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父母教学反思精选

父母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1-13

父母教学反思精选。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教学进度。整理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是撰写教案的前提与基础,教案记录了老师努力的结果,有没有撰写教案的高效方法和技巧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母教学反思”,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父母教学反思【篇1】

教学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与父母交流。

教学难点

选择适合的内容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习作(WWW.zB258.COM 执笔作文网)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爸爸,有个好妈妈,世界上还有什么感情比得上父子间、母子间的亲情呢?今天,就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次交流、沟通。

二、明确要求,互相交流

1、请大家自读习作内容及要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结合板书。)

2、好好想一想,你最想想和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3、想好了,请在四人小组里和学伴们好好交流一下。

4、谁乐意来说一说?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⑴指名学生说。

⑵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

(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①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②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三、教师小结,学生习作

相信大家都说出了心中想对父母说的真心话,让我们用笔记下来,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留下。在习作的时侯,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体裁:书信、日记或其他。

习作讲评

一、佳作欣赏,师生互动

1、小结习作,准备评议:

大家完成得都很认真。请注意,我们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⑴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⑵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2、欣赏片段,共同评议:

大家仔细听,看看发言的同学哪些地方写得好,还有哪些不足?

3、同桌交流,互评互议:

同桌互相阅读,看完后,请指出对方的优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4、自评自改,补充完善:

请大家动手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

5、佳作展示,交流情感: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修改过的习作?

二、小结全课,延伸课外

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习作带回家,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也点评一下,把评语写在你习作的后面。

教案说明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次习作正依据此来设计,力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思维的习作的定势。多角度的从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寻找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使学生的习作在“真”与“情”这一层面上有所突破。

父母教学反思【篇2】

第一次接触群文阅读,我有些迷茫,这么多篇课文,这么大的容量,一堂课如何能落到实处,大脑一片空白。还好有前辈们创造的模式,我可以沿途前行。

一、主题思想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紧密

“父母之爱”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明确,又因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平时学生基本可以体会到自己是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而学习了本单元后,学生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升华了父母之爱的主题思想。

二、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学以致用深入心坎

“父母之爱”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重点是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了主要内容,体会到表达父母之爱离不开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而体会到人物描写的一些习作常识,好像在文本与学生的习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桥的一头是文本,另一头是习作的生成,这样一来,困扰学生写人习作的瓶颈变得顺通无阻啦,“父母之爱”也就有了阳光般的走向,走向教育的绿色春光。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利于文本与学生实际的双向互动

通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阅读课本的《父爱安全网》《鼾声》《秋天的怀念》《母亲的故事》的教学,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见地,在以新的眼光重新发现父母之爱深沉和宽广后,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润物细无声般激起了感恩父母,用积极健康的学业成绩回报父母,也回报社会的情感表现,顺应心脑对行动的可指挥性,表露于外的则是言行举止的具体行动,真可谓文本之石激起了父母之爱这湖的千层浪,透过每朵浪花,而每朵浪花都在闪烁着涟漪的笑靥,这笑靥正是语文教育最为珍贵的成功之处。

四、学生习作见真情,父母之爱绽放笑脸

习作最容易折射小学生的心声,一位学生在《做饭》中写到自己忙左忙右,总算做出了一顿饭,可看看时间,几乎忙了一个早上,唉,平时自己还会对妈妈的厨艺评头品足,真是不应该啊!我以后会记得“劳动创造了美”,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母亲为我感到骄傲自豪。学生习作能如此认知,实属难能可贵,既是对单元文本主题的领会,又是学以致用的最好应验。字如其人也好,文如其人也罢,最要非人云亦云的克隆文化,最要原生态的习作,这样的习作是创作的源泉,我们教师得悉心呵护,百般珍视。

父母之爱是教育不变的话题,也是教学中永恒的主题,是文明传承和发展不竭的动力。

父母教学反思【篇3】

今天在网上聆听了一节习作讲评课,收获很多。尤其是孩子们的感人至深习作,让我很感动。本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作文后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次提高。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专家会诊。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付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从习作前的交流来看经历了同桌或者小组交流后,学生已经汇集或者说选择了一些写作素材。这些素材是不是可以直接进行习作了呢?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班级授课,五年级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已经很明显,还是需要对习作的核心目标有所撷取和展现。全班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此。

学生讲故事,用口语表达,是陈述性的语言表达,难以达成书面表达中所需要实现的目标。于是就需要教师追问、点拨和指导。指导什么?凸现细节,也就是动作、语言等。学生讲述的“故事”中可以交流的点无处不在,比如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仅仅是考试成绩吗?还是因为自己不努力或者不仔细而后悔啊?诸如此类,这样就把核心话题遗落了,看似深入交流,实则离题万里。教师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然后集中一点,寻求凸现或者突破。

二创造了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体感觉余翔老师的课上的真实,学生的基本功也很强,是一节值得学习的课。

父母教学反思【篇4】

《父母的心》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一对贫穷的夫妇把子女送给贵妇人,又索回来的至亲至爱的故事,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伟大的爱心。现将本次试讲做以下几点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播放歌曲《天亮了》,让学生们体会歌中之词,并且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以创设情境法,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讲述了做阅读的方法,将自创的小宝典“三步走”依次进行解释说明,(第一,分析标题,预测主旨。第二,浏览考题,巧记在心。第三,精读课文,解答问题。)此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做阅读时,做到有条有序,避免无从下手。大致阅读方法介绍完之后,便以本篇阅读具体问题进行讲解。例如,第一小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明确、总结。在这道题中,要强调“概括”与“复述”的区别,防止学生混淆二者概念。

由于时间关系,以上是我本次试讲的大概内容。教学流程还没有讲述完整,请允许我将教学思路补充完整,在进行完第二道小题的主要情节分析后,会进入课堂难点。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水平虚线,上方代表贵妇人,下方代表穷夫妻,出示课前准备的小卡片(长子、次子、小女儿),让学生上黑板演示文章情节结构。根据学生演示的次序画出路径,至此引导学生以此图形概括出本文的情节结构特点:一波三折。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从理性角度把握文章情节变化,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写作特点,用板书变得直观,易于理解。再启发学生,如果一开始这一对穷夫妻便回绝了贵妇人的请求,那文章会是怎样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一波三折”写作手法魅力之处的思考。与此同时,列举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的情节结构,其结尾都是灰太狼:“我一定会再回来的!"但就是这样的故事,为什么成为了近几年最成功的国产动画片呢?明确其也是“一波三折”的精妙功劳。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易于学生理解,而且会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一题是开放性探究:你认为把孩子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这一道题,我将转变为“小小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个人观点,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在学生们激烈的辩论中,便可以得到:其实送与不送都是一种爱!这时,本篇阅读的全部考题讲述完毕了。在结束时,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这里的“得”并不是技巧知识学习,而是个人情感及其价值观的收获,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感恩。(本想给学生播放一个CCTV的公益广告感恩父母,但是由于条件关系,试讲前已用录音机录到了手机中。)当音频播放完毕以后,进行总结“别让爱来的太迟”,一定要体会父母之心,感恩父母。随之布置“爱之行动”小作业。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爱。可以是一句亲切的问候,可以是一杯沁人的热茶,可以是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等。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通过本次试讲,我从中收在接到复试通知时,已经知道是十五分钟的试讲。但是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导致后面的两个板块没有讲,真的非常遗憾。其次,本次试讲未准备相应的阅读讲义,造成课堂气氛相对沉闷,不够活跃。再次,板书不够整洁、美观。最后,在语言表达方面,感染力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在本次试讲中,有很多同学都值得我去学习,尤其是讲化学的巫艳君同学,短短的十几分钟便感染了我。严谨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大方得体的教学手势、干净利索的教学语言、以及完整的教学流程。这些都是我应该去学习的。

三、回答问题环节的反思

说到这里,真是深感惭愧。还是专业不扎实啊,当时太慌张,没有经过冷静、理性的分析便随口说出。哎!这也给我了一个教训,还是应该停下来,静下来,努力扎实个人的专业基本功,努力提高个人心理素质。

我想,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决不会放弃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信念。当然,我知道,这需要不断的充实,不断地努力,不断的成长。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必须有勇气面对和足够的努力争取我想要的。不是吗?就像有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有做“乞丐”的魄力,那么终有一日他(她)便会成为至高无上的“王者”。加油!

父母教学反思【篇5】

《父母的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作文。围绕这单元的主题,首先在教学这单元课文时对课文的描写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地指导,同时在口语交际课时也让学生谈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为作文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父母之爱”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

先通过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孩子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口语交际”的另一个话题,是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这是前一个话题的拓展,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文切入话题,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四篇课文,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读了本组的一些收获吧。再对三个故事谈看法,我让学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过程中,让学生打开思路,充分交流。形式多样有同桌说、小组说、班上说。同时,让学生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及时正确引导,表扬说的好学生。

最后是给爸爸妈妈讲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促使父母正确教育孩子。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打开思路,第二是沟通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做到表达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目的是让孩子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这也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为生活服务的最直接体现。

对这堂作文课,首先是通过复习本单元课文引入作文主题,然后对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回顾。因为先在一班上了,发现有学生还是不会审题,所以我就想到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因为我校的学生有些和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难免感情用事。果然二班的学生没有一个偏题。接下来就是选材指导,因为有所借鉴,所以二班的学生选材也没出问题。重难点在于指导写具体。因为考虑到时间,所以在指导写具体方面时间还是有些仓促,因此好几个学生作文写得不具体。所以我认为,只有指导到位,学生才能避免存在的问题。

这次作文教学,我受到不少启发:第一,为了提高效率,环节应该尽量简洁。第二,需要深入细致指导的地方(把文章写具体几乎是我们每个单元作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间绝不可以少。第三,学生的文章现在我可以拍下来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现,大小可以进行调整,那天因为制作成了幻灯片,所以不能调整。

父母教学反思【篇6】

《父母之爱》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训练内容,《父母之爱》写作教学反思。本组教材以“感受人间真情”为专题进行编排了精读课文《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和《七颗钻石》,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其中《可贵的沉默》一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更让学生学会要以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爱。紧接其后的综合性学习,班里展开一次活动,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也是紧扣体会“父母之爱”这一主题进行的。《妈妈的账单》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无私、无价和不求回报。园地五的口语交际主题也是紧扣“父母之爱”的主题,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样层层渗透的教学安排对写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让孩子心中都有所想,有话可写。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习作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能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为了让每个孩子在正式的写作中都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提前一个周末布置了一个周末家庭实践作业--今天,我来当妈妈。要求学生当一天的妈妈,学着像妈妈一样来照顾一家人一天的生活,并把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和想法简单的写下来。这一次的周末实践作业完成得相当精彩,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生活技能,独立能力,更是从角色交换中体会到了父母平时的辛苦与不易,体会到父母的关爱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正式的作文教学是和口语交际连接在一起的,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先想一想,打算从哪一方面来说一说父母对我的爱,可以是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可以是生病时的关怀备至,可以是学习上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还可以是陪我游玩时的欢乐......然后再想一想如何把这件事情说得具体生动。口语交际之后,引导同学们对如何生动有趣的介绍一件事情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节课,写作文。结合口语交际中总结的方法,如何把一件事情介绍得生动有趣,播放了背景音乐《当你老了》和《时间都去哪了》两首背景音乐,学生自由习作。

本次的习作教学总体说来比较成功,由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充足,学生有自己的亲身体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学会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将事情写具体,写生动。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还是要将单元习作的主题贯穿在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渗透,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习得写作的方法和搜集写作的素材,做到有话可写,乐于写作。

父母教学反思【篇7】

我们振太乡中心完小五年级组四位语文教师,即王萍、李晓芳、李其贤、周爱萍采用集体备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母之爱”的教学后,我们分别对自己教学的情况作了反思,在各抒己见中,很好的体现了“集体智囊”的作用,又充分体现教师个体的特长,促进集体智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构建,使集体备课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且对单元主题的领悟有了较好体现,现将本单元的教学反思概述如下。

一、主题思想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紧密

“父母之爱”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明确,又因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理解起来不难,平时学生基本可以体会到自己是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感受到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而学习了本单元后,学生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升华了父母之爱的主题思想。

二、三维目标落到实处,学以致用深入心坎

“父母之爱”在三维目标的达成上,重点是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了主要内容,体会到表达父母之爱离不开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而体会到人物描写的一些习作常识,好像在文本与学生的习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桥的一头是文本,另一头是习作的生成,这样一来,困扰学生写人习作的'瓶颈变得顺通无阻啦,“父母之爱”也就有了阳光般的走向,走向教育的绿色春光。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利于文本与学生实际的双向互动

通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和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六的教学,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见地,在以新的眼光重新发现父母之爱深沉和宽广后,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润物细无声般激起了感恩父母,用积极健康的学业成绩回报父母,也回报社会的情感表现,顺应心脑对行动的可指挥性,表露于外的则是言行举止的具体行动,真可谓文本之石激起了父母之爱这湖的千层浪,透过每朵浪花,而每朵浪花都在闪烁着涟漪的笑靥,这笑靥正是语文教育最为珍贵的成功之处。

四、学生习作见真情,父母之爱绽放笑脸

习作最容易折射小学生的心声,一位学生在《做饭》中写到自己忙左忙右,总算做出了一顿饭,可看看时间,几乎忙了一个早上,唉,平时自己还会对妈妈的厨艺评头品足,真是不应该啊!我以后会记得“劳动创造了美”,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母亲为我感到骄傲自豪。学生习作能如此认知,实属难能可贵,既是对单元文本主题的领会,又是学以致用的最好应验。字如其人也好,文如其人也罢,最要非人云亦云的克隆文化,最要原生态的习作,这样的习作是创作的源泉,我们教师得悉心呵护,百般珍视。

父母之爱是教育不变的话题,也是教学中永恒的主题,是文明传承和发展不竭的动力。

父母教学反思【篇8】

习作要求:

1、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事迹.。

2、根据内容自拟题目。

3、 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写法指点:

小朋友,爸爸、妈妈是自己最亲的人。自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跟爸爸、妈妈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吧。 回味一下你的家庭生活,便会在亲人一件件日常的小事中,深深地感受到它——父母的爱。那就快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记下来。写时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并打动读者的心呢?

这次习作要求小朋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必须通过具体、感人的故事来表现,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尤其要详细描写那些能够体现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并尽力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这次习作可以选择哪些事例呢?

其一,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怀是无限多的,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你可以选择爸爸、妈妈关怀你的小故事来写一写。比如,你生病了,爸爸、妈妈给了你无微不至的关怀;你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给予你最大的帮助等等。

其二、写与父母之间有趣的事。在生活中,我们接受父母的教育、关爱,这之间还可能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比如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游戏、活动,或者你们之间闹的小笑话。这些故事虽然不是催人泪下,但是写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其乐融融的故事,也会打动和感染别人的。

其三、写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在我们的身上,父母往往寄托了厚望,一定倾注了爸爸、妈妈很多的心血。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开导,也可以作为写入我们习作的素材。

其四、写跟父母之间的小误会。在生活中,不仅有父母的关爱,还有父母欢乐的时光,我们与父母之间难免也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误会发生,可能有些小摩擦。还可以让我们与父母更好进行交流,更好地解除误会,加深感情,和谐相处。

我用生动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父母对他们爱的涟渏,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纯纯欲动,想把父母对自己爱的故事一吐为快。但此时我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再次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父母对自己疼爱的事例,其意图是让学生在组内互相启发,让学生获得多的习作材料。然后各组推选代表在班上汇报,汇报这一小组的集体成果,让全班学生获得更多的素材。但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不可能在这很短的时间内涵盖各个方面。于是我通过课件展示更多的事例,让每个学生接受到更多的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

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接下来面临的是如何来选择典型的事例如何来记述的问题。我采用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来探讨如何来写的问题。学生在交流,同时如何来写的方法也逐渐明晰。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推选代表在班上汇报小组的成果。学生代表说出了许多表现父母关爱自己方法:有的说抓住父母关爱自己的语言;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疼爱自己的动作来表现;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的心理活动来表现;有的说要抓住父母的神态来表现;还有的说要抓住一些细微的但又典型的事例来写。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不经意的交流中获得了如何来写好本次习作的表达方法。其实,三年级的学生能够说到这么多的内容和方法,却不易。但要把这些内容很好地写下来,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此刻我利用课件展示一篇下水文表现的是:一位生病的妈妈在雨天为自己的孩子送雨伞的故事,故事中抓住妈妈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了妈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也要疼爱自己孩子的典型事例,突出了母爱的博大与无私。学生在欣赏图文并茂的情境朗读时,很多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时他们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要将自己父母疼爱自己的事例赶紧跃然纸上。

本次习作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采取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获得了许多感性的和理性的材料。为这次习作教学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作文教学合理地使用课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教师亲自拟写下水文,能够体会到学生习作时的艰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和自己一样,都享受着那博大而无私的母爱。从而拉近了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从而间接地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同时让学生领悟习作其实并不是太难,只要平时善于积累素材,写作时就可以轻松应对。

虽然有所收获,但也不尽人意,好多地方值得我反思:

从作文看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令我堪忧,这不能不说是我语文教学上的一大失误,所以我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还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自身到学生都真正树立起大语文观的思想。本次的教学没有留给孩子们足够的写作时间,所以没来得及让学生互评和个别点评。

自信心是小学生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学生习作刚刚起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初学写作的过程中失败过,他们的确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我在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时做得不够,如果从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效果可能会更好。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更能顺利进行了。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也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父母教学反思【篇9】

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本节课上得成功的表现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还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讲台上施展自己才能,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讨论中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同学的差点,允许随时向老师质疑。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值得反思的地方有:

1、教学时间分配不太合理。主要是前松后紧,学生演一演的时间没控制好,占用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的几个环节进行的太紧张,特别是“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这个环节还有几个学生想说但是没时间了。

(后来在第二节课时,我又让三名学生讲了讲自己与父母的故事。作为改进措施。)

2、板书有点简单,在板书设计方面还要再充实一些。

3、对学生的评价过于简单,语言不够丰富。

4、又一部分学生在交流时,不敢说,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

父母教学反思【篇10】

设计理念

每一单元,都是由单元组内几篇选文的学习组成,因此,每一课的教学不应该是单独、孤立的教学,一个单元要有一个训练重点,每一课的教学,都要围绕这个训练重点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是一组写人的文章,把本组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人物分析上,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来体会人物品质和饱含的情感,对于重点课文,老师进行人物分析的方法的讲解,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的字读、自悟的基础上采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自学。

教材是通过对选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定的道理,还要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品析语言。每一课的学习过程都是由品味作者语言,弄清故事的道理这条明线和习得读书方法这条暗线构成。

语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把作者正确的观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父母之爱”

这一组选文,表现了亲子之间浓浓的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这些爱的表现都体现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

训练重点放在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品析上。从老师的讲解对人物进行赏析,到学生独立品味语言赏析人物,再到把从中学到的有关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地达到教学目标。

一、感悟父子真情,学会品析人物

《地震中的父与子》既要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学会品析人物是自主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丛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来体会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

二、运用读书方法,体会母子情深

《慈母情深》要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评析人物能力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独立品析人物,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三、感悟别样真爱,加深人物赏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阅独立的读能力。

四、文中巧设辩论,辩出爱的真谛

《学会看病》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通过辩论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分析,引导让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五、回顾本组所学,交流、习作、激趣

由于教学需要,把《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交叉、融合,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中的有关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正好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因此,根据需要把它设计到习作教学这一部分中。而“日积月累”与109页的词语盘点有同属于语言的积累,因此把它们放在一起,这样分类后更系统一些。课外阅读应该是课堂之外和课本之外的阅读,因此,通过“课外书屋”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关键。

以上就是《父母教学反思精选》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父母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