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3000字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发表时间:2023-06-02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3000字。

老师是明灯指引我前行,老师是鞭子激励我向上,教案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案可以指示教师教学实践,怎样撰写一份标准的教案呢?小编为您精选了这份特别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希望您感到满意,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篇1

这学期,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逸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我们读《赤壁赋》、《囚绿记》《荆轲刺秦王》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

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学习《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飞向太空的航程》对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旅程。

当然新课改对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统一目标变为多元多层次目标,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备课时的知识准备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选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开始我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也有过误区。比如说,偏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上强调所谓的"自主",而学生实际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碌"地,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汇报着、表演着……而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再有有时,合作是合作了,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简短的,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

通过校内的跟踪听评课以及教育学院的展示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一误解是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悟不到位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近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自主学习,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在面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情形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满的情感来展开学习活动,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组织,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探究,如果探无可探,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半年的课改实践,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少(也许是我们对课改理念认识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吧),但我们相信,课改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为人师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篇2

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得很累。本来以为"课改"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可是半年下来,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同时新课改第一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这些都也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教龄都在8年以上,教学经验最少的也经历了两个大循环,但我们一致觉得,每一个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紧张加忙乱。回顾这半年来我们的困惑、思考与实践,我们不能说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点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相对固定,很少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而新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应的对新的课程结构就提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较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压缩必修课时,增开选修课,以提供较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平。选修课学生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学分,这样就可算作语文科目合格。

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的周课时数减至四节,课时减少了,授课内容却不减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必修2中,这个问题就缓解了不少。因为教完必修1后,我们全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处理,缩减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中的演讲词单元,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拓展运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个课时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演讲稿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词的特点,把口头的演讲训练放在课前口语训练甚至平时的课堂发言中。同时我们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每一节夜课我们都用来讲课,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够用了,期末实现了我们留出一个半星期总复习的预期。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构建语文基础,可是略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基础是不能开快车。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哪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

缺乏了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但现实是课时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这个单元和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新闻压缩直接对应,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练习,但是就是没时间给学生做,本应期中考试前就完成的练习内容,直到期末复习才安排下去,而这距新闻单元的学习已经很长时间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文言文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很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课改形式下有限的课时里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往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点),因为抢时间,学生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新内容,没有时间复习、整理,所以并没有形成。我想也许是新课标这样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许是我们在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想这是我们下一个学期重点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再来说说选修课,本学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大大激发起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一门《中国当代名家导读》的选修课,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这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了人。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乐着"。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篇3

我觉得近来自己越发懈怠了,一上午的时间备课,居然没有弄完,中午又加班才把第一课时准备出来。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他们该会的都没有掌握。主要原因是我对于他们预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他们都知道该看什么,记什么。看来,以后应该在语文预习的时候多加指导,不然的话真是事倍功半了。

最近情绪一直不大好,可能是事情多的缘故,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也间接影响了上课的情绪。这样真不好,我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恶劣情绪控制我。

这段时间和班里的同学也没有好好沟通,想想自己真是太过分了。

为了提醒自己改正,以后:

第一, 提前两天备课,充分备课,备课充分。

第二, 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注意和班里学生的沟通方式,戒骄戒躁。

第三, 要及时反思。

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却不改。从明天起,做一个认真努力的人!

苏武传因为有太多的生僻字,加之内容的深奥,读来实属不易,又缺乏廉蔺列传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篇文章的激趣点是教学的重点,我细细读来,最终将苏武其人作为学习的重点,苏武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放在了守志不移的气节上,即使生活的磨难接踵而来,匈奴软硬兼施,前有卫律以高官厚禄牛羊满山作诱惑,后有刀剑加身相胁迫,但苏武岿然不动。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刻品味苏武身上的精神含量作为作文的素材未尝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上一课廉蔺列传课后有道题是太史公评价蔺相如的,我突然灵机一动,用来评价苏武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知道要死了表现得很勇敢,不是死亡本身是难事,而是处于死亡的境况之下是很难的,也就是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我将这句话作为全文的纲来梳理全文的情节。

当苏武知道张胜涉及谋反之事后态度是不愿屈节受辱,引刀自刺以求杀身成仁,面对卫律的审讯,二次以死明志,这是苏武两次主动将自己置于死亡的境地之中,体现的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无畏勇气;

敌人软的没有得逞,便来硬的,张胜在敌人的刀剑下屈节投降反衬出苏武不为所动的高风亮节,敌人将其放逐在北海无人之处,断绝其饮食,苏武啮雪咽毡毛以求生,牧羊时刻手握节符,这可以说是面对死亡的另一种意志考验,对此刻的苏武来说死亡不是难事,难的是将自己的一种气节坚守到底,平常人会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败下阵来,或许会用死亡结束自己,但苏武选择不死正突显了他与众不同的意志与追求。这期间还有李陵苦口婆心的劝降,但均是对苏武人格的一种张扬,一个人一定时期有一种理想不难,难的是一个人一辈子始终抱定一个理想。前不久曾看过林则徐的一篇文章,“苟得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当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雷厉风行虎门销烟,抱定的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位高权重时对国作贡献也许并非难事,难的是当林则徐被流放到偏僻无人的新疆伊犁阿克苏时还能为当地百姓造福,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国为民的理想,这就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也是一种人生的厚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武和林则徐是一样的`,用他们两人反观当下浮躁的社会会引发我们自身的思考。当我们将这样的苏武引领到学生心中时,学生怎能不被苏武打动呢?至少我自己对苏武的体认加深了。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篇4

教学反思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学记》中也有“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回顾检查自己教过的课,写出教学分析,找出不足,久而久之便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对这一环节,应与备课、上课一样,一丝不苟,认真回忆该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可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知识、技能、技巧等缺漏典礼演讲稿情况了如指掌,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长期坚持,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0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我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篇5

第一次作为一名老师走上讲台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也很紧张。我所教的高一年级的语文课。任高一的课,在很多老师看来是比较轻松的,高一新生充满稚气,有活力,新课的讲述相对来说也轻松了一些。其实,教高一才更是任重而道远。首先,这些孩子的思维和其他孩子相比更加活跃,也更加分散,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活跃思维,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才能把握好高一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我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

从学期初,对于教学大纲做一个细致的了解与分析,并根据当地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备课的整体思路在于一个“实”字和一个“巧”字上。“实”字即落实大纲要求,落实新教材的要求,落实具体知识,把教学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上。

巧则要求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上。开学一个多月,我就是在这样的两个标准下进行备课活动的。

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上将所作的备课内容准确有序的讲出来,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学校对语文的课程安排相对死板,在每天下午的前两节,这是学生最困最容易瞌睡的时间,为了使学生能有兴趣的精神饱满的上好每一节课,我尽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认真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我决不越俎代庖,也决不放任不管,做足做好“主导”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是这样安排一节课的:一上课,先明确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继而学生阅读思考,提问讨论;然后师生就重点难点互相提问作答;最后指导学生谈谈学习的收获。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打起精神,不会在老师催眠曲似的大段讲述中度过一节课。

三、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语文书面作业主要是作文,每两周一次,就有一百多篇,约十万余字。我采取了教师批改为主、学生互批为辅、学生互批和老师批改结合的形式,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在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提倡言之有物,说真话,深入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反对说大话、空话,反对说一些低级趣味的话。我批改作文时,坚持改字词,改语句,改段落,改内容,认真写评语,既鼓励学生发扬长处,又明确指出学生的写作方面的不足。批改周记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常常要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才能完成,而它的成效又不是一下子就能表现出来的,但是,这正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任务之一,我严格的要求自己,不仅要完成,而且一定要高质量的完成。

作文语文老师,讲好课还不能算是已经完成了任务,要想真正的引起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还需要在很多地方多动心思。我就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之余组织一些小小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题目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关注的新闻知识, 对目前所发生的事情给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课堂活动其实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我真正探索更多的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活动,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轻松,学生的态度更加积极。

以上是我在这不长的教学时间中的一些想法,当然其中肯定也有许多问题和失误的地方,我会继续思考,继续努力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我作为一个老师的梦想——创造一个充实而又轻松愉悦的课堂。

极主动,认真负责,精力投入,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育教学工作。先将这一年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反思,以便指导自己日后的工作。  一、对上学期工作的分析

(一)保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1、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高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高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一部分来自语文老师的引导,因此,我努力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力图用充沛的感情,丰富的语言、知识,深刻的思想,灵活的教法来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兴趣。比如我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导语设计: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后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高中的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的延伸和拓展。

利用早自习时间,对所学诗歌、文言文进行复背检查,让学生在复背的过程中增强文言语感,有利于高中文言文教学。

3、坚持每周写随笔,不限制内容、体裁,只要求必须表达真情实感。同学们在随笔中畅所欲言,喜怒哀乐任意表达。我坚持全批阅,每篇随笔后面都有我或多或少的批语,这些话给学生们鼓励,让他们乐于表达。我还把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教学中特别将  “自主、合作、探究 ” 作为重点进行倡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二)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面对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我该如何实施教学呢?首先,我把语文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记忆、背诵、积累的基础知识。一类是需要学生掌握技能、方法,进而形成能力

的。比如:阅读、写作。  对于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发挥了各班语文科代表的作用,请他们按照要求布置、检查、督促学生复习,利用早自习做过关练习。后来我觉得这样做还不够,就在第二学期改变做法,对1000个字音练习逐一过关,每个学生每星期过关100个字音,并且是老师逐一检查每个学生过关。这项工作很烦琐且历时长,但师生都坚持得很好,学生兴趣高涨。  对于第二部分内容,就需要精讲多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倾筐倒豆荚容易,画龙点睛难”,“精讲”讲什么?怎么讲?我想还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比较好,为此,我努力从学生练习中发现问题,精讲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并辅之以练习加强训练。这学年主要强化的是学生写作训练。训练学生审题、拟纲,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辨证思考。  (三)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认真分析他们在平常学习和练习中的不足,分析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督促改正。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每一次上课,我都觉得认真备课,参加集体备课,但一学期下来还是有许多遗憾。  1、作文训练有些操之过急,且没有做到分类施教。 2、面批作文量大,坚持的不好。

3、一个班的学生多,难免有偷懒的,我觉得忙碌的教学任务有时对学生监督的工作不能有始有终。

4、小组合作中,有时还不放心,担心学生表达的不完整。  三、扬长补短,努力完善自我。

在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才不会被淘汰。我参坚持每天读书,做好笔记,充实自我,寻找一切可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不断汲取新知识、获得新养料。  我将自己的笔记做好分类,将重点的相关的知识点运用在课堂上,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堂内容。

总之,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深知,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的。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我听过许多老师讲过公开课。可以说,几乎每个老师的讲法都不一样——有的着重于品味语言;有的偏向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听得越多,便越觉得这篇课文不好讲,尤其是要讲出这篇文章的精妙之所在,真是难上加难。

一篇文章的学习,不可能种.种能力面面俱到,只能突出其中一两个能力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突出重点,“小切口,深挖掘”。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语言运用的理解。语言文字可以表现多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摄影美……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这些美呢?选取什么样的切口呢?我陷入了深思。

一段《神秘园》中的音乐飘了过来。是的,美妙的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其实,美丽的文字也有这样的审美功效。艺术是相通的。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引导学生动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感觉、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来体会这篇文章的美。

在讲文章的第四、五自然段的时候,我发动学生动用所有的感官来欣赏这两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在这两段文字中,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读着、讨论,教室里非常热闹。

把这种浓厚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的,还是关于第六自然段的讨论。我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表现第六自然的内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是画?是音乐?是舞蹈?还是别的?”大家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认为应选择一幅画来表现这段文字所传达的内容。我的下一个问题接着来了:“绘画有很多种类,按照表现技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画和水墨画等等。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选择哪一种绘画技法来表现这段文字呢?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

“素描!”一个声音很快地响起。

“来,来,你说说看,为什么选素描呢?”

“因为素描画简洁。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景物不多,就只有树和山,如果用别的画来表现,画面就会显得比较杂乱。”

这个心直口快的孩子很自信地坐了下去。教室里忽然一片寂静。有的学生在点头,有的学生却皱着眉在摇头。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来,是个秀气的女孩子。

“老师,我觉得素描画不好。因为素描画的线条太硬,层次感、黑白对比都非常分明。但这段文字所表现的内容很朦胧,很含蓄。您看:树色阴阴象一团烟雾,远山也只是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与山的界线是不分明的。所以我觉得用素描画不好。”

“那你认为用什么画比较好呢?”

“用水彩画吧!”她想了一会儿,“因为水彩画比较适合画景物,它能表现出景物朦胧、含蓄的美”。

“不对!不对!”这个孩子的话音未落,另一个反对的声音响起来,我点点头,示意他发表他的观点。

“水彩画的颜色太明丽,一般用来表现白天的景物。这段文字写的是晚上的景物,色彩哪有那么鲜艳?”

我又问:“你说说看,用什么种类的画表现要好一些呢?”

“我还没有想好。”他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学过画吗?”我问。

他摇头。

“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凭感觉!”

哦,感觉!好玄的词儿!这不正是语感吗?

“好!班上有同学学过画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如何?”

一个男生很神气地站了起来,还故作姿态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笑了。

“我觉得用中国的水墨画比较好,水墨画色彩淡雅。在这幅画中,可主要选取黑墨,通过墨的深浅来表现远山近树的层次。水使墨荡开,使山与树的界线呈现出一种隐隐约约的状态。而且,中国的水墨画讲究一种‘留白’艺术。就是整幅画并不画满,而是适当地留取一定的空白,给欣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因此,中国画最适合表现空灵、含蓄的意境。而未自清先生在这段文字中表现的淡淡忧伤与落寂,也就是‘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通过整个画面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教室里安静极了,接下来便是雷鸣般的掌声。讲得多好啊!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让老师惊奇的潜质。我从他的一番话中知道了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们的回答让这节课更加精彩了。

同学们都很赞同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话十分有说服力。上课,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汇聚了许多闪光点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

我想,我应该把这节课记下来。

过去的半年,紧张、忙碌。冒着满面风霜,顶着一天星光,跨过一路泥泞,辛勤耕耘,默默而无闻。这半年,收获了一些成绩,也有几多感慨、些许慰藉。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催马扬鞭自奋蹄,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无论任务多重,困难多大,只要学校布置了的,都尽力去完成,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认真备课。首先研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每年更新的考试大纲,领会精神,结合实际,落实到工作中去。然后钻研教材,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的有机联系,理清教材内部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主次内容,找好教材在教学中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必修五”时,本人就注意对一些篇目的取舍或必要的整合,进行适量的补充或拓展,进一步优化教材结构体系,使之更切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在教学《史记选读》时,则注意找出教材的好的切入点,设置有提纲挈领性的问题,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全面推进阅读和深入探讨等。

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较详细地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形式不拘,内容广泛,点点滴滴,贯穿在每个细节。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尤其是新课标理念去研究教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探究和综合表达的能力。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选择适用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使之顺应教学发展的新潮流。

积极参加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汇聚教学智慧的最好方式,在活动中积极发言、与同行切磋,有创造地进行二次个体备课。精心编制教案,组织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流程。上课时能多次、及时、有调整地实施教案,容量、质量两相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之成为学习主人和发展个体。坚持写教后记,寻找不足,去补救缺憾。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良师益友是教师重要的角色。本人在工作中能主动关爱学生,言传身教。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勤于跟学生交流且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有一位叫于祥胜的同学,语文成绩一直不好,为此很苦恼,本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主动去询问,帮助他分析原因。他表示很愿意下功夫,但不知功夫用在哪里,如何安排学习,经过与之深入交谈和予以热情鼓励,后来他的语文学习成绩在短期内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提升成绩的信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有足够的包容之心,用耐心去劝导,用诚心去感化。经过半年的努力工作,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然而,回顾历程,却又发现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特归纳如下。

1、在执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对教材每个部分的具体要求和有实效的教法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在教学中一以贯之。

3、课堂教学的构思、环节、组织和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

4、激发学生兴趣和挖掘学习潜力还做得不够。

5、需要更加深入有效地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如此等等,本人愿作深入剖析、诚恳反思;并相信:没有反思的认识是肤浅的认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没有反思的错误是永久的错误,没有反思的教学是故步自封的教学;勤于反思是创造的胚芽,勤于反思会造就出不停上进的车轮!在今后的日子里,本人愿再接再厉、努力作出更新更大的成绩,回报党,回报人民。

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得很累。本来以为“课改”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可是半年下来,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同时新课改第一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这些都也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教龄都在8年以上,教学经验最少的也经历了两个大循环,但我们一致觉得,每一个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紧张加忙乱。回顾这半年来我们的困惑、思考与实践,我们不能说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点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相对固定,很少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而新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应的对新的课程结构就提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较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压缩必修课时,增开选修课,以提供较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平。选修课学生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学分,这样就可算作语文科目合格。

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的周课时数减至四节,课时减少了,授课内容却不减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必修2中,这个问题就缓解了不少。因为教完必修1后,我们全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处理,缩减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中的演讲词单元,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拓展运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个课时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演讲稿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词的特点,把口头的演讲训练放在课前口语训练甚至平时的课堂发言中。同时我们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每一节夜课我们都用来讲课,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够用了,期末实现了我们留出一个半星期总复习的预期。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构建语文基础,可是略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基础是不能开快车。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哪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

缺乏了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但现实是课时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这个单元和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新闻压缩直接对应,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练习,但是就是没时间给学生做,本应期中考试前就完成的练习内容,直到期末复习才安排下去,而这距新闻单元的学习已经很长时间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文言文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很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课改形式下有限的课时里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往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点),因为抢时间,学生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新内容,没有时间复习、整理,所以并没有形成。我想也许是新课标这样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许是我们在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想这是我们下一个学期重点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再来说说选修课,本学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大大激发起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一门《中国当代名家导读》的选修课,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这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了人。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乐着”。

解读教材之乐。

语文教师难当,没有哪一个学科会让教师在上课之间,首先思考的是“教什么?”,而语文课就是这样,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语文学科本就是人文性、艺术性最强的感性学科,在各科教学中最讲求个性,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才智学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教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平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比如,我们学《史记》中的《鸿门宴》、《项羽本纪》,我们如果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太史公对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赞赏的态度来评价的;扬项羽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贬刘邦,而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如果我们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太史公的作为汉朝臣子蔑视至尊的权贵而又不得不隐晦表达的深层用意。也许这种解读,未必符合史学专家的正统,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语文学习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们后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对话,哪怕这种对话可能有着许多误解的成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一些相关的情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自己就把思考推进到这一层面。

这学期,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逸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我们读《赤壁赋》、《囚绿记》《荆轲刺秦王》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

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学习《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飞向太空的航程》对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旅程。

当然新课改对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统一目标变为多元多层次目标,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备课时的知识准备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选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开始我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也有过误区。比如说,偏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上强调所谓的“自主”,而学生实际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碌”地,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汇报着、表演着……而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再有有时,合作是合作了,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简短的,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

通过校内的跟踪听评课以及教育学院的展示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一误解是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悟不到位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近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自主学习,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在面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情形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满的情感来展开学习活动,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组织,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探究,如果探无可探,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半年的课改实践,我们遇到的问题不少(也许是我们对课改理念认识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吧),但我们相信,课改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但为人师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