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梳理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07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梳理。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梳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知识点梳理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二、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三、生词识记

程颐(yí)譬如(pì)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盲从(máng)停滞(zhì)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四、整体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案示例: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答案示例: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5.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答案示例: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6.第6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答案示例:本段包含四层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再从正面阐明。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作结,照应论点。先从正面作结,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五、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

延伸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梳理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梳理”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知识点梳理

一、学习目标

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三、生词识记

轩榭(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

模样(mú)斟酌(zhēnzhuó)相间(jiàn)

嶙峋(línxún)庸俗(yōng)阑干(lán)

镂空(lòu)蔷薇(qiángwēi)回廊(láng)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嶙峋:枯瘦的样子。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点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方案。

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zhàng)):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构思)。

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

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四、知识拓展

(一)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分析法:

1.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2.抓中心句及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等。

(二)题型:

1、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2、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的词进行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周密性、科学性。

答题格式:不能,“……”词在原句中意思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了……,删掉了“……”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与实际不符;“……”词,符合实际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8怀疑与学问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8怀疑与学问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8 怀疑与学问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2.生难字词

(1)字音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腐草为萤(yíng) 师塾(shú) 停滞(zhì)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第1、2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明确: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课文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4.朗读课文,找出第3、4段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说不一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的论点,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5.对课文第3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因果关系:因为(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3)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6.课文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明确:这句是类比论证,通过跟做学问有相同特点的事例来进行类推,从而说明“事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7.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课文中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课文中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1)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2)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本段用了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3.课文第6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4.课文第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5.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明确: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体现在第1、2、5、6段中。事实论据体现在第4段和第6段中。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正因为他们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为什么”吧!

2.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美国一家工厂的大型机器发生了故障,许多人都未能修好,老板请来一位专家。专家仔细检查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横线,机器很快修好了,老板为此付给这位专家一万美元。有人不服气,这位专家说:“画一条线,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问: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有价。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

分论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认识真可谓百花齐放:“人类有需要就有创造”“创造必须对生活有足够的热情”“阅读积累是创造的前提”而且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将文本的创造内涵作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诠释。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18怀疑与学问教案新人教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18 怀疑与学问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2.生难字词

(1)字音

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腐草为萤(yíng) 师塾(shú) 停滞(zhì)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课文第1、2段的破折号后注明了作者,这表明了什么?

明确:是完整的引用格式,体现了作者治学严谨的风格。

2.引用这两句名言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并证明中心论点。

3.课文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就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4.朗读课文,找出第3、4段中举的三个事例,说说它们要证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明确:“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传说,“三皇”“五帝”的传说和“腐草为萤”的传说。第一个事例论证的是传说不一定可靠,不能随便相信;第二和第三个事例论证的是“对于传说要善于怀疑”的论点,告诉人们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

5.对课文第3段中四句话之间的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明确:因果关系:因为(1)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2)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3)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4)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6.课文第3段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类比论证?

明确:这句是类比论证,通过跟做学问有相同特点的事例来进行类推,从而说明“事实和证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此句中“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7.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明确: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心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课文中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人只有先怀疑才可能思索,只有思索才可能辨别是非,三个步骤是按人对事物进行怀疑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进行调换后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了。

步骤四 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课文中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不同?

明确:(1)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的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2)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本段用了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论证(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3.课文第6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前半句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本段的论点。

4.课文第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它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5.本文中论据的种类有哪些?

明确:本文中共用了两种类型的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体现在第1、2、5、6段中。事实论据体现在第4段和第6段中。

6.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正因为他们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为什么”吧!

2.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美国一家工厂的大型机器发生了故障,许多人都未能修好,老板请来一位专家。专家仔细检查后用粉笔在机器的某个地方画了一条横线,机器很快修好了,老板为此付给这位专家一万美元。有人不服气,这位专家说:“画一条线,只值一美元;知道在哪画,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问:从这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有价。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

分论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们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认识真可谓百花齐放:“人类有需要就有创造”“创造必须对生活有足够的热情”“阅读积累是创造的前提”而且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将文本的创造内涵作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诠释。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