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2-13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涉及文案撰写,遇上困难不要着急可以参考网上的范文。把借鉴的焦点聚焦在范文的整体框架上。88教案网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PGN0114.TXT/PGN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

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状的盒子?(师可控制一下时间。)开始完成你们的作品吧!(小组合作。)

生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找两个小组介绍,引导学生发言,你们商量了吗?(生说,师将其用到的形状贴在黑板上。)

二、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1.画面。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师取盒子。)

这是老师最喜欢的盒子,你也拿一个你喜欢的盒子给老师看看(师边摸其中的一个面边说),请你也摸摸你拿的物体的一个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呢?你来想个好办法。/PGN0115.TXT/PGN

(学生回答:画的方法,在沙滩上盖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师可引导: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你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吧!

生操作,师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戏。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作品,问:猜猜看,这个图形是从什么形状上画下来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3)出示三棱柱。

师简介三棱柱,并按照刚才的方法从三棱柱上画下一个图形(在展示台上画)展示。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4)小结。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师拿图形,生说,师贴。)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此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出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的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由体出面。】

2.找面。

师: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些图形。不信,咱们找找看。从你的桌子上拿一个长方体,看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长方形。

(指名演示,边摸边说从什么形状上找到的什么图形。)

拓展:聪明的小朋友,看你还能不能从桌子上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PGN0116.TXT/PGN

【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上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又提出拓展性的问题,那你们能不能从桌子上的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意在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扶后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引导学生说),揭下长方体并同时板书长方形(边说边揭)......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生回答,师板书。)

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也可以试试边想边用手指画一画。(给学生留出想的时间。)

三、练习。

1.说面

(1)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把它们搜集一下。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制成课件,在道路上滚动出标志,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进行搜集,师在课前将标志中的数学问题分别做成可闪动状,当学生说到时,可方便大家辨认。)

(2)讨论、交流。

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找名字(第38页:连一连)。

师: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帮忙找一找吧!

独立练习,同桌互查。

3.猜谜语。/PGN0117.TXT/PGN

师:我们今天请来的三个朋友看到了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有信心猜出来吗?

(演示课件:出示三个朋友,可出声,出示谜语,点击谜语会变大。淘气:先看我的谜语。)

指名扮演淘气、笑笑、机灵狗,给大家读谜语。

指名说答案,老师画连线。

4.涂颜色。

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五、布置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今天认识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人民币,能识别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时人民币的单位,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人民币的识别过程,体会1元以内各种人民币的币值,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培养简单的换钱、算钱、付钱的技能,发展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参与小组的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的作用,发展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了解人民币在日常生活力的作用,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人民币的单位

教学难点: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准备:

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铅笔、橡皮、尺子、羽毛球、邮票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 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 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人的生活里少不了人民币,每张人民币面值大小不一,有几元的,有几角的,有几分的。为了了解人民币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元、角、分。(板书课题)

二、 认识人民币

1、 4人小组合作: 在自己面前的小银行中拿两张你认识的人民币,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拿的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币?是怎样认识的?

引导: 人民币有两种,一种是纸币,一种是硬币。谁愿意向小朋友介绍一下你认识的人民币?你是怎样认识的?

2、根据教师的统一要求拿出相应的人民币。

要求: 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出1元的人民币。

板书: 1元。(教师把1元纸币、硬币都贴在黑板上,纸币正面朝上)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2角、1角和5分、2分、1分。

课件展示1元以内的纸币。归纳: 纸币上都印有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一面都印有劳动人民的头像、中国人民银行,另一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人民币是受法律保护的。小朋友应该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做守法的小公民呢?

3、练一练。

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完成后用课件展示答案,共同订正。

三、 认识进率

1、谈话: 有个小朋友叫豆豆。他今天穿上了妈妈买的一件黄颜色的新衣服,放学后豆豆来到了一家玩具店。(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豆豆在玩具店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1) 玩具店里有钢笔、计算器、练习本等

(2) 还有两个小朋友在买东西。

(3) 钢笔的价钱是5元,计算器的价钱是20元,练习本的价钱是1元等

提问: 豆豆想买1本练习本,他应该付给营业员阿姨多少钱呢?(1元)他可以怎样付1元钱?

让学生把自己的拿法展示给小朋友看,几个小朋友在讲台前站一排,可以是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1个1元的等等。

引导: 付1元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呢?(10角)

10角就是1元。我们来看看豆豆怎样付这1元的。

(课件展示,豆豆说:“我付10角可以吗?”)

提问: 小朋友,你们说可以吗?为什么?

(出示图)板书: 1元=10角

2、引导: 根据1元=10角,请你再想一想,1角等于几分?

(出示图)板书: 1角=10分(学生齐读一遍)

3、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把不同的取币方法都展示出来,并追问:哪一种方法最简单?

四、 简单购物

1、谈话: 老师今天开了一家小小商店,你们愿意上我这来买东西吗?开业之前我需要一些零钱,谁愿意跟我换一换零钱?

教师用1元分别和不同的学生换5角、2角、1角的零钱。

填空: 1张1元可以换( )张5角;

(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1张1元可以换( )张1角。

2、同桌互相换零钱,活动1分钟。(教师辅导)

3、引导: 换完了零钱,我的商店开张了。看一看我卖的有哪些东西?

课件呈现: 羽毛球5角,橡皮2角,美工刀9角5分,铅笔4角,自动铅笔7角,尺子3角,邮票8角。

提问: 你想买什么?

谁想买邮票?你打算怎样付这8角钱?有谁和他的付钱方法不一样?

几名学生上台买邮票,一手拿邮票,一手拿不同付法的8角钱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4、招聘营业员,学生互相购物。

谈话: 我当了经理后,想招聘一名营业员,条件是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要能算对账。其余的小朋友准备好1元人民币来买你想买的东西。

学生活动2分钟,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表扬。

5、延伸练习。

小组讨论: 1元钱可以买哪2样东西?如果买3样东西,可以怎样买?

五、 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 课后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 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 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 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 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 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 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 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 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 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 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 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 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 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 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 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 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 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 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 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 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 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 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 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 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 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 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 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 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 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 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 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 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 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 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 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 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 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 么吗? (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 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 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学生都 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 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 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 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 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引起学生 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 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 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 教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 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 考: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 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 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 地走。

[评析: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 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 来,去感悟\去体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 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 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 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知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和掌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 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领域 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总评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 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 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 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 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 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 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 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 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 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 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 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 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 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 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 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非整十的两位数,是在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样循序 渐进地安排,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基本到稍复杂的认数需要,有利于教学。教材先通过数小棒、捆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直观认识几十几的组成。并通过对三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的探讨,着重解决几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接着安排数数。最后通过用计数器表示几十几,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的写法和组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掌握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知道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有非整十数的场景,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评: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从几十几的数的广泛应用切入课题,渗透了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课的意义。]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评:在摆23根小棒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互相交流,在观察比较中感悟出好的摆法,可以体会到逢十进一的好处,直观认识几十几的组成。]

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39根的?

讨论: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动脑想,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进行有效的探索,较好地突破了本课难点。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写数、读数和数的组成?

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珠,十位上拨2颗珠,个位上拨4颗珠。

提问:你知道现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让学生一起把这个数读出来。

提问: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用计数器在小组内拨34和43,完成第21页例题的填空,然后进行几十几数的听写练习。

[评:对于几十几的写法和读法,由开始教师的演示引导到后来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和读数,很好地体现了例题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情境中自己领悟到写数、读数的方法,了解两位数的组成。]

四、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个同学,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 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博士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吃掉这些香蕉了。谁还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这么多星星,怎样数呢?学生数过后,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出图上的数,并说一说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几十几的数,先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5.想想做做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检查。

五、总结评价?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下课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发现几十几的数,把它告诉老师或同学。

[评: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几十几的数,使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评]

认识几十几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9页及第30页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0的两种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直尺、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活动激趣。

师:大家有没有玩过吹泡泡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请两名学生分别来吹泡泡,其他同学帮忙数一数,看他吹了多少个。)

2、设疑引出0。

师:刚才他们吹了这么多的泡泡,现在到哪里去了呢?(破了)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知识。(板书:0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吹泡泡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在活动中体会0的含义。

(一)理解0表示没有的意思。

1、观察发现。

师:大家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今天,它发现了一盘桃子,[出示主题图(1)]可高兴了!看,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看看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分别出示主题图(2)、(3)]

猴子吃了一个,还剩下1个桃子,用1表示(板书1);它又吃了一个,盘子里一个桃子出没有了,用0表示。(板书0)

2、小结。

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它表示没有的意思(板书:没有)。像刚才这样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都用0表示。

[设计意图:创设吹泡泡和小猴吃桃的情境,引出一个泡泡也没有,一个桃子也没有,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学生在已学数字中已无法找到,从而引起认知的冲突,要用一个新的数字0表示。]

3、说一说。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0表示没有的意思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0,从而加深对0的认识和理解。]

4、反馈练习。

看图填数。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第三个括号里为什么写0?

()()()

(二)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1、跑步比赛,体会起点。

(1)第一次:一个学生从0度线开始跑,另一个学生从中间开始跑。(进行思品教育:要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才公平。)

(2)第二次:两名学生都从0度线开始跑。

(3)引出0的另一种含义:表示起点的意思。

师:(教师指着0度线)刚才大家说从这里开始跑才公平,那么这条0度线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起点)

[设计意图: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将知识教学融于有趣的跑步比赛活动中,以动促思,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2、观察直尺,加深认识。

(1)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位说一说。

(2)汇报发现的结果。

(3)反馈练习:

A、填一填。

B、让学生顺数、倒数。

C、学生看尺子提出问题并请同学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提问题,既加深0表示起点的意思,又培养学生的数感,加强对数序的理解。]

3、排一排。(完成课本P30练习四第2题)

(1)让学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与同位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看哪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2)汇报。(鼓励不同排法的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灵活地运用教材,以动态的形式完成练习,鼓励学生的多样思维]。

4、说一说。

寻找生活中0表示起点的事例。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再一次有意识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0的两种含义,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的意思。

[设计意图:把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0的书写。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觉得0像什么?

2、教师示范写0,边写边说明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起笔收笔要相连,成椭圆形。

3、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P29的小方格写0。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完的同学在你认为写得好的0下面打,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客观、公正评价、欣赏他人和自己的意识。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并和同桌互相交流,欣赏对方。这样不仅认识到自己好的一面,同时也利于找出不足并进行弥补。]

四、看书质疑。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填一填。

师:大家学得真好,想跟小猫一起去钓鱼吗?我们要经过一条小路,要准确地说出石块上的数字才能过去。

2、数一数、比一比。

(1)数一数。

来到小河边,看,这里的风景多美啊!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里的事物分别有多少,用什么数字表示。(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比一比。

让学生从以上的数字中随便选两个比一比大小。

[设计意图:把练习与小猫钓鱼的事情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巩固数数、数序、比较等的知识,使学生体会数学是实在的、有具体意义的。]

3、游戏:猜一猜我是谁。

(1)、

(2)、

(3)、

(4)、

(5)、

(6)

(7)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巩固与拓展性的练习,层次分明,利用生动、有趣的动物,不仅再一次调动学生的情绪,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六、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和起点的意思。课后请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看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它、用到它,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提醒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习惯。]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6

情景说明:

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是一甲班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这个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事物了。因为每天都要用到钱,如何教学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呢,让他们真正认识人民币,以及爱护我们的人民币呢?教学一直在延续,如何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并爱护人民币,上课继续......

案例经过:

如果李老师要去买文具,需要带上什么?也就是用什么去买文具呢?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齐声说是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

孩子们兴奋的回答我,好的!

我用多媒体出示人民币图片,并且对学生们说: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谁来告诉大家,上面这些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呢?

班中有许多小朋友踊跃举手,回答课件上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各说各的,课堂的气氛十分热闹。

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吧。

小朋友们,请四人小组拿出信封里的人民币,它们各表示多少钱,你是怎么认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接着,四人小组议论纷纷,都在认真的讨论着,我下到小组里听听孩子们的说法。走到四大组的最后几排,文骞正在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看20元的是黄色有一个毛主席的头像呢,我就是这样记住的。班长周杨荻说:我也记住了5元的,是红色上面有数字5。其他小朋友们议论得更欢了。

好了,下面就请几个同学上台来介绍人民币吧。孩子们纷纷举手。我指名几个同学上台,大家都说得挺不错的。

有的是从颜色、大小来看,有的是从图案字样来记住的。

我出示钱上的国徽:这是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如果你看见一位小朋友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话?

这时候,梅杰站起来讲:小朋友,你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是不对的,我们都要爱护它。

其他小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我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让我感受很深。把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人民币知识教授给同学们,让他们对这个知识点记忆深刻。

这个案例给了我如下启示:

1、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这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

如本节课,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护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必须爱护人民币的立论。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