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模板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2-12-23

[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模板。

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写教案是老师工作的其中一项,教案可以提供给老师更优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那一个完整的教案应该包含什么呢?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1)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说明文是相当枯燥的,何况本文是纯粹的科普文章,因此我在教授本文时力求形式新颖活泼,过程环环相扣,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尽可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从过程来看差强人意。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将本文内容和电视科普片联姻的构想是授课前晚忽然想到,时间仓促,某些环节雕琢不够仔细;

二是作为教师的我临场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上能力有所欠缺,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广,发言不够踊跃;

三是教者高估学生能力,忘记了学生整体素质教较差这一事实,导致实际课堂上的场面与我的构想出入较大。

当然从课后反馈的信息看,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这一种教学形式。一成不变导致学生思想的懒惰,求变求新定会有更多的惊喜收获。我想这样的”探索”越多,”发现”也就会越多。

组内评课记录摘要:

优点: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对课文内容把握好,课堂设计新颖,将科普文章讲的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长文短教,重点突出,且点拨到位。

▲以央视栏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下文学生归纳写作内容、说明顺序作了很好的引导。

▲能联系生活,适当开发资源,课堂容量大。

▲教师的专业功底扎实全面,语言简洁到位,并不乏妙语,有自己比较鲜明的教学风格。

▲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效率高,效果较好。

不足:

▲阅读时间太短,应加强对课文的朗读,重点句段的锤炼不够。

▲还应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若能有一定的影像、图片资料作辅助,学生的兴趣会更高,理解更清楚。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2)

《背影》是文学名篇,也是百教不厌的老课文。《背影》的教例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教学本文的难点在于学生。由于本文是作者在当了父亲以后,对八年前情景的回忆,感情变化复杂,但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也没经历大喜大悲之类的家庭变故,文章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色,教学反思《《背影》教学反思》。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作出自己的体验与评价?这是摆在教者面前的难题。本课基本解决了这个难题。

本课的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环节设计精巧。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用“吟读”来体验“低回婉转、情抑于中”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和“背影的背后”为抓手,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时地介入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至最后“发短信”,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真是水到渠来。可谓是步步铺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3)

总在想:对于语文课来说,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相信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我心中,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让学生在课上有收获,有发展,并期待下节课还是语文课,那么你上的课

是一节好课!

今天所上的公开课《大自然的语言》比较满意的地方:学生在课上有收获

1、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第一种方法:运用“提取主句法”筛选课文信息。

筛选课文信息既是第四单元的单元要求,也是学生快速阅读说明文、议论文的有效手段,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仅阅读速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场上,也能提高做题的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考场文段有时并不需要你认认真真、一字不差的读下来。

第二种方法:品味语言的方法

平时,学生在品味语言时,只是感觉“生动”“优美”,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这一节课上,我教给了学生“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原句的妙处:或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或用词典雅,或写出了事物的状态等。一些有灵气的学生,可能就会举一反三,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久而久之,他(她)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语文。

但这节课并没有让学生产生“继续上语文课”的渴望,这从学生的发言和课堂听讲情况可以看出来。原因是:太平淡。

(1)“大自然有语言吗?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设计此问的初衷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真正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虽然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过程并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时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如把全班分成两大组,看哪组找得快,效果会好些吧。

(2)单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实现。寻找“大自然的语言”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品味语言时,只品味了生动形象的句子,但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准确”,却丝毫示触及,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0”中的“约”,“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中的“只”等词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也能悟出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广泛观察,搜集和研究。因此,这一单元的“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未能很好地渗透,对学生精神熏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3)老师的教多于学生的学,学生主体地位表现不明显。

总之,本人的教学设计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名师”的称号名符其实,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4)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

对于文章的学习,我始终将美放在第一位,将学生的感悟品味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对于课堂环节,基本不做过细的安排部署,遵循“收放有度,活而不乱”的原则,适当的时候示范一下,必要的时候追问一下,关键的地方提升一下,这节课也不例外。

开始,我让学生自读,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生活体会,说得较为肤浅,品味也不到家。此时,我适时地举例,引导他们深入领悟: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这个比喻极其生活化,却写出了双重的内涵:父亲闪腰了,疼得他脸色发青;儿子抢扁担这一动作大大刺伤了父亲的自尊心。这样看似信手拈来的一个喻体却写出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多么具有表现力。

慢慢地,一个个头脑“转”起来。

一学生:老师我来读一句话‘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这句话很真实,以前农村的孩子都这样,没牙的小孩子乱啃东西,弄湿手指,弄湿衣服......他的话没说完就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一学生:我想把两句话放在一起比较着读“去烟火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省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我觉得这个父亲的努力不值得,奋斗是为了更好的享受,新屋建好了,父亲却更压抑了、更不自在了,还不如住原来的老屋。现在,我终于理解了爷爷奶奶,他们宁可住自己的土房也不来住我们的四室二厅,应该是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一脸的深沉)

瞧,因这文章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了顿悟,增进了对长辈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5)

对于科普文章,我不想在写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高科技知识的文章,学生较为感兴趣,但如果老师过多的介入,反而会适得其反,因而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本文,你了解了什么知识?问题较浅而且范围很广,同学们畅所欲言,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全由自己的水平而定,回答问题的同学争先恐后,热情高涨,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他们在生物课上学的关于细胞学的知识,便很快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在拓展延伸的部分里我还设计院一个辩论题:正方——克隆技术能为人类造福,反方——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造福。以课本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加上他们课外所了解的事例、数据、故事等作为论据,展开了激烈的争辩,男女双方你不让我,我不服你,争得面红耳赤,场面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在这一环节里,课文的一个难点: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不用老师做过多的分析,一切都迎刃而解了,非常的轻松。

虽然是按照课文内容把预计的知识点都贯穿完毕,但总感觉有少许的不踏实——挖掘得不够深入,之后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要走出文本,类化迁移,读以致用。这种“致用”,不只是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去思考克隆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兴利除弊,还要立足语文,从写作学、阅读学的视角去吸取克隆技术的精神营养。这是语文课区别于生物课的分水岭,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远的界碑。生物“克隆”作为一种科学的创造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文章、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中的。鲁迅写小说,对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形象的创造,“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把互相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重新组织在一起,杂交成新的机体,新的生命,这难道不类似于无性繁殖的生物克隆吗?这就是典型的“写作克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一段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晏殊《蝶恋花》一词本是写离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登高望远的宏伟志向;柳永《凤栖梧》一词本是写痴情,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忠贞不渝的奋斗毅力;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本是写失恋后的落寞,却借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豁然开朗的成功喜悦。如此断章置换,重新组合,超越了文本作者的原意,熔铸了读者独创的新意,不但拓展出治学的三境界,而且开发出一切事业从追求、奋斗到胜利的三境界。这是典型的“阅读克隆”。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王国维的榜样,运用“杂交创新”的科学创造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大胆进行“写作克隆”和“阅读克隆”的实验,那么《奇妙的克隆》就算学到家了,“有创意的表达”和“有创意的阅读”就算学到手了。

一篇文章能有这么深层次的挖掘,便能把克隆技术与我们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学生们会发现,克隆是那么的神奇,语文原来也是那么充满趣味,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通过认真吸取、理解,就可融会贯通,应用自如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6)

1、结合训练重点:

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以第一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训练重点是①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②读书摘要。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如何“生动”的说明事物。开头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优美的词语及拟人笔法,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第二段则用拟人手法,如布谷鸟唱“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头三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显而易见,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时序来说明,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是以“耕,种,割,插”的农事活动先后为序,第三段则是物候的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可见各段落里面的句序讲究条理性。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由于学生初学编写读书摘要,要求不要过高,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练习”的一,二小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波浪线,然后这此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书摘要”茫无头绪了,也逐渐培养成习惯。

2、结合预习提示:

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我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提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而句中的“说明了”又给我们提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3、结合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

相关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10篇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10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1)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教学方针,结合本课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几个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积累词语。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时,由学生根据事例给“生物入侵者”定义入手,学生初读课文积累词语并了解文章大意,在具体分析文章内容时,注意体现教师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说明文章的写作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最后联系实际,请学生出谋划策提出可行性对策,在此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授课后,我认为此堂课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参与面较广,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轻松、民主、主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学习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把三、四自然段连读后再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会更好;由于时间较紧张,一些环节处理不够到位;分析说明顺序时,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关于最后一个环节“出谋划策”,在课堂上时间紧张,我想充分利用好时间,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2)

坦率地说,我以前在综合实践这一块教学基本上就是不花费时间,然后看了网上的课件,觉得他们做得太花哨,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但这一次教学,我改变了想法。

本次口语交际教学,我个人认为就是在引导学生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交流,联系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上这节课,我参考了相关课件,我对给学生们讲了两个《资治通鉴》里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秦始皇,在实践操作这一块,我给学生讲了普陀山最古老的一个码头短姑道头的传说,学生们很愿意听,然后我又送给他们一些名言,整个教学流程很顺畅,学生该说也说,我要说的也说,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

这节课上得我觉得要比我昨天上得要好些,因为我不仅对课本的上知识掌握得很好,还能很好的进行拓展延伸,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听起来也非常的轻松。

让想学生把课听明白,教师要下深的功夫,教师把教材吃得透透得,讲给学生就会轻松自如,学生掌握了,教师可以进行很好的丰富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有深度有厚度有广度。真正的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思想。真实的实现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或者说,这才是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想做好一名教师,自己的成长一定要优先于学生,逼着自己不断的成长,一直在理想的路上行走!累着痛苦着,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快乐!

坦率地说,我以前在综合实践这一块教学基本上就是不花费时间,然后看了网上的课件,觉得他们做得太花哨,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但这一次教学,我改变了想法。

本次口语交际教学,我个人认为就是在引导学生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交流,联系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上这节课,我参考了相关课件,我对给学生们讲了两个《资治通鉴》里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秦始皇,在实践操作这一块,我给学生讲了普陀山最古老的一个码头短姑道头的传说,学生们很愿意听,然后我又送给他们一些名言,整个教学流程很顺畅,学生该说也说,我要说的也说,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

这节课上得我觉得要比我昨天上得要好些,因为我不仅对课本的上知识掌握得很好,还能很好的进行拓展延伸,丰富了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听起来也非常的轻松。

让想学生把课听明白,教师要下深的功夫,教师把教材吃得透透得,讲给学生就会轻松自如,学生掌握了,教师可以进行很好的丰富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有深度有厚度有广度。真正的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思想。真实的实现对学生精神上的引领,或者说,这才是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想做好一名教师,自己的成长一定要优先于学生,逼着自己不断的成长,一直在理想的路上行走!累着痛苦着,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快乐!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3)

同样是教授《桥之美》这篇文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前后的差异,让我懂得了一堂好的语文课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愉悦中全方位地去触摸语言、感受语言、实践语言;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并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生机勃勃的语文课堂教学。

从学生的言谈之中了解到学习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性。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我先与学生共同对文本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作者所举的几个例子加以祥细地分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接着便是进行课堂延伸,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几幅画面进行赏析与扩写,或者是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桥在不同的优美环境中所起不同作用的形式美。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目的是让学生能体会作家吴冠中眼中的桥之美。这阶段是训练学生的笔头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值得欣慰的是,所抽查到的学生所读的文章都非常的优美,而且具备了艺术家的“欣赏水平”,他们能够效仿作者的笔调用画家的眼光来欣赏他们眼中的画面,将块、线、面融合为一体,描绘出精彩的画面。

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这一单元的目标与要求,我通过比较阅读来达到目的。于是将具有规范性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这篇说明性的小品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总结出这两则的不同之处与相同点。总结之时,学生的满脸困惑已被笑靥所消融。

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闪现出来的火花,巧妙地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4)

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上课前,让学生细读课文,列出文中所学事件,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找出事件主要有14点。)接者,我让学生根据这14件事与刻画人物的关系分成三类,并分别说说不同类别事件的作用。

学生对于第一类的作用基本掌握,可在了解第二类事件的作用时,费了不少周折,但经点拨,很快就明白。尤其惜别几节中,比较直白的感情流露,鲁迅善意的谎言,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他们不仅明白事迹的作用,亦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原因——皆为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无法言表的真情。

在第三类(1~3、10~11)的事件里,未写藤野先生,似多余之笔,但在这些自然段里,却解释了见藤野先生的原因(即弃医从文),或者说,令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即为文中提到的电影事件。(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至此,本文的选材及作用基本理清。

最后,本人提出问题:“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为:以藤野先生其人为线,全文写见藤野学生的原因──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与藤野先生惜别—别后忆藤野先生。支持这一观点的学生过半。亦有学生反驳:以爱国的情感为线索,学医为爱国、弃医从文亦是爱国。赞成这一观点的近半。

争议由此起,教师适时调解: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学生们马上做出反应,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他们立即明白了二者的关系。教师趁机点明,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藤野先生其人,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至此,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

就本人看来,本课是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感慨声中结束的。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本人认为还是可以的,因为纵观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本人思量了许久,后来本人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让学生对事例自行剖析,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加上关于文章的线索之争是学生自发的,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后的收获可以从恍然大悟的感叹声中听出,这正是本人所追求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5)

在《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我摒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先创设情景导入,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从2—9段中找出含有“图画”的句子。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但这有一定的难度,对第一次接触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否会完成,我心里没有底,但总想试试,结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有部分学生很聪颖,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为这10个句子标上序号,分组讨论,找出说明整体、局部、细部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又由“局部”的句子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各自的说明对象,从而解决每段的中心句。第二课时学生配乐选段朗诵,赏佳音、品美文,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已是水到渠成了。

课堂结束之前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讨论“课文的结尾是否画蛇添足”,想象“如果作者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想象并设计“21世纪我神往的校园美”,学生纷纷动手,擅长画画的用彩笔勾勒,长于写作的用语言描绘。学生笔下的校园美五彩缤纷,虽然稚嫩,但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已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需要我们去开拓,学生身上闪耀出的智慧的火花,也令我倍受鼓舞。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学生的想象力,还有待于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老师责无旁贷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6)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说明文是相当枯燥的,何况本文是纯粹的科普文章,因此我在教授本文时力求形式新颖活泼,过程环环相扣,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尽可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从过程来看差强人意。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将本文内容和电视科普片联姻的构想是授课前晚忽然想到,时间仓促,某些环节雕琢不够仔细;

二是作为教师的我临场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上能力有所欠缺,课堂上反映出来的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广,发言不够踊跃;

三是教者高估学生能力,忘记了学生整体素质教较差这一事实,导致实际课堂上的场面与我的构想出入较大。

当然从课后反馈的信息看,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这一种教学形式。一成不变导致学生思想的懒惰,求变求新定会有更多的惊喜收获。我想这样的”探索”越多,”发现”也就会越多。

组内评课记录摘要:

优点: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对课文内容把握好,课堂设计新颖,将科普文章讲的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长文短教,重点突出,且点拨到位。

▲以央视栏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下文学生归纳写作内容、说明顺序作了很好的引导。

▲能联系生活,适当开发资源,课堂容量大。

▲教师的专业功底扎实全面,语言简洁到位,并不乏妙语,有自己比较鲜明的教学风格。

▲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效率高,效果较好。

不足:

▲阅读时间太短,应加强对课文的朗读,重点句段的锤炼不够。

▲还应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若能有一定的影像、图片资料作辅助,学生的兴趣会更高,理解更清楚。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7)

成功开头示例

有些人,有些事像风一样,经历过了,掀起一些尘土,等时间一过,却又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而有一些事,却久久地留在我们心中。

那时,我正在......

——《往事》用的是议论式开头。

“已经是深秋季节,了无生气的枝头上零零落落挂着几片黄叶,被冷风抽打得悉悉索索地哽咽。苍白的残阳斜射在街头,没有一些暖意。忽然。。。。。。”

——《忘不了街头那一幕》用的是描写式开头。

“朋友,你喜欢读书吗?书,拉近了时间的距离,缩短了地域的间隔;书,使你畅游千山万水,鸟瞰古今中外;书,伴你塔上理想的征途,人生从此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人生的支点》用的是设疑法开头。

“我的语文老师姓高,30岁左右,长得小鼻子小眼睛小身材,可以说小巧玲珑,唯一称得上大的是她的嗓门......

——《我的老师》用的是开门见山式开头。

“你以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瘦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新了吗?你想错了...... 这是电影《简爱》里的一句台词,也是我个人的内心写照......

——《规矩》用的是引用式的开头。

“哎,快起床,都几点了?”

“把牛奶喝光!”

“把中午吃饭别挑食,保证营养。”

我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我的一天》,使用的是对话式描写的开头。

实践训练

评一评

1.朗读下面的几段文字,选择一至两个你喜欢的开头,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再想一想,从下面几个开头的内容中,你怎么知道作者接下来要写什么吗?

《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的开头:

小河在树林中静静地流淌。它不比参天大树高大,它不比花朵艳丽,但它那清澈的河水不停地流着,发出潺潺的声音,使我为之沉醉,便时常来看它。

〈〈夏夜喜雨〉〉的开头:

你有过在农村的夏夜里观赏雷雨的经历吗?

我有过。那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那天下午五六点钟......

〈〈秋日。读书。感悟〉〉的开头:

秋风瑟瑟,秋雨潇潇,落叶缤纷,这是我所喜爱的季节。

〈〈书房〉〉的开头:

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曾经在电视里看到过不少文学家的书房,正对着小窗,小窗外面是一片绿色惬意的世界,偶尔也会冒出一点点红,一点点黄,颇有诗意的梦幻和深邃;四臂都是书架,使人一进入书房便油然感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使人的身心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宁静。

〈〈阅读父母〉〉的开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孩子脑中。待到孩子成年以后,在回想父母,便像品味香槟一样,回味无穷。

《人生考题》的开头: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题。朋友,你害怕吗?你也许不会说:“不怕是假,人非神仙嘛!”

是的,人生面对的考题太多,它就想天空中的星星数不完;人生的考题太严,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8)

整堂课有三个步骤:学习、强化、运用。

分为六个板块:整体感知、探究新知、强化认知、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各版块分别设置一个主问题或主活动。

在整体感知环节,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和课文旁批,分析课文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文中信息是由主到次排列的,这正是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接下来,通过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这一结构特征。在探究新知环节,提高难度,揣摩消息的语言,让学生先自我研读再合作探究,让每位同学都能深入研读文本,再来表达观点,碰撞观点,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总结出消息的语言特点。

在强化认知环节,利用课外新闻《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来加深学习印象,进一步把握消息的一般结构及语言特点,为后面写新闻做准备。在拓展延伸环节,播放一段校园活动小视频,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写一篇校园短消息。

最后,利用课堂小结来总结所学,收束全课。再在课后作业当中,鼓励学生试着采访同学,挖掘更多的校园活动相关信息,既能完善学生的作品,又可以为后面通讯与特写的学习提供素材。整堂课由易到难,梯度明显。初入课时,学生入手容易,既训练学生用阅读新闻的方式去速读课文,又能让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知识快速筛选信息。探究新知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设置的问题探究方式既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在合作探究中启迪智慧,锻炼能力。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彩纷呈,角度各异,亮点颇多,让人惊喜。强化认知环节,难度升级,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挑战自我。拓展延伸中,学生独立动笔,将口头收获转化为实际能力。在学生互评互改后,呈现出了合格的消息,说明这堂课是成功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目标合理,活动设计简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只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9)

《说"屏"》是一篇自读课文,是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教授为现代中国的建筑师、家具师们写的,希望他们“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故特别强调屏风的文化价值,这在文末一节就有明白的交代。教科书编者在课文前所作的“阅读提示”也有准确的引导,重点放在屏风“总是能牵动我们幽微的情思”,这“情思”二字确实十分紧要。作者和编者都在告诉我们,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说明文,它有强烈的抒情性,又富有文化内涵,谈的是器物文化,就是“先人善于在功能与美感上做文章”,这正是本文的艺术个性所在。所以本文的重点不是“知识”而是“诗意”。

因此在指导学生时,我主要抓住以下三点:

一、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三、感受作者对屏的深厚情感。

一开始为了让学生对屏风特征的把握,我特别创设了情境。因为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我就提供一些图片,让学生有直观印象,然后再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在课文的学习时,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朗读和思考的时间多一些。重要的是,我要设计好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注重引导。让课文的学习更加的简单化,条理化,深刻化。在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和韵味时,课前我让学生查阅并搜集有关屏风的图片和诗词,在赏析完文中的诗文后,当堂诵读、点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认识并感受屏风之美、诗文之美。而本文作者的情感的感受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语境去体会。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篇10)

从拿到课本的那一天,就开始感叹,怎么开篇又是鲁迅的文章,而且又这么长,由衷地没有头绪。幸好在看完课文后发现《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虽然是回忆性的散文,但是故事性比较强,而且每个故事都很明确,这多少让学生有看书的兴趣,也为上课讲解打下一定的基础吧!

总体来说,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是成功的。我教过此文数次,每次皆感难度极大。鲁迅的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大(4000字左右),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学生。这样长且难的课文,多讲只会造成师生双方的疲惫,费时而难见实绩,故我反复思量,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首先将此文压缩为两课时(以往多4课时完成,在此次教学中,熟 悉、解决字词疑难、了解基础事件为一课时,阅读分析为一课时,实现了长文短教)。其次,笔者避开了对文章深层主题——爱国的教学,转向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单一事例与理解主题相对而言难度大大降低。

回顾这几课时的教学,相比较而言,我最喜欢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原因很明显,因为在这课时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课堂互动也 很好,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课后反馈也不错。或许是第一篇课文吧,或许是因为是早上的第一节课吧,学生的精神都比较好。但同样的也存在一定的 缺点,那就是学生提前预习的并不多,所以课堂推进很慢,虽然能顺利完 成教学任务,但总觉得上课不够紧凑。

至于第二课时的教学,总体还算可以,但是不及第一课时。最明显的一点是没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总结藤野先生有那些高贵品质的环节,只能让学生回家思考,留到下节课讲解,这样也导致了第三课时的教学任务增多,以至无法完成练习讲解,于是才需要用第四课时专门讲解课文的练习,可见第二课时的失误,引发了多少的问题啊!因此以后的教学千万要把握时间,要不然对课堂的完整性就有很大的影响!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精选5篇)


传统的教学方法用的太多了,每个老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你懂得教案的结构吗?本文将全方位深入剖析和分析“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的多个方面,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要求: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由同学讨论,教师归纳。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提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讨论归纳: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描写的。

提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其他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以上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提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3段为例作分析。

提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归纳: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提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如第7段中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晴的评价。

提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同学们找找看。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请说出以下各句划线词的作用。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

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的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苏州园林》的语言不仅准确简练,而且优美耐人寻味。如“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蔓延”、“补”字,表示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重峦叠嶂”一词写出假山在玲珑小巧的园林中,从平地突兀而起,层层叠叠的景象。“高低屈曲”状写了池沼河道的边沿很少有砌得整齐的石岸,总是任其自然的特色。“俯仰生姿”又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描绘出对各类树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盘曲嶙峋”形容古老藤萝枝条的弯曲枯干,满眼的“珠光宝气”又写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了生意盎然的画面。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恰当的引用勾勒出一个情趣横溢的意境:夏秋季节,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塘,鲜艳的荷花,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此时此景构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动态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

所谓谐和美,就是指布局、配合得适当、匀称的美。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布局上的谐和。苏州园林的布局是不讲究对称的,要求自然之趣,符合“美术画”的要求。至于假山的堆叠和配合,则使人忘却了苏州城市,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至于园林建筑色彩的谐和,文章则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的建筑颜色与北京园林建筑的颜色进行比较,说明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大多漆广漆(天然漆的一种),这种颜色与周围颜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映衬美称为陪衬、衬托。园林中花草树木的映衬也着眼于画意:“高树与低树……”两个“……相间”从而使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远景和近景层次的映衬,园林中设置花墙、廊子和漏窗,其目的都是为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游览者感到美不胜收。

精巧的结构给人以美的感觉。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文章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叙述。全文的结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接着说明总体上的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的特色的四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分别作出具体介绍、并谈到其他的一些次要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留有余地,给人回味。从而使文章严丝合缝。

总之,《苏州园林》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刻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此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堂课超出原先设计,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这堂课也使我开始探索语文课堂的功能性,语文课堂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呢?

1、语文课堂,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谈谈你的看法”等等,使学生能够尽情地“自由参与”,

然后,教师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则需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中的疑问,不放过一切可疑之处,敢于质疑,宁鸿彬老师要求学生“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和对学生“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正是培养学生的求疑精神。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疑问的讨论研究,最终获得提高,“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此方是长进”。

2、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是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

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我们应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应用恰当的形式,诱导学生把自己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当学生对于前人所谓的“定论”有了怀疑,不再人云亦云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中积极倡导一种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的精神。

3、汉语言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广泛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身边人文环境、图书、网络等收集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更要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课外,跟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创造课内与课外、学习与生活、读书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大语文教育。本堂课我就是利用了身边的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客观形象感知了文本对象,然后把这种感受应用到语文学习当中来,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4、语文课程的包容性,综合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决定了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聚合思维能力。

学科渗透题是是中考语文试题一种新的题型,此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的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命题者 有效的利用其他学科的语言信息和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景的知识网络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内容,还要考查课外内容,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阐释、对跨领域学习的提倡、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中考语文试题提供了有力的考查依据。这些将促使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命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本堂课关注了造型欣赏、人文景观等其他学科问题,带领学生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范畴。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热点、焦点问题,更要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还要经常思考这些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为跨学科考查奠定基础,最终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运用已学会的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 篇2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我也没觉出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赵老师的课,我一向觉得无可挑剔,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语言有魅力。比如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我也没觉出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赵老师的课,我一向觉得无可挑剔,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语言有魅力。比如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在陈大伟教授指导下,我们观课主要观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却惊奇的发现原本一堂成功的课现在竟也有了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们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学生的回答是他课前已分析出来的,那么这堂课的这个环节相当于是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而且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那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又能入耳入心多少呢?难怪课上看到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第四,还有个资料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有资料。我们上课研讨的问题资料上都有,学生看了就行了,为什么要听老师总结重复呢?难怪课上不听的同学也不少,都在自己看资料。我们还是没真正关注学生啊。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当我们真正关注学生的时候,才发现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也不要只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从自己的眼光来定,而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为好。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看来,真正做到关注学生并不容易。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 篇3

人教语文2017新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18篇)

(前加▲者为新选入篇目)

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海国记(节选)(清)沈复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瀴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飆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凡所目击,咸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甘贻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

4、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7、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北冥有鱼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虽有嘉肴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2、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马说(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7、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8、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已是黄昏独自愁,零落成泥碾作尘,更著风和雨。只有香如故。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 篇4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时光飞逝,转眼间这一学期就要告一段落了,回想这一学期的30篇课文我觉得还是在讲授以“战争”为主题的课文给自己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我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这5篇文章是以战争为主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对战争的了解太少。因此,在教授这一单元无疑是一个挑战。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单元我觉得比较成功的一点是,在一些以情感为主的篇目时,以我自己的文学素养将学生带入情景。

其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从问题上看都属于记叙文。因此,掌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刻画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在教授这几篇文章并没有很好的将人物刻画这一教学人物落实好,没有将复杂的人物刻画简单化。

再次,还必须强调的是,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我还应该多多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感悟,从而达到提高其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这样在教授本单元的文章时学生都能很的理解作者的思想,从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伟大。

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因此,我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在教授文章时我会通过所学的文章要学生概括记叙文的语言特点,从而使学生明白初步感受语言风格。语言特点要从比较中体会。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语言特点就是作者文化品味、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的表现,又是作品的题材、描写对象决定的。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些什么人、什么事。在教完五篇文章时,概括出五篇文章的共同语言特点,使学生真正掌握叙事性写人的文章的特点。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目标

1、本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其余则有一定的说明文性的小品。

2、本单元教学,要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3、学习本单元,要理清说明文的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4、学习本单元后,要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

单元说明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由于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所学的说明性文章较为简单,对有关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要求也知之甚少。下面就教学本单元提一些建议与设想:

1、在比较中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为了避免概念化倾向,教师不要一上来就把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而完全可以将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力求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例如,在教学本单元第一课《中国石拱桥》时,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回忆前面学过的记叙文和抒情意味比较浓的课文,在比较中发现说明文和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人微的描写、刻画等。然后在学完课文后,和学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要把阅读说明文应该注意的各方面分别落实到各篇课文的教学中。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都是比较典范的介绍事物的说明文。本套教材中,此前虽然曾选编过一些说明类文章,如《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马》等,但并没有把它们当作说明文来教学,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要对阅读说明文的有关要求作一些介绍。在教学各篇课文时,要求可各有侧重。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可以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让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教学《苏州园林》时,可以一方面再次强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方面介绍说明方法;教学《故宫博物院》时,则侧重于介绍说明顺序。这样根据各篇课文的特色所做出的任务分工,能够使教学任务化整为零,便于学生把握。

3.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说明文讲求科学、如实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没有根据的随意推测或断定都是不允许的。当然,说明文里内容失实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作者掌握的知识不正确,有时则因为行文问题,这里我们主要谈行文问题。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体现得较为突出。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从文中摘出一些语句,让学生注意里面的加点词语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所起的限制作用。 《桥之美》和《说“屏”》都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事实上,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和《中国石拱桥》形成对照。《中国石拱桥》里在介绍卢沟桥时有一段描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把这段描写和《桥之美》里面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这正是说明文里的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说“屏”》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对如今屏风的使用提出批评。阅读全文,给我们的印象是,本文并非着眼于介绍屏风自身,而在于提出期望:我们今天应更好地使用屏风。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

学习本单元,要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都力图将有关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读者若能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具体形象,那么再接受作者介绍的知识时就容易多了。而在总结课文中所介绍事物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学习《桥之美》《苏州园林》《说“屏”》,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出了要求。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的建造者们往往不为人所知,它们以实物的形式记载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令后人面对它们时肃然起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学习本单元,可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一隅,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切忌架空,大唱高调,而应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

(1)体会文章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等。《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如“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等。这种通过体会作者的感情来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2)可以在教学本单元之前或之后,让学生搜集有关赵州桥、卢沟桥、苏州各名园及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在班上展览,并加以简要而生动的文字说明。通过这项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又唤起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综合性学习是“走上辩论台”。应注重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来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1.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即不失时机地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本单元所选课文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关系密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留意观察身边生活,养成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本单元基本上是说明文,因此在教学中要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和说明的常用技巧,如释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关于本单元的阅读指导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二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语体特点。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2.教学中几点注意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习这篇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章开头几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季节更替、物候变迁的大自然的美妙图景。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效果;注意积累其中的优美语句。

2.文章在点明“物候学”之后,对影响物候现象的几种因素作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在这几段说明文字中,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比如,文中不仅用具体事实作说明,而且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还列出时间和数据,使说明更显准确而严密。仅从行文来看,似是表达的功能,而实际上是来自作者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3.文章最后点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使全文结构非常完整。全文结构大体可分为:描述物候现象———作出了科学解释(物候学)———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明了,说明问题逐步深入。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和行文思路是我们教学时要注意的。

4、注意在引导学生通读、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体会语言运用的准确严谨。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要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组织材料,分设四个小标题,把“克隆是什么”“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融入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具体地说,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文的学习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整体理解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并且通过对“科学发展引发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讨论,获得对于科学的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努力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另外,本文中多种说明方法的使用,应引导学生体会其效果。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教学,要关注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的养成,比如,用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观点看问题,而非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学会从联系与比较中找到研究问题的焦点或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所包含的两篇短文的内容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特别是在说明方法上多有相通之处。

《恐龙无处不在》,仅从题目上看,好像在介绍恐龙曾遍布世界,但文章的中心议题却是论证“板块构造”理论。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而引发作者的深人思考,他不是停留在对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并不适应寒冷地区生活的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提出这一问题实质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维路径。可见,好问题或正确的提问角度不仅表明了研究价值如何,也暗示出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好问题。这正是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

《被压扁的沙子》与《恐龙无处不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开始并不急于对所要阐明的主旨进行论证,而是先引入“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还是“火山”?摆出问题之后,才来探讨“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而并非由于“火山”。两篇短文都谈到恐龙灭绝,但说明的起点和目的都不相同。《恐龙无处不在》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支持“板块构造”学说;而《被压扁的沙子》则从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之因。前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据,后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的。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比较中体会两篇文章的异同。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这篇课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以文言文的学习为主,所有的文章都古代的名家所写,代表了一个时刻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只是分子的个人价值与情感归宿,在学习本单元的文章时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来教学。现现谈谈我对本单元教学的感受:

首先,我让学生了解《桃花源记》是记叙文,作者借虚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陋室铭》和《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和节操的表白;《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又选有杜甫诗三首。

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文章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概括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有的反映我国古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达到一个高度。

再次,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我要求学生背诵文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美和时代性。

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一、单元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编为五课。这些作品都在描写自然山水之美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与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骊道元《水经注》中的名篇。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之情。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的思想家陶弘景的一封回信。文章以清俊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出作者沉醉山水超脱俗世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名篇。全文通过对庭院的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观潮》是南宋词人周密的晚年力作。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流露出身为南宋遗民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怨。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著名作家张岱的作品。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奇景中游湖人的雅趣,寄寓了作者无限的故国情思。

《归园田居》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作。诗歌描写了作者弃官务农后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不与污浊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诗作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情。

《游山西村》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诗作。诗歌通过记游抒情,写出了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反映了农家的盛情之意,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心得:

1、本单元所选课文大都是以抒写自然景色为内容的古代诗文,因此宜充分寻找各课的教学资源,借助图片、音像等使学生对课文有直观认识,把书面语言形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教学尤其重视诵读训练,因此本单元宜以训练学生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为主,以读代讲,从而达到理解、品读、鉴赏的目的。

3、落实古诗文中的词句理解依然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难点,不能放松。基于学生目前普遍对古诗文的释词译句感觉枯燥无味的情况,宜着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行翻译,教师无须逐字逐句讲解,避免一言堂的情况发生。

4、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 篇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故吧。如果他能到三峡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吧!

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课文里有赵州桥,有卢沟桥,有故宫博物院,有苏州园林,有钱塘江大潮,有西湖,学生不可能都去过,甚至我都没有全去过。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学习课文并不代表我们一定熟悉课文的材料。读书与实践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学生长大,能有机会见识那些胜景,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汇总9篇


人自菁山出,先须问老师,教案是帮助教师顺利教学的好帮手。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编辑特地为您准备了一份与“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相关的资料,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1】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以空间顺序的说明顺序来写的说明文。针对八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说明文,于是我采用和视频与文本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上课的第一个环节,我由最近热播的后宫剧来引出本文的主角——故宫博物院,再播放本文朗读视频,让学生单看视频,领略故宫的宏伟壮观。这一整体感知的环节的完成将近用了十分钟,接下来学生们就与我一起完成课后第一题,这一环节也完成得非常好。接着就引出了本文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再挖除太和殿的详细描写的三段让学生判断这些又穿插了什么逻辑顺序来写。现在想来,本身学生对于逻辑顺序就不大理解透彻,我应该在黑板上罗列出框架再详细地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一部分是用了什么逻辑顺序的,这是本课的一个预设失误。

在详细讲道太和殿的外观和内饰的时候,学生因为看到了我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兴奋不已,他们做到太和殿是尊贵的象征,却说不出文中为什么详写太和殿,这时,我在黑板的框架旁边注释了“权利、身份、威严”,并用箭头指向了太和殿,学生从这一角度能够说出太和殿对于封建帝王的意义,但我国封建建筑的代表就想不到,这样,我只能通过介绍“太和殿和其他宫殿的对比让学生知道皇帝举行大典的太和殿是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造诣”等话语来告诉学生太和殿在封建建筑中的代表性。这一环节,学生在后半部分有点被动了。或许我可以在预设中加入故宫博物院在古代建筑中的地位来引导,会不会更好呢?

在最后,学生们兴趣最大的是故宫博物院的地图,因为它的大,因为它的气势宏伟,因为它的富丽堂皇。我在思考:这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全部达成,课堂的高潮在何处,学生学懂了什么呢?

综上所思,我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本文的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理解文章说明顺序的穿插使用,并激发他们对我国历史文物的感情。前面两个目标达成了,后面的情感目标从学生最后的反应来看还有欠缺。课堂高潮不高是我的课堂最大的弱点,不过这堂课已经比之前的课有所进步了,(我自认为),还需更加提高自身的感染力来感染学生。学生懂了很多,他们不懂的还有更多。为人师者,当不懈为后生努力~!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2】

《三峡》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的教材,这是一篇阅读文言文,作者以极其精炼、优美的语言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示了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根据课标对阅读的要求,即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我精心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

(1)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三峡的由衷赞叹之情。

(2)是品味作者优美的语言,充分感受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根据课标对文言阅读的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我直接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3)落实实词,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最后我又根据课标对写作的要求,即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写作方法。从整个课堂效果来看,我觉的我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是完全按照课标的三个维度精心构思的,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情况来看,尤其是从知识扎实的落实,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对学生的熏陶渐染,更使我感到我还是上了一节比较成功的一课。授完这节课很长时间了,在我的耳畔还一直回荡着气吞山河的长江之歌,在我的眼前还一直浮现着一幅幅雄伟壮丽的三峡美景,我的情感和思绪还一直沉醉在和谐、融洽,充满激情的课堂里,学生们一双双主动求知的双眼,师生之间热情的交往,情感的互动,更使我深刻地感觉到在课改精神的感召下,我正一步步向新型的人民教师过渡。

一: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在朗读的教学环节中,我没有从理论上枯燥地去讲解如何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而是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去朗读、去感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们的朗读激情和朗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生们的朗读水平也自然而然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美妙的旋律,深情的朗读,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三峡之美,初步享受到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在落实实词和疏通文意方面,我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发挥了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课前充分的预习,自行解决基础知识,我在课堂上只是检查预习和解决疑难问题而已。通过学生们自信流利的回答,我感到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落实是牢固的,是扎实的。

在研讨文章内容方面,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从整体入手,提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文章都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脱口而出:“三峡的山和水”。我便以此为出发点,一环又一环的提问:三峡的山和我们家乡的山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言看出来的?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特点?不同季节的水给人的感受一样吗?你最喜欢什么季节的三峡?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使我们对三峡如此神往?由于我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再加上我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都能大胆积极的举手,同时这个问题的设计又为下一个有关写作的教学环节作好了铺垫。为了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我由刚刚研讨完的分析阅读引出了口头作文片段训练,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采用了多媒体,一幅幅三峡美景的再现,伴随着雄浑激昂的配乐歌曲《长江之歌》,同学们的写作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用优美的语言,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述了当今三峡的'风采。最后又用学生表演的方式回顾了三峡的过去,展示了当今和未来。因此说,我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是比较成功的。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

由于这篇文章重在感悟、欣赏,这对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积极营造课堂的情感氛围。师生的热情交往,积极互动一直贯穿课堂始末,为了使学生们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我没有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直接渗透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拟定本节课的学习计划,教师最后再稍加归纳。由于我对学生的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们主动求知的欲望就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们怎么能不愿意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自己亲自设计的疑问呢?就这样,浓重的学习氛围在刚上课不久就被我营造出来,这为往下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为了使学生们更加充分地感受到三峡之美,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呢?我反复揣摩,认真探索,最后决定还是借助多媒体,运用启发、探究的方法,并且把音乐引入了文学的殿堂。典雅的古筝音乐立刻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幻的古代三峡之中,雄浑、豪迈的长江之歌伴随着一幅幅精彩的当今三峡的画面,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怎么能不使学生浮想联翩,怎么能不被江山如此多娇而折服。此时此刻,学生的情感已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并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情到了,景到了,情景交融的感情促使学生们急不可待的抒发内心的情感,下一个环节的口头作文效训练自然水到渠成。短短的几句对三峡的讴歌赞美,就足见我由阅读引出作文的成效。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思想、情感方面受到启迪,我在课堂的结尾还精心设计了表演《昨天 今天 明天》,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特长,而且还以别具一格的方式重温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们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受到启发、感悟,今日的三峡令人迷恋,明天的三峡更令人神往。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拓展,思绪早已飞到明日三峡的建设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意味深长,学生们倍受鼓舞。

三:我的教学风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友好交往,热情互动,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特长,是我近几年来的教学风格。在我的课堂上,几乎没有死气沉沉的死角,我会用微笑化解他们的紧张,我会用亲切生动的语言,以朋友谈话的方式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我更会用真诚的目光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我早已不是课堂的主角,我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我和学生彼此之间用眼神、动作、表情、语言默默地交流着,深情的互动着,从而达到知识上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由于我和学生的心心相通,学生们的潜能和特长更容易被我挖掘出来,他们在我面前都急于表现自己。如课堂结尾的表演设计,巧妙的构思、新奇的内容就是由我班一名比较内向的女同学的杰作,表演中的南同学平时更是沉默寡言,但是经过我们师生共同的合作、探究,我觉得此处的教学安排是我教学风格最为闪亮的一点,他们声请并茂的表演更使这节课锦上添花,意蕴隽永。

四:谈谈我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最大的成功是捕捉到瞬间灵感,临时改变教学计划。在重点研讨完春冬之时的美景后,我按原教学计划是想让一名擅长朗读的同学配乐朗读,可是当我看到同学们都已被作者优美的语言所感染,都对壮丽的三峡产生神往之情时,我的脑海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何不让学生闭着眼睛,伴随着悠扬宛转的古筝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遨游呢?我先是被自己的奇发妙想吓了一跳,继而果断地采取了这次“智慧的火花”,看着学生们在沁人心脾的音乐声中,闭着双眼如醉如痴的神态,我真为自己的意外收获而庆幸。优美的音乐此起彼伏,百转回肠,我深信在学生的心中早已设计出了一幅幅更为神奇的画卷。我真的被自己临时设计的温馨情境感染了,由原来设计的学生朗读也变成了我情不自禁的朗读,这处的教学环节也因此成为了我本次教学的最成功之处。事后,我认真反思,终于体会到了这次瞬间灵感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智慧之火,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融为一体的共振效应,它使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五:我的不足和再教设计

本节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有庞杂之感,有碍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音乐的借助,小品的表演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过多的借助,降低了语文课文学的魅力,有喧宾夺主之感。

再教设计:在课时安排上,我将由一课时安排两课时,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我将忍痛割爱地舍弃展现今日三峡风采的环节,在多媒体的选用上,我将只选取一段音乐渲染课堂气氛,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在古代文化中熏陶渐染,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3】

《石壕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目标: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其中重点放在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体会语言特点两方面。

但是学习《石壕吏》,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因为杜甫的诗歌大多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这与青少年的人生阅历有些距离,再加上这首诗本身写得比较巧妙,使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感情表达比较隐晦,理解有些难度。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以“品”为中心。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中理解。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诗歌——解读诗歌——问读诗歌---改写诗歌等环节,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崇高思想。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主导思想确定为:以情感人,以读促讲。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对于文言文来说读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法上采用了熟读为先,讲中有读,读中促讲的办法。具体做法是: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反复诵读、以读带讲、以读促讲,因为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范读,生读,互评,小组展示读,二部轮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通过朗读来引导学生品味、记忆、积累文言词语,提高品读诗歌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1.自主。学生根据预习,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同时教师也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2.合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例如:官吏只出现了两次,却以《石壕吏》命题,原因何在?老妇的致词是由官吏一步步逼出来的,你同意吗?通过拓展想象,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在参与体验中理解了诗作的思想内容,从而再现诗作意境,品味蕴含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感情,使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表达能力;深入挖掘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更生动;同时了解了“藏问于答”的手法,突破重点,体会了作者语言精练的特点。

应该说,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预期教学目标,学生获得了有关品读古诗歌的规律性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我觉得本课的成功,主要在于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作为一首叙事诗,本文的叙事性强,情节完整,很适合表演;而且,生动形象地表演,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带入故事所讲的情境之中,在身临其境地表演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我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导演,如果把这首诗改编成一出戏,你会安排几个场景?说说你的思路。并且,随即组织学生进行表演。之后,针对表演,完成“听妇之苦”、“观吏之怒”、“察作者之情”的深层解读,效果不错。层层深入的流程,学生不但读透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更站在情感的天秤上审视了自我。

二、合作品诗,相信学生。

相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挖掘文外之意。品诗,这一教学环节是关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句入手,抓住诗中物象,自觉地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品味、感受、再现诗中形象,感悟其创设的意境,在体会诗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如诗中开头就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句,含义丰富,你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老翁逾墙走”老翁留下老妪独自逃走是否对?其作用是什么?第二自然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故事的结局是第四自然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究竟是谁在哭?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相互讨论,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小组搭配,确有好处,可以使学生全员,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这也是老师在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此环节中,我观察到学生们讨论热烈,参与的热情很高,学生们有话说,敢于说。讨论后,我并没有给出固定答案,而是对每位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认同,并引导其他小组去补充,孩子们的思考渐渐深入,答案渐渐丰厚。学生几乎“暮”、“村”、“吏”、“夜”、“捉人”、“逾墙”、“走”一字都未放过,敏锐地发现了其背后潜在的台词。从中感悟出诗人就是通过短短几句话,几个物象,展现了安史之乱,给平民百姓的带来学生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廷无能黑暗的批判。

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设置的问题不够精简,有些问题的设置过于随意,对于学生课本剧的表演缺少技术指导,在语言品读方面不够细致,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完善。

本课的教学使我深刻的领悟到:学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现在的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探索结果,往往超出预想的设计。面对新情况,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语文教学只有以对话为土壤,才能开出真情感受的花朵。唯有在对话中,语文教学才能走向学生心灵。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4】

人教语文2017新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18篇)

(前加▲者为新选入篇目)

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海国记(节选)(清)沈复

嘉庆四年,岁在己未,琉球国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孙尚温表请袭封。中朝怀柔远藩,锡以恩命,临轩召对,特简儒臣。

于是,赵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绵州人,官内阁中书,副焉。介山驰书约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惮于远游。继思游幕二十年,遍窥两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见,未观域外,更历瀴溟之胜,庶广异闻。禀商吾父,允以随往。从客凡五人:王君文诰,秦君元钧,缪君颂,杨君华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随荡节以行,祥飆送风,神鱼扶舳,计六昼夜,径达所届。

凡所目击,咸登掌录。志山水之丽崎,记物产之瑰怪,载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风节。文不矜奇,事皆记实。自惭谫陋,甘贻测海之嗤;要堪传言,或胜凿空之说云尔。

4、关雎 《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蒹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6、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7、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北冥有鱼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1、虽有嘉肴 《礼记·学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2、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3、马说(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卖炭翁(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7、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8、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已是黄昏独自愁,零落成泥碾作尘,更著风和雨。只有香如故。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5】

《苏州园林》的教学已近尾声,照例,我又询问学生还有什么要说的。

沉默一下之后,一个男孩子举手了,一发言,却是石破天惊,他居然说他没有在这篇文章里面感受到一丝美感。《苏州园林》虽然是一篇说明文,可它是一篇谈苏州园林之美的说明文,是大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经典之作,怎么不美呢?就上课的情形和孩子的学习反馈来看,我还自认为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成功的,他们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把握也是挺到位的。可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附和,纷纷表示也有此感。他的问题,大家的表现让我一惊,然而我又实实在在看到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的光彩。

此时,我的脑子里在高速飞转,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了,这个问题要不要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不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乘机引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于是,我决定先摸清状况:“你们所说的无美感究竟是指文本无美感还是苏州园林无美感?”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最后答案是两者都有。问题的症结弄明白了,我决定还是解决这个问题,多花费些时间做些额外的事或许也有价值。可是具体怎么做我心中确实也是没有谱,说明文的知识要点孩子们已掌握,他们不认可的是作者的行文风格,而这恐怕不是靠我生硬的灌输就能扭转的思维。适逢救命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也趁机宣布下课,请同学们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下节课再讨论。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6】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生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4、板书清晰,学生便于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以及由此知道说明顺序。

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分析四个“讲究”时,有些地方过于罗嗦;时间没有分配合理,所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认真的去克服。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自己对某事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能表达出来。应把课前预习落实到实处。在课堂上多深入、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7】

一、教学设想: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学生学习之后,要点是掌握了,但要说究竟对苏州园林留下了多深的印象,则说不出来,苏州园林究竟美在何处,也感受不出。尤其对未到过苏州园林的学生来说,更缺乏感性认识了。“拙政诸园寄深眷”,叶圣陶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苏州园林精致典范的艺术之美无法让学生领略到,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中的失败。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释了阅读的内涵。阅读是学生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灵魂,与作者心灵默默对话。从这个层面上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审视、把握文章内容,涵咏和体悟作品的意蕴和情趣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其中也包括对语文课程审美性质的深刻体会,要有新的创意,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精神。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其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因此,我对本课教学的总体设想是:以感受苏州园林之“图画美”为核心,围绕“美”的主题,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从而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文化。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在反复诵读和赏析中,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研讨交流,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园林情结和文化审美取向。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在反复诵读和赏析中,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四、教学难点:

体会我国古代文人的园林情结和文化审美取向。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之美。而苏州之美则具体体现在遍布全城的苏州园林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有着深厚园林情结的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去感受苏州园林之美。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关于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看后谈谈你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学生活动:1.欣赏电视专题片《苏州园林》,感受苏州的园林之美。

1.检查朗读。

要求: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每人一段,轮读课文,要读清读准。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在文中画出读错的字词,以备更正;也可对自己事先拿不准的字音进行确认。

学生活动:各小组推荐的九名同学,每人一段(最后两段一人读)轮读课文。其他同学在文中勾画。

2.检查字音字义。

多媒体投影:(1)读准下列字音:鉴赏 轩榭 池沼 堆叠 邱壑 松柏 嶙峋 镂空 阶砌 斟酌

学生活动:指读、齐读字音;词语释义后补充到课文下面。

1.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

(2)学生小组讨论,并进行交流。

2.师生小结:本文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文章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进行叙述。全文的结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接着说明总体上的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特色的四个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分别作出具体介绍、并谈到其他的一些次要特色(门、窗、梁柱的特殊风格);最后结束全文,留有余地,给人回味。从而使文章结构严丝合缝,给人以美的感觉。

1.教师提问引入: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句子,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2)小组内互相交流补充。

师生互动:(1)按照课文顺序,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读一处地方,并谈谈体会。

(2)师生互相补充。

2.表现美的事物,需要美的语言。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生动,试对刚才画出的句子细加揣摩,也可扩展到这个句子所在的文段,在文旁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评析。

提示:可从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用词、意境等方面评析。

学生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在文旁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评析。

(2)小组内互相交流。

师生互动:(1)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读一处地方,并谈谈体会。

(2)就理解不深入的句子,师生作必要补充。

教师提问引入:我们应怎样来理解古代文人的园林情结?你从苏州园林的设计中感受到他们怎样的文化审美取向?试作简要评析并说出你的依据。

(2)全班交流。

(六)美文美读:以优美的古等独奏曲为背景音乐,学生自由选择课文段落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图画美和语言美。

(七)课后作业: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自然之趣,你居住的小区在这一点上做得怎样?你想如何来重新设计你居住的小区,让它更充满自然之趣呢?请把你的设计方案写出来。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8】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上课前我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上完这一课,同学们都感到很满意,既掌握了很多说明文知识,又领略了本文丰富有趣的语言。

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1、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生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这堂课目标突出,重点都放在让学生掌握这篇课文的结构,我觉得最后学生也学有所得。

3、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

4.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利于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课件里的图片丰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5、板书清晰,学生便于理解本课的整体结构以及由此知道说明顺序。

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具体总结如下: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2.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这堂课的课堂气氛相对平时而言比较沉闷。一方面是自己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加入能充分激发学生情绪的环节,而另一方面是学生上课过于紧张的缘故。在学生的观念中,课堂鸦雀无声=纪律好,因此,平时坐不住的、爱插话的学生都“老实”了。

3.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所以在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时有点犹,如走马观花,没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欣赏美景美图,或许再留多一点时间给学生,效果会更好。

4、分析四个“讲究”时,有些地方过于罗嗦;时间没有分配合理,所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5、这堂课作为第一课时,也是本单元第一篇说明文,应该在上新课时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做以回顾并且熟悉(上学期学过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的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文的结构),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认真的去克服。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让他们克服上公开课课时的紧张心理,养成无论上什么课都是一个样)。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自己对某事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能表达出来。应把课前预习落实到实处。在课堂上多深入、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向老教师、有经验的同行请教,多听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集上册【篇9】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学反思

《背影》教学反思1:

《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上完这节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在初略感知文本的大层次后,我带领同学们直奔课文第6段,重点品析了“望父买橘的背影是如何刻画的”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找描写背影的句子,品析动词描写的妙处,归纳人物特定环境下细节描写的方法。此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纷纷举手,品词品句很精彩。紧接着,在课堂的下半段时间里,我还设计了请学生“表演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这一环节,学生们高昂的积极性再度被调动起来。我班的许秀雨、陈茂、郭虹余等几位同学经过认真揣摩课文中的精彩词句,表演时很投入,把父亲攀爬铁道时一系列的重要的动作表现得非常到位。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当之好,原本显得有些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笑声不断。这样不但做到了分析课文时重点突出,还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接下来,紧扣两次流泪,体会父子间深沉真挚的爱是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学生是很难进入意境的。在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路上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所做的几件事,还有文中父亲说的5句话来体会。一层层地引导着学生进入意境,体会到作者当时流泪的复杂心情:这是理解的泪、感动的泪、幸福的泪、怜惜的泪、自责的泪、依恋的泪……

三、第三个环节是用心感恩,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们存在的对家长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进行的一种美德教育。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在家里孝顺和不孝顺父母的种种表现,然后用一段这样的话去震憾学生的心灵:“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惟有父母的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最后我语重心长对我班学生说:“同学们,去孝敬父母、珍爱亲情吧。因为只有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我们这个人类社会。”快下课时,我还给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1、给父母挟一次菜.2、给父母倒一杯热水.3、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了!

上完这篇课文,我觉得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急需补上的重要一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认为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上,我不但教会了学生去品析课文中的令我们感动的字句,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同时我也注重了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告诉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正在拥有的这一份份亲情之爱。

《背影》教学反思2:

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重在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尤其设计“探究”环节的多元理解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写父爱的文章为什么《背影》却经久不衰呢?探究这个问题,就是见仁见智,可以众说纷纭!学生可以进入深思的氛围,这是课堂设计中老师的预想。可是,学生未必能探究出所以然来。

因此,本课以“动情点”为题目为线索,紧扣“精彩的瞬间”来细加描绘(聚焦特写),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中心-------主要采用点拨、诱导的方式并由老师讲清讲透,让学生有一个幡然的“顿悟”。在适宜的场合老师总结(1):“新奇留意”是的经典之一。

质朴的特点也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有人说,没有《背影》的细腻描摹、没有质朴的语言就没有背影的全部风采。因此,老师指导大家再次走进文本,感受质朴的特点。(重点从语言上突破)。老师再次总结(2):“质朴传情”是的经典之二。当然,学生可能还会从其他方面来品评《背影》的魅力。只要言之成理就要加以肯定。接下来,老师再次以情感激发同学的热情,增加感染点。

赏读父亲写给孩子的一句话,体会深沉的父爱。“情感夺人”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亲身体验、感受独特的个性化的父爱,在此基础上完成以“父爱”为话题的作文。

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了的顿悟并在课堂中能收到真实的父爱体验。

《背影》教学反思3:

《背影》,这篇课文感情真切、质朴自然,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的关键。

这次教研活动,有四位语文老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背影。

开鲁二中的张淑新老师,在课堂上深言多悟,属于思考型的教师,她非常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我相信好习惯享受好的人生。而在这节课上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篇重点的课文的第一课时,同样可以展示的精彩纷呈。

麦新中学的卜灵敏老师和坤都岭中学邓淑贤老师,属于中规中举、稳扎稳打型的教师。她们在板书上以及教师的泛读上都用了很大的功夫。

幸福中学的张立志老师,他属于多品位、发展型的教师。这节他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原生态的课,在教育上的术语为“裸课”。他对文本的把握,依于文本跳于文本之外。课堂上可谓是活力四射。

本次教研活动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重点,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获得顿悟并能从课堂中体验到真切的人间至情。从学生的状态来看,他们较为深入地探究了文本,通过层层深入的环节,理解了文章情感。我会因此而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迈向教学探索的更高境界。因更多地注重情感体验,从而未能够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这是本次教学设计中的遗憾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