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教案大全 > 导航 > 《长城和运河》教案(一篇)

长城和运河教案

发表时间:2022-11-28

《长城和运河》教案(一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有了完善的教案课件,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长城和运河》教案(一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两个小节的词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常识,体会它们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搜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同桌间互相检查、订正。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

1、感知课文。

录音机范读,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a、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

b、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学生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

欣赏描写“长城”奇景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观,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1)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长城有多长?

(2)穿行在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3)在作者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的前四句。(教师指导朗读,要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4)出示地图让学生找找山海关到嘉峪关所跨越的省市,深化学生对长城”长“的特点的体悟。

(5)课文里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这里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拟人)这里为什么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

3、了解长城的建筑、作用、规模等方面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样一座前看不见头,后看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们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呢?这奇迹是谁创造的呢?(我们的祖先)面对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赞美祖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赞美咱们的祖先。齐读最后两行诗。(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

三、自学课文第二节

1、同学们,长城留给我们的是高大、雄伟、壮观的景象,而京杭大运河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请同学们各自读课文第二节,然后结合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小组交流讨论,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

2、学生分小组自学。老师适当进行个别点拨。

3、全班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着重体会运河如“绸带漂落大地”的美景,了解运河的基本常识。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所付出的艰巨劳动。

4、朗读第二节。

(1)各自练习朗读。

(2)指名感情朗读。

(3)同桌间互相品读。

四、总结深化

1、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文章两部分的读法完全一样吗?(第一部分应该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1)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这首诗歌的层次和特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长城”、“运河”是中国的两大奇迹,本文仅仅是赞美了它们吗?

总结:“长城”、“运河”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奇迹,但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如故宫、圆明园、秦始皇兵马俑、三峡工程等。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和搜集相关的文章及资料。

板书设计 :

1、长城和运河

长城(雄伟、壮丽)

人间奇迹 运河(秀丽、动人) 劳动人民创造

课后反思:《长城和运河》一文中所描述的两大中华奇迹,本班多数学生只是闻其名,并没有观光过,所以,对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秀丽动人无法感受到,对于它们修筑的历史背景,修筑过程及其作用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图,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凭借有关长城与运河的资料,美读成诵,让学生感悟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秀丽动人。

小编推荐

《第几》教案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几》教案一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教学难点:

区分基数和序数,并能正确的运用。

教学准备:

主题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20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1)、教师引导学生演示“买票”情景。

(2)、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3)、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4)、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1)、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再次请学生演示,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三、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出示图片:全家福照片(教材第20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0页的第1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填空。

四、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1)、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2)、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3)、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五、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第几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第四个 第五个 4个 3个 2个 1个 反思:学生已能区分基数和序数,并能正确的运用。

数学课不能忽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精品]母鸡教案一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精品]母鸡教案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完整表述的能力。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感受图画书的诙谐与幽默。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若干、图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本,幻灯片一套,动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介绍带来的图书

2、师:小朋友,你们散过步吗?你们一般都去哪里散步?

小结:散步是一件很悠闲的事情,随便走走,看看风景,放松一下心情。

3、师:今天,母鸡萝丝也要出门去散步,她准备去哪儿呢?农场里有哪些地方呢? 一起认识院子、磨坊、池塘等地方。

二、 观察图片,学习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观察和表述

1、出示图片①,学习根据画面进行猜测

(1)师: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准备欣赏这美丽的农场风光。可是,在这安静、祥和的背后,却隐藏着危险。危险在哪儿呢?这只狐狸想干什么呀?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狐狸的眼睛、嘴巴、动作猜测出狐狸想吃母鸡萝丝的。

小结:看图画书要学会的第一个本领就是——仔细观察画面。

(2)师:萝丝知道她面临的危险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学一学母鸡萝丝的样子,学说:她抬着头、挺着胸,迈开大步向前走。

2、学习观察图片,猜测故事情节一

﹙1﹚出示图片②:走过院子

师:想象一下,狐狸会抓住螺丝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出示图片③,学习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画面

想象:钉耙打在狐狸的脸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可怜的狐狸被打得怎样?与幼儿一起把拟声词和狐狸被打的样子加进去讲讲这幅画面。

小结:看来呀,要把故事讲清楚,就必须要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3、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观察图片,猜测、讲述故事情节二

(1)出示图片④⑤,幼儿尝试讲述

萝丝绕过池塘的时候,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讲给旁边的好朋友听一听。

(2)请幼儿上前讲述并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3)教师协助幼儿将故事讲述得更生动、完整。

学习关注细节,让讲述更生动:加进表示声音的词;掉进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画面上小动物被吓跑的细节。

小结:原来除了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还要注意细节。这样的故事才能讲得完整又生动。

4、鼓励幼儿自主讲述情节三、四

(1)梳理母鸡接下来的散步路线:越过干草堆(理解越过)、经过磨坊

(2)鼓励自主观察、讲述

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的时候,又可能会发生什么奇特的事情呢?请两组小朋友比一比,哪一组的过程清晰,想象大胆,细节也关注到。

幼儿自主讲述后分组讲述,启发幼儿进行评价。

三、谈话,教育幼儿要学会观察

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陈述你的理由

小结:生活中处处都需要仔细观察,这样才能让危险远离。

四、观看动画

1、看动画

2、提问:萝丝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后面有只坏狐狸跟着吗?为什么

3、结尾:看来呀,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但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带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布置任务: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和他们讨论狐狸和母鸡萝丝在她们心中是什么样的。

失街亭教案一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分析《失街亭》中的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进而体会本文通过直接间接对比衬托描写人物的方法。

3、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和马谡纸上谈兵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言行,归纳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失街亭的主要责任的认识。

教材分析:节选自《三国演义》的《失街亭》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鉴赏的都是古代小说,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是中国小说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手法。而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很成功,具有典型意义。指导学生弄清文章是通过哪些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表现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性格的。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利用《学案》辅助教学,以使学生边听边动手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品三国

引入课文:

1、《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①阐述义理并加以引申: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②旧时长篇小说的一种。一般根据历史传纪铺叙引申,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而成。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盛行于明、清时期。著名的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

课堂作业:1、阅读课文和注释填空。

2、罗贯中:

二、说街亭

1、历史上的街亭山高谷深,地势险要,它是诸葛亮率军初出祁山,攻打魏国的咽喉要道,成为蜀魏两军必争之地。蜀军一路上士气高昂,接连获胜,不料,在战局的关键时刻,街亭一战,失去进取中原的据点和有利形势,导致了诸葛亮初出祁山的全局失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教材中诸葛亮的哪个词语体现街亭重要的词语:咽喉。

2、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为课文写小标题。

课堂作业:2、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仿照例子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2)作者是怎样组织情节的?

以孔明为中心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前后反复照应。

(3)课文的情节矛盾:魏蜀;魏内部;蜀内部——本课文主要矛盾:诸葛亮和马谡的矛盾。.

(4)本文中魏蜀两国出场人物分别有10和15个,其节选部分主要人物是谁?诸葛亮和马谡。

三、议得失

1、分析马谡性格特征:

课堂作业:3、

①用一句话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②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和间接描写,在文中勾出马谡“三笑”内容分析表现其性格特征,请同学模仿朗读体会,请同学模仿朗读体会。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间接描写: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通过刘备的临终遗言说明马谡的言过其实)

2、分析诸葛亮性格特征。

课堂作业:4、读背三段文字

课堂作业:5、

(1)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谋臣形象

(2)作者写诸葛亮主要采用了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和间接描写,文中勾出马谡“三嘱”和“三哭”内容,请同学一起朗读体会。

提示:

直接描写:“三嘱”(请同学们分析其目的并概括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三哭”(请同学们分别用“伤心之泪”“无奈之泪”“悔恨之泪”对三哭进行选择判断)

间接描写: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对比反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3、小说明显贬马谡尊诸葛亮,请同学们思考:马谡有哪些优点?

提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自动请缨,立下军令状,表现了大无畏精神;是个人才,失街亭后,马谡自缚请罪,显示了他勇于负责任,光明磊落。

4、概括本文小说写人方法:(1)言行情态;(2)直接间接:(3)对比衬托。

四、论过错

街亭失守,谁之错?

课堂作业:6、模仿下面一段话用观点加分析的结构方式写一段100字左右文字论证:街亭失守,谁之错?。(不能用例子中的观点)

五、得启示

从诸葛亮和马谡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1)、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办事要灵活机智,不可死搬教条。

(2)作为领导者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骄傲自大,盲目轻敌必然导致失败。

(3)、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

(4)、领导者要做到赏罚严明,执法严肃。

(5)、全面的看问题,辨证地看问题。

六、作业:“纸上谈兵”的主角是赵括,请用“马谡和赵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学习《失街亭》的启示。(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附:板书失街亭罗贯中

品三国说街亭(咽喉):安排----诸葛亮议得失:马谡----三笑论过错:马谡得启示

守护-----马谡诸葛亮----三嘱诸葛亮

攻取-----司马懿三哭

实用课件: 《散步》教案(一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用课件: 《散步》教案(一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

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兴地散步(背景画面)。

教师朗诵:诗歌《散步》(多媒体显示)

“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

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散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散步时的精彩瞬间。(2—3名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教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3、复述内容

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劝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三、探讨质疑,感受亲情

1、“在散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1)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来,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可以说每个人都做得好,因为爸爸孝顺奶奶,奶奶慈爱亲切,妈妈温柔贤惠,“我”聪明乖巧。)

(“我”家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我”听爸爸的,爸爸听奶奶的,奶奶听“我”的,妈妈听爸爸的,大家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互亲互爱。)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晚辈来说,是“尊老”;对长辈来说,是“爱幼”。

(2)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顶梁柱,现在“我”与奶奶发生了“歧路之争”,大家都听爸爸的,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还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爸爸会“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中说“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表明爸爸不爱儿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较来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见,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奶奶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4)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我”走小路,那么,奶奶会怎样想?

(5)第七段描写奶奶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它写出了春的气息,是春天在召唤我们,生命在呼唤我们,表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学生集体朗读第八段,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它实际含蓄地写出了在一个家庭中我们父母的责任,他们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世界”,很有象征和比喻意义,突出了我们父母那种深沉、庄严的感觉,生活的使命感,表现了一家的和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3、教师小结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就会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巨人的花园》教案一篇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四、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 《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 、y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

学生围绕“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

心啊”这个问题进行研读,巨人醒悟前是什么样的?醒悟后又是怎样?应该怎样读巨人醒悟前的话?

1.研读课文第3—11自然段。

2.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读了这几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3.指导朗诵,能以符合课文意境的语气读读巨人说的话。

4.续读第3—11自然段,体验童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你还想到什么情景?能模仿书中的句式说一说

吗?

5.学生朗读醒悟前的对话。

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像。

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

三、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巨人砌墙与拆墙花园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几在脑海里,注意像“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三课时

一、练习写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

这些词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读读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还能组不一样的词语吗?

2.开火车说词。

3.选一个最喜欢的词用说一个句子。

4.重点指导,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5.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二、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相讲,听,提意见,并推荐一名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三、写同步练习

四、课后作业

1.找其他童话故事读一读,将给别人听。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教学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景有了很大的变化:之前花园风景如画,之后却花不开,鸟不来,还有的组发现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自私,之后变得宽容了……然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信息技术教案一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信息技术教案一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添加、删除视频效果和过渡效果的操作方法,独立完成视频美化操作。

2.通过观察微课视频、小组合作等多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对视频效果的美化,感受Windows Movie Maker不仅能够添加视频效果还能添加视频过渡的强大功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视频效果的编辑步骤。

【难点】视频美化的操作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一段添加了视频效果和过渡效果,一段没有添加任何效果,通过对比观察出两段视频的差异,并提问这些视频效果是如何添加的呢?预设学生陷入沉思,带着疑惑引入本课——视频效果及过渡。

(二)新课讲授

1.添加视频效果

教师演示第一种添加视频效果的方法,在演示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点击的位置和菜单命令,演示完毕后,请学生描述操作步骤。【在“情节提要/时间线”上选择需要添加视频效果的对象,在“工具”菜单中选择“视频效果”,在“内容”窗格中单击要添加的视频效果,在“剪辑”菜单上单击“添加到时间线”或“添加到情节提要”】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仔细,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之后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第二种方法,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随机请学生回答操作步骤。【在“情节提要”或“时间线”上选择指定影片段落,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视频效果”。在“添加或删除视频效果”中选定效果然后点击添加后再次点击确定】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勇于探索和创新。

2.删除视频效果

视频效果添加完成后,预设学生想要尝试各种不同的视频效果,教师提出疑问:如果有不想要的视频效果,又该如何删除呢?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视频播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有几种删除方法,每一种方法是怎样操作的,播放结束后请这位同学分享。【法一:选择要删除视频效果的对象,单击剪辑菜单,选择视频中的视频效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要删除的效果,再点击删除。法二:在时间线上选择视频效果单元格,按。法三:右键选择要删除视频效果的单元格,然后点击删除效果。】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的很仔细,总结也很到位。然后请学生按照微视频中任一删除的方法,将添加的视频效果删除。

3.添加视频过渡

有了添加视频效果的基础,教师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内讨论添加视频过渡的方法,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在“情节提要/时间线”上选择需要进行过渡的第二个对象;然后选择电影任务→编辑电影→查看视频过渡;在“内容”中单击要添加的视频过渡;在“剪辑”菜单上单击“添加到时间线”或“添加到情节提要”】教师对其进行表扬,回答的小组代表概括能力很强,以后要继续保持。

4.删除视频过渡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过渡不自然的视频,并提问学生视频的不足之处在哪,应如何修改。请学生上台演示删除过渡效果的操作。【在“情节提要”上选择要删除的视频过渡单元格;在“编辑”菜单上单击“删除”】教师评价这位同学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知识迁移的能力很强。请学生自行操作,将视频修改得更美观。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开展一个视频大赛,请学生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制作视频并上台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作品,并请未获奖的学生再次修改作品。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教师进行补充。

作业:思考如何更改视频过渡持续时间,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案借鉴] 《下雨啦》教案(一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从哪些角度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案借鉴] 《下雨啦》教案(一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活动目活标:

1、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合唱。

2、培养幼儿自信、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通过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

活动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生活经验准备、磁带、录音机 、场地准备(两个小舞台)、即兴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音乐城,让我们乘上飞船出发吧。

律动:乘飞船

二、基本部分:

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了?(音乐城)

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操作多媒体课件:音乐城下雨了)

发声练习:下雨啦。

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小鸟、大树、小鱼、花朵、远处的高山。

练习歌词、旋律如下:

5 5 |3 — |

下 雨了

(评:把歌曲的第一句:“下雨了”作为练习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进行练习,一方面帮助他们打开了声带,因为在告诉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声音传得很远,别人才能听见,这就加强了孩子声音穿透力度的练习;其次,为最后的歌曲演唱做了铺垫,同时,又创设了一个孩子们在雨中和自然界各种生物对话的优美意境,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的发展。)

(二)节奏练习

1、你看见过的大雨是什么样子的?(从速度、节奏快慢、声音强弱几方面来启发幼儿)

2、下大雨时会发出哪些声音呢?

3、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城的大雨会发出怎样美妙的声音?(操作多媒体课件,出现大雨的节奏谱和示范演唱声音。)

大雨的节奏:

5 5 5 3 3 | 3 3 3 1 1 | 5 5 5 3 3 | 3 3 3 1 1 |

滴滴滴 答答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 滴滴滴 答答|

4、大雨是怎么唱的?要求幼儿跳跃、大声地演唱出大雨的节奏型,同时用即兴的身体动作变化来加深幼儿对节奏型的理解。如:大雨下到肩膀上了、大雨下到膝盖上了,大雨还会下到什么地方?(请幼儿创编)要求幼儿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示出来。

5、看看,音乐城的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下小雨了)

6、和刚才的大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小雨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7、音乐城的小雨又会怎么唱歌?(演示多媒体课件)

小雨的节奏

5 3 | 3 1 |5 3 | 3 1 |

滴 答 | 滴 答|滴 答 | 滴 答|

请幼儿学唱,要求幼儿能唱出小雨的节奏慢、声音弱的特点,同时用身体动作帮助感知节奏型。

8、游戏:复习、巩固大、小雨的节奏。

师:大雨落到……,小雨落到……,(交错进行,边进行身体动作边演唱不同的节奏型,以加强幼儿对这两个节奏型的感知和熟练程度。)

9、复合节奏练习

5 5 5 3 3 | 3 3 3 1 1 | 5 5 5 3 3 | 3 3 3 1 1 |

滴滴滴 答答 | 滴滴滴 答答 |滴滴滴 答答 | 滴滴滴 答答|

5 3 | 3 1 | 5 3 | 3 1 |

滴 答 | 滴 答 | 滴 答 | 滴 答 |

(评:是合作演唱的铺垫。把这一部分练习节奏的环节作为了重点练习内容,特别是游戏的环节,更能起到帮助幼儿熟练掌握、区分两个不同节奏的作用。通过这样练习,孩子们就把两个不同节奏轻松的掌握了,即使是后来交换角色,对孩子们来说也能轻松应对。

此环节采用了达尔克洛兹教育方法:即体态律动学,通过孩子即兴的身体动作变化,来帮助幼儿达到感受、理解不同节奏的要求。另外,钢琴的即兴伴奏也为幼儿感知、形成不同节奏的概念起到了很好的暗示、引导作用。)

(三)复合演唱

游戏:开城门。

1、演示多媒体课件:音乐城的三座城门,要求幼儿用音乐打开他,如果能打开城门的话,还能得到一件奖品(电脑内虚拟的)

音乐教案-下雨啦

标签: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下雨啦,

大雨的歌

旋律如下:2/4 D调

5 5 | 3 — |5 5 5 3 3 | 3 3 3 1 1 | 5 5 5 3 3 |

下 雨 啦 滴滴滴 答 答 滴滴滴 答 答 滴滴滴 答 答

3 3 3 1 1 | 3 1 0||

滴滴滴 答 答 滴 答

强调最后一句:“滴答”的演唱要干脆,因为这时候雨停了。

2、请幼儿用这首歌曲来打开音乐城的第一扇城门。

小雨的歌

旋律如下:2/4 D调

5 5 | 3 — | 5 3 | 3 1 | 5 3 | 3 1 | 3 1 0 ||

下 雨 啦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滴答

3、用这首歌曲打开音乐城的第二扇城门。

4、用复合演唱法,打开第三扇城门。

(1)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

大雨、小雨进行复合演唱。

(2)逐步提高要求,以提高幼儿的表演水平。

向客人老师汇报表演。

(评:这个环节使本次活动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表演能力、自信心以及合作成功的愉悦感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验。通过打开城门,获得奖品以及在舞台上表演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演积极性,随着奖品数量的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以及合作意识也将在活动中逐渐增强。)

三、结束部分:

舞蹈:快乐舞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角内放置一些复合型节奏的图卡和成品复合演唱歌曲,让幼儿探索、欣赏。

2、提醒幼儿注意身体保健,不能淋雨。

(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坚持从孩子的本体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并尊重他们的选择。活动内容安排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附歌曲:2/4 D调

5 5 | 3 — |5 5 5 3 3 | 3 3 3 1 1 | 5 5 5 3 3 |

下 雨 啦 滴滴滴 答 答 滴滴滴 答 答 滴滴滴 答 答

5 5 | 3 — | 5 3 | 3 1 | 5 3 |

下 雨 啦 滴 答 滴 答 滴 答

3 3 3 1 1 | 3 1 0||

滴滴滴 答 答 滴 答

3 1 | 3 1 0||

滴 答 滴答

母鸡说课稿(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该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来写自己的教案课件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母鸡说课稿(一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备课的心理纠结

组内开课,两周前就确定要上《母鸡》这一课,觉得老舍笔下的母鸡个性如此丰满,让人忍不住要多看几遍。但真要好好准备时,又觉得有些无从下手,脑子里总会有好多个方案,可又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又会陷入迷茫中。这也许是通病吧,没有特别要求的时候感觉上课很享受,真正开课了,却紧张起来了。有期待就更有压力,压力让我对准备要求更高。备课显得有些棘手,每个环节都想精心设计,与众不同,但又没有这样的高水平。在哀叹中,推翻思路,再思考。一个人的智慧显得如此渺小,上网查阅资料,觉得也不怎么可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看看教参,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

课件是自己精心制作的,很享受做课件的过程,找了好多母鸡和鸡妈妈带着小鸡的图片,用于课前激趣和课高潮时用语升华情感,相信直观感受会让学生体会更深。

二、教学的基本思路

对课的大环节已经做到心中有数,欣赏图片,激发兴趣,揭题读题;自由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从作者讨厌母鸡改变到敬重母鸡的原因,感受母鸡的性格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1、课始激趣,揭题读题

从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发:这个单元我们会陆续跟一些小动物交朋友,这节课我们又会和哪种动物交朋友呢?出示母鸡的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主角——母鸡的身上。交流观后的感受,有此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读题。

读后质疑,本文的作者喜不喜欢母鸡呢?导入对文本的学习。

2、自由读文,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请学生自由读文,纠正难读字音,划出并交流直接写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句子。

3、品读交流,了解写法

(1)、读悟感受母鸡的罪状,致使老舍爷爷讨厌它。

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了解拟人写法,体会母鸡的无病呻吟、随处乱叫;抓住“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暗箭伤人;抓住“发了狂”、“吵得受不了”,了解夸张写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2)、品悟母鸡的品质,让老舍爷爷改变心思,直至敬重母鸡。

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通过动作模仿、想象说话、资料补充、生活体验等形式感受母鸡对小鸡的爱。了解对比、夸张、拟人等写法,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

(3)、欣赏母鸡带着小鸡的感人图片。

4、感悟中心、情感升华

以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为小结,朗读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含义,让学生领悟到作者不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更是在赞美伟大的母亲。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作者老舍出生1岁半,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在以后漫长而又艰难的日子里,是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哺育他长大。他对他的母亲有着最深厚的感情。”顺势让学生分享母亲对自己的爱的表现,通过抒写心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进行交流,更真切地体会: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选学课文中屠格涅夫的《麻雀》,《同步阅读》中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让学生对同类主题的文章有更多的体会。

三、课后的思绪万千

思维需要不断的激发,在揣摩教本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维局限,恍惚间就错失了思维的火花。有不应忽略的内容,有需要强调的重点,有时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导致课堂的游离。深呼吸,前进的道路还很漫长,真的需要再加油,再学习!

最新教案: 《骆驼和羊》教学思考(推荐一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最新教案: 《骆驼和羊》教学思考(推荐一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在上《骆驼和羊》这课中,我感触很深。在执教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利用信息技术激情到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动态教学使学生有了一种渴求知识的欲望。想更快地知道,骆驼和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在争论什么?我让他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课文,同桌讨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很深的理解,并掌握了渴望内容。

同时,在教学《骆驼和羊》一课时,我非常注重朗读,采用示范读、引读、个别读、齐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产生新的思想。通过朗读,学生弄清了课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此刻,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在现实社会中,你有没有碰到这种情况?这能说明什么呢?”学生在课堂都能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很好。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发现了,学生兴奋了,太多了。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朗读的热情更高。可以这样说,是发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所以,给学生一个方向,他会自己走路。

本堂课不足之处是:我只注重了寓意的讲解,忽略让学生对图的观察。发现了问题将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改进。

以上就是《《长城和运河》教案(一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长城和运河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