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母亲节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0第四章第三节二、条件反射的形成。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四章第三节二、条件反射的形成”,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二、条件反射的形成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同学训练小动物建立条件反射,请同学搜集训练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实例。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摄像或拍照。投影片: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对比,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巴甫洛夫建立的条件反射的多媒体软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身边事
除教材中编排的内容外,还可结合学生的生活举例:1、学生们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引出条件反射的形成。2、鹦鹉学舌、老马识途、谈虎色变,由这些成语引出条件反射的形成。3、用实物如橘子、山楂等,绘声绘色地描述吃这些食物时的感觉,问学生:听了老师刚才的描述,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呀?引出课题:条件反射的形成。探究竟
请几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再介绍他们的实验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针对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组织同学讨论交流。帮助他们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帮助同学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此过程中,教师可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巴甫洛夫小狗分泌唾液条件反射,以此为范例。教学过程中要提示同学们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两组实验动物各方面状况要尽量一致。2、为什么每次只能用一种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3、为什么建立了条件反射后,还要继续实验。鼓励同学们课后继续实验。提问:1、实验过程中,你观察到的反射活动有哪些变化?属于什么反射活动?2、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大家谈
经过探究竟,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条件反射,以及如何建立条件,请同学们看书“大家谈”的两个问题,思考后,谁能谈谈你的看法?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后问:你知道什么是条件反射吗?谁能举些条件反射的实例?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非条件反射,谁还记得什么是非条件反射?现在我们又学习了条件反射,你能说出它们的区别吗?引导学生填写下表:反射类型形成反射弧特点神经联系举例知识链
生活中可见这样一种现象:人在马路上骑车,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我们也能训练小动物红灯停、绿灯行。人和动物的以上行为一样吗?请同学们思考后,谈谈你的想法?学生回答后,加以评价,从而总结出人类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大脑皮层有语言中枢。实际用条件反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小结全课: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听完老师的介绍,认真分析老师所举实例,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初步认识条件反射。同学们积极交流自己小组的实验成果:有的带小动物来表演,有的展示照片,有的放录象,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积极介绍他们的实验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们结合巴甫洛夫小狗分泌唾液条件反射,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1、学生回忆实验过程,依据实验记录回答:先是给狗喂食物,狗跑过来吃,属非条件反射,在喂狗食物的同时用声音叫它,一段时间后,听到叫狗的声音,狗就会跑过来——条件反射。2、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学生答:条件反射是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实例:鹦鹉学舌、老马识途、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独立思考、填写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比较表。学生讨论、思考后,得出结论:不一样。人是明白红绿信号灯的含义,即对抽象的信号发生的反应,而动物必须看到红灯才知道停,即对具体刺激发生的反应。阅读“知识链”,理解条件反射的概念;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其意义;人类特有的条件发射。同学们交流课下查阅的条件反射应用的实例,从而体会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同学们积极发言:我知道了怎样建立条件反射;知道了什么是条件反射;知道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以及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学会了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我们要爱护小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相关知识
第四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四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目标:1.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问题情景你知道哪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引入新课: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
交流讨论:你对煤、石油、天然气了解多少?
常见燃料的热值与价格:
燃料热值J/kg价格y/kg
原煤:2.1×107、0.4
原油:4.2×107、、1.5
天然气:3.9×107、2.8
煤气:1.56×107、1.5
液化气:4.7×107、4.0
柴草:1.7×107、0.3。
交流讨论: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
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核算等因素综合考虑,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问题情景: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探明储量、年产量
石油32.7亿吨、1.6亿吨
天然气、13700亿立方米、217亿立方米
煤、1145亿吨、12.4亿吨。
活动探究: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①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②根据提供的各物质的组成,请分析一下煤、石油燃烧的产物主要有哪些?
谈谈用煤或石油直接作燃料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交流讨论:③如何提高煤、石油等燃料的利用率呢?
阅读书本:P105-106交流讨论:(1)煤的干馏(或炼焦)、石油的分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
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闻“臭”味而察觉到煤气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L一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25g,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可跟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问:①请找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请找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你认为在实验室中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
总结: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地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
2、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另外,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设计意图:
培养关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懂得节约能源;并知道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
拓展视野:P107石油的开采,可燃冰。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自学检测一
读课本78页第一、二段文字,回答: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可分为__和__,一般来说,先有____,后有___。
3.居住在乡村和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
4.乡村聚落有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
5.读图4.16和4.17,说明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自学检测二
1.读图4.19,了解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2.读80页第二段文字回答:
目前,在一些___,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___;在___、___,少有或没有聚落。
自学检测三
读82页阅读材料,回答:
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____、意大利的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云南省的____等已被列入该名录之中。
点击此处免费下载本资源全文//本站所有资源免费下载不收取任何费用,欢迎您下次再来。
也许您也喜欢下面的内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导学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导学案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五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四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三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第二课时)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第一课时)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1课时)导学案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2课时)导学案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第四章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四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和配平简单化学方程式。
2、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3、追求实事是的科学态度。
内容简析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写书和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因此,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是本节学习的重点,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是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学习时,注意按照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质和量的涵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各种符号的意义和书写步骤。重点: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命题趋势1.考查正确书写初中课本中常见的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一.2.能够根据提供的条件,结合有关知识.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核心知识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三、书写步骤:
1.左写反应物化学式,右写生成物化学式;
2.配平;
3.注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
四、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2.观察法;
3.奇数配偶数;
4.待定系数法.
五、表示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六、读法:
例如S+O2SO232∶32∶64从质变读法: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从量变读法: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七、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错误:
1.定错物质的化学式.
2.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写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5.漏标了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H2+OB.CuO+H2Cu+H2OC.4Fe+3O22Fe2O3D.2KClO32KCl+3O2↑E.CH4+2O2CO2↑+2H2O
分析(A)氧气的化学式书写出错,应写为O2,反应物水为液体,故生成物中出现气体均要标↑,还须配平.放正确应为:2H2O2H2↑+O2↑;(B)漏写反应条件,改为H2+CuOCu+H2O;(C)不符合客观事实,Fe+O2中燃烧应生成Fe3O4,而不是Fe2O3。另外方程式没配平,改为3Fe+2O2Fe3O4;(D)是正确的;(E)反应物有气体,故生成物气体CO2不应标上↑符号。
解答选(D)
例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KClO3KCl+O2↑(2)C2H2+O2CO2+H2O(3)Fe2O3+COFe+CO2
分析(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观察: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不相等的一种元素氧元素;求它的最小公倍数32=6;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系数=2=3KClO3KCl+O2↑再配平其它系数2KClO32KCl+3O2↑(2)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观察:找出在方程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O;找出氧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配成偶数.C2H2+O2CO2+H2O配平其它系数2C2H2+5O24CO2+2H2O或用待定系数法:C2H2+xO22CO2+H2O氧原子左、右个数相等,即有x2=22+1∴x=代入,再将系数扩大2倍即可。(3)用观察法配平:方程式左边CO前系数与右边CO2前系数一定是相同的,找出方程式中比较复杂的化学式Fe2O3,令系数为1,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Fe2O3+3CO2Fe+3CO2
例3求出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执制备O2,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2KClO32KCl+3O2↑2(39+35.5+163)∶2(39+35.5)∶3(162)2122.5∶274.5∶332245∶149∶96
例4写出实验室加热碱式碳酸铜使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第①步: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Cu2(OH)2CO3----CuO+H2O+CO2第②步:用观察法将其配平.在CuO前配系教2第③步: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加热△和生成物的状态符号。由于生成物CuO和反应物Cu2(OH)2CO3都是固体.所以CuO右边不要注↓号;生成物中CO2是气体,而且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所以CO2右边要注↑号。解答Cu2(OH)2CO32CuO+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