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500字精选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2-12-23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500字精选。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规划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教学模式。优秀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推动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你想知道关于教案的格式要求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光启蒙教学反思”,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篇1

《月光启蒙》是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孙友田感谢“月光启蒙”,我也同样感谢《月光启蒙》。

《月光启蒙》让我享受了一次流畅的教学过程。孩子们真好,在课堂上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们的投入,与他们的眼神的交流,聆听他们精彩的发言、朗读,让我享受着教学的过程,体验着作为语文教师的幸福。在教学中,我能通过欣赏图片所创设的情境,用已有的情感体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为全文的学习,架设情感的桥梁。 由于课文中的童谣分段的出现,穿插在作者的行文中,通过对教材的重组,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集中,并且自主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初尝到由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得的成功之时,恰到好处地创设情景,借助多媒体营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来“赏”,而非在课文的大门口徘徊,浅尝则止。 用问题为学生探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抓住语言文字,用智慧赏读文本的同时,发现并感悟,享受成功的快乐。 紧抓语文的人文性,不拘泥于小文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赏人情,明事理,获取精神的滋养。

《月光启蒙》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且这些不足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习惯成自然的“积习”了。

1.“对话”问题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彼此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探讨重点问题。作为教师,比孩子早一步解读教材,其实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更应该是充当“引路人”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对“对话”在备课中是早有预设的。对于预设,在备课中我是相当细致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设想了许多情境,同时也设计了必要的引学过程。但课堂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预设,这就不再是真正的“对话”了。

2.“评价”问题

在课堂上适时的评价是推动教学,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我在评价上做得总欠火候,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适时的示范都是评价,往往“无声胜有声”。学生是否从评价中获益,并有所提高,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对朗读的评价是重点,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从评价中理解课文应该怎么读好,读出味道。如对歌谣的朗读第一次我是让孩子在理解第四节的基础上读得柔美、深情。第二次则是让孩子在理解歌谣的基础上读出文字的意韵。但在教学中,因为评价的意向性不够明确,孩子没有读到位就急于推进教学,而使读的层次体现得并不分明。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篇2

散文《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月光启蒙》是我国著名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讲故事的情景。文中夏夜的月光,母亲甜美的嗓音,明快、含蓄的歌谣、民谣以及温馨的插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意境的美、语言的美、亲情的美。可以说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让学生获得精神享受的绝好的教材。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却着实有点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节奏不够紧凑。课堂教学中试图面面俱到,学生不会的要讲,学生会的也讲,讲了不会的还是要讲,结果整篇课文用了三课时,却似乎还没有讲完。更糟糕的是,自己的“东拉西扯”似乎让学生坠入了云里雾里,学生茫然地跟在我后面完全不知所措,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完全被剥夺了。

二、学生始终在文本之外徘徊。首先表现在“读”上。文章的`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尤其是那些民歌、童谣,富有童趣,原本以为学生会很感兴趣。然而,课堂上学生读得机械、呆板;其次,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积极,一个问题问下来只有几个学生在主动的思考,其他学生似乎游离于课堂之外,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只要是:

一、学生的许多语文习惯没有养成,如课前预习。尽管老师已经布置了,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去完成,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任务去应付。这直接影响着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教师本人对教材钻研的不够,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课堂上目标不明确,不能抓住重点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

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篇3

一、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月光启蒙》是内蕴丰富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诗人孙友田。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分析题目,“月光”“启蒙”“母亲”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启蒙”又是重中之重。 “月光”不能少:“我”的童年有明月星光的`陪伴,“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环境中给予“我“的启蒙。“启蒙”不能少:作者的原文题为《月光母亲》,而进入教材后题目改为《月光启蒙》,编者还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默读课文,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编者将原文中最能打动人的章节删去,而留下的大段篇幅的歌谣、童谣,看来恐怕这“启蒙”不仅是不能少,而且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母亲”不能少:是谁给了“我”启蒙教育,归根结底还是母亲。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我从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以“母亲是怎样在月光下给我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的?”和“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题目?”导入新课。之后便是读歌谣,品亲情。整堂课结束,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是“母爱”很浓,但“启蒙”不够。现在想来,这不是我对文本的理解有问题,而是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不对。

课文的重点是“启蒙”,若这样导入:母亲是怎样给我启蒙的?然后学歌谣,唱歌谣,品歌谣,在歌谣中体会母亲给我的“诗”的启蒙和“爱”的启蒙。这样教学的思路会更清晰些,重点也把握得更到位些了。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教学中尝试采用“削枝强干,长文短教”的方法:不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这样就能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如何找到这个点?像《月光启蒙》,从题眼“启蒙”就切入抓住了重点难点;还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统领全文;或者提炼文章线索串连一篇;再者整合一个问题,推进整篇课文的教学。相信在以后的不断实践中会练就一双慧眼。

二、鱼与熊掌可否兼得?

何为舍得?《现在汉语词典》解释为:愿意割舍。但如果将这个词分开来看却很有意思:舍,即为割舍,得,意为收获。在我看来,这个词饱满着一种辩证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真理:没有舍哪有得?

今天,以这个观点看这堂课,我仍然没有学会舍弃:各个突破,面面俱到。却显得整节课容量过大,各环节如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像我这样的教师不少。为什么会这样?细想来,有这样几点原因。一是应对考试,教学中怕有遗漏;二是面对大纲,恨不能大纲中提出的要求每堂课都要落实;三是自己好不容易对文本理解透彻,也要求学生在每个难点精彩点上作停留。如课文中有一句话:“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中,像一尊玉石雕像。”我当然也是在这里让同学思考母亲怎么会像一尊玉石雕像的?然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是:流淌着的溪水突然被一块石头挡住了;每个环节留给学生思考品味的时间不足。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遗憾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材,无论是颇受赞誉的时文,还是经典名篇,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可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教学时不得不舍弃很多内容。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遗憾,留下较大的空间,才可能让学生觉得“盛宴散而意无穷”,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继续钻研。问题是,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留给学生所谓的“充分时间”从何而来?我想,对教材大胆取舍,不求满载而归,但求课课有得不失为一良策。,

三、当心走入“教教材”的误区

钻研教材,其实教师身兼两种角色。其一是读者的角色,教师首先是教材的阅读者,是阅读者就要读懂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的主旨,品味语言文字。其二是教者,教师不光要自己读懂教材,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这就要求教师要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编者的编排思想,还要思考通过文本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节课,可以说在情境创设方面我花了不少的心思。课前,我准备了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可是,一切都是我的预设,学生从头至尾都被我牵着走。情境创设是不错,可是对于文本的运用可就值得商榷了。

如母亲是怎样给我启蒙的?当然是歌谣故事等。可是,歌谣故事为什么能给我启蒙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理解并不到位。因为我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却反复的朗读、吟唱这样歌谣,没有让他们的朗读吟唱中体会到歌谣带给我的启蒙,歌谣中包含的母亲的爱。

再如“她用甜甜的嗓音轻轻地为我吟唱,……芳香的音韵。”一段的教学,我一开始便播放了自己吟唱的歌谣,并问问学生听后的感受。其实不经意当中,我已经将自己阅读文本后的感受强加给了学生。学生并没有从文本中体会到母亲吟唱的柔和深情。如果调换一下教学步骤:先让学生自己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母亲在为我吟唱);进而理解“吟唱”,并说说能放声歌唱吗?(不能,因为是月夜);再读一读描写月夜的句子,说说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体会浓浓的诗情和亲情;再读第3小节,感受母亲的爱,理解“芳香的音韵”。

是啊,“教材只不过是教学的材料,是教学的例子。”作为教师,不是将自己阅读感悟灌输给学生,而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从而有自己的理解,并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让学生的理解有所提升。我们的课堂不能剥夺了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更多地是要考虑让学生通过这篇教材的学生收获些什么。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前者以书为主,后者以人为主,关注人的发展,后者对教材的使用,更多的强调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尝试着在深入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与教材产生共鸣。

《月光启蒙》中,作者孙友田一生感激她的母亲。而我感激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感激听课并参与讨论的所有老师,感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给了我这么多启迪。同时,也代表我的学生们感谢孙友田,感谢各位老师。因为今后他们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相关推荐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1500字精选


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梁,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编写教案的过程就好像设计一部话剧。教案是整堂教学课程的框架和方案,在正式上课之前怎么去写教案呢?你也许需要"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这样的内容,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1)

一、教学目的:

1 读懂课文,感受索溪峪的美,受到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教育,陶冶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思路:

《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从全篇看,首先用一个"野"字概括出索溪峪风景区景观的特点,然后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从这四个方面的描述看,也是先概括出特点再具体描述。教学时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要引导学生谈谈这一写法上的特点。

要让学生多读,体会文中"野"是种纯天然的美,从语言中感受索溪峪美丽的自然风光。中间我还设计了"模拟法庭"这个环节,让学生现场为索溪峪的山、水、物、游人做辩护人,从辩护出进一步感受到索溪峪的这种自然美。

开头环节放《索溪峪》风光片的录像,目的是让学生用视觉去感受索溪峪的天然美,然后再从语言文字中来体会。为了把学过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堂结束前我趁机让学生为风光片写导游词,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感受整体美。

1.师: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它太秀了,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太尊了,黄山又以黄山奇石而闻名世界,它太贵了。 今天,我们一起去湖南省张家界的索溪峪旅游一番,旅游归来后看看你能不能也用一个字归纳一下索溪峪的景色给你的感觉。(录像:索溪峪的风光 可配音乐)

2、说说看索溪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从课题中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是"野"字,但是他们还不理解"野"的意思,教师这时可结合风景适当点拨一下索溪峪不是家化的美,是一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野性美。}

3、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索溪峪:索溪流过的"山谷")

"野"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

课件出示引号用法——"我来想想",学生选择。( )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C、表否定或讽刺的意思。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2)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写景散文,本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教学时我由文导语引入,并让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每段讲了什么,感悟文章的结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时,我就用饱含激情的语调带领学生走进风景如画的张家界,交流通过预习了解的张家界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然后以野为线索,问道:题目是《索溪峪的野》,文章一开篇就指出野,那你们知道野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立即回答,是淘气的意思。那么索溪峪的野是指什么呢?学生就这样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那么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及时作出勾画、批注,再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从山、水、人、动物四个方面来具体描绘索溪峪的野,而每一节都是总分结构,先总写,再分写。这时我提出让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是分哪几方面来写山的野的?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很容易找出作者是分三方面写的,分别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这时我又提出,同桌之间合作,请选择喜欢的一方面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适时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问: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为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学生带着无比的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朗读中去。我还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大部分都读得很好。个别学生朗读不能到位的时候,我请其他的同学来评价,让他们自己讨论应该怎样读。有些段落,如谈到游人野那一部分时,有的同学都手舞足蹈起来,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确了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自主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处处闪现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和成功的喜悦。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3)

师:请各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成果。哪个小组先来?

(“配音小组”先来。)

师:你们打算怎样配音?组长先来说说你们的创意。

生1:我们是男女生分开,男生读前半部分,女生读后半部分。我们读的和片子的长度差不多。

师:下面的同学看他们的配音是否符合创意,要认真看,认真听,因为你们现在就是评委了。

其实教师也应该成为评委,这样既可以参与学生学习,又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当学生说得不充分时,教师可以比较轻松的参与进来,帮助学生,体现平等、合作、互助。

(放风光片,学生面对风光片配音。)

学生表现比较好,此处称“配音”是不是准确?

(学生读完后。)

师:组长自己评价一下。

生1:我们比练习的时候(读的)好。

师:找评委来评一评,你(组长)自己找。

生2:他们读得非常好,就是没有音乐。

师:开始他们想配音乐,可是我这里没有音乐文件夹,这个男同学想让女生配音乐,女生不愿意,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没有合作起来,有我的原因。

(面对“配音小组”学生。)

师:好了,谢谢你们的辛苦劳动,请回。

师:请“水的自述”小组来展示。请组长来说说你们的创意。

生3:我们主要以课文原文为主,加了其他文章的句子,使句子更优美,欢迎大家提意见。

(学生:我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我清澈见底,小鱼在我的怀里游来游去。我随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歌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师:请组长找同学来评价。

生4:他们读得很认真。师:态度还可以。

生5:你们应该先把那些句子写在书上,然后一起读,要不效果不好,感觉好像都没有背过,应该背得更熟练一些。

师:你自己来说说。

生3:本来我们的分歧大了一点,现在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师:说说你们的创造。

生:我们加进了一些其他句子。

师:加进了什么?

生(齐):《游金华的双龙洞》的句子。

师:你们的创造在哪里?

生3:我们的创造在后边。

师:听出了吗?

生(齐):没有。

我的话误导了全体学生,否定了这个小组同学的创造性,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

生3:我们的创造稍微少了一点。

师:其实,我们都听出了他们在努力创造,把他们的想法表现出来。非常感谢你们!

师:我刚才看了,导演组最终分化了三个组,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下面我们就让几位总导演拿着剧本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三名学生上台。)

师:你们先自我介绍一下。

生6:我叫王荣田。

师:王导。

生7:我叫黄晓玉。

师:黄导。

生8:我叫王恒。

师:又一位王导。看哪一个王导导得好。

师:请各位同学注意,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节目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你们决定了这几位导演的剧本能不能开拍。

生8:我们有三个场景:场景一、在大家欢乐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下经过,猴子恶作剧,向他撒起尿来……

场景二:游人吃饭,一群猴子来和大家闹,有些人吓得大叫,有的忙着赶猴子,小孩和猴子一起玩耍。

场景三:人们向猴子扔吃的(东西),几只调皮的猴子争抢食物,那可爱的样子逗得人们哈哈大笑,猴子向游人鞠躬。

师:咱们等他们三个说完一块评价。

生6:我们的就逊色一些了。场景一:人们来到野生动物园,猴子在树上飞腾跳跃,猴子到游人面前,人们和猴子合影,到处充满笑声。场景二:猴子走了,大象竖着鼻子,旋转着走来。游人和大象拍照,有些游人把花生喂给大象吃,大象冲过来,一群大象抢花生吃。

师:大象为花生打起来了。

(笑声。)

生7:场景一:一群人来到索溪边,把香蕉给猴子,猴子抓耳挠腮,得到香蕉的猴子很高兴,没得到香蕉的来捣乱,人们只得向猴子道歉。

场景二:人们给猴子拍照,猴子怕闪光灯的亮光,纷纷逃跑,人们去追,想和猴子和好,猴子拿树上的水果向游人投掷。

场景三:人们看到树上的果子非常诱人,就摘树上的果子品尝,没想到这里是猴子的圣地,猴子发怒了,人们拿香蕉和猴子交换(水果),人们和猴子和睦相处。

师:下面请大家评论,决定他们的剧本能不能开拍,下面我来采访一下给为专家。

生8:我觉得王荣田把大象都拍进去了,很好!王恒的有欠缺,只摘抄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

生9:我觉得黄晓玉他们设计好,有连贯性,从始至终围绕猴子,有变化,最后人类和猴子和睦相处。

生10:我也觉得黄晓玉的好,他们的剧本演起来更滑稽有趣。

师:下面请各位总导演谈谈他们的想法。

生8:我们要吸取意见,改进一下我们的剧本。

生6:我要谢谢组员,他们帮了我不少忙,我们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

生7:听了王荣田的剧本以后,我觉得我们的(剧本)死板了一些,应该考虑到其他动物。

师:我希望你们再组织一个导演组,把剧本放在一起,各取所长,肯定能拍得更好!谢谢你们。

〖反思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对课文有更深的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当时的场面比较热烈。但是,整理时发现,对学生的某些说法,教师当时并没有作出积极反应,学生的有些话偏离了课文的中心,教师作用发挥不好。再就是,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但是组长说得多,其他组员没有多少机会,从而降低组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时,发现学生是比较积极的,但是汇报时,还是强调了组长的意见,有的组是合作的结果,有的组不是,没有能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引导学生评价也存在不足,在场面热闹,积极参与背后还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活动都应该为语文学习服务。

师:我的任务大家帮助我完成了,我心里特别轻松。得到大家的帮助,非常感谢的大家。你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山、水、动物之美我们通过活动都体会到了,你们能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读山你就是山,读水你就是水,读猴子你就是……

(学生自由朗读。)

师:你们读到什么了?除了山水之美,还感受到什么?(学生无语)那我请同学来读读,看能不能唤起我们的感觉?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读得太好了,又让我们重游了索溪峪的山。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11:作者很喜欢这里的山。

生12:我感受到作者非常激动的心情,因为他看到这么高的山,他当然会很激动了。如果是我,我一定惊叹山的高、陡。

师:你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还有吗?

生13:我感觉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的情感、想象力我们是通过什么感受到的?

生(齐):读课文。

师:对,是通过课文的语言。

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是作者的语言美带给我们的感受。(板书语言之美)

师:学习一篇文章我们不但要体会景物之美,思想之美,好要体会语言之美。作者通过他的语言告诉我们这种美是野性的美,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饰的美,就是天然的、质朴的、纯真的美。索溪峪的山水如此之美,猴子如此可爱,人返朴归真,可是却有人把他们告上了法庭,并且法庭已做了宣判。现在他们想请律师为他们辩护。二审马上就开始了,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

生(齐):能!

师:你们想先为谁辩护?

生:山。

教师课件出示:

原告:某些人

被告:索溪峪的山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山太“野”了,让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半边悬空的石头在山风中摇摇晃晃……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法庭宣判:把悬空的石头用水泥固定。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的山峰,削平或者炸掉。

(教师朗读,学生笑。)

师:他们的命运就握在你的手中.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的每一句话都关系他们的命运。我来提醒大家,只有感情是不够的,法律更相信证据,最好能运用你们手中的课本和资料。谁来辩护?

生14:我想问法官,这么美的山,直插云天,敢戏白云,如果炸掉了,就看不到这样的风景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师:是很可惜,但是很安全。法庭相信证据,不能仅凭感情用事,希望各位律师能用证据说话。

生15:直插云天,敢戏白云这些是山的特点,就像书上说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人工的美不是野性的美,我们需要的是自然的美,不应把索溪峪的山再家化了。

生16:我们国家高的山峰很多,如果都炸掉,还有珠穆朗玛峰,你能炸掉吗?

师:太大了,不好炸。

生17:我想问法官,索溪峪的山对人类造成了什么危害?

师:让我们害怕它。

生18: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索溪峪的山就是用野性美吸引游人,它们不应该遭受这样的折磨。

生19:既然游人害怕,还来游览干什么?不如不来。

师:你是说不游也可以。

生20:不能固定,如果固定了就不是自然的美。我认为山也是有灵性的.,只要人类不破坏,石头就不会掉下来。

生21:游人因为想看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的山才来游览的,人们到索溪峪就是看这些山的,如果没有了这些山,就没有人到这里来了。

师:看来我们再也不能把索溪峪的山“家化”了。我宣布,索溪峪的山无罪。

师:下一个?

生:水。

课件出示:

原告:某些人

被告:索溪峪的水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水太“野”了,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连山路都没有了,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

法庭宣判:索溪水只能顺着一条路走。在溪上复制“赵州桥”,让美的景物更美。

师:谁来辩护?

生22:不应该这样,因为索溪峪的水太“野”了,给人带来欢乐,老叟复习童年的功课他们不是觉得很美吗?

生23:咱们肯定能看到路边的小溪,文中作者也写到“平生没走过用鹅卵石在水底铺成的路”,如果索溪水只能顺着一条路走,就和别的水一样了。没有什么新鲜刺激,就没有游人来观赏了。

生24:有溪水的特点,才叫索溪峪,如果只顺着一条路走没有这个特点,就只能叫“索峪”了。

生25:因为索溪是在山里面,水不会太大,赵州桥这么大,怎么能建上去呢?

师:不能建赵州桥,不能家化了,那样就不是索溪水了。看来我也要站在你们一边,你们的辩护能力很强,我宣布释放他了。

课件出示:

原告:某些人

被告:索溪峪的猴子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猴子太“野”了,竟敢向人类温柔善良的女性头上撒尿……

法庭宣判:在城市里建一座猴山,把索溪峪的猴子统统抓起来,关进笼子。

师:你们觉得满意吗?

生26:如果把猴子关起来,他们就放不开胆子了,失去了在大自然中的自由自在。

生12:如果猴子被捆起来,性格自由自在的猴子就没有了,就不会有乐趣了。

师:没有乐趣了吗?

生27:可以给人乐趣,但是失去了他们自己的乐趣。

生8:把猴子关起来就和动物园的猴子一样了,失去了调皮的性格,就看不到这种“野”猴子了。

生18:被告是“索溪峪的猴子”,如果关起来就不是猴子了。不是索溪峪的猴子了。

师:为什么?

生18:不是猴子性格的猴子。

师:是别的猴子。

生28:如果猴子把你捆起来,你感觉会怎么样呢?你愿意吗?

师:你愿意吗?

生17:我想被告是“索溪峪的猴子”,我觉得他们就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生29:如果把所有的动物关起来就只能欣赏静物了。

生30:人们到这里就是要贴近自然,观赏自然就要到大自然中去。如果把猴子关起来,就只能到动物园去看了。

师: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欣赏到自然的美。

生31:我反对,如果猴子向你头上撒尿你会有什么感觉?

师:就是,你有什么感觉?我采访一下你。

生8:猴子是动物,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如果向我头上撒尿,我当然不愿意。

师:你也把他们抓起来。

生8:我不会,猴子不像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师:想法是什么?

生8:他们并不懂向头上撒尿是什么意思。

师:其实文中有个地方可以说明,大家一起找一找。

生8:“恶作剧”,猴子表示友好,但是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表示。

师:他们就用这种热烈的方式表示。

师:虽然方式不能接受,但是他的本心是好的,是想和人类建立联系,和人类亲近。无罪释放。

课件出示:

原告:某些人

被告:到过索溪峪的人

状告理由:这些人太不像话了,60岁的老头在石头上蹦来跳去,摔坏了怎么办?大姑娘啃玉米棒子,成何体统?

法庭宣判:只能呆在城市里,永远不能到索溪峪去,不能到大自然中去。

(生自由读。)

师:读完了吗?有什么话说?

生33:要把人放回自然,人就是自然给予的,就跟关猴子一样,如果把人类关起来,整天愁眉苦脸,没有自然人就没有快乐了。

生34:我想问法官,你想不想去索溪峪啊?

师:我保密,不告诉你。

此处我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的机会,如果说:我当然也想去了。引导学生讨论下去就好了。这种避重就轻的调侃,看似机智,其实是教师缺乏引导的策略,没办法了。

生35:城市里乌烟瘴气,到处是垃圾,造成污染,如果到了大自然去……

师:就去污染大自然。

生35:不是,到大自然中才能体会那种纯净。

师:文中说到的六十岁的老人蹦来跳去,多危险!

生20:老年人有自己的自由,如果人们只是呆在城里,智慧就会死板。

师:就是僵化。

生27:人们去索溪峪是想追求一种野性美,想在自然中获得这种快乐。

生36:看“满溪的嘻嘻哈哈,满山的亲亲热热,人们,全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索溪峪的山水就是让人们欣赏的。

师:所以人们到了这里就“返朴归真”了?什么叫返朴归真?老头变成小孩儿就叫──

生(齐):返朴归真。

师:有这个意思。

师:这个律师很好,他找到了证据。

生30:我想问法官,整天呆在城市中,不去大自然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我想我的感受跟大家一样。看来自然还要去,到索溪峪去感受自然,在大自然中返朴归真。

师:我宣布撤消原判,重新宣布:游人无罪。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模拟了法庭。我们感受了自然的美。下面,让我们再到这些图像中领略一下索溪峪山水的美?

(放配乐录象。)

师:同学们看完了,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师:其实大自然是很美的,人类善意的、无意的、有意的、恶意的破坏,大自然的形象每天都在被破环。西湖的水浑了,西双版纳的天暗了,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垃圾,青藏高原上偷猎者的足迹……本来完美的大自然正在悄然改变模样。索溪峪的明天仍然会这样“野”吗?老师心中有隐隐的担忧。

师:请同学们以《我心中的索溪峪》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引用文中的词句,也可以根据大家查阅的资料。把自己心中的索溪峪描写得更美。

下课!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4)

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谈

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现代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合作”、“探究”和“思考”。在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教学中,为了体现合作探究,教者经常用到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但这样,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实,合作探究不仅是小组之间的合作,还有个人与全班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同学之间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合作方式等等,多种合作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学习的快乐,并且在快乐的学习中打开思维,进行创造,最终实现自主的创造性学习。

李苏苏老师所授的小语十一册《索溪峪的“野”》这一校内研究课,在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

一、打乱座位,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索溪峪的“野”》这一课,作者从山野、水野、动物野、人变野等四方面描述了索溪峪美丽的自然风光。教师在带学生初读完课文,了解课文脉络以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教师把代表课文四部分的图片分别置于教室的四个方位,然后说“同学们现在可以自由下位,你喜欢课文的那个部分你就坐到代表那部分的图片旁边去,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在一起说说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这部分。比比看,哪部分同学的理由最充分。”老师的话刚落音,教室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很快坐到新的座位上,各抒己见。之后的反馈环节更是一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激烈场面。

二、合作互动,自由选择合作方式

为了进一步体会索溪峪的野,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作用,教师又提出:各部分的同学分工合作,采用各种方式来展示你喜欢的那一部分,如,读、画、展示搜集的资料等等都可以。这个任务一下达,小组内又马上分好工,开始准备,大组合作下很自然地产生了小组合作。擅长朗诵的同学组成的小组,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擅长画画的小组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画展示出来;搜集了资料的那些小组则整理着各种文字、图片资料;还有的小组则对课文用到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这一轮的反馈,场面更热烈。课堂上同学们的“野”把索溪峪的“野”展现得淋漓尽致。

像这样的课学生就“动”了,而且“动”得好。

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话:“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所谓“导游”,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排疑解难。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5)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的课文。文章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姚老师的这堂课,能够放手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中自由地翱翔,运用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自主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并将其感悟和体会到的内容、学习的结果作全班交流分享,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本着讨论研究共同发展的思想,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堂课的几点看法:

一、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

《索溪峪的“野”》是第11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紧扣一个“野”字,分别描写了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先概括,后具体地对索溪峪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姚老师让学生通过朗读或上网学习的方法来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她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

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上课之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张家界和索溪峪的风光,把学生很快带进了课文。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关注这个字体、大小、颜色、粘贴方法不同的“野”字,让学生读出感觉。我觉得在这一环节上,这样处理不当。感觉很生硬。学生第一眼看到的课题上有变化,很自然地就会关注到这个字。这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引导,让学生来说说你对这个字的感觉。当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体会之后再来读课题,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反复、没有目标地让学生读课题了。另外,还可以在教学完课文之后回过头来再读课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在导入课文之后,姚老师又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很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说索溪峪“野”?“野”在哪里?怎样“野”等等……在教学完课文之后,老师有没有把孩子所提的这些问题给解决了呢?如果没有回答,那么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浪费了时间。姚老师说:“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接着她就介绍制作的专题网页。网页制作得很漂亮,板块介绍也非常清晰,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可以用读课文的方法,进行初读──默读──研读──品读;也可以用上网学习的方法,查资料──交流体会──进行网上讨论和写作。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上网学习的方法。

二、从教学方式方面来看

姚老师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悟、自己搜索资料、自由探讨的能力,效果较好,教师只在疑难处上作适当点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根据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制作出各种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创设出多种和谐的情境,这些情境是课文内容的再现,是教师教学色资料,是训练语言文字的凭据,更是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宝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运用网络,整合反馈方面来看,姚老师的设计还是非常好的。她能根据课文内容和结构,体现教学上的总──分。结构清楚、层次分明。

三、从语言训练方面来看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能力。就这一点来说,训练不到位。“关于语文多,语文本体少”。在一节语文课上,让学生认识了很多课文之外的东西,没有很好地落实朗读。一节课下来,学生连最基本的课文句子都读不通,更不要说读得优美了。就这一点来说,姚老师语文训练不够。

四、从训练反馈方面来看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预期目标制定非常好。上课后,教师让学生读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一个很好的指导,预期的目标没有达到。学生没有对课文有初读──默读──研读──品读这样一个深化的过程。

教学完课文之后,教师马上让学生写一首小诗和文章来赞美索溪峪。学生写不到位。

以上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6)

这篇课文是小学第十一册第4课,本课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

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以读带讲、品读文章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坡度,借助朗读,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我的做法是:

一、以读带讲、以读悟语,品词嚼句

这篇文章是借助语言文字把索溪峪特有的景色特点野展现出来,由于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反复地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理解、体会、品味,借助惊险、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等重点词语感悟出每个景色的野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二、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通过学生与学生的教与学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请个别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你怎么读的。

2、注意学生间读书的点评。

3、教给学习方法,有坡度的让学生学习。

这篇文章2至5自然段是平行的,我借助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山的野,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另外3个自然段,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7)

天,我们组六人进行了“同课同构”中的做课活动。为了讲《索溪峪的“野”》一课,我们精心备课,制作课件,上网下载了许多有关索溪峪的图片,如百丈峡、一线天等。我想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积累些写景的好词句,体验到索溪峪的奇妙,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我在课上提问学生对“野”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阅读文本,欣赏下载来的图片,分析不懂的词语,最后问学生们索溪峪美不美,有什么感想。一堂课下来,虽然很累,但是满怀激情的我毫无放弃微笑和甜美的语调。

这样美的索溪峪,我没有去过,但是在备课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那“野”的`山,那“野”的水,那“野”的猴子,甚至感觉着自己就是那“野”的人群中的一个。为什么学生们课下不谈谈自己的感受呢?难道他们没有体验到──是的,就是这样,一堂课中,学生也读了,也听了,也讲了一些词、句、段,但是没有联系自己的生活。所以,一堂课下来,并没有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自然那些图片、动人的词句随着下课的铃声也过去了。我自认为的一堂好课,满堂的激情,就这样的过去了。

我和同事谈论山水有关的课文时提到最多的是《桂林山水》,景色多美啊。而读小学时,学完《桂林山水》之后,总没有今天的想象。教了这堂《索溪峪的“野”》,我才明白:十几年的生活体验,为我想象插上了翅膀。没有来自生活的体验,再美的文章,也只是一篇文字。那么,一堂好课,也应该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起步,对照着走进文本,最终才会沉浸在文本的美妙中。下课了才会恋恋不舍,回味无穷。

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质上是“逗”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风筝用线“牵”在手中,“牵”到自己的设计中。应该是学生自己走进去,和老师一同欣赏,一同谈论分析。虽然课讲得不成功,但我明白了:我遗失了学生的童心,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面对的。更重要的一点应该记住,学生没有教师那么多年的人生经历。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写景散文,本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教学时我由文导语引入,并让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每段讲了什么,感悟文章的结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时,我就用饱含激情的语调带领学生走进风景如画的张家界,交流通过预习了解的张家界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然后以“野”为线索,问道:题目是《索溪峪的“野”》,文章一开篇就指出野,那你们知道“野”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立即回答,是淘气的意思。那么索溪峪的“野”是指什么呢?学生就这样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那么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及时作出勾画、批注,再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从山、水、人、动物四个方面来具体描绘索溪峪的野,而每一节都是总分结构,先总写,再分写。这时我提出让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是分哪几方面来写山的“野”的?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很容易找出作者是分三方面写的,分别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这时我又提出,同桌之间合作,请选择喜欢的一方面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适时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问: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为什么?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学生带着无比的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朗读中去。我还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大部分都读得很好。个别学生朗读不能到位的时候,我请其他的同学来评价,让他们自己讨论应该怎样读。有些段落,如谈到游人野那一部分时,有的同学都手舞足蹈起来,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确了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越是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自主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处处闪现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和成功的喜悦。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简短(篇8)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脉络清楚,采用了先综述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文章篇幅比较短,语言洗练。

这篇课文该怎么教呢?拿起课文,反复读过几遍,我发现课文写山的野的时候也是采用先综述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并且在这个自然段里有不少的优美词句,是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于是我把这个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

学生自读课文后,我引导孩子学习生字新词。这些生字新词并不要求掌握,但是我认为这些词能帮孩子们积累,能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因此,我不惜耗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教学这些生字新词的时候,我先出示这些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然后让孩子们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孩子们觉得太陌生的,我让孩子们把这些词带入课文中去理解。在这个教学环节,我觉得非常扎实。孩子们确有所获。

然后,引导孩子们弄清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把课文分段。

最后,我让孩子们自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山的“野”?请用朗读读出你的体会。这个环节,我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自学,去体味。随后我检查了孩子们的自学情况,孩子们的朗读还是比较到位的。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谈了这个自然段的写作特点,并告诉孩子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这样可以让习作更有条有理。如果在这个环节里让孩子们进行一个小练笔的训练就更好了。但是,由于上课的那天是周五,如果这课不上完,就会拖到另一个星期。由于自己赶时间,因此,把这个环节省略了,而这个环节的省略是非常不该的。

后几个自然段的文字比较通俗易懂,我让孩子们自读,然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结果,我可爱的孩子们没有一个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于是我问了孩子们几个我问题。

最后我让孩子们写写学了这课后的体会,孩子们都有一定的见地。

这课教完后我觉得非常轻松。首先我大胆不受教师用书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束缚。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研读课文,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学了后确有所获,而且又充分挖掘了课文的潜在资源。

我想,孩子们学过这课后一定也记忆犹深,因为他们确实有些收获!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1500字(精选12篇)


对每一节课都负责的就是好老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是每位老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教案可帮助教师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教案书写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1)

设计理念

创设一种情境、氛围,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学生在快乐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教师通过猜谜、朗读儿歌、动手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兴奋起来,达到巩固拼音,掌握词语的目的。

学习目标

1、比较形近韵母,熟练拼读音节

2、正确熟练地认读词语,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3、正确朗读儿歌,动手拼各种图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形近韵母的认读,能熟练拼读音节。

2、认读词语时有初步的逻辑思维。

学习准备

一则谜语、铁丝做的三个圆圈三根直线。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形近韵母

1、卡片认读单韵母aoeiu和r。

2、你能把这些字母组成复韵母吗?说一说,读一读:

生:a和i组成aiaiai。

3、谈话激趣: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生动的运动会呢!瞧,运动员们举着牌子雄赳赳地起来了!

出示:兔子企鹅,小熊,举着牌子ie-eiiu-uiei-er。

⑴你认识它们手中的牌子吗?自己试着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⑵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4、四声练习:

说说声调该标在哪?复习标调歌小组读

5、这些复韵母马上就要和声母交朋友了,大家认得它们吗?一起来试试。出示音节。

6、beibiemeimiediudui。

7、小结:

这些复韵母长得可像了,不仔细辨让很容易出差错,如果你仔细看,认真学,就一定能读准它,记牢它,不信我们来试试

出示:ai-aoou-iuei-ie-er。

不出声读:同桌相互读,指名,全班读。

8、读音节练习:

说说两拼法和三拼方法。

练读:

jjn

qqm

xiexebi─ao

dnp

tlt

nd

二、我会连

运动员们个个你争我夺,它们的啦啦队也不甘示弱,看看,他们都是谁?实物投影书中图片。

1、看图说说它们的名字。

2、出示音节,同桌合作快速拼读,比一比,哪一组最快。

3、检查,同桌读,全班读。

4、请你把它与图片连起来。

5、交流检查,全班齐读。

6、你能用其中的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说一句话吗?

三、巩固

猜谜语:

身上背着锅

锅上花纹多

你若欺负它

头儿往里缩(标有音节)

1、喜欢猜谜吗?老师这里有一则。

试着拼一拼,你能猜出来吗?

2、圈出儿歌中会拼的音节,读给同桌听。

3、指名读。评议。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猜谜:

师不出声读复韵母,学生猜。

2、拼拼读读,看谁读得又准又快:

cweidishytjicidujioqizi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回家的路上,它们要分成两队走,你认为谁和谁在一队呢?为什么?

二、认读词语

1、自己试着认一认,不会的请教同学。

2、这些词语中有几个要读成轻声,请找出来,在这个字下加上。

3、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全班读。

4、请你一排一排地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说,出示卡片,人物,运动,动作。

5、你也照着样子来说一说吧?

6、能用其中的两三个词来说一句语吗?

三、读读拼拼

1、下面就要进行谁的手最巧的比赛一在这之前,请你先读读儿歌,不会读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检查交流:

个人读,评议,小组读,全班读。

说说你读得了什么?

3、比赛开始,各小组动手拼一拼,看谁的脑袋最聪明,小手最灵巧,

4、成果展示,

5、再读儿歌。

四、课堂作业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2)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jqx》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课拼音教材。为了让学生掌握jqx三个声母的音、形,突破“三拼音节的拼读和与u相拼的省写规则”这两个难点,本课设计充分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注重学科整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文本知识的学习,“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学生“互助共进”的过程中,把枯燥无味的拼音字母学得活泼、生动、轻松、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jqx三个声母的音和形,会写三个声母,学会三拼音节的拼读。

能力目标能联系生活实践已有知识帮助识记jqx的音、形,通过观察发现“与ü相拼的省写规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学会取长补短,合作探究,互助共进学习品质。

课前准备

字母卡片、挂图、毛线、橡皮泥、录音机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境导入

师今天,教室里来了一位朋友,瞧,它是谁?(课件出现可爱的字母公公)

母公公小朋友们好!我今天带来了三个字母娃娃,如果大家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并记住它们的样子,我就把字母娃娃留在教室里和小朋友们玩。大家看,三个字母娃娃排着队来了,大家欢迎!(生热烈鼓掌)

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高效地进入新知的学习之中。课前提出要求,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指明了方向。

二说图移读音

1、看图说话(出示三幅图):

字母娃娃带来了三幅图,你能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如1图a一只蝴蝶在母鸡头上飞。蝴蝶逗着母鸡玩。2图几个气球飘浮在空中。五颜六色的气球真美丽。3图盘子上放着一块西瓜。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

2、迁移读音:

⑴你们知道三个字母娃娃下面为什么画着母鸡、气球和西瓜吗?它们的发音与母鸡、气球、西瓜有什么联系呢?

⑵教师指导示范发音“鸡”读得轻、短就是“j”的发音,jjj“气”读得轻、短就是“q”的发音,qqq,“西”读得轻、短就是“x”发音,xxx。

⑶学生尝试发音,同桌互读互听,纠正发音错误。

⑷小组长卡片抽背。(如组长我是谁?组员你是jjj)

⑸全班开火车读。

⑹唱读儿歌,巩固发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亲口实践这些读音,储备了丰富的口语经验,在教学中只需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巧妙迁移。这个教学过程中,由图及字,由字导音,由熟悉的“母鸡、气球、西瓜”直接迁移出“jqx”的读音,轻轻松松解决发音难点。再把jqx和插图内容编成儿歌读读、唱唱,愉快地牢记了它们的读音。

三、直观速记形

1、动手操作识记:

⑴组合作,利用准备好的橡皮泥、毛线、剪好的纸片捏一捏,摆一摆jqx的样子。

⑵把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说说你摆或捏的是什么声母?是怎么摆或怎么捏的?(如我用毛线摆q,先摆一个左上半圆,再摆一竖。)

⑶比一比,谁创作的最好看。

2、联系实际识记:

⑴小组交流你能想出好的办法记住jqx样子吗?

⑵班上交流。(如j母鸡的身子像的竖弯,蝴蝶是j上的点,单韵母i翘上脚就是j。把p转个身就是q。q跟数字9很像,q的半圆是气球,竖是系气球的线。我可以用左手食指摆左上半圆,右手食指摆竖。x切西瓜的痕迹就是x。作业做错了,老师打的x像x,用两根小棍可以摆个x,两个食指交叉也是x。)

3、巧编儿歌识记:

⑴同桌讨论编儿歌。

⑵全班欣赏儿歌(j母鸡头上蝴蝶飞jjj,i字翘脚jjj。q气球旅行qqq,左上半圆qqq,p字转身qqq。x西瓜西瓜xxx,一个叉儿xxx。)

⑶给儿歌取名字如陈一帆编的儿歌就叫《一帆儿歌》。并抄录在儿歌集锦本上,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想像、动口编儿歌的过程中,团结协作,主动联系生活经验想办法识记字母的形,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他们在感受学习快乐,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习。而教师适时的引导,及时的关注与鼓励,更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异常活跃。

四、循循善诱导书写

1、激趣。(字母娃娃累了,小朋友们赶快把它们送进房子里──四线三格休息吧!)

2、观察。(小组合作观察jqx各写在四线三格中的什么位置?)

3、说笔顺,书写

4、描红。(要做到认真)

5、小老师上台板写,其它同学评价。

6、全班学生练写。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和保证,应该从小养成。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过程中摸索写字的要领和书写规则。坚持训练,相信不久的一天学生便能练就一手好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巧导课

1、唱字母歌。

2、开火车读声母。

3、导入新课:今天,六个韵母都争着要跟声母jqx交朋友,可是jqx却只喜欢其中的三个,还有三个不喜欢,到底是哪三个呢?小朋友们赶快找找吧!

二、故事诱拼读

1、做游戏,找问题。在找朋友的音乐中,让学生帮助jqx从aoeiuu六个单韵母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学生尝试用jqx与六个单韵母逐个拼读。)

⑴学生讨论后说说发现了什么?(jqx只能与aiu三个单韵母相拼,与oeu是拼不出来的。)

⑵教师引导:j和a相拼在一起有些别扭,因为中间缺少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单韵母母i,顺利引出jia三拼音节的拼读。

⑶学生自主尝试qia和xia的拼读。

2、听故事,找规则。(jqx与小u在一起发生了个故事。一天,天气很好。jqx三个朋友结伴去公园玩。走着走着,碰到了爱哭鼻子的小u,小u吵着也要去,jqx不答应,小u又哭了,脸上挂着两滴泪珠。jqx说:要跟我们去也可以,赶快把两滴泪珠擦。小u一听,急忙擦去脸上的泪水。jqx这才带着小u一去。从此jqx后面跟的小u,脸上总没有泪水,可大家都认得它。)

⑴要求:认真听故事,你能听懂什么?

⑵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⑶编儿歌总结拼读规则。(小u见到jqx,去掉眼泪笑嘻嘻。小u见到,jqx去掉两点还读u。小u小u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

⑷自由拼读,同桌互读。

⑸找朋友,练习拼读。(学生分别手拿声母与韵母卡片,一生说:我是jjj,另一生站在他旁边说:我是iii,全班同学一起拼jiji)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动画故事把学生带入了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学生在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中发现了拼读规律和省写规则。知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形成与发展。

三、取长补短识汉字

1、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图上画着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要求看图要有顺序,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也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如上图:星期天,爸爸和叔叔在下棋,妈妈在洗衣服,我在搭积木,妹妹在树下喂小鸡。下图:一天,小黄鸡和小黑鸡一块儿到草地上玩。他们一会儿刨土,一会儿捉虫,一会儿做游戏,玩得真高兴,把蝴蝶也吸引来了。)

2、争先恐后上台讲,互相补充正读音。(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其他同学补充,把句子说通顺,把音读谁。)

3、自由拼读,共同背诵。(同桌先一起拼读生字,指正拼读中出现的错误,再读词语,背诵儿歌。)

4、组长抽查,共同进步。(组长举着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随意抽查组员。读错了,小组同学互相指正再多读几遍,读对就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如“下”是一横加卜。“洗”要有水才能洗,所以左边是三点水。)

5、学中玩,玩中记:

⑴找卡片。如小老师说:“鸡”在哪里?众学生找到鸡的卡片高高举起“鸡鸡鸡我在这里。”

⑵对对眼。如一些学生手拿音节卡片,一些学生手拿汉字卡片。大家一边唱着《找朋友》,一边找对应的汉字或音节。找对了,站在一起,全班学生大声祝贺:“对对对,洗洗洗”。

⑶开火车。教师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列长长的火车,车厢上有本课的生字,全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6、组词说话,训练表达。(先用生字组词,再用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课标提倡“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由于学生识字经验和识字能力存在差异,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差异,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努力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同桌互补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探究生字的音形相互取长补短,巧识字,快识字,会识字。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音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儿歌。

5、能借助课本的情景图,引发学生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1、g、k、h的发音。

2、初步掌握三拼连读和拼音方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分课时教学目标

1、第一课时:

认识g、k、h。

2、第二课时:

g、k、h与单音母相拼,难点,三拼音的拼读。

3、第三课时:

认识五个生字,拼读儿歌。

分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g、k、h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拼音乐园逛逛,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准备出发!

师:乐园到了,这里,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瞧,他们来了!

出示卡片(自由读──指名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把这些声母的名字都记住了,还有几个声母朋友,他们的模样长得像什么?(出示投影)指名读,图上的小白鸽嘴上的花环就是一个声母,板书:“g”领读:鸽,白鸽的鸽。

师:图上的小河里的小草上有两只什么?指名说说蝌蚪领读“k”,蝌蝌蝌。

师: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喝水,看看小朋友做的椅子旁边的形状象什么?板书“h”教学发音……

师:整音“g、k、h”指名反复认读,纠正发音,学生练读。

二、指导书写g、k、h

1、教师板书。

2、学生书空练习。

3、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学生的练写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读已学的g、k、h。

出示音节gegukekuhehu。

指名说说是如何拼读音节的。

分小组、互拼、互读练习

二、学习三拼音节

师:讲解三拼音节的拼音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g—u—o的拼读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练读kua、hua、kuo、huo。

拼读练习ga—guaka—kua。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用卡片练习已学的字母g、k、h。

2、出示课件书中的插图,看图说话:

谁最会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在河边看到了什么?启发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拼读练习,再口关组词。

二、猜谜活动

老师读谜面,学生猜。

猜出谜底的学生说说是如何猜出来的?

指名学生说说你还有其它的谜语吗?

说给大家听听?

让全体学生参与。

三、读课本上的“猜一猜”,并交流

指名拼读文中红色的音节。

熟读谜语练习,理解谜语的意思。

巩固已学的声母g、k、h。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及aieiui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拼读、书写音节。

3、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4、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复韵母aieiui的音,认清复韵母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教具

拼音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复韵母ai

师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后左右都挨着谁?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告诉我。

(生说略)

师老师听见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小朋友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哇!

哪个韵母发“挨着”的“挨”这个音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师先看黑板。(贴上单韵母“a”的卡片,让学生认读,离“a”卡片远一点贴单韵韵母i的卡片,让学生认读。)

师单韵母的本事可大,你知道它有哪些本事吗?

(学生回答略)

师单韵母有的可以自成音节,都能跟声母组成音节。还能自己单独韵母,还可以组成新的韵母,叫复韵母。

(老师挪动“i”的卡片紧挨在卡片“a”的右边,就组成了复韵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第九课,学习三个复韵母aieiui。

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声音响亮,中间气不断,逐渐向i滑动,一口气读成ai。

学生练习发音。

师请同学们看书,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小朋友比高矮的矮的音是复韵母ai的三声。)

在语言环境中学ai的四声练习。

说话或组词,其中要有ai的音。(几声都可。)

学生尝试拼读音节。

老师检查纠正。

二、学习复韵母ei

师你们同桌谁的力气大?咱们扳手腕比赛比一比,好不好?(学生扳手腕比赛。)

师(喊加油)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韵母的发音。

1、师写:

师比赛时,嘴里喊着ei,是不是能给自己加点油,增加一点力气?

刚才谁胜了?咱们再来一次,这会看谁能赢?可别忘了喊ei,给自己加油。

2、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音和形?

3、教发音方法:

师与ai的发音方法相同,先发e,再滑向i。学生练发音。

4、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5、拼读右面的音节,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或句。

三、学习复韵母ui

1、打电话的小游戏:

师小朋友都会打电话吧?下面开展打电话的游戏(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电话状放在耳朵上。)

师丁呤呤,电话铃响了,小朋友接电话。(喂,你好,请问您是谁?)

师我是妈妈。

生您有事吗?

师没什么事,想问你这一班学了哪几个复韵母?

生我们学了aiei。

师还有一个吧?

师对,还有一个,你们已经会了,就是“喂”,板书ui。

2、谁能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ui的音和形?

3、发音方法先发u的音,接着发i的音,中间气不断。

4、四声练习。

5、说话或组词,其中有ui的音,

6、师快打电话告诉妈妈,一共学了三个复韵母aieiui。

7、拼读音节。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六、学写音节

1、学生自己试拼音节。

师哪些词句含有以上三个音节的音?

2、指导书写。

3、读儿歌,找出会拼的音节。

七、小结

(和学生一起总结)

师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复韵母,(学生接aieiui)会拼读了很多音节,还会写了三个音节(学生接aieiui)。小朋友又学了好多知识,祝贺你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发音要领

1、抽读复韵母卡片aieiui。(开火车读,全班读)

2、读aieiui的四声。(指名读,全班读)

3、(出示一个美丽的大花坛和带有下面音节的花朵Zāi、Péi、měi、bái、chuī、fēi)导入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万紫千红,多美啊!小朋友,快把你会认的花种在花坛里。

(学生上台摘卡片领读,最后全班读)

二、激趣导入,学习短句

1、激趣导入多美的百花园,多美的春天啊!在这万物生长的春天里,小朋友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事呢?大家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出示插图)

2、学生交流图上的内容,教师相机出示音节卡片xiǎo、bái、tù、shù、gēzi、zāishù、péi、tǔ、tíshǔi。

3、这些音节你认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4、学生交流,教师正音。(同桌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5、教师小结春天到了,小朋友们忙着种树提水培土,可忙碌了。小组先试一试这个句子怎么读,出示短句,学生练读、指名读、老师评议。

6、读准了句子,现在谁能在图上指出哪个是“我”,哪个是“你”,哪个是“他”?

7、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四人小组里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三、读儿歌

1、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忙植树,小白兔也不放过这大好时光,到草地上来活动、活动。

2、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并圈出学过的音节。

3、谁能读读这首儿歌?(个人读、师生共议)

4、师领读,生跟读。

5、生练读。(个人读、小组读、表演读、全班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带拼音读卡片,(开火车读、齐读)教师正音。

去掉拼音读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读)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记字说说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五、扩展活动

1、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老师随机抽出卡片zài、tā、nǐ、shuǐ、bái、zǐ、zài、pí,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相应的生字,并大声读出字音。

2、手拉手,交朋友,读一读:

车子不米白衣皮在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复韵母iee、特殊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yue及ye的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iee组成的音节。会读拼音词和拼音句。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读准iee两个复韵母和特殊韵母及四声。

2、会拼读它们组成的音节词和拼音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抽读单韵母卡片。

二、看图,听语境歌,引出新授内容

1、引导看图。练习说话。

2、听语境歌。

3、出示复韵母。

三、学习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学习复韵母ie。

⑴学习ie的发音。

⑵ie的四声练读。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四、学习复韵母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1、学习复韵母e。

⑴学习e的发音。

⑵e的四声练读。

2、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

五、巩固练习

1、指读书上的内容。

2、开火车认读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ieeyeyue。

2、认读juquxu,说说他们的韵母是什么。

二、学习特殊韵母er

1、看图说话,

2、学习er的读音。

3、练读er的四声。

三、学习e与声母相拼,巩固上面两点省写的规则

1、学习nI与e相拼。

2、jqx与e相拼。

四、看图读拼音词

五、看图读拼音儿歌

六、巩固练习

做游戏,看谁拿得准,拿得快。

七、作业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6)

一、听读儿歌,教学声母g、k、h的发音

1、出示儿歌,学念儿歌:

小白鸽

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呀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2、看图说图意,由“鸽、蝌、喝”引出声母g、k、h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人人会读。

⑴学生小声跟老师读字母。

⑵学生大声读,老师小声跟着读。

⑶分小组练习读字母,看谁读得好。

⑷自我展示读字母,评出优秀者。

⑸听音练习:

老师读儿歌,学生听。让学生说说儿歌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音节:

小哥哥,爱白鸽,

喂完鸽,唱支歌,

哥和鸽,笑呵呵!

3、识记g、k、h的形,照样子抄写。

⑴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记g、k、h的形。

⑵指导学生认清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及写法。

⑶抄写字母。

二、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g—ɑ、g—e、g—u

3、指名拼读音节。

三、在游戏中学习“三拼法”

1、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等图片,请学生认一认,说一说他们的名称。

2、把guā、guō、huā、huǒ几个音节分别贴在瓜、锅、花、火图下,并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音节与以前学过的音节有什么不同(由三个字母组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以guā为例告诉学生:g是声母,u叫介母,ɑ是韵母,再出示小女孩猛推g、u、ā三个卡片的课件,学习三拼法。

3、教师示范拼读。声母g读得轻短些,介母u要快读,韵母ā读得响亮些。

4、教歌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认识各种花、瓜,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四、读儿歌,读词认字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7)

学教目标

1、能又快又准地读出六个单韵母和10个所学的声母,逐步养成仔细看,认真写,牢固的学习汉语拼音的良好习惯。

2、比较形近的声韵母;能正确读轻声。

3、能迅速、准确的拼读音节;能准确地认读题中生字并组词。

学教重点

读出六个单韵母和10个所学的声母;迅速、准确的拼读音节。

学教难点

迅速、准确的拼读音节。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前准备

字母卡片。

学教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声、韵母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来一次比赛,看看谁记得牢记得准。

2、展开比赛。

热身赛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正式比赛把卡片打乱顺序用开火车的方法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我会写,巩固书写规则

1、创设情境比赛完了读字母,现在我们来比赛写,看谁写得又对又好。

2、学生齐读题目中的4组形近的声韵母。

3、学生用顺口溜帮助加深记忆。

4、进行对比书写,边写边读。

5、小组进行评比。

三、看看读读,巩固学习方法

1、创设情境现在我们来比赛拼读音节,看谁拼读得又对又快。

2、教师讲解拼读要领,注意强调轻声音节的朗读技巧。

3、热身赛学生看图自由拼读。

4、比赛指名学生拼读音节。

四、拓展练习

听老师或同学读音节,看谁又快又准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声母和韵母,并且摆成音节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我会连,看图学音节

1、创设情境孩子们,咱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可是书上的这些小动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多可怜,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当一回领路人,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图上画了哪六种动物,并引导学生拼读房子上的音节,指出音节说指的动物在哪里。

3、照着例子,学生自己尝试把动物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4、集体讨论,为优胜的小朋友贴一朵“爱心花”。

二、我会认,看形读拼音

1、同桌互读生字,互相点评。

2、教师指名学生读生字,全班点评。

3、全班齐读生字。

4、教师启迪学生想想哪两个字可以连成一个词语,并用生字卡片摆一摆。

5、集体交流。

6、鼓励学生用所摆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拓展学习

组词。

米()土()马()

地()爸()妈()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区分形近字母,能正确分辨音节的声母和韵母,较熟练地拼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拼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活动方式

游戏。

教学准备

幻灯片、声韵母开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读

1、指导学生明确题意。

2、指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练读。

二、我会写

1、指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母。

2、开动脑筋,说说每组字母的样子用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自己写一写。

4、展览。

四、看看读读

1、观察图画。

2、抽读音节词。

3、用词说话。

活动:看图编故事。

第二课时

一、我会连

1、看图说话。

2、看图读音节。

3、看图连线。

4、看着连好的图画练习说一、两句话。

二、我会认

1、指名开片上的字、词。

2、比赛读。

3、用“大、土、米、我、马、地”组词或说话;用“爸爸、妈妈”说话。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9)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了。

二、检查复习

我这有六个字母卡片,我抽取任意一张,谁会谁站起来读。

用卡片认读aoeiu

六个单韵母的本领可大呢,他们有的可以自成音节,它们都可以和声母组成音节。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组成新的韵母,叫做复韵母。今天我们就学习第9课。

三、教学复韵母

1、认识ai:

⑴我小的时候最喜欢比个了,小朋友们想比一比吗?谁想?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来。)谁把结果告诉大家?

同学们跟老师读高矮。

(师和一名学生坐在一起)大家看这儿,谁能把老师的位置描述清楚?

同学们跟老师说挨着。

(示字母卡片)大家跟我读。(开火车读,齐读)

(板书ai)先写a,再写i;a是姐姐,后面跟着小弟弟。谁来说一说ai的组成?

在头脑中想象四线三格,写一个ai。

⑵认识ei:

示一休画像,问他是谁?

一休是寺里的小和尚,他每天都要做功课。其中有一项就是劈柴。老师这儿有一把斧头,谁来扮演一休劈柴?

描述情景一休年纪和我们相仿,他已经劈了很多柴了,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只剩最后一段了,他抡起沉重的斧头,用力劈去。

(学生演示)

同学们一起模仿一下,会发出什么声音?

(示卡片ei)这就是同学们刚才的发音。

领读,横排读,齐读。

(板书)同学们看老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那,ei是由什么组成的?

⑶认识ui:

大家看屏幕,小女孩正在干什么?(小女孩正在围围巾。)

示卡片ui,范读,指名读,齐读。

板书,告诉老师,我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练写aieiui,然后自己读一读。(对写的好的学生奖励一朵小红花)

游戏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请准备好aieiui的字母卡片,老师发音,请你举起相应的卡片大声的读出来。

2、aieiui的四声:

aieiui四声怎么读呢?

⑴(示卡片)我们先来看ai,谁先来读?

用其中一个任意组词或说话。(对说的好的奖励一个小笑脸)

⑵ei的四声呢?(示卡片)

放学了,老师想找小红有点事,可她已经走远了,我想把她喊回来,我会怎么喊?谁来替老师叫她?

(ei,小红,你回来。)(ei,小红,你别跑!)

下课了,同桌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有什么反映?

(ei呦,真疼。)

选其中任意一个音节组词或说话。

对说的好的同学奖励一个小笑脸。

律动洗手绢。

⑶示ui卡片,谁来读它的四声?

指名读,齐读。

咚咚咚,有人敲门。

生shu呀?

谁家有电话?打过吗?谁愿意和老师打电话?

we,你是shu?

小红吗?我是高老师,我想问问你的讲故事比赛准备的怎样了。

we什么不说话?

(伸腰,打哈欠)太累了,我想shu觉。

休息。

四、拼音教学

齐读复韵母。

这些复韵母可以和那些声母组成音节呢?

下面,我们分别给aieiui找一下朋友。

师:我是ai,我的朋友在那里?

生:我是b,bei,你的朋友在这里。

复韵母的朋友可多呢,接下来,我们分小组做游戏。

五、拼读音节

1、示大白菜,这是什么?

示音节卡片,谁来拼读?(指名读,齐读。)

2、示梅花枝,这是什么?

示音节卡片,谁来拼读?

读的真好,老师奖励你一朵小梅花。

(指名读,齐读。)

梅花好美呀!古代有人写诗来赞美梅花,大家想听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大家再来看这儿,示乌龟。

示音节卡片,谁来拼读?(指名读,齐读。)

六、拼读儿歌

打开书,利用拼音读儿歌,看看你能拼读那些字?

七、瞧,这里有乌龟,还有小白兔,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配乐讲故事龟兔赛跑。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10)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6课《jqx》,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汉语拼音声母jqx及它们的书写笔顺、占格位置,jqx与韵母的拼读练习,jqx与相拼省略上两点的规则;第二部分读带有jqx音节的词语和儿歌;第三部分是认识五个生字,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1、学会jqx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能够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jqx和相拼时,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学会jqx和单韵母的拼读,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jqx的三拼练习和上两点省写规则。

2、难点:

上两点省写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复习声母,区分bpd,为下面记住q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咱们已经认识很多朋友了,让我们再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课件出示:bpd。

1、师:小朋友,瞧,这是三兄弟,让我们边读边观察它们都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

(bpd都是由一竖和一个半圆组成的。)

谁来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手势做拼音操,巩固字母的形。

师:看大家那么会观察,就再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这回老师做手势,大家一起来猜,看谁的反应最快。

二、学习声母j

1、学习声母j的音和形:

⑴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三位新伙伴,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

(课件出示jqx的卡通形象。)

⑵教师引导学习j,课件出示母鸡配上j的图片:

师:图上画着什么?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一读这个字母吗?

生:图上画着一只鸡抬头望蝴蝶,所以我觉得这个字母应该读j。

⑶师小结:

是啊,它名字跟母鸡的鸡差不多,但是要读得轻一些,短一些。

(板书:j)

⑷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仔细看。

⑸学生试读,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⑹开小火车读,齐读。

2、记住j的形:

⑴看图启发想象,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j吗?

生1:j像一只伸着脖子的鸡。

生2:上面的就像鸡头上的蝴蝶。

⑵引导学生用编不同的顺口溜或儿歌,发散学生思维。

生:竖弯加点jjj,鸡追蝴蝶jjj;黄毛小鸡jjj。

3、书写声母j。

⑴学生仔细观察拼音格,说说你认为j该怎么写?

(先说占哪几格,再说笔顺。)

⑵师范写,学生抄写字母,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师小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会读j,还会认、会写,和j交上了朋友。

三、小组合作学习声母q和x

1、师:仔细观察两幅图,用刚才学习j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一学,认一认,写一写。

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

(开小火车读,齐读。)

3、教师巡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相机指导:

⑴学习声母q:

①学生根据七只气球判断q的读音。

②正音:

(小老师带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③比较q和j的读音。

(总结出j不送气,q送气。)

④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q的形。

(左上半圆qqq,像个9字qqq)

⑤书写q:

观察田字格的位置,描一描,写一写。

⑵学习声母x:

①学生根据西瓜的图片得出x的读音。

②用多种方式练读x。

③学生借助图形自编顺口溜,记住x的形。

(刀切西瓜xxx;像个叉叉xxx。)

④书写字母,学习新笔画,强调x的笔顺,学生练写。

四、学习j、q、x与ī的拼音

1、出示jiji,指导拼读。提示j是声母,要读得轻而短。比较声母j与音节ji的读音不同。

(双轨火车对比读)

2、请学生上台加上声调,当小老师带领小朋友读。

(注意加声调时ī字的点要去掉。)

3、读儿歌巩固音节:

jī,我有一只小花鸡。

jī,今年我上一年级。

jī,汽车上面真拥挤。

jī,弯腰来把鞋带系。

4、出示音节qī、xī,指名拼读,带调拼读。

5、读儿歌巩固音节:

一二三四五六七,

小朋友们站整齐。

大家一起做早操,

天天锻炼身体好。

五、学习上两点省写规则

1、师:看,老师又请出了几对朋友。

板书:jju

qqu

xxu

⑴请大家大声地拼拼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说出上两点不见了,就在后面的u上涂上红色,引起学生的注意)

⑵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jqx带小i出去玩,小也要去,急得直哭,jqx说:别哭,别哭,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就带你去。小听了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

师:大家要记住jqx和拼出的音节,要去掉上的两个点。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

小见了jqx,擦掉眼泪笑嘻嘻。眼泪是什么呀?

(生:上的两个点。)

2、回归整体,再次拼读巩固:

师:记了口诀,你能把它们拼得更好了吗?

⑴练习拼读拼读音节,拼不好的地方多拼几遍。

⑵指名读、齐读、分组赛读。

3、音节加入四声再次练习拼读。

师:看,现在我给朋友ju戴上了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jūjjǔj)

⑴同桌一起大声拼一拼,拼不好的地方要互帮互助,建议大家带上手势读。

⑵看,我给qu和xu都戴上了帽子,像刚才那样,同桌先自己试试吧。

qūqqǔq同桌读──小组读──齐读

xūxxǔx同桌读──男、女生读──齐读

六、学习三拼音节jiaqiaxia

1、师:j、q、x和单韵母i做了朋友,还想和a做朋友,可是又不认识a,怎么办呢?这时,i说:我来给你们做介绍人吧!

2、课件出示:jiajiaqiaqiaxiaxia

师:就这样,j在这里成立介母,组成了三拼音。

3、复习旧知:

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三拼音节时,老师教给你们的口诀吗?

生: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4、师:对!先听老师拼一个:jiajia

你能像老师那样自己大声拼一拼吗?谁先来试一试?练习拼读三拼音节。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七、游戏巩固

1、摘苹果,复习拼读音节:

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苹果上有音节。

师:哇,好大的苹果呀,你能摘个尝尝吗?

自己先拼拼看,你能摘到几个。

jūjjǔjqūqqǔqxūxxǔxjiǎqiāxi

2、吃橘子,在词语中复习音节:

出示橘子图。

师:下面让我们进行一场吃橘子比赛,多大的橘子呀,一定很甜!它们的后面藏着一个音节和音节词语,读准音节,你才能吃到它。

jǔqǔqjiqiāxiāxiyǔdjiāhǔjshūji

3、复习jiqixi的带调拼读音节:

出示课件。

师:瞧,jqx带着小i出发了,它们手拉手的样子多高兴啊,让我们一起喊喊它们吧。

jijiqiqixixi

它们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你认识吗?

(用卡片制作,正面是相拼的音节,反面带有这个音节的词语)

jījī公鸡jǐjǐ自己

qīqī七天qq红旗qǐqǐ起立

xīxī西瓜xx学习xǐxǐ洗手

(个别读──小老师带读。)

4、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今天这节课又认识了三个新朋友,学习了很多新的音节,家以后,把你今天的收获跟你爸爸妈妈汇报一下,把新学的声母和音节读给他们听一听,好吗?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11)

教学要求

1、学会复韵母ai、e、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联系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复韵母ai、ei、ui发音方法,以及他们与声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6位老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这节课。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让我奖励给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学生。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想:那我们一起鼓掌把它们请进来。

认识吗?谁来介绍一下?他们叫什么名字?

给他们戴上帽子你还认识吗?(开火车读)

二、教学新课

1、学习ai:

⑴师同学们,互相看看,你前后左右都挨着谁?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告诉我(生说略)

师是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小朋友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啊!我们把挨着的“挨”读的轻、短些就是今天我们学的第一个韵母的读音,板书ai。

师ai是由什么组成的?(ai是由a和i组成的)

师对!两个单韵母和在一起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领读几遍复韵母)

⑵读准ai:

①示范读ai,教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声母响亮,中间气不断,逐渐滑向i一口气读成ai。

②学生练习(齐、单、指名读)

③读ai的四声(出示ai的四声)

ai的四声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好!下面我们一起到图文中去找一找ai的四声,练习ai的四声。

看电脑(图一)妇女图。

(图二)小白兔图。

④口头练习用ai的四声说话或组词

2、学习ei:

⑴读准ei: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ai时,大家学的又快又好。那么,我们现在做一个掰手腕比赛,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大家一定要注意,百手腕用力时,你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用力时会发出“eieiei”的声音),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运动员锻炼时,是怎样的(看电脑)

师对,我们用力都要发ei的音,那么这个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复韵母ei的发音,(板书ei)

师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谁会读(指名读)

师正音,范读,齐读;加快速度,连读三遍(师生共同完成)

扳手腕呀──(生eieiei)

使足劲呀──(eieiei)

加油加油──(eieiei)

⑵读ei的四声:

①出示卡片,自己读一读(顺序、倒序读),指名读。

②游戏听老师说一句话,想ei是第几声?

喂,你在干什么?

我在做飞机。

师小耳朵真灵,接下来我们看几幅图,看一看ei的几声。

(出示图)这是什么?里面藏着几声的ei?

(出示孔雀图)谁能赞美一下孔雀?其中有几声的ei?

③口头练习ei四声组词。

3、学习ui:

⑴读准ui:

听电话铃声,问同学们你们会接打电话吗?接打电话时第一句话要说什么?

生喂,你好!

师好!我们把“喂”这个音读或一声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三个复韵母ui的读音(板书ui)

由哪两个字母组成?你会读吗?(指名读、齐读)

⑵读准ui的四声:

(出示卡片)开火车读。

⑶联系日常生活练习四声:

①看老师做动作,你用ui的四声说话。(生老师把围巾围在了脖子上)

②(出示老虎图)用ui的四声说说老虎。

③学生自由用ui的四声组词。

4、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你看,我们有这么多的窍门来记ai、ei、ui的读音,写起来就更有趣了。但同学们千万要记住因为复韵母是一个整体,写的时候要写的紧凑、匀称,不能分开。师范写(板书)。

好,同学在下面写一个,两个……几个都行,把你认为写的最好的一个给老师看。

5、质疑:

还有问题吗?那我们打开语文书2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内容,复韵母ai、ei、ui以及它们的四声,先听老师范读一遍。(学生读)

三、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3个)他们都是谁?(ai、ei、ui)我们给他们起的名字叫什么?(复韵母)。这些复韵母也能和声母相拼组成音节,课下同学们自己去找一找,你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好,下课!

拼音教学教案教学反思(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复韵母iee,特殊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yue,会读它们的四声。

2、继续练习直呼音节,提高直呼能力。

3、学习按格式书写韵母及音节。

教学重点、难点

iee的发音及直呼音节的训练,er的发音,ye、yue整体认读音节的用法。

教具

教学挂图、大小卡片、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打开书第11课,把这课书看一遍。(板书课题)

2、(出示)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是一棵椰子树)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一个复韵母的读音就跟椰子树的椰读音一样。(板书ie)

3、学习ie的发音:

(师范读)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的嘴形是怎样变的,认真听老师读的是哪两个音,哪一个读得响一些,然后指名回答。

头向前伸,鼻子出气。而且读得很响亮,由i音滑向音,中间气不断,就成了ie的音。同学们试试看。指名读ie的音。

4、ie的四声练习:

板书iēiiěi。齐读。开火车认读卡片iēiiěi。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⑴(看)问图上画的是椰子树,椰用拼音怎么写?

板书ye,指名读ye。

⑵比较ie-ye:

ie是复韵母,不能当音节用,要和声母在一起才能组成音节。ye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直接用来表示一个字的读音,整体认记,不能和其它声母组成音节。

⑶ye的四声练习:

板书yēyyěy,齐读。开火车读卡片yēyyěy(联系日常用语)

二、学习复韵母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1、出示幻灯片韵母ie(齐读)用抽拉卡片将ie中的e拉到的右边成为e:

⑴谁能试着读出这个韵母的音?(指读音好的学生认读)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先读,然后读,要读得响一些,中间气不断,就读成e。)板书e

⑵练读e的音。先指名读,再齐读。

2、e的四声练习:

⑴板书ēě(调号标在e上)

⑵指名读ēě(抽拉卡片)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e:

⑴(出示)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弯弯的月亮)月亮的月的音,换成第一声,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整体认读音节yue的音。

板书yue,指名读yue。(yu后加e)

⑵yue的四声练习。

认读卡片yuēyuyuěyu(联系日常用语)

三、读写结合,综合训练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复韵母ie、e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它们的四声。谁能读?(指板书读)

2、练读:

认读带调的iēēyēyuē

练写(出示拼音格小黑板)

ie先写i,再写e,i与e写时要挨紧。

e先写,再写e,与e写时要挨紧。

ye先写y,再写e,y与e写时要挨紧。

yue先写yu,再写e,yu与e写时要挨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卡片ieeyeyue

2、认读juquxu,你知道这三个音节的韵母是什么吗?为什么?

二、学习特殊韵母er及四声

1、(出示挂)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耳朵),出示音节词ěrduo。

2、这个ěr去掉声调号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韵母er,板书er。

3、听老师读er,并告诉读的方法先读e,然后把舌头轻轻向上一卷就出来er的音了。指名读er。

4、板书ērrěrr,指名读。读er的四声卡片。

5、说明er是一个特殊韵母,只能自己独立成为音节,不能跟声母相拼组成音节,如r(儿童的儿)、r(一、二的二)、ěr(耳朵的耳)。

三、直呼练习

1、(出示卡片)认读jqxie说说哪几个是声母?哪是韵母?

2、看声母,想韵母,读音节。

3、让学生说说分别拼成了什么音节?它们是怎么写的呢?(学生说,老师板书jieqiexiejuequexue)在这几个音节中的韵母e上的两点怎么不见了?

4、练习直呼音节。

认读声母、韵母、直呼音节ne、le。这两个音节中的e上的两点为什么不去掉?

四、指导读书,练习写er

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特殊韵母er,认读了er的四声,练习拼读,直呼了音节。

2、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第11课。指名读。

3、书写er先写e,再写r,e和r挨紧些。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1500字精选


88教案网推荐更多专题:“教案教学反思”。

教师是祖国宏伟蓝图的设计者。身为教师要好好准备一份精心编写的教案。写教案是为了教师能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怎么样去写教案?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⑴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解、凛冽、升腾”等词语。

⑵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2、能力目标:

⑴反复朗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语言。

⑵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景图。

⑶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

3、德育目标:

⑴品味文章内涵,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⑵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景图。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深邃韵意。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朗读法,研讨法。

教学步骤

一、导言

(多媒体播放名曲《塞北的雪》)(歌词内容略)

同学们,纷纷扬扬的飞雪不仅孕育出秀丽美的春天,更催生成一篇凝结情思的华彩美文。1924年岁暮北京的一场落血,鲁迅先生破例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颇富诗情的文字,18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

二、题解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收入1924~1926年所写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词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苦闷和现实社会的抗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配音感情范读全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

(要求:疏通字词,体会语气)

(投影):

磬脂粉奁朔方灼

博识:学识丰富。

消解:消融;融化。

凛冽:刺骨地寒冷。

灼灼:形容明亮。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江南血景和朔方飞雪鲜明景致。

3、师指名学生诵读课文的两幅画面,思考:

⑴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

⑵作者是任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

⑶落雪使冬天无味的百草园显示出两样,雪地捕描写生动传神。而本文写雪罗汉,更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形象,那么其中蕴蓄或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作者笔下的朔方的雪则是另一番景象,那么它有着怎样的个性精神?作者称颂的“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⑴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勃的奋飞”。

⑵“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一虚一实,令人产生遐思。

江南的雪是色彩斑斓,明艳秀丽的。雪野中洁白的背景下,宝珠山茶的雪红,单瓣梅花的百中隐青,磬口腊梅花深黄,杂草的冷绿以及雪罗汉的“洁白”“透明”“闪闪生光”与“博识”人们眼中的单调的暖国的雨相比照。

⑶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集中体现了江南雪“滋润美艳”特质。生动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又因雪罗汉的消融流露出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

⑷着力从三维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憾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弥漫太空”的飞雪,“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不仅自己“升腾”“灿烂的生光”,而且使整个“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寥寥数笔尽现北国飞雪的壮美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文中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4、学生配乐朗读全文。

四、深层研读,品味全文

1、集体朗诵全文:

提示女同学读写江南雪的前三段,尽现其温婉恬静的美感。男同学诵读写北国的后三段,读出雄浑俊伟气势。

2、合作研讨:

文章在江南与北方雪景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承接两者《》之间嵌入一个“但是”的意味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供助读资料(略)。

教师归纳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朔方的雪花,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孤独寂寞之中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像江南的雪那样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北方的雪最为形象的体现了鲁迅看重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品味,积累文中的精妙语句。

4、延伸拓展:

请学生阅读选自柯蓝的《朝霞短篇》中的散文诗《雪》,试比较在写法上与课文有什么相同之处:(投影)

雪花来了。漫天遍野的来了。

从最高的地方落下来。从最纯洁,最洁白的地方落下来,落到每一个角落,落在一切的上面……

雪花,你总是在一切上面的。你总是最洁白的,谁损害你,把你弄脏了,你就融化了,流着泪走开了。

雪花啊。我看你有一颗心;

有一颗把黑暗变白的心。

有一颗把一切不平都天平的心。

有一颗把一切都包藏在坏里的心。

你虽然如此寒冷,也有一颗知道温暖的心……

学生积极发表个性化见解,教师归结:

课文的抒情场景围绕南方和北方的雪的对比展开,雪的形象是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隐喻。升腾着的朔方的雪,也是鲁迅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而柯蓝的《雪》则让我们看到冰冷的雪也有一颗把黑暗变白,把一切都包藏在怀里的美好,温暖的心灵。

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展示具有美感的细节,在运动状态的表现中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使作品意蕴丰富深远。

五、课堂练习

1、“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表现在那些地方?

2、第二段描写的色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运用了____________手法。

3、对写雪地罗汉的作用是什么?

六、小结

阅读了鲁迅的《雪》我们既欣赏到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更体察到他那种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所以说《雪》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美景、美情相得益彰。

七、板书设计

雪鲁迅

礼赞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暖国的雨单调

江南的雨丰富多彩之美

(“滋润美艳之至”)雪罗汉(未经磨练,不能长久)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孤独的雪”“死不掉的雪”

“雨的精魂”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有关山雨的视频画面。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山雨?

四、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放课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课前查阅资料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整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出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教师评价。

(这一步是为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让学生找出文中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并从中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出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桑娜和渔夫那么贫穷,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其它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讨论交流,自行解决。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兴趣,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直奔中心,激发想象

学生读8~11自然段,划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1、指名读划的句子。

2、出示课件: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学生针对“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谈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从而体会出桑娜这个人善良的本性。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出示课件)她忐忑不安地想:“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指名读这段话,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短话有什么特点。

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感受,此时此刻,桑娜的内心都有什么变化。

(进行朗读训练──省略号的读法)

让学生想象补充五个省略号的内容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桑娜极其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一是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变化的心情,二是抓住教材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三是体会列夫·托尔斯泰这位大作家、这位文学巨匠遣词造句的高明之处。)

四、深入探究,拓展思维

1、学生找出并划出能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

2、出示课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通过对“熬”进行换词练习,对渔夫、桑娜和孩子们的将来进行想象,体会桑娜一家岁月的艰苦、生活的艰难,体会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师生互动: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同时让学生想象穷人富裕的一面,使文章中心得到升华,最后得出结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板书设计

穷人

—→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桑娜渔夫

—→心惊肉跳—→忐忑不安←—平静下来←—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了解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

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瞪”。

3、检查:

⑴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⑴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⑵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

(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⑶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三、体会英雄言行

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学生自学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5、齐读第二大段。

四、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如:

词──忠于职守……

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

《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

“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2、作业:

⑴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⑵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

咆哮、惊醒、狞笑、拥戴、乱哄哄、沙哑、依次。

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第一、二大段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三大段。

2、生自学,说一说段的主要内容。

3、出示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4、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⑴谈体会,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

生: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第15自然段,学生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

⑵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①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

②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

(师相机板书:冲、揪、骂、凶老汉小伙子吼用力推)

5、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迷:

⑴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⑵生默读,谈感想。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老汉太伟大了……)

6、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⑴当你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⑵引诵第三大段:

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

(教师引读:“老汉是村支书,他一心想挽救群众的性命,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骂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⑶想象: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板书:喊)

⑷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7、师小结:

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三、练习写话,颂人间真情

1、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2、生写话,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四、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五、拓展阅读,注重积累

1、提供补充材料:

⑴(法)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

⑵《伦敦地铁大火灾》。

2、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合作交流。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5

设计理念

体现“三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以自学为主,结合课文实际,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会“逊”、“喉”、“捶”、“惬”四个生字,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惬意”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法,了解表演课文的步骤。

3、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哈默面对施舍不失尊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品质,懂得劳动的意义和自尊的价值,提升生活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世界石油大王“哈默”的生平事迹及小故事。

课上先交流,再引入课文,理解题意,试对课题提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感知,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要求:

1、读通顺,读流利,自学“逊”、“喉”、“捶”、“惬”等生字,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惬意”等生字词的意思。

2、再读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

学生自学完毕,师组织交流讨论。

(课文主要写“石油大王”哈默年轻逃荒时,虽然饥寒交迫,但坚持先干活,后接受别人施舍的饭菜的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读为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人物形象。

三、研读体会,合作探究,感悟人物形象

1、学生细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批注,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师生交流,并整理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

3、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上述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⑴哈默为什么不先吃了饭再干活?

⑵杰克逊镇长是不是真的腰疼?

⑶杰克逊镇长为什么说哈默以后会成为富翁?是不是有了尊严,就会成为富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可以讨论或辩论,允许有不同的看法。

在集体交流讨论时,师相机引导朗读如下句子:

⑴“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⑵“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⑶“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⑷“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不盲从别人、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品质。

四、表演课本剧,欣赏讨论,内化情感体验

1、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文故事。

2、各小组表演,师生共议。

3、演同一个角色的同学协商讨论,再选代表表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演中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提升生命意义

你认为哈默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哈默面对施舍不失尊严,不想不劳而获,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得的报酬)

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在生活中怎样做到自尊?

你平常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况吗?你是怎样处理的?

设计意图:通过谈体会,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

六、自主选择作业

1、搜集有关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人的尊严等方面的名人名言和格言警句等。抄写几句赠送给同学。

2、课后把本文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小伙伴听。

3、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读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开放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形式,学会运用。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

3、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教学重点

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

2、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屏导入

观看川剧变脸片断。

1、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川剧变脸艺术

2、师媒体展示:川剧变脸艺术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导语:芦花丛中,渔夫唱晚。一个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与他新来的“孙儿“拉开了家常,其乐融融。老人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了传人而怡然自得。然而,他的愿望却落了空──面对生活的捉弄,老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变脸的?

二、《变脸》剧情介绍

资料助读水上漂身怀“变脸”绝技,只身驾舟,浪迹江湖。观音会上,结识“活观音”男旦梁素兰,又从人贩子手中买下狗娃,爷孙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后来,水上漂发现狗娃原来是个假小子,大失所望,又不忍心赶走,便将她改作小帮工,暂时留在身边。狗娃生性好奇,偷看“老板”变脸秘密,酿成大祸,不得己跳船逃走。川江某城,梁素兰主演《舍身岩》,玩友师长率部捧场,戏园内外人声鼎沸,十分闹热,人贩子从人群中“请”走高家孙少爷天赐,又抓回狗娃严加看守。狗娃却身背天赐逃出虎口,暗中送给水上漂认作孙儿,惹出一桩绑票案,给水上漂带来杀身之祸……。

《变脸》全剧共六场,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场。这场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时,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上半场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家常,细致的描绘出了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下半场则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内心冲突。这场戏,情节起伏跌宕,矛盾冲突尖锐,动人心魄,扣人心弦。

三、分解色朗读,整体感知

1、找四名学学生读人贩子、狗娃、水上漂,其余学生读帮腔人。了解剧情。

2、积累词语(预习成果交流):

词语注释

学生发言后,(电脑多媒体)显示:

糍粑(cíbā):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初读课文,对照范读,掌握字音和节奏。

打鼾(hān):在睡觉时由于呼吸受阻舌与软腭颤动而产生的粗重的声音。

阴霾(má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阴暗之意。

盘缠(pánchán):路费

鹭鸶(lùsī):又叫“鸬鹚”。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打牙祭:指吃肉等荤菜。

怡然自得(yì):形容自在舒适惬意的样子。

睡眼惺忪(xīng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niè):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也作“捏手捏脚”

交流联词写话。

主要看学生写话中用词是否准确、通顺。

3、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用概括的语言说一说剧情。

明确: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

四、精读课文

1、细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好的情节用笔划出并阐明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变脸》是一个美的综合体,情节美、形象美、语言美。真所谓是美不胜收,让我们慢慢的欣赏,尽情品味吧!

五、布置作业

1、把剧中的几段唱词找出来,体会一下它们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在剧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2、课外阅读《变脸》全剧。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这场戏故事情节大起大落,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矛盾冲突尖锐,扣人心弦。

二、赏析剧本的情节美

1、选两位学生复述故事,其余同学点评

2、说话训练:要求学生用“情节美,美在”句式,领略情节的魅力。

3、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讨论: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

小结:在这场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

导语:这场戏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的刻画,以丰富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形象。

三、欣赏形象美

1、分角色表演,注意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

2、请演员谈对角色的理解

明确:

狗娃──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

水上漂──个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的老艺人

讨论: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国一直根深蒂固,联系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现在人的思想

小结:

这场戏注重心理的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示人物性格,剧中塑造了狗娃和水上漂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导语:戏曲中的语言是作者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清新质朴、通俗浅显、情味十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欣赏语言美

1、学生自选片断品味

2、反复读运用排比、叠问、比喻、对比、呼告等句子,体会哀伤、痛苦的悲惨心情。

讨论:体会帮腔人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人物的唱词,抒发情感、真切动人,琅琅上口,声情并茂,体现了作者丰厚的语言功力和戏曲艺术的造就。

五、课堂活动:欣赏脸谱

1、展示川剧变脸中常见的脸谱。

2、课件:播放歌曲《唱脸谱》MTV;

六、布置作业

剧中帮腔人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漂求情,请你以帮腔人的口吻,再写几句劝说水上漂的唱词。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7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

2、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

3、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态度;

4、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愿望;

课前准备

1、上网收集狼的资料;

2、用笔绘制狼的图画;

教师精讲设计学生活动备注一、导语

对于动物狼,同学们并不陌生。童话故事中,我们听说过它;动物园里,我们见到过它;生物课上,老师介绍过它。文学作品中更是给我们描绘了一大批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狼的形象。就拿语文书上的两篇文章,狼的形象就有很大的差异。

谁来说说看这两篇文章各自刻画了怎样的狼的形象?

二、举一反三,交流狼的故事

课前收集狼的图片,做成幻灯片,课上打出图片。给学生视觉感受,激发学生想起更多的狼的故事。

三、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2、请一名学生来介绍《水浒传》。

3、《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条好汉,你认识几个?

(引出武松,揭示课题,板书:20、景阳冈。)

4、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屏幕出示)

⑴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⑶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提示:“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2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⑴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一人一句对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扑──闪、掀──闪、剪──闪。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

⑵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

适时板书:兜──抡劈、扑──跳退、搭──揪按、挣──按踢。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

⑶最后谁占上风了?(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

适时板书:没力──揪打、不动──棒打。

3、一字“论”英雄:

屏幕出示:武松,你真()啊!

师提问: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4、品句子,“识”英雄:

⑴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指导:

①“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衬托出武松的勇。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⑶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品“闪”: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5、小结:

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作者用了“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6、交流、品读精彩语句:

⑴学生自主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并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多读几遍。

⑵小组内交流: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

⑶全班交流:比一比,读一读,看谁最像武松。

7、小组讨论:

这一部分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四、纵观全文,全面认识武松个性

1、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

(打虎前喝酒,和店家的对话,自己的心理活动。)

2、快速默读这一部分,画画相关的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引导,并板书:

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4、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5、这些内容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关系?(师生交流)

五、课外拓展

1、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

2、一英雄,一故事,筹备开展“水浒传英雄故事会”活动。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9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人们常说:冬去春来,春回大地。春天来了,草儿青了,花儿红了,大家都喜欢春天,你们喜欢吗?

春天是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季节(出示挂图)她给大地带来美。从古到今,许多文人,诗人都赞美春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古诗《春晓》。

板书课题:春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学:晓

问:是什么意思?那”春晓”是什么意思?

那春天的早晨是怎样的一种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么样写的。

2、范读古诗,再让学生试读。

3、教学:眠闻觉蹄

4、自读,猜猜是讲什么?哪些你懂了,哪些你还不懂?

5、创设情景,体会诗的意思:

春天的早晨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充当一下诗人,好吗?

老师描述:

在这样美的春天,你看到许多美丽的花儿,当夜晚来临,你这样诗人读书写诗累了,就睡了,好,现在就请你伏下,双手合在旁边,睡着睡着,你朦朦胧胧听到外面刮风,呼呼地,一会儿春雨沙沙地下起来,听着听着,你又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听到小鸟的叫声(放录音),坐起睁开眼一看,啊!天亮了,天晴了,小鸟欢快的唱歌,你这位诗人可高兴了,哼出了两句诗: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从昨夜的风雨声,你又想到了什么?

(请一个同学当诗人,把3、4行读一下)

6、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先写早晨,天亮了春天早晨的美景,后回想夜里的风雨声,一场风雨后,花儿被打落的另一番景象。

7、齐读。

8、进一步从诗的语言中体会诗的意境,问:

⑴春天早晨你在睡觉,哪个字告诉我们你是在睡觉?

⑵春天早晨你在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哪个字眼告诉我们天亮了?

⑶当你醒来了,听见了叽叽的鸟叫声,哪个字告诉我们是听到了?

⑷你仔细听鸟叫声,发现是好几处同时有鸟叫声,谁能说说“处处闻啼鸟”?

⑸这两行写了春天睡觉的香甜,悦耳的鸟啼声,春天的早晨,处处充满了生机,也可看出诗人喜爱之情,所以应读出喜悦,兴奋的语气。(指导朗读)

⑹诗人又想到昨夜的风雨声,想到许多的花儿,不知道要落下多少,这两行应该怎么读?

(担心,对花木的担忧)

⑺指导朗读:

齐读全诗。

⑻这首诗你懂了吗?

(指名说诗意,同桌互说)

⑼请小朋友回家向奶奶讲述一下诗意:

师:哦!我们班已经有一位小朋友等不及了,那我就先来充当一下你的奶奶。

生:奶奶,我们今天又学了一首诗。

奶奶:什么题目?

生:是《春晓》。

奶奶:你会背了吗?背给我听听。

生:(背古诗)

奶奶:什么意思?什么不觉“小”什么“大”啊?

生:(说前两行的诗意)

奶奶:说了鸟的叫声,怎么又说风啊雨啊的?

生:是诗人看到早晨的美景想到昨夜的风吹雨打的声音,想到这一阵风雨,不知道又吹落多少美丽的花儿,这就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奶奶:好!学的不错。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摇啊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2种笔画“亅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课时安排两课时

A案

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激趣入手,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低年级“识字、朗读、积累”这三大任务实施教学,将识字与阅读有机融合,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在朗读中积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流程

谜语导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积累、感悟──运用、交流──写字。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猜谜: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打一物。)太阳有什么作用?哪个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

2、画一幅画,表现阳光的美好。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500字精选3篇


教师只要心中有梦,工作也就有了目标。教案和老师都是课堂上缺一不可的。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 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你知道要怎么动笔写教案才能提高质量和效率吗?下面是88教案网的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感谢您的参阅。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1

在本学期的历史课教学中,我尝试学习使用“洋思经验”,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开始上课时,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及能力训练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提出明确学习要求,即用多长时间,掌握什么内容,如何检测。还有一项工作是长期要进行训练的,即阅读方法、技巧和速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在教室巡视,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目标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并可以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也可以督促懒惰的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巡视、个别询问,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后教”做好准备。

学生在自学时,师生共同探讨适合的阅读方法并坚持训练。通过训练,首先,阅读速度就可以达到400——600字/分钟。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量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其次,阅读时一定要注章找准关键词、关键句,并进行圈点勾画,加强有意识的记忆。第三,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着理清它们之间逻辑关系,加强理解记忆。

教师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不能掌握的地方,如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教。在能力训练方面,要精选习题,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20分钟。

最后,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我感觉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即使有老师督促,仍然不愿学习,把学习当做是一件苦差事,能躲就躲,能少做就少做,需要老师反复提醒,无形中分散了老师课堂的注意力,减少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改变这样的状态,还需要老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寻找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反思二是,在教学前,一定要作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使学生们充分明白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样互相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由过去老师满堂灌,变为如今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2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每节课课前都要准备充分。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历史课堂,从而不会出现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把课堂变成肤浅的菜场与超市,也不会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具体讲就是,就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第二、要努力使学生在每节课上保持活跃的状态。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历史”,用“历史”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学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教学生会学历史,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第四、要适当的经常鼓励学生。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历史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改革犹如春风,由开始的星星之火而成现在的燎原之势。每一位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次新课程改革浪潮之中。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段时间来的历史高效课堂实践中,有收获和喜悦,也有困惑和期望,下面就谈谈我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体会。

传统的历史教学一般是教师满堂灌,把结论和答案告诉学生,课堂上为节省时间教师很少提问题,学生几乎没有质疑的时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培养都不同程度受到遏制。而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许多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每课“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活跃了同学们的思维,不断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学生也可以在课堂或课后向老师和其他同学们提问题。例如:我上的一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新课程研讨课就是“问题探究法”的典型案例。在这堂课中我不仅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适量的有价值的问题,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同时学生还可以有选择地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感悟历史的激情,使学生逐渐形成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升华。

我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困惑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多而平淡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和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于是出现了“问题教学法”。但很多教师一堂课提问的问题太多,使学生应接不暇;还有的老师设计问题太平淡,诸如“是什么?”、“什么是”这类问题,学生只需看书就能找到答案,读答案。于是学生没有质疑,没有探究,没有体验,没有感悟,没有拓展,没有形成基本的历史思维,更没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问题是否难易适当、贴近学生年龄特征、体现“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理念。

(二)、合作学习走形式,实效不太大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于是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蔚然成风。1月初我上了一堂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课。新课结束后,时间还多三五分钟,我设计了一条课后拓展题:“谈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哪些重要借鉴和启示?”组织同学们按小组合作探讨,并请了几个小组代表发言,他们讲的都不错,正当一位同学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下课铃响了。评课时同行们给予较高的评价。课后,我和同学们交流时,得知有部分同学在小组讨论时是在讲与中心问题无关的话题,对此我感触很深。各小组讨论时,经常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上看很热闹,实

际上没有很好地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学习讨论;发言时,小组中只有一两个同学发言;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互助中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

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积极地引导:如创设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和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和在小组中学习的良好习惯,注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团结协作,引导学生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一

新课程理念提倡赏识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言行以激励为主,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激励用语一般是“很好”、“不错”、“对”,这样比较单一的评价语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活力、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也应活泼、多样化、有针对性,如“你的发言有独到见解”、“你善于思考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你见多识广,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了不起。”此外,多鼓励并不表示对学生的错误观点或缺点不指正。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观点或缺点,我们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及时指出,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师的教学机智还需进一步培养

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随机应变地对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性问题进行迅速、巧妙而正确的处理与引导的一种心理能力,又称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尽管教师上课前做了充分地的准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面对心理状况复杂的学生,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性问题,以至严重地干扰的了教师正常的教学情绪,影响了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这就是新课程中我们所说的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如:上公开课时突然停电了,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突然举手提出一个不是老师事先要问的问题;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也无法回答。面对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这时教师的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具备很强的“史内功”和“史外功”,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亟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要不断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咚咚咚教案反思1500字精选4篇


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保证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多的教师习惯在上课前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如何更好地掌握写教案的技巧呢?88教案网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咚咚咚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咚咚咚教案反思 篇1

中班音乐教案:咚咚锵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欢快地对唱。

2.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用乐器演奏。

3.体会两种乐器互相对话的情趣。

活动目标:

1. 复习并理解四种音符的时值。

2.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鼓、锣、圆舞板、小铃活动过程:

一、熟悉鼓和锣的节奏1. 出示鼓T: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鼓)知道小鼓有什么本领吗?

2.敲一敲鼓的节奏T: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T: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 ×∣)T: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3.出示锣T: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小锣)小锣是怎么唱歌的呢?

4. 敲一敲锣的节奏T:原来小锣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 × ×∣),小锣和小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小锣的节奏还要比小鼓的节奏慢。

T:把你们小锣也敲起来吧!

5. 示范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是一对好朋友,你听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话呢。

6.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说得真开心,现在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鼓,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锣,我们来对话。

二、学唱歌曲T:大家说得真热闹,听,小鼓和小锣一起唱起歌来啦。

1.教师范唱T:你听到他们唱了什么?

2.有节奏念歌词T:真厉害,你们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说一说。

T:小鼓、小锣我们也来对话吧。注意在"我们两个一起敲"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说。

3.演唱歌曲T: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真好听,我们把它唱出来吧。

T:小鼓和小锣有要对话了,哪里是小鼓唱呢?哪里是小锣唱呢?

4.交换演唱T:交换试一试。

三、创编歌词1.创编歌词T:还有什么乐器也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呢?

T:把小铃和响板放进歌曲里面,应该怎么唱呢?

2.演唱创编的歌曲四、边唱边演奏乐器1.分组边唱边演奏小铃、圆舞板T:请小朋友请出你们椅子下面的乐器,让我们一边唱一边敲起来吧。

2.交换五、总结T:小朋友,刚才我们敲了锣,打了鼓,你们开心吗?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敲锣打鼓的?(喜庆的节日里)是呀,在这些时候,不仅敲锣打鼓,还会唱歌跳舞呢呢。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中班音乐教案:咚咚锵活动目标:

1.感知小鼓和小锣敲出的不同音色和节奏,初步学习分角色欢快地对唱。

2.在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创编歌词,并用乐器演奏。

3.体会两种乐器互相对话的情趣。

活动准备: 图谱、鼓、锣、圆舞板、小铃活动过程:

一、熟悉鼓和锣的节奏1. 出示鼓T: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鼓)2.敲一敲鼓的节奏T:小鼓还能唱出好听的歌呢。

T:原来小鼓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 ×∣)T:把你们的小鼓敲起来!(加动作敲)3.出示锣T:这么热闹的鼓声把谁给引来啦。(小锣)小锣是怎么唱歌的呢?

4. 敲一敲锣的节奏T:原来小锣是这样唱的(出示节奏谱× ×∣ × ×∣),小锣和小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小锣的节奏还要比小鼓的节奏慢。

T:把你们小锣也敲起来吧!

5. 示范鼓和锣合奏T:小鼓和小锣是一对好朋友,你听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对话呢。

6.鼓和锣合奏T:现在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鼓,请一半小朋友做小锣,我们来对话。

二、学唱歌曲T:你们敲的真好听,听,小鼓和小锣一起唱起歌来啦。

1.教师范唱T:你听到他们唱了什么?

2.有节奏念歌词T:真厉害,你们都听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说一说。

T:小鼓、小锣我们也来对话吧。注意在"我们两个一起敲"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说。

3.演唱歌曲T:你一句,我一句说的真好听,我们把它唱出来吧。

4.交换演唱T:交换试一试。

三、创编歌词1.创编歌词T:还有什么乐器也能唱出好听的声音呢?

2.演唱创编的歌曲T:把小铃和响板放进歌曲里面,应该怎么唱呢?

四、边唱边演奏乐器1.分组边唱边演奏小铃、圆舞板T:请小朋友请出你们椅子下面的乐器,让我们一边唱一边敲起来吧。

2.交换五、总结小朋友,刚才我们敲了锣,打了鼓,你们开心吗?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敲锣打鼓的?(喜庆的节日里)是呀,在这些时候,不仅敲锣打鼓,还会唱歌跳舞呢呢。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咚咚咚教案反思 篇2

教学意图: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隹备:

1、知识准备:

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

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二、展开教育

(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一组,分2-3组)

(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

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本文来源:幼儿园教案网(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童谣: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我说小鼓响三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这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我说小鼓别响了,

小鼓说声:懂,懂,懂!。

相关信息:

童谣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童谣的教育价值: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谣教学,让童谣进驻我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充实儿童的涵养,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教师本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要学会大胆放开自己,让自己充分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语态,优美的歌声等等。这些都是一节好的音乐活动所必备的。

咚咚咚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并理解四种音符的时值。

2.英语学习:学习句型,Howmanyapples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咚咚锵》

2.引导幼儿了解每种音符的时值(吃几个苹果)

3.英语学习。!出自:屈老.师!

教师:Whatisthis

幼儿:Apple.

教师:Howmanyapples

(1)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Whatisthis

(2)教师:OknowIwanttosometopracticeathere.教师请两名幼儿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

活动反思:

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咚咚咚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击打身体,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幼儿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节奏音乐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鼓,歌曲的音频mp3,图片。

经验准备:敲击小鼓的经验,听过小鼓的声音。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幼儿能按照三拍子的节奏,边唱边打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进入教室

唱《红公鸡》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进入教室。(游戏玩两遍)

《红公鸡》

我有一只红公鸡,不知在哪里?请你快来叫一声?出来吃白米。

二、进行部分

发声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周学过的《谁唱歌》做发声练习。

感知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教师出示小鼓,并击打出强弱弱的节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频来代替)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示强弱的节奏。(引导幼儿拍手,跺脚和拍腿)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歌曲范唱《小鼓响咚咚》,一边用用肢体按照∣_∣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我的小鼓是怎么响的?

我说话儿,小鼓怎么样了?

我说小鼓响三声,小鼓怎么回答的?

哎呦呦呦这不行,为什么不行?

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

师幼共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注意三拍子的节奏。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感知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小鼓响咚咚》做着优美的动作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教学中另一个难点就是符点音符的演唱。教师首先解释了符点的意思和使用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延长原音时值的一半)。接着教师通过读节奏的演示把无符点和有符点之间的不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识,然后引导他们跟读,从而掌握符点音符的读法,那么这样一来在演唱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自然而然的准确的演唱出了符点音符。

以上就是《月光启蒙教学反思1500字精选》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月光启蒙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