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城市空间结构

高中优秀教案地理

发表时间:2021-05-07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城市空间结构。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城市空间结构》,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2讲城市空间结构

探究点一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见下表。

功能分区地租水平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内分异特点

住宅区中等面积最大市内和市区边缘工业革命前与劳动单元混杂,工业革命后住宅区出现并分化

工业区低面积适当集聚成片地价较低,向主要交通干线和市区外缘移动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其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因素导致分散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具有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高面积最小,呈点状或条状点状或条带状;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间)

例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⑵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解析:⑴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⑵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①、②、③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二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上海中心商务区的形成)

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国家高级住宅区位置的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⑶社会因素:对住宅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对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在欧洲和北美表现尤其明显

⑷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例2(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2中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回答27、28题。

⑴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

⑵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图13中的

命题意图:⑴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难度中等。⑵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对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影响,难度较大。

解析:⑴城市地价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图中商业区应为市中心至a和b的相交点处,商业区要求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住宅区应为a和b相交点至b和c相交点,住宅区要求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区应为b和d相交点至c和d相交点,工业区占用土地空间大,土地成本高,因此要求远离市中心。正确答案是D。⑵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型交通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C,D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小布局,不符合题意。A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乙图要求。正确答案是B。

答案:⑴D⑵B

⑴对于城市功能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的高低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判断,特别是功能区相交的地方.如本题判断失误则容易选择A选项。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党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⑵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解析:⑴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指日花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⑵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答案:⑴D⑵A

探究点三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城市内各点区位的不同造成了土地价格或地租的不同;另一方面,各种功能活动的特点所表现出的付租能力的差异。地租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性,从与市中心的距离看(如右图):

A区为城市的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A为商业区;B区靠近市中心,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而工业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区高,所以在B区形成的是住宅。C区远离市中心,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付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

例3下图是商业、工业、居住和农业等四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D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各种功能活动的付租特点。同时还应该注意让学生观察农业的曲线最后没有和横坐标相交,这一点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解析: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占据市中心地带,居住用地次之,再次为工业,最低的为农业,所以图中ABCD线分别表示的是商业、居住、工业、农业。农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居住用地是城市中最广泛的用地方式。故选B。

答案:B

探究点四地域文化对中西城市建筑布局和风格的影响

封建社会阶段,由于中西方的统治权力不同。表现在城市建筑布局和风格上也有明显不同。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所以教堂往往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以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而在中国,则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城市围绕着皇宫与衙门布局。例如,明清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着紫禁城和中轴线对称分布,这充分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可以概括为: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地域文化差异一般不大

B.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是不同的

C.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围都比较大,“文化”以多要素的为主

D.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产物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本探究点的知识,命题非常基础,同时也告诉学生对于本部分的掌握只需要作为基础掌握即可,不必深入。

解析: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对文化施加影响。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城文化也会有所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城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这幅图告诉我们,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

A.政府的计划B.昔日的土地利用形式

C.知名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2.图中OA最有可能发展的功能区具有以下特征()

A.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B.是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的功能区

C.为降低成本,正向市区边缘移动D.是学校最集中、科技最发达的地区

表1为“某城市各类土地使用付租能力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

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元/平方米)

商业住宅工业

01206018

1604515

203012

30159

4006

5003

6000

3.该城市商业区外缘距市中心距离约为()

A.0.8千米B.1.33千米C.2.8千米D.3千米

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读下图,回答5—6题。

5.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城市中饮食服务店应该()

A.集中布局在④区B.都远离④区

C.分门别类进行布局D.集中布局在③区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右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判断7~9题。

7.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B.a<b<c

C.a=b>cD.a>b=c

8.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9.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2011年3月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图4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B.技术水平C.地价水平D.环境优劣

11.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D.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减少

下图(左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12—15题。

12.该地区地价的变化,反映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市区地价上涨,且距市中心越近,上涨幅度越大②城市交通通达度有所提高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中④市中心为花园,城市地域结构以人为中心⑤甲处可能会出现高级住宅区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13.图中可能形成次一级商业区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14.在甲处不可能建设()

A.商品粮基地B.高新技术开发区C.奶牛养殖基地D.纯净水厂

15.该城市若反映的是右图的地价变化,则d的取值应该()

A.与a相等B.与b相等C.与c相等D.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特点的形成原因。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17.(2011兰州检验)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D在距离市中心不同的地段,各项功能活动提供的地租水平不同,而土地最后由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所租用。

2.AOA地段,商业提供的地租最高,所以最有可能发展的功能区是商业区,该功能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

3.B4.B3—4解析: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从付租能力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商业在与市中心的距离1千米时,依然是付租能力最高的,因此排除A选项,但在市中心的距离2千米时,付租能力为零,因此商业区外缘距市中心距离在1~2千米之间,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5.A①位于岸边,利用河流发展港口码头;②处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有水源供给,因此适合发展为城郊农业区;③处市中心,交通发达,人员流量大,因此发展为中心商务区;④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因此为住宅区。

6.C饮食店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消费人群,同时又要注意减少污染,因此要分门别类布局。

7.A距离市中心越远地租水平会越低。

8.B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值线与公路和河流交汇处由中心向外凸出,所以对比选项可得最佳选项为B。wWw.jab88.cOM

9.A从图中看甲地处在城市的外缘,而作为高级住宅区考虑更多的是环境因素而不是地租原因。在图中没有反映出地势开阔的特点。虽然处在河流附近,一方面看不出河流的流向,假若流向是从城市流向甲处,则水质就比较差了。

10.由图可知,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主要是因为市中心地价较高,而服务业能付出的租金较高,制造业则较低。

C

11.该城市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布更趋于集中,故城市的功能分区分化更加明显,A错;服务业在市区的密度增大,B对;制造业越来越远离市区,向远郊区方向移动,C错;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增大,D错。

B

12.D从地价曲线图中虚实线的对比可以看出,从市中心向市区,地价上涨幅度大致相等;2005年郊区地价较1985年明显上升,由此推测该处交通通达度有所提高,加上这里环境相对城市洁净幽美,从而吸引城市人口外迁,因此甲处可能会出现高级住宅区。

13.A从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可能形成次一级商业区。

14.A商品粮基地应建设在离城市较远、地价便宜的地区,以实现大规模经营。

15.B越靠近市中心,地价越高,因此abc。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d的取值可以是b或c;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处有道路交汇,交通通达度好,因此地价应该较高,由此进一步判断d的取值应该与b相等。

16.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分布及区位优势,分别考查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布局原则,回答时要注意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回答。

答案:(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地处上风向,位于河流上游沿岸;临近风景区和教育区;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利于采光,便于通风。

(4)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17.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位于居民区的北面,若工业布局合理,则盛行风为南风或偏南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分布在河流、铁路、公路沿线。第(3)题,A地有铁矿、煤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等有利条件。第(4)题,C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形成商业中心。第(5)题,D处风景好,地势较高,交通便利,河流上游,为高级住宅区。

(1)南风(或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 (3)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小。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C (5)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延伸阅读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整合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整合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19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探究点一城市主要地域形态类型的对比分析

城市地域形态是指城市地域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的影响而形成的城市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具体分析如下:

类型集中式(团块状)组团式条带式放射状

图示

影响因素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地形、河流、交通地形、河流、交通

特征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之间有一定距离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

优点①便于集中管理;②设施利用率高;③方便居民生活;④节省建设投资

①便于扩大规模;②减轻环境污染①交通便利;②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方便市区和郊区的联系

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①用地分散;②联系不便;③投资较高①横向联系不便,不便于行政管理;②建设投资较大

举例成都(位于成都平原,地形平坦,城市地域形态较为完整,呈集中式);合肥;华盛顿重庆(位于山区,地形崎岖不平,城市发展失去其完整性,地域形态呈组团式)兰州(位于河谷地带,城市沿河发展,地域形态呈条带状)延安(位于黄土高原,城市发展受河流影响大,城市地域形态呈放射状)

特别说明:组团式与条带式或放射状的区别是一个易错点,两者有其形成的共同因素——地形、河流、交通,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多个生产生活组合,但其形态上辨认比较容易,组团式的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之间不相连且有一定距离,而条带式和放射状虽然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间有一定距离,但各片之间是相连的,因此抓住各自形态即能容易区分。

例1根据下面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1反映的城市地域形态呈()

A.集中式B.组团式C.条带式D.放射状

⑵图2反映的城市地域形态具有()

A.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B.用地比较分散

C.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较高D.城市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切自然

⑶读图3为“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常州市的发展与工业的发展是同步的,其工业区的形成原因是。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常州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特点是。

③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目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三种典型的城市形态的区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使学生能够通过该例题对三种典型的城市形态要点进行深入把握。

解析:(1)(2)考查城市的地域形态,根据其轮廓形状即可判断(1)属于组团式,(2)属于集中式,集中式有便于集中管理、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节省建设投资等优点,但易造成环境污染。(3)近代城市的发展都与城市有关。由于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加强,而企业在城市地域中集聚可以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目前,工业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且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业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答案:⑴B⑵A

⑶①集聚效果②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大多数工业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⑴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②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③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④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⑵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解析:⑴巴西利亚为巴西新建首都,为政治职能,不可能有多个工业区。⑵大连为为北方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

答案:⑴B⑵C

探究点二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见下表。

功能分区地租水平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内分异特点

住宅区中等面积最大市内和市区边缘工业革命前与劳动单元混杂,工业革命后住宅区出现并分化

工业区低面积适当集聚成片地价较低,向主要交通干线和市区外缘移动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其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因素导致分散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具有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高面积最小,呈点状或条状点状或条带状;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间)

例2(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⑵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解析:⑴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⑵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①、②、③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⑷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例3(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2中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回答27、28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党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⑵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解析:⑴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指日花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⑵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答案:⑴D⑵A

探究点四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城市内各点区位的不同造成了土地价格或地租的不同;另一方面,各种功能活动的特点所表现出的付租能力的差异。地租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性,从与市中心的距离看(如右图):

A区为城市的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A为商业区;B区靠近市中心,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而工业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区高,所以在B区形成的是住宅。C区远离市中心,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付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

例4下图是商业、工业、居住和农业等四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D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各种功能活动的付租特点。同时还应该注意让学生观察农业的曲线最后没有和横坐标相交,这一点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解析: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占据市中心地带,居住用地次之,再次为工业,最低的为农业,所以图中ABCD线分别表示的是商业、居住、工业、农业。农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居住用地是城市中最广泛的用地方式。故选B。

答案:B

探究点五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一般把城市划分出超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不同国家划分标准差异较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大;而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城市的服务范围。

例5(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11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⑴图中所示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⑵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abB.bcC.bdD.cd

命题意图:本组题主要考查不同规模集镇服务功能的差异,以及解读文字和地图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相关知识的能力。

解析:⑴甲城市规模大于乙城市规模,故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⑵d为甲城市地租的次高峰,则有bd。

答案:⑴B⑵C

一、单项选择题

(2011石家庄联考)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城市的住宅、商店、办公楼、工厂的地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读表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店、办公楼、住宅、工厂B.办公楼、商店、住宅、工厂

C.商店、办公楼、工厂、住宅D.工厂、住宅、商店、办公楼

2.对该城市的商贸区、住宅区、工业区范围的估算,正确的是()

A.商贸区(0—1.5km)B.住宅区(4.5km以外)

C.工业区(1.5—2.5km)D.工业区(2.5—4.5km)

(2011年3月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图4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B.技术水平C.地价水平D.环境优劣

4.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D.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减少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4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D.居民人口密度

6.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kmB.9~16kmC.17~24kmD.25~35km

7.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2011安徽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9.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

(2011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新课程教学质量抽样监测)读南亚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适宜迁往小城市e的企业是()

A.水泥厂B.钢铁厂C.棉纺厂D.机械厂

11.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对城市的影响是()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12.(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图5是深圳市(22.5°N,114°E)某楼盘平面图。在面积、户型、楼层(5层以上)等都相同的情况下,从采光、通风、噪声等方面考虑,房价最高的可能是

A.A—4B.B—3C.C—2D.D—1

(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图13为中原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洛阳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开封多

B.许昌的服务范围包含了漯河的服务范围

C.新乡和焦作的城市等级不同

D.郑州的服务范围覆盖图示整个区域

14.下列关于中原城市群建设意义的不正确说法是

A.推动河南省城市化建设

B.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

C.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D.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15.下列不属于中原城市群建设自然原因的是

A.地形较平坦,土地集中连片B.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C.土层深厚且肥沃D.黄河等河流为其提供水源

二、综合题

16.(2011兰州检验)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

17.(2011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图13为“我国南部某城市用地布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图中重化工业区的布局。

(2)简述高新技术产业在高科技园区集聚的目的。

(3)简述综合物流区布局的优势条件。

18.读材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材料: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试比较图中所示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商店、办公楼、住宅、工厂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在不同的地段内,付租能力是不同的。根据表格中反映的地租递减趋势,可判断甲为商店、乙为办公楼、丙为住宅、丁为工厂。

A

2.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由此可得,在距离城市中心约0—1.5km内布置商贸区、1.5—2.5km内布置办公楼、2.5—4.5km内布置住宅区、4.5km内以外布置工业区。

A

3.由图可知,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主要是因为市中心地价较高,而服务业能付出的租金较高,制造业则较低。

C

A

9.观察工业用地变化曲线,在距市中心4千米地方离市中心较近,有市场优势;距离住宅用地较近,有劳动力优势。

B

D

14.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群,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也不现实,故D项说法不正确。

D

15.中原城市群主要处于河南省境内,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宽广,气候适宜,有充足的水源,土壤状况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小,故C项符合题意。

C

16.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位于居民区的北面,若工业布局合理,则盛行风为南风或偏南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分布在河流、铁路、公路沿线。第(3)题,A地有铁矿、煤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等有利条件。第(4)题,C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形成商业中心。第(5)题,D处风景好,地势较高,交通便利,河流上游,为高级住宅区。

(1)南风(或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 (3)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小。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C (5)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心城市,服务范围主要是全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服务范围仍然较大。镇江、扬州、南通,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城市化复习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城市化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20讲城市化

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

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很大的差别,产生迁移的吸引力(拉力)和排斥力(推力)。如下表所示:

城市拉力乡村推力

城市化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活环境好就业机会少;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城市推力乡村拉力

逆城市化环境污染重;人口密度大;失业率高;犯罪率高;建筑物密集;房地产价格高;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好

例1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原理,同时通过本题材料进一步理解其内涵,在讲解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本题提供的题干材料加以引导。

解析:(1)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的内因主要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部因素是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城市与乡村间的交通已很发达。则主要推动力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2)民工是在城市短期打工的农民的俗称,他们远离家乡到外地打工主要是为了就业和获取较高的收入,所以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是民工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案:(1)C(2)D

探究点二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的过程包含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例1(2011泰安质检)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⑵从上图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各省区中,只有湖北省的城市人口比重在40%以上

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经济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大

⑶有关各省区城市化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C.江苏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

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解析:⑴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⑵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⑶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推动下,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⑴A⑵D⑶B

探究点三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阶段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化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最早是英国)晚

水平高低

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以往最高速度还要快。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

例2(2011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我国黑、吉、内、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是中部经济地带,以东以南(包括广西省)乏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图中左图是2002年我国城市化差异分布图,右图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A.东部地带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中部地带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西部地带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缓慢发展阶段

D.总的说来,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2011天津模拟)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

⑵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B.B时段

C.E时段D.F时段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解析:⑴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⑵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约为58%,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分别约为15%和24%,应为城市化初期阶段。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三城市中的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探究点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例3(2011济南质检)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回答⑴~⑶题。

⑴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

⑵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⑶针对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解析:⑴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汽车噪声污染,城市内的NO2是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干道延伸,由于受夏季东南风的影响,NO2浓度等值线向西北延伸时偏离交通干线。⑵近年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该沿海城市人口剧增,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工业无限膨胀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致使我国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⑶针对该城市出现的交通污染问题,应控制城市车辆数量;发展卫星城市和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答案:⑴B⑵C⑶C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国家甲乙丙

城市化水平(%)908366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诲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2010浙江模拟)读下表,完成3~4题。

3.上表说明()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B.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C.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D.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4.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5.(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2011广东佛山)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7.某城区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对该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A.解决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

B.城市中心商务区功能更加凸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

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11.图中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C.20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2011届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比较常见: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回答20—21题。

12.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数量多C.人口密度小D.经济发展水平快

13.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原创题)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根据有关数据完成14~15题。

1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5.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二、综合题

16.(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9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城市的发展变化。(4分)

(2)分析工业区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3)说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关注的问题。(2分)

17.(2011厦门质检)近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18.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城市化问题,请列举上海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你能从图中找出其中的两项吗?

(3)从乙图气候资料看,反映了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分别为效应和效应,从气温和降水现象分别分析产生这两种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①;

②。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根据表格中的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到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为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C

2.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D

3.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进行一些粗略的估算就可以得出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D

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中心地区污染加重、地价上升。

D

10.城市通达度增强,会导致地价上升,故A项正确;城市规模缩小,地价应F降,故B项错误;城区比郊区基础设施完善,故C项错误;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不会整体搬迁,故D项错误。

A

11.由图可知,城市化向郊区发展,促进郊区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和城乡过渡带差别较小,故C项错误;城市核心区一直呈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B

12.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城市建筑物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向外扩展,说明土地对城市的发展制约作用小,三个国家均为地广人稀,由此可推断影响这三个国家扩容模式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密度小。

C

13.我国城市发展如果采用“外延式”,水平方向上城市扩张会占用大量的耕地,而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地矛盾尖锐,易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故选C。A,B,D三项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对城市中心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

C

1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A

15.城市化要从实际出发,与国情相吻合。我国城市发展规划以中小城市为主。

D

化工厂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对河流和城区污染严重,故不合理。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18.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化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及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表现。

(1)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2)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

(3)热岛雨岛①城市人口、工业、交通的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②由于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使城市上空多云、雨。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21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探究点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宗教等因素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而交通运输等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影响。

例1读图,城市布局图有A、B、C、D4座城市,请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区位因素分析其发展前景。

⑴从地形考虑,的城市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 地区。

⑵从气候考虑,的城市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处于,城市区位更为有利。

⑶从河流因素考虑,城市沿河而建,但区位不同。

⑷综上所述,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命题意图:本题以图的形式,综合考查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解析:我们从图上可分析出,图上弯曲的曲线代表等高线,B、D位于200米以下,是平原地区;A、C在200米以上,是山区。从地形因素考虑,平原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位置可以看出,B、C、D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其中D距海最近。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气候比内陆地区更为有利。从河流因素考虑,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了城市的区位。A、C、D都沿河分布,但区位不同。A位于通航河道的上游起点,C处于两条河流的汇合处,D位于河口处。综上所述,D城市在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上都占有优势,因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答案:(1)B、D平原(2)B、C、D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D(3)A、C、D(4)D

探究点二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概念: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具有多种服务职能,但主要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能。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地,它为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有级别之分,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所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较高级别的中心地辐射影响比较低级别的中心地大。城市作为一个中心地,城市的等级越高,说明其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大。

2.前提: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其次是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3.理论内容:⑴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⑵多个相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了蜂窝状网络,这种网络由多个正六边形组成。⑶不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在所形成的六边形的大小和面积是不同的。高级中心地的六边形面积大,数目少,中心地间的距离远;低级中心地的六边形面积小,数目多,中心地间的距离近。高一级中心地位于低一级中心地的中央。⑷同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不同等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互嵌套,形成六边形的等级体系。

探究点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一般把城市划分出超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不同国家划分标准差异较大。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大;而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等级较高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城市的服务范围。

例2(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11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命题意图:⑴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的划分,难度较小。⑵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难度中等。

解析:⑴根据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及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其有3个城市等级,省会一省辖市一县。正确答案是B。⑵根据图例,结合各个选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要注意题干要求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B选项中扬州和无锡均为省辖市。

具备同等的服务范围,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⑴B⑵B

(2011届皖南八校高三摸底联考)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⑴~⑵题。

⑴图中所示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⑵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abB.bcC.bdD.cd

命题意图:本组题主要考查不同规模集镇服务功能的差异,以及解读文字和地图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相关知识的能力。

解析:⑴甲城市规模大于乙城市规模,故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⑵d为甲城市地租的次高峰,则有bd。

答案:⑴B⑵C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甲乙丙丁为四种受资源分布影响的聚落分布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聚落分布模式与资源分布模式对应正确的是()

A.甲——带状资源分布B.乙——-均匀资源分布

C.丙—一线状资源分布D.丁——分散的资源分布

2.有开采价值的铜、铝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一般比较集中,因开发该类矿产资源形成的较为理想的聚落分布模式为()

A.甲B.乙C.丙D.丁

读世界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完成3—5题。

3.巴格达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是

A.政治B.军事C.气候D.矿产资源

4.因宗教活动而兴起的城市是

A.耶路撒冷B.开罗C.雅典D.圣保罗

5.与西亚相比,南欧地区城市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经济水平C.资源D.降水

读“西安市附近略图”,回答6~7题。

6.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④资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西安与开封都是古都,北宋时期,开封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上百万,富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1954年10月,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现在开封市区人12180多万,市区人口减少的原因有()

①交通运输②政治③黄河改道④军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某区域图,据此回答8~9题。

8.图中甲城市选址在内陆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军事防卫B.交通运输

C.宗教与政治D.气候与地形

9.该区域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特奥蒂瓦坎位于图中甲城东北48km处,鼎盛时人口约10万,毁于8世纪中叶。该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火山爆发B.土地肥力下降

C.水源枯竭D.瘟疫流行

(2011安徽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11.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

(2011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新课程教学质量抽样监测)读南亚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合理布局角度,适宜迁往小城市e的企业是()

A.水泥厂B.钢铁厂C.棉纺厂D.机械厂

13.部分企业外迁到周围的郊区设厂,对城市的影响是()

A.城市的空间规模缩小B.城市中心商务功能更加突出

C.城市空间结构更加混杂D.城市服务功能减弱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武汉城市圈范围图,回答14~15题。

14.材料中九个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二、综合题

16.2006年8月,在经历了多年的争论、预热之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四个中部的城市群,正式入围中央关于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也意味着进入了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视野。下图为中部四大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城市群中:分布有我国古代“四大米市”的城市群是;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数最多的城市群是,该城市群中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是哪些?

(2)图中铁路C、B、F的名称分别是:C、B、F。

(3))从城市的区位因素看,四大城市群中,属于因矿产资源开发、两河交汇处、铁路枢纽、政治原因而兴起来的城市分别是哪些城市?

(4)长株潭城市群占优势的工业部门是,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7.(2011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图13为“我国南部某城市用地布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图中重化工业区的布局。

(2)简述高新技术产业在高科技园区集聚的目的。

(3)简述综合物流区布局的优势条件。

18.读材料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材料: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试比较图中所示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C2.D解析:受资源分布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模式往往同资源分布的形态一致。图中较清楚地显示出丙聚落分布呈线状形式。铜、铝矿在空间分布上一般比较集中,由此而形成的聚落模式应呈集中式,与丁图形式吻合。

3.A4.A5.B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的区位因素和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巴格达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政治中心,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南欧地区经济较西亚发达,所以其城市密度大。

6.B从图中可知西安位于渭河平原上,邻近渭河,故影响西安的区位因素是地形和河流。

7.B开封市区人口减少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是政治中心的迁移,自然因素是黄河改道。

8.A9.D解析:结合图示轮廓和经纬网可知,甲城市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该城市历史悠久,早期选址在内陆是为了军事防御。古文明消失与瘟疫流行有关。

10.结合图例,观察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占地面积较大的功能用地从中

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

A

11.观察工业用地变化曲线,在距市中心4千米地方离市中心较近,有市场优势;距离住宅用地较近,有劳动力优势。

B

12.水泥厂要用石头作原料,布局在靠近丘陵的d处,且位于南亚季风的垂直风向的郊外,不需要搬迁,排除A;钢铁厂靠近铁路,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不需要搬迁,排除B;棉纺厂布局在城区,劳动力充足,布局合理,不需要搬迁,排除C;机械厂靠近河流,远离铁路,交通不便,迁至e处即靠近铁路,方便运输,又远离城区,减轻污染,故搬迁到e处最合适,选D。

D

13.部分企业由市区外迁到郊区建厂,原厂址可以用于商业、住宅等功能区的建设,不会使城市的空问规模缩小,排除A;部分企业外迁到郊区建厂,使工业区外迁,城市中心的空间结构向商业区的转变更加集中、有序,城市功能服务更集中,排除C,D,选B。

B

14.B武汉市是该区域一级城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属于二级城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属于三级城市。

15.B从上题分析可知鄂州市与黄石市服务范围相同。

16.解析:第(1)问,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是无锡、长沙、芜湖、九江。第(2)问,考查了我国铁路线的主要分布。第(3)问,考查了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注意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第(4)问,南方有色金属比较丰富,有色金属冶炼需要丰富的电力资源。

答案:(1)皖江城市带和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郑州、洛阳(2)浙赣线湘黔线焦柳线(3)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是平顶山、焦作、马鞍山;在两河交汇处发展起来的城市是武汉;因铁路交通发展而来的城市是郑州、株洲;因政治原因而兴起来的城市是开封、洛阳(4)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17.(1)合理:邻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绿地有利于净化空气等.

不合理:位于风频较高的东南风、东风和东北风的(或盛行风的)上风向,易造成城区大气污染。

(2)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3)邻近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便捷;靠近出口产业园区,物资周转量大;离城市中心区较远,土地价格较低。

18.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现已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市体系,以此为例考查城市等级体系。

(1)①能够变外部经济为内部经济,减少区际协调成本;②有利于发挥上海的经济辐射功能;有利于长三角产业的合理布局,能够根据产业链的要求.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经济效率。

(2)上海,全国最久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不具备的高级职能,服务范围不仅覆盖到整个地区,其影响还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南京、杭州,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服务范围主要是全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服务范围仍然较大。镇江、扬州、南通,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城市空间结构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教材城市空间结构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22讲城市空间结构

探究点一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点比较,见下表。

功能分区地租水平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内分异特点

住宅区中等面积最大市内和市区边缘工业革命前与劳动单元混杂,工业革命后住宅区出现并分化

工业区低面积适当集聚成片地价较低,向主要交通干线和市区外缘移动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其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因素导致分散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具有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高面积最小,呈点状或条状点状或条带状;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区内有垂直分异(零售在底层)和水平分异(零售在中间)

例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⑵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解析:⑴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发展历史和变化趋势来判断。一个城市早期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通常并没有分开,而是混杂在一起,城市中心人口稠密,甚至都没有明确的工业区、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逐渐演化为商业区,居住人口逐渐减少,工业区则向城市外缘迁移,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⑵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只要区别①、②、③功能区1990年、2005年之间的变化即可。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二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结构和原因

1.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2.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上海中心商务区的形成)

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国家高级住宅区位置的变化)

土地利用类型取决于付出租金的多少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⑶社会因素:对住宅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和宗教信仰对住宅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种族或宗教团体常会形成聚居区,在欧洲和北美表现尤其明显

⑷行政因素: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订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例2(2011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图12中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回答27、28题。

⑴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

⑵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图13中的

命题意图:⑴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难度中等。⑵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对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影响,难度较大。

解析:⑴城市地价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图中商业区应为市中心至a和b的相交点处,商业区要求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住宅区应为a和b相交点至b和c相交点,住宅区要求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区应为b和d相交点至c和d相交点,工业区占用土地空间大,土地成本高,因此要求远离市中心。正确答案是D。⑵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型交通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C,D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小布局,不符合题意。A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乙图要求。正确答案是B。

答案:⑴D⑵B

⑴对于城市功能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的高低一定要结合实际来判断,特别是功能区相交的地方.如本题判断失误则容易选择A选项。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党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⑵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解析:⑴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指日花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⑵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答案:⑴D⑵A

探究点三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多种功能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城市内各点区位的不同造成了土地价格或地租的不同;另一方面,各种功能活动的特点所表现出的付租能力的差异。地租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通达性,从与市中心的距离看(如右图):

A区为城市的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A为商业区;B区靠近市中心,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是,住宅区选择这个区位,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而工业支付的租金不如住宅区高,所以在B区形成的是住宅。C区远离市中心,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付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

例3下图是商业、工业、居住和农业等四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D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各种功能活动的付租特点。同时还应该注意让学生观察农业的曲线最后没有和横坐标相交,这一点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解析: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最强,占据市中心地带,居住用地次之,再次为工业,最低的为农业,所以图中ABCD线分别表示的是商业、居住、工业、农业。农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居住用地是城市中最广泛的用地方式。故选B。

答案:B

探究点四地域文化对中西城市建筑布局和风格的影响

封建社会阶段,由于中西方的统治权力不同。表现在城市建筑布局和风格上也有明显不同。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所以教堂往往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以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而在中国,则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城市围绕着皇宫与衙门布局。例如,明清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着紫禁城和中轴线对称分布,这充分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可以概括为: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地域文化差异一般不大

B.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是不同的

C.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围都比较大,“文化”以多要素的为主

D.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自然环境的产物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本探究点的知识,命题非常基础,同时也告诉学生对于本部分的掌握只需要作为基础掌握即可,不必深入。

解析: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对文化施加影响。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城文化也会有所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城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这幅图告诉我们,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

A.政府的计划B.昔日的土地利用形式

C.知名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2.图中OA最有可能发展的功能区具有以下特征()

A.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B.是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的功能区

C.为降低成本,正向市区边缘移动D.是学校最集中、科技最发达的地区

表1为“某城市各类土地使用付租能力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

与市中心的距离(千米)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元/平方米)

商业住宅工业

01206018

1604515

203012

30159

4006

5003

6000

3.该城市商业区外缘距市中心距离约为()

A.0.8千米B.1.33千米C.2.8千米D.3千米

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读下图,回答5—6题。

5.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城市中饮食服务店应该()

A.集中布局在④区B.都远离④区

C.分门别类进行布局D.集中布局在③区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右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判断7~9题。

7.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B.a<b<c

C.a=b>cD.a>b=c

8.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9.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2011年3月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图4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通达度B.技术水平C.地价水平D.环境优劣

11.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D.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减少

下图(左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12—15题。

12.该地区地价的变化,反映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市区地价上涨,且距市中心越近,上涨幅度越大②城市交通通达度有所提高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中④市中心为花园,城市地域结构以人为中心⑤甲处可能会出现高级住宅区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13.图中可能形成次一级商业区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14.在甲处不可能建设()

A.商品粮基地B.高新技术开发区C.奶牛养殖基地D.纯净水厂

15.该城市若反映的是右图的地价变化,则d的取值应该()

A.与a相等B.与b相等C.与c相等D.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为该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特点的形成原因。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17.(2011兰州检验)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备受关注。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1.D在距离市中心不同的地段,各项功能活动提供的地租水平不同,而土地最后由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所租用。

2.AOA地段,商业提供的地租最高,所以最有可能发展的功能区是商业区,该功能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和街道两侧。城市中土地利用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

3.B4.B3—4解析: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从付租能力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商业在与市中心的距离1千米时,依然是付租能力最高的,因此排除A选项,但在市中心的距离2千米时,付租能力为零,因此商业区外缘距市中心距离在1~2千米之间,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5.A①位于岸边,利用河流发展港口码头;②处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有水源供给,因此适合发展为城郊农业区;③处市中心,交通发达,人员流量大,因此发展为中心商务区;④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因此为住宅区。

6.C饮食店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接近消费人群,同时又要注意减少污染,因此要分门别类布局。

7.A距离市中心越远地租水平会越低。

8.B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值线与公路和河流交汇处由中心向外凸出,所以对比选项可得最佳选项为B。

9.A从图中看甲地处在城市的外缘,而作为高级住宅区考虑更多的是环境因素而不是地租原因。在图中没有反映出地势开阔的特点。虽然处在河流附近,一方面看不出河流的流向,假若流向是从城市流向甲处,则水质就比较差了。

10.由图可知,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制造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主要是因为市中心地价较高,而服务业能付出的租金较高,制造业则较低。

C

11.该城市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布更趋于集中,故城市的功能分区分化更加明显,A错;服务业在市区的密度增大,B对;制造业越来越远离市区,向远郊区方向移动,C错;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增大,D错。

B

12.D从地价曲线图中虚实线的对比可以看出,从市中心向市区,地价上涨幅度大致相等;2005年郊区地价较1985年明显上升,由此推测该处交通通达度有所提高,加上这里环境相对城市洁净幽美,从而吸引城市人口外迁,因此甲处可能会出现高级住宅区。

13.A从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可能形成次一级商业区。

14.A商品粮基地应建设在离城市较远、地价便宜的地区,以实现大规模经营。

15.B越靠近市中心,地价越高,因此abc。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d的取值可以是b或c;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处有道路交汇,交通通达度好,因此地价应该较高,由此进一步判断d的取值应该与b相等。

16.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分布及区位优势,分别考查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布局原则,回答时要注意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回答。

答案:(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地处上风向,位于河流上游沿岸;临近风景区和教育区;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利于采光,便于通风。

(4)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河流下游沿岸。

17.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区位于居民区的北面,若工业布局合理,则盛行风为南风或偏南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工业分布在河流、铁路、公路沿线。第(3)题,A地有铁矿、煤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处于盛行风下风向等有利条件。第(4)题,C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形成商业中心。第(5)题,D处风景好,地势较高,交通便利,河流上游,为高级住宅区。

(1)南风(或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 城市的边缘地区 (3)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小。丰富的水源;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C (5)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