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
发表时间:2021-10-11高二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简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设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接着,ppt展示两组图片:(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2)荧光水母的图片,荧光水母因为它体内的“荧光蛋白”,使得它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课题)。
(过渡)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二)资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拥有4种氨基酸,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四种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特点?区别是什么?
(2)如果将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尝试归纳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种氨基酸都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同点);R基不同(不同点)。
教师邀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并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
(三)动手操作,演示蛋白质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让一组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尝试怎样才能连接起来。学生会很容易想到“手拉手”。
提问:
(1)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2)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3)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4)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5)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用表格的形式)。
创设情景:观看蛋白质形成的flash动画。
课件展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出生物界中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种,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这些氨基酸是怎样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活动:将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同学相互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变化多端;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五)巩固新知,归纳总结概念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概念图。
(六)作业拓展
课后调查资料:科学上第一个人工蛋白质的诞生和“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及成就。
四、板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结构通式
二、蛋白质结构的形成
三、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扩展阅读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学案 编号06 上课日期2007\09\19
课题 第2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诱思
1._______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约_______种。
2.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_______(-NH2)和一个_______(),并且都有一个_______和_______连接在同一个_______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的不同。
3.人体中的必需氨基酸有_______种,非必需氨基酸有_______种。
4.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_______,这种结合方式叫做_______。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
5.有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_______。肽链能_______、_______,形成有一定_______的蛋白质分子。
6.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在细胞内,每种氨基酸的数目_______,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_______千变万化,多肽链的_______、_______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是极其多样的。
7.蛋白质的功能:许多蛋白质是构成______________的重要物质,称为_______;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_______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_______;有些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如血红蛋白能运输_______);有些蛋白质起_______作用,能够调节_______;有些蛋白质有_______功能(如人体内的_______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伤害。)
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_______,_______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
典例分析
1.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B.
C.D.
2.血红蛋白分子中含574个氨基酸,4条肽链。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目分别是
A.574和573B.573和573C.570和573D.570和570
3.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A.羧基(-COOH)B.氨基(-NH2)
C.连在碳原子上的氢D.氨基和羧基
4.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化学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④多肽⑤肽链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③④⑤⑥
课堂练习
1.某一条肽链中共有151个肽键,则此多肽链含有—COOH和—NH2的数目至少是
A.152和152B.151和151C.1和1D.2和2
2.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3.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是
A.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B.蛋白质的氨基酸比多肽多
C.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多肽大D.蛋白质能水解成多种氨基酸
4.在下列分子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请认真分析后回答:
(1)以上5种化合物中属于氨基酸的是,这些氨基酸间的差别是。
(2)以上全部的氨基酸可通过的方式生成。如果①中的羧基与⑤中的氨基缩合,生成物的分子式为。这个生成物中含有氨基个,羧基个。此生成物可用试剂鉴定。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提示: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腐竹;奶类制品,如奶粉、酸奶、袋装奶;还有肉、蛋类食品,如烤肉、肉肠、鸡蛋,等等。
2.提示: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
3.提示:因为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氨基酸”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氨基和羧基。
〖讲述〗先讲功能再讲结构。
〖板书〗二、蛋白质的功能
1.蛋白质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例如,细胞中的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质与脂质组成的。人和动物的肌肉等组织的主要成分也是蛋白质,如横纹肌中的球状蛋白,平滑肌中的胶原蛋白,毛、甲、角、壳、蹄中的角蛋白等。)
2.蛋白质的一个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作为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相应的酶参与下进行的。)
3.有些蛋白质具有运动的功能。(例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必要成分,它们伴随着肌原纤维的收缩而产生运动。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也能产生类似的活动。近年来发现,在非肌肉的运动系统中也普遍存在着运动蛋白。)
4.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例如,脊椎动物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中的血蓝蛋白,在呼吸过程中都起着输送氧的作用。血液中的脂蛋白有运输脂质的作用。
5.蛋白质的又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调节或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和遗传信息的表达。(如阻遏蛋白等。)
6.有些蛋白质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例如,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参与血糖的代谢调节,降低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7.有些蛋白质可以作为受体,起接受和传递信息的作用。(例如,接受各种激素的受体蛋白,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蛋白(如味蕾上的味觉蛋白)等。)
8.有些蛋白质参与机体防御机能,如抗体。
(近年来,对于蛋白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果,例如,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制成在低温下保存半年的干扰素,用于微电子方面的蛋白质元件等。由此可见,人类对蛋白质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第一课时完。
〖板书〗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1.提示: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或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
2.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要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构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具有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3.提示:10个氨基酸能够组成2010条互不相同的长链。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不同是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原因。
〖旁栏思考题〗
〖提示及板书〗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n-1个水分子,形成n-1个肽键。同理,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脱掉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
〖小结〗略
〖作业〗练习
〖提示〗基础题
1.(1)√;(2)√。
2.A。3.B。
拓展题
提示: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和心肌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都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相同。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1.1本节课地位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第2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它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在细胞及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知识体系看,本节课地位如下: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本章第一节)
↓承上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启下
载体蛋白、酶、抗体等知识
1.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由氨基酸及其种类(基础知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点)、蛋白质的功能三个知识块组成。从内容设置上看,教材通过问题探究、思考讨论、与生活的联系等环节结合图文形式来展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过程。充分贯彻了“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大课程理念。
1.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2能力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3情感目标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3学情分析
在上一节中学生对于蛋白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高一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跨度很大。例如,学生对于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理解较难,不知道一NH2和-COOH,易把氨基(一NH2)写成(-NH3);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和肽链形成时的氨基酸数、肽键、脱去的水分子数三者的关系,肽链中至少含有几个羧基、几个氨基的计算等知识点也很难理解掌握。这些内容比较抽象,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是本节课的关键。
4教学策略与手段
4.1利用“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结构的知识;
4.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4.3图文结合,探究教学。
5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以“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理念为基础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共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列举如下表:
探究问题
提供的材料
学生活动
探究结果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教材上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图
分析、比较、讨论、归纳
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
氨基酸如何形成蛋白质的?
教材中图2-4、2-5
读图、分析和归纳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材料:10-20种颜色的穿孔塑料珠(每种50粒),几根细铁丝
①各组随意穿几条串珠;
②各组将串珠随意挽成不同的造型;
③各组的作品进行比较
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6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学互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以大头婴和三鹿奶粉的事件引入,并用多媒体播放相关事件的有关资料片,教师简单解说,让学生明白蛋白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引出课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通过该视频激起学生了解蛋白质相关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新知探究
①引出新知
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旁边的图片,然后提问:
1.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质?
2.氨基酸与蛋白质有何关系?
3.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共同分析讨论后得到,蛋白质必需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引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引出氨基酸,使学生得知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从而接下来进一步学习。
②提出问题
探究: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联系生活
教学内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多媒体投影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的结构式。
让学生小组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探究总结出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在学生小组交流成果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接着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然后要求学生将该同学的姿势与黑板上的通式进行比较。
得出:他的两只手相当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脚相当于氢基,头相当于R基,躯干就相当于连接这四个基团的碳原子。
教师给出课件中的图形,对照刚才同学的姿势,让学生填入相应结构。
教师再通过多媒体给出几种氨基酸,让学生将四种氨基酸按通式的形式把各部分用方框画出来。标出各种氨基酸的R基来。
教师问:什么的不同会引起氨基酸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R基团的不同)
通过多媒体重现电视里常见广告,如:复方氨基酸胶囊“……富含人体内常见的八种氨基酸……”。
请学生结合课本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区别。提取每一种必需氨基酸名称的第一个字的谐音组成一句通俗易懂的话。
可以概括为“甲携来一本亮色书”(成人)、“甲组携来一本亮色书”(婴儿),它们是“必需氨基酸”,而其余的是“非必需氨基酸”。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得出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
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比喻成一个人,通过这样形象比喻,让学生更深刻、容易地记住和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又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人体中氨基酸通式的理解。(至少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R基不同)
这能帮助学生巧妙记忆哪些是“必需氨基酸”,哪些是“非必需氨基酸”。
③提出问题
探究: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情景再现,角色互动
教学内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氨基酸模型和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图片。
提出:氨基酸的分子量比较小,蛋白质的分子量却很大,氨基酸是怎样组成分子量巨大的蛋白质呢?
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课件来演示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展示缩合反应过程和肽链的空间变化。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注意,问:“假设你们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种物质应该怎样连接起来呢?”——学生思考后手拉手。
问:两只手分别代表什么?——学生答:“一个是氨基,另一个是羧基。
问:这两个基团怎样连接起来的?
学生思考,结合课本内容,教师引导得出: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的。(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脱水缩合可形象地描述是一男一女拉手会出汗,然后缩合)
问:握住的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学生答:“肽键。”
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要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内容,加深理解。
提问:什么是二肽、多肽、肽链?(在得到答案之前,先做个游戏。)
请一列七个学生起立,先两个同学握手,问:两个氨基酸结合脱去多少分子水?形成的肽键有多少个?如果是三个、四个、------七个呢?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握手。
要求学生用归纳法总结出如果是n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个肽键?
问:刚才几个同学连成的这个队伍叫什么?
强调这是多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的情况,如果是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
让学生讨论分析,并引导总结出计算水分子数与肽键数的公式。(n-m)
教师再结合教材上的图2-4和2-5讲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如肽链是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引出氨基酸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
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与动态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先从感官上了解此过程。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基酸形成肽链过程的理解,清楚知道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学生参与性强,气氛活跃,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梳理和整合,分析后归纳:氦基酸→多肽→蛋白质读图后理解:脱水缩合反应、肽链、二肽和多肽
观察理解肽链的折叠盘曲等变化
④自主学习: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
教学内容: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
让学生看书P21图2-4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
给学生发下不同颜色的塑料珠(说明每个颜色的塑料珠相当一种氨基酸),让各小组随意穿几条串珠,并随意挽成不同的造型,将各组的作品进行比较。
借助蛋白质模型来增加学生的空间感,认识氨基酸是一种空间结构,了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⑤总结归纳:蛋白质的功能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功能
提问:蛋白质有哪些功能呢?
引导学生观察书P23图片、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总结归纳。
强调:蛋白质功能众多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三)小结全课
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的原因。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比、图文结合理解知识。
(四)进一步探究
蛋白质的功能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指导学生课后关注蛋白质的研究最新进展。
评价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二)
高一生物教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本节的知识目标确定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