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发表时间:2023-05-1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1

1、请学生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学生回答大概12米,有的说10米)板书:10米。

2、出题:教学楼的高度比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的3倍还多1米?你们知道后面的教学楼大概有多高?

讨论:教学楼的高度和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生1:教学楼的高度是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的3倍还多1米

生2:教学楼的高度比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的3倍多

生3:教学楼的高度比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高得多。

2、启发:教学楼的高度和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是不相等的,你能找出他们之间的相等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交流讨论。

生4:10米减去1米,再除以3,等于3米。检验一下是对的。

生5;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3+1米=10米

3、列方程

4、解方程

反思:

列方程应用题大概步骤大家都知道:是在顺向思维的基础上,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然后进行解方程。其重点是列方程,难点是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本节课也真是在这样的思路下进行教学的。有几个体会值得注意:1、为什么要列方程来解题,学生不知所以然,其实正如上面的生4的回答。也是可以的,但用方程可以降低思维的难度,为今后的代数打好底子。2、本节课教材上的内容比较简单,是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比较,和我的举例差不多。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通常用线段图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没有涉及。在让学生找相等的数量关系时我给学生示范了一个文字分析法,比如:分析教学楼的高度比后教室的高度的3倍还多1米这句话,就可以这样转换成数学语言教学楼的高度比后面专用教室的高度的3倍还多1米

=*+

就是教学楼的高度=后教室的高度*3倍还+1米或者等号两边对调:

后教室的高度*3倍还+1米=教学楼的高度

这样的效果果然很好,起码让学生怎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只是觉得后进生可能会不动脑筋,只会望文生义,没有真正弄懂数量关系。3、本节课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检验的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2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有固定的思路。但是在学生正式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错误百出,思来想去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强调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时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作了一些改变,紧扣住百分数的意义,借助线段图这一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出示了两个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上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大约相当于计划造林16公顷的1/4,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已知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再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借助了线段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25%,4公顷相当于20公顷的20%。从以往简单机械地训练关系式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时,使学生明确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先要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这里我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表示图中哪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儿有些糊涂,没有明确一点,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要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找准单位1。

由于借助了线段图,重点强调了百分数的意义,求多(少)百分之几,是将哪两个量进行比较,哪个数量是单位1,就是求哪个量是哪个量的百分之几,直观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不难发现新课标注重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结论,更关注的是他们个性的体验,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交流、合作探究中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生活中的经验,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此,在本小节的教学中我着重做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学习圆柱的体积我是这样创设情境: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怎样求的?(根据学生回答统一为V=Sh)2、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的?(化曲为直)3、如何求出圆柱的体积?能否借助于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一系列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有复习让学生做好知识上的储备,以便探求新知,又有一定的指导性、帮助性、鼓励性,容易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不致于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

二、预设开放情境,引发学生操作欲望。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教材上编排的只是一种摆放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容易引起学生想入非非。此处是教学中很好的生成资源,是引发学生操作、探究、解决心中疑问的切入点。教学中,我并没有一味的按书本的方式让学生去摆放长方体,而是为学生预设一种开放的情境:把圆柱体切开后,拼成的长方体有哪几种摆放的方式?它们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哪些部有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小组操作兴趣盎然,通过摆一摆、放一放、找一找、说一说,学生发现无论竖放、立放还是平放,从哪个角度思考,均能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Sh,学生大呼神奇。是的,这就是数学的魅力,这就是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获得成功的乐趣,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美,领略到数学天地中的风光无限,这是学生最开心的,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精彩。

三、增设创新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在圆柱体积应用的教学中,教材中的例5是求物体的容积,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26847立方厘米26.8立方分米),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可能没注意到容积计算应如何取近似值,而例题的设计又偏偏正好是四舍,忽略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此处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欠缺,为此在教学中,我结合前面已学过的进一法,为学生增设了一个情境:如果要求得数保留整数,值应取多少?有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理由,讨论很是激烈,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借助交流的机会,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引导,学生终究明白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的不同用处。课书没有出现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与探索获得,内心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增强的同时,随之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事实上,学生对力所能及而又需要亲身探究的问题最感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需要,适当调整教材,加工教材,合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去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激励学生探索,呼唤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让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个认识,本文在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做一些尝试,摘录了其中一些教学片断实录并将引发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共享。

教学片断(一):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改变课首导入情境的创设

师:我们班的48位男同学是建设班级的生力军。今天我们就从他们身上找找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六年七班男同学人数的1/4是多少?

生齐:12人。

师:你们是怎么算的?根据什么?

生①:把男同学人数48人乘以它的1/4就得12人。

生②: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所以用乘法计算。

生③:12人就是相当于我们一个组的人数!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这个组人数的1/4又是多少呢?

生齐:3人。把121/4=3(人)。

师:这里出现了两次的1/4,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你能找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吗?

生齐:不同,因为(大家说成一片)

生④:它们的意义不同。因为他们的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1/4的大小就不同。

生⑤:第一个是男同学人数的1/4,第二个是这组人数的1/4。

生⑥:第一个单位1的量是男同学48人,而第二个是每一组12人。

生④思考片刻:我知道了,单位1越大的,它表示的1/4就越大,单位1越小的,它表示的1/4就越小。

(教师板书出学生两个算式,标出单位1的量后,指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让学生独立分析例2的数量关系,并列式。)

反思:情境,尤其是承载着再现学生相关生活经验的现实问题情境,实质上反映了老师教学的起点,这个起点只有同学生发展的实际起点一致时,只有是学生相当熟悉的生活实际时,情境才对学生新知的内化有所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再现学生生活事例或生活问题的现实问题情境时,首先要真正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要对学生已有经验和学习材料进行比较研究,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找准情境创设的切入口。

教材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2/3,小新储蓄了多少元?应该说,这一情境的创设基本联系了学生(可能更贴近城市学生)的生活。可是,生活在城镇和农村的大多数学生是不太有很多的零用钱供他们储蓄,而且所谓的小亮、小华和小新等人物也不是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人物。这就无法提供给学生一个让他们非常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也就不能给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认知情感形成强烈的冲击。

因此在我们创设的以表示本班男同学人数为背景的情境中,学生从他们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深刻感受到单位1量不同它表示的对应分率的大小也不同,准确地找出单位1,清晰地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就找准了学习材料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很大程度上为学生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当前问题,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心理倾向。自然而然地,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例2的自学。(趣祝福 zF133.com)

教学片断(二):扩展练习、课后延伸,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以分小组合作的形式,找一找在在你们身上或身边可以查得到的数据,并说出他们之间的分数关式计算。比如:这一组4个人笔的支数,然后找出文婷笔的支数是守真的几分之几?守真笔的支数是杨小小的几分之几?杨小小笔的支数又是喻周瑜的几分之几?或者只知道其中一个同学的笔的支数,其余同学根据自己支数与他的分数关系,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猜猜。你们可以充分挖掘你们身上或身边可以查得到的数据。然后请各个小组记下你们觉得最成功或最有意思的一组关系向全班同学展示,让我们评出最有价值的创意好吗?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采集在自己身边的数据。教师不断穿插其中,参与组织、指导讨论。约6分钟后,各小组跃跃欲试,准备汇报)

组①:今天项宏带了5元零用钱,凌阳带的钱数正好是项宏的2/5,张潇的钱数是凌阳的1/2,张潇今天带了多少元?[数量关系式是:项宏的钱数的2/5=凌阳的钱数,凌阳的钱数的1/2=张潇的钱数,列式为52/51/2=1(元)]

组②:守国家有8口人,德隆家的人数是守国家的5/8,马卉卉家的人数是德隆家的7/5,周雯家的人数是马卉卉家的4/7,求周雯家有多少人?[列式85/87/54/7=4(人)]

组③:觉明的故事书有80页,周鑫画册的页数只有觉明故事书页数的1/4,而春榆一本小说的页数是觉明故事书页数的6/5,丁烨的一本革命故事书的页数是春榆小说页数的5/8。分别求出周鑫、春榆和丁烨各自书本的页数。[周鑫:801/4=20(页);春榆:806/5=96(页);丁烨:965/8=60(页)]

组④:庆涵有12支自动笔芯,兴凯的笔芯数数是庆涵的1/2,林亮亮的笔芯数是庆涵的1/3,高韵又是庆涵的3/2,猜猜兴凯、林亮亮和高韵的自动笔芯各有多少支?[兴凯:121/2=6(支);林亮亮:121/3=4(支);高韵:123/2=18(支)]

师: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就在你们身边找出这么多的分数关系,实在不简单!课后,你们任意组合几个人,找找在你们的家里、社区中还有很多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们会惊奇地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反思:这一教学片断是对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巩固、深化与拓展。在设计此项练习时,我彻底摒弃了传统教学反复机械的训练方法,取而代之是更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应用性开放练习,让学生们去寻找身边各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分数关系,创设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组②、③、④的学生能突破例题中固有的分数连乘的框架,清晰辨认中各个分率的单位1,并正确解答。他们已经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于生活实践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节课,从课首的创设情境、师生交流到课末的小组合作学习及课后延伸均努力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实景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质,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人人都会学数学的乐趣,并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特征和作用,掌握制作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制作。

2、理解表中数据的意义和关系,能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回答问题或简单推理。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计算和读表练习

教学难点:合计的百分数如何确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复式统计图,谁来说一说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关复式统计图的知识?表名、单位、日期;表头的设计;合计和总计等。

出示小黑板:

拖拉机厂去年生产拖拉机情况统计表

20xx年1月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第一季度

2000

2100

第二季度

3000

3180

第三季度

3000

2850

第四季度

2000

2410

让学生结合昨天学习的知识,说图表中的数据表示什么意义?

你能设计表头吗?并把该统计图加以补充吗?

季度台数项目

总计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合计

10000

10540

第一季度

4100

2000

2100

第二季度

3000

3180

第三季度

3000

2850

第四季度

2000

2410

对于上面出现的总计,到底要不要?学生呈现一种是要,而且是如:4100,而有部分是要,但不是4100,而直接是2100,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结论,理解为什么不要总计:因为这里的总计没有切实的意义。

二、新知学习

(一)问题解决

现在大家能不能算一算每个季度完成的百分率?

学生的整体问题不是很大,很快的就能计算出。

填入上表得:

季度台数项目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完成计划百分数

合计

10000

10540

第一季度

2000

2100

105%

第二季度

3000

3180

106%

第三季度

3000

2850

95%

第四季度

2000

2410

120.5%

到现在为止,表格完成了吗?还没有!还有一个合计的百分率没添?学生探讨该如何填写?思考汇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针对学生出现的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到底该使用哪种方法?从该处的百分率所表示的意义出发:表示去年实际生产的台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从而理解用第一种方法计算。

(二)问题延伸

你能计算增产的百分率吗?计算并绘制统计表。

(三)读表练习

三、巩固练习

空调厂第一季度声场拖拉机情况,有部分数据已经记载在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年月

月份台数项目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增长百分数

合计

一月

2600

(1)

20%

二月

(2)

3220

15%

三月

3000

3720

(3)

四、小结

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的百分数的计算,合计百分数的确定。

课后反思:

整堂课是在昨天学习的复式统计图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分率,因该所百分率的计算问题不是特别的大,只要弄清楚这里的百分率表示什么,怎样计算就行?但是对于合计的百分率到底该怎么计算,学生会把各个百分数相加的和或是各个百分数平均数写上去,所以这里有必要要把课本上的例题稍加修改,因为例题中出现了问题:

原来例题:

季度台数项目

计划生产

实际生产

完成计划百分数

合计

8000

8650

第一季度

2000

2100

105%

第二季度

2000

2280

114%

第三季度

2000

1860

93%

第四季度

2000

2410

120.5%

在确定最后一个百分数的时候,利用两种算法就出现了一样的结果:

方法一、

方法三、

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的区分到底是如何计算?因此在后来的设计中就修改了例题,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确定使用哪种算法进行计算,直到例题介绍完,再让学生自习肯本上的例题,发现利用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但是还是让学生明确是利用什么方法计算出这个结果的。

还有,比较课本上的教材安排可以发现,在后面的练习巩固是没有采用先完成试一试,而是直接就出示了练一练的习题,一是因为时间上不允许,于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先让学生练习练一练,把试一试作为机动;二是比较两个练习,可以发现,对于试一试学生的难度不是太大,是和例题相同的,而练一练对于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问题的,为了克服难点,练习的时候安排先让学生思考你要先算什么?如何计算?得出结论先计算出其中的(1)、(2)、(3),把问题的难点转化为以前学习的百分数问题,减低学生的难度。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6

教学片断:

师:哪些同学知道3/103的计算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9/1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9/10。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有个别学生表示是从课外数学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个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多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10表示3个1/10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所以分母不变,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就可以了。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

生4:3/10里面有3个1/10,3/10的3倍就是有9个1/10,也就是9/10。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3/10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3/10,而不是3个3/10。

师:生5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3/10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9/10。所以,3/103等于9/10。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10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3/10,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9/10。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在第一次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后,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篇7

一.教学设想

分数除以整数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年龄特点,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⒈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凸显出来。针对这一现象,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加以体现。

⒉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⒊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二.课堂实录。

⒈直接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能写出除法算式的商。如,那么有4=,到底怎样计算4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板书:分数除以整数

⒉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红毛线。

师:对(同时把这根红毛线贴在黑板上)凭借你的眼力,说说这根红毛线大约有多长?

生:(进行估计并说出数据)60厘米、75厘米、83厘米

师:你们的眼力真棒!离这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就差一点,想知道它有多长吗?

生:(大声地说)想。

师:我用分数表示这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米。小数表示是几米?板书:米

师:如果把这根长米的红毛线平均剪成两段(教师用粉笔画一道),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每段长几米?(板书:每段长几米?)

师:怎样列式?

生:2

师:教师板书:2问:你估计一下,2的结果是多少?

(教师找学生说)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研究2怎样计算,并检验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⒊探究与交流。

⑴学生独立研究或小组合作研究。

⑵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到前面把你或你们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生1:我是先把算式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计算的,算式是:2=0.82=0.4(米)。

生2:我是通过画图的方法,知道每段长米。(图略)

生3:我的算式是2==(米)。我是这样想的:米是4个米,把4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米,也就是米。经过验证2=,是对的。

生4:我是先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算式转变成整数除法后再进行计算的,算式是:2=410=(米)

生5:我是这样想的,把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米)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2=呢?

(学生小声讨论,后有个别生举手)

生:我能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变成1就可以了。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给大家看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2=()(2)=()1=

(教师组织学生感悟,确实学生明白了)

⒋分析与概括。

师:大家在计算2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对于这些方法能否计算分数除以整数这类题呢?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比较简单。

生2:我认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也挺简单的,但有时候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2。另外对于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也这样的。

生3:我同意他的说法,补充一点是用商不变的性质做题也不简便,所以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但很麻烦。

师:我同意大家的看法,其实画图也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有时候用画图的方法也是麻烦的。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将选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呢?

生:(齐答)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做。

师:谁总结一下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生:我补充一点,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师: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应用广泛的方法,但有时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题时要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⒌质疑与反思。

师: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的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生:用学过的倒数、商不变的性质解决的。

师: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运用旧知识解决新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⒍实践体验(略)

三.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主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2的算法有了具体的认识,且分析思考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性计算法则。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具体分析如下:

⒈研究学生如何学比研究教师如何教更重要。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基础在于以下几点: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等。这些知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都有了足够的掌握。有了上面的分析基础,我觉得把研究新知识的权力教给学生,是完全可以的。

⒉对整个教学设计有了创新之举。

(1)学习内容来自于生活。

这节课中,选择了生活中打毛衣用的红毛线,用它作为研究问题的着眼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和思考,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看的出来,学生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大胆地进行估测的过程,是极感兴趣的,参与的热情破高;教师借此,用分数表示这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并动手操作把它截成相等的两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同时再一次让学生估计2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

(2)解题方法来自于学生。

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交流,对2的研究确实很到位,想出了画图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而且计算的方法不唯一。从研究的结果看,说明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强烈热情,这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3)评价与反思的过程,让学生有所悟。

学生从各自的数学实际出发,用不同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对2的探讨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将题目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相除;有的学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题目转化成整数除以整数后再计算;有的学生想到把分水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等等。当学生出现这些方法,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些方法放在分数除以整数的背景下分析,课堂上学生确实具备了这样的本领,能够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评析。在学生们的互相评价中,引发了对所学知识的更深思考,同时学生反思出这些方法都是运用旧知识解决的,教师并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和感悟到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⒊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学会学习是教师们共同认可的。但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同时使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仍然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反思范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