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

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9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类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跟的总和叫做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
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是须根系
3、茎的主要特征
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4、风媒花和虫媒花的区别(了解)
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来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5、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
双子叶
子叶个数
1
2
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叶脉
平行脉
网状脉
基数
3
4或5
6、蔬菜的分类及粮食作物的分类
蔬菜分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花菜类
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
7、雌蕊子房的结构及子房和果实的关系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8、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裸子植物: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报被着,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9、藻类植物、苔藓类和蕨类的主要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藻类植物:由固着器(跟状物)、柄、叶状体三部分组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苔藓植物:植物体矮小,具有茎、叶和假根,大多数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
蕨类植物:植物体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扩展阅读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考点归纳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考点归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考点归纳

1、玻片标本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片
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
2、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动物临时装片:滴、刮、涂、盖、染
植物临时装片:滴、撕、展、盖、染
3、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
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打※为植物专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化境的物质交换。
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
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
生长过程:吸取营养、体积增大→液泡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5、什么是细胞分化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发生了分化。
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6、什么叫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7、植物常见组织的功能
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
8、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9、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收集管、伸缩泡、纤毛、口沟、细胞膜、食物泡、胞肛、细胞核、细胞质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10、什么是趋性(应激性)及趋性的意义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五单元考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四、五单元考点归纳
1、生物分类的单位及特点
界、门、纲、目、科、属、种
2、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
某些物种的消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是整个生态系统破坏。
3、观察动物的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先观察动物的体形、体色,再逐步观察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对各个部分的观察一般由前向后进行。
观察完各个部分后还要再由局部回到整体
4、昆虫口器及代表种类的名称
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
蚕、蝗虫蝶类、蛾类蜜蜂蚊子苍蝇
5、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类: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扁形类: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6、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线形类: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环节类: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多数生有刚毛。
7、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
8、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及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体形呈梭形,可减少水的阻力。体色背部深,腹部浅为保护色。体表有鳞片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敌害。呼吸用腮呼吸。运动用鳍游泳
鱼类的主要特征:
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鳍游泳⑤体内有脊柱
9、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了解)
凡是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叫做无脊椎动物
10、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及鸟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飞行③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④龙骨突发达适于附着发达的胸肌⑤胸肌发达,给飞行提供动力⑥骨骼中空,可减轻体重
鸟类的主要特征:
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长骨中空,内有空气④有喙无齿⑤体温恒定⑥卵生
1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身体被毛②用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腔内膈⑤胎生、哺乳
12、膈肌的功能
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膈的收缩舒张,可以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因此能够帮助完成呼吸作用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有许多节构成,并且分布;身体的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足、触角等分节
14、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有分节的足三对、翅两对。
15、蝗虫的发育过程及治理方法
蝗虫的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
治理方法:科学的改造蝗虫滋生的各种滩地;注意保护好蝗虫的天敌;不断研制出治蝗新药。
16、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虫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称“寄主”。
17、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①三片唇适于吸附在人体小肠壁上②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③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吸食半消化食物④感觉运动器官已退化⑤生殖器官发达
蛔虫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寄生虫卵的传播,减少人体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四、被子植物
1、定义: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叫被子植物。
2、果实的结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常见的被子植物:刺槐、毛白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4、果实保护种子。果实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照。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饱满的、结构完整的、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4、发芽率的公式:
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0%以上的才可以播种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1、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2、胚根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
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叶芽发育成枝条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量大的主要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2、根主要是通过根尖的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二、花的结构。
1、一般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
2、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
3、花药、花丝组成雄蕊。
4、桃花的基本结构见第九页图。
三、传粉和受精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2、受精过程: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壁到达胚珠,花粉里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过程如下图。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谢
2、子房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3、缺粒现象或果实空瘪是因为传粉不足引起的,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来弥补。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2、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三、水分的运输途径
1、水分沿茎、叶、根内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
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使茎长得粗壮。
四、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叶片的结构。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4、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
5、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降低植物体的温度;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6、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光能
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
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二、有机物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
活细胞
线粒体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净化空气。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们主要的植被类型
1、植被的定义: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3、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3、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单元小结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都是由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
4、绿色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