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选八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4-09-26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选八篇。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16个,会写其中的8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1、播放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播放录音,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利用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三、认识生字,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面,学生试认。

2、教师领认,强调读音。

3、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生字读音。

四、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1、观察各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议一议,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3、教师指导难写的生字的书写。

五、学习生字,读准生字。

1、出示认读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懂得大自然的美是要靠大家去保护,要有环保意识。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难点:理解“当着百灵鸟的面……我觉得羞愧”的意思。

1、听写生字。

2、抽查认读生字。

二、播放录音,感知课文。

1、听录音,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画出课文中有多少个自然段。

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本文中讲了哪两个人?

3、教师范读2-4自然段,回答问题。

(1)他们到森林里去玩,带了什么?

(2)他们听到了什么?

4、默读第5-8自然段,理解莉莉说的话。

四、读读课文,感悟升华。

1、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在今后,我们的行为举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了解溪水两次变化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溪水变浑的原因。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两幅。

2、课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

小兔的家门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溪,溪水又凉又甜。一场雨过生,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弄个明白。

二、自读课文,自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自学情况。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停、坑读后鼻音;

澡、栽读平舌音;

泥读鼻音。

3、向难写的字挑战。

提示:

坑、培左边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横要变成提。

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变成点。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把有关句子记上记号,再读一读。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读的内容板书: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溪水为什么变浑又变清)教师相机在短语后边加问号。

浑浑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四、课堂作业

1、书写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桌讨论:溪水为什么会变浑又变清?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体会“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一样值钱……”“因为这只小狗最需要关怀。”两句话使学生明白要学会珍爱身边的每个生命,要学会关注、同情弱者。

2.会认11个字,会写7个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了解文中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相关提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一样值钱……”“因为这只小狗最需要关怀。”两句话使学生明白要学会珍爱身边的每个生命,要学会关注、同情弱者。

教学难点:

能结合相关提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18个生字卡片,课后第一题出现的词语卡片。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有宠物吗?它是什么,能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吗?下面老师讲一个宠物店里的故事。(老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认读11个生字(出示卡片)。

2.请学生出声读文,并在书中画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3.学习生字。

店形声字,从广占声,从广表示房屋,占声由占据的意思。店本是放物、卖货的地方。

钱形声字,从金声,是偏旁与声符简化的合体。从金表示金属所制,从二戈,戈是武器,声含有铲伤之意。钱的本意是铲,即挖土的农具。古代以农具钱为交易媒介,后来制货币也模仿钱的形制,现在的货币多为纸币。

哨形声字,从口肖声,从口表示口形物,肖声含有小意。哨的本意是细狭的口。引申为驻兵防盗之口。后来把细口能发出尖声的东西叫哨子。

刻形声字,从刀亥声。刻的本意是用刀削木,故从刀。引申为刻薄、苛刻。

若会意字,甲骨文像人坐着双手上举理顺头发的样子,以此表示顺意。小纂讹变,把头发和双手形变成草字头。并因为若有顺意,人在表示顺意时答应的声音也用“若”表示,故加口形。若的本意是顺从。

最形声字,金文从月取声。月是帽的象形字,表示冒险的意思;取声含有夺取之意。最的本义是冒险夺取。冒险夺取往往功绩卓著,故把功绩居首位叫最。

三、再读文了解文中主要内容。

1.请同座一起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同学默读课文,了解文中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写7个生字。

2.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和一个部首“丬”。

2、能正确的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积累有关体育项目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体育课,你在体育课上都做些什么呢,无论我们

是跑步和还是做操,都是让我们的的身体更健壮

板书课题 《让我们更健壮》。

1、引出(壮),部首“丬”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生组词。

出示(健壮)词,认读(健)学习“健”字。采用比较法,把“健”和“建”在字形和字义上作比较,扩词组词。

2、用(健壮)说一句话。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和一个部首“丬”。

(2)能正确的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搭配。

4、出示自学提纲。

(1)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正确读出每种体育运动。

(2)同桌相互合作识记生字。

二、自学探究5分钟

三、精讲提炼

1、同学们,你在文中都看到了哪些体育运动?你能正确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词语。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接下就让我们走进体育世界,说一说你都认识了那些体育运动。

(1)出示打羽毛球。

读词语,认识羽和球,“羽”用字理识字来记,“球”用形声字来记打篮球。

用组词比较的方法区别“篮”和“蓝”打棒球。

师讲解棒球特点,学习“棒”木字族的字。

篮球、羽毛球、棒球、这三项运动在玩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打)。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学习生字“打”。理解字义、扩词。利用字谜感受形声字特点学习“球”。

(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球,女排球在世界夺得五连冠,足球至今还没有在奥运取得成绩。)

(2) 出示踢足球。

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学习“踢” 动作识记。

(3) 出示投标枪。

学习“投”和“标” 给“标”扩词。看图 坐一坐 看谁做的更像。

(4)出示掷铅球。

做动作理解。

(5)出示拳击。

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第一位拳击世界冠军邹市明,学习“击” 第三笔是竖。

(6)出示跳皮筋。

说说跳皮筋的乐趣,学习“筋” 筋疲力尽。

(7)出示练武术。

学习“术”。

(8)出示溜旱冰。

区别 “汗和旱、汉”。

我们战胜了干( ) 今天天气真热,我们留了许多( ) ( )族人真多。

(9)出示玩单杠。

学习“杠”。

四、复习巩固

同学们边看图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如果离开图你还认识吗。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词卡。

五、给生字分类。

按结构分类。

六、指导书写。

壮 球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8个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8个字。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3、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 保护 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认识。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七)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10个。积累词语13个,积累句子1句。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节。

3、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4、了解作曲家海顿的智慧和才能,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朗读课文。

2、 学习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分层目标:

1、 能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提出问题。(后)

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激发学生运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中、优)

教学过程:

一、 认知冲突:

1、 播放音乐《告别交响曲》。

随机出示:舒缓 美妙绝伦 凄婉

2、 这首曲子的作曲是谁,介绍海顿。

3、 这首曲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

4、 出示课题:38优雅的“请假条”

齐读课题。

查字典理解“优雅”

“请假条”上为何加上双引号?

二、 主动探究

(一)初读课文,学习其他字词。

1、 快速阅读,自己解决字词。

2、 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聘

(二)精读课文,解决疑问。

1、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 学生交流。

1) 介绍奥地利及圣诞节。

2) 你知道这张请假条指的是什么?板书:《告别交响曲》

3、 重点学习第五节。

1) 师再播放乐曲,学生默读课文,感受当时的情景。

2) 体会其中形容词的意思。

3) 指导朗读。

(三)学会质疑。

1、 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

2、 同学讨论。

3、 解决问题。

三、 实践运用

1、 加部首组词

巨( )( ) 爵( )( ) 虫( )( )

2、 听写句子

四、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音乐家的小故事?说一个给你的伙伴听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19课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敕勒歌》语文教案

敕勒歌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还能看到什么?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敕勒歌

危楼高百尺苍苍茫茫静

手可摘星辰高(辽阔无边)

不敢高声语草低见牛羊动

恐惊天上人(茂盛肥壮)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选八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