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精选8篇)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9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精选8篇)。

本文为88教案网推荐专题“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相关内容。

以下是88教案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桃李芬芳,师恩难忘,老师们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成功前提。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1

课文简介:

《荷叶伞》是一篇布局精巧的课文,全文包括了雨中雨停两个不同的情境。全文字里行间都体现这一种飘逸的美,文字给我们构成了一组美丽的画面,在吸引我们的同时也把她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里。她让孩子读完荷叶姐姐的故事后,进一步懂得了享受爱的同时也要去爱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如: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配乐读、配乐表演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为学生放上学期的配乐朗诵《雨中的歌》这首儿歌。(学生可闭目倾听。)

听完后师发问: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那你们知道儿歌的小青蛙为什么唱着快乐的歌呢?

(让学生明确:是因为下雨时它躲到了荷叶的下面,没有被雨淋湿,所以它很高兴。)

2、师导入:同学们的对于学过的知识记得这么好,你们真棒!(可为学生出示本课的避雨图。)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荷叶姐姐有关的故事。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让我们打开书14课《荷叶伞》,听老师读读课文。(教师范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自己读课文,并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1、师指名读课文(23名)。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识字。

(学生可采取看拼音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听读识字或问同学、问老师的方式识字)

3、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4、小组检查识字、组长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5、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通过检查老师觉得你们真聪明,把生字掌握地这么好。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我们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自己先读读,再和同桌读读。

(生自读,同桌互相读。)

学生汇报。

(师给其他同学布置任务:仔细听同学读课文,听完后进行评价。)

师找23名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名同学读时,师提要求:边听边想,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听后,先同桌交流。再汇报。)

师小结学生汇报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荷叶伞》,(师手指课题)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故事中荷叶姐姐热心帮助他的好朋友们,而且认识了12个新生字朋友,你们看(课件出示生字),还认识它们吗?

(师指名认生字:前两名学生认字,后两名学生认字并用有关字组词、造句,全班学生一起认。)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学生上节课的掌握程度。)

2、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谁还想读给打家听听?在他读时,大家边听边想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

(指名读课文。)

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交流时可以说说为什么这给你印象最深?(小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学生进行全班交流汇报。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下雨了,荷叶姐姐象一把翠伞站在池塘里。

2)一条小鱼游过来,躲在她的伞下,一群蜻蜓一只青蛙

3)荷叶姐姐为别人遮了雨,自己却淋湿了。

4)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

师追问:为什么荷叶姐姐被雨淋湿了,它还笑呢?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适当指导朗读。)

三、课文内容的拓展

1、对课文创造性表演。

师: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故事中的荷叶姐姐是什么样的,小鱼、蜻蜓、青蛙它们是怎样做的?又会说些什么?)

(小组进行创造性表演。)

2、指名表演。(表演时大家都配有头饰,并找一名同学进行旁白。)

3、教师进行旁白,所有小组同时进行表演。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读了《荷叶伞》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师进行关心同学,帮助他人的教育。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懂得遇事不要盲从,要多动脑的道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懂得课文要说明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字课文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自主提问。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文明理。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讲猴子们看见月亮掉在井里?哪几个自然段讲猴子们捞月亮?

指导学习14自然段。

猴子们说了一句什么话?

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叫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

看动画片:为什么它们只看天上并跟着叫呢?说明猴子们怎样呢?

分组讨论,自学57自然段。

看动画。

自学,分组讨论。

快速默读57自然段。

用笔在课文中划出猴子们捞月亮的句子。

写出猴子们连接的顺序。

(树)()()()()(井)

猴子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

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

汇报学习结果。

小结内容,照应前提。

说理总结。

从《捞月亮》这篇课文中,你们知道了什么道理?

作业。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课文写的是一只乌鸦爱听奉承话被狐狸花言巧语所骗的故事。全文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写乌鸦和狐狸是邻居。第二至第三段分别是写乌鸦叼着一片肉,狐狸看见后馋得直流口水。第四至七段是写狐狸与乌鸦的交锋。第八段是故事简短的自然结尾。其中,四至七自然段是本文的精华所在,是训练学生进行朗读、说话、语言文字体会、表演等诸方面的最佳之处。因此,本课学习的重点就落在此处。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准备】

课件。狐狸和乌鸦的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鸦狐狸)。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①谁敢说自己读得最好请读一读。

②谁能诚实地说自己读得不太好站起来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你读好课文。

3.再朗读课文,思考: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①谁能用3-5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②谁能用1-2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4.让学生质疑问难。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投影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

2.学习第2、3自然段。

①既然是邻居,就应该好好相处。狐狸是怎样发现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想把肉弄到手的请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②谁愿意说一说思考的结果

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高兴找出来读一读。它高兴什么

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

3.学习第4-7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请听录音,数数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了什么

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漂亮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

联系实际情况想想,狐狸说的这些话和事实一样吗是一些什么样的话

④教师小结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一个同学扮演狐狸,一个同学扮演乌鸦表演课文内容,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

(四)感悟寓意,想象创新。

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

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

3.复述课文。

【教学后记】

一、以朗读为本,在40分钟里,学生直接用于读书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二、引导学生精思、想象。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寓意。思考时,不脱离重点词句,语言与思维发展相统一,能让学生张扬个性,充分想象。

三、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能感受原奉承话常驻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3、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

2、难点:能读出狐狸的不同语气;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关键:抓关键词句体会,朗读。

【教学方法】:小组、尝试、游戏、情境表演。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等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3号生写在小黑板上,其余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huliaosangzi

()()()()

maquetaitouniaowoyipianrou

()()()()

(完成后各小组的1号与3号互查,2号与4号互查。)

2、选择其中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择词语的多少)

二、读议课文2-3自然段

是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围绕着一片肉而展开的。

1、出示图片:谁能看图说说乌鸦和狐狸对这片肉各有什么表现?(让生自由说)

2、文中哪几自然段就在写这幅图意?(2-3)自由读2-3自然段,想想分别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3、练习朗读。

此时此刻,乌鸦会怎么想?狐狸心里又在想些什么?(让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三、精读4-7自然段

乌鸦想保住肉,而狐狸却想骗取这片肉,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最想读的部分4-7自然段。

1、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提纲学习讨论。

小组学习提纲

(1)读读4-7自然段,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2)议一议,你对这只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你对这只乌鸦又有什么看法呢?

(3)想想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并试着读一读。

2、集体反馈。

(1)面对乌鸦口中的肉,狐狸说了些什么?

(出示狐狸说的三次语言)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各抒已见)

适时小结:狐狸这种使人听高兴,讨好别人的话又叫--花言巧语或甜言蜜语。

这三次语言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评议--自由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对狐狸的讨好,乌鸦各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乌鸦反应的三句话)谈谈对乌鸦的看法。

提示:乌鸦前两次不叫,到了第三次怎么叫了呢?(爱听好话)

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3、引出结果。正因为乌鸦爱听好话,所以它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反被狐狸叼走了。(掉、叼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板书:掉叼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完成练习:aitinghaohua,rongyishangdang。

()

5、分角色朗读。

四、表演课本剧。

1、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三人,进行试演。

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其余当观众评议。

五、练习

A:1、加标点:

您好()亲爱的乌鸦()

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唱几句吧()

2、自己再编三句狐狸讨好乌鸦的话。

B:只做第(1)题。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孔繁森是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援藏干部。

2.结合课文理解请求、恳求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与课文及教案配套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雄伟的布达拉宫图片,音乐《公仆赞》,渲染气氛。

二、朗读课题。

1、个别读题。

2、出示孔繁森照片。

3、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孔繁森的哪些故事?

4、你佩服尊敬他吗?再读题。

三、学习第一节

1、导入:1992年,拉萨市附近发生了地震,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孔繁森收养了他们。

2、在课文中找出哪个小节写这个意思?个别读。

3、共几句话?

4、出示第二句,点击孤儿

(1)个别读词语。

(2)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孤儿的意思。(失去亲人)

(3)多可怜的孩子,谁能读好这句话?个别读。

(4)指导:读得慢点,语气低沉一点。

5、出示第三句。

(1)自读,这句话什么意思?板书:抚养孤儿

(2)小朋友,你是谁的亲生儿女?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抚养你的?能讲讲爸爸妈妈爱你养你的感人的小事情吗?

(3)孔繁森旧案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

出示:曲尼生病住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犯了错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学习退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贡桑尿湿了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其中的一条,也可以说老师没有例举的,想象孔繁森怎么样关心爱护三个孤儿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交流说话。

(5)孔繁森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亲!谁能用优美的朗读来赞美他?个别评议个别齐读

四、学习第三节

1、导入:孔繁森每次下乡见到生活贫困的藏胞,就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他们。往往只过了半个月,他的工资就没了,有时连伙食费都交不起。自从他收养了三个孤儿,他的生活就更艰苦了。于是他想到了献血。

2、出示第一句

(1)个别读,范读。

(2)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让你感动了?为什么?

夜里、悄悄地: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不要别人的资助,坚持要抚养孤儿。

读好这些词语。

(3)请求

如果你是孔繁森,你要向医生要求献血,你怎么说?

告诉医生自己要献血,希望医生答应,这就是请求

这样让我们感动的话,一起来读好它!个别指导个别

3、可是医生不同意,因为孔繁森年纪太大了,头发都白了,身体又不好,献血对他的身体健康很不利。

4、医生不同意,孔繁森更着急了,他会怎么对医生说啊?

5、孔繁森这样坚持着,诚恳地表达自己要献血的意思,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语?

出示第三句,点击恳求读词语:个别,齐读。

6、注意再三恳求,理解。读词语。

7、孔繁森这样诚恳地再三请求,医生只好答应:那还吧,但你只能献一次,下次我是不会同意的!医生这是(勉强答应)

8、孔繁森拍成电影,是很感人的,老师想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一下。想演角色的快念台词。

9、师生共创情境,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扩展,特别是说出请求和恳求的内容来。

场景演出来了,课文应该读得更好,自练个别齐读。

五、学习第四节

1、1993年,孔繁森共献血三次,得到了900元的营养费,他用这些钱来板书:献血

2、藏胞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会说?

3、千言万语难诉藏族同胞对孔繁森的婶婶感激和热爱,有一首诗这样写,有一首歌这样唱:出示歌词

(1)自读

(2)太阳和月亮有同一个母亲,他们好象是(兄弟)

(3)太阳和月亮如同兄弟,藏族和汉族也有同一个母亲,他们也像?

(4)汉族和藏族这亲如兄弟的关系是怎么得来的?这些和孔繁森有什么关系呢?看看孔繁森在西藏雪域高原留下的足迹。出示孔繁森的一组照片。

(5)有了像孔繁森这样的援藏干部,才有汉藏一家亲的情谊,是孔繁森架起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友谊桥梁。

(6)孔繁森是汉人民的儿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儿子。藏族人民深切地怀念深情地唱,老师想深情地读。

(7)学生读。自练个别男女生层次读齐读

六、学习第一节

读了课文,你知道孔繁森是怎样的人?板书:优秀的援藏干部

个别读第一节

七、总结课文

1、小结板书:孔繁森来到西藏高原工作xx年,与藏族人民同吃苦共患难,把藏族的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把藏族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亲,为汉藏的友好交往架起了不朽的桥梁,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汉藏友谊之歌。

2、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孔繁森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孔繁森

优秀的援藏干部孔繁森

孔繁森优秀的援藏干部

3、让我们听着歌曲,看着孔繁森曾经路过的痕迹,永远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记住他为汉藏友谊作出的贡献。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教与学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到某一节课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种目标不是教师的指令,而是学生内在的需求,教师可把它作为教学的显性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地学。另一方面,教师还担负着诸如习得语言、陶冶性情、启迪智慧之类的使命,这些目标对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关注,而对教师来讲又是职责所在,教师可把它作为教学的隐性目标,巧妙引导,做到有教无痕。

【学与教的过程设计】

一、读题质疑,明确目标

⒈板书课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⒉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整合为四个学习目标:

穿山甲是什么?穿山甲为什么要问路?向谁问路?问到路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自己读懂课文,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圈画出不懂的词句。

⒉指导学习生字。

⒊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目标引路,指导学习

㈠穿山甲是什么?

⒈猜一猜:对照名称说说想象中的穿山甲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

⒉比一比:出示穿山甲的图片,说说与自己想象中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⒊听一听:(播放录音)穿山甲,也称钻山甲,有尖锐的爪子,善于钻洞,全身披着坚甲。成年穿山甲身长60厘米左右,长的可达1米。以白蚁为食,是白蚁的克星,被称为山林的保护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㈡为什么问路?

⒈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段落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读后说说穿山甲为什么问路?(是因为在雨林中迷失了方向)

⒉点拨:小穿山甲为什么会迷失了方向呢?答案在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

⒊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教师简介蜥蜴,出示难懂的句子: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像翡翠雕成的世界。

b就连筛下树丛的阳光也像宝石一样明丽。

反复读这两句话,体会: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满目苍翠,就连阳光也被染绿了,可见绿的程度之深。

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继续体会热带雨林独特的自然景观。

⒌小结:穿山甲为什么会迷路?

(热带雨林翠绿一片,小穿山甲涉世未深,怎么会不迷路呢?)

⒍指导学生表演小穿山甲迷路时的情景。

点拨:小穿山甲在大森林里迷了路,它的心情怎样?是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想象小穿山甲迷路时的神态(着急)、动作(东拱拱,西钻钻)、语言(怎么到处都是绿色,我都找不到路了,这可怎么办呢?)。

㈢向谁问路?问到路没有?

⒈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9自然段,弄清:小穿山甲先后向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问了路,但它们都没有明确指出小穿山甲的路到底在哪里。

⒉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重点句:

a小松鼠说:哪儿有树,哪儿就有路。

b老葛藤说:我认识的路都在悬崖绝壁上。

c织布鸟说:我的路在天上。

d小溪流说:在我看来,路就在自己脚下。

⒊小组讨论:从四次问路中小穿山甲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体会:①小松鼠、老葛藤、织布鸟、小溪流各自的情况不同,所走的路也不相同;②穿山甲不能依靠别人给自己指路,路在自己脚下,要靠自己去走。

⒋指导学生表演穿山甲问路:想象小穿山甲问路时所说的话,注意有称呼,懂礼貌,每次的问话应有所不同。

⒌假如小穿山甲也向你问路,你会怎样对他说呢?启发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强化认识。

㈣怎么找到路?

⒈学到这里,你的小脑瓜里又冒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出新的学习目标。

⒉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重点句,同时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前一句话。

a一只小穿山甲在雨林中迷失了方向,东拱拱,西钻钻,怎么也找不到路在哪里。

b他静下心来,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景物,一边用鼻尖贴近地面辨识气味。

对比研读这两句话,激疑:小穿山甲开始东找西找没有找到路,现在却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体会:穿山甲开始时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拱乱钻,当然找不到路;而最后静下心来,细心地观察事物、辨识气味,终于找到了路。

⒊如果你是小穿山甲,找到路以后,你想对小溪流说些什么吗?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⒈说说穿山甲通过问路这件事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⒉有一个小朋友做数学题不肯动脑筋,遇到难题马上问人,当时好像是会做了,过后又不会,所以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请你劝劝他该怎么做。

⒊联系实际谈谈对路在自己脚下的理解。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体会情感。

《沉香救母》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但课文的描写比较简单,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描写上,学生的体会就会很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将更好在帮助学生体会故事的情感。

2.读演结合,以演助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教师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内化语言文字。

3.词句训练,重视积累。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是比较多的,对字词的巩固、积累是相当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进行字词训练,这就能减少课外机械地识记、抄写,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形式多样的词句训练,也能帮助学生合理迁移,提高说话、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一、师生交流,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出示沉香图片)认识他吗?(板书:沉香)跟他打个招呼吧!

2.关于沉香,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沉香的故事。)沉香是怎样救出自己的母亲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补充课题。)

3.指导读准课题。师解说: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完后把生字画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相互合作,纠正错误。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孟郊为什么会写这首诗吗?

5.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过渡: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所以在他50岁那年写下了《游子吟》。老师范读古诗。

①.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定的方式朗读读课文。(分段读,分角色读等。)

②.师生评议,相机检查、巩固生词的读音:

美丽善良心狠手辣腰酸背疼盛夏酷暑

叹了口气含着眼泪增添力量习武练功

对付得了恨不得寒冬腊月起早贪黑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注意多音字了的读音。)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叹、含、泪

2.扩词练习:比一比,谁给生字找的朋友最多。

3.尝试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4.交流: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字?(教师及时肯定学生合理的记忆方法:偏旁加熟字;熟字换偏旁等。

5.课堂作业:描红、临写生字。

对于城镇的学生来说,沉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熟知的人物,在揭示课题的同时,借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通过交流,选择喜欢的朗读方式,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集体协作的乐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字词的读音检查、巩固,有的放矢地进行新词教学,既节约了时间,又能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字词。

在识字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字形的教学,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丰富词汇,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并正确地使用生字。

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比一比,再组词。

又()今()目()

叹()含()泪()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填空:叹了一口气,含着眼泪说:。(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二、读演结合,体验情感

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你们知道沉香为什么要去解救妈妈吗?

讨论理解:

⑴.沉香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便再三追问爸爸。

⑵.知道妈妈被三郎神压在华山脚下,心里十分难过和气愤。

2.以演促读。

⑴.同桌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⑵.请学生上台表演。评一评:你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针对某些环节展开讨论。

相机出示句子:

①.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

再三追问应该怎么演?指导学生读好沉香问爸爸的话。他会问什么?

②.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沉香为什么又难过又气愤?难过又气愤时会是怎样的神情?他表演得好吗?你会如何表演?

③.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

谁来读读爸爸的话,这里爸爸的心情怎么样?(尝试练读,个别读。)

⑶.还有哪位同学也想来试试?(师生评议:看了他们俩的表演你想说什么?)

⑷.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教师小结:8岁的沉香那么急切地想去救自己的母亲,可是怎么斗得过心狠手辣而又神通广大的二郎神呢?他会怎么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良恨狠自由练读,读准字音,你能发现什么?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形近字比较组词,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另外,学生对于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字形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采用以演助读的方法,可以依靠形象化的形体动作来组织儿童的思维,这样,不但能保持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还能激发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促使他们深入体验角色的情趣变化。

把三个形近字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学习,可以帮助辨认、识记。

第三课时设计理念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卡片:美丽善良心狠手辣。(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学生练习选词说话。)谁能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说一两句话。(对说话不连贯的学生适当指导。)

3.过渡: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却被心狠的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沉香怎样才能救出自己的母亲?(板书:刻苦练功)

二、精读课文。

1.轻读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想:沉香是如何刻苦练功的?哪些词句特别让你感动?请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说说哪些词句特别让你感动,并说说你的想法。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①.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

在你印象中,寒冬腊月和盛夏酷暑分别是怎么样的?你是如何度过这两个季节的?

沉香是如何度过的呢?(想象练说)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一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充满了力量。

读词浑身。换词理解,就是全身。

沉香累得腰酸背疼了,又怎么会全身增添了力量呢?(点出一就。)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你们遇到了自己喜欢或憎恨的事物,会怎么做呢?

师提供句例:爸爸一看到电视上有足球赛,就来了劲。

出示填空,练习说话:

我一看到动画片,就。

一,就。

(出示投影)你们看,沉香只要一想到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他,瞧,他练得多认真!此时,你想对沉香说什么?(练习说话。)

4.小结: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努力,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付告武累

2.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3.尝试描红,并说说哪个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教师相机在田字格中范写。

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

这是两个意思正好相反的词语,用单个说话并不难,但要同时用上两个,学生就必须调动自己积累的知识,并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中的句子,帮助学生认识一就的句式,通过情景提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句式。

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激励下,学生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对于学生,是导而不是牵。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商堆仗银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结合课前找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如:图片、媒体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关书籍等)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湾商堆仗银讲毯景洁店省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2)看投影,读词语:

台湾省商店洁白惊奇

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商:先写点、横、点、撇,再写同字框,最后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八字头和口不是古字,要写紧凑。

湾: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右边是弯,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边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生字能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挂图。

2.北京美景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生字表和词语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课文的生字及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让学生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

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什么?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写过春节的时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写孩子们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说明北京的雪景已经深深的把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3.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绘了哪幅图的内容。

1)学生自己图文对照。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第一幅图描写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幅图描写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内容。

三、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主要想告诉我们在台湾省很难见到雪。

2)齐读这一自然段。

你还读懂了什么?(在商店橱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过春节这个时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这两个自然段为台湾孩子们渴望见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笔。

4)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三至八自然段。

学习方法:

一、先读一读课文,看这几段各有几句话。

二、想一想每段话都讲了些什么?

三、这几段讲了什么?抓重点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课文。

我们按照这种步骤学习课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声读,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这几段写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台湾孩子们对雪(北京)的渴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这几段。

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教师适当范读。

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语气。体现出台湾小朋友对雪的渴望和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读这段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中,老师告诉孩子们在北京有他们渴望见到的雪景,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九自然段。

1)自己小声读,看共有几句话,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的挂图。

让学生在图上指一下谁在堆雪人,谁在打雪仗。

雪毯,说明雪大,把地盖得很严实,像铺上地毯一样。

3)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上动作。(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配上音乐)

4.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学习前三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小组内谈一谈。

3)参加班级展示

4)教师指导朗读:

A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谈谈怎样理解的,然后读一读,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再加以范读。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B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朗读时要注意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5.观看北京的风光片。激发学生向往北京热爱北京的情感。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北京的小朋友盼着台湾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早日和台湾小朋友团聚,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六、布置作业:

1.与同学交流台湾的有关资料。

2.要感情的朗读课文。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要乐于助人。

2、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淋湿、敲门、连声、称赞、头发、不断、关心等词语的意思。

3、能把因果句补写完整。

4、能按提示语的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事情发展的结果为什么正好与奶奶的想法相反;懂得同学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要乐于助人。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自觉乐意地把他人放在心上,主动帮助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淋湿、称赞等词语的意思。

3、导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下雨》。下雨了,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生字词要读正确。

2、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图中的两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奶奶称赞的两个好孩子是谁?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哪个同学读得正确。

2、正音:玲、砰、称是后鼻音,淋是前鼻音。

3、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出砰表示声音,是象声词。

4、重点理解:

淋湿:课文中讲谁被雨淋湿?(小宝)谁没被雨淋湿?(小玲)

称赞:课文中的奶奶称赞谁?你能换个词吗?(夸奖、赞扬)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雨了,奶奶心里为什么事着急?划出奶奶心里想的话。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奶奶心里的想法。

3、指导朗读。第2句要读出奶奶着急的心情,很着急的很要读得长些、重些。奶奶心里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

4、齐读第1段。

5、小结:这段主要写下雨了,奶奶心里记挂着小玲没带伞,衣服要淋湿了。

五、书写指导。

玲:左窄右宽,右边是令,注意不要少一点。

湿:左窄右宽,右边上面的日稍扁。

砰:左窄右宽。

称:左窄右宽。

擦:右边部分14画,注意第8画。左窄右宽。

六、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第2-7自然段,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2、理解连声、不断、关心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语。

2、完成课后第1、3题。反馈。

3、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小玲是怎么回来的?奶奶为什么奇怪?

2、读后讨论。

①下雨了,小玲没带伞,为什么衣服没淋湿呢?

②小玲为什么是跳着蹦着进来的?(小玲有这样好的同学关心、帮助,使她不被鱼淋湿,心里很高兴,所以)

③读小玲回答的话:是同学送我回家的。是应该强调些。因为小玲有这样好的同学而感到高兴、自豪。

3、奶奶听了怎么说?称赞是什么意思?连声是什么意思?(一声紧接着一声连着说),谁能学着奶奶的样来说说看?

4、你觉得应该称赞这位同学吗?为什么?你能不能称赞他一句?(如:多好的孩子啊,把你送回家,自己才回去。真是个好孩子,就一把伞,他身上恐怕淋湿了呢!真是个好孩子,做了好事怎么马上就走了呢?)

5、练习分角色朗读。

三、教学第5-7自然段。

1、看第2幅图,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宝的。

2、自由读,思考:小宝带了伞,为什么衣服全湿了?

3、句子比较:

①我把伞借给同学了。

我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小宝为别人着想,他认为路远的同学比自己更需要伞,自己路近,淋湿一点没关系。)

②他的衣服湿了。

他的衣服全湿了。(让学生体会全,说明湿的程度,表现了小宝为了别人不被雨淋湿,甘愿淋湿自己的好品质。)

4、从课文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宝的衣服全湿了?理解不断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问:小宝已被雨淋湿,奶奶为什么还高兴的称赞他是好孩子?

6、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乐于助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总结课文,知道要乐于助人。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玲(linling)察(cacha)

淋(linling)擦(cacha)

零(linling)

2、多音字组词。

着:zhao()发:fa()干:gan()背bei()

zhe()fa()gan()bei()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①读一读。

②填空。

③校对。

三、总结课文。

小玲和小宝回家,和奶奶想的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总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四、作业指导。

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玲没带雨伞,衣服却没淋湿,这是因为()。

②因为小宝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了,所以()。

a、先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话的前半部分说什么,后半部分少了什么?

b、把后半部分补上去。

c、答案:①一位助人为乐的同学打着伞把小玲送回了家。

②小宝的衣服全湿了,头发上还不断地往下滴水珠。

五、作业:作业本4、5、6题。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精选8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