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发表时间:2023-09-29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关于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 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 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2

数学:复习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

2、能将10个物体用不同的形式排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三组蘑菇大卡片(如图)。

(2)每组一份工字钉(30~50个,颜色、大小各异),每人一块泡沫板。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操作材料练习。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复习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

★引导语:春天来了,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只小兔都找到了许多蘑菇,心里很高兴。可是,它们都说自己找到的蘑菇数量最多,结果争吵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告诉小兔们谁的蘑菇数量多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出示三组蘑菇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并说说自己的点数方法。

★小结: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横着排的、竖

着排的,还有堆在一起你的。输的时候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注意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三组蘑菇我们一一数数就知道它们都是一样多的,每只小兔都找到了10朵蘑菇。

2、集体操作,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

★引导语:你们能用10个蘑菇摆出和刚才三组图不一样的图吗?

★引导幼儿观察之前的三组蘑菇图,设想不同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每次用10个蘑菇(工字钉)在轻泡板上插摆出自己设计的图样,并与同伴交流蘑菇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启发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证明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是一样多。

★小结:不管蘑菇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怎么变化,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10个。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和守恒知识。

4、结合教育挂图集体讲评。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3

课题:学习8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认识8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有8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8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小羊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8只不同的小动物,有8节车厢的火车或有8棵小树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谈话,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8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8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3、游戏:坐火车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4、游戏:排队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8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是认识8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顺序性和方向性。设计过程有三个环节,环节设置及课程难易程度符合大部分幼儿的年龄特点。环节中幼儿操作部分居多,积极性及参与性颇高,幼儿基本达到本次教学目标。教具新颖,准备充分。在坐火车和住高楼的环节中,幼儿能理解序数的意义,即第几。但是,活动中发现,幼儿对于序数方向性的把握不够完善。左右、上下等空间概念还有待提高,出现方向模棱两可的教学反馈。有个别(2-3)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虽然积极举手,但上台操作后总是出现错误,归根结底还是方向的错误。在今后的教学环节设计中,因首先明确方向,让幼儿开始时就对方向有清晰地认识,尽量减少方向性的错误概念。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智力宫"的游戏活动,使幼儿能根据两组物体不同排列的变化,正确点数8以内数量的物体。

2、让幼儿学会观察的方法,掌握观察的顺序,培养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环境创设

智力宫的游戏场景(中型积木、贴绒卡片、各类8以内物体卡片、各种玩具若干。)

三、教学进行

(一)出示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小兔子今天要给小朋友当回向导,带你们去参观'智力宫',看谁参观时观察得最仔细,最能动脑筋,小兔子就和他做朋友"。

(二)参观智力宫,了解8以内数的守恒。

1、第一智力角:大小相同的积木排成稀密不同的两排,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从前往后,仔细的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第一牌积木和第二排积木哪排多?哪排少?

幼儿观察后回答,如有不同意见,引导幼儿点数后,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小朋友们讲得真好,这两排积木大小是一样的,但一排摆得稀,一排摆得密,它们都是4,是一样多的。

2、第二智力角:大小不同的皮球各5个,摆成稀密不同的两排。

提问;第一排和第二排皮球哪排多大?哪排小?大皮球多,还是小皮球多?为什么?

幼儿通过点数、默数后,告诉观察的结果。教师不断的用语言激发,调动幼儿观察和求知欲的兴趣。

教师总结;大皮球和小皮球一样多,都是5个,只是它们的大小不同,稀密不同。

3、第三智力角:出示小兔子带给小朋友的礼物,每人一张卡片。

(1)请幼儿每人取一张小卡片,仔细观察卡片上的两组物体哪种多,哪种少,还是一样多,为什么?

(2)幼儿交换卡片互相讨论并说出原因,(每张卡片上所画的物体不一样,大小各异,排列形式各异。)

4、第四智力角:小兔请小朋友看节目表演。

(1)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唐老鸭和米老鼠跳舞的场景,第一次跳舞先排成一排纵队,然后排成一排横对,引导幼儿观察,谁多,谁少?一样多吗?为什么?

(2)第二次跳舞散乱排列,引导幼儿观察,谁会想到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朋友看得真好,唐老鸭和米老鼠跳舞时,不管怎样改变他们的排列形式,他们的数量没有变,都是8

四、幼儿动手操作联系,进一步掌握8的数守恒。

小兔子带小朋友进迷宫:迷宫内设有各种玩具、实物、教具,让幼儿通过摆弄实物,不断变换排列形式,进一步巩固认识一组物体的数量不受排列形式、大小的影响,他们都是一样多。(摆弄时,教师不但巡视,提醒幼儿互相讲述)

五、结束

小兔说:"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学到很多本领,小兔子真高兴,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小兔带小朋友出智力宫。

反思:这堂课组织得很成功,活动过程通过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深刻的把握了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充分反映出了教师对新《纲要》的理解和贯彻。对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本次数学活动的设计和编排,遵循了科学发展观。实质性的促进了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5

中班10以内数的守恒数学教案是一种针对幼儿在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计数、归纳总结、探究规律的思维能力。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这一教案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班10以内数的守恒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幼儿将能够:

1.对1-10的数进行归纳总结,探究数的组合规律;

2.了解数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守恒规律;

3.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

1.数的归纳总结

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逐渐掌握1-10的数,将这些数进行分类,形成数的序列和规律,初步了解数的大小关系。

2.数的加减法

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幼儿逐渐观察和探究数的加减法规律,建立幼儿的数学概念。

3.数的守恒规律

教师通过游戏和实例的演示,引导幼儿探究10以内数的加减法守恒规律。深入了解数的加减法规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设计

1.教学前期环节

在教学前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数码卡片和数轴等教具,引导幼儿对1-10的数进行分类和总结,了解数的序列和大小关系。教师引入数的加减法,通过实例的演示帮助幼儿了解数的概念。

2.教学中期环节

在教学中期,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探究数的加减法规律。通过游戏和实例的演示帮助幼儿掌握加减法运算。

3.教学后期环节

在教学后期,教师通过游戏和实例,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数的加减法应用和守恒规律。通过加减法题目让幼儿尝试解答,培养幼儿计算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游戏和实例的演示,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数的守恒规律。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创造教学情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游戏和实例引入教学内容,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数的加减法和守恒规律。

2.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提示和启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幼儿探究数的加减法规律和守恒规律,帮助幼儿积极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游戏引导、提示和启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趣的游戏和实例,帮助幼儿深入了解数的加减法和守恒规律,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和信心。

五、教学评价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评估,教师可对幼儿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幼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中班10以内数的守恒数学教案是一种优秀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创造情境、启发思考和有趣游戏等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数的加减法和守恒规律,并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好习惯。这一教学方法为幼儿园数学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教学支持,有助于幼儿提前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6

活动名称:数字邻居

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前后数字多1或少1的关系。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1:16数字卡片各一张。2:动物胸饰人手一份,积木房6间.

活动过程:

一:坐火车.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1、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票子上的号子坐不同的车厢.

2、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哪个车厢乘客多?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3、教师小结

二:按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三: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是6的小邻居

3.鸭子是2的小邻居

4.熊猫是1的大邻居

5.蝴蝶是5的小邻居

6、小猫是5的大邻居。

四、游戏:数字找邻居

1:老师出示数字,分别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2: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去找大邻居或小邻居。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自然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1",比它后的一个数少"1";

(2)在比较数量多少的基础上,能掌握6以内的相邻数;

(3)发展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磁铁各7个,大数字卡1-7,小数字卡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请来了好多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磁铁宝宝,让我们数一数有几个磁铁宝宝。

教师指导幼儿手口一到的点数。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比较数量的多少。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磁铁各六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磁铁不动,让三排磁铁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提问:"怎样才能排得到?"

教师指导幼儿让三排的磁铁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三、分享经验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让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摆在桌面上。

提问:"比6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6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教师引导幼儿6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6少1的5,排在6的前面,一个是比6多1的7,排在6的后面。

四、幼儿再次操作

玩一玩、摆一摆。

组织幼儿讨论6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雪花片、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提问:"6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6的好邻居是5和7。

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五、活动延伸

在玩一玩、认一认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雪花片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绘画。

中班数学教案7以内数的守恒 篇8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数,能排除大小、排列的方式影响准确地判断10以内的物品的数量。

2、发展幼儿观察点数能力和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10以内数的守恒

2、教具: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一幅春天的景色图:春天里有的东西。

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有什么?

2.教师:春天小花儿开了,大树绿了,有很多朋友喜欢出来玩,

数字也要来和它们交朋友了呢,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们吧。

二、观察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课件演示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大小无关

1.把大小不同的球分别排成两排,请幼儿观察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2.把大小不同的汽车分别排成两排,请幼儿观察比较,他们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三、观察感知物体的数量与排列无关

1.将10只小熊进行无序排列,让幼儿观小熊的数量是否改变。

2.将10只小兔子进行无序排列,让幼儿观察兔子的数量是否改变。

四、幼儿感知操作

请幼儿把小花,进行拼摆,并观察自己的和小伙伴的小花是不是一样多,摆的造型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