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曹冲称象教案汇总

曹冲称象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0

曹冲称象教案汇总。

现在,有请阅读88教案网小编推荐的《曹冲称象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主积极的去进行备课,教案的编写要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以教学目的。教案的本质是要为老师上课进行服务的。

曹冲称象教案(篇1)

1.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大象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随后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读、领读、比赛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会认会读,对个别易出错的生字词重点指导。然后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每一自然段,感知课文大意。最后指导书写,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并组词。

2.第二课时复习字词导入,再出示大象图片,让学生围绕图片讨论探究,相机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大象的句子,进而质疑导入:这么重的大象怎么称呢?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图片和文中句子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抓住“有的···有的···也有的···”理解官员们不合理的称象方法,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曹操“直”摇头的原因。接着学生同桌合作、探究,利用找找,画画,读读,找到曹冲具体称象的方法,抓住表示顺序的关联词“把···再把···然后···”读懂曹冲称象的方法,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方法,体会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我这样设计本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亲自去感受,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我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难点。

最后把“你还有哪些称象的好方法?”这样一个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抛给学生,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去大胆构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了升华主题的目的,即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

曹冲称象教案(篇2)

一、说教材

《曹冲称象》是部编版二年级册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课文记述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体重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二、说学情说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实际,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本课是第二课时,重点在于理解课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官员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办法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

3、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说教法与学法

我主要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图文结合法。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大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说话。此外,还采用了情感朗读法。在学习重点段时,让学生边看边讲述并且能根据图画提示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本课中应用了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如:想象说话、按要求回答问题、重点句的朗读、交流讨论等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你们觉得司马光怎么样?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曹冲。曹冲是东汉末年,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之子。曹冲聪明过人,曹操很喜欢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曹冲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3、勇闯生字关——复习生字词(出示课件)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记忆生字。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醒学生(课件出示3自学要求)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了的故事。

(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分步细读,重点感悟

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课件出示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

(课件出示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分角色练习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板书:官员们造大秤)

4、学习第4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自由朗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齐读课文,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分小组,讨论交流。

试着用上“先……然后……再……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集体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指名说一说称象过程。

[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2、集体总结

(板书:赶象上船——船沉画线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重——知象中)

3、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4、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个词的语气。

(四)总结全文,拓展积累

思考: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曹冲为什么会想出这个好办法呢?

你们以后生活中遇到难题应该怎么办呢?

(五)、拓展延伸,总结提高。

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六)作业设计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练习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

曹冲称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较合理的想象,分析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画大象引出本次活动内容。(画个大圆做身子,画个小圆做脑袋,画两根粗的树干做大腿,画一根长的树干做鼻子,画两张树叶做耳朵,画两根尖尖的树枝做牙齿,最后画上尾巴。)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猜边议曹冲称象的方法

1、讲故事,从开头至“我有办法。”

问题:“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2、教师继续讲故事至“在船帮上齐水面上画一道记号。”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在船帮齐水面的地方画一道记号?曹冲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头一担一担地挑下来。”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往船上倒石头?”

4、教师讲故事至结尾。

(1)讨论:“为什么说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给故事取题目。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延伸活动: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智慧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幼儿园的楼梯上也有图片,其实在幼儿园还有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叫你爸爸妈妈讲给你听听。你们还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讲讲你自己的聪明故事,好吗?

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走廊、楼梯都张贴了我们老师自己画的民间故事连环画,加深幼儿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曹冲称象》这是个智力故事,在设计的时候困惑很多,因为问题很难提炼,称象的方法怎样才能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但在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一个问题抛下去幼儿马上就回答出来了,所以就没有了猜测的机会。整节课用时较短,而且我只用了视频,在分段理解故事时还是用PPT比较好,最后完整欣赏时用视频。虽然课堂效果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选材——设计——试教中自己获得宝贵的经验。

曹冲称象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内容曹冲利用水的浮力,用将大象和石头等量代换的方法来称象,令人惊叹。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读词语:

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官、员、堵、议、杆、秤 沿”等字的读音。(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重点指导“称、官、堵、沿”的写法)

3、利用生字课件(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部分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然后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语:“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

(1)学生读书后知道本文讲的一件事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教师点播第5张幻灯片后面的部分出现故事内容)

(2)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2、教师引语:刚才你们认真读书感悟了本文讲的故事,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悟大象的样子)

a.指名朗读

b.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d.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e.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像(),()像()。(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

f.教师(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3、教师引语:听老师读第三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教师出示第11张幻灯片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教师出示第11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官员们

造大秤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

宰大象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

曹操不满意(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4.教师引语: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a、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并用横线划出来。b、互相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出示第17--19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上按照“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演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4)(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三种方法:

a、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b、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c、把大象赶到船上,用船来称。

d、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5、(教师出示第22张幻灯片)启发学生说出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也跟他差不多年纪,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不伤害大象!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新意。)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

一()柱子一()大秤

一()大船一()石头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2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家做拓展作业:

a、结合现在的条件,你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请写出来?

b、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三种方法称象:

1、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

2、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

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

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曹冲称象教案(篇5)

目标:1、理解故事中曹冲称象的好方法,初步了解量的守恒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动脑,勤于观察的好品质。

准备:

曹冲称象过程的课件、实验材料。

重点难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过程:

1、谈话导入。

如果你们想知道一样东西有多重,应该怎么办?(幼儿讨论。)

如果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那要怎么称呢?古时候的人想出了办法来称大象,那他们是怎么称的呢?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里的人是怎么称大象的?

(方法一: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问:那是一头这样的大象.方法二: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提问:官员们提出的称象方法好吗?)方法三:曹冲称象。)

3、欣赏曹冲称象那一段,重点理解曹冲利用量的替换来称大象。

(1)欣赏课件。

提问:

1曹冲是怎么称象的?(说说称象的顺序,幼儿说,教师边画图示。)

2为什么要在船上做记号?

3石头为什么要放到船沉到标着记号的这里?

4这样称出来的石头重量真的等于大象的重量吗?让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2)演示实物操作。

小结:你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那觉得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怎么样啊?(很聪明,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5、结合现在实际情况,发散幼儿的思维。

提问:刚刚我们听了的故事题目叫什么?古时候的人称象是这样称的,那现在,如果我们也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我们可以怎么来称呢?(幼儿讨论。)

小结:古时候虽然没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称重量的工具,但他们通过动脑筋,也能轻松的称出东西的重量。因此,现在的我们只要能动脑筋,什么事情都能解决的。

第一次会教:20xx.12.22

课评: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活动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官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让幼儿能很快的理解故事内容。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回答积极,思维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幼儿能很快的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落实了两个目标。不过活动中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活动下来,教师重复小朋友的回答较多,这样就显得有点罗嗦,同时也较浪费时间。

2、环节与环节的衔接方面不够连贯,教师的引导语设计得不是很合理。

3、语态显得较老气,没有很好地贴近小朋友的心理,这样在活动中趣味性就显得不够了。

4、本活动是属于故事教学活动,而放着一个实验演示,就显得有点像科学活动了,再说小朋友对称象的方法已能理解得较好了,所以这个实验放在这个活动中显得就有点多余了。

5、环节设计方面能否进行调整。这个故事较长,对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来说较难,如果分段来欣赏的话,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这次活动有较多的不足,在各方面还需做很大的改进,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来上好这个活动。

以上就是《曹冲称象教案汇总》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曹冲称象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