在风里的沙沙声能为老师解除疲劳。

您看,您看,

满树盛⑤开的小花,

那是我们的笑脸,

感谢⑥您时时把我们挂牵⑦。[句导读:作者把“小花”想象成“笑脸”,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节导读:写盛开的小花能让老师感到欣慰。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师,快休息吧![句导读:这句是“我们”至真至诚的呼唤,体现了“我们”对老师的关爱。]

让花香飘⑧进您的梦里,

那梦啊,准是⑨又香又甜。[句导读:句中“让”“准是”表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祝福。]

节导读:这一小节把儿童纯洁、美好的心灵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深了,星星困了,孩子们催促老师快快休息,愿浓浓的花香飘进劳累了一天的老师的梦里,那梦美好而甜蜜。

第二部分(第2~5小节):“我们”种紫丁香是为给老师带来幸福和快乐。

字词导读

①踮(diǎn):抬起后脚跟,用脚尖站着。

②沙沙:拟声词,形容踩着沙子、飞沙等物或风吹草木等的声音。

③解除:去掉;消除。

④疲倦(píjuàn):疲乏;困倦。(例句)父亲揉了揉疲倦的双眼,继续工作。

⑥感谢:用言语行动表示感激。(例句)我很感谢他对我的耐心帮助。

⑦挂牵:放在心上。(例句)母亲总是挂牵着远行的孩子。

⑨准是:一定是。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疲倦、解除、盛开”等词语。

2.学习课文第1、2小节,体会出“窗前一株紫丁香”表达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介绍紫丁香的资料片);生字、新词卡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你能介绍几种自己喜欢的花吗?

2.老师请大家观赏一种植物,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播放课件)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窗前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1.自己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画出生字,和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对照拼音认读生字。(采用随机读或者开火车读的形式)

3.怎样才能记住这些生字朋友呢?(小组学习)

4.学生交流汇报。

(1)“株、浓、伸、疲、倦”都是形声字。

(2)“帅”加一笔成为“师”。

(3)“甜”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舌”,表示舌头;右边的“甘”,表示甜。

5.哪些字比较容易写错呢?(指导书写“甜、绿”两个生字)

6.再次认读本课的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的内容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呢?(5小节。)标出小节序号。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窗前一株紫丁香》。)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质疑)

5.学生质疑后,教师梳理。

(1)谁在窗前栽种了一株紫丁香?(2)为什么在窗前栽种一株紫丁香?

6.再次朗读课文,尝试解疑。

7.学生汇报。

学生1:“我们”,也就是学生在窗前栽的。

学生2:因为“我们”希望紫丁香和老师做伴,所以要给老师栽种一株紫丁香。

四学习课文的第1小节,理解这一小节的意思

1.读一读第1小节,数清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3句话。)

2.谁把紫丁香栽到了老师的窗前?(“我们”。)

3.“我们”是怎样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的?(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

4.哪个同学能够做出“踮起脚尖儿”的样子?(学生表演)

5.浓绿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的?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1:“浓绿”指的是特别的绿。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在这个小院子里,栽种着挺拔的大树,茂盛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学生2:我从“踮起脚尖儿”体会出“我们”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把紫丁香栽到了老师的窗前。

学生3:我体会出这件事情发生在夏季。

6.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五学习课文第2小节,体会这一小节的意思

1.“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一株紫丁香呢?朗读课文第2小节,思考。(“我们”希望紫丁香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夜夜和老师做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小节,体会出“我们”对老师的爱。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情感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理解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例如:读第1小节时要读得轻缓、深情,表现出孩子们悄悄为老师在窗前栽下紫丁香的纯真心灵;第2、3、4小节中的第一句“老师,老师”“您听,您听”“您看,您看”是孩子对老师亲切的呼唤,读的时候要注意前后词语间的停顿,后一个词语要稍重读,从而表现出孩子们对老师真切的情意。另外,这三小节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孩子们美好的心愿。第5小节可读得语气轻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1.学习课文,理解“一株紫丁香”蕴含的情谊。

2.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送给老师。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含意。

课件1(生字、新词的投影);课件2(课文的配乐朗诵)。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播放课件1,认读生字、新词。(开火车朗读)

2.检查朗读。注意纠正读音。

3.“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蕴含了“我们”的心意,寄托了“我们”的心愿。这份心愿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歌。

二学习课文第3、4小节,理解诗歌的意思

1.朗读第3、4小节,想一想,“我们”的心愿是什么?(感谢老师。)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3.教师追问:什么是疲倦?什么是挂牵?

(1)疲倦:疲乏;困倦。(2)挂牵:放在心上。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小节,体会“我们”对老师的一片热爱之情。

三学习诗歌第5小节,体会诗歌的含意

1.在“我们”的心中,还有什么心愿呢?朗读诗歌第5小节。

2.学生汇报。(在“我们”的心中还有美好的心愿。夜深了,“我们”希望老师快些休息,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四总结全文

1.同桌合作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节多读几遍。

2.“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一株紫丁香呢?(老师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深深地打动了每个同学。同学们悄悄地在老师的窗前栽种下一株紫丁香,把自己对老师深深的爱、无限的敬意寄托在花香中,为老师解除工作的疲劳,感谢老师对同学们的牵挂;愿花香飘进老师的睡梦中,带给老师又甜又香的梦。)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五拓展训练,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中,老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自己的成长中,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把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

3.出示练习。

亲爱的老师:

1.文章以儿童的口吻,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文章从儿童的角度写,使教师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应将这一主题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

2.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最终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认识和了解“紫丁香”。

1.看拼音,写词语。

lǎoshī(老师)shíjiān(时间)shēnchū(伸出)lǜshù(绿树)

zuòbàn(做伴)mǎntiān(满天)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宁静)的小院(茂盛)的枝叶(美丽)的小花

(可爱)的笑脸(甜蜜)的梦乡(闪闪)的星星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您看,您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4.“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

一丁香

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浓郁的香味,花冠长筒状。

二教师节的由来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如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三教学设计及意图(节选)

精读

1.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2.教师引读。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使其更好地体会师生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4.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这是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朗读的环节。)

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3小节。引导学生:从“帮您解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伴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儿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

(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生自由发言)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观看课件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

(背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式,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其中。)

二年级语文上4日月潭教案设计


教学

要求1.在学习中体会日月潭风光秀丽的景色特点,产生对台湾宝岛的向往之情。

2.学习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环绕、秀丽、吸引”等词语。

3.学习课文,了解日月潭的景色特点,体会描写日月潭风光秀丽的语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重点

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日月潭风光秀丽的景色特点。

2.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语句描写的景象。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句导读:点明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那里群山环绕①,树木茂盛②,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③。[句导读: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优美。]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环境。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句导读:点明日月潭水深、水绿的特点。]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这个岛把湖面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句导读:这几句话介绍了光华岛把湖面分成了像太阳的日潭和像月亮的月潭。]

段导读:写了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句导读:薄薄的雾是日月潭清晨的美景。]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④地倒⑤映在湖水中。[句导读:“隐隐约约”“倒映”勾画出了日月潭清晨的秀丽风光。]

段导读:描写了日月潭清晨的景色。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⑥地展现⑦在眼前。[句导读:“清晰”与“隐隐约约”形成对比,说明雾散了,美景清晰地展现出来了。]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⑧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⑨,就像童话中的仙境⑩。[句导读:描写了中午下雨时日月潭的奇特风光,与午晴时的美景形成对比,让我们更好地感受日月潭的独特风景。]

段导读:描写了日月潭中午晴天、雨天的不同风光。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日月潭不同时间的秀丽风光。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句导读:这是一个总结句。]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总结了日月潭是旅游胜地。

字词导读

①环绕(huánrào):围绕。

②茂盛(màoshènɡ):(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③名胜古迹(míngshèngɡǔjì):指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古迹,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例句)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参观。

④隐隐约约(yǐnyǐnyuēyuē):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例句)远处的山林里传来隐隐约约的鸟鸣声。

⑥清晰(qīnɡxī):非常清楚。

⑦展现:呈现。

⑧好像:似乎;仿佛。

⑨朦胧(ménɡlónɡ):不清楚,模糊。

⑩仙境:神话中仙人住的地方。

○11风光秀丽:风景清秀美丽。

○12吸:这里读xī。

1.学习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生字、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日月潭风光的声像资料);中国地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指向台湾的位置,提问:哪个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台湾。)

2.教师介绍台湾的有关情况。

3.今天,我们跟随作者来到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欣赏驰名中外的日月潭的迷人风光。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章的大意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2.自学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字音。

3.反馈生字的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朗读。

(2)教师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生字的读音:附近美丽岛吸引片

4.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记忆生字。

(1)形声字记字法:附近华(2)给熟字加偏旁:不—环央—映少—纱

(3)形近字比较:名—各岛—鸟

5.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词语。

附近环绕中央小岛倒映仙境秀丽美丽吸引名胜古迹

6.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

2.读一读每句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学生1:第一句话主要介绍了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学生2:第二句话介绍了日月潭在台中市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追问:“附近”是什么意思?(附近:指靠近某地。)

学生3:第三句介绍了日月潭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它坐落在群山之中,树木非常茂盛。

教师追问:“名胜古迹”“环绕”分别是什么意思?(名胜古迹:著名的风景区和古代遗迹。环绕:围绕。)

4.再读这段文字,说说日月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日月潭的景色一定非常迷人;日月潭坐落在群山之间,树木非常茂盛,空气一定非常清新……)

5.欣赏多媒体课件,感知日月潭的迷人风光。(播放多媒体课件)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1.引导学生质疑:日月潭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2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1:日月潭的湖水很深,湖水碧绿。

学生2:我了解到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因为湖中央有一个小岛,这个岛把湖水分成了两半。北边的一半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的一半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学生3:我了解到湖中央的这个小岛叫做“光华岛”。

3.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播放录像资料,从画面上能够清晰地看出日月潭的形状)

看了这段录像资料,能说出你此时的感受吗?(日月潭风光迷人,景色优美,名字非常巧妙……)

4.表达训练:出示投影,完成填空练习。

出示投影:因为(),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字词作业

1.学习本课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2.利用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的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畅所欲言,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1.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体会日月潭秀丽的景色。

2.学习课文中描写日月潭风光的语句,感受重点语句描绘出的景象。

3.背诵课文中感兴趣的段落。

生字、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表现日月潭清晨、中午不同时间段风光的录像资料;表现细雨霏霏中的日月潭的风光资料)。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抽读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读准字音。

2.读字、读词,练习扩词。

央中央央求央告南南方南瓜南半球岛小岛岛屿岛国

3.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现在我们开展“读书接龙”的游戏,比一比哪个同学读得最好。

4.哪个同学能够说出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呢?(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二学习课文,整体把握日月潭的特点

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了解到日月潭的地理位置,而且了解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日月潭的风光吧!

2.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日月潭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在文中标画出有关的语句。(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三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感受日月潭秀丽的景色

1.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日月潭秀丽的景色呢?自学课文的第3、4自然段,把相关的语句标画出来。

2.学生自学,标画有关的语句。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彼此的观点。

4.全班汇报,进行交流。

学生1:清晨的日月潭景色秀丽。

学生2: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日月潭上飘着薄雾,天上还有一闪一闪的晨星,山上闪着点点灯火,这一切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景色真美呀!

(1)教师追问:什么是“隐隐约约”?(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是很清楚。)

(2)观看课件,感受清晨日月潭的迷人风光。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学生3:天气晴朗的中午,日月潭的风光十分秀丽。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呈现在游客的眼前。

学生4:在蒙蒙的细雨中,日月潭似乎披上了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4)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细雨中日月潭的风光。

(5)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日月潭的迷人风光。

5.出示投影,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因为(),所以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

四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台湾的日月潭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文章的叙述上,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围绕着“日月潭风光秀丽”这一特点,分别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日月潭的景色。在具体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2.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摘抄在作业本上。

五拓展训练,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名导游,你会怎样设计自己的导游词呢?

2.实践活动:我是一名小导游。

1.由于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而且文章的文字又写得很美,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教师抓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让学生自由读,读出感受,读出问题。读的层次设计得比较清楚:读通读顺——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读——背诵积累。

2.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好词的词义;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看图说话,迁移运用。但是可能对学生能力的估计不足,仅仅让他们背了自己喜欢的几句话,其实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把3、4自然段都背下来。

1.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月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我最要好的朋友是小月。

(1)今天的升旗手是张方。

张方是今天的升旗手。

(2)这本书是小军送给我的礼物。

小军送给我的礼物是这本书。

2.你知道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吗?

光华岛把湖面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们称它为日月潭。

3.你喜欢哪个时间段的日月潭,为什么?

一台湾省概况

台湾省简称台。在中国东南海上,东海和南海之间。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和赤尾屿、绿岛、兰屿、彭佳屿、钓鱼岛等岛屿。陆地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高山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日月潭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可去哪儿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又重新见到了光明。

大尖哥和水社姐又累又饿,便用龙肉来充饥。他们吃下龙肉后,身子就一个劲儿地往上长。转眼间,大尖哥和水社姐就化作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英雄,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这个潭叫日月潭。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的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的一个大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1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2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3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4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晴天、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读者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人。

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景之美、文之美,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

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声母表的读记;行近声母的辨析与音节词的拼读;已学生字的认读巩固。

教学难点

音节词的拼读。

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

2.【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看看今天有什么课?

3.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你们俩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

wénshùxuéyīnyuè

文数学音乐

(1)自己练习拼读。

(2)指学生领读。

(3)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

(1)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开火车读,齐读。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课件出示儿歌】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小r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小r也是翘舌音,我们叫上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3)连一连。

出示图片,师:你能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吗?

学生动笔连一连。

看看你连出了什么图案?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这是哪个声母?【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1)同学们,下面请小组内用自己的小小手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声母。

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摆你猜”。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游戏——“我摆你猜”:谁来摆?

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

báhédǎ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

hēchá、dúshū、chīxīguā、tuōdì、lǐfà、cāzhuō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

5、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自己的队伍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八个词语音节】

同学们,会读吗?自己练练。谁来拼读拼读?

这几个词语音节,你发现什么了呢?

这八个词语中,有三个词语表示水果,有五个词语是动物。

集体拼读。

设计意图:设计“帮拼音宝宝找队伍”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同学们,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课件出示:他、打、马、画】

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谁来打打招呼?同学们,谁能拼出它们的音节?同学们,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同样的方法认读“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同学们,你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课件出示词语:小鱼小鸡虫子一座山四朵云七朵花九只鸟】

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谁来说说图上有什么?

【课件演示:把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课件出示:三()小鱼两()小鸡一()虫子】同学们,会填吗?谁来试试?

同学们,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图上有什么?其他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同学们,请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剪窗花》,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同学们,回家后去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肯定孩子的探索发现精神,让他们有兴趣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山寨》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山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山寨”的朦胧和美丽。

2、学人4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练习自学形声字。

3、通过朗读、背诵,学习句式“分明(明明)是……,怎么……”。

4、借助课文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感受上山寨路上的景色,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难点:

理解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

彩色笔、山寨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聚居在山区,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掩映、绿树环绕。你们想去到那里拜访一下吗?今天我们就一期走进美丽的山寨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随题识字:寨)

2、观看山寨图片。

3、说说山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文中再次感受山寨之美吧。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

(1)用爬山闯关游戏检测生字词:山寨、飘起、炊烟、七拐八弯、林遮树掩、青藤、、汪汪(指名读,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句: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试着用多亏说句话。

(2)指名读课文,正音纠错。

(3)全班齐读全文。

三、理解并感悟课文,进一步体会山寨之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请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山寨的句子。

2、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提问:看到飘起的炊烟,使人以为山寨与我们相隔的距离怎样?第二句又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这一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2)指名读第二段,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看起来山寨近在眼前,却一走就是半天,这与山路的什么特点有关?

为什么到了寨边,又一户人家都不见呢?

怎么读出上山人这有点失望和感到奇怪的语气?(自由读,小组赛读)

(3)指名读第三段,提问:“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这两句说明了山寨的什么特点?

(4)观看图片,体会“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的感觉。

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怎么读出这惊喜的感觉,谁试试?(自由读,指名读)

(5)学过这首小诗后,你能在书上的插图中画出诗里所写的山路吗?想一想,这样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合作,用铅笔试着画一画。

四、走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一定很累了吧,想不想到山民家中去歇歇脚?

出示少数民族山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农家院落及屋内的特点

五、朗读全文,尝试背诵。

六、拓展阅读与训练:

自读《盘山公路》畅谈学习体会,向别人介绍山寨。

板书设计:

山寨

拐弯垂亏狗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设计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设计

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雷雨中:下雨雨大雨小(叶子、蝉)(树、蜘蛛)

后:天亮了太阳出来了

《二年级语文上10征友启事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