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镇的作文。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思考的。那么,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呢?本文将重点讨论与“写古镇的作文”相关的问题。为了方便以后查看,请您将本页收藏起来,以免丢失网站地址。
写古镇的作文 篇1
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千年古镇”西塘自驾游。
西塘的早晨,一半阳光,一半黑暗。小镇的居民和游客还在熟睡中,古镇的小河里已经传来划船的声音。工作人员撑着小船,正在打捞河里的杂物。
西塘的上午,太阳似乎还没睡醒一样,阳光很温和。河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摇摆,发出沙沙声,真美妙!JAB88.CoM
西塘的黄昏真是热闹啊!天空一片橘黄,倒映在河中,犹如一片金黄的'稻田。小巷子里,人山人海,小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海棠糕、梅干菜烧饼、奶茶、小口琴、智力玩具、牛角梳子、民族服装等等,数不胜数。游客们看得兴致勃勃,讨价还价,把路都给塞住了。
西塘的夜晚,灯火辉煌。一艘艘小木船在河里摇曳,这是游客们正在夜游西塘。从河中向两边看,一串串红灯笼挂在房子上,好像是美丽的焰火。红灯笼倒映在河里,宛如许多红色的喷射流一样,向河中发射。一盏盏荷花许愿灯,带着人们的愿望,在河中飘荡盛开……
我留恋这美丽的江南水乡……
写古镇的作文 篇2
南浔是我妈妈的故乡,也算是我的半个故乡,那儿几乎一年四季人山人海,游人如织,只有年前的两三天游客才开始稀少起来,那几天可以避开热闹,是感受水乡古镇韵味的绝佳时期。我也是趁这几天好好领略了她的独特之美。
水乡古镇景区位于南浔的老城区。步入景区入口,一条小河映入眼帘。小河清澈见底,往下投一枚硬币,可以清楚地看见硬币的位置;小河平静如镜,站在河岸边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倒影;小河秀丽修长,宛如一条形态优美的彩带。阳光像利剑般地穿过树梢,照射在河面上,河水浮光跃金,千千万万的光点犹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欢快地跳着舞,让我不禁想起苏轼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往前,顺着台阶往下走,来到一个河口堤岸。低头,小鱼小虾成群结队地在水底下彩色的鹅卵石间穿梭,五彩斑斓,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抬头,几只白鹭展开双翅,在离水面几厘米的地方来回盘旋,用她它锐利的眼睛,寻找着一条条肥美的鱼儿。
沿河继续前行,河岸边,一排排特色小店,商品琳琅满目,以各自的特色招揽着不同的游客。边上的柳树姑娘虽然尚未抽出新芽,但枝条随风飘摇,似乎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游客们讲述着水乡古镇的动人故事。
向左前拐了个弯,穿过一条巷子,只见足足有上百间平房,一间挨着一间,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百间楼。据说,它是明代万历年间礼部尚书的孙子结婚时造的。青砖黛瓦,白色墙体,无论是远望还是近观,百间楼美得就像一幅水墨丹青。
小河上架起的一座座石板桥,是用来连接两岸的房子的。我穿行于河两岸,水乡古镇的美景一览无余,让人心旷神怡。
南浔的水乡古镇,是一首诗,清新脱俗;是一曲歌,余音袅袅;是一幅画,清幽旷远;更是一段故事,娓娓动听
写古镇的作文 篇3
我的外婆家在西塘。
西塘被称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最主要的是,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千年古镇,沉睡的古镇慢慢苏醒。河的两边有一排排古老的房子,还有一望无际的长廊。随着一阵阵公鸡的鸣叫声,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我漫步在长廊中,突然闻到一股香味,有馄饨、有烧麦,当然少不了粽子的清香。
我来到了一个弄堂,它叫石皮弄,是西塘非常著名的景点之一。看着窄窄的小弄堂早已人山人海,有的穿着汉服置身于其中,仿佛回到了千年前;有的在拍照,显得十分好奇;还有的在讨论下一个景点去哪儿。
我穿过弄堂,来到小河边,坐在石板凳上,看着河边的柳树像一位小姑娘坐在岸边,柳枝划过水面,美丽又端庄。此时,一条小船划过,有两位穿着旗袍打着油纸伞的姐姐坐在船头,那幅画面好看极了!
这时,我听到了吆喝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西塘特产过来看看咯。看着游客被吸引了过去,我心想:看来老板今天又要忙了。休息过后,继续往前走,古镇里的酒文化、纽扣博物馆都让我眼花缭乱。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了,古镇的灯笼都亮了起来,古镇仍然一片繁华。有个小朋友在河里放花灯,不知许了什么愿望。抬头一看,只见天上挂着半明半昧的星星,真是摇摇欲坠呢!
这就是西塘,我热爱的千年古镇。
写古镇的作文 篇4
天气晴朗的一天,我们小记者来到震泽古镇进行采风活动。
吃好中饭,丁老师带着我们乘坐中巴车,向震泽古镇进发。老师先给我们发放了小记者的帽子和马甲。我们穿戴完毕,挂上小记者证,拿好笔记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神气了起来!
震泽是一座富饶美丽的江南古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导游姐姐先带我们参观古镇老街。古镇上有慈云塔、禹迹桥、师俭堂、文昌阁等胜迹,古桥、古塔、古寺、古宅,每一处古迹都有一段历史故事。
震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我们参观了慈云蚕丝制品有限公司。导游姐姐先向我们介绍了制作蚕丝被的过程:煮茧、剥茧、上绷、脱绷、晾晒、扯绵、成胎。原来制作蚕丝被需要这么复杂的工艺啊!
我看见一个大锅,导游姐姐告诉我们:“这是煮茧的大锅,煮茧时水温要适宜,这样煮出来蚕丝的质量才最好。”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剥茧和上绷的地方。我看见奶奶们坐在那里,先把煮好的茧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再把茧剥开,把里面的蚕蛹剥出来,再把蚕丝挂在竹绷上,重叠几层。
我看到奶奶们在上绷,她们把小竹绷上弄好的那些蚕丝,挂在一个大竹绷上。我看着很简单,便自告奋勇地说:“我来试试。”结果,我却怎么也挂不好。奶奶对我说:“你别看我这么熟练,我也是练了好多年呢!”蚕丝被的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技术。
活动结束,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震泽古镇,古镇上还有很多美景没有一一看过,下次我还要来细细观赏!
写古镇的作文 篇5
江西婺源篁岭是个美丽的地方,那是一个挂在山崖上的小古村落。走进去,那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秋天的婺源篁岭真的太美了,清晨,古镇上空被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雾,小溪汩汩,静静的流动着。走上石梯,是几栋长了青苔的用砖头搭成的屋子。那里,大家都在屋顶晒架上晒蔬菜,有玉米、辣椒、黄豆、花生等,像壮观的彩色梯田一样。这里还有人晒南瓜。这个南瓜比你头这么大。除了屋子和蔬菜之外,还有那里的树木也很有趣呢!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樟树,而那里,有数不胜数的青松,就像被大树钓住的绿云。哦,对了,古镇的一个小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大盘子,上面摆着干辣椒和干菊花,仔细一看,上面写着“晒秋”二字,很有趣。
江西婺源篁岭是个美丽的地方,那是一个挂在山崖上的小古村落。走进去,那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秋天的婺源篁岭真的太美了,清晨,古镇上空被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雾,小溪汩汩,静静的流动着。走上石梯,是几栋长了青苔的用砖头搭成的屋子。那里,大家都在屋顶晒架上晒蔬菜,有玉米、辣椒、黄豆、花生等,像壮观的彩色梯田一样。这里还有人晒南瓜。这个南瓜比你头这么大。除了屋子和蔬菜之外,还有那里的树木也很有趣呢!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樟树,而那里,有数不胜数的青松,就像被大树钓住的绿云。哦,对了,古镇的一个小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大盘子,上面摆着干辣椒和干菊花,仔细一看,上面写着“晒秋”二字,很有趣。
写古镇的作文 篇6
暑假期间我和我的家人去旅游,我们一起去了古镇。那里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好地方。
那里的建筑非常漂亮,例如:这个古镇的房子有一种朴素、淡雅集合于一体的美感。有的房子旁边围上了篱笆,有的种花,还有的种蔬菜等植物,真是漂亮极了。这个古镇还有一座桥,这座桥是用石头砌成的,妈妈说这叫石拱桥。
夏天石拱桥旁边的柳树格外的茂密,柳条都垂到桥上来了。之所以会在桥的旁边种上垂柳,那是因为夏天的太阳比较烈,很容易中暑,所以才种上垂柳来遮阳以防晒伤。从远处看,那一座石拱桥和桥下河面上映出影子,好像一座又大又圆的镜子,格外美丽。石拱桥下面有个湖,那个湖非常的深呢!有几只野鸭在嬉戏,还有小金鱼在那里欢乐的游动。湖边花朵的香味沁人心脾,还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大的几乎都要破裂开来呢!
住在那个古镇里的人都非常好客,一来客人他们就会热情的招待,这里的人给我们讲了古镇的传说,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
这个古镇还有许多好吃的,有糖葫芦、炸汤圆、绿豆糕……还有好多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美食,真是让人食指欲动呢!要走的时候我恋恋不舍,妈妈说她下次还要带我来呢!
这个古镇让我恋恋不舍,真是一个美丽的好地方。
写古镇的作文 篇7
水是同里古镇的命脉,同里古镇因水而超凡脱俗,水流淌了上千年,养育了这座古镇千年。
傍晚,我漫步于同里镇古老的街上,感受古镇的清幽与神秘,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古色古香的三桥,不仅小巧还很别致,每座桥上都刻着惟妙惟肖的图案,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那桥下流淌的河水更是不一样的景色。
每当微风低拂过水面时,一条转瞬即逝的银色涟漪顿时显现出来。再仔细一瞧,水如明镜一般透亮;如玻璃一样透明。这干净又清凉的水,真让人心旷神怡!你看,河水简直像一位优雅的少女静静地躺在那儿欣赏傍晚的美好时光。这透明纯净的水倒映着三桥,倒映着两岸古色古香的人家,倒映着垂柳、红花、藤蔓。
水不仅养育了这座古镇,还使人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瞧,三桥边,一位手持摄像机的摄影师对着水创造出的迷人景象按下了快门。退思园的画舫里,一位小学生正拿着画板,他的笔下,亭台楼阁,石桥水池惟妙惟肖,尤其是水池里的游鱼栩栩如生。居民们坐在临水的石凳上,或听收音机,或磕着瓜子,也有两三好友聚在一起喝着小酒。
水对同里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景色的灵魂,是精神的乐园。水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应当保护这一湾绿水,让它继续为古镇的美做贡献。
写古镇的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楚雄,这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美丽风景,和可爱的彝族文化。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楚雄人尽皆知的一个特色好玩的地方——彝人古镇。因为古镇好玩而独具特色的地方实在太多,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些标志性的东西吧!
彝人古镇是彝族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房子也是很有特色的。房檐下的梁上和一些墙上都用彩绘画有很多漂亮的东西,有勤劳的大黄牛、有正在跳舞作乐的彝族阿表哥,阿表妹,有生动威武的老虎,还;有那些惟妙惟肖的山水画。还有一座小城门,楼下的那一大片许愿顶,可以把自己的愿望和祝福写下来装在小瓶子里挂在那个顶上,也是一道很有趣的风景线呢!
古镇里吃的玩的都很多,有一条专门做彝族特色食品的美食街,里面有很多彝族风味的小吃和菜品,有那种让人一想到就会直咽口水的感觉。还有一处有很多文艺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那条街里有画廊,有文墨室,是那种文艺气息浓郁的清静地,那边的风景也不错,春季挂满枝头的红樱桃、拥有芊芊细腰的垂柳,还有茶花树。两排房子中间还有一条水渠,清澈的渠里有些鹅卵石,还有水竹,清凉幽静,到了夏天,这里是个难得的好去处。
位于古镇的中心,坐落着一个叫“彝人部落”的地方,里面也有美食、彝族工艺品店和彝族歌舞表演,风景比外面的要好得多呢!那些铜人、铜马和长廊,还有那座观音洞都是部落的经典,洞身是以假山的形式呈现的,洞顶有一只展翅欲飞的鹰,洞身还有两只猛虎。哦,对了,还有一条大蛇呢!进洞还可以看见一些观音菩萨的神像,是不是感觉这个地方很神圣很有趣呢?
好了,今天就先介绍到这里吧。彝人古镇还有很多我没能一一介绍到的地方呢,你们如果来到彝人古镇的话可以好好逛一下,自己感受一下这些美丽多彩的风景和可爱的彝族风情!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个五彩缤纷的楚雄!
写古镇的作文 篇9
寒假我去上海过春节。大年初五那天,连续下了好几天雨的上海,天气终于晴朗了起来。我们全家人决定到上海城郊很著名的名叫七宝古镇去玩。
一路上,常驻在上海的大姨夫像导游一样的向我们介绍七宝古镇,还说七宝古镇有一条很古老的七宝老街。在车上我一直在想七宝老街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也像电视中演的风景如画的江南小镇一样的呢?越想越好奇,我越想马上去看看究竟。
车大约开了一个半小说,我们就到了七宝古镇。我们下车走在七宝老街上。道路两旁都是许多复古的老店铺,马路路面也是用古代的青砖砌成的,十分平整和漂亮。街道两旁的店铺,有买上海特色小吃的;有买工艺品的;还有买丝绸布料的等等。街头有个古牌坊,下面还有个假山,假山下面还有个小桥,小桥地下是一个池塘,池塘的水清澈见底。池塘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红色的小鱼,小红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欢快的好像也在享受过大年的快乐。站在小桥上古镇很多美景和风情尽收眼底。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江南美景。
玩着,逛着,不知不觉已经傍晚,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美丽的七宝古镇。
写古镇的作文 篇10
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春秋战国时代,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故也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 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看过“西塘古镇导游词”的还看了:
写古镇的作文 篇11
随着闯门巷的硬化,小镇仅存的石板路也成为历史了。小镇其实也不小,当然是和同级别(乡镇)相比,它在全国还是排得上前三名的,说它大也不大,镇中心也只有五平方公里。但她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建制镇今年刚好百年。
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19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1912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故有“历史名镇”之称。
天天相处在一起,很难发觉彼此的变化。就像别人家的小孩,几年不见就发现长高了许多,就惊叹岁月的神奇。故此,长年生活在小镇的人,总是说小镇没有什么变化。而对于一个过客来说,小镇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出生于小镇,成长于小镇,五十年的时光(除去69—75年下放农村),都是在小镇渡过的。所以说,小镇的变化到底怎样?
小镇最先是一条东西走向、铺满着青石板的街道,弯曲有度,全长约一公里,听老辈讲,青树坪确实是一个小小的坪,因为,是邵阳至湘乡通道,有头脑的商人率先建立驿站,慢慢的增加了各种生意人,尤其是锡福殿的修建,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香客,人气带来旺气,于是各地的生意人在此安营扎寨了。
至于街中的石板铺于何时,以无据可查。反正我从小就是在石板中滚爬中长大的。对于幼年的记忆,已经格式化了。唯有“数石板”这点事情,俨然成为档案。“街道的石板到底有多少块?”这是一个常议的话题,但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准确数字。为了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有不少人(当然也包括我)从上街走到下街,一块—块的数,其实没有哪个能坚持数完。想想看,石板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中间那些大的还好数,边上那些小的就伤脑筋的事情了。所以,得出结论又各有不同。所以大家只好认同大人们说了那个数字,“一万四千九百九十九块”。那时我们都认为是自己无能。稍大一点后得知,这是计算得来的,为了显现其真实性,故意不为整数。
那个时候,城乡差别还很大,镇上的青年读完中学,在家等待招工。父母有工作单位的,待业的时间一般很短,而父母没有单位的,或单位差的,待业的时间就长了,甚至一直没进单位。大家管待业这段时间为“数石板”。“数石板”一度成为我们的口头禅。
古镇的地形也很特殊。320国道和镇南路(原来的潭宝路)在街的两头交叉,成为两个人字口;人字口的中间道路纵横交错,东西走向的有老街和富厚商业步行街,而粮站路、车站路、工农坪(行政路)、牛娅力巷、南门巷、北门巷、闯门巷、甘(棠)花(门)公路贯彻南北。
如果把320国道和镇南路比作船沿,古镇恰似一艘小船,而被道路分隔的建筑,就是那船上的货物。而那甘花公路就是古镇的翅膀。
古镇的传说很多,人才也很多,特产也很多,而方言也更具风格。
古镇的历史名人由他人讴歌。作为草根一族,本篇只讲讲几个小人物。说到小人物,不得不讲配锁大王——哑巴李立仁,剪纸大王——贤拐子金贤良,二胡大师——瞎子陈放生。
哑巴李立仁,我的堂兄,长我十岁。先天性聋哑,长得五大三粗,读过一年聋哑学校,于是,会写很多字。虽然有些字缺臂短腿,但大家还是认得出来。从我记事始,他就在街上摆了一个配锁摊,兼修雨伞,缝补雨鞋。不靠政府不靠兄弟姐妹,自势其力。由于他技术好,待人好,方圆几十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可以肯定,全镇知名度非他莫属。还值得一提的是,下象棋也很有份量,他的摊子边的棋盘每天没有空闲,爱好象棋的老老少少都爱来斗几个回合。街坊四邻都说:“我还真的很佩服。聪明、自强自立、手艺精湛,亲情味挺浓。”
剪纸大王金贤良呢是我的长辈份了,他的相貌和身材真的不好恭维。武大郎的个子,但还要精瘦,小而灰暗的眼睛,双腿一长一短,所以外号"贤趴子"。自然界必定有它的法则,他虽然其丑无比,偏偏他有一门绝技——剪纸。剪出来的鸡鸭牛羊马,惟妙惟肖。那时候人百年后,总要布置一下孝堂,摆上几个花圈。那个年代没有人做生意,所以,他的剪纸艺术大有用武之地。
贤趴子读书多少我不得而知,但好像有点文化的样子,是我的图书馆里的常客,他经常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讲故事,编一些顺口溜。可惜的是他没有哑巴那么得人缘。原因是经常欺负人,尤其是小孩子。他喜欢放屁,常常在放屁前逗弄人,说他的屁股后面有些什么什么,引诱孩子们去看,结果他就放一个响屁。所以,人缘不怎么好。卒于九十年代末期。
我为什么要说说二胡大师放瞎子呢?源于他超人记忆力和精彩的琴技。一条公里长的老街,放瞎子从上街走到下街,从下街走到上街,他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他所熟悉的人家。
他的二胡拉得极好,他会拉很多很多曲子,每天清早就在街头拉着二胡,什么《二泉映月》,《红湖水,浪打浪》,拉得更是行云流水,让我们百听不厌。大凡瞎子会算命,他也不例外,如果你多数几个钱,他就边拉边唱,让你在闲聊中得到享受。
古镇的特产,有句歌谣这么说:“豆豉辣酱萝卜干,有滋有味又好看。”八十年代前,小镇的居民几乎家家都要晒辣酱煮豆子,一条石板街两旁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瓦罐,或罩蚊帐布,或罩塑料布,五颜六色,从南望到北,宛如一条开满鲜花的林荫道,更有情调的是,妇人们你尝尝我的,我尝尝你的,嘻嘻哈哈综合论坛,就像那蜜蜂围着花藤。可惜的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浪潮,有人偷懒了,有人更勤快了,偷懒的人花钱向勤快的人购买。闲情逸致的人少了,美丽的街景也被市场化了。
再说说小镇的语言文字,小镇的口音一个字“土”,说话不带一丝儿鼻音,也没有一点卷舌音,全都是腔音。说的话除了本地人能听懂,外地人一听可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比如:恩各—你的。帽治各—不是的。爬锅—菜锅。麻瓜子—青蛙。做马咯—做什么。花公子—虾。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如果想讲讲普通话,也是洋腔八调,有人说“哈哈,这是塑料普通话!”
古镇百年,翻天覆地。由一条石板街变成三条大街。十来条小街小巷。拥有喜洋洋、福临门、步步高、新一家等十多家大型综合超市。亿客隆、一方、等数十家服装超市,青树五交化、新俊商场等电器商城。尤其是逢五逢十的墟场,吸引了数十公里外的人流,商业活跃,有诗为证:“广招东西南北客,日进上下左右财。”
夜幕下,月光中,古镇像一艘载满货物的小船,在时代的浪潮中稳步而行。
以上就是《写古镇的作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古镇的作文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