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摘录十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腊八粥的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1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2
还未上学的小孩子,努力工作的大孩子,白发苍苍的老孩子,一提到米线,谁的嘴里不会生起麻辣酸爽的味道呢?米白色的汤汁上飘着红彤彤的辣油,晶莹剔透的米线上裹着嫩绿的香菜,看着就叫人垂涎欲滴,还等什么呢?我迫不及待的`夹起米线,一股浓郁的肉香味飘入了我的鼻孔,再喝上一口汤汁,顿时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这汤汁油而不腻,咸而不渴,是用骨头熬成的,再配上香菜、豆芽、木耳、鸡丝还有那浑身发亮的米线,可真的好诱人啊!
接着我又用筷子夹起一根米线,在灯光的照耀下,这根米线就像抹了猪油一样,用嘴吹一吹米线丝滑而又有嚼劲,筋道而又有弹性,从舌尖到舌根,我的每一颗味蕾都在跳动。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3
今天是腊月,一年一度的“节”快到了。校长付少玉为了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亲自安排后勤主任刘福军到超市购回磨莲、红绿豆、糯米、西米、高粱、荞麦等,挑选上等瘦肉,加之从家里拿来些红薯、南瓜,就这样大家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风味别致的可口腊八粥。虽然是一顿粥,可是大家吃出集体凝聚力,决心来年更要发奋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深情厚意。虽然以前读过冰心的《腊八粥》,家里也吃过腊八粥,但觉得今天的腊八粥更甜更香。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个美好的传说最有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出来,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4
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节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不但可以过个幸福的腊八节,还可以抵御严寒,过个温暖的冬天。
近几年,家乡的腊八节越过越隆重,这一天人们除了相互问候、祝福以外,亲朋好友还会聚在一起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如今的腊八节可是一个开心的节日,可是它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来历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非常勤劳的夫妻,生了一个极其懒惰的儿子,他每天在家呼呼大睡,醒来后只知道玩。邻居的一位婆婆对夫妻两说:“你们的儿子渐渐长大了,应该让他学做一些农活啰,你们是不会陪伴他一辈子的。”儿子依然好吃懒做……后来娶了个儿媳妇,没想到呀比他们的儿子还要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夫妻两的身体越来越脆弱,在他们临时之前对儿子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日子要过好,勤俭是法宝。”夫妻两死后,儿子和儿媳妇把他们的话当成耳边风,守着父母留下的粮食吃了个精光。眼看就要过年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他两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邻居们见他两可怜巴巴的,于是东家给一把米,西家给一把豆,他两煮了一锅粥,和着眼泪喝下了。从此,他们再也不懒惰了,勤勤恳恳地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每年腊月八日,他们总要煮上一锅煮来提醒自己。
当年那一碗粥会是什么味道呢?甜的?咸的?还是苦的?我想一定是五味杂成吧。腊八节的来历深深的打动了我,为了感受腊八粥的味道,我和妈妈一起煮了一锅腊八粥。当我将各种杂粮放入锅中煮时,我不停地观察,不停地搅拌,也不停地兴奋,最终,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呈现在我眼前。我想,这个冬天一定不会寒冷了。
腊八节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传统节日,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节日。这一天喝了腊八粥不仅可以抵御寒冬,而且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勤劳才能致富,懒惰只能坐吃山空。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5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年腊八节的前夜,妈妈和奶奶便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供一家人品尝。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可以吃了,怎么还没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我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
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6
每逢腊月初八,我都会想起姑姑家过腊八节时热闹的场景。
腊月初八定是在冬季,新疆这个时候一定是银装素裹的。厚实的雪总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犹如西北人墩厚、豪爽的性格。
姑姑家每年腊八节,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莫过于一大清早睡醒时方可听见的那余音袅袅的念佛声及空气中飘来烧香的味道。整个室内烟雾缭绕,诵佛之声声入耳。于是,我便顿悟,今年的腊八到了,年的脚步声近了。
如果不赖床,还会看见奶奶长跪在观音菩萨像前,为全家人祈福求平安的情景。有时,一旁的我也会被奶奶拉去拜观音,许愿。我也学着奶奶跪在菩萨前,很是一番认真,悄悄的说了很多心愿。
当佛香燃尽后,烟雾散去后,便传来阵阵粥的清香。那应该是姑姑在煮腊八粥了。如果说,之前我还不敢断言今日定是腊八,那么,闻到这粥的清香,那一定是腊八无疑了。
这回,伴奏的是我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姑姑家的腊八粥又与别处的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姑姑家的腊八粥,以稠、料足、种类多、量大见长,这也是姑姑向来引以为豪的地方。
记忆中,姑姑家的腊八粥是黑色的,因为放了足量黑米的缘故;记忆中姑姑家的腊八粥是粘稠的,甚至让人误以为那是干饭;记忆中,姑姑家的腊八粥是细软的,食料被泡了一整天,又煮了半天的时间,即使是平日里“坚强”的绿豆、红豆此时都软绵绵、懒洋洋的“入口即化”地在那里簇拥着等着你去品味;记忆中姑姑家的腊八粥是食料丰富,五花八门的,而且一次还会做很多,往往能够吃很多天,姑姑常笑称,每年一过了腊八,往后几天都省了她做饭的功夫;姑姑家的腊八粥味道一般都很平淡,吃时总要放很多白砂糖进去,这大概又是姑姑家吃腊八粥的一大特色了。总之,姑姑家的腊八粥,味道独特,吃法特别,食料丰富,老少皆宜,年味十足,更少不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快乐。
姑姑家的腊八节,除了一大清晨的'礼佛祈福、做腊八粥外,当然还要准备许多菜,摆起宴席。于是厨房里传来的碎碎的切菜声,油锅里的悉嗉声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时腊八节的时候,奶奶会回忆之前的往事,然后给我们念叨几句,让我们常有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传统年代的错觉。仿佛我们也是那些个扎着长辫,手里纺着布,包着小脚的阁中闺秀。腊八这天,奶奶也总是很是高兴,一年之中,她能如此津津乐道的讲起那些个陈年旧事,大家都认真倾听的日子并不多。
姑姑家的腊八节,嘈杂中不失了宁静,世俗中不失了古韵,平淡中不失了年味。如同腊八粥一般,丰富,粘稠,让人记忆犹新。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7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
东西生明,时光速流,又是一个春节即将来临,在春节来临之前,第一个小节便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八,按家乡的俗称叫做“腊八”。“腊八”在我的印象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腊八”这天要吃“腊八粥”哦,每逢此时,一股久违了的香甜也会萦绕在唇齿之间。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如今时过境迁,“腊八粥”已不再是孩子们垂涎的美食了。虽然现在腊八粥用的料已与以前大相径庭,什么桂圆、莲子、枸杞、蜜饯等既营养又保健,十分讲究,但我吃来却总感到少了几样味道……
哦,当我在纷繁俗尘的生活中一身疲惫时,我多么想沐浴在母亲那温暖的目光里再吃她做的一碗“腊八粥”哟!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8
你们谁知道腊八粥是什么做的?我知道它是用白米、糯米、小米、菱角、红豆、大枣等做的。还有一些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葡萄装饰,使腊八粥更加细腻可口。
我也知道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佛伽莫夫原本是印度的王子,后来出家了。有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和疲劳而晕倒在地。一个牧羊女用全谷物和野果煮粥喂他。释迦牟尼得救后,发现粥很甜很好吃。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农历二月初八成佛后,佛教徒称这一天为“步行节”。一年中的这一天,寺庙里的和尚举行诵经活动,效仿牧羊女用谷物和水果煮粥拜佛。这个习俗慢慢传到民间,就成了腊八节,这一天煮的粥就叫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我省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人,名叫拉巴,从小养成了伸手拿衣服,吃饭张口的懒习惯。后来他结婚了,娶了他那个懒如腊八的媳妇。拉巴的父母去世后,他们被教导要努力工作,勤奋生活。但是他们不听父母的话,所以不养鸡,不种地。没多久我就吃到了父母留下的食物。腊月初八,锅里没米,灶下没柴,拉和老婆只好扫店底。凑些杂七杂八的吃的,熬一锅粥。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后悔没有听父母的话。为了记住拉巴的教训,以后人们会每天煮杂粮粥,鼓励自己勤俭持家。
现在河北民间还保留着这个节日习俗。人们吃腊八粥,而不是拜佛,已经成为一种简单的节日习俗。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9
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呵呵。
今天又到腊八节,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晕头转向如我的人是记不清这些日子的。一早起来,我用高压锅做了小米粥,煮了鸡蛋,这才跑到网上,这也算一种统筹安排时间的方法吧,做饭上网两不误。看到考试吧社区首页有关于腊八的来历,教做腊八粥之类的帖子,这才恍然,原来是腊八啊。
曾经,我也很喜欢喝腊八粥。母亲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不需要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母亲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母亲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母亲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今天又到腊八节,我希望所以的人都能够过一个快乐的腊八节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腊八这天采来的映山红花(就是野生的杜鹃花),放到瓶子里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定盛开。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鲜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里有一瓶子盛开的鲜花也不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郊区……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腊八这天采来的映山红花(就是野生的杜鹃花),放到瓶子里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定盛开。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鲜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里有一瓶子盛开的鲜花也不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郊区的东山上,踩着没膝的积,登山爬砬子去采那些干枝的映山红。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丫头,也是够龙性的了,干脆就没想到,山上会出现什么野牲口,会随时有坠崖的危险。由于山上的太深,到了家以后,每个人都湿了半截裤腿子,被风打过,冻得硬梆梆的,当然也免不了被家里人责怪。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伺弄得精心,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瓶子的花啊,开得那叫欢实呢?我也终于有了一些成就感,家里人也为这盛开的鲜花感到节日的喜庆。
还记得在同学家吃过一种绿色的大蒜,酸酸的,很爽口。尤其是吃油腻菜肴时,用它做辅餐,那是相当得味。同学的妈妈说:腊八这天,把剥好的大蒜瓣放到白醋里浸泡,到了春节时,大蒜就变成了翠绿色,叫做“翡翠蒜”,也叫做腊八蒜。名字好听,也很喜庆。从那以后,我们家的餐桌上就多了这道菜,当然也是我的杰作。
小时候经历过的事物,永远地留在记忆的深处。这欢乐的腊八,这的童年记忆,如今都远远的离去,只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还让我酸酸地想起。
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 篇10
从我很小的时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由红枣、糯米、桂圆、花生、葡萄干等很多种干果粮食一起熬成的。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由于放了红糖,也非常甜,真是两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锅腊八粥,就是我们一大家子每人喝两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说过,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气,喝多了奶奶开心。
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最讨厌的一天。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喝腊八粥,可是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每年都得喝这种粥,慢慢地我就讨厌喝腊八粥,可是奶奶有办法让我喝腊八粥,奶奶说:“你要是不喝腊八粥,我今年不给你压岁钱。”天呢,奶奶没压岁钱怎么行呢?所以这腊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为了压岁钱我一定要坚持住啊。
以上就是《腊八节作文结尾优秀段落(摘录十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小班腊八节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