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复习学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复习学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复习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实验步骤、以及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候课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二)。

二、先学。

1、复习指导。(15分钟)【投影02】请同学们认真回忆相关知识点,完成以下任务。

《中考指导》P102实验题3

能力提升第一题时间15分钟

1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

2、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后教wwW.JAB88.Com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时间8分钟

四、当堂训练(15分钟)出示【投影03】,

《中考指导》P103实验题2-3

五、教师及时批阅指导更正、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扩展阅读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九年级班姓名时间:2012年月日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2.能记住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3.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熟练基本操作。
4.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5.通过实验探究,记住氧气的一些主要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初步认识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学习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课前预习】
1.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将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写在下面,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2.请说出实验室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它们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3.请说出每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所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
1.请仔细观察课本图2—14和右图
(1)在图2—14和右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此装置适合于用哪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3)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4)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5)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二、交流学习
1.请在仔细阅读课本p45——46页的《实验活动1》的基础上,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一下问题。
(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如何检验,如何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么?

(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

(4)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否则会产生什么后果)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6)本实验中需不需要验满?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如何验满?

(7)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观察思考】
动手做一下木炭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与氧气反应的物质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
木炭
细铁丝
【思考交流】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思考:为什么?)

2.做铁丝燃烧这个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思考:为什么?)

三、我的收获
1.实验室装配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什么?

2.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形成全班共识后记在下面。

四、有效训练
1、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B.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
C.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D.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
2、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A.没有颜色B.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易溶于水
3、检验集气瓶里氧气是否已收集满,可以把______放到集气瓶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
B.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
D.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内氧气是否已满
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
C.把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出氧气的速率快
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
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
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
干瘪气球
(2)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上述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如果用块状电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9、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请你回答:
(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
(2)可以用如右图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右图乙图所示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甲图中的发生装置与之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
【课后提升】
1.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第()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第()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步: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第()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第()步: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第()步:将导管拿出离开水面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学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
①了解酸的通性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对酸和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③体会化学与人类有密切关系,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同时提高实验过程中的“规则意识”。
重点和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稀硝酸、NaCl溶液、Na2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洁净紫甘蓝叶片、剪刀、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
教材延伸
①活动探究(1)表格中应加一些生活可作指示剂的物质比实验,这样感性认识会更丰富,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结合更紧密。在(1)的表格下面对应两种指示剂加“规律性认识”,有利于小结、系统认识知识。
②在除锈这一块应补充一点,“用物理方法也可以除锈”,这样使学生认识在不同的场合或要求下可使用不同的除锈方法。
教学设计
环节一:慧眼识酸
教师: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探究活动1)①滴加石蕊溶液;②将紫甘蓝剪成细丝浸泡;③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
方案①最优,方案③次之,方案②第三。
学生:(对教师提问)能否用酚酞溶液来区别?
教师:(将矛盾交给其他同学)哪些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学生:不能!酚酞溶液遇酸和中性的NaCl溶液都不变色。
教师:我今天还准备了其他一些新鲜蔬菜、鲜花等含指示剂的材料,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各种实验,进一步探究“认识酸的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2:设计近二十种实验,并在教材表中补充表格内容填写实验报告)
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盐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硫酸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粉红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橙色教师:同学们的创造力都很强,如果我们要检验某种物质是否是酸,手头又没有石蕊溶液的情况下,就可以用上述方法。
教师: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NaCl溶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教师:(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及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正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请同学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
学生:(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硝酸做正面证明;用Na2S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
点评:教师通过三个探究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三个活动层次逐渐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兴奋状态,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环节二:猜它是谁
教师:(设置游戏场景,有四个金属王国的“潜水运动员”要比赛潜水时间)学生分别装稀盐酸、稀硫酸设置“游泳池”。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声音等表现比赛的过程,同组学生在纸上写出“运动员姓名”(金属名称)和潜水时的变化(化学方程式)。
学生:(此时游戏化)各组学生用桌上的药品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讨论结论,并商量“表演方法”。
各组学生的表演形式不一样。现举一组学生表演例子:
运动员肢体语言表情变化名次铜摇晃、抖腿冷笑无气体产生1铁耸肩、腿颤皱眉、抽冷气Fe+H2SO4=FeSO4+H2↑2锌浑身乱晃呲牙咧嘴Zn+H2SO4=ZnSO4+H2↑3镁双手紧掐颈部翻白眼Mg+H2SO4=MgSO4+H2↑4排名次的理由是:镁反应最快,在酸中呆的时间最短,名次最后;铜不反应,应得冠军。
教师:请同学们总结酸的化学性质,还要小结原因。
学生:(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快速描述出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性质,后分析原因)原因:酸只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是酸中的H+与活泼金属发生了反应,放出氢气,另一种生成物的阳离子是相应的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的阴离子。
教师:通过学习酸的这一条性质,能不能将它提升成为我们的技能?
学生:(讨论,形成多种答案,一组学生代表发言)不可将醋放在锅中长时间烹调,不可用铝制品调拌要放醋的凉菜。
环节三:除锈专家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除铁锈的方法,用到过哪些除锈的方法?
学生:小瓦片磨铁锅;砂纸打磨生锈的部位等。
教师:这都是物理方法除锈。在化工生产中人们用什么化学原理除锈?(教师演示实验,用稀盐酸的量掌握合适,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
教师:我还要请同学们帮助我分析其中的原理。(教师强调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来说明)
学生:(表格内容)
: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盐酸氯化铁+水Fe2O3+6HCl==FeCl3+3H2O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分)+盐酸氯化铁+水Fe2O3+3H2SO4==Fe2(SO4)3+3H2O学生:(另一组学生发言)老师在做实验的同时我们也做了几个实验,把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Na2SO4溶液、水中不反应,这些实验也反证化学方法除锈只能用酸,而且是酸中的H+在起作用。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做一次实验。
学生:(学生分组实验,由于没能掌握好酸的用量,出现了多种实验现象。开始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当铁锈消失以后,铁钉表面会冒出气泡,溶液颜色变淡,最后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学生之间发言出现多种内容,一种与老师实验现象相同,另一种是如实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强调应当实事求是地汇报实验现象,即使实验失败,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得到教训)
学生:(学生通过争论一致赞同第二种意见)
教师:原因是什么?
学生:取用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的量不同造成实验现象不一样。我们认为:当酸不足或适量时,铁锈与酸反应;当酸过量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继续与铁反应。
教师:同学们从自己实验、观察、汇报及大家的讨论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1:酸也能和铁发生反应,所以清除铁锈时不能把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
学生2:反应产物氯化铁与氯化亚铁颜色不同。
学生3:做实验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实事求是地描述所发生的现象。
教师:为了进一步证明酸是“除锈专家”,请你们利用桌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学生:(学生自主实验中出现了多种实验方案,其中一些组的学生展示了造“铜锈”和除“铜锈”的实验)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将粗铜丝的一端缠绕在试管夹上,把另一端在酒精灯上灼烧,形成约3cm长的黑色氧化铜薄层,趁热插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里,20s后取出:黑色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漂亮的淡蓝色,反应原理:CuO+H2SO4=CuSO4+H2O。
点评:教师做完一个“较理想”的演示实验后,在小结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自己来重复刚才的实验,但未给学生点明“酸的用量”的要求,这样就挑起学生的一个新的“思维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学生通过争论、再探究等主动活动,理解了新知识,明确了实验一定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的价值观。最后又拓展学生思维,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了酸是“除锈专家”的内涵。
环节四:盘点收获
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明确了哪些道理?
学生:知识类:酸的三条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是由它的H+体现出来的。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③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方法类:类比迁移方法──盐酸、硫酸使石蕊溶液变红,则硝酸、醋酸、苹果汁、桔子汁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能除铁锈,也能除掉铜表面的氧化铜等。
实验对比鉴定方法──应用酸的化学性质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等。
道理类:在学习中只有科学的态度,才能保证形成科学的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大脑真正聪明起来。


2.现有四种金属Zn、Fe、Al、Mg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均能放出2g氢气,则消耗金属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
4.
A.
B.
C.
D.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列举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3.概述氧气的工业制法;
4.描述两套气体制取装置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分解反应及其化合反应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

2.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
为什么?

3.什么是分解反应?它有什么特点?和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与探究:
1.观察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你认为发生装
置取决于哪些因素?收集装置又取决于哪些因素?

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写出下列反应的表示式:
①硫、磷、铁丝分别和氧气的反应

②过氧化氢、氯酸钾分别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从反应物、生成物种类比较上述反应的异同,对比化合反应的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结论。
分解反应的概念:
特点:一变多AC+B
3.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阅读课文)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
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________,因此_____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______。
(1)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变化
三:合作探究
制取氧气小结:
药品:溶液和二氧化锰、和二氧化锰、
原理(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氧气的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检验氧气和验满:
步骤:

四:学习评价
1.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2.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溶液或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3.在下列反应中:A、H2O→H2+O2B、CO2+H2O→H2CO3C、CH4+O2→CO2+H2O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4.小明同学在做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三点)
5.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氧化镁、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是;(3)白色固体物质有;(4)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7)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
6.下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土豆块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上述仪器中必须使用的有。

五: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由做出反思
六:评测
包含自我评测、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