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5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5-27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5篇。

准备一份不错的教案,才能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案有利于培养教师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经过88教案网的编辑反复整理筛选我们最终推出了最新的“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篇1

新学期伊始,备课组长俞根英老师安排我上一节组内课。我选定的课文是四(上)的《爬山虎的脚》。初读这篇课文时,感觉作者文笔优美,观察角度独特,新颖。但这么优美、精准的语言文字将如何感染孩子们,让他们也能够感觉到作者用词的讲究,观察的细致。自己当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设计了“整体感知课文――细读爬山虎叶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的教学程序。

如:在细读爬山虎叶子特点的时候,我首先组织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其次,再引导学生看插图,重点理解“新鲜”、“一顺儿”、“均匀”等词语。

最后,指导朗读,读出叶子的美来。

再如:在对“爬山虎的脚如何向上爬”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3.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4.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设计,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堂。原本以为只要自己用情朗读,精心讲解,加上课堂中教师随机的调控,完全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美好的预想。可谁知,初次在402班试教,由于对教材挖掘过浅,课堂平淡无奇。

“学生为什么没有进行深入地阅读,精彩的感悟呢?”我疑惑不解。

下课后,组内的各位老师针对着我所困惑的问题,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吴红花老师中肯地说道:“这节课,对于刚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觉得还要分清课时。第一课时就只讲第1、2自然段。主要让学生感受到爬山虎叶子的鲜艳、美丽。”“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爬山虎多美啊!叶子绿得那样新鲜,那样惹人喜爱。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来展现,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品味中华语言文字的美。”汤华菊老师真诚地说道。“我同意刚才两位老师的看法,一定要感悟这些语言优美的地方。我个人认为,朱老师你要抓住第2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进行感悟。”“对!欧老师说得很对!就要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来感悟语言的特色,感悟作者的情怀。”俞老师说,“像文章中的‘均匀、新鲜、一顺儿’等词语,都要进行恰当地感悟。在这样的感悟中,自然就可以感受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那具体的感悟方法又是怎么样的呢?如何具体操作?”我说道。陆主任娓娓道来:“‘同学们,你们看叶老先生笔下的爬山虎多美啊!想读一读吗?那好,就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读着读着的时候,哪个词语一下子映入到了你的眼帘,使你的心陶醉了,就把这样的词语圈出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小朱啊,你看,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到了文本语言的感悟中去了。然后,再组织学生汇报,谈自己读书的发现、体会。到这儿还不行,还要引导学生带着刚刚领悟到的情感来读一读,用朗读的方式展现出来。那就可以实现‘朗读――感悟――朗读’的体会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目标了。”……整个讨论的过程,每个人意见的提出是那样亲切,如一缕清新的风拂过心间。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反复诵读《爬山虎的脚》。叶老先生在写作的时候,条理多清晰啊!在写爬山虎叶子的时候,先是从叶子颜色的变化来写的。叶子从“刚长出来的嫩红到不几天后的嫩绿,然后到那种新鲜的绿。那是怎样的绿啊?那就是――翠绿啊!”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细致的读书,细细地品味!叶老先生除了写了叶子的颜色变化以外,还留意了叶子的形态。虽然他只用了两句话,但是却给我们呈现了生机勃勃的叶子。那样美丽,那样清新,那样醉人心扉!这既能够看出叶老先生观察得细致入微,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爬山虎叶子的鲜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一顺儿’、‘铺’、‘均匀’和‘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这样的地方。然后通过换词的方法来体会作者‘漾’这个词语用得精准。我马上投入到了教案修改过程中。

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描述。

2、生叙述,师指导。

3、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文体,细细品味作者是怎么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点拨:爬山虎叶子颜色最初是________,逐渐变成了________。长大后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2)在备课的时候啊,朱老师读着书的句子,读着读着,就被大自然神奇的魔力给震撼了。你们知道,是哪些句子吗?

投影出示: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一顺儿”是怎样的?“均匀”又是什么意思?从书中的语句找找,归纳总结一下均匀的意思。(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与比例相同)这么多的叶子,作者用了一个动词“铺”来描绘。这些都是从静态上来写的。

(4)除此之外,作者还观察了微风拂过后,动态中的爬山虎的叶子。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漾”还可以换成哪个词呢?(荡、卷、翻)

B、作者在写爬山虎叶子的形态时,既观察到了静态的叶子,也观察到了风拂过后动态的叶子。这样一动一静的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C、作者把普通的爬山虎的叶子写得非常可爱,下面,就请大家伴着乐曲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吧。

D、积累这段的优美文字。

我带着调整好的教学方案走进了405班。这节融合了组内各位老师的智慧的教学设计,此时是那样清晰明了。这堂课中,学生精彩地品读着那铺得均匀的爬山虎的叶子,语言那样灵动,感情异常饱满,朗读极其投入。在这堂课中,我情感激昂地演绎着备课组内全体老师智慧、灵动的教学设计。在课堂结束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甘甜。

在第一课时已经趋向成功后,接下来,我便满怀信心地走进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然而,在上课时,可能由于自我预设的过于完美,教学设计还不够贴近学生实际,没能顺学而导,因此,又出现了问题。学生在理解“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时,理解不深刻。课堂的生成语言干涩。在下课后,追求完美的俞老师再次提出要求:“小朱,你还要再次深入解读文本,弄清楚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调整好后,明天到我们班来上。”

此时,想在课堂教学有新突破的我,听到了这句话干劲十足。于是,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爬山虎的一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经过反复阅读这篇文章,细细研读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我终于明白了“爬山虎的一脚”――就是“爬山虎的脚先触着墙,六七要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随之变弯曲,把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在想通这个问题后,对于“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理解自然就清晰明白了。

次日,当正午温暖的阳光照射在403教室窗前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教室。与学生展开了愉快的对话。在具体感知“爬山虎如何向上爬的过程”环节,我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先读通第4自然段,然后找出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词,模拟着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来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就是这样一个随机的课堂设计,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对于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非常感兴趣,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了。他们在小组内认真地模拟着各种动作。这使得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词语的含义。然而,对“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话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上。为了能够让他们真正理解,我将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那些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那些动词写在了黑板上,说道:“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样’指的是怎么样呢?”同学们在老师问题的启发,如大梦初醒,恍然大悟的表情让我感受到他们此时才真正明白了“爬山虎一脚”的含义。于是,我相机进行了小结并分组朗读,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第一脚齐,(第一组读);再爬一脚(第二组读),再向上爬一脚(第三组读)。它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在一次比一次的深情朗读中,爬山虎似乎真的在一步步向上爬,学生的眼前似乎真的看到了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最后,我小结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我这样的总结,很好地将文本的前后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文本处理始终保持在一相整体上。

现在,每当回顾课堂中那一时刻,我的内心里仍然充满喜悦。我为自己的成长而喜悦,为周围那些智慧的人给予的智慧的指导而喜悦,为我们这个团队精彩的金点子所散发出的智慧的光芒而喜悦!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叙事

在常规课堂教学听课中,我进行了《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课前我设计了以"绘画"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绘画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48名学生,有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在文中第三自然段读出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你能动手画一画吗?"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能!"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几分钟过去了,教室里开始发出同学们的交流声。我巡视了一下,基本掌握了结果:全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感到为难,即便是画出来了,画得也不准确。于是,无休止的讨论,在读书找依据,再讨论····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中出现了问题。

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明显地暴露出了学生对内容不完全理解的漏洞,同时也暴露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的漏洞。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安排这个自控,教师会以为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已经掌握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了,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通过教学实践,也使我反思了学生画不出爬山虎的脚的原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

文章第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什么样子,另外,第四自然段也有一些关于爬山虎脚的样子的介绍。但是,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读懂第三自然段,因此,有不少学生认为爬山虎的脚就是“六七根细丝头上的小圆片”。

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

学生没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如果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的变化。

教师在备课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估计过高。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较常见,我以为学生对爬山虎比较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没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过很多次实践证明,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从而使我及时修改了教案设计,为了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内容,确保教学质量,我又安排了一节语文课。具体做法是:1、重新品读第三、四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⑴ 叶柄的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生长位置,爬山虎脚的样子)

⑵ 细丝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爬山虎脚的颜色是嫩红的)

⑶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爬山虎的脚好像长出"吸盘"了)

2、观看爬山虎的图片、录相和投影,增强对爬山虎的直观认识。

3、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实物。看出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以及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的。

4、学生重新再画爬山虎的脚,展示画得好的学生的图画,进行强化。注意位置不要画错。(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篇3

《爬山虎的脚》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部分,学生先自读并提出不懂的地方。读完后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引导他们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细丝怎么变成小圆片的?为什么细丝巴住了墙,就弯曲呢?……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爬山虎爬墙的动画,同时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看完动画,有学生提议:我们自己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吧!按照学生的提议,分小组表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演完学生就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分泌的黏液,让小圆片紧紧地巴住墙,由于“巴”产生的力量,使细丝弯曲,这样,细丝就拉动与它相连的嫩茎,嫩茎就朝墙上靠拢并贴在墙上。

这样就完成了“一只脚”爬墙的过程。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学生通过自己表演,真实地感受到了“触、巴、拉、贴”这几个动作的连续性,而且深刻地体验到这几个动作的内在力量,同时还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体会到作者用词精确性。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要在实践中去摸索一些方法,尽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的同时,语文素养获得较大发展。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篇4

《爬山虎的脚》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这篇课文的学习对象是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形象思维来完成的,所以单凭教师单一的讲解,学生可能存在很大的`疑点,如本课的疑难问题,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上课前我针对本班学生特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占均匀漾柄蜗蛟”;积累词语“舒服均匀空隙叶柄蜗牛蛟龙痕迹”。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

本文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设计时,我紧紧抓住课文重点的两个部分,即“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它是怎样爬的?”展开教学。

课堂上我设想让当学生总结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后,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了爬山虎脚的样子后,再和学生一起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在设计“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这一环节时,我预设学生找到爬山虎爬墙这一自然段说说意思(学生: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向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并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通过填空形式写出来后,把爬山虎爬墙的四个动词进行分解,通过图文演示、解说,把它怎样爬的过程具体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落到了实处。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演示中理解抽象的语言,这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心细致观察事物的特点,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真正主人。

课堂上我通过填动词、配动作、说特点、动手画作为有效的铺垫,进而进行同伴间相互介绍,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感悟与语言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也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同时,我有的放矢地引导、渗透,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观察事物的,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有顺序地写下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各环节的目标,我依次安排了学生的自读,展示读、体会读等。通过反复地读,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这些环节的设计,没有让学生脱离文本地单独理解,而是放在语言环境中,通过读来加以理解。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拓展的开始。这堂课启发学生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体会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所以在作业布置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分层练习:

(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爬山虎的自述”。

(2)仔细观察一种植物?以“的秘密”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篇5

【案例】

语文课上,我教学生学习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学生很快地找到了: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我让学生读读后,问:“你喜欢这几句话吗?”

学生们都说喜欢,我又请几个同学美美地读读喜欢的部分,后又集体朗读了一遍。

时机成熟了,我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因为这几句描写得十分细致,写出了叶子的特点。”

几个学生受到了启发,一个学生说:“这些描写突出了叶子多、密的特点。”

“你们是从哪些词中读懂这些特点的?”

“从‘铺’和‘不留一点空隙’可以看出爬山虎的叶子多且密。”

我又问:“作者笔下的爬山虎还有别的特点吗?”

有人站起来说:“从‘一顺儿’和‘均匀’可以看出爬山虎叶子铺得整齐均匀。”

我很贪心,继续微笑着、期待地看着他们。

这时,一个学生说:“我从‘漾起波纹’也看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得很有规律。”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让学生再次朗读句子,并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突现出来。

学生读完后,我话锋一转:“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叶子写得这么好呢?”学生这下可被我问住了,这是我意料之中的。

我继而又问:“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曾学过叶圣陶的一篇美文吗?”

学生们纷纷回答:“是《荷花》”

“对!还记得最美的几句吗?”

几个学生陆续站起来,背出了文中描写荷花形态和作者由荷花所联想的句子。我出示《荷花》的2、4小节,让学生集体有感情朗读一遍,并要求边读边想想两篇文章都写得这么好,叶圣陶到底有什么秘诀。

学生极认真地读着、思考着……

刚读完,就有学生举手了:“老师,我发现叶圣陶之所以能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经过了细致地观察。”

“对呀,没有真实地、细致地观察怎么能写得这么详细、生动呢!这是叶圣陶写作的第一秘诀”。

一学生又说:“我还知道叶圣陶的第二个秘诀!”

我故作惊讶地问:“哦,那第二个秘诀是什么呢?”

“是想象。你看,他写荷花:看着看着,他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接着是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而写爬山虎的叶子时,他说‘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这些都是作者由眼前景物所产生的想象。”

我和学生兴奋地为他鼓起了掌。

“你们还能发现别的秘诀吗?”

大部分学生开始摇头。我卖起关子,说:“这个秘诀,叶圣陶已经告诉我了,当然也告诉你们了,不信再读读这句话”我出示了“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刚读了一遍,有同学信心十足地高举起了手。

一个学生说:“我从‘好看得很’看出作者很喜欢爬山虎的叶子,所以才会写得这么好。”

另一个说:“我也认为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喜爱之情来写这些植物的,这应该就是叶圣陶写作的第三个秘诀吧。”

我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真棒,真实情感地投入的确是写作成功的决定因素。现在谁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发现的叶圣陶写作的三个秘诀。”

学生纷纷举手,一时不知叫谁好,只得改为集体回答:

“一是──”

“细致地观察。”

“二是──”

“丰富的想象。”

“三是──”

“真挚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观察身边一种事物,试着写一篇情浓意真的观察日记,行吗?”

“行!”同学们自信地响亮回答。

【反思】

课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使阅读教学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今天的尝试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回顾中国的语文教学历史,近点,解放后,受苏联一位语文教育“专家”的影响,我们把鲜活的语文学习,变成了抽象、干枯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后来,又受美国的影响,语文课也搞了许多“标准化”试题,折腾得实在不成样子。这是“高科技”污染。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特点的重要表现──学生作为一名学习者,一名读者,在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中,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生成自身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体味到文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为写作打下牢固的根基。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自我发现中寻找独特的认识、感受,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使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欣喜地发现了叶圣陶的“秘诀”,有了这三个要素,何愁学生写模式化、概念化的虚假作文呢?实事也是这样:第二天,许多学生交上了一篇篇充满个性的观察日记,他们把自己纯真的情感融入到视觉迥异的观察和想象中。无疑,这一节课己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中。

以上就是《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5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爬山虎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