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社会(汇总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会活动《我爱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社会 篇1
活动目标
1. 了解树的作用,激发爱护树、保护树的环保意识。
2. 了解一些保护的方法,增强爱护树的环保意识。
3. 运用已有的'观察经验,选择合适的观察法进行观察。
4. 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树。
5.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树的作用,及其保护树的方法,切实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挂图、手工树、下载图片;白纸、笔每人一份、尼龙绳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谜语导入:今天老师想请你们猜一样常见的东西。它是一种植物的总称。个头比较高,有根、枝干和叶子。
师:出示教具,手工大树,你见过的树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基本环节:
1. 出示更多的下载图片,观察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树的外形、树的种类、树的作用)
2. 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树的作用。
3. 出示教学整体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 鼓励幼儿独立看图,并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形式简单地进行记录。
(2) 师:树有许多作用。这幅图上面说了一些树的作用,但要请你仔细观察,找找树的作用在哪里。用你的方式在白纸上记录下来,待会告诉大家,看谁找的树的作用最多。
(3) 幼儿独立观察并记录
(4) 集体交流
4.师进行小结
5.讨论怎样保护树
师:树的作用那么大,我们要怎样保护它呢?
幼儿回答,师小结。
6.幼儿观看保护树的图片
7.游戏:大风吹
结束环节;
为小树穿衣,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树,现在我们也为它们穿上厚厚的衣服吧!用尼龙绳缠绕树颈。
延伸环节:
在为小树穿衣的环节中,可以以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自制教具与下载图片引起了幼儿的浓厚兴趣,为下面的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幼儿方面:教师为引导,幼儿充分利用观察法,并结合手脑,理解图片内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发挥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且得到了实践。结合幼儿特点以游戏方式结束,加深了幼儿对本节内容的记忆,掌握较好。
对于老师来讲,活动设计显得有些重复,孩子注意力有些分散,应精简。老师也知道了孩子的薄弱环节。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动眼,动嘴,动手,且合作意识大大提高。实践活动对于孩子们十分重要!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社会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了解、感知、体验松江的过去与现在,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在多种互动中(师生、生生、亲子),培养幼儿大胆交流,敢于提问的能力。
3、通过亲子互动,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奠定基础。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培养幼儿大胆交流,大胆提问的能力。
2、难点:通过亲子互动,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近阶段开展的探索型活动主题并与幼儿共同收集相关资料,参与并支持幼儿的活动。
2、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环境,幼儿相互自由介绍,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以家庭为单位制作幻灯,摄像参与本次活动。
4、在本次活动中提供电脑、投影仪。
5、准备一些松江的特产:马弄口豆腐干、红菱、山芋、羊肉。
教学理论依据:
松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不但有众多的文物古建筑和旅游景点,而且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世纪之交的松江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众多的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松江工业区,产品外销各个国家,大学城、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各种公园等构成了美丽的松江新城区,老城新貌尤为突出,逐渐成为黄浦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班的幼儿对松江已有初浅的感知经验,对松江的风景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松江悠久的文化历史及新城巨大的变化了解甚浅。但这些内容对幼儿爱家乡情感方面的培养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利用。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以"我爱松江"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活动的前期阶段,我们选择了以松江工业区为切入点,通过幼儿收集资料了解工业区的发展从而将幼儿的视点引向了解松江的老城区、旅游景点、建筑、历史文化等。但是在活动中我们发现虽然工业区与松江的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但是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因此,活动不容易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工业区大多是外资企业,管理严格,收集资料很困难,给活动的深入开展带来困难。为此我们重新调整计划,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抓住三个点,即:松江最好玩的地方,松江最好吃的东西,松江的变化,从而让幼儿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松江。我们把调整的计划通过召开家长会,发通知,个别联系等形式及时地告知家长,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幼儿可以三方面的内容同时收集,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收集,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可以是照片、图片、幼儿的记录,也可以是幻灯、摄像、实物等,既满足了幼儿收集资料,探索了解松江的愿望又为创设学习型家庭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通过收集资料初步了解松江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手段并请家长作为客座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以亲子互动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松江,同时增进幼儿与家长的情感,培养幼儿大胆提问,大胆质疑的能力,更激发了幼儿把松江建设得更美好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小朋友找到了许多关于松江的资料,了解了松江的许多事情,请小朋友来说说自己找到的资料。(简单说说收集的资料内容)
2、张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资料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帮助。
3、幼儿观看教师制作的VCD。
根据VCD内容,师生、生生讨论交流。
4、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5、你还了解松江的哪些事?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介绍。
说明:形式为集体讨论。
二、亲子互动
1、幼儿自由向家长提问。
提问要求:幼儿在收集资料中遇到的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引导幼儿大胆提问,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问题是幼儿自发生成的。形式为自由分组。
2、家长向幼儿提问。
提问要求:松江的变化和新貌。
说明:家长制作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幼儿提问,从多种角度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松江的过去与现在,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1)幻灯:老城区(2)图片:桥,佘山(3)摄像:新城区
三、活动延伸
1、品尝交流。
2、抓住幼儿活动中的热点鼓励幼儿继续收集资料,自主探索。
教学反思:
课程追随幼儿是我们二期课改对课程的内涵给予的新的诠释,也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本次活动中,尤其是设计思路中,我们看到教师较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教师能根据幼儿的经验与生活及时调整、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表达交流的舞台,小朋友在活动中展开了激烈的交流,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如:相互提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亲子互动。在多种互动中,提升了小朋友的经验,获得了发展。
在总结了前几次的家长客做老师的经验后,活动中家长参与的形式有了新的转变,以多媒体的手段引导幼儿,既能进一步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对家长的参与产生亲切感,又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进行了指导。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社会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学习看图谱演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节奏谱、提示图片若干、CD、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解放军进教室。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调动幼儿已有学习经验。
2、欣赏音乐,播放CD。
听后提问:
A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
B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
C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唱学习拍节奏。
4、出示图谱,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练习拍节奏。,!来源:屈,老,师教、案网"2/4 X X|X X|X X|X — ||
2/4 X —|X — |X — |X —|XXX|X — ||
5、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教师指着示意图谱并放慢速度,让幼儿尝试演奏。
(3)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乐曲。
6、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7、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在家长面前显得更为兴奋,并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使我们的本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
节奏乐活动虽说平时进行得不太多,但为什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看谱子打节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轻松呢,我认为,这与节奏谱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节奏的方式后,问幼儿老师为什么这样打,幼儿很快就能认识到“因为老师在谱子上画了太阳和月亮,还有汽车,太阳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车就要拉长”。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号我们平时应多受启发,可用于多种活动之中。
最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和家长都很兴奋,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打节奏时反应比家长还快,虽然是一次打击乐的新授活动,孩子和家长是一起开始进行的这次活动,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掌握得游刃自如,可家长们却手忙脚乱的,看来“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活动结束后,我还开玩笑地告诉家长,回去一定要请孩子们当你们的“小老师”,由此看来,我们都要在学习中共同成长才行!
参观幼儿园小班教案社会 篇4
活动的目标:
1、增强学生热爱自己班级的思想感情。
2、纠正部分学生在教室里乱抛垃圾乱涂乱画等不良习惯。
3、从爱护班级环境做起,教育学生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环保,爱惜
活动的形式:
小品相声唱歌。
活动的准备:
童话故事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出旗,敬礼,唱队歌。
1、请几个同学介绍自己是如何爱家的。如:出入换鞋,不弄脏地面,轻拿物品不碰坏家具,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不乱丢垃圾等。
2、教师引入:同学们这么爱自己的家,真懂事。而我们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我们xx班级也就像我们的家一样了,而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
3、观察教室环境,找出美丽的地方。(板报设计,墙报等)
4、我们的这个家真美,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请听童话:半夜里的会议。
5、师讲童话:大意:半夜里,椅子凳子窗户墙壁地面展开讨论,纷纷诉苦小主人对自己的不爱护行为。如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等。
6、思考:
①它们说的对吗?
②我们怎么来改变这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呢?(展开讨论)
7、提出保护我们教室环境的好建议,实施我爱我班方案。 ①不乱抛垃圾和果皮纸张。 ②不乱涂乱画。
③不破坏公物,发现公物被破坏要主动进行修理,不能修的要及时告诉老师。
④积极检举任何有损教室环境的行为。
8、教师总结:
五(3)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们平时要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真正的做到我爱我班。
9、课堂发散:
我们人类还有一个更美丽的共同的家——地球。但是这个家正受到严重的破坏(出示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能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图片)。号召同学一定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保护地球。
二、活动结束,退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