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0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发表时间:2022-12-18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0篇)。

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写一份好的教案就要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修养,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上课需要的优秀教案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

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

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同

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童话故事导入

二、寻找城门

经历探索统计的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差异,得出最好的方法。(为该小组加上一张笑脸)

老师建议: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来记录(教师报,请一个小朋友上黑板记录。)其余小朋友在练习纸上记录。

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里吗?(课件出示)

提问:从表里,你知道了什么?选择性为小组加上笑脸

提问:现在哪种图形最多?

三、解救公主

课件出示天气,学生在纸上记录。

最后得出,天气统计情况。

从表里你又知道了什么?

哪种天气最多?(加笑脸)

谈话:刚才小朋友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动手、动脑终于把白雪公主救了出来,老师告诉小朋友,这种动手动脑的方法叫做统计(板书:统计)

四、巩固强化

1、白雪公主救出来了,她悄悄地问周老师:金城中心的小朋友们能不能统计出组长文具盒里的铅笔、橡皮和直尺的数量呢?

小组统计、交流汇报(加笑脸)

2、选择性练习(发统计簿)

要求:统计完之后找一位听课的老师做你们小组的裁判,判定你们的统计是否正确。(加笑脸)

五、练习深化

谈话:小动物们听说白雪公主被救出来了,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去看望白雪公主呢?我们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很快统计出他们各有多少?

出示公鸡、白兔、大象排队图,交流汇报

六、课后作业

统计出各小组各得了多少张笑脸。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1)班54人、四(2)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例1例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与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关系。

2、通过小数的产生,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小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产生。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小数的应用。

师:在我们生活中,说说你在哪儿听到或看到过小数。

你认为小数是怎样的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由合大、分小无限做下去来拓展对数的认识。

1、在合分中拓展数位顺序表。

⑴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①通过合并引出分

师口述:把10个一合并起来是多少?

把10个十合并起来是多少?

把10个百合并起来是多少?

板书: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千百十个

师:能继续合并下去吗?那能往小了分会怎呢?

②分

师口述:把一个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个百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个十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把一个一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三、通过主体探究,研究小数意义。

(一)通过把正方形图看做整体1认识、的小数。

1、的小数

⑴投影显示:把一个正方形看成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板书:十分之一)

师:也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看我是怎么写的。(板书:0.1)

0.1就是一个小数,它的计数单位也就是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小数里的点叫小数点。

说说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0.1表示什么?

师总结:和0.1的意思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

追问: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0.1是把谁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⑵阴影部分显示3份

问:现在阴影部分表示几份?是几个十分之一?是几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3表示什么?

⑶阴影部分显示7份

师:阴影部分用小数、分数各怎么表示?

0.7和都表示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是几份中的几份?

0.7里面有几个0.1?它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师小结:象、、、这些都是特殊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⑷通过练习巩固十分之几的数。

①生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个正方形代表整数1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②师投影出示2份用小数表示0.2,问:0.2是几个0.1?

投影显示6份用小数表示0.6。问:0.6是几个0.1?(0.6里面包含0.2)

师:你发现了什么?

把0.6平移开,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通过生活认识的小数。

⑴的小数

①把一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把(0.1)再继续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百分之一)

也可以写成0.01。(板书:0.01)

问:0.01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和0.01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②认识的小数

投影显示8份问:现在是几份?是几个百分之一?是百分之几?

用小数怎么表示?(0.08)

0.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0.01?8个0.01是多少?

③认识的小数

投影显示37份,师问相应的问题。

④练习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角,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分。

想:1角=元=()元1分=元=()元

5分=元=()元49分=元=()元

3、认识千分之几的小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1千克=1000克

根据刚才学习的方法,你能说一说1克用千克表示成小数是多少?(讨论)

1克=千克=()千克

练习:3克=()千克

11克=()千克

108克=()千克

四、小结: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数,到底什么是小数?

1、生看书83页。

2、说一说你对小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师小结:计数单位往大了合并可以无限的做下去,往小了分也可以无限的做下去。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4

全册教材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7个单元,分为五个部分。

1.数的认识:

第9单元倍数和因数,教学倍数与因数的含义,2、5和3的倍数的特征,素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关于公倍数和公因数,将安排在五年级再学习。

2.数的运算:

第1单元乘法,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以及相应的口算,即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

第4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并认识中括号。

第7单元运算律,教学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在练习中进一步安排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0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应用商不变的规律使除法笔算简便。

3.式与方程:

第13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求字母式子的值,字母式子的简单加减运算。

4.探索规律:

第6单元找规律,主要教学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解决简单的搭配问题,同时学习并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中的规律。

5.解决问题: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5

教学设计:[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要进行测量和计算,下面老师请两名学生到上面来,用这把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其他同学用直尺测量数学书的宽度。(两名学生上来操作,其他学生就位操作)(操作完,让两生说说测量的结果)

2、师:用米作单位,黑板的长度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出来?(生答:不能)

师:量下来是3米多一点,余下的不足一米。用米做单位,就不能用小数表示出来,你知道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学生回答的同时,师板书:小数)谁会用小数表示黑板的长度?(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师:刚才下面的同学用直尺测量了数学书的宽度,用厘米作单位,数学书的宽度能用整数表示吗?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聪明,已经会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了,那么究竟什么数叫做小数呢?这个问题要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完整板书:小数的意义)评析:这一层次教学是启发诱导,实践感知,讲清小数的产生。在感知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以此说明小数的产生和应用的广泛性,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设计:[展开新课]

(一)具体观察,感知小数。

⑴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出示米尺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米?(1分米)

师: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1/10米,师板书1/10)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1米,师板书=0.1)

师: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点击电脑闪烁)(学生回答)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3/10米,师板书3/10)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3米,师板书=0.3)

师:0.1、0.3都是几位小数?(指板书面对学生提问)(生答一位小数)它们都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数?(手指板书启发)(生答:表示十分之几的数)(师板书)

评析:这一层次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

⑵观察讨论,再次感知。(出示米尺直观感知,积极思考,完成填空)(点击电脑闪烁)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学生思考片刻)师:其中的7份是多少厘米?(闪烁)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学生思考片刻)师:15厘米呢?(思考)(点击出示填空)(指名学生填空,教师板书)师:0.01、0.07、0.15都是几位小数?(指板书面对学生提问)(生答:两位小数)它们都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师板书)评析:这一层次先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

⑶观察理解,深化感知。(出示米尺图,观察思考,并完成连线)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毫米?(1毫米)8份呢?(8毫米)13份呢?(13毫米)师:1毫米、8毫米、13毫米都用米做单位,分别用分数、小数怎样表示?(出示连线题)师: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把它们用线连起来?会不会?(讨论片刻,指生回答,师相应板书)师:0.001、0.008、0.013都是几位小数?它们都是表示几分之几的数?(学生回答,师相应板书)师:当然还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其中1份是1/10000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板书:1/10000=0.0001)评析:这一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

(二)抽象概括,理解意义。

⑴再次观察米尺图,结合板书讨论问题。

师:刚才我们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我们还可以把1条线段、1个正方形拿来平均分,我们把1米、1条线段、1个正方形叫做整体(师板书:整体)师: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师相应地用手点击板书相应的位置)可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生答: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结合板书讨论出分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分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师相应板书:分数单位,10个1/1000是1/100,10个1/100是1/10。)

师: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整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造整数的写法来写。

⑵结合以上讨论结果,探索小数的意义。师:向上面那样,仿造整数的写法,(指着板书)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数,按一定的大小顺序,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我们学到这里,谁知道小数究竟是什么数呢?(出示思考题:1、什么是小数?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3、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同桌讨论)(通过讨论,依次指名学生回答,师出示: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

评析:这一层次的教学,运用分数和整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概念,揭示其本质特征。教学设计:[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⑴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通过涂色练习,使学生领会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与小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⑵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通过填空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评析: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有针对性的练习,是促使学生抓住知识点,串成知识链;连成知识片,构建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形成知识技能。

教学设计:[全课小结,课堂练习]

⑴师: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质疑问答)

⑵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⑶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批改订正)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4l页实践活动男、女生的脉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收集数据和统计,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求简单的平均数。

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中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自测脉搏。

教具准备:秒表一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平均数的问题。谁来说一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出示:下面是第一组男、女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男、女生的平均成绩,看谁高?

男生:95、80、90、85、95。

女生:100、80、85、95。

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提问:求男生的平均成绩为什么除以5,求女生的平均成绩为什么除以4?

二、提出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求平均数。你能知道我们班里男生和女生的脉搏,谁跳得快些吗哪位同学大胆猜测一下,男生的脉搏跳得快还是女生的脉搏跳得快你猜测时是怎样想的

2.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分组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每人1分钟脉搏次数,填入课本中的表里。

2.组织学生分组活动,由教师计时,组长主持每人测脉搏并填在表里,再让学生求自己小组里男生、女生平均1分钟脉搏跳多少次,并在组内交流比较男、女生脉搏跳动次数,看谁跳得快些。

交流汇报。

3.各组汇报男、女生人数和男、女生脉搏跳动总次数,要求学生自己求班内男生和女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

4.请大家比较一下,你发现结论怎样前面的猜测对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说课材料:

说内容:

《男、女生的脉搏》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苏教版)第41页的内容。

说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①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收集数据和统计,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求简单的平均数。②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中体会统计的过程和作用。难点是学生自测脉搏。

说教具准备:

本节课的教具主要是秒表一只,用于计时;小黑板2块,用于复习旧知和布置作业。

说教学思路:

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求平均数的复习,采用提问练习的方式,进一步熟悉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下面比较男、女生的脉搏作好准备。然后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分组活动,自主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最后是课堂总结和作业。

说教法和学法:

组织实践活动,首先要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得出具体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收集几次数据,求出男、女生脉搏的平均数各是多少,并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得出男、女生脉搏谁跳得快的结论。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猜想、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

掌握商不变性质,学会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结合教学过程、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变与不变

、对立与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教学总体设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

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有序的观察、比较,充分运用讨论手段,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每个学生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学习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自主建构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促进合作与讨论,评价与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基本设计:

一、课前游戏: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

,起立坐下);3看手势做动作(手正面起立,手背面坐下);4看符号做动作(1手

正面,2手背面)。后问:这当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渗透变与不变、对

立与统一等辨证思想。

二、本节课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探究学习法ABCDEFG型学习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

学习方法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上完了,你们也肯定知道了。

三、揭题提问

1、84=2你能举例商等于2的算式吗?(学生说)

⑴、从这么多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⑵、是啊,这些算式为什么都等于2呢?难道这里边有什么决窍吗?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一个问题。

2、揭示课题商不变性质。

⑴、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商不变性质的哪些知识?(学生说)

⑵、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

⑶、学生思考。指名说(学生提问题)。

3、根据学生提问,教师积极引导,即时概括,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诸如:

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⑵、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

⑶、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⑷、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四、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⑴、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第⑵、⑶这两个问题,好吗?谁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也就是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会变呢

⑵、先让学生独立猜想。

⑶、指名学生说。(教师注意倾听、激励评价,并板书重点意思的词)

如:同时加上

同时减去

同时乘以

同时除以

⑷、大家说得好,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我们就以168=2为例(或让学生自己主动设计来进行验证),请大家努力思考,充分发挥小组的智慧,分别举例验证这几种猜想。研究一下,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商才不会变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验证猜想。

⑴、学生小组间共同合作学习。

⑵、哪一小组先来交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这种情况?

⑶、小组交流。(教师板书)这样的式子写得完吗?怎么办呢?(用表示写不完。)

⑷、大家仔细观察以上这些算式,从验证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说明了什么?(商不变。)商

不变,什么在变呢?(被除数和除数在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同时乘以

一个相同的数,)师板书商不变。(这一验证的结果重在让学生主动交流与补充,不

必一问一答,重点抓住以上几项。)

⑸、师小结。然后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又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⑹、现在谁能把商不变的两种情况连起来说一说?(师板书完整)(学生说。)或者你

是怎样理解的呢?谁还想再说一遍?

⑺、继续验证同时加上、同时减去两种情况。学生间展开交流。提问:商不变,这说明了什

么?

⑻、现在谁能回答第二个问题了?(即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学生互说,全班交流,

教师进行激励评价。

⑼、说得真好。现在大家对于商不变的条件还有没有问题?(如果学生在此前主动发现了

0要除外,则完整了。如没有发现就引导学生发现0除外,除以0,不行,那么乘以0行吗?)

⑽、咱们再来完整地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说)讲得太棒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自己共同

探究出来的商不变性质。

五、明理内化

1、商不变性质还可以怎样说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轻声朗读,再次体会并理解。

2、你在体会的同时,觉得要提醒大家些什么呢?为什么?(0除外、同时、相同、扩大、缩小)

3、大家理解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自己掌握的水平,好吗?

基本练习。填空,(从①②中任选其一,或都选)并且感悟从中又有什么体会?

①、1173=(1179)(3□)

35400300=3540□=354000□

②、30060=(300□)(60□)

248=(244)(8-□)

244=(24+□)(4+□)

1005=(100-□)(55)

六、组织第二次探究活动。

1、继续探究。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第4个问题。

⑴、先请你再来猜猜,学习商不变性质什么作用?(指名说)

你能举例说明使计算简便吗?(指名说)怎么算的?根据呢?

⑵、还能再举些例子吗?(指名说、互说)

⑶、你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有什么决窍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小结:当被除数和除数未尾有0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关键:以未尾0少的为标准。)

3、综合应用。

⑴、根据144001200=120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44012=14400000120000=2880002400=

你们自己也能设计这样的题目吗?(学生设计,小组内验证)

⑵、①很快说出下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道理。

45002592000125

交流与反馈:关键的思考(45004)(254)或(45005)(255);(920008)1

258)。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9535=5950(35□+□)

七、激励评价,拓展学习思路。

1、学生相互评价(小组内评价为主),出示评价基本标准,等级为棒极了、优秀、良好、需努

力四个等级。

2、针对刚才相互间的评价,请你说说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些什么新的收获,对老师、自己和同学们有些什么建议,想与他们说什么呢?

3、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说)这些问题中学生能回答的让他们回答,如遇到较复杂的或是今后学习的问题,则建议: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后去研究,好吗,(可以设想一下:你准备怎样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与相交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大家手里都有两根小棒,如果我们把这两根小棒看成是两条直线,那么,请你摆一摆,看看这两条直线会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请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

学生同桌合作,边摆边画。教师把学生所画的位置关系画到黑板上。预设如下几种情况:

[设计意图: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让学生用小棒代替两条直线,摆一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使抽象的认识具体化了。教师把学生的摆法全部罗列出来,为后面的分类感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分类感知,初步认识平行与相交。

谈话:我们摆出了这么多种位置关系,同学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请你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

根据两根小棒是否靠在一起分类,把(1)、(3)、(5)、(6)、(7)分为一类;(2)和(4)分为一类。

根据两根小棒所摆成的图形来分类,把(1)、(5)分为一类,两根小棒组成了几个角;(2)、(4)分为一类,两根小棒不靠在一起;(3)、(6)、(7)分为一类,两根小棒都形成了一个角。

根据两根小棒代替的是直线,直线是可以延长的,把(1)、(2)、(3)、(5)、(6)、(7)分为一类,它们延长之后是交叉在一起的;(4)分为一类,它们延长之后是不会交叉在一起的。

学生交流各自的分法,对出现的不同分法暂时不予评价。

反思:刚才我们说把两根小棒看作两条直线,也就是每个图中的两条线都应看作是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

提问:如果把每个图中的两条直线都向两端无限延长,结果会怎样?(把图中的直线两端延长)

追问:现在再让你来分类,你会怎样分?(分为两类,一类是相交,另一类是不相交。)

小结:像图(1)、(2)、(3)、(5)、(6)、(7)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称它们是两条相交的直线。像图(4)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称它们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板书:不相交)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板书: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提问:那么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吗?(教师给两条直线写上字母:a和b)

指名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观察、探索、想象、归纳等活动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在数学教学领域已经达成了共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来理解相交与平行的概念。先要求学生自主给它们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发现,因为小棒代替的是直线,而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因此,把这些直线都延长以后,它们的位置关系实际上只有两种,一种是相交,另一种是不相交,并由此引出平行的概念。这样,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纷繁的位置关系进行归类,有利于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平行与相交的本质区别。]

3.联系生活,找出实例。

出示以下5幅图:运动场跑道、高压电线架、黑板、秋千、五线谱。

谈话:你能从这些图中找到相交或者相互平行的例子吗?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再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及时评价,并捕捉有效的资源。

例如:学生说到五线谱上的平行线时,提问:谁能具体说一说,在五线谱中,哪条直线和哪条直线互相平行啊?(学生说说)

追问:那一组平行线应该有几条呢?(可以是两条,也可以是三条、四条、五条等。)

再问:一条直线行不行?(不行)

小结:对,平行指的是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只有一条,就谈不上位置关系了。因此,一组平行线至少要有两条。

提问:那同学们能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平行与相交的例子吗?(学生找到后说一说,教师注意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

[设计意图: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现实生活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相交与平行的例子,并利用这些生活实例获得对平行线的初步认识,让学生更好地建构平行的概念。]

4.自主探究,认识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图(如右图)。

谈话:刚才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平行和相交的例子,那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个长方体,请你判断一下,a和b是什么关系?a和d是什么关系?

提问:那a和e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在这里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会认为它们相交,有的学生会认为它们平行,有的学生感觉到它们既不相交,又不平行,但不知道原因,等等。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两条直线有点奇怪,不相交,但是也不平行,那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体模型,仔细观察,互相讨论,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组织学生先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a和e在不同平面上,所以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小结:我们今天研究的都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一定平行,也就是说,在同一平面内(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到中学还要继续研究。下面我们一起把这句话一起读一读。

提问:那你还能在模型上找到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例子吗?指给小组里的同学看看。(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

[设计意图:理解平行的概念,关键有两点,一是在同一平面内,二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关于在同一平面内的认识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若是在课的开始就进行教学,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在学生初步感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后,教师用了一个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讨论:a和e所在的直线是什么关系,学生发现用原有的知识无法解释这里的问题,a和e所在的直线既不是相交的,也不是平行的,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小组观察、讨论、探究,发现了问题所在: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因此导致了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结果。这样,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建立了同一平面的表象,加深了对平行这一概念的理解。]

5.练习。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下面哪几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并说说理由。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评价。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用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指指说说。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下面每组线段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先让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二、学画平行线

1.自主动手,学画平行线。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与相交,也认识了平行线,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想办法来画一组平行线,好吗?(学生自己动手画)

学生画图后,组织交流各自的画法。

学生可能有的画法:利用方格纸来画;利用数学本子上的横线来画;利用直尺的两边来画;利用垫板的左右两边来画(对于学生中正确的画法,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能画出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

出示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画图(此时,学生发现用刚才的方法很难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启发: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0页的内容,看看茄子老师是如何教大家的。

学生自学,试着画一画。

小结:你能说一说画已知直线平行线的方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一画,二靠,三移,四画)。

谈话:想办法检验一下,这样画出来的直线是原来直线的平行线吗?(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创造一组平行线,当用不同的工具画出平行线以后,再让学生进行交流,并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这样,就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在交流与共享中得以丰富,思路在碰撞与沟通中得以融合,空间观念在自己描述和听取他人描述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

谈话:请你画一画,画好后与同桌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

提问:你能在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找到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体会一条线段平移后,总是和原来的线段互相平行。

三、总结全课(略)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内容?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谈话:什么是平行?请大家再完整地看看数学书上的内容,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9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例3,练习四第1-3题,三步计算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会解答简单的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思路训练。

全班同学口答:

(1)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

王平同学每天早晨跑500米,跑了5天?

8个打字员共打字1600个?

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

(2)根据问题找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

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几倍?

香蕉比桔子少多少筐?

买足球共用多少元?

订正第1题,说说解题思路,是怎样分析的。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果问题不变,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使其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怎样表示?(学生可能想到,四年级人数不直接给出,改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46人。这样改是合理的,但它不是三步计算题了,因此只能改成: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

教师点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三步应用题)

2.出示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审题、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

每班40人

三年级:

每班38人共?人

四年级:

(2)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自己分析,并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分析:从最后的问题入手分析,要求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三、四年级各有多少人。但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直接告诉,因此第一步先算三年级有多少人?40×4=160(人);第二步算四年级有多少人?38×3=114(人);第三步再把这两个年级人数合并起来,160+114=274(人)。就是要求的问题,即三、四年级的总人数。

教师板书: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74人。

刚才的思考方法是从问题入手,找出所需要的条件,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大家想一想,如果从题目的条件入手分析,那么题目中哪两个条件有密切关系?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数量?

(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可以求出三年级有40×4=16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可以求出四年级有38×3=114(人);最后把两个年级人数合起来,160+114=274(人)就是题中要求的问题。)

3.反馈练习。

如果例3的已知条件不变,把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应该怎样解答?

全班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想的。

小结: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在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既要根据条件想问题,得到新的已知数量,也可以根据问题找条件,哪个条件是已知的,哪个条件是未知的,因此要先把未知的条件求出来。这两种分析方法是要经常用到的所以要切实掌握。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解答。

体育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40元,还买了2个篮球,每个62元,小学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一共用了多少元?(先用线段图表示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解答)

解答后,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并订正。

2.比较题。

(1)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茄子12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黄瓜和茄子共有多少千克?

(2)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茄子12筐,改为8筐,其余条件和问题不变,应该怎样解答?

学生会出现的两种解法:

25×8+20×8 (25+20)×8

=200+160 =45×8

=360(千克) =360(千克)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哪种解法比较简便?

通过讨论明确,有些应用题,由于解题思路不同,解题方法就不同,而且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计算题可以用两步计算,这样使得计算比较简便。

同学们想一想,(1)题能否用两步计算?为什么?(从而明确由于两种蔬菜的筐数不一样,也就是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时,没有相同的因数,就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3.粮店运来25包大米,共重2500千克,运来40袋面粉,共重20_千克,一包大米比一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四、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合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一步应用题组合而成的。解答是首先要理解题电,在此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都要找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计算时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三步应用题(一)

例3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 菜场运来黄瓜8筐,每筐25千克

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 茄子8筐,每筐20千克,运来的

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黄瓜和茄子共多少千克?

每班40人 解法一:(1)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三年级: 25×8=200(千克)

每班38人共?人 (2)运来茄子多少千克?

四年级: 20×8=160(千克)

(1)三年级有多少人? (3)共运来黄瓜、茄子多少千克?

40×4=160(人) 200+160=360(千克)

(2)四年级有多少人? 解法二:(1)每筐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38×3=114(人) 25+20=45(千克)

(3)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2)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多少千克?

160+114=274(人) 45×8=360(千克)

答:三、四年级共有274人。 答:运来黄瓜和茄子共重360千克。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第70-72页。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教材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形影不离来表示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不少数关系密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倍数和因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1、观看大屏幕,用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你们会拼吗?

每排摆几个,摆几排?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分成四人小组,用正方形摆一摆,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1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3种不同的长方形,列出了3个乘法算式。

2、同学们,不要以为这三个算式很简单很普通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可都藏在里面呢。(看课件)

(在数学中,因为43=12,所以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暂停)

谁能照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请2-3个学生说一说)

谁能说说下面两个算式里,什么数是什么数的倍数,什么数是什么数的因数吗?(112=12、26=12)

我们在说112=12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3、友情提醒:(看课件)

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因数倍数时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二、探求因数和倍数

1、学生尝试找出18的所有因数。

(1)那我们来看18这个数,它有哪些因数呢?(学生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核对答案。

(2)教学试一试

15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3)观察18、15和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小结: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刚才我们用一些好的方法找出了一个数的因数,那你们有信心又快又准确的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吗?比一比谁找的快找的多,看谁先把它找完。

请找出3的倍数。(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

你是怎么找的?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比较方便?找倍数时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一般写出5、6个,后面加省略号。

(2)猜一猜:一个数的倍数又会有哪些特点呢?把你们的猜想在小组里先交流交流。(请2-3个学生说说)

光凭一题不能肯定我们的猜测就是正确的。我们再做几题验证一下。

试一试:找出2、5的倍数。

总结: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找出40以内6的倍数。

三、应用倍数和因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发现了因数和倍数的特点。下面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谁是谁非。(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45=20,4是因数,20是倍数。

(2)18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3)1的因数只有一个。

(4)8所有的因数是2、4、8。

2、想想做做

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14=44125=6098=72

3、游戏(找朋友)

(1)找8的因数朋友;找24的因数朋友找;15的因数朋友www.JAB88.COM

(2)5的倍数;9的倍数;1的倍数

3、猜年龄

刚才同学们学习的真不错,我们放松一下。老师知道我们四年级的同学今年大多数应该是13岁了,那老师今年多少岁你们想知道吗?

我今年的年龄恰好是13的倍数,你能猜到老师的年龄吗?

4、介绍完美数(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

五、挑战自我

1、想一想自然数A最大的因数是几?最小的因数呢?最小的倍数是几?

2、100以内谁的因数最多?

《关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0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