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分享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18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分享。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的体现。您是否知道“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份相关资料,请慢慢品味本文同时也要把它收藏下来!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14-16页上半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瓶子里的水很少,乌鸦够不着,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里的水的

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个丰富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有兴趣来探究与学习这个知识吗?

二:暴露过程,认识体积概念。

1、从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取出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有同样多的水,逐一向烧杯里放入小石块和大石块,结果水位明显上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烧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2、、揭示体积的概念。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会随着石块的增大而升高?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体积这一概念。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也就是体积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也就是体积小。

3、、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体积概念。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体积的例子。并再一次用实验来解释体积现象,使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在应用中得到巩固。

在烧杯里盛满水,并把烧杯放在一空盆中。往烧杯中放入石块,水会溢出。石块从杯中取出,水位下降,再把溢出的水倒回杯中,仍近乎满杯水。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从杯里溢出的水的多少与石块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推测,交流,验证。)得出:溢出的水所占空间的大小=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即溢出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

三、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

1、出示课本第14页的两个长方体图,把图中的长4厘米改为3厘米。问学生,能比出他们体积的大小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时只凭感觉是无法判断出谁大谁小的,这就要我们精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我们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

(1)教学立方厘米。

出示一块1立方厘米的体积模型,说明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正方体.

量一量: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

说一说: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板书)

比一比: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自己的手指尖比一比,说一说同哪一个指尖的大小差不多。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

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

举例说一说,你见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立方厘米?

(2)教学立方分米.

出示一块1立方分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1立方分米的体积大一些,是一个正方体.

量一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

说一说: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比1立方厘米的物体大.用手势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

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

举例说一说,你见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立方分米?

(3)、教学立方米。

猜测:棱长多少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观察教具1立方米的三棱架,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再指导学生看课本P15下面的插图。

让学生感觉一下1立方米有多大,试一试1立方米的空间里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个同学。

说不得说你见到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教师可说明:1立方米水约可装满500个热水瓶,1立方米木料,用它可做课桌约50张。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

(4)比较: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立方厘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

(5)进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对比。

计量单位常用单位名称用途举例说明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计算线段的长度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大小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计量体积的大小

(6)练习。

做第16页练一练第1题,练习三第1题。

四、教学体积的初步计量。

1、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师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演示:

出示1个小正方体,说明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出示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问这个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因为是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它含有2个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立方厘米)

出示3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问: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2、出示4个小正方体。学生操作,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你能想出几种拼法?每一种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几厘米体积是多少?

师揭示学生中的不同拼法,如教材P16页上面的两种拼法。提问:每一种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都是4立方厘米?

3、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才能拼成?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疑惑吗?你还想了解其他有关体积的知识吗?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体积的意义,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六、布置作业。

P16页练一练第2题,练习三第2题。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篇2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这堂课,内容和知识点都较少,思维层次较浅,教材上安排的练习题难度不大。用教材上的例题教学,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比较直观形象,学生能浅显易懂的接受。但是我觉得对于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培养帮助不大。我想利用好教材的知识点,挖掘教材知识点的形成,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沟通,在看似简单浅显的知识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所在。

案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俩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俩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根据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板书:

长度单位:厘米10分米10米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米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1000?立方分米1000?立方米

(容积)(毫升)(升)

二、探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我们学过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下面板书。(如上)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想一下,相邻俩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是多少?你有什么依据?或者你是怎样来验证。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导学生反馈:

反馈的情况如下:

1、1000毫升就是1立方厘米,1升就是1立方分米,1000毫升就是1升,那么1000立方厘米就等于1立方分米了。

2、长宽=底面积,面积单位就是100进率的。底面积高就是体积,高是长度单位10进率,所以体积单位我猜想就是10010=1000进率的。

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是长度长度,单位是平方,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是1010=100,我想求体积是长度长度长度,单位是立方,那么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是101010=1000。

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就是边长10厘米,体积就是1000立方厘米了。

第四种验证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教师在学生说的时候用电脑同步演示。这样在学生前面几种猜想的基础上,又直观形象地演示了一遍,给前面几种验证方法来了个充分的证明。

从上面的教学案例,我发现学生猜测体积间的进率并不是像老师想象的那样,按照教材出现的例子而来的。而都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验证相邻两个体积间的进率。由于学生各自的经验不同,所以他们就从自己的角度,在自己的思维层次上来推测、理解体积间的进率,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不仅让他们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样看似简单的一节进率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也能上得生动有趣。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 )分米=( )厘米

(2)500厘米=( )分米=( )米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l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2)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l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l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l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板书:l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l000

4、完成书上想一想,填一填。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

0.9立方米=( )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 )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0.3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0.5立方米=500立方厘米( )

2.6立方分米=2立方米60立方厘米(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桌面,你们发现今天的数学课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2.有与他们小组的不一样的吗?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物体来做一个实验:妙手取物。希望大家通过实验能发现一些数学问题。

教师说实验规则。

二.认识体积。

小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拿到泡沫的?

生:我们把石头防金量筒里,水面就上升了。

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其它小组再来说说。

师:你们哪组没有取到泡沫?(拿围棋子的一组)

师:这些东西放进水里后,水面上升了吗?

那为什么你们组没有拿到泡沫呢?

生:我们组的东西不够。

师:怎么办?

生:借点东西放。

师演示:看到了什么?

生:水面上升了。

师:说明什么?

师:还有一组。(拿乒乓球的一组)

你们举起量筒让大家看看,把乒乓球放进量筒后,水面有变化吗?乒乓球占不占空间?

师:那为什么水面不上升?

生:没占水的空间。

师:怎样才能让它占水的空间呢?哪位同学给出出主意。

生:压下去。

师:谁来试一试?

生向下压球取道泡沫。

师:水面上升了,说明乒乓球也占了水的空间。

师:刚才我们往量筒里放了石头,围棋,乒乓球,橡皮等物体,水面都上升了,说明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师:铅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铅笔盒的体积。

谁能仿照老师的举例试着说一句话。

生说。

二.认识体积单位。

师举起一个小盒子,说它的体积大约是27.

再举起一个大盒子,说它的体积大约是2.

为什么?

师:看来要想准确的比较它们的大小,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产生了体积单位。(板书:体积单位)

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让学生自学课本38页的内容。看看书上分别介绍了哪些体积单位?它们分别是怎样定义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体积单位给大家介绍。

学习1立方厘米时师出示橡皮泥,捏出不同种形状,让学生明白物体的形状变了,而体积不变。

学习1立方米时师出示1立方米的框架,让学生钻进去,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

师:我们认识了三个体积单位,当遇到体积较大的物体用谁做单位?当遇到体积较小的物体时用谁做单位呢?

三.估计身边物体的体积。

四.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体积和体积单位。

五.巩固练习。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练习七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1)、300厘米=()分米4.6米=()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6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4.6立方米=()立方分米

2)、92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50立方分米=()立方米

3)、9.8升=()立方分米=()毫升

0.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2、做练习七的第5题。

学生看图算出两堆木块的体积。

引导学生思考:每堆木块的体积与它右边的容器的容积有什么关系?再来进行推算。

3、做练习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作业时,再三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做练习七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是引导学生注意每一个计算结果的单位写得是否正确。

5、做练习七的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6、做练习七的第9题。

学生读题后,先集体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7、做练习七的第10题。

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说说从里面量的数据和从外面量的数据分别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由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能力空间

1、砌一道长24米,宽20米,高3米的砖墙,如果用每块体积的18立方分米的砖来砌,一共要这样的砖多少块?

2、每瓶药水50毫升,装200瓶,一共有药水多少升?如果有4.5升药水,一共可以装多少瓶?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觉得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六、作业

课前思考:

认真学习潘老师与孙老师的备课,与孙老师有同感,也想补充复名数改写。

第二,在完成教材上内容的同时,可结合《天天练》上的习题进行讲评,因为教材上这课内容中单位换算的习题不多,在《天天练》倒有不少相应的实际问题中有这方面的训练。

第三,在教学新授的同时,边利用自习课时间复习前面的知识,发现不少学生教材上的内容也有遗忘。

课后反思:

补充题:

3时20分=()分2.41吨=()吨()干克

3080克=()千克()克5分40秒=()秒

3千克4克=()千克1840千克=()吨()千克

8.32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7.004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学生对书上的练习掌握的不错,作业的反馈情况也比较理想,就是对于补充的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掌握的还不够。打算在自习课上再加强训练。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是一节练习课,针对体积单位换算和体积、表面积计算进行了综合练习,主要完成了教材上提供的练习。

分析一下学生的练习情况:

1、类似教材第32页上第7题这种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棱长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题目,是最基本的,所以每位学生都能正确列出算式来计算表面积或体积,但计算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小数乘法错误就较多。

2、教材第8、9、10题涉及到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大部分学生也能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但计算的正确率仍有待提高,还有少数学生不会分析题中要求解决的问题是计算表面积还是体积,以及如何根据题中的信息来正确列式。

3、题目中如有些数据的单位名称不一致,学生往往置之不理,把它们当成单位是一样的来计算。

针对这些情况,在后面的单元复习课中要加强指导和相应的练习进行训练。

课后反思:

由于前面补充了不少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习题,自认为教材上的习题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没有想到独立作业中,学生的正确率不高。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有困难,个别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转化,独立思考根本不行;2、思考方法正确了,小数乘法计算不过关。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 篇6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请一个同学来说说怎么计算的?杨雨桦

师:长方体的体积

生:V=abh

师:正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

生:V=aaa

师:V=aaa,也就是什么?a的立方,好的

这里有点罗嗦,学生自己会说的,不用老师说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体的体积怎么计算

师:还可以怎么计算?宋世虹,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还可以统一为V=Sh

师:这里的S指的什么

生:底面积

出示习题

师:我们来看一些题目,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陈钦超,怎么计算的

生:V=Sh=306=180

师:说完整,她说的完整吗等于180立方分米,好,坐下去

师:一个正方体,它的横截面积是25平方厘米,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陈子琪

题目在看一遍,横截面积是25平方厘米,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生:等于255,对吗

师:等于255=125立方厘米,好坐下去。第三题,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体积是48立方厘米,求高?哎,高怎么求?陈凯说说看

生:4812

师:对吗?对不对?对的,体积除以底面积就是它的高,对的,很好,陈凯,坐下去。

师:我们平时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用到哪些单位?顾沈琦

生:米,分米,厘米

师:那么,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你知道吗?

生齐说:10

师: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用到哪些单位呢?来,你说?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这个时候,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0)

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生:100

师:大家回忆下,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谁知道为什么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这个100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谁知道?

宋世虹,你说说看?

生:1010

师:谁能听懂她的意思?

生:10的2次方等于100

师:有没有通过单位转换得来的?1平方米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是不是?

那么1米等于多少分米?(`10分米),还可以怎么算呢?

生:10分米乘10分米,等于100平方分米

师:所以,你能得出什么?

生: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

师:在三年级,我们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单位转换,还可以把1平方米分成平方分米

课件演示,多少个?(100个)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这三个单位,我们先来研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间的进率,(出示教具),这个是1立方分米,这个是1立方厘米,那么,你猜猜看,1立方分米大概是多少个立方厘米?

生:1000个,100个

师:到底是多少个,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是1000个

师:刚才,我们在回顾面积单位的进率是有两种方法。费静怡

生:如果把1000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铺在这个上面的话,因为1排有10个,有10排,一个面就有100个,有10层,所以就是1000个。

师:我们通过课件来看看,这是多大?(1立方厘米)

现在多大,(100立方厘米),现在呢?(1000立方厘米),

通过课件将1立方分米和1000立方厘米,重叠在一起,体积刚好一样大

这样我们就得出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有没有其他方法的?

生:通过单位转换,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就等于10厘米,

10乘10乘10等于1000,所以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

师:同理你还可以得到什么?你还能得出什么?

生: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

师:你知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

我们来练习一下:

6立方米、0。25立方米各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6立方米=6000立方分米,0。25立方米=250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可以这么做?

生:从高级单位转换成低级单位要乘以它们间的进率

师:对了,很好,我们以前学过单位间的转换,从高级单位转穿成低级单位要乘它们间的进率,从低级单位转换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

师:这题是多少?首先看是从什么单位转换成什么单位?王妍

生:是从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

师:可以列个算式?是什么?

生:0。251000=250

师:例2,2400立方厘米,33立方分米各是多少立方米?

生:240001000=24立方米,33立方分米=0。033立方米

师:对吗?

生:对

师:我们来看第三题,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你能求出吗?

生:503040=60000立方厘米

师:这里最好要转换成立方米,谁会?谁知道?

生:60000=0。06立方米

师:这里转换的时候要慢点,先转换成立方分米,是60立方分米,然后转换成立方米,

是0。06立方米

师:把书本打开,翻到48页,第一题,给大家3分钟时间

杨丹凤、冯栋亮到黑板上来做

师:好,看黑板,他们做的对吗?先看冯栋亮的,你认为他做的对吗?冯栋亮做的到底对不对?

师:是不是体积比它大,就一定能装的下?大家想想看

生:不一定

师:我们看杨丹凤的做法,先算出这个容器的高,28大于25,20大于16,21大于18,所以能装的下。

那么,你认为如果要装的下,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生:物品的体积必须比容器体积小

师:比它小就一定能装的下吗?宋世虹

生:容器的长、宽、高一定要分别大于物体的长、宽、高

师:对了,你说的很好,如果要装的下,容器的长、宽、高一定要分别大于物体的长、宽、高。是不是?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那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师: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1000

师:好,打开课堂作业本,翻到第17页,今天的作业就是第17页一面。

以上就是《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分享》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体积单位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