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精品]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000字通用

以内加法减法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1-16

[精品]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000字通用。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老师课堂教学氛围大大不同。那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000字通用”,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1

我校三年级是从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讲起的。这个单元的总情境是去“世博会”参观,因此我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小片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对于上海世博会有了一个简单了解。然后出示了9页主题图,让学生找“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

例1是利用图中的数学信息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生在一二年级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本节课我创设了以下两个空间:

空间一:口算接龙。在这里我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选取了几个典型的算式进行追问,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反思:对于比较简单的口算,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第算出结果。对于涉及到进位的算式则出现了一些错误。口算采取的计算方法也比较集中在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上。

空间二:探究算理。对于例1的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都能正确列式,我让学生同桌两个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再集中交流展示。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先算30+30,再算5+4的方法。个别学生用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

在交流与集中展示之后,我跟进了课时练第5页中的相应练习。学生们完成的不好,这反应了学生对算理掌握得不扎实。

反思:这类需要学生分步地写出算理的题在一年级接触的比较多,由于二年级计算的重点放在了乘除法上,所以有一些同学出现了计算不准确、分步不会写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又集中带领学生梳理了分步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不要操之过急,要一步步地看清谁和谁算、运算符号是什么,又拓展了相应的口算练习。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2

1、基础计算不过关。如经过一个暑假有不少同学记不清6+7等于几,导致计算错误

2、书写规范问题。如数位没对齐,加号忘记写,书写顺序不对或进退位的记号搞错等;

3、不能正确进位或退位。该进位或该退位时不进或不退,不该进位或退位时却退了;

4、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是在写竖式时将题目数字抄错,有的学生是加减混淆,在同一题中一会算加一会算减。

针对这样的种种错误,我认为在平时的笔算教学可以做以下的努力。

一、基础口算要过关。

口算作为一种技能是孰能生巧的。一段时间不练就生疏了,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或课后练习中要加强对基础口算的练习。尤其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要保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状态。

二、加强对算理的教学。

课本中出示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让孩子理解算理,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秩序,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都没有让学生实际独立操作小棒或计数器,而是让一个孩子在投影仪下代为操作或者直接课件演示。事后想想这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亲自操作小棒,有了把小棒满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对于理解个位满十进一的道理就数到渠成了,我想对不该进位却进位的这种现象应该会有所帮助。

三、加强检查。

教给学生一定的检查方法。如粗查。先看看有没有漏写的,如横式的答案等,或利用估算做初步的检查。细查一对、二算、三查。先对题目是否抄错,然后蒙住答案重新想计算过程,再和先前答案校对,最后查看是否规范,如数位是否对齐等。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3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买玩具”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教学时,我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5—6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4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不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课堂中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课本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灵活获得本领。

我们常说新课程的内容很活,是因为它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有了更为广博的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如何利用这样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是每个教师所无限追求的目标。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在主题图“乘车”的问题上,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活动目标,将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还初步接触到排列组合的内容。

又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一课中,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二(1)班16面红旗,二(2)班比二(1)少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2)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某班得的红旗面数。由于条件不同,解答算式便也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

二、注意错误资源的整顿,在揪错的.道路上反正。

课堂的教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也总是有别于成人。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知识或许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

(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

(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精心准备的课堂,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办?除了以后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外,更重要的是目前要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我们可以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切不可放弃这样的教学资源。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5

当我一拿到一年级下册的教材时,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第六单元的教学相对本册其他教学内容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样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不愿意学和厌学的现象。同时,这块知识也没有其他单元更让学生感兴趣。如:图形的拼组、认识人民币、找规律、统计等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二、本单元的计算不仅是全册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而且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三、本单元的内容是本册中课时安排最长的一个单元。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有具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根据本册教材说明的要求,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要达到以下的目标:(如表格)

单元结束

期末

平均正确率

速度

平均正确率

速度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

88%以上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5题

90%以上

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6题

其实,按照我的理解以上的目标,对我们学生平时的口算训练要求来说是低了的,因为口算达标是要求学生5分钟完成80道,也就是每分钟完成16道。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为了教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安排为四个方面,谈谈本人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教学的难点。在编排上有几个特点值得说明一下:(1)因为口算一般要从高位起,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它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先教学不进位的,再教学进位的。不进位的口算,着重解决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内容的编排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编排类似,先出现不退位的,再出现退位的。学生有了加法的基础,很容易类推出减法应该怎样算。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笔算时,掌握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减,十位数与十位数相加、减的道理。(4)关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学生在第一册已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对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顺序已经初步掌握。这里的教学内容,仅是参加运算的数由20以内扩大到100以内。因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结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在练习中出现的。(5)本单元的用数学是结合计算出现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内容

四、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分为15课时进行教学,我设想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的增加课时数,毕竟这单元是教学的重点。

第一小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56~60页)分3课时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30,计算时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3.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P56-57)

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建议:

教学例1: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做计数单位算出结果,还可以根据组成想出得数,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虽然计算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是例1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在注重多样化教学的同时要注意优化。让学生比较那种计算方法简便、迅速,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良好的口算习惯。我个人认为例1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这幅情景图还可以充分地挖掘一下其中的资源信息。教学时,提供的情景图不要太多,但要充分的利用,这是老教师的经验之谈,特别是充分利用四个字,很有探讨的价值。如例1的情景图,一定要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信息。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这幅情景图提问:师根据这幅情景图还可以提出那些问题呢?如: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几朵?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几朵?如果搬走了20盆呢?等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展示平台。做到活用教材,用好教材。同时在此过程中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

做一做:安排了2道相应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式题,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整十数的加减可以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这里,加减对照出现,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借助摆的小棒说出算的过程:30+40是3个十加4个十是7个十,就是70。通过摆小棒,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减)的表象,可以加深对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

练习十

第2题: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法对比练习,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3题:注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前面用40的个位0+3,而后面为什么用40的十位4+3?

第二课时(P58-59)

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

练习十4-8题[我这样安排的原因是我认为这几题都是关于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因此把这几题作为第2课时。仅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建议:

第4题:连加、减式题。注意让学生比一比上下算式计算有什么不同?

第5题,是情境题。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独立用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解决还剩多少个花生?的问题。注意点:1.让学生有读题的习惯。明白图意,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法,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尝成功的快乐。3.如果发现学生把算式写成50-10+20或50+10+20时,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还剩多少个花生?这个问题的想法。如果学生说,先算出分给两只小猴多少个花生,再算还剩多少个花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第6题:注意点:1.注意各种球的认识(因为有一部分的学生对各种球并不能很清楚的识别)以及价格的多少。2.注意引导学生问题1与问题2是有联系的。3.注意问题3开放度的把握。不仅可以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如:篮球比足球多几元?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几元?),还可以进行连加连减。

第7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到小熊的家里去做客,答对了题目才能进去。注意反馈。

第三课时[P60]

内容:练习十9-11题以及聪明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解决用数学的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建议:

第9题:注意点:此题与前面的用数学呈现形式不同。要解决问题的数据和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均用文字表达。关键要弄清题意。

第10题:比多少,为下面P72-73的例3、例4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做准备。可点一下桃比梨多几个?能用减法计算,算式:9-5=4(个)。桃比梨多几个与梨比桃少几个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换了一种说法。

第60页下面是一道思考题。题中答案不止一个,解答时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用,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点:1.提供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节课的安排时间还比较的充分,应该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思考。2.注意答案的不唯一性。学生想出方法以后让他们小组交流,满足他们资源共享的需求。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6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一)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二)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三)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点,本单元教学应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篇7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它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的。如:倒减、无退位、全部做成退位。

3、面对这样的错误,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理。通过学生板演,让学生抓典型的错例,教师分析其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是知识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 误。让学生在今后的作业中能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它更要让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养成细心计算的 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教学这一单元后,我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 的正确率不高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造成计算上的错误。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 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

以上就是《[精品]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000字通用》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以内加法减法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