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二课时)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30

《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二课时)。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二课时)”,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二课时)

课题

沁园春·长沙

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能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毛泽东为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重点

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中心发言人

王智斌

难点

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教具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法

启发引导

学法

合作探究

个人主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了解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们介绍了毛泽东的生平及其著作,还简单的分析了词的上阕,下面我们就接着来学习这首词的下阕。

二、学习下阕

首先让同学们读一下下阕,然后思考一个问题,上阕和下阕有什么联系?

总结明确:上阕写今日之游,眼前之景,指出问题,引起回忆。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岁月,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

那么“同学少年“时怎样的意境呢?

“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总结: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

三、诗句鉴赏

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提示:气魄大!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就有如此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

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小结:归纳一下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四、课堂背诵,小组分部分诵读

五、课后作业:除了我们讲的这首词《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外,请同学们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写成作业交上来,至少三首,并要求会背诵?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作者生平及其著作:

写作此诗的背景:

独立寒秋→→→→→时间

(我)湘江北去→→人物

橘子洲头→→→→→地点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看由远及近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由上至下

水底:鱼翔浅底(俯察)

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

教学反思

相关阅读

《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一课时)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一课时)”,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长沙》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

沁园春·长沙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能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毛泽东为了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重点

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中心发言人

王智斌

难点

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教具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法

点拨引导

学法

合作探究

个人主页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2、介绍作者生平及其著作和写作此诗的社会背景

3、朗诵诗歌

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此诗,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朗诵此诗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外,你们还知道毛泽东那些著名诗歌?”下面我起大家开始朗诵。第一次读:

现在同学们已经朗诵完了,就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除了《沁园春·长沙》外,毛泽东的诗歌还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沁园春·雪》,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这首诗。

4、同学们已经诵读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请同学们说一下读了这首诗的整体感受?他和我们刚才背诵的《沁园春·雪》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这首诗是写秋景,但并没有流露出秋天的悲凉,而是写得雄浑有力,有一种豪迈之感,他和《沁园春.雪》相应位置结构相似,韵脚相同,都写得旷达疏放,豪迈悲壮。

5、质疑讨论,合作探究,老师讲解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来解说这篇文章,首先沁园春,长沙分别是什么?

第二次读:找出本词中自己不认识或陌生的字词,其中有(橘、舸、遒、遏)分别给它们注音。

第三次读课文(读上阕):划分本词的层次,上阕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哪里?讲述了什么?“寒秋”怎样理解?

第二层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写由“看”字看到的秋景。

明确:(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近观)

第三层从“怅寥廓”到“谁主沉浮”,提出谁主沉浮的感慨。

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怅”字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那么“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是由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压迫,诗人不得不发出“谁主沉浮”的感慨。这表明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同时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伟大的抱负。

第一课时完成,请同学们回去背诵这首词和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

教学反思

《离骚》教案(第二课时)


《离骚》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2.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

教学要点

1.检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中托物陈辞,比兴达意的写法,了解课文中运用移情而形成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2.鉴赏文中的精彩诗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

全诗分为两部分。1~~5节诗人略述自己的身世、品质和自修。

6~~12节写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师引导学生具体研习诗歌的1~~5节

1、学生集体朗读

2、学生朗读1、2节。教师提问:这两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1、2节,诗人自述身世和名字的来历。追述身世,说明他与楚国血肉相连;叙写名字,点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

3、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朗读3、4节

提问1: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明确: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提问2: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明确: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提问3:如何概括3、4节的内容?

明确:3、4两节自述早年就怀有远大的理想与美好的志趣,积极努力,勤奋不懈。

4、学生集体朗读第5节。

提问l:本节内容有何深刻含义7

明确:本节四句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提问2:“惟草术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明确:起过渡作用,诗歌“至此方人题”。它引出了楚王不举贤能则将灭亡的道理.并开启下文,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6学生自由朗读前5节。

四、具体研习诗歌的6~12节

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如何才能实现此理想?诗中是怎样阐发的?

(3)屈原在楚国振兴中担当了一个怎样重要的角色?

(4)诗人面对着的是一个怎样的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后,明确:

(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圣君贤相的政治。他希望国君能像尧、舜一样“耿介”,即光明正大,“即遵道而得路”,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最终使国君能“及前王之踵武”,即赶上先王们的足迹。

(2)要想实现此理想,国君必须得“弃秽”“改乎此度”,即抛弃秽政,改变不合理的治国法度,也即应实行“美政”。他从“美政”的要求出发,托古喻今,在诗中一再称道尧舜等圣王(“众芳之所在”“遵道而得路”),否定桀纣等暴君(“昌被”而“窘步”)。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屈原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圣王,才能君临人间,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体现。t

(3)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楚怀王时期,他担任过左徒和三闾大夫两项官职。三闾大夫掌管五族三姓(昭、屈、景)之事,屈原在这个职位上曾努力栽培王族子弟,希望他们成为优秀人才,为国效力。当他任职左徒时,更受到楚怀王的重用,“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所以屈原很想利用这些条件来实现他的远大政治理想,即首先使楚国富强壮大起来。于是,他“导夫先路”又“忽奔走以先后”,勇于担当振兴楚国的重任。

(4)诗人面对着的楚国现实是: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民生之多艰”,使楚国陷于“路幽昧以险隘”的危境。而楚王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齎怒’’‘‘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在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打击排挤下,诗人遭谗见废。正由于此,导致了诗人“美政”理想的幻灭。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楚国,不能顺应历史洪流前进以致必然崩溃的命运。

(解说: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层次地理解诗歌内容,便于抓关键句条理背诵)

3.学生试背6~12节。

五、品析诗歌艺术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屈原的高尚品质,那么,诗人是如何表现其品质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后明确:诗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光辉俊洁的人格。用“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来装饰自己,比喻自己,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2.教师补充

我们把《离骚》中作者以“香草”“美人”喻指自己美德的这种表现方法称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经常见到。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田园,过清淡朴素的闲居生活而不感寂寞的思想感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朱·文天样《过零].洋》)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概括追忆)

3.要求学生从自己知道的诗歌中举几例运用了“移情法”的句子。

明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两句写对社会人生客观规律的参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生活是复杂的,就像春天的繁花芳草,到处开放,到处生长,逐渐使人眼花缭乱,使人策马奋蹄,不断地前奔探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其五)

(表达作者希望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唐·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解说:联系旧知识.意在加深学生对移情法的理解)

4.要求学生将《离骚》和前边学过的《诗经》作个比较,看看二者有何异同?

明确:不同点:(1)形式不同,《诗经》为整齐的四言诗,《离骚》的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

(2)表现的手法不同:《诗经》为现实主义的手法。《离骚》为浪漫主义的手法。

相同点:二者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5教师可补充本文的赋、比、兴的运用特点。

明确:本文的赋既用于叙事,如追述身世和名字的由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也用于抒情,如:“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本文的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以香木比喻群贤,以婚姻好和比喻需臣亲密合作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自己动脑,明确两大创作手法的特色,加深其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

六、课文小结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神山仙界。柳宗元曾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同时,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词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药(第二课时)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药(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要点]
1.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
1.自开头至“周朴园:……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为第一场。指定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第一场的情节。要求叙述时尽量详细点。
2.提问:30年前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婚恋情形如何?侍萍因何遭遗弃并于大年三十的晚上投河?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讨论、分析,教师点拨。
明确:30年前的周朴园是一个风流倜傥的阔少爷,凭他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人品、才学,以及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世俗理念等方面来看,他和侍萍都是极不般配的。但他却偏偏看重了“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年轻漂亮、贤慧体贴”的侍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侍萍也以善良的心态来看待一切,因此两个年轻人不顾一切地相爱并生子。但恩格斯说过:“婚姻都是由双方的阶级地位来决定的。”他们的不顾一切,尤其在周朴园一方是不理智的,一旦激情消失(尽管他的爱还存在),世俗理念占了上风,门第观念、阶级地位等因素就会使他又一次不顾一切地抛弃侍萍。因此,当作为阔少爷的周朴园看中作为下层人民的侍萍时,侍萍的悲剧命运已经注定了。
3.提问:周朴园对“死去”和活着的鲁侍萍有怎样的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阶级矛盾?
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前后的变化,感受其间存在的阶级矛盾。
明确:在自认为侍萍已“死去”的三十年里,周朴园到处打听无锡“梅小姐”的情况,准备为她修坟。当年侍萍住过的房间依然保持原样,记着她的习惯,记着她的生日等等。他经常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甜美”生活,对那个美丽温柔的“小姐”继续倾注着思念与感情。一旦得知了侍萍还活着,周朴园的惊愕异常明显,他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因为几十年来他刻意修饰的角色并不是生活中那个真实的人,也因为他将可能被人掀起盖头,露出庐山的真面目,所以当侍萍问到“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时,他(连忙)“不,不,不用”。而当他清楚三十年来“朝思暮想”的侍萍就站在自己面前时,便一连串地发问道:“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等,他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因为鲁侍萍是他的罪恶历史的见证人,是受他凌辱、压迫的当事人。她的意外出现,事实上成为周朴园的严重威胁,可能致使他的声誉和地位遭受重大的损失,所以他立即采取种种手段来消除隐患。这一切都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本性,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私生活和卑污的灵魂。
4.品读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的段落,思考侍萍因何欲言又止?
明确:在周萍打了鲁大海两个嘴巴后,鲁侍萍对周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断断续续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鲁侍萍迫切想见到自己阔别三十年的儿子,却没想到竟看到了如此令人痛心的场面。她的感情由“想念”一下变成了“愤慨”。因为一道森严的阶级壁垒已经横在她面前。阶级的对立,使她再也不能叫出“萍儿”这个长久在心底呼唤的名字了。
5.学生默读周朴园与鲁大海相见的场面,思考父子因何反目成仇?
明确:鲁大海是作为工人代表来同资本家周朴园谈判的。尽管周朴园已知道他是自己的儿子,但在亲情与阶级利益面前,他选择了阶级利益。于是他摆出了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傲慢而冷酷的面孔。见到大海后,他不愠不躁,故意用挑逗的口吻戏弄大海:“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事吧?”接着,又亮出电报、合同,证明矿工已复工,谈判代表已签字,并狠狠地宣布开除大海。由此可看出,周朴园对待鲁大海的态度完全是一个阴险的资本家欺压工人的态度。这说明,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他们的矛盾自然就是两个阶级的矛盾。
6.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中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精读有关周朴园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并把对周朴园性格特点概括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①第一场中,我们看到,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梅小姐”的“坟墓”等,让人感到他依然怀念已死的侍萍,但在对话中他却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而且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从这前后矛盾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实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高贵门第”和“老爷”的“尊严”,为了美化自己,并掩盖其对侍萍始乱终弃的卑鄙行径。因为在他看来,同女仆有点什么“关系”是可耻的,有损自己高贵的门第。
②当周朴园认出面前站着的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侍萍后,就立即扯下虚假的面具,由对侍萍一片“深情”转而凶相毕露。“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等一连串的对话就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卑鄙的伪君子,一个浑身散发着铜臭味的冷酷的资本家。当然周朴园的性格也有其复杂性,他对鲁侍萍的感情不全是虚假的,他不忘旧情,保留旧家具、旧习惯,穿旧雨衣、旧衬衫,一听到侍萍的无锡口音,便急于打听“梅小姐”的事情等,在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因为他后来的家庭生活很不如意,妻、儿都对他敬而远之,使他备感孤单寂寞,他只能用回忆跟侍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来填补心灵上的空虚。
2.精读有关鲁侍萍的对话部分,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话,分小组讨论。
明确: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正直、刚毅、倔强,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是痛苦的经历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同时使她对现实的残酷有了较清醒的认识。虽然她对周朴园的真正了解有一个发展过程,她的善良的天性曾使她一度对其产生过某种程度的轻信和谅解。但是,她从周朴园的前后行为的变化中,终于看清了周朴园的险恶本性,清醒地意识到周、鲁两家人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阶级的鸿沟。于是她毅然撕碎支票,表示了她对周朴园这个卑鄙的伪君子以及对不公平的阶级社会的蔑视和抗议,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表现了无产阶级的觉醒。
3.细读有关鲁大海的语句,体会鲁大海的性格特征。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他忠心耿耿地为工人弟兄争取权利,同资本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是觉醒的工人阶级,通过周朴园的行为看清了其为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资产阶级的本性。面对虚伪冷酷的周朴园,他彻底地、义正辞严地揭露了其灭绝人性的滔天罪行。他顽强地同周公馆的一群打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尽管在这场斗争中他是失败者,被工厂开除,但他却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骨气和英勇、刚强的反抗性格。当然,他也有斗争经验不足,勇敢却又鲁莽等弱点。
三、课堂小结
无论是从故事层面、戏剧效果,还是从更深的人生哲理意蕴,不管从哪种角度而言,《雷雨》都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精彩之作。这里有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有着最“雷雨”的女人,也有着如“一棵弱不禁风的草”般的男人,有在岁月中历练得冷酷但仍然存着一丝温情的老人,也有对生活尚充满幻想的孩子。在这最浓缩的时间与空间里,所有的人都在纠缠着,挣扎着,或为了实现救赎,或为了追求梦想,或为了保持一点眼前的平静。可一切的努力都是无力的,最终的毁灭是无可避免的。
四、布置作业
1.继续准备表演全剧。
2.自行组织小组,准备“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的辩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