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大班数学夹夹子教案与反思精选

大班教案

发表时间:2022-12-18

大班数学夹夹子教案与反思精选。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于新手教师,提前编写教案是很重要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让课堂更具实效性,想知道编写教案的技巧有哪些吗?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大班数学夹夹子教案与反思,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大班数学夹夹子教案与反思(篇1)

活动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我将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进行探索。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目标和要求定位符合我们班孩子的发展需求, 不足之处是准备的1元和2元的夹子数量应该再多一些,以便让孩子们探索出更多的三个数合起来是10的方法。

大班数学夹夹子教案与反思(篇2)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基本上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但还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在广泛应用上下工夫,使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实例发生联系。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把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识面,而且还能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10以内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后面布置成超市。

2.夹子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夹子上都用数字标价。

3.活动前每个孩子身上分别贴好1~9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娃娃超市里新进了许多好看的夹子,你们看(出示夹子)它们像什么?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娃娃超市去买夹子。

(说明:为了出示夹子的时候既方便又好看,我把草莓夹、葡萄夹、苹果夹、蝴蝶夹等夹子排队夹在一张卡纸上。我一拿出这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漂亮夹子,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给吸引住了,当我说带领大家到超市去买夹子时,他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可见,这一导入活动已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强烈兴趣。)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二、复习10的组成

(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10。

2.小组长做检票员,小朋友要对检票员说“×和×合起来是10”。

3.律动:开汽车。

(说明:幼儿拿票乘车时,我的要求非常明确,所以小朋友基本上都拿对了。检票时,我请小组长来做检票员,要求每人根据自己拿的票说一句话:“×和×合起来是10。”这样既缩短了检票时间,又照顾了全体,同时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想和说的机会。)

(二)幼儿购买两个夹子

1.提出要求:娃娃超市到了,夹子真多呀,每个夹子上都有一个数字表示价钱(出示标有数字的夹子),如果数字是3,就是3元钱。现在我们用10元钱去买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你买的夹子是怎样的。要说清楚一个夹子是多少钱,另一个夹子是多少钱,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夹子放在视频仪上集体检查。)

4.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买的夹子,然后再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说明:在娃娃超市里,孩子们根据“买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这个条件自由购买夹子。在买夹子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运用到了10的组成,有的孩子买到后,急着给老师看或是给好朋友看,达到了相互检查的目的。购买以后的集中交流和相互交流时,我给出了一个句式,孩子们发言积极,他们愿讲、肯讲、会讲,顺利解决了以往数学课上孩子不知道怎样讲述的问题。)

三、复习10以内的组成并学习运用

(一)用10元钱购买三个夹子

1.幼儿讨论:怎样用10元钱买三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夹子,再拿一个5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应该拿几元的?为什么?第三个该买多少钱的,合起来刚好是10元,为什么?

小结:用10元钱去买三个夹子,先拿的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10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10元。

(说明:让幼儿用10元钱买三个夹子,而且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0元,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我先让幼儿讨论,然后再讲解演示。在这里我通过请求小朋友帮助、和他们一起分析的形式,使孩子们感到非常自豪,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幼儿购买。提醒他们把钱先放进钱箱里,观察并适当指导。

4.通过视频仪进行个别交流,检查幼儿拿得是否正确。

(说明:从“知道”到“运用”还要经过实际操作的过程,所以在孩子知道购买方法后,马上让他们购买三个夹子,学习运用刚学到的新方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事实证明,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分步算的方法,能比较正确地购买夹子,还有一小部分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有一定困难。我就在组织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强调了分步算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第二次购买

1.提出要求:和刚才买得不一样。

2.幼儿购买,老师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3.幼儿讲述:我买的夹子,一个是几元的,另一个是几元的,还有一个是几元的,它们合起来是多少。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出示数卡,让幼儿一起检查是否拿对。

(说明: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强调分步算的方法后,我又一次让孩子购买。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几个能力差的孩子,我看到小敏小朋友选了3元、4元、6元的夹子,回到座位上把三个夹子摆成一排,然后把3元、4元的放在一起,自言自语着:“3和4合起来是7。”我乘机问:“7和几合起来是10呢?”她想了想马上站起来跑到超市去换了一个3元的。我及时表扬了她,她很高兴,笑着去告诉好朋友。)

四、游戏:找朋友

1.师:“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你可以找一个,也可以找两个或者是三个,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数字合起来一定要是10。”

2.幼儿找朋友,找对后围成圆圈一起跳舞。老师巡回检查,适当指导调整。

(说明:“找朋友”这一活动的弹性比较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结束活动

1.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2.律动“开汽车”出教室。

(说明:乘汽车到超市购买,再乘汽车回幼儿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运用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购买夹子这一游戏主线串联起来,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着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使他们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他们不认为是在做枯燥的数学题,而是觉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从中体验着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热情高涨,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数学也是比较枯燥的,但只要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活劫,孩子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光靠一两次的集体活动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随机灵活地引导运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大班数学夹夹子教案与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直尺若干、汽车卡人手一份(汽车卡分四种颜色,上面分别贴有4-10不等的数字)、场地上贴有四种颜色的汽车标记。小铃、教师用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看数字,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数,幼儿按数在直尺上夹夹子。

2、听铃声,夹夹子。

①教师任意敲铃,铃声数在10以内,幼儿按铃声数夹夹子。

②教师任意敲铃,让幼儿夹比铃声次数多1的夹子。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1、幼儿自由给小夹子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给小夹子排队的,;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给小夹子排的队是有规律的。

3、鼓励幼儿有规律地排序,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小夹子排序的。

4、启发幼儿变换不同规律给夹子排队。

四、游戏开汽车,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1、坐车。请

幼儿手持汽车卡将相同数量的小夹子夹在汽车卡上,数量和车身上的数字相同。

2、汽车排队。幼儿做小司机,手持夹了夹子的汽车卡,找到与自己车身颜色相同的汽车标记,并根据车身上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好。

3、开汽车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精选阅读

大班数学《我会买》教案与反思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我会买》教案与反思”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在学习中积累数的分解组合经验。

2.尝试多角度思考问题,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3.积极参与活动,在游戏中体验购物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超市情境、价目表、磁性数字和水果图片、样币(1元、2元、5元)、分组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我会买

1.设置超市情境

师:又到超市购物的时间了。今天超市里新到了好多的水果,想去看看吗?(想)进超市前,我们先要做什么?(取钱)

师:请小朋友看过来,今天的小银行设置了三个窗口,分别提供了1元、2元、5元, 你们每人取6元钱后到超市买6元钱的水果,明白了吗?现在开始排队取钱吧)

2.幼儿到超市购物。

3.师:刚才你们每人取了6元钱,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的?

(教师将幼儿每一种拿取的方法在黑板上演示出来)

他取的对吗?还有不一样的取法吗?

原来6元钱有这么多的取法,你们可真会动脑筋。

【在银行取钱游戏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钱币的换算,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掌握了6元钱的不同取法,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幼儿发现各人运用的策略可以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谁来说一说,你用6元钱买了什么水果?(要求幼儿把话说完整,把事情表达清楚、明白)

他买对了吗?怎样来验证呢?

原来6元钱买水果可以有这么多的卖法。挑战一下自己,换一种卖法,你会买吗?去试一试。

靠近的孩子相互检查一下。如果对了,轻轻地握握手祝贺一下吧。

【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掌握了6元钱所有不同的买法,逐渐建构起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对数字、符号所表达的实际意义逐渐有所理解。】

二、我会猜

1.我也买了水果,看,这是我记的购物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知道我用了几元钱买了几个水果吗?

猜一猜,我可能会怎么买?(出示课件)

(2)、从这张小帐单中你知道了什么?你会怎样买?(出示课件)

请个别孩子上前试一试。

【以猜疑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幼儿需要运用加减、组成的数学经验和推理的方法寻求答案,多角度思考,体验理解存在的数学关系,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我会做(小组操作)

1.介绍小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写一写

第二组:贴一贴

第三组:摆一摆

第四组:算一算

2.提醒

每做完一道题目后要进行检查。①号盒的作业单完成后自我检查,②号盒的作业单完成后可以请同伴检查或举手请老师检查。

【提供有层次的操作学具,所有孩子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材料。材料的自检功能使得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反馈,实现自我操作、自我调整,从而解决无法对幼儿一一举行指导的困扰。】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情境:银行取钱、超市买水果、猜一猜,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真实的问题情镜使孩子产生了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游戏中得到心里满足的同时,在不断遇到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发展了思维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在我会做小组操作中,我为孩子提供了多层次、有自检功能的操作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速度选择材料举行操作,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答案不是唯一的每个人都可以学自己的数学,我力求促进每个孩子在自身水平上的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幼儿园趣味亲子游戏教案 夹夹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趣味亲子游戏教案 夹夹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戏意图:

和孩子一起玩趣味的亲子游戏,不仅可以带给孩子无限的欢乐,更重要的是,这些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亲子之间的美好时光,保证孩子的生活品质,下面,大家就一起看看吧。

游戏准备:

各种小夹子、奖品

游戏过程:

1.家长和孩子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且,给自己的小组编号。

2.根据自己的编号去组织者那边,领取10个小夹子。

3.游戏开始,家长将自己的宝宝背在背上,宝宝们手中拿好分发的夹子。

4.哨声响起来,家长们可以转动自己的身体,宝宝们除了要保证自己不会掉下来的同时,还要通过自己的周旋,将夹子夹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

5.在固定的时间内,哪个小朋友身上被夹得夹子少,那么,这个小朋友就获胜了。

6.一起给获胜的小朋友颁发奖品吧。

网站温馨提示:

这个亲子游戏,是考验孩子和家长之间的默契配合,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感受亲子之间的欢乐气氛,带给孩子美好的体验。

相关信息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好玩的夹子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将相同颜色的夹子与色卡进行匹配。

2.初步学习按卡片上动物的颜色数量匹配相应颜色数量的夹子。

3.喜欢参加活动,愿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活动准备:

1.黄绿蓝塑料夹子若干。

2.动物卡片若干。

3.色卡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玩夹子。

1.教师出示夹子,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这些夹子一样?哪里不一样?

师:你们知道夹子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2.幼儿玩游戏夹夹子。

二、夹子与色卡匹配。

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与色卡匹配。

师: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听到夹子宝宝说肚子饿了,这该怎么办呢?

2.幼儿尝试操作

三、按动物颜色数量匹配相应夹子。

1.学习按动物颜色数量匹配相应夹子。

师:老师的夹子宝宝吃饱啦!它想找好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一起帮它们找朋友吧!

2.集体操作:夹夹子。

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成果展示,教师评价。

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说一说是怎么帮助好朋友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1000字精选


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教案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教案可以让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怎样才能让教案饶有趣味呢?以下是编辑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带给大家。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运用表格、绘画、简单文字等形式,学习制定自己一周的角色游戏活动计划。

2.获得做事讲求计划性、条理性的经验。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铅笔,幼儿用书第29页(学会计划)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都可以参加哪些游戏活动?

教师:你们最喜欢在幼儿园玩什麽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你每天玩的游戏内容一样吗?你都参加过哪些游戏?

2.学习制定一周游戏计划。

教师:我们在幼儿园一个星期有几天玩游戏?这5天你都玩了哪些游戏呢?

教师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在记录单上制定出自己下个星期5天的游戏计划。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怎样让别人看出自己的计划有5天?每天自己都想玩些什麽游戏?计划不仅要让自己看得懂,而且还要让别人看得懂。

幼儿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3.展示结果。

展示幼儿的记录单,让幼儿说说自己能够看懂哪几张游戏计划,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地记录方式。

集体观察1份游戏计划。

请一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游戏计划,集体检查其是否按要求完成。

找一找记录单上有哪些不同的记录策略(如星期、日期、空格等)。

4.幼儿再次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运用、迁移新经验修改自己的游戏计划。

效果检查:通过本节课使幼儿知道了自己在幼儿园每天都有玩不同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学会了制定自己一周的角色游戏活动计划。(.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使幼儿从此养成了做事讲求计划性、条理性的好习惯。本节课效果很好。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2】

一、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能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画好的楼房,套在手上帮助幼儿区别左右的花,山羊的头套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只手呢?--两只。

师:那我们是如何区分这两只手的呢?--我们有左手和右手。

师:【右手带上花】

老师带花的手是左手还是右手?我们每个人除了有两只手,身体上还有那些部位也是两只的呢?--两只脚,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师:那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左和右来区分两只脚,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呢?--可以。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大风吹》,老师吹到哪里小朋友们就赶快把那里给遮住,不要让老师吹到了。

【游戏环节】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个小动物,看看它们是谁。

【出示动物图片】--小猪,小熊,小猫,小猴,小兔,小狗。

2、哪个是我的房间?

师:森林里还有一位善良的山羊伯伯【助教老师带着山羊的头套出场】(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为小动物们盖了一栋非常漂亮的楼房,请小朋友们从下往上数,数一数这栋楼房有几层?--三层。

师:每层有几间房间?--两间。

师:那我们怎么来区分两间房间呢?--左边的房间,右边的房间。

师:(小猪最心急,问山羊伯伯:我是哪个房间呢?山羊伯伯说:你是三楼左边的房间。)请问小朋友,小猪的房间是哪个呢?来把小猪送回家。【请小朋友依次回答小动物住在哪个房间,并把小动物贴在相应的房间里】

师:我们善良的山羊伯伯也累了,让我们跟山羊伯伯说一声再见和谢谢。

3、动手圈一圈师:【出示书本上带有小动物和左、右标志的题目】请小朋友们看看两个小方格,红色的小方格是在哪一边?如果是在左边就请小朋友把住在左边的小动物圈起来。如果红色的小方格在右边就请小朋友把住在右边的小动物圈起来。

4、活动总结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左和右,还把小动物都送回了房间,真棒!还有我们善良的山羊伯伯,盖了这么一栋漂亮的楼房给我们的小动物住,让我们去找找山羊伯伯,谢谢它好不好?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两只手拿两样东西,告诉爸爸妈妈:我的左手拿的是我的右手拿的是

活动反思:

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度过,幼儿对整个活动有很高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中幼儿有自主权选择自己喜欢的组,很好地让幼儿得到互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2、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子卡:吃、玩;图片:饼干

物品:蔬菜、水果、魔方、万花筒、

记录表、笔、蜡笔、

塑料椅子、靠背椅子、没有靠背椅子、木头椅子。

【活动过程】

一、逛逛便利店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便利店,便利店有两个进口,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分成两队,从两个进口进入便利店,你们说说看,我们可以怎么分?

二、休闲吧坐坐

逛了一圈便利店也累了,我带你们到休闲吧休息一下吧!你们看,休闲吧的椅子怎么有点乱呢?你们觉得怎么摆放更整齐?

根据幼儿的分法选择其中一种摆放,并坐下来。

三、帮帮便利店

1、刚才,你们在便利店都看到哪些物品?

2、出示一封信。这是便利店的店长给我的一封投诉信,(.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内容说便利店的货品太乱了,给顾客选购带来了麻烦,请你们来帮帮忙,你们说说看怎样摆放更合理?(幼儿讨论)

小结:刚才,我们把便利店的东西,分成两个货架,一个是吃的,一个是玩的。(教师边说边出示标志图)

3、分一分玩的东西

提问:玩的东西这样混在一起,还是有点乱,想办法再给玩的东西来分一分。为什么这样分?请小朋友来摆一摆。

4、分一分吃的东西

小结:刚才,我们已经给经理帮了一个大忙,把便利店分成吃的和玩的两个货架,吃的又可以分成蔬菜和水果,玩的又可以分成万花筒和魔方。现在的货架看起来清楚极了。原来,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经理说谢谢我们的帮忙。

四、超市进货

便利店又进货了,出示饼干。来看一看饼干有什么不同?请四人一组商量来分一分,分好后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提问:来说一说刚才你是怎么分的?

现在,我们把记录纸送给店长,让店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分一分吧!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逛逛便利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

2.通过操作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数的概念,并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3.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数数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操作材料、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进入活动主题。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搬家啦,这么多的老师也都快来帮忙了呢,我们一起来和要去帮忙的老师们问声好吧。

(二)基础部分

1.师:现在每位小朋友都变成了小火车的车厢,那你们清楚一共有多少节车厢呢?

幼儿报数,教师配合指导。

2.师:大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太棒了,而且我知道你们数数都很厉害,你们都能数到几?

我说一个数,你接着往下数3个数字好吗?

3.出示图片,幼儿观察。

师:森林国王说啦,要闯关成功后才可以去帮忙呦。那我要请你们帮我一个忙啦,看,图上有什么?(房子,树)房子有几间?有几棵树?几只小动物?你是怎么数的?

教师小结:要数清楚物体的数量,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往下,不同课件都有对应的点数需求,下载课件需要点数,如果点数不足充值后,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了。或者从左往右,这样就不会数错了。

4.教师与幼儿互动,依次请10名幼儿上台,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5.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上的图形并正确的数出来。

师: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什么?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你是怎么数的?还有什么?这次你又是怎么数的呢?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不同,要想正确的数出数量,不仅要观察仔细,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其实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很要紧的,爸爸妈妈经常买东西的时候都要去看这个数字。那么今天就请你有空的时候到家里去找一找、到附近的超市去看一看哪些东西上面有数字?为什么要看这些数字呢?这些数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发现5的分解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5颗糖果、3个动物头饰。每个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1.每个幼儿有5颗糖果,两个动物头饰,一张记录纸和笔。文章.出自.教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朋友吃,请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分法,并请小朋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

2.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

3.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

(1)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种)

(2)5的分解怎样排列才更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顺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请小朋友按照这个顺序自己将记录纸上5的分解重新排列。

4.与幼儿重温3、4、5的分解方法。

5.请幼儿观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3有2种分法,4有3种分法,5有4种分法。)

活动评价:

1.能找出5的分解方法。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空间方位指示和对应的学习经验。

2、在空间对应的基础上加强对比较型减法的学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23页、ppt课件、小动物、西瓜等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景。

孩子们,今天幼儿园要在这里举行数学小能手评选活动,你们想成为数学小能手吗?评委老师已经在等着我们了,向他们打个招呼吧!评委老师说,要想得到数学小能手的称号,必须闯过他们设置的三道关卡,你们有没有信心顺利过关?好,闯关活动现在开始!

二、布题。

第一关:复习空间方位辨识与计数。

1、小动物农场到了播种的季节。分别有四位小动物来管理这四块地,请你们先帮他们分一分,再请几个小朋友来帮助小动物们分别将西瓜种到四块地里,要求每块地里的西瓜的数量要不同。

2、这里有四张记录表,请你们分别将记录单中位置所对应的小动物图像和西瓜的数量填写在表格中。

第二关:空间对应与比较减法。

收获的季节到了,农场有两块片地里种满了大玉米,请你对照标记图,分别将它们对应位置的玉米数量记录到它下面的括号中,并分算出,圆地里的玉米比方地里的玉米多几个或少几个?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第三关:幼儿书面练习课堂检测。

最后一关,考验你的细心和能力。(看屏幕,读题目)分组,孩子独立完成练习。

三、评价反馈。

1、幼儿认真自查、互查。

2、集体反馈,个别修改。

3、请评委老师,为小朋友们颁发数学小能手证书。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完成《亲子手册》中的对应练习。

教学后记:

各环节设计比较紧凑,配合课件进行闯关活动,更能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讲解过程中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出错率明显降低。!.快思.教案网出处!以指导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沉浸在闯关的激动中。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主积极的去进行备课。好的教案能让学子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在新的理念下,独特且丰满的教案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那么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依旧毫无头绪呢?经过我们精心整理,推出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前些阶段,本班幼儿已经学习了4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对于数的组成和分解已具备一定的经验基础,幼儿学习并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能进一步理解数之间的关系,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在《5的组成和分解》的数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探索5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5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5的分合。

活动准备

1.5个有色圆片。

2.写有分合式的花瓣。

活动过程

1.从操作中探索5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5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5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5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2个红色的和3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A.教师强调要求:把5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B.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5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教案来.自:教案网

2.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A.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B.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C.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D.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3.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拾花瓣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觉得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 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 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8的分解组成,掌握8的7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8的7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ppt。

幼儿操作材料:水果图片八张、两只猴子图片、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拍手数数2、复习6的分解组成:游戏《碰球》

二、基本部分1、导入:师: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老大和老二,老大和老二就要过生日了,猴妈妈给猴宝宝买了好吃的水果。

(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八张水果图片)出示"8"的数字卡。

师:8个水果两个猴宝宝怎样分,猴妈妈可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2、请幼儿帮助猴妈妈来分水果。幼儿观察将8个水果分在两座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分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8"的7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8"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8"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8"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结束部分1、游戏:"我问你答"2、幼儿收拾操作材料放回到原处。

活动反思:

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分解组成。

2、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个猴子图片、桃子(磁性教具)、桃胡、盘子、彩笔、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说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

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谁能告诉张老师,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游戏的名字是什么?(小猴荡秋千)嗯,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小猴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张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小猴的妈妈知道,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猴图片,

教师:这位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给两个猴宝宝摘了7个桃子回来,叫小猴回来吃桃子,(哦?原来啊,小猴都回来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这7个桃胡去玩,可是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给两个猴宝宝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好不好?

2、幼儿操作,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七个桃胡,想想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要把这7个桃胡给两个小猴分完,该怎么分?(文.章出自教.案网)分好的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来,张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我们看看谁在分的时候又安静又快,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去动手分。

3、教师提问:

教师: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咱们晶晶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把你分的结果告诉老师,(幼儿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幼儿说的结果,)

4、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分法,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她想,有这么多分法,以后我就不愁给宝宝分桃胡的事了,可是,我一时记不住这么多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能)

好,张老师就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当老师说给月月分几个,你们不说话,转过身用手里的桃胡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比如,当我给月月分一个的时候,星星就分六个,你们就把桃胡分成一和六两组,分好的小朋友就立刻转过身来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吗?)好了,现在我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给月月分两个、月月分四个、月月分五个。。。

5、恩,我们班小朋友都特别聪明,可以又快又准确的给小猴子分桃胡。可是,猴妈妈没有记住,我们一起来帮她找个更好的记忆办法,好不好?(好),那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两只小猴分到的桃胡数有什么特点,先看左边(也就是小猴月月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增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大一,)这种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增,再看看右边(也就是小猴星星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变小,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小一),这样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减。

6、知道了什么叫递增和递减,我们现在一起来跟老师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七可以分成几和几,请小朋友们按照递增的顺序从一开始回答,说,张老师,我告诉你,七可以分成一和六,依次往下进行,明白了吗?

7、小朋友们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难题,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三、巩固练习

1、既然咱们班小朋友这么厉害,那张老师倒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老师每人都准备了一份题,和刚才玩桃胡一样,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每人拿一份题,一人一只彩笔,做完之后立刻转过身来,老师就知道你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教师讲评幼儿作品。

四、结束活动

今天晶晶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棒,张老师想奖励一下我们班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会奖励什么呢?那就请小朋友们排好队到院子里去看看吧。

活动反思: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说出6的五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同时我把理解和掌握6的分解与组成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并主动探索发现6的分合规律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数学卡片1--6,每人一份。

2、熊猫图案圆片,背景色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绿色,每人6个。

3、撒圆片游戏记录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中游戏法、多种感官参与法和自由讨论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对于这三种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说教,为以幼儿为主体,以启发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6的分解组成。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法、探索法来获得知识,通过动手操作从而全身心地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许多小动物都收到了树妈妈的信、你们猜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呀?;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第二环节,游戏:撒圆片,帮熊猫分家。

1、每名幼儿取6个圆片,引导幼儿玩撒圆片游戏。

教师请小朋友把6个圆片轻轻撒在桌子上,看看有几个是红色的,几个是绿色的,把不同的发现记在记录单上。

2、幼儿操作并记录撒圆片的不同结果。

3、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讨论,熊猫分家一共有多少分法?以组为单位归纳总结出以数字方式表达的6的分解组合式。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整理。

第三环节是探索观察6的分合规律为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声音变化的方法进行结束部分,有利于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本次活动。

观察左边是12345,右边是54321,左边的数越大,右边的数越小。

教师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的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总数不变。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对对碰(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

师:我说5.幼:我对5

师:5可以分成1和几幼:5可以分成1和4

(......)

师:5可以分成4和几幼:5可以分成4和1

2、复习2、3、4、5的分法与几种,引导出6有5种分法。

3、今天这节活动课,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分解与组成》。(出示课题,领读两遍)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动手操作积木,探索6的五种分法,并把探索的结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2、小朋友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3、请幼儿汇报操作结果。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哪位小朋友来把你找到的6的分法告诉老师?

(请小朋友发言,并把他们的记录结果板书到黑板上,并比较)

4、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合式,有什么发现?(提示:两边的数字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多1,这叫递增,而右边的数字一个比一个少1,这叫递减。还有两组数字位置互换了,但总数没有变。这就是数的分解组成的规律。

5、请幼儿演示6的5种分法。

6、领读6的分合式。

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就是6。

三、结束部分

1、小问号的时间到了:他要检查我们小朋友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的数字。

(2)(课件出示)填上缺少点。

2、做游戏:今天这节活动课小朋友们学习了6的分解与组合,知道了6有几种分法?(5种)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

老:小朋友,告诉我,6可以分成1和几?

幼: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

四、延伸活动

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很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6的分解和组成,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每人布置一个任务,如果小朋友现在有6个桃子,老师想让小朋友分给你的爸爸妈妈吃,那应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回家后分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集中度不高,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分解,初步感知3的合成。

2、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3的分解和组成

活动准备

桃子图片、孙悟空、猪八戒头饰、彩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2的分解合成。

1、西游记歌曲导入

2、指名一名幼儿扮演孙悟空,老师扮演猪八戒,并戴上头饰。

3、教师在树上贴桃子图片,并讲猪八戒摘桃子的故事。

4、指名幼儿填空

5、让幼儿用手势比划2的分解和组成

二、新授

1、教师讲解并板书课题:3的分解和组成

2、教师讲猪八戒和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幼儿用彩笔代替

桃子分一分。

3、教师再指名两名幼儿扮演孙悟空和猪八戒,指名幼儿汇报分法,教师将桃子分到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手里,并板书

4、师生一起用手势比划3的分解和组成

三、延伸活动:游戏活动“猜一猜”

四、小结

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了几的分解?它一共有几种分法?

教学反思

学习《3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孩子都会这类型的题目了。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二)、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 □ 9

∧ ∧ ∧ ∨ ∨

□ 8 7 □ 5 □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9】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分合操作是数概念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互换、互补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对于数的分合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原来那个数,并能用语言表达分合结果。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学习5的分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这两个数合起来是原来那个数。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掌握5的4种分法,并能有序地进行数的分合。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5的4种分法。

2、总结归纳5以内数的分合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5的分解式)、5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5的分式)。

每人5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引用诗歌《树妈妈写信》导入课题,并引导幼儿讨论夏天刚去,秋天来了,树妈妈写信忙起来了。

师:夏天走了,秋天来到,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通过观察图片:出示大挂图引出活动主题,《5的分合》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5只)出示“5”的数字卡。

师:5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操作活动: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5只)。

(2)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将每次分在两座房子里的小动物合起来,看几只和几只合起来是5,并记录。

2、请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分合方法,教师记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5”的4种分法,几和几合起来是5。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

(1)教师演示给5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4)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5”的幼儿做朋友。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10】

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3)我们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分别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

二、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不过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吗?有几种分法?

三、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四、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学习4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来源教案网]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大班数学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篇11】

由于数学活动逻辑思维性很强,很抽象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上一次4的组成与分解中,由于我的设计不恰当,整个流程不是很清晰,导致整个活动开展的不是很好。因此,在这次教学中,我让通过情境创设这个环节,让幼儿帮助农民伯伯分萝卜的这种情境,让幼儿发现一个数有多种分法,知道5的4种分法,掌握4的分成,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4的组成,知道5的分合关系。

2、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掌握5的组成。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活动准备:

师:小兔子(2个一个小白兔一个小红兔)萝卜(5个)纸团(5个)杯子(2个)幼:笔记录卡数字卡(没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组成与分解。

玩公鸡头母鸡头复习4的组成与分解。

二:情境创设,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1、师:小朋友真厉害,看看梁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

2、出示小兔子。

丰收的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扒了许多的萝卜,我们来数数有几个?

3、师出示萝卜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观察萝卜的形状的大小、颜色)提问:有几个萝卜?用数字谁来表示?

4、教师:农民伯伯要把5个萝卜分给两只小兔子吃,这可给农民伯伯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农民伯伯?

(幼儿想办法)(师小结:把5个萝卜,一部分分给小红兔,另一部分分给小白兔)

5、请个别幼儿来分。

是提问:你是怎么分的?5个萝卜分成了几个和几个?(根据幼儿的分法出示一种分合式,齐读)引导幼儿说出(按形状的大小或颜色)来分(根据幼儿的分法出示不同的分合式,齐读)小白兔吃了x个,小红兔吃了x个,一共合起来吃了几个?

6、请第二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

小结:5的分法有几种?

三、游戏(猜一猜)

1、大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的棒,老师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

2、出示杯子和纸团我们要来和杯子纸团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猜一猜)要仔细听游戏规则。

(把5个纸团分别放到两个杯子里,出示一个杯子,另一个杯子老师要藏起来,请幼儿猜猜藏起来的杯子里面有几个纸团?)

3、玩游戏

四、记记录卡

1、小朋友游戏好玩吗?看看魏老师手上有什么?

2、出示记录卡。

提问:记录卡上有什么?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记录?

3、幼儿记录。

4、检查(对的幼儿到篮子里拿一张数字卡贴在左边的衣服上,学习等待)

活动反思

学习《5以内的分解与组成》是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重要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先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比比谁夹得快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比比谁夹得快”,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及5以内数的形成。

2、能运用所获得的经验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骰子一个,磁带伴奏乐。

2、各色夹子若干,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帮刺猬妈妈数刺》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身上夹子数量的变化。

1、我是刺猬妈妈,请宝宝们帮我数一数身上的刺。

2、刺猬妈妈的腰上长了几根刺,一起来数一数。(一起点数)一共有几根?3根刺用数字宝宝3表示。(在腰上贴数字3)

3、刺猬妈妈的手臂上长了几根刺,一起来数一数。(一起点数)4根刺用数字宝宝4表示。(在手臂上贴数字4)

4、刺猬妈妈的屁股旁边长了几根刺,再来数一数。(一起点数)5根刺用数字宝宝5表示。(在屁股旁贴数字5)

5、刺猬妈妈想手臂上的刺也变成5根,该怎么变?(请一个幼儿回答并上来夹夹子)你的办法真好,4根刺添上1根就变成5根刺,谢谢你。

6、刺猬妈妈想屁股上的刺变成4根,该怎么变?(请一个幼儿回答并上来拿掉一个夹子)5根刺拿掉1根就变成4根刺,你真能干。

二、游戏:《小刺猬》

1、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游戏。

你们想不想变成刺猬宝宝?请你听着音乐声找到离你最近的刺,把它夹在自己的身上。音乐声一停,你就要赶紧回家,妈妈在家里等你们呢。(音乐声起,将筐子移到幼儿跟前,教师观察动作比较快的幼儿,掌握好时间。)

2、幼儿分组操作后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

(1)请刺猬宝宝帮助旁边的刺猬宝宝数一数他身上有几根刺。(教师巡视一圈)

(2)请身上有4根刺的宝宝到前面来,其他宝宝帮他们数一数。对了,你们都是数字宝宝4的好朋友,手拉手,真开心。如幼儿有错误,教师:你也想和数字4做好朋友,现在你身上有几根刺,那怎么办呢?

(3)请身上有5根刺的宝宝也到前面来,其他宝宝点数验证。对了,你们都是数字宝宝5的好朋友,手拉手,真开心。

(4)4根刺的宝宝想变成5根刺,怎么变?好,赶快变一变吧。

请刺猬宝宝把身上的刺轻轻放回到筐里,赶快回家。

三、游戏《比比谁夹得快》

1、出示大骰子,介绍游戏玩法:比比谁夹得快。

哇,骰子宝宝来了,它要和我们玩个游戏比比谁夹得快。妈妈抛骰子,上面就有一个数字宝宝出来了,看看它是谁?是数字3,妈妈就夹3根刺在身上,你们想玩吗?先看清楚数字,再去找刺夹在身上,每次身上的刺要和骰子上的数字一样多,比比谁又对又快。

2、幼儿游戏3-4次,教师观察动作最快的幼儿,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并进行奖励。这个宝宝动作真快,你是怎么做的?刚才3根刺你怎样变成4根的?你的办法真好,奖励你来抛骰子。如幼儿夹错,教师:我们看看这个宝宝身上夹了几根刺,怎么办?

3、游戏结束,随音乐出场。

刺猬宝宝真棒,现在跟妈妈回家喽!

幼儿园数学教案:花儿与夹子


产生背景:

游戏,是幼儿最爱的活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愿意干得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游戏、动手操作的恰当运用,将会收到不同凡响的效果。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夹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收集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收集的夹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夹子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手操作的方法,配上色彩绚丽的花儿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⒈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复习9以内的加减。

⒉探索有规律地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⒊通过“玩夹子”游戏,激发幼儿对感知、分类、排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感受其中的奥秘。

活动准备:

各种夹子若干、花蕊图卡若干、动物卡人手一份(动物卡上面分别贴有9以内的加减算式),规律图表卡、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夹子,说说夹子的不同特征。

二、玩夹子游戏,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游戏:花儿变变变。(看算式,算得数,夹夹子。)教师任意出示一个10以内的加减,幼儿按得数在花蕊图卡上夹相同数量的夹子宝宝。

三、给夹子排队,探索有规律地排序。

⒈幼儿自由给夹子宝宝排队,感受探索的乐趣。

⒉请幼儿按要求给夹子宝宝有规律的排队,并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夹子宝宝排序的。

四、幼儿游戏,复习9以内的加减,练习分类、按数排序。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1000字精选


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教案的是每个老师必备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打磨。教案的关键性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写教案的格式要注意什么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让幼儿尝试按规律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装饰后的裙子一条、字卡(图形、物体、大小、颜色)、固体胶、粘贴小图片若干、各种玩具若干、串珠珠若干、排序图样4种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裙子,让幼儿观察,找到裙子上的秘密。

——红红小朋友的生日马上到了, 赵 老师为她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上面藏着很多秘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引导幼儿找到裙子中的四处秘密。(幼儿每说出一个地方,师将准备好的图案依次出示)

——:原来领子和袖口、腰带、裙摆都有秘密的,领子是按照物体的不同排队的,(出示字卡:物体);袖口是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图形);腰带是按大小的变化规律排队的(大小);下摆上的图案则是按颜色的变化规律排队的(颜色),这样的排队就叫做按规律排序!

二、展示已排好序的图样,让幼儿观察,分析出各种图样属于以哪种变化为规律排序的。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样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序的呢?

三、幼儿尝试按规律排序。

——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有规律的排一排吧。

——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教师:原来同一种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规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有规律排序除了排出来,我们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呢。

——我们用小猫小狗的叫声来有规律地表示出来。(分成两组喵汪汪,喵汪汪、喵汪汪)

——我们用动作来试试看(如:小鸡小狗小猫的动作,重复三次)

五、幼儿分组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装饰衣服、铺地砖、串彩链、围围墙),进行按规律排序。

——红红准备在她生日那天开个“生日PATY”,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让我们去帮忙,你们愿意吗?四个小朋友一组,在工作之前,每一组要商量好用什么规律来进行排序。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帮助。

——展示作品,师幼一起评析。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请小朋友找找看,教室里有没有有规律排序的东西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会运用到有规律的排序呢?(观看电脑)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里有那些地方也是有规律排序的呢?请你把它画来来,明天带到幼儿园来一起交流,好吗?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2)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

(四)让幼儿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

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六)设计“黑白配”小毛巾

1、运用以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

2、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活动延伸: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3)

一、教学设计:

此活动主要让幼儿掌握按简单规律排序,本次活动通过PPT创设情景、让幼儿简单了解两种颜色的交替排序。还能根据图片上的图案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将排序活动融合在幼儿玩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2、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进一步体验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按一定规律排序。

难点:借助自身的特征来排序。

四、教学准备:

操作背景图,教师演示材料,幼儿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设计小熊新房子。

1、小熊造了新房子,它的屋檐下挂了很多彩灯,小朋友看看这些彩灯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2、小熊要出门了,它想铺一条漂亮的小路,小朋友看看,小熊是怎么铺的?请小朋友帮助小熊把路铺完。

3、春天来了,小熊想让自己的院子漂亮一点,它有许多小树,请小朋友帮忙种树,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种?

(二)去小熊家做客。

小熊家真漂亮,我们在小熊家合个影,请小朋友集体按一定的规律用身体动作摆造型。

(三)幼儿操作

去小熊家做客,我们给小熊带点礼物吧,送伞和做水果拼盘,小朋友按一定的规律,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六、活动反思:

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它是一种连续的比较,建立在对两个物体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等,能了解不同物体的属性、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PPT创设情景、让幼儿简单了解两种颜色的交替排序。活动开始,我就用情景导入,小熊盖房子!,在背景图中让幼儿发现有序的排列,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很快发现灯笼是用红绿红绿来排列的,路是黄蓝黄蓝排列的,树是大小大小来排列的,接下来的环节是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示图片上的动作并学会集体在一起做动作按简单的规律排序,这个环节是让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将排序活动融合在幼儿玩之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个环节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都能积极融入其中。从简单的ABAB排序,然后孩子在玩中探索排列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数学《按规律排序》

重点难点

1.通过操作、比较发现、掌握物体的排列规律

2.发展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断、判断力。

教学目标

1.能将不同形状物体有规律的排列,并能掌握排列的规律。

2.逐步形成简单的推断能力和判断能力。

3.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组织形式

集体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排列现象。

环境准备

《小朋友的书.数学》、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条、形状不一的'图形

过程与策略

一、游戏引入课题。

1.以跟老师学拍手游戏,引发幼儿发现规律,引出课题

2.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做,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发现规律,了解按不同颜色排列的规律。

1.以不同颜色的雪花片代替拍手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总结

三、掌握的规律,能够运用不的规律。

1.出示道路卡片,以“回家的路”为情景,引导幼儿掌握“不同图形排列”的规律

2.幼儿依据发现的规律,尝试完成第二组、第三组……的排列顺序

3.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操作指导

1.带领幼儿完成p4的练习

2.幼儿独立完成p5的练习

有效语言设计

1.请跟老师拍拍手!

2.刚才我们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3.你发现了红色和绿色在一起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排什么颜色?

4.总结:不同颜色的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找到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拍下去就叫按规律排队。

5.小明要回家,我们来为他铺条路吧!这条路有什么规律?

6.我们能按颜色排列、能按形状排列外,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队?

环境辅助

游戏

发现

探索

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 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 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 铺地砖b 串彩链c 围围墙d 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 :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 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 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 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 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 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 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 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评析: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四)让幼儿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颜色、大小、形状的多种间隔。于是便设计了“找一找、排一排、说一说、摆一摆”这一系列数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整合日常活动经验,提升对规律排序的认识。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 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

4、 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 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 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活动过程

一、 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 (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 “AABBAABB” “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 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四、 摆一摆

1、 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2、我们看了许多排列图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图案,然后让自己的伙伴接着往下排?

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准备何种几何图形,事先布置有规律的物品,示意图一张(电脑课件),雪花片若干,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坐好,集中注意力,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发现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讲述室内物品的排列规律,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如雪花片的排列规律为:红黄黄;积木的排列规律为:方圆方圆圆方圆圆圆方。

2.操作练习法。分组操作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按各种规律排序。如图形排序,撕纸排序,颜色排序。

3.幼儿排列后,教师有重点地让幼儿描述自己的排列规律。

4.观察挂图。说一说气球遮住了几个白珠子,黑白珠子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观察、推理能力。

三、结束部分

1.幼儿玩雪花片的积塑,要求幼儿按规律拼插。

2.教师奖评小节。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轻松愉悦地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培养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

教具:课件幻灯片12张,图片蝴蝶、小狗各一张;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三个);磁带(欢快音乐);操作卡纸四张;火车胸饰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操作卡纸(卡纸上粘好双面胶);

分组操作材料:A、卡片萝卜、蘑菇若干;B、小花卡片(红、黄、蓝、三种颜色);C、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瓶子盖(大小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转手腕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刘老师来做拍手动作好吗?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如果记住了规律,就容易记住动作。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展开:

1、出示苹果、梨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师:我们用苹果和梨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两次手我们用2个苹果来记录,两次转腕用2个梨来记录。提问:

①你发现了苹果和梨排在一起有什么规律?(2个苹果2个梨)

②接下来排什么?(还是2个苹果2个梨);

③第一组排列和第二组排列一样吗?

小结: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设计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拍下去就叫按规律排队。

2、出示小狗图片和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师:有一只小狗要回家,刘老师用几何图形为小狗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们来看有什么规律?(角圆方;角圆方)老师用笔将第一组划出,请幼儿来划出第二组和第三组,请幼儿读出规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补充规律。

师:有一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小花排队有什么规律?(红红、黄黄、蓝蓝)

请幼儿将第二组空缺的小花补充完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三种排队方法:第一种按不同的物体排队,第二种按不同的图形排队,第三种按不同的颜色排队。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队?

4、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创造一定的规律排序。

①教师利用课件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②分四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按实物排序:萝卜、蘑菇卡片若干;

B、按颜色排序:小花卡片若干(红、黄、蓝三种颜色);

C、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瓶子盖若干(大小不同)。

5、展示部分作品,引出拓展内容。

将个别作品展示出来,先提问排序规律再展览。问:你们看我们把作品展示出来,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漂亮了)小结:原来按规律排序还能美化、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按规律排队的物品?(婚礼上气球装饰等)。

6、课件播放各种生活中规律装扮生活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观赏。如:美丽的拉花、彩旗、气球、装饰、彩帘等。

三、结束:课件播放火车开了, 游戏开火车,自然结束:

师:走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外面去参观吧,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胸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到寝室自然结束!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则排列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大班幼儿能够区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因此,本课题采取了分组操作形式,涉及了按实物、形状、颜色和大小排序,对培养大班幼儿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9)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

数学《按规律排序》

一、活动目标:

1、能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形娃娃若干、小花朵、长圆形、红色、蓝色、黄色图卡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拍铃鼓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

2、引导幼儿发现拍鼓中的秘密,并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

老师这有一些图型娃娃,请你想一想怎样用图形娃娃来表示我们刚才拍鼓的规律?

(1)大声――小声――大声――小声――

(2)大声――小声――小声――大声――小声――小声――

3、播放本课课件:“给颜色排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同时出示红色图卡和黄色图卡。

教师:红色娃娃和黄色娃娃要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它们排着队要出发啦!(教师边说边把图卡按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

(2)引导幼儿说一说红色和黄色排队的规律,红色的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3)教师:蓝色也要和红色、黄色一起去,它们要重新排队了

教师: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队。请幼儿找出规律排序并说说蓝色后面应该怎么排?

4、老师小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大小颜色不同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等不同进行排序呢?

5再次播放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排序的规律是什么?

(2)观看课件图片,引导幼儿完成课件练习。

4、幼儿操作活动“串项链”

发给幼儿若干小花朵和长圆形,按一定规律串项链

5、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串好项链一起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好吗?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10)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2、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3、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之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具体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说课”与授课的异同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动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理解,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儿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次活动的活动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幼儿理解哪些内容,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三、“说课”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再请几个人评议,组织活动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组织活动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讲都是很认真的,但是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等,至于此活动的目的、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导致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只流于形式,使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理清活动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活动中重点不突出、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活动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l)说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3)说目标。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

(4)说活动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二)说教法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

(三)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出要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并结合活动目标、教材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主要说明幼儿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教师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根据活动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说活动过程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活动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活动难点和重点的突破。

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者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组织幼儿活动那样讲。注意,在介绍活动过程时不仅要讲活动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纲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依据等)。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动重点,降低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说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幼儿、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说课”的实施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教育活动,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活动的浓缩,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活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要首当其冲。在说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有利于成功。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共鸣。

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听者,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组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活动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活动、本年段、本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动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之间的关系。

(2)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说课中教师要从幼儿理解本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活动目的明确,符合《纲要》要求、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

(4)教法设计紧扣活动目的、有利于发展幼儿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次活动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表达其对某次活动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活动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活动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专业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活动情况的分析和教法的设计一概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针对性强。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结构复杂的活动以及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活动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

(3)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人、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4)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活动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活动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活动构想转化为具体活动之前的一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大班数学规律排序教案(篇11)

数学《按规律排序》

一、活动目标:

1、能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形娃娃若干、小花朵、长圆形、红色、蓝色、黄色图卡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拍铃鼓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

2、引导幼儿发现拍鼓中的秘密,并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

老师这有一些图型娃娃,请你想一想怎样用图形娃娃来表示我们刚才拍鼓的规律?

(1) 大声――小声――大声――小声――

(2) 大声――小声――小声――大声――小声――小声――

3、播放本课课件:“给颜色排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同时出示红色图卡和黄色图卡。

教师:红色娃娃和黄色娃娃要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它们排着队要出发啦!(教师边说边把图卡按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

(2) 引导幼儿说一说红色和黄色排队的规律,红色的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3) 教师:蓝色也要和红色、黄色一起去,它们要重新排队了

教师: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队。请幼儿找出规律排序并说说蓝色后面应该怎么排?

4、老师小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大小颜色不同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等不同进行排序呢?

5 再次播放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排序的规律是什么?

(2)观看课件图片,引导幼儿完成课件练习。

4、幼儿操作活动“串项链”

发给幼儿若干小花朵和长圆形,按一定规律串项链

5、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串好项链一起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好吗?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


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打磨教案是教师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前编写教案使上课有内容可讲、有知识课传授,促进学生上课听讲效率的提高,网络上有没有优质的教案可以借鉴呢?88教案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活动重点:

了解单数和双数的基本含义。

三、活动准备:

操作单、数字卡片、PPT、挂图一副、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

四、活动过程:

1、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苹果,有青苹果和红苹果,它们都想找一位好朋友。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教师先示范,其后请小朋友上台操作。

(2)师生通过PPT,共同检验小朋友操作的是否正确。

(3)大家一起给能完全找到好朋友和不能完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分类。

(4)小结:能按照两个一组全部找到好朋友的苹果数量分别是:2、4、6、8、10;按照两个一组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苹果数量分别是:1、3、5、7、9。大家记住:数量是2、4、6、8、10的苹果,都能够按照两个一组全部找到好朋友,我们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双数。数量是1、3、5、7、9的苹果,按照两个一组做好朋友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个,我们也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那哪些数字是双数?(2、4、6、8、10)那哪些数字是单数?(1、3、5、7、9)幼儿跟念几遍。

(5)出示汉字词组,给幼儿分发数字卡,让其按单双数给这些数字分类。

(6)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站单、坐双的游戏,好吗?

2、巩固单双数――游戏站单、坐双。

游戏规则:我来出示数字卡片,如果是单数,大家就站起来;如果是双数,大家就坐下来。好,现在开始,看谁反应的最快!

3、发现并掌握单、双数的排列规律(游戏翻卡片)。

(1)交代规则并游戏。

教师:我们来玩翻卡片的游戏。老师把数字卡片按照从1到10的顺序排好(反面向上),请你们按照老师的指令行动。现在就请小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如:请翻出卡片中的全部单数或请翻出卡片中的全部双数。)(2)讨论:怎样翻得又对又快?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在翻卡片的时候,不管是单数还是双数,每一张都要看一下才能知道。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1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3)在次游戏。

(4)小结:数字1-10是按照一个单数、一个双数单双相间排列的,所以我们间隔着去翻卡片,速度就会很快,而且保证不会出错。

4、寻找单双数――游戏捉迷藏

(1)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和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等会来告诉大家好吗?

(2)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

5、操作部分:《谁送礼物》、《算一算》。

(1)讲解题意,交代操作要求。

(2)分发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幼儿操作结果。

活动反思:

今天给孩子上的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让幼儿感知单、双数的主要特征。难点是自己操作对比,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老师先演示,幼儿发现规律,教师总结,幼儿再操作加深感知的方法。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篇2】

一、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有趣的车牌》就是根据这一理念。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街上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不少小朋友的家长就拥有私家车,孩子对车是越来越熟悉,在平时,孩子间对车也讨论的比较多。倾听他们的谈话,他们讨论的大多是车的颜色,种类。关注车牌号码的小朋友不多。其实在车牌号码中,蕴涵着很多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排列与组合是车牌中最大的数学知识。因此我就设计了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在排排、记记、说说中探索一组数字的组合排列方法。

3、初步了解车牌号码的特点,掌握车牌号码的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叁、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数卡、车牌叁个,黑板一块、泡沫板一块2、数卡十套、小记录卡60张、大记录卡20张、蓝色车牌20个、记号笔20个、5个大箩筐、5个小箩筐。

3、音乐

四、教学重点: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五、教学难点:寻找又快有全的排列组合方法。

六、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车PPT,引出课题

1、师:出示PPT,引出活动,引导幼儿帮助老师怎样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呢?(幼儿自由讲述)

2、师小结: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呀!这个小朋友说的可真好呀,用车牌号码找自己的车子,(.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看!这是汽车牌照。牌照就象一辆车子的身份、名字,每辆车的车牌都不一样,它们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看看车牌号码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车。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叁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师:出示1、2、3叁个数字,请幼儿猜一猜老师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呢?

2、师: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在桌子的筐里放了1、2、3叁个数字和记录卡,要求小朋友们两人合作,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个车牌记录在一张记录卡上,注意不要写重复的号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车牌,寻找规律。

师:引导幼儿展示车牌并寻找规律。

师小结:哦,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啊!塬来3个数字能排出6组不同的车牌号码;每排的第一个数字都是一样的,每个数字能排2组车牌;后面的两个数字只是交换了位置,就又变成新的号码了。

(叁)第二次操作,巩固叁个数字的组合排列。

1、请幼儿为新车设计车牌师:车管所的叔叔给我们叁个数字,分别是3、4、5请你们来做设计师,我们一起来按照刚才的方法排一排有哪些车牌。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结束操作,师生共同检验。

师小结:我们用叁个数字组合车牌号码的时候,首先从叁个数字中间确定一个数字作为车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然后按找把后面两个数字相互交换的方法组合车牌。用这样的方法组合车牌号码不但可以又快又好而且可以一张不漏。

(四)比较辨别车牌上的颜色、汉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车牌的不同1、师:出示PPT,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颜色的车牌代表的意义。(蓝牌照--小型车、黄牌照--大型车、白牌照--部队)2、在音乐中送车牌,结束活动。

七、活动延伸:

我们把设计好的车牌送到车展去吧!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能力不仅在于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对于合作交流时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活动中,我设计2次让孩子进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尝试用数字排列组合时,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负责把任务完成。在老师总结寻找规律时,我请幼儿充分互讨论后,给出答案,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原则。可能在第一个目标与第二个目标的链接上有点牵强。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觉得时间长了,另外对于我们班现有基础的小朋友来说,还有点难于是进行调整,师生共同总结寻找4个数字的多种排列组合。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觉得这次活动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完成目标2上,让小朋友通过操作实践来探索3、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为了使内容变得丰富一些,我就在开始部分把科常和语言也整合进去了,开始说说汽车特别的部份,可能占用时间过于长了,整节活动的时间有点拖沓。继而活动的重点有点分散。

另外我对幼儿的生活经验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以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车牌,因此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从这次活动的情况看,其实他们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极少的。因此,这个活动前,其实可以丰富小朋友的这些经验,把开始部分的内容变成一个活动来开展,接着让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车牌,有了前期的准备以后,小朋友对车牌数字变化的兴趣就会很高,能掌握车牌号码的数字排列变化。

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里也开展了评课活动,通过活动,我知道了自己在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有时忘记对小朋友的回答加以总结,对车的品牌和车牌号由于没有明确概括,使小朋友对这两个概念有些混淆。总的来说,通过这一活动,小朋友对车牌的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习了3、4个数的多种排列组合方法,使自己原有的经验得到了提升。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图形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小朋友对拼图特别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启发法、操作法等。整个活动,通过欣赏拼图引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拼图,说一说拼图的拼法及组成,再通过幼儿示范拼图激起其他幼儿的操作欲望和兴趣,最后自己尝试剪出各种图形,利用图形进行拼搭出有主题、有情节的画面,共同欣赏,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多种物体及主题画面。

2.拓展幼儿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说出拼图的拼法和组成,难点是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搭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活动准备

拼搭图若干布置成展览区,各种颜色的卡纸、剪刀、浆糊,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组织小朋友进入教室欣赏拼图并仔细观察这些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放轻音乐)

二.出示范例《小兔晒太阳》拼图,让幼儿说一说这幅图的拼法及组成

1.太阳:一个红色的圆形作脸,许多黄色的三角形作太阳光芒。

2.树:三个绿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作树叶,一个细长的紫色的长方形作树干。[教案来自:教案网.]

3.花:一个黄色的圆形作花心,五个桃红色的梯形作花瓣,一个蓝色长方形作花茎,两个绿色的半圆形作叶子,一个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盘。

4.两个红色的椭圆形作长耳朵,一个黄色的大圆作头部,三个小圆分别作眼睛、鼻子,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个浅蓝色的扇形作身子,一个紫色的半圆形作口袋,两个深蓝色的半圆形作腿。

小结:各种各样的不同颜色的图形都是好朋友,它们可以相互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画。

三.请幼儿示范拼图

1.拼房子(几种不同的房子)

2.让幼儿知道同一种东西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四.提供23张卡纸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尝试剪出各种图形,然后进行自由组合拼图,教师巡回指导,要求拼出有情节的画面。(播放音乐)

五.欣赏及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样拼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操作、学习,幼儿的认知由抽象变具体,由单一变多样;给幼儿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机会,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拼完后让幼儿说一说拼的过程,因为是幼儿真正亲手操作的,幼儿都会说,说得都非常好,很有条理;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第三环节幼儿个人在示范拼搭时,不会忽视了下面的幼儿,改为小组合作,效果可能会好些;还有那些拼图范例会充分利用;第四环节的剪图形改为课前准备,把更多的时间给幼儿动手拼更有主题、情节的画面,这样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相关数经验积极发现魔法数字表中的秘密,尝试玩数字魔法游戏。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请直接点击)硬币、魔术用的数字表、铅笔和橡皮。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进入活动主题

1.魔术表演硬币不见了?

2.提问:刚才的魔术是真的吗?

3.小结:魔术表演并不都是真实的,每个魔术都有背后的秘密,揭密之后我们也会成为魔术师。

二、观看魔术,常识揭密

1.出示数字表和扑克牌,表演魔术

1)提问:今天的魔术和什么有关?

2)魔术表演:请一位小朋友抽取一张扑克牌,不要说出扑克牌上的数字。(教案出自:教案网)魔术师提问:表格的第一行有这个数字吗?第二行有吗......答案揭晓:你手中的扑克牌是......

2.再次表演,常识揭密

1)提问:

看完表演,你有什么感受?这是真的吗?

说说看你的想法,这个魔术的秘密在哪里?

一起记录,找规律揭密:出现目标数字的那一行中的头一个数字相加就是目标数字。

3.自由游戏,独自表演

1)同捉的四人进行这个游戏,看看谁能最先成为魔法师?

2)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来为大家表演。

三、魔术的升级版

1)找规律,让卡片变得神奇要求:根据每一行的规律将表格填完整。

2)验证规律。

3)用新表格再来玩一玩变魔术。

四、小结

1.说说今天变魔术的感受。(虽然还有其它揭密的办法,但是计算的办法让我们感觉最快。)

2.今天的魔术用了怎样的教学方法,减法可以怎么玩?

活动反思:

此次教学活动定位在快乐学习数活动,孩子们上个星期已参观了小学,对入小学很感兴趣,通过调动孩子加、减法运算的经验来尝试玩魔术游戏,同时分享有价值的细节,孩子总体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不足:活动预设孩子会兴趣高涨,可以自己较快找到规律,层层递进,不断扩展。但在活动开始后感觉进展有点拖沓,交代不够清晰,应该简单明了;活动中数字引出时,应加强方法上的提醒,同时强调规则意识,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规律性的探索,还要善于调整(如孩子有2张表格填写不正确时应让孩子再尝试),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的:

1.能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几何图形或表现某些物体的主要特征。

2.学会用比较确切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及其数量。

3.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线、斜线和各种形状的造型练习,并让幼儿相互观摩、讨论。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各种几何图形。

活动难点: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直线、斜线和各种形状的造型练习。

活动准备:

1.每组幼儿一块钉板,橡皮筋若干。

2.在数学角里放置钉板、彩色橡皮筋。

3.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

2.复习巩固几何图形的主要特征。

教师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及主要特征。

二、基本部分:

1.鼓励每个幼儿自由造型,或几个幼儿合作,共同拉出想象中的物体的图形。

2.教师重点指导那些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造型上有困难的幼儿,帮助他们回忆、分析物体的主要特征,指导他们运用点、线、面互相重叠的表现方法来进行造型。

3.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注意造型物体中蕴含的形状及其数量,各种颜色橡皮筋的使用数量,从而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准备。

4.描述作品(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作品中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有多少种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了热带鱼和水草,共用了20根橡皮筋。对描述得好的幼儿,教师予以表扬,以增强幼儿讲述的信心和兴趣。

(3)让每组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将幼儿作品摆放在数学角展览,激发幼儿继续创造的欲望。

在数学角活动中,教师可用命题方式鼓励幼儿进行造型活动,例如要求幼儿用10~20根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或用1~2种颜色的橡皮筋拉出某一物体,看谁拉得好,并用竞赛形式让幼儿讲述作品中包含的形状及其数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确。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一、活动目标

1.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2.会用钉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3.能按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二、重点和难点

认识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三角形。

三、环境创设及材料

在活动区中提供硬卡纸和彩色纸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钉板和橡皮筋。分类盒。

四、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更多采用归纳的方法,即是在接触了大量图形后才能逐步归纳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动设计不宜让幼儿从认识图形的概念入手,而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感知图形的活动,如找出相同的图形、照样子做图形、用几何图形拼搭各种物体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以后概括提炼各种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这四种图形中幼儿认识的难点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因为这两种图形有许多变式(即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活动中应该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消除幼儿认识上的定势。

五、活动流程

探索活动--

求同,拼搭,制作--讨论活动--指认,命名,分类--复习活动--拼搭,制作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动是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图形标记进行匹配活动,即将标记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动的材料要有层次,首先提供与标记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再提供同类变式图形。

(2)拼搭活动是让幼儿用几何图形复制图纸上的物体,如照图纸拼出一艘船。提供给幼儿的几何图形,可以和图纸上的一样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3)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给某类图形涂上指定的颜色,又可以让幼儿在有几种图形的纸上剪下某一类图形,还可以让幼儿用钉板勾出图纸上的几何图形。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橡皮筋,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感兴趣,而且对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教案反思【篇6】

设计背景

一幅大型的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挂图。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2:可以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第一:寻找图案左右两边的异同点。

第二:找出图案的不同点。

活动准备

第一: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第二:对称极不对称图片若干。

第三:操作纸一张,画出对称的图案。

活动过程

过程:

一、猜一猜

(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教案来自:教案网.)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

(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

(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

(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教学途径。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作为教师授课前的基本任务就是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去写教案。小编特别编辑了“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两个小动物之间接通路径,了解不同的路径组合。

2、通过操作卡片,与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径。

3、在合作时听取同伴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路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两本最喜欢看幼儿画报图画书:问你们平时最喜欢看幼儿画报的那一个版面?(迷宫)

出示两个孩子熟悉的迷宫图让孩子描述怎样走迷宫?

教师小结:迷宫的路径很复杂,进去之后很难出来,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机关,教案来.自:教案网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路径可以到达,而且迷宫都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2、出示操作路径图卡,个别幼儿示范连接两地、三地之间的路径。

---路径一:起点和终点。教师摆放一个起点和终点让幼儿想办法把路径连起来。-

---路径二: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3、幼儿操作路径图卡,连接三地之间的路径。

----分组练习,每4人一组并讨论完成练习操作。

----分角色来让幼儿走一走,试一试。看能不能通到两个朋友的家。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活动前孩子都有走迷宫的经验,对于走平面迷宫我班的孩子已没有什么难度,这个活动区别于迷宫的就是它连接的地点很多,而不是单一的起点和终点,就是说这个活动中难度就是连接的地点越多,难度就越大。

这个活动对于我班的孩子还是有挑战性的,孩子探索的兴趣还是挺浓的,孩子经过多次的尝试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练习。不过在实践操作练习的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径图板将固定的另一方连起来,多提供一些动物图卡给孩子进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连接多几个地点,这样能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怎样走最近等。活动后能跟孩子一起小结,让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连接的?如看图卡的接口有几个?引导孩子用什么快捷的方法连接,这样给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无形引导孩子怎样总结经验。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6以内数字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两个相邻数1或少1的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6数字卡片一张、动物人手一份、六节火车厢

活动过程:

1. 接数的游戏。

(1)老师说前一个数,幼儿说后一个数。

(2)老师说后一个数,幼儿说前一个数。

(幼儿反应:幼儿对接数这个游戏很感兴趣,都会开动脑筋玩这个游戏。有的幼儿接不上来的时候,别的幼儿会帮忙。"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这个活动在进行之前,我就想好了好多办法来设计游戏,本来是开火车游戏开始的,后来怕活动时间太短,所以就让幼儿们多玩了一个接数游戏,有点脱节的感觉。)

2. 说说自己的火车票。

(1)你的是几号票?进几号车厢?

(2)请幼儿数数自己的车厢里有几个人?前面车厢有几个乘客?后面车厢有几个人?哪个车厢人少?

(3)老师小结。

(幼儿反应:坐火车了,孩子们都很乐意地按着车厢号进入火车厢,孩子们对于前一个车厢有几个人,后一个车厢有几个人都还比较了解,就是多1或少1个,孩子们还要混淆。不过在票面上,我就没有多思考,要是火车票换成了1加大标记、2加小标记等这些特别的数字,幼儿不就更容易掌握了。看来,在准备一个活动时,我们都应该考虑得更完善一些。)

3、指令下车,进一步感知相邻数。

4、找房间,进一步感知相邻数的关系。

(1)老虎的房间号码是4的小邻居。

(2)小鸟的房间号码是6的小邻居。

(3)螃蟹的房间号码是2的小邻居。

(4)熊猫的房间号码是1的大邻居。

(5)蝴蝶的房间号码是3的大邻居。

(6)小猫的房间号码是5的大邻居。

(幼儿反应:到了森林里,房子一出示,孩子们马上就发现了上面有数字,还知道了1~6号六个房间,有六个小动物要住进去。幼儿们都和善于观察。)

5、 帮数字找邻居。

(幼儿反应;按照要求,小动物们都住进了房间,小朋友们真高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创新意识,以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从接数游戏——凭票上火车——小动物住新房,步步围绕大1小1这个数学目标进行。

如果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能够从头至尾都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游戏的话就更加好了。如,开始就是开火车,让幼儿在火车上学习,坐火车去森林的途中,让幼儿观察前后车厢的人数,那就不会那么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

幼儿在本活动中表现很出色,学习兴趣很浓,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了“乐在其中”,“学在游戏中”。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认识4以内的数量,知道它能表示相应物体的数量,巩固对4以内数字的认识。

2. 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教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分组材料:第 1 组是印有数字的作业纸,第 2 组是画有水果的图片,第 3是组数字纸卡、水果印泥。

人手一份 1~4数字卡,苹果图片4张。

3. 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子内放 1~5数字卡、苹果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数字 4,感知 4的数量;难点:是正确感知 4以内的数量。

活动过程:

1、利用情景、导入课题师:小朋友们,今天一个果园的主人说他的果园种了好多的水果,要请小二班的小朋友去他的果园参观,一起分享他种的水果。(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出示课件,利用画面,调动了每位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小二班的小朋友都要学会数数和认识今天所学的数字,才有资格分享他的水果,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

好,现在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2、复习数字 2、3及其数量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图片里有多少个苹果呀?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从盘内取出相应的数字。

3.认识数字4,感知4的数量出示桔子图景,请幼儿目测桔子数量,认识数字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像什么。

师:4除了可以表示 4 个桔子,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现在小朋友们就和周围的同伴相互讨论、交流一下,然后让小朋友们讲一讲。

4.游戏"看数取苹果"师:出示数字请幼儿看数取相应的苹果,边拿边说:1、2、3……,个苹果和数字做朋友,并引导幼儿反复练习。

5.分组操作活动告诉幼儿水果宝宝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向幼儿介绍分组游戏内容及规则。

师:现在老师分下组,第 1组的小朋友看数字画自己喜爱的水果;第 2 组看水果贴数字;第 3 组看数字印水果印泥。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待会老师要让小朋友们边操作边讲述。(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数字 3 和 1个水果做朋友,幼儿做完一组后可交换形式。)

6.作品展示,互相交流,师生互评。

延伸活动: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为水果宝宝们唱歌、跳舞,随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把对1、2、3… 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找邻居大班数学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活动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数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活动延伸:

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00字精选10篇


跟随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众多学子的幸福,教案要明确本课内容在整本教材中的价值。有经验的教师写的教案会更简略。一篇好的教案有哪些特点?急你所急,栏目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2、引导幼儿熟练地运用电脑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从不同特征、范围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师:在森林里,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造了三幢小洋房。小动物们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幼儿讲述)有狐狸、小白兔、小花猫、啄木鸟、猫头鹰、小喜鹊、小山羊、小松鼠、大老虎、小猴子、小麻雀、百灵鸟、小蜻蜓、大象......

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狮子大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

4、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小麻雀、百灵鸟、啄木鸟、猫头鹰、小蜻蜓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

1、师:小动物们住在一起后,觉得不舒服。它们请狮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狮王为每一间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动物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

3、师小结:小朋友分的方法很多:有的按动物翅膀多少分,有的按动物脚的多少分,有的按动物的叫声分……

我们发现只要找到动物的一个特征就可以将它们分开来。

三、幼儿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狮王再请你们帮它一个忙。兔妈妈生了许多小兔子,长得差不多分也分不清,请你们分一下,一样的放在一起。

2、幼儿电脑上操作。

3、幼儿自由交流分法。

兔子长得都差不多,但是有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这是按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眼睛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按兔子的耳朵长短分;有的按兔子的体重分......

活动反思:

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们乐于参与课堂游戏,喜欢听老师指挥。达到了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目的,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察、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行下去。孩子们始终在我创设的具体环节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内容:多角度分类

活动目标:

1.能关注物体的多种特征,对同一种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2.能用简单的标志记录并表述自己的多种分类方法。

3.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简单的分类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分类的图片、实物,大小篮子;

人手一份分类板、记录单、笔。

3.活动前,安排好幼儿的穿着。

活动过程:

一、以“小兔搬家”引入活动

1.结合PPT,教师引入:今天小兔搬家,家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请小朋友来帮它整理整理

2.引导幼儿观察杯子的不同。

二、分杯子,学习多角度分类

1.提出多角度分类的任务

师:要把杯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有很多种分法,请小朋友去分一分。

2.出示并介绍分类板和记录单,启发幼儿记录。

师:每分一次,就记一次,要将自己分的方法用标记表示出来;放回篮子,用另一种方法再分,再记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分法。

师:请你说说,你一共分了几次,每次是怎样分的?

5.教师梳理并小结。

师一边操作PPT,一边小结:原来这几个杯子可以分四次,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大小分,还可以按有没有柄来分,还可以按有没有花纹来分。

三、分组合作自选活动,巩固多角度分类

1.教师介绍材料和分类要求。

师: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商量好两个人分,一个人做记录。把准备的材料整理到两个小篮子里,想一想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的方法?每分一次,就记一次,要将分的方法用标记表示出来;放回篮子,用另一种方法再分,再记录。

2.幼儿分组合作自主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记录。

3.引导幼儿说说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四、经验迁移:排队

1.师:如果要把我们班的小朋友分成两组,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2.引导幼儿说说分类的方法。

3.幼儿进行排队游戏。

活动延伸:去小兔家做客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学习区别宽窄、厚薄、长短并能正确用词表达。

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宽窄不同的纸条,厚薄不同的毛衣、纸、书。

学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区别宽窄。出示两张宽窄不同的纸条。

“这是什么?有什么不用?”“哪个宽?哪个窄?你怎么知道的?”“找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宽的?哪些东西是窄的?想想还有哪些东西是宽的?哪些东西是窄的?

区别厚薄“我这里有几样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个厚?哪个薄?想想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厚有薄的?

小组活动:

第一组:按宽窄排序。

第二组:按厚薄排序。

第三组:按长短排序。

教后感:大部分幼儿都会从短到长,从长到短排序,在听老师要求排序时,我发现有的幼儿不听要求,我让他从短到长,他就从长到短。这一点还有待与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学习按物体的颜色排序,尝试自设排序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爱心。

二、活动准备:

1、动动板,棋子。

2、各式各样的房子图片。

三、活动重点、难点:

能按物体颜色有规律的排序,掌握排序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取学具。

(二)复习导入。

老师刚接到了小兔的电话,它告诉我: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盖了新房子,想修一条漂亮的小路,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三角形的房子,让幼儿用两种颜色的棋子按规律设计小路。

1、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2、引导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

○○○○ (abab形)

红绿红绿

○○○○ ○○○○ (aabb形)

红红绿绿红红绿绿

○○○○ (baba形)

绿红绿红

○○○○ ○○○○ (bbaa形)

绿绿红红绿绿红红

○○○○○○(abbabb形)

红绿绿红绿绿

○○○○○○(baabaa形)

绿红红绿红红

3、教师小结:

(三)授新课:学习用三种颜色按一定规律排序。

1、出示平顶房,让幼儿尝试操作;

2、请个别幼儿在演示板上演示铺的路;

3、教师小结;

4、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设计出不一样的排序规律;

5、幼儿操作,师巡视;

6、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操作方法,师小结。

○○○○○○(abc形)

红绿黄红绿黄

○○○○○○○○○○○○(aabbcc形)

红红绿绿黄黄红红绿绿黄黄

○○○○○○○○ (abbc形)

红绿绿黄红绿绿黄

○○○○○○○○ (abcc形)

红绿黄黄红绿黄黄

○○○○○○○○ (aabc形)

红红绿黄红红绿黄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太厉害了,帮小动物们设计出这么多有规律漂亮的小路,小动物们很高兴,还说谢谢我们呢?

(四)听音乐收棋子,送学具回家。

(五)延伸游戏《盖房子》

1、引导语:前不久,日本发了很大的地震,把日本小朋友的房子给震倒了,他们没地方住了,我们帮他们盖一座新房子吧。

2、提出要求:可盖楼房,也可盖平房,要按一定规律排。

3、请家长协作幼儿完成。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5

《分饼》是本单元《分数》的第二课时,其实也就是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学习。教材创设了猪八戒分饼的情境活动,结合这一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 “带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重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绳子、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1、分组活动(1)、请每组幼儿将绳子分成同样长的两份。(2)、每组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用什么办法知道两根是一样长的?(3)、请每组幼儿将绳子分成同样长的四份,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2、幼儿操作(1)、教师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示范做圆形的等分活动。(2)、请幼儿做圆形二等分、四等分的折剪活动(3)、请幼儿探索长方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4)、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3、使用幼儿用书。

大班数学教案:《分饼》课后反思

反思本课教学,有几点启示和一些不足,启示是:一,创设故事情境要很好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为其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二,要有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发现、假设、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三,从“独白”走向“对话”。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传统的教学是“独白”式教学,它忠诚于学科,却忽视了学生;体现了权威,却淡化了民主;追求着高效,却忘记了意义。课堂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是师生在新课程中的成长之路。只有“对话”,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本节课中,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不够深入,透彻。部分学生在分饼活动中为玩而剪、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分饼活动之中。

学习效率不够高。本人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衔接、过渡欠缺自然、流畅。课堂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准确。应注意语言描述的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前进的动力。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比较、分类、自我表达的机会。由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40分钟的制约,往往学生的探究不深入。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中。最后,引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语言描述也应注意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向本校数学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既按某一特征分类后,接着按另一特征对已分的两类图形再做一次分类)体验类似包含的关系。

2.启发幼儿说出图形的两个层次的特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二次分类板,特征标记,图形片若干。

学具:二次分类板,图形片,幼儿操作材料,笔,苹果图,点图等。

活动过程:

1.学习二次分类

(1)出示二次分类板的上半部分说:“我们会按标记分图形,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标记?谁会按标记来分?

幼儿操作第一次分类略作评价。

(2)出示二次分类板的下半部分说:“看看下面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谁能按这些标记来分?(把红图形、绿图形再按形状标记分到下面的四个空格里)

幼儿操作,并请他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幼儿一起说说四个大格子里放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层次的特征,如:红的圆的……)

2.幼儿操作活动

(1)二次分类

“这个活动和刚才我们玩的是一样的,分好后说说看每个格子里放得是什么样的图形?”

(2)看图列算式

“这组的活动谁来介绍?”

(3)看实物记录分合

老师提示重点,看清楚记录图上的标记,在实物图上按标记找出每种有多少,再记录。

(4)分合点图

3.活动评价:

针对在二次分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层次分类的经验。

活动建议:

(1)在二次分类的操作中,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两种形式的分类板,能力一般的先按某一特征将图形分到中间的两个大格子,再按另一特征分到下面的四个格子里;能力较强的提供总的,无须如此。

(2)在讲述分类结果时,要让幼儿结合两个层次的特征,说出四个格子里的每一个图形的二个特征,如:红圆、红方、绿圆、绿方等,通过语言的讲述,对二次分类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活动反思:

在数学《图形的二次分类》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二次分类的认识,大班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和多角度分类,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重点是观察分类板、看是否标记尝试把图形二次分类。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所证实。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探索和自己的操作很感兴趣。目前,中班幼儿已经对颜色、事物单独的进行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难。而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我选择“图形找家,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老师讲和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和操作的过程。所以,这节课我运用游戏的导入,借用多媒体的教学和幼儿操作的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探索、操作的过程中来学习图形的二次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习看颜色、形状两种标记把图形进行二次分类。

2、会自己收拾整理数学操作材料。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1、二次分类板2、绿、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3、课件PPT

学具:1、每人一份操作板、2、每人一个小兔子盘子和一个小鸟的盘子里面的蓝色、红色、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认识的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引导部分:引发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1)手指游戏:《小猴子盖新房》

小猴子盖新房,小狗小猫来帮忙,钉的钉,抗的扛,房子盖的真漂亮,推门一看黑黢黢,原来忘记留个窗。《正方形的窗圆形的窗三角形的窗》

(2)师幼互动

师:游戏结束了,我想问问小朋友们,游戏中小猴子盖的新房子的窗户都有什么形状的窗户啊?(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出示故事《图形宝宝找家》课件PPT,初步了解图形的二次分类

(1)播放第一段PPT(初步学习按颜色标记找家)

师:今天高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图形宝宝找家》(观看PPT)故事中小兔子会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小兔子蹦蹦跳跳的找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它进不去自己家了非常着急,原来小兔子自己家的门,被问题锁锁住了,进不去,想让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忙,问题是:1、故事中有哪些图形宝宝。2、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3、他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需要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帮忙!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呢?请小朋友们先认真的看和仔细的听。(PPT只播放到按颜色找到自己的家停止)

(故事里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宝宝,他们有红色的,有黄色的,他们是根据房子颜色的标记:有红色标记和黄色标记)

(2)播放第二段PPT(初步学习按一样的颜色和一样的形状标记找家)

师:哦,小朋友真棒都回答对了,问题锁打开,小兔子非常的开心给你们送去掌声,这时小兔子高高兴兴的进到了自己的家里。瞧,(播放第二段PPT)天渐渐黑了…… 展开阅读全文

师,故事又讲完了,高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我请聪明的小朋友告诉我,他们又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去睡觉去的?(根据形状标记)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播放PPT)你们太棒了,为了表扬你们给你一个大拇哥!

附:故事《图形找家》

1、第一段故事

在一个漂亮的草原上,住着许多的图形宝宝们,一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气暖洋洋的,这天,圆形宝宝们、三角形宝宝们、正方形宝宝们都穿着自己最喜欢的红色和黄色的衣服跑了出来,他们的好朋友小兔子也跑了过来,他们一起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玩的非常的开心!

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图形宝宝们着急的要回自己的家,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了,小兔子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来带你们找自己的家。快跟我来吧。瞧,在这有两座大房子,一个是红色的房子是红颜色宝宝们的家,一个是黄颜色的房子是黄颜色宝宝们的家,图形宝宝们赶快去根据房子的颜色回自己的家吧。这时,红的圆形、红色三角形、红色正方形回到了红色的房间,黄色圆形、黄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也都回到了黄色的家里。小兔子也蹦蹦跳跳的回家了。

2、第二段故事

天渐渐的黑了,雨也停了,月亮婆婆带着小星星们出来了,这时图形宝宝们也要回到自己的家里睡觉去了,可是哪一个是他们的家呢?哦,原来图形宝宝家的大门都和形状宝宝们长得一样并且都穿着一样颜色的衣服,我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呢?(教师指着红色圆形的门提问)依次……(教师播放PPT)

就这样图形宝宝们很快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并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中………

师:故事讲完了,高老师有一个问题,我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告诉我,天渐渐黑了,他们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去睡觉去的?(根据形状标记)那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播放PPT)回答正确给你们一个大拇哥!

师:最后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再来想一想,故事中图形宝宝们第一次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第二次又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再次提问加深幼儿对图形按颜色和形状标记找到的家)

三、教师出示二次分类板,深入学习二次分类

1、导入

师:哦,小朋友们都知道他们是根据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找到了自己的家。咦,听,什么声音?(助教老师发出哭的声音)谁在哭?是小兔子的在哭。原来小兔子的好朋友图形宝宝们参加快乐大本营活动,他们来到了黄色的田野里,(教师把图形宝宝散落在黄色桌子上)活动结束他们想回家,可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

2、学习二次分类

(1)第一次分类(只出示颜色标记)

师:我们来看看这是谁的家?这是谁的家?(红颜色家、绿颜色的家)

师:哦,那谁来帮帮小兔子,把它的好朋友图形宝宝们送回家。(请个别幼儿前来操作)

师:哦,小朋友真棒都把他们送回了家,他们的家都住了几位图形宝宝?如果再来一个还能住下吗?哦,不能太挤了。所以我们给他送回家的同时,要给他们一个一个的摆好。

(2)第二次分类(只出示形状标记的家)

师:咦,哪里又有哭声,原来在黑板的后面还有一些图形宝宝他们也着急的想回家,我们把它们请到黑板的前面来,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那,这些图形宝宝们的家在哪里呢?我们来看这里这么多房间哪一个是他们的呢?谁来猜一猜?谁愿意把他们送回家?(请个别幼儿前来帮忙)

师:哇,小朋友们都把图形宝宝们送回家了,这时回到颜色标记的家里和回到形状标记的家里的图形宝宝们非常的开心,小兔子也开心的笑了起来。(出示整个二次分类板)我们来看看他们第一次按颜色标记和第二次按形状标记把他们送回的家,这个叫做二次分类板。叫什么啊?二次分类板。

四、幼儿操作、验证

1、操作(出示操作单PPT,讲清要求)

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真能干,可是高老师这里呀又出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帮高老师的忙。老师的好朋友图形宝宝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一个在小兔子家玩的,一个在小熊家玩的,他们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把在小兔子家玩的图形宝们送回颜色标记的家,把在小熊家玩的送到形状标记的家里。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用棉签和胶水把他们送回家。

2、验证

师:高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份,(出示PPT)请小朋友们看看和我做的一样吗?

五、教师总结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棒,都帮高老师把图形宝宝们送回了家,那现在我们桌子上的操作单、胶水和棉签也要回家了,请小朋友把他们送回家吧。(播放轻音乐幼儿整理,放在桌子中间)

课后反思: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图形的二次分类》一直是被安排在大班,今年提至中班,无疑会给我们中班的孩子带来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就思考:有没一种既让孩子学会本次教学知识,又能感觉非常的轻松与愉快?对于本次教学,主要有如下反思:

1、师与生

在此次教学中,老师与幼儿的配合还算是比较默契的。首先,我并没有为自己戴上“教师”的帽子。在课程的一开始,我就用一个与教学有关的游戏《小猴子盖新房》来和幼儿“套近乎”进行导入,使幼儿开始对听课老师所产生的好奇与紧张感抛至九霄。紧接着我以PPT动画《图形找家》吸引幼儿,幼儿都能根据有趣的PPT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根据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给图形找家。幼儿兴趣点很高。

2、得与失

这次教学,能把握住孩子的注意力与兴致是我最大的收获。在教学上还有令我深思的地方。目标达成度高的同时,似乎有一条无形的绳索,绳索的一头被老师牵引着,绳索的另一头是孩子正在一步一步完成老师早就设计好的路。儿童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达,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做的是在旁的指导而不是在前的牵引。在播放PPT时,只讲了一遍故事,没有细致深剖,而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让幼儿有点吃不消,没有给幼儿多的思考空间,以至于到第二个环节有的幼儿很茫然,所以在这个地方是我的过失。我的这堂课,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明显,真正的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是我以后的教学中所需要加强与注重的。所以,如果在幼儿自行练习的环节时,改变了二次分类板,或者不局限于红绿两色和仅有的三种形状,亦或是改变图形宝贝的大小,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完成,而教师则在一旁给予一定的提醒与启发,那么幼儿会对这部分的知识更巩固更深刻。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特征已经从具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化,而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必须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是无直观形象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7:00起床,8:00入园、11:00吃饭,12:30午睡,2:30起床,4:0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幼儿情况分析:在时间概念中,小班幼儿对一年四季有了较初浅的感知,对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间概念也有了清晰的感知;中班幼儿则对昨天、今天、明天掌握较好,而大班幼儿则对时间更加敏感,对于大人手上的手表更加感兴趣,总是会提出怎么滴答滴答的响,为什么这个细细的针会动呢等等。而现今每家每户都配有时钟,幼儿则更加向往了解时钟和时间的关系并希望能读懂时钟。而大班幼儿对时间的了解掌握也可为入小学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因此我以时间为主题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二、说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起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结合科学领域中数学教学活动目标特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从情感、认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别制订为:

1.知识目标:认识时钟,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能叫出名称。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记录、交流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3.情感目标: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点、半点记录的方法。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大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大班幼儿理解水平方面,对时钟的半点整点运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分针和时针之间的运转规律是非常重要。而记录时间则又为幼儿提升了一个高度和难度。

四、说教学准备

准备分为前期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学准备

一)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首先教师设计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发给每位家长,在这张表中有如下内容:幼儿起床时间、早点时间、入园时间、中餐时间、午睡时间、午睡起床时间、晚餐时间、晚上入睡时间。并按照科学的作息时间进行相应的一日活动。

2、指导家长作好幼小衔接工作,初步的带领幼儿感知时钟的整点和半点。

3、班级主题墙饰中布置有各种各样的钟已经进行展示(可用蛋糕盒制作)

二)物质准备:

1、ppt幻灯片“我的一天”从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动情况,在每张幻灯片上都画有相应的时钟和记录的时间(如7:00用数字7、冒号两点和00数字来表示和记录)

2、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操作钟,让幼儿在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教师自己使用的示范钟表。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虚拟游戏中的问题。

2.体验“登月”过程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写有5—8数字的星星四颗;模拟的大张登月轨道图,在轨道的七个点上写数字8,幼儿每人一张相同的小图、笔;幼儿每人1—8数卡一套;通行证每人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给星星打电话

1.师:在漆黑的夜晚,月亮和星星为我们照明,星星眨着小眼睛,月亮露着笑脸,我非常想去月球上看看,你们知道月球是什么样的?那你们想看吗?可以怎么去呢?(请幼儿说一说)

2.师:月亮和星星可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先和星星通个电话吧,看它有什么好办法!

3.(出示四颗星星)师:看,星星的身上有什么?(数字)

4.师:我们只要从卡片中找出两个数字,如果两个数字合起来和6或者7或者8一样大,电话就可以拨通了。

5.幼儿自主摆卡片,教师巡回指导。

6.交流: 师:大家都拨通了星星的电话了吗?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和几,拨通了几号星星的电话?

(幼:我找出了2和4,拨通了6号星星的电话。)

师:为什么能拨通?(因为2和4合起来是6)师:老师来记下来。

师:谁也拨通了6号星星的电话?请把卡片都举起来。

师:还有小朋友拨通了其他星星的电话吗?

师:那7号星星的电话呢?8号星星的电话呢?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拨通了所有星星的电话。但是除了这些组合号码,肯定还有其他的组合号码也能拨通,所以星星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还要闯一关,这一关要经过一个轨道。

(二)解密上月球

1.(出示登月球轨道图)师:在轨道上,你们看见了什么?(数字8)还有吗?有几扇门?谁能一下子就看出来?(那我们一起数数吧!)

2.师:每扇门上都有一个密码,密码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两个数字合起来都必须等于8,而且每扇门的密码都不能重复。想想,如果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来解开密码,可以用什么方法?(请幼儿说一说)

3.师: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哦,如果能够有规律地来解开密码,速度就会很快。你们行吗?

4.幼儿在小图上的门上写出8的各种组合数字。

(三)领取通行证

1.师:大家都解开密码了吗?

2.师:(出示一张正确的密码图)看看,他有没有把每扇门的密码都解开?他的密码是什么呢?(引导幼儿一起说出7扇门上的组合数字)我们恭喜他得到了第一张登上月球的通行证。

3. 师:(出示一张错误的密码图)他有没有解开每一扇门的密码?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想得到通行证,就请把它改正过来。

4.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有规律的密码图)再来看看这张密码图,他能顺利登上月球吗?请仔细观察一下,他解的密码有什么规律?(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每扇门的密码,教师在一旁记录)这个密码解得可真棒!他也能得到一张通行证。

5.师:其他的小朋友可以给客人老师们看一下,自己能不能得到通行证。

(四)登上月球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都拿到通行证啊?

2.师:来,我们一起坐宇宙飞船出发咯!带上头盔,穿上宇航服,系好安全带,出发!

3.教师播放登月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4.师: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月球,甚至是整个宇宙的奥秘,回去可以到网上查查资料,网络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列的简单规律,学会有规律的排序,增强序列感。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挂图:

1、路边的树:(一棵松树两棵柳树……)

2、路边的花:(两朵红花一朵黄花……)

3、小兔钻树洞:(一只穿绿衣服,两只穿黄衣服的小兔……)

4、火车的车厢:(一节蓝色,一节黄色,一节红色……)

车轱辘:(两个绿色,两个桔红色……)

魔箱一个,一串珠子,每位幼儿一盒玩具,磁带一盘 蓝色、红色、黄色花朵各若干个。

蓝色三角形、红色圆形、黄色正方形的几何图形各若干个。

布置游乐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观察

出示图片:1、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路边的树是怎样排列的?(一棵松树两颗柳树,一棵松树两颗柳树……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着)

出示图片:2、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路边的花是怎样排列的?(两朵红花,一朵黄花:两朵红花,一朵黄花……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着)

二、 找一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游乐场,看一看,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有规律排列的。

1、球:(两个红色、一个黄色;两个红色、一个黄色……)

2、彩瓶:(红、黄、蓝;;红、黄、蓝……)

3、彩圈:(两个红色、两个绿色;两个红色、两个绿色……)

4、火车车厢:(一节蓝色、一节黄色、一节红色;一节蓝色、一节黄色、一节红色……)

车轱辘:(两个绿色、两个桔红色;两个绿色、两个桔红色……)

三、 练习

现在,请小朋友坐在座位上看表演

1、看小兔子们正在做游戏,它们玩的是钻树洞游戏,请小朋友看一看,游船什么颜色衣服的小兔子(绿色、黄色),看它们怎样排列的(一只穿绿衣服,两只穿黄衣服;一只穿绿衣服,两只穿黄衣服……)那么小朋友猜一猜,树洞里应该是穿什么颜色衣服的小兔子(黄颜色),有几只呢?(两只),对,树洞里是两只穿黄衣服的小兔子。

2、看这里有一个漂亮的魔箱,现在老师扮演魔术师,来给大家变魔术,大家看,魔箱的两边都有绳子串着珠子,从这边穿进,从那边穿出来,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两个黄色,一个红色……),那么藏在箱子里的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珠子(黄色),有几个呢?(两个)

四、 操作

1、小朋友看了精彩的表演,现在,管理员叔叔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他设计一些小路,根据咱们刚才学的排序——有规律的排列,看谁设计的又快又好,即整齐,又美观,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几何图形玩具,开始设计。

小朋友设计的非常好,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着,给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你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请小朋友再排列一次,和刚才不一样的排列,排完后,请小朋友把玩具收拾好。

2、游戏——铺小路。管理员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想请咱们小朋友帮他铺两条小路,一条是花朵路,一条是几何图形路,你们每组商量好后,从里面选择,然后按有规律的排列铺好路,看哪组铺的又快又好,你们要互相合作,相互商量。

五、小结 今天,咱们学会了有规律的排列——排序。天不早了,该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按今天咱们学的排序排好队,想一想,应该怎样排,大家说出一种排法,小朋友赶快排好队。音乐响,开汽车回家。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的,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操作活动,幼儿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从多角度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练习,熟练的掌握了有规律的排序。整节活动幼儿能积极参与,兴趣浓。目标完成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基本上可以按照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并且也了解了生活中得很多规律和明白了要遵守某些规律的道理,在操作排序时,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

但也有不足之处,有时幼儿的表现与我的设想不符时,我急于求成,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把答案告诉了幼儿。再有就是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结果在进行活动时遇到了许多感觉不尽我意得现象,往往是在活动后再进行补充。所以我提醒自己以后在每节活动之前都要对孩子的能力及各方面进行合适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还有就是在活动中要善于观察,随机应变,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荐]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精选


圣人无常师。教案无论是哪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教案是在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怎么样才可以编写好教案呢?以下是88教案网编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轻松愉悦地参与操作活动,充分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培养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

3、能够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难点:能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物质:

教具:课件幻灯片12张,图片蝴蝶、小狗各一张;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三个);磁带(欢快音乐);操作卡纸四张;火车胸饰一个。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操作卡纸(卡纸上粘好双面胶);

分组操作材料:A、卡片萝卜、蘑菇若干;B、小花卡片(红、黄、蓝、三种颜色);C、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瓶子盖(大小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转手腕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刘老师来做拍手动作好吗?提醒幼儿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

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手腕转动了几次?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规律是: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拍两次手,转两次手腕,如果记住了规律,就容易记住动作。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记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展开:

1、出示苹果、梨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师:我们用苹果和梨把刚才的动作记录下来,两次手我们用2个苹果来记录,两次转腕用2个梨来记录。提问:

①你发现了苹果和梨排在一起有什么规律?(2个苹果2个梨)

②接下来排什么?(还是2个苹果2个梨);

③第一组排列和第二组排列一样吗?

小结: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设计出第一组规律后,第二组与第一组完全一样,第三组与第二组完全一样,依次这样拍下去就叫按规律排队。

2、出示小狗图片和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掌握规律。

师:有一只小狗要回家,刘老师用几何图形为小狗铺了一条回家的路,我们来看有什么规律?(角圆方;角圆方)老师用笔将第一组划出,请幼儿来划出第二组和第三组,请幼儿读出规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导幼儿补充规律。

师:有一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小花排队有什么规律?(红红、黄黄、蓝蓝)

请幼儿将第二组空缺的小花补充完整。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三种排队方法:第一种按不同的物体排队,第二种按不同的图形排队,第三种按不同的颜色排队。想一想还能按什么来排队?

4、分组操作练习,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创造一定的规律排序。

①教师利用课件介绍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②分四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按实物排序:萝卜、蘑菇卡片若干;

B、按颜色排序:小花卡片若干(红、黄、蓝三种颜色);

C、按形状排序:几何图形若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瓶子盖若干(大小不同)。

5、展示部分作品,引出拓展内容。

将个别作品展示出来,先提问排序规律再展览。问:你们看我们把作品展示出来,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漂亮了)小结:原来按规律排序还能美化、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按规律排队的物品?(婚礼上气球装饰等)。

6、课件播放各种生活中规律装扮生活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小朋友观赏。如:美丽的拉花、彩旗、气球、装饰、彩帘等。

三、结束:课件播放火车开了, 游戏开火车,自然结束:

师:走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外面去参观吧,按一个女孩一个男孩的规律上车,老师戴上火车胸饰扮演司机,幼儿按规律有秩序上车,将火车开到寝室自然结束!

设计意图:

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则排列程序。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大班幼儿能够区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因此,本课题采取了分组操作形式,涉及了按实物、形状、颜色和大小排序,对培养大班幼儿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3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排序(一)》

活动目标:

1、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

2、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

2、物质准备:

(1)教师材料:运动场图;序列图一(递增)、序列图二(递减);规律图谱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萝、桃子、橘子、等各种水果图片;制作奖品用的材料、规律提示卡

活动过程:

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引导语:果园里举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

1、观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顺序,幼儿找出规律。

2、师小结: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

二、幼儿操作,初步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运动会快开始了,水果娃娃准备入场了,你们瞧

(一)探索递增规律排列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ABBABBB

2、请幼儿根据图一的顺序,接着往下排。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

(二)探索递减规律排列

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ABBBBABBB

2、请幼儿根据图二的顺序,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

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减少的叫递减。

三、发现运动场环境创设的规律美,引导语:小朋友,运动员要经过三条小路,才能到达比赛地点,我们去看看。

1、出示三条路的图片,幼儿观察判断。

问题:哪一条路是递增规律排列的,哪一条是按递减规律排列的?

2、另一条特别的路(有递增又有递减,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师小结:按规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认真观察、比较,在我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规律美,让我们以后慢慢去寻找吧。

四、分组操作活动,继续学习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引导语:马上要给运动远颁奖了,可是粗心的果园老板还没准备好呢?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

(一)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

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3组:两种形状的木珠制作项链操作要求: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按照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减少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美丽的奖品,好吗?

(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按照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

结束语:让我们把作品拿到区域里,在分区时,再和同伴一起来分享欣赏,好吗?

五、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按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

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

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4

一、什么是“说课”关于“说课”,网上有不少的资料,但对其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提供以下几种说法,帮助大家对说课建立初步的印象。

1、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2、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3、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之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活动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具体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说课”与授课的异同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同一活动的教材。

不同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幼儿的理解,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品教育,即“使幼儿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次活动的活动设想,“使听者听懂”。

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幼儿理解哪些内容,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

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幼儿。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幼儿的双边活动,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三、“说课”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停留在组织几次活动,再请几个人评议,组织活动的老师处在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听课的老师也不一定能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了教研实效低下。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组织活动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很多教师的备课笔记从总体上讲都是很认真的,但是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活动的目的、准备、过程等,至于此活动的目的、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去探索的很少,导致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只流于形式,使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活动的重点、难点,理清活动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活动中重点不突出、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活动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活动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l)说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

(3)说目标。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

(4)说活动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二)说教法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

(三)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说出要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并结合活动目标、教材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主要说明幼儿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师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教师是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根据活动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及手段,教给幼儿一些学习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四)说活动过程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活动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按照活动的先后顺序说明每一环节所用的大体时间,重点说明主要环节的双边活动,要致力于活动难点和重点的突破。

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者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组织幼儿活动那样讲。注意,在介绍活动过程时不仅要讲活动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纲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依据等)。

(五)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课件。所制作的课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动重点,降低难度,以突破难点的作用。展示课件时还要简述自己设计、制作的思路和过程。说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材、因时、因地、因人(幼儿、教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说课方式和方法,提高说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说课”的实施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教育活动,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活动的浓缩,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活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上。在说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使用普通话。目前,全社会都在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师要首当其冲。在说课过程中,使用普通话,有利于成功。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说课时不但要精神饱满,而且要充满激情,要使听者首先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课的决心与自信,从而感染听者,引起共鸣。

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要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在说课时,要注意将现代化的电教器材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来刺激听者,使说课更加生动,从而取得最佳效果。

(六)“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组织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活动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活动、本年段、本主题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活动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之间的关系。

(2)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说课中教师要从幼儿理解本内容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活动目的明确,符合《纲要》要求、教材内容和幼儿实际。

(4)教法设计紧扣活动目的、有利于发展幼儿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次活动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表达其对某次活动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活动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学前教育理论与活动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专业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活动情况的分析和教法的设计一概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学前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3、实效性原则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

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针对性强。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结构复杂的活动以及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活动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

(3)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人、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情况,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4)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活动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活动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活动构想转化为具体活动之前的一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5

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按规律排序活动》

数学《按规律排序》

一、活动目标:

1、能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形娃娃若干、小花朵、长圆形、红色、蓝色、黄色图卡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拍铃鼓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听听老师是按什么方法拍铃鼓的?

2、引导幼儿发现拍鼓中的秘密,并用图示记录其中的规律

老师这有一些图型娃娃,请你想一想怎样用图形娃娃来表示我们刚才拍鼓的规律?

(1)大声――小声――大声――小声――

(2)大声――小声――小声――大声――小声――小声――

3、播放本课课件:“给颜色排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同时出示红色图卡和黄色图卡。

教师:红色娃娃和黄色娃娃要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它们排着队要出发啦!(教师边说边把图卡按红—黄—红—黄的顺序排列.)

(2)引导幼儿说一说红色和黄色排队的规律,红色的后面应该是什么颜色?

(3)教师:蓝色也要和红色、黄色一起去,它们要重新排队了

教师: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队。请幼儿找出规律排序并说说蓝色后面应该怎么排?

4、老师小结:这种按照一定规律把物体排队的方法就叫做排序。刚才我们都是根据物体大小颜色不同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我们还可以根据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等不同进行排序呢?

5再次播放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排序的规律是什么?

(2)观看课件图片,引导幼儿完成课件练习。

4、幼儿操作活动“串项链”

发给幼儿若干小花朵和长圆形,按一定规律串项链

5、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串好项链一起去参加颜色王国的晚会,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篇6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d、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

(四)让幼儿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

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六)设计“黑白配”小毛巾

1、运用以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

2、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活动延伸: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大班数学七巧板教案与反思(模板4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大班数学七巧板教案与反思(模板4篇)”,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大班数学七巧板教案与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

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

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

第二关:折一折

第三关:找对称

第四、五关:画对称图形

三、制作对称图形

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

2.幼儿操作

四、延伸

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 )

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晰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游戏中。活动中,我给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当然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改进:

1.在幼儿用笔操作时,应当让幼儿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关当中三个图形应当有标记,这样有利于孩子准确的找到。

3.操作时,第五关画的图形有点复杂,可以适当的改简单一点。

大班数学七巧板教案与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了解七巧板的有趣,能大胆想象,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七巧板、剪刀

活动过程:

引起玩七巧板的兴趣。

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是由哪几个形状组成的?

知道七巧板是由7块形状板组成的,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出示七巧板房子,观察、讨论是如何拼的、还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

幼儿操作。

用剪刀沿实线将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摆一摆,拼一拼。

相互欣赏、交流。

向同伴介绍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么、是如何拼的。(鼓励大胆想象、积极拼摆的幼儿)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觉得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我想:这节还需要再上一节课,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掌握。

教后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七巧板很感兴趣,并能大胆想象,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图案。孩子对这节课兴趣高,掌握的快.

活动反思:

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智慧在指间上。拓展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七巧板拼出的美妙图形,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让学生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然后,学生对照着七巧板的图形,了解它的构成。最后,给学生开辟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图创作。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拼摆图案时,有的同学想像力很丰富,拼出了与众不同的图案,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四人一组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故事,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开动脑筋,拼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讲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建议,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不足之处,整节课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欠妥之处,即不应让学生在完成探究日记时浪费时间,教师要适当进行指点。应将大块的时间放在学生拼摆几何图形上。

大班数学七巧板教案与反思 篇3

一、设计意图: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人创造的智慧游戏,这种游戏老少皆宜。幼儿已有过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游戏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引导幼儿进行七巧板拼图活动。

开展七巧板游戏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拼摆出许多的图案,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了数学经验,更扎实地巩固基础知识;玩的时候可以打破定势,转换思维,展开想像,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幼儿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自己的图案,并且在相互表达、评价和交流中,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一)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二)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一)课件。

(二)幼儿每人一套七巧板。

四、活动重难点:

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幼问好,稳定幼儿情绪。

(二)基本部分1、七巧板的秘密游戏:快找快拿:

(1)师:我们都玩过七巧板,还记得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形状的板吗?

(2)师:现在来玩一个快找快拿的小游戏,听清楚规则:

5秒钟时间内,请你们看图片,找出同样形状的板,放在操作板上。

时间到,手立即放膝盖上,不能再碰板。

幼儿根据图片找出红色大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次请你们找两块板,而且摆放的方向要和我的图片一样。

师:红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绿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

小结:形状相同,放的方向不同,给我们的感觉也不同。

师:刚才两个三角形摆放的方向也是这样的,那这次是什么地方改变了呢?

小结:位置换了一下,给我们又是一种新的感觉。

总结:用7块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板块,变一变方向、换一换位置,就会出现奇妙变化。

2、七巧板的组合(1)幼儿尝试选择其中的三角形组合不同的形状师:其实啊,七巧板设计非常巧妙,巧在哪里你们知不知道?那请你在七块板中选择其中的两块三角形组合一下,看看能不能产生新的形状呢?

(2)交流:

师:你用哪两块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形状?

师:谁也一样拼出这样形状的图形了?怎么不一样呢?

小结:大三角和大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大正方,小三角和小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小正方。

师:有没有拼出不一样的形状?

小结:瞧,七巧板中选择不同的2个图形,可以变成xx、xx、xx、xx……新的形状,你们说七巧板巧不巧?

3、拼七巧板:

(1)师:正是因为巧,所以七巧板可神奇啦!还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看!我拼成了什么?(机器人)看看机器人的头是什么形状?身体呢?三角形做机器人的--脚,手用什么形状拼的?你们想不想拼?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操作。

师:成功了吗?都成功啦!

4、限时拼图:

(1)师:七巧板真有趣,可以拼正方形,又可以拼机器人,那还可以拼什么呢?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拼图游戏,怎么样?

(2)一分钟拼"小鱼":看!七巧板拼成了--小鱼。哎!这次我可是有要求的。听清楚!请你在一分钟时间内拼成这条小鱼。行不行?好!开始!谁成功啦?

5、小组比赛。

(1)师:我有个建议,我们来一次拼图比赛,好不好?我们分成两队,你们两组是一队,你们选做红队还是绿队?你们两组是一队,就是红(绿)队。听清比赛规则: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拼出图案,哪一队成功的人数多就得一个小动物头像,明白吗?

(2)看图拼七巧板:

(1)第一轮拼"房子":第一轮一分钟,看!拼什么?(房子)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第一轮哪一队获胜啦?

(2)第二轮拼"飞机":第二轮50秒,时间缩短、难度加大。有信心吗?这次拼什么?(飞机)好!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第二轮哪一队获胜啦?

(3)记忆拼七巧板:

提要求:接下来我们换一个游戏,听清楚规则!请你先用眼睛看,把七巧板拼成的图记在脑子里,等我说开始的时候,再把它拼出来,明白吗?看的时候不能拼,只能记。【播放相应动画】

第一轮拼"火箭":是什么?先仔细地看,把它记在脑子里,大三角拼哪里?正方形怎么摆?记住了吗?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哪一队获胜?

第二轮拼"轮船":这次拼什么?先仔细地看、认真记。看得仔细、记得清楚。船身用什么图形拼的?平行四边形怎么摆?记住了吗?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哪一队获胜?

(三)结束部分1、小结:孩子们,这个七巧板好玩吗?其实,它还能拼出许许多多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动画播放图片】

【活动反思】

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的智慧在指间上”。拓展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七巧板拼出的美妙图形,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接着让学生介绍有关七巧板的知识,然后,学生对照着七巧板的图形,了解它的构成。最后,给学生开辟了自由的空间,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拼图创作。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拼摆图案时,有的同学想像力很丰富,拼出了与众不同的图案,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特别是四人一组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故事,学生情绪高涨,纷纷开动脑筋,拼出了一幅幅有趣的图画,讲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建议,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不足之处,整节课在时间的分配上有欠妥之处,即不应让学生在完成“探究日记”时浪费时间,教师要适当进行指点。应将大块的时间放在学生拼摆几何图形上。

大班数学七巧板教案与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单的拼图。

2.激发幼儿对拼图游戏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脑、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2.幼儿每人一套七巧板。

活动过程:

一、七巧板的秘密

游戏:快找快拿:

1.师:我们都玩过七巧板,还记得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形状的板吗?

2.师:现在来玩一个快找快拿的小游戏,听清楚规则:

(1)5秒钟时间内,请你们看图片,找出同样形状的板,放在操作板上。

(2)时间到,手立即放膝盖上,不能再碰板。

幼儿根据图片找出红色大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这次请你们找两块板,而且摆放的方向要和我的图片一样。

师:红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绿色三角形方向是向哪边?

小结:形状相同,放的方向不同,给我们的感觉也不同。

师:刚才两个三角形摆放的方向也是这样的,那这次是什么地方改变了呢?

小结:位置换了一下,给我们又是一种新的感觉。

总小结:用7块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板块,变一变方向、换一换位置,就会出现奇妙变化。

二、七巧板的组合

1.幼儿尝试选择其中的三角形组合不同的形状

师:其实啊,七巧板设计非常巧妙,巧在哪里你们知不知道?那请你在七块板中选择其中的两块三角形组合一下,看看能不能产生新的形状呢?

2.交流:

师:你用哪两块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形状?

师:谁也一样拼出这样形状的图形了?怎么不一样呢?

小结:大三角和大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大正方,小三角和小三角组合在一起变小正方。

师:有没有拼出不一样的形状?

变大三角:大三角又是怎么变成的?两部滑梯背靠背就变成大三角形。

变菱形:这是什么形状?知道怎么变的吗?

小结:瞧,七巧板中选择不同的2个三角形,可以变成xx、xx、xx、xx新的形状,你们说七巧板巧不巧?

三、拼七巧板:

1.师:正是因为巧,所以七巧板可神奇啦!还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看!我拼成了什么?(机器人)看看机器人的头是什么形状?身体呢?三角形做机器人的脚,手用什么形状拼的?你们想不想拼?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幼儿操作。

师:成功了吗?都成功啦!

四、限时拼图:

1.师:七巧板真有趣,可以拼正方形,又可以拼机器人,那还可以拼什么呢?这样吧!我们来玩一个拼图游戏,怎么样?

2.一分钟拼小鱼:看!七巧板拼成了小鱼。哎!这次我可是有要求的。听清楚!请你在一分钟时间内拼成这条小鱼。行不行?好!开始!谁成功啦?

五、小组比赛。

1.师:我有个建议,我们来一次拼图比赛,好不好?我们分成两队,你们两组是一队,你们选做红队还是绿队?你们两组是一队,就是红(绿)队。听清比赛规则: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里拼出图案,哪一队成功的人数多就得一颗星,明白吗?

2.看图拼七巧板:

(1)第一轮拼房子:第一轮一分钟,看!拼什么?(房子)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第一轮哪一队获胜啦?

(2)第二轮拼飞机:第二轮50秒,时间缩短、难度加大。有信心吗?这次拼什么?(飞机)好!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第二轮哪一队获胜啦?

3.记忆拼七巧板:

(1)提要求:接下来我们换一个游戏,听清楚规则!请你先用眼睛看,把七巧板拼成的图记在脑子里,等我说开始的时候,再把它拼出来,明白吗?看的时候不能拼,只能记。

(2)第一轮拼火箭:是什么?先仔细地看,把它记在脑子里,大三角拼哪里?正方形怎么摆?记住了吗?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哪一队获胜?

(3)第二轮拼小人:这次拼什么?先仔细地看、认真记。看得仔细、记得清楚。头用什么图形拼?身体用什么图形拼的?平行四边形怎么摆?记住了吗?开始!你们队几个人成功啦?哪一队获胜?

六、延伸、整理:

1.小结延伸:孩子们,这个七巧板好玩吗?其实,它还能拼出许许多多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你们想来拼一拼这些图案吗?好,等一下我们回到教室再来拼一拼,好吗?别急,还有最后一个任务,请你们把七块板不多不少,正正好好放回正方形盒子里,行吗?

教学反思:

1、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孩子边动手摆边说。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使孩子在看、听、想、摆、说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七巧板的玩法。(文.章出自教.案网)使孩子体会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2、在游戏中孩子以集体、个人、小组等方式进行。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体会到了合作、分享、参与的快乐。

3、此次活动虽是一节拼图活动,但是孩子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有个别孩子进行了再加工,如:拼出了主题是自己的梦、大地、家等画面。

如果再上这节活动课,我不仅要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还要充分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共同欢笑。

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如何写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上册,学习内容:颜色配对、求同存异、归类、按规律排序、对应、认识长短、按长短排序、区别“1”和许多、比多少、3以内的点数、4以内的点数、5以内的点数、圆形、正方形、图形分类、区别上下。

小班下册,学习内容:配对、按一种特征分类、变得一样多、按大小排序、比较高矮、按高矮排序、对应、2的形成、3的形成、4的形成、5的形成、5以内数物结合、目测数群、认识长方形、感知三角形、认识前后里外。

中班上册(第三册):物体的对应、按粗细排序、10以内的点数、目测数群、6.7.8.9.10的形成、6.7.8.9.10的数物结合、数字标识、数字描红、序数1-10、10以内的倒数、认识半圆形、认识椭圆形、认识梯形、图形拼搭、区别上中下。中班下册(第四册):按特征分类,比较宽窄,按规律排序,认识时间,复习基数和序数,20以内点数,认读50以内的数,数物结合,20以内倒数,10以内数的守恒,认识单双数,2~9相邻数的关系,10以内数的等差关系,平行四边形,图形的分类和联想。

大班上册(第五册):多角度的分类和排序,测量,认识“0”,5~10的分解和组合,10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数在生活

中的运用,多边形,面积守恒,正方体,长方体,球体,认识左右,认识货币,简单规律和推理。

大班下册(第六册):感知过去、现在和将来,认识日历,认识整点,认识半点,二等分,四等分,认读100以内的数,按数群计数,感知数位,数与量的对应,写数字,20以内加减法,加减法在生活当中的运用,整10加、整10减,分类计数,简单统计,连加、连减,相同数连加,平均分配,圆柱体,体积守恒,容积守恒,运用货币。

学前班上册(第七册):比较厚薄,认识快慢,按特定的规律排序,长度守恒,图形的传递,写数字,认识运算符号,20以内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0”在生活中的运用,有关“0”的加法和减法,20以内的相邻数,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区别基数和序数,50以内的倒数,图形的拼摆,相同和不同,认识疏密,量的推理,对应关系,逻辑关系。

学前班下册(第八册):简单的统计图,量的传递,认识时间,工具测量,简单的组合,等量代换,感知数位,写数字,百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等量交换,百以内的进位加法,百以内不退位减法,百以内退位减法,相同数连加,初步认识乘

法和除法,等分图形,运用货币,观察力训练,推理能力训练,千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千以内的不退位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