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导航 >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种萝卜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28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种萝卜。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种萝卜》,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种萝卜

活动目标

教幼儿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培养幼儿的弹跳能力。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双脚直线两侧行进跳,以及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红萝卜,沙盘四个。

师,生均戴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今天老师当兔妈妈,小朋友当什么呢?(小兔)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小兔找朋友结伴游戏:推小车,拉大锯,摇小船,翻饼等。

基本部分。

全体幼儿练习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两脚并拢在直线两侧想前跳,前脚掌轻轻落地。幼儿分组练习3"4遍。在幼儿联系时,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错误,并注意个别教育。

游戏“种萝卜”。教师交代玩法:幼儿分成4队,每队7"8人(种萝卜1人,浇水3人,施肥2人,看萝卜1人,拔萝卜1人),幼儿依次在直线两侧条过后再做种萝卜,浇水等动作,然后跑回来。游戏2"3遍。

结束部分。

教师作简单评价,表扬条得好的幼儿。

教师:今天小兔子收了很多萝卜,大家真高兴,我们来跳个舞吧。音乐响起,幼儿听音乐自由跳舞,跳两遍后教师带幼儿走进教室。

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萝卜谣


设计意图:

从小班刚升到中班的幼儿,对节奏感方面比较弱,设计这个活动《萝卜谣》,让幼儿通过看老师表演动作和自由创编节奏词,充分给了幼儿自由表现音乐的机会,这首节奏儿歌简单、明快,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拍打、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来表现自己的节奏。

活动目标:

1、 感觉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尝试自编相应节奏动作及节奏儿歌的有趣特点。

2、 初步学习自编词,体验创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准备好表演的动作。

2、活动重难点分析。学习自编创编节奏词。

教学过程:

一、利用故事引出节奏儿歌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最爱吃萝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该吃饭了,它来到菜地拨萝卜丨拨萝卜丨拨拨丨拨O丨回到家,打开水笼头,跳跳洗萝卜丨先萝卜丨洗洗丨洗O丨洗干净了,就把萝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萝卜丨切萝卜丨切切丨切O丨然后放在锅里炒萝卜丨炒萝卜丨炒炒丨炒O丨不一会儿,萝卜就炒好了,跳跳就高高兴兴吃萝卜丨吃萝卜丨吃吃丨吃O丨。

二、请幼儿一起念儿歌,并配上自编动作,

1、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

2、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是拨、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说吃萝卜,边说边做相应动作,教师指导拨幼儿练习两遍。

三、看动作自编儿歌节奏词。

1、老师做拍手、叉腰等动作。

2、幼儿自编节奏词:如拍拍手丨拍拍手丨拍拍丨拍O丨

四、自己想动作编儿歌节奏词

1、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编哪些有节奏又有趣的词?

2、快乐大比拼。

活动:自编节奏词:

下面我们来一个快乐大比拼活动,比一比哪组能获冠军。我们分成四组,哪组编出一句,给哪组画一个五角星,看哪组五角星最多,就得冠军。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编,比一比你和爸妈谁编得多,谁就最能干。

幼儿园中班音乐说课稿:拔萝卜


一、教材分析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而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首要前提,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他们喜欢唱歌,而且对音乐已有初步的概念及欣赏能力,能逼真形象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能有兴趣地听赏乐曲,能感知不同的节奏;并学会用点头、拍手、跺脚等动作来表示,能用语言和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与音乐相应的节奏。在音乐活动中,能做些简单的律动如兔跳、鸭走、大象走等,也能参与跺脚、拍手、捻指等简单节奏型的重复动作。 

《拔萝卜》是一首旋律上口易唱,行动活泼,富有动感,反复吟唱,非常适合幼儿的口味。这首歌的音乐材料十分节省,全曲只有六小节,旋律、节奏完全重复。虽然全部用重复的手法展开但是又不感到单调、乏味。歌曲容易上口,唱几遍就能背了。它对孩子特别有吸引力,重复的段落中包含各种形象,这样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参与的热情,引起幼儿不自觉的动作。

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乐意通过想象和模仿歌曲中的各种角色。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

1、学习歌曲表演《拔萝卜》,并在乐曲句首重音处开始,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2、想象和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

3、能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体验歌唱表演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内容,掌握歌曲中的角色,能进行歌曲表演。活动的难点是:通过想象能模仿歌曲中各个角色的行走动作。

三、活动准备

1、与《拔萝卜》内容相关的课件。

课件中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动画内容吸引幼儿的眼球,能把幼儿的兴趣自主地吸引过来,主动集中注意力。

2、歌曲中各角色的头饰及萝卜的头饰。

头饰的运用是让幼儿积极参与歌唱表演活动,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演欲望。

四、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视听唱法:引导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情境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用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到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此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表演法、游戏教学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歌表演《拔萝卜》,体验歌表演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幼儿在体验中学习,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表演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课件,听故事《拔萝卜》。

播放课件,结合课件画面讲述故事《拔萝卜》。我会将歌词根据节奏说出来编入到故事中。如:拔|萝卜、拔|萝卜,哎|哟哟,哎|哟哟,哎|哟 哎|哟,拔不动。欣赏完故事,教师可提问:

(1)萝卜拔出来了吗?

(2)谁来帮忙拔萝卜了?

(3)谁第一个来拔萝卜?他拔不动的时候请谁来帮忙的?

(4)谁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来拔萝卜?

(5)谁最后一个来帮忙拔萝卜?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看课件、听故事,幼儿知道了故事情节,对角色的先后出场顺序也有初步的了解。幼儿从一个简短的故事中理解了内容,对歌曲节奏也有初步的认识,为接下去的环节打下了很好的伏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唱歌曲。

1、出示课件中老伯伯在拔萝卜的画面。教师提问:第一个先来拔萝卜的是谁啊?(通过提问再次明确第一个出场的角色。)

2、教师范唱第一段。

师:老伯伯可开心啦,他还哼着歌儿呢!

教师完整示范,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

让幼儿初步学一学拔萝卜的动作,教师边唱下面的几段歌词边带领幼儿拔萝卜。让幼儿感知在重音处做拔萝卜的动作。

3、分角色演唱。

将幼儿分成五个组,每组分别扮演一种角色,轮到哪一个角色就请哪一组的小朋友站起来演唱,边唱边做拔萝卜的动作。

在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重点,通过听唱、跟唱、分唱三大方式,幼儿基本会唱本歌曲,并能正确知道角色的出场顺序。幼儿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幼儿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幼儿欢迎。同时,幼儿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进行分小组进行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更好地巩固歌曲旋律。

(三)想象并模仿歌曲中各角色的行走动作

1、分段练习表演

师:老公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话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模仿、学习老公公走路的样子及说话的语调,这时可请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幼儿演示一下。最后带领幼儿总结:老公公要弯着腰,手背到后面,说话的语速慢,语调低。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老公公去拔萝卜。

带领幼儿扮演老公公进行表演歌曲。让幼儿初步体验歌表演的乐趣,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按着角色的顺序,带领幼儿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1)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2)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3)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2、整体表演,巩固各角色的动作。

在分析每一个角色的形象特征之后,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一遍,加深对角色形象的巩固。

本环节是活动的难点,在此我并没有直接将角色特征灌输给幼儿,而是让他们自由模仿,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形象都是幼儿熟悉的,易于模仿的。先按出场顺序带领幼儿做一做、学一学每一个角色,除了再次让他们巩固角色先后的顺序,更是帮助幼儿准确的掌握每个角色的特征,再进行完整表演是对角色特征更好地把握,能把每一个角色通过动作更形象地表现出来。

(四)分角色表演 

1、集体中分角色表演

教师为表演者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并提出表演要求:

(1)各角色要大声应答“哎,来啦!”并在应答中,模仿该角色的走路动作,站在前一角色的后面。

(2)努力做到从第一个强拍开始做拔萝卜动作。

2、自由结对分角色表演

请幼儿自由组合,5人一组,互相商量分配角色,进行表演,表演要求同上。

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力和自主性。先进行集体中分角色表演,让幼儿明确表演要求,再进行自由结对表演,照顾到了每一位幼儿,让他们都能参与到歌表演的活动中,解决了只有个别幼儿参与表演的状况。两种不同的表演类型,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充分激发了每一位幼儿的表演欲望,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一位幼儿的选择。

(五)结束

师: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他们一起用力把大萝卜拔出来了。看!集体的力量多伟大。那他们会用大萝卜去干什么呢?

师:如果你有这么大一个萝卜你会用它干什么呢?

通过简单的提问,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说一说萝卜的用处。

(六)活动延伸

1、将头饰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进行表演。

2、开展区域活动“萝卜变变变”,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把大萝卜变成自己想变的东西。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小伞兵


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小伞兵”,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站立由25--30cm处往下跳。

2.、发展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

3、学会听从指挥。

【活动准备】

1、小椅子若干把、动物玩具若干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伞兵”,边听音乐边做准备活动。

动作:头颈部——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踢腿——腹背——跳跃——整理运动

二、幼儿学习“跳伞”的动作。

1、师:今天我们都是勇敢的小伞兵,要从飞机上跳到地面,场地上的小椅子当飞机,大家自己去试一试。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组织幼儿自由交流,探讨正确的动作。

教师讲解示范“跳伞”的动作:双脚并拢,站在小椅子上平举双臂做好准备,然后双脚并拢往下跳,前脚掌着地,轻轻落地,双臂自然放下,保持身体平衡。

3、游戏“定点降落”。

师:小伞兵最大的本领就是定点降落,鼓励幼儿对准圆圈往下跳,看清圆圈的远近再向下跳。

幼儿排队登上小椅子,跳进圆圈,跳得准的获胜,失败的幼儿再到小椅子上挑战。

4、游戏“紧急救援”。

调整场地,把小椅子围成“树林”,中间放小动物玩具。

师:小动物们困在树林里,小伞兵们赶快去救它们吧。一个小伞兵只能救一只小动物,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5、教师和幼儿一起庆祝胜利,在教师带领做放松活动,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亲子游戏。

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过河


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过河

导读:为了充分利用我园的现有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十分注意孩子们对各种事物的兴趣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

一、活动来源

为了充分利用我园的现有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十分注意孩子们对各种事物的兴趣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幼儿园体育室内有一根拔河的绳子,是当年亲子运动会家长队和教师队比赛时所购置的,孩子们对这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摸摸、弄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我们便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围绕着绳子便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不同的年龄也就创造了不同的奇思妙想,孩子的自创的一些方法,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

根据中班孩子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乐意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运动能力基础设计了一系列玩绳子的活动。本次《过河》就是根据孩子围着绳子跳来跳去所产生的一个活动。

二、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常州市教研室2005年下发的《幼儿健康教育总目标》中,中班上学期体育锻炼目标第三条中也提到:中班幼儿能够熟练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因此本次活动选用大绳作为主要教学用具,以《过河》游戏方式来发展中班幼儿的跳跃能力。

本活动主要是充分利用我园现有活动资源,创设活动情景,利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孩子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基础,尊重孩子的能力差异和动作发展的不同层次。通过活动中难度的不同实现不同发展目标,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感觉

三、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能够熟练进行立定跳远的动作练习,基本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每个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敢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跳过一定距离,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发展基本活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孩子们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四、过程分析

(一)、开始部分:收心热身阶段5—6分钟。

通过建构活动场地——“池塘”,赋予幼儿特定的游戏角色,通过角色的变化——“蝌蚪的成长过程”的游戏方式,使幼儿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活动中来,同时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注意力集中,为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活动步骤:幼儿跟随教师进入场地,做热身运动

游戏“小蝌蚪变变变”。

游戏方式: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慢跑)——蝌蚪长出两条后腿(伏地后蹬)——蝌蚪长出两条前腿(伏地做蛙泳动作)——变成青蛙(起立自由的模仿青蛙跳跃动作)——一串青蛙跳跳跳(集体排队练习)。

[1][2]下一页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运水果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 运水果”,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容与要求:

1、敢于运用器械穿越各种障碍物,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初步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材料准备:

1、幼儿制作的车子、小自行车、扭扭车、滑板车等。

2、设计活动场景

(1) 带红绿灯的十字路口

(2) 垫子铺成的草地

(3) 沙袋堆砌的山坡

(4) 果园(小树林)

3、水果若干(放置在果园中)

4、幼儿擦汗、垫背的毛巾、放衣服的篮子以及塑料袋若干。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指出主题活动的实施应注重学习、运动、游戏、生活等各大版块的整合,使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我设计了此次体育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驾驶自己制作的或是共同收集的车辆,积累更多的运动经验,获得更为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我又有意识地整合交通规则、自我保护等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另外,新课程指南中也指出:强调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新意和野趣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选择了十字路口、草地、山坡以及幼儿园内的小树林等场景,改变幼儿以往的运动方式,通过游戏,引导幼儿敢于运用各种器械穿越障碍物,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以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力。在设计本次活动时,如何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场地设置及活动材料是我较为重视的一点。因而,在投放幼儿驾驶的车辆过程中我考虑了幼儿车辆驾驶技能的高低、车辆本身结构的不同等,使动作发展层次各异的幼儿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车辆。而高低不同的山坡则体现了环境设置的层次性及挑战性。车辆在柔软的草地上通过,对幼儿来说又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总之,本次活动环境与材料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多种经验,使幼儿在游戏中愉悦身心,挑战自我,发展动作技能,获得运动经验。整个活动,我始终以运水果这一线索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接到邀请到驾车穿越各种障碍,到来到目的地装运水果,幼儿始终在老师积极、持续的指导和鼓励下,勇敢地挑战具有一定难度的障碍。整个活动旨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驾驶车子的过程中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流程:

引出游戏主题幼儿活动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引出游戏主题

1、引起兴趣: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请小朋友开车去运水果。

2、幼儿热身,到停车场取车,绕场地进行骑车练习。

3、教师提出要求:遵守交通规则,不怕困难。

二、 幼儿活动

1、过十字路口,注意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

2、过草地,引导幼儿尝试富有软度的垫子。

3、重点指导:过山坡。(幼儿擦汗、休息)

(1)幼儿运用各种方法驾车翻越山坡。

(2)组织幼儿交流:你是怎样过山坡的?

(3)个别幼儿演示翻阅山坡的方法。

(4)幼儿集体练习,争取成功翻越山坡。

4、到达小树林,幼儿注意安全,从不同的路口进入。

5、幼儿寻找水果,引导幼儿耐心、细致地寻找。

6、幼儿驾车,按原路返回,将车辆送回停车场。

7、教师表扬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幼儿。

三、延伸活动

1、休闲活动:交流分享找到的水果,和同伴说说:你找到了什么?

2、幼儿根据活动情况擦汗。

3、教师提问:水果与谁一起分享?

(幼儿进活动室休息,分享水果)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玩轮胎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玩轮胎》,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轮胎游戏练习跳、钻爬、滚动、搬运等动作,发展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2、体会轮胎花样游戏的快乐。

3、通过玩轮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及扩散性思维,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轮胎。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自编韵律操

幼儿站到轮胎里面,跟老师一起做(深呼吸---拉弓---点头---抬头---耸肩---站到轮胎上再跳到里面3次---站轮胎后面交替脚跳可摆手---趴轮胎上做游泳姿势)

二、分散练习玩轮胎

1、请幼儿分散玩轮胎,比一比谁的玩法多,谁的玩法最有趣。玩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撞到别人。

教师观察幼儿有哪些玩法。

2、集中,请几位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三、集体练习玩轮胎

1、滚轮胎

1)请小朋友找一个最简单最省力的办法把轮胎送到老师这边。

师:谁告诉我什么办法是最简单最快的啊?

2)比一比谁的轮胎跑得最快?分两组进行比赛。

2、轮胎翻更斗

1)教师示范怎样让轮胎翻跟斗。

2)幼儿分两组进行比赛。(提醒:加油!快!加快速度!翻跟头!已经翻好的帮一下后面的小朋友。)

3、走轮胎

1)将幼儿分成两组,合作用轮胎铺一座小桥,看看哪组铺的快。

2)请小朋友从桥的这一端走到桥的那一段,自己注意安全慢慢的走,完成以后回到队伍后面。(提醒:不推不挤,尽量不要摔倒,摔倒了自己起来继续加油!)

4、爬、钻轮胎

1)教师拿一个轮胎放在中间做山洞。

2)请小朋友爬过轮胎再钻过这个山洞,完成后回到队伍后面。(提醒:注意安全,加油!)

5、攀爬轮胎

1)请两队幼儿合作把轮胎堆成小山。

2)幼儿练习爬小山。

三、结束活动

幼儿坐回轮胎中,和教师一起做深呼吸,甩下胳膊,坐在轮胎中蹬腿等放松运动。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马盖房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小马盖房

一、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在沙中的跨跳能力。

2、鼓励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愿意与同伴合作。

3、通过大带小的合作形式,增强幼儿间的互帮互助精神。

二、活动准备:

1、用两条彩带放置在沙地上,布置成50—80厘米宽的“小河”, “小河”对岸堆有两堆积木。

中班幼儿οοοοοο 50—80厘米

小班幼儿οοοοοο (小河) (积木)▓

中班幼儿οοοοοο

小班幼儿οοοοοο (积木)▓

2、鼓一面,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活动指导:

(一)引题:

1、小班、中班的小朋友们好,很高兴也非常欢迎你们来参加这次的“小马盖房”的活动,也就是说,你们今天要两两合作,互帮互助,帮小马盖一座又高又好的房子,所以你们每个人都要争当能干的小马!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吗?

2、小马散步:

引导幼儿一个跟一个做“小马跑”的动作,教师敲起小鼓,要求幼儿根据鼓点的快慢改变跑的速度。

(二)小马过河:

1、小马要造新房子,材料在河对岸,让我们来学习跨跳过河的本领。

2、教师示范跨跳动作,重点强调单脚轻轻落地。

3、请幼儿分散自由练习,鼓励中班幼儿在练习期间保护和知道小班幼儿。

(三)小马盖房:

1、交待游戏规则:每两匹“小马”(中小板幼儿各一)跨跳过小河,要求中班幼儿保护小班幼儿的安全,取一块积木再跨跳回来,与同伴合作盖一座新房。

2、游戏重复进行,视幼儿情绪定次数。

(四)结束活动:

“小马”们围着新房子快乐的随音乐舞蹈,以示庆祝。

幼儿园中班综合说课稿:有趣的萝卜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一幼儿园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综合说课稿:有趣的萝卜”,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综合说课稿:有趣的萝卜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萝卜》,这是我园园本课程——农村综合主题教育“蔬菜营养好”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萝卜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萝卜在农村菜场等地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白萝卜、胡萝卜、卞萝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它营养丰富,吃法繁多,可煮汤、可凉拌、可红烧、可腌着吃,有的还可生吃呢!民间还有“十月萝卜小人参”的美称。 然而幼儿虽然知道萝卜,但对萝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萝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萝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萝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爱萝卜的情感。我们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达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3)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 ,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知萝卜的有趣,主要是萝卜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通过探索发现、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萝卜制品,使活动得到深化。

活动的难点是:根据萝卜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通过小组商量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意识到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通过集体评价,使幼儿的分类经验得到整理。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操作台6张呈半圆形摆布在前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兔子绒玩具、各种萝卜、篮子每桌一套、创编歌曲、多媒体课件、萝卜食品、轻音乐 3、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 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探索萝卜的趣味性、多样性,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获得感知。第二次操作是对萝卜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是指幼儿把具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分类活动是观察活动的延伸和应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萝卜籽,共同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由于我利用了节奏快的旋律巧填歌词,编成了一首《萝卜歌》,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萝卜的生长过程,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可爱的萝卜形象。教师的适时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显示了无穷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对萝卜生长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4、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我就引入了幼儿喜欢的兔子形象,结合秋收,引发幼儿融入到看萝卜、分萝卜、品尝萝卜的情境中,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萝卜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萝卜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操作活动中我们就鼓励幼儿分萝卜,引导幼儿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当然,幼儿不一定一次就能分成功,他们不断以动作调节自己的分类标准。伴随着动作,幼儿的思维就会灵动起来,因而就有了更丰富、多样化的分法。通过介绍性评价,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拓展了分类面。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萝卜的生长过程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操作分类——游戏体验——品尝交流——审美延伸

(一)激发兴趣(情境:小兔的萝卜丰收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小兔形象,为幼儿创设了“小兔萝卜丰收”的语言情境和物质(萝卜)情境,引发幼儿观察萝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小兔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自由探索(看小兔的萝卜)

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每组提供了充足的萝卜,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幼儿比比、摸摸、说说各自看到的萝卜的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萝卜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实物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为了拓宽幼儿对萝卜的认识,教师还结合收集到的图片和实物萝卜作了一个概括,点到了课题中萝卜有趣的含义。

(三)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分类活动是前一次观察探索活动的应用,而幼儿分类往往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进行,分类标准(依据)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我们要求 幼儿通过说一说、分一分、在尝试和自我纠正中完善各组的分类。这里主要是按萝卜的自然属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由于中班幼儿还不具备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故分类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标准。我们允许产生错误和争论,引导幼儿在多次操作、反复尝试中积极思考,自己修正,学习到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儿分得有理,他们就完成了帮小兔整理萝卜的任务,就可以把分好的萝卜送到小兔家,这样幼儿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在第二、第三个环节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征和操作分类的目标(目标1),同时目标三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主要是探索态度和乐于表达方面。

(四)游戏体验(体验萝卜的生长过程)

幼儿感受知萝卜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其生长过程。因此,及时设问“你们知道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吗?幼儿通过联系实际经验的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幼儿真切地理解萝卜怎样由一粒萝卜籽慢慢长大的过程,其动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全体幼儿又在一曲《粉刷匠》旋律中自编自演了《萝卜歌》,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成长过程的快乐。教师适时赏识又给每个孩子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此环节较好地将艺术融入了科学,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这一环节落实了目标2。

(五)品尝交流(情节: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食品)

在讨论交流萝卜的用途后,大家一定很想品尝了,为了满足孩子嘴馋、控制能力弱等特点,我就及时安排了小兔请大家品尝萝卜的情节,,很自然地引导幼儿进行品尝交流萝卜的吃法,我们在每组提供的食品有:(生吃的、腌制的、红烧的、炒的、凉拌的)。大家吃吃讲讲,在兴奋的状态之中,幼儿也逐步意识到多吃萝卜(蔬菜)营养好的道理,从而自觉地做到不挑食,让身体吸收更多营养,使身体长得更捧。在这一过程中萝卜的吃法也全面体会,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到这环节,目标3就自然完成了。

(六)审美延伸(萝卜小制作展示)

活动结束,我们不能马上告一段落,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萝卜产生兴趣。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制作玩具,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教师通过几件小制作,引发幼儿对萝卜的创作欲望,使审美心理得到愉悦,进而为孩子有意愿投入下一个非正规性的自主活动奠定基础。同时,请幼儿把小兔和萝卜带走,既是为兔子帮忙的表现,又是为可能进行的制作创造条件,相信孩子会对萝卜产生持续的兴趣,或许还可以从中生成更有价值的活动。

[1][2]下一页

幼儿园中班体育说课稿:滚球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说课稿:滚球

[说意图]

球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孩子们从小班就开始玩球。到了中班,已经掌握了球的很多玩法,自由地滚球对于他们来说也比较熟悉。结合中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花样滚球上,难点则是朝指定方向滚球。具体目标是这样设置的。

[说目标]

1、对滚球感兴趣,充分体验在不同路线、不同质地的材料上花样滚球的乐趣。

2、能手眼协调控制球向指定方向滚动。

3、 有带好球宝宝的责任感。

[说过程]

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都围绕“带球宝宝去旅行”的游戏情节展开。根据活动目标和重点难点,我在提前和孩子们尝试球的各种玩法后:

(一)首先做热身运动。

老师和孩子一起伴随“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做简单的球操,这是热身也是个准备活动(哼唱着简单徒手示范)。在舒展身体的时候,注意重点活动腰、手腕、膝盖、腿、脚腕等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活动和滚球的动作紧密相关,同时通过球操,孩子们和球自然地成为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

1、在这个基础上,设置游戏情节并贯穿活动的始终。一开始,用游戏的口吻“今天,咱们要带着球宝宝去旅行啦”吸引孩子,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然后,准备多种材料,比如拱形小桥、垫子、爬坡、大纸箱子,并巧妙利用它们设计成难易不同的旅行路线,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花样滚球的乐趣并且自然地掌握怎样控制球向指定方向滚动。

路线主要分为四条,路面材料、设置的障碍物都不相同(结合路线图讲述):左边的第一条路线有一条小河,孩子们把球滚到这里要及时接住球经过小桥到达目的地,不能让球掉到水里,这样可以提醒孩子注意运球速度,同时锻炼孩子的控球能力;第二条路线中的垫子就是草地,孩子们可以体验在垫子上滚球的不同感受;第三条路线是爬坡、第四条中是纸箱组成的山洞……)。

这样,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走完一条路线可以接着尝试另外一条路线,活动密度加大了,避免了很多孩子等待的现象,尊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更调动起了孩子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兴趣。当然,随着活动的深入,可以加长路程或者增多障碍物,也可以借助棍子、羽毛球拍等工具滚球提高难度,使活动具有挑战性,孩子才会对活动始终保持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仔细观察、及时帮助,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3、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孩子们的体力状态,适当调节孩子的活动量。当孩子比较累的时候可以用“打雷了,要下雨了,快送球宝宝回家吧” 这样的情节,让孩子得到休息、恢复体力,同时也练习了向指定方向滚的技能,因为球宝宝的家在指定的方位。然后“太阳出来了,球宝宝继续旅行”,孩子们可以继续探索。

(三)放松活动。

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最后,旅行结束,带着球宝宝回家。球妈妈非常高兴,她要感谢每一位小朋友。怎么感谢呢?球妈妈也就是一个大球在小朋友的肚子上滚一滚“亲亲小朋友的小肚皮”;在腰上、肩膀上滚一滚,小朋友呢可以躺在垫子上欣赏着音乐“享受”放松活动。

整个活动,老师没有进行任何的说教,每一个孩子就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滚球的基本技能,并且充分感受着花样玩球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动物之家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动物之家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在动物之家中,通过自主探索各种器材的不同玩法,体验身体运动的乐趣,发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动作。

2、 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

重难点:

重点:发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动作,体验运动的乐趣。

难点:幼儿能自主地参与,并探索不同的玩法。

设计思路:

1、 本次活动设计依据:

区域性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把运动场地区域化并以区域为基础开展的体育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活动方式,变“以集体活动为主”为“以分散活动为主”,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体现了开放性、交互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自本班尝试开设区域性体育活动以来,小朋友兴趣很高,于是在了解本班幼儿兴趣、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师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自选空间、充分自由的活动氛围,开设了小兔、小猴、乌龟、小羊四个不同活动区域,引导幼儿自由地选择区域和运动器材、自由结伴、自主运动,从而发展攀、爬、跳、平衡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2、本次活动的创新之处:

(1)让孩子充分体验自主运动的快乐

首先使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器具的真正主人,促使萌发自主运动的愿望。从一开始到最后我都让孩子一起来搬运器具,自己来选择支配器具,目的是让孩子自始自终都感受到我需要这些器具、我是器具的主人、我要运动的体验,这是孩子与材料产生真正意义互动的动力来源;其次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的器具进入不同的区,并依据自己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决定自己的活动方式,并自由结伴进行不同的尝试与探索体验,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最高创造能力的机会,其间教师没有对孩子更多的约束,多的是观察,少的是直接指导与示范,保证孩子在宽松的气氛中自主地活动,体验自主运动的快乐。

(2)以游戏的情景方式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将幼儿发展所需的跳跃、攀、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练习设置在“动物之家”的游戏情景中予以呈现,通过让幼儿模仿、扮演喜欢的小兔、乌龟、小猴、小羊的动物角色,自主地选择所需器具,自主地布置场地,自主地进行运动,从而在这生动活泼的游戏情景创设下,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

(3)注重材料的丰富、多层次性,感受运动的野趣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各种运动器具如垫子、圈、沙包、布碟、布绳、布袋、蘑菇墩等等,也有一些辅助的材料如毛绒玩具、椅子、小水桶、橡皮精、幼儿自带的小背包等等,更有一些具有野味自然的材料如鹅卵石、竹梯、纸板箱、纸棒、轮胎等等都在这儿汇集了,都成了孩子本次活动的主材料,目的是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丰富的自选空间,让孩子尝试利用好多种材料,进行探索与创造,增强了运动的趣味性。此外本次活动挖掘利用了园外的自然环境作为运动场地,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这一固定空间,走入了街心小花园,体验了一种野趣。如此这般利用园外资源,,满足了幼儿亲近自然、扩大活动空间的愿望,使幼儿运动的热情进一步高涨。

活动准备:

1、代表四个区的动物标志(猴、羊、兔、乌龟)。

2、器具:垫子、塑圈、竹梯、沙包、纸棒、布绳、轮胎、爬板、绳子等。

3、辅助材料:毛绒玩具 、小桶、鹅卵石、橡皮筋、椅子、小背包等。

活动场地:园外小花园(如逢雨天在底搂大厅进行)

活动流程:

调动身心:搬运器材入场→创设环境:师生布置场地→基本活动:分散自主活动→放松活动:收拾器械

活动过程:

(一)调动身心:搬运器材入场(如逢雨天幼儿模仿动物进入底楼大厅)

师引导“今天小猴、小羊、小兔、乌龟邀请我们去玩,我们一起去好吗?”

师幼一起合作搬运器材进入小花园。

(二)创设环境:师生共同布置

1、介绍各区场地,并引导幼儿想一想

(1)小兔它最爱跳,它会选什么器械玩?

(2)那么小乌龟、小猴、小羊呢?它们会选哪些器具练本领呢?动一动脑筋,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布置。

2、师生共同布置场地,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器械。

(三)基本活动:分散自主玩。

1、第一次到小动物家玩

鼓励幼儿在不同的小动物家尝试多种玩法,并引导选用辅助物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多样性。

观察要点:各个活动区内幼儿的创新玩法有哪些?是否合理地使用辅助物配合玩?

2、交流分享:让幼儿讲解示范刚才在小动物家是怎么玩的?有哪些创新玩法?

3、第二次到小动物家玩(交换场地玩)

师“刚才我们玩得真好,现在能不能换一个小动物家去玩呢?比比谁的玩法跟刚才不一样,比比谁的玩法多。”

观察要点:幼儿有无更换不同区内玩?幼儿又有哪些创新玩法?

(四)放松活动:收拾器械

1、 再次交流分享

师“刚才你们又到哪里去了?怎么玩的?”,以参观式评价方法进行,并鼓励表扬各区幼儿不同的创新玩法。

2、收拾器械

师“刚才我们在小动物家玩得很累了,现在让我们回家休息一会儿,请你们一起帮小动物整理好器具再回家好吗?”

师幼一起收拾器械回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熊来了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熊来了

活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 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置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 班 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熊的习性:

“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教师:“哎呀!熊来啦!”

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扬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熊走”进教室。 

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

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寻宝藏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寻宝藏

活动目标:

1、喜欢在小区自然的环境中,尝试新奇的、有野趣的活动,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2、初步培养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力。

活动重点: 尝试野外游戏,体验野外活动的快乐。

活动难点: 提醒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材料准备:

1、怪兽,宝藏,勇士奖章各若干

2、投掷工具:海洋球,沙包,酸奶瓶,报纸团,可乐罐等。

3、活动前,在个别体弱幼儿后背上垫好毛巾,以便于在出汗时及时抽取。

4、录音机一台。

设计思路:

 新课程明确指出: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野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借助社区和周边的环境资源,开展安全的,适宜的多种活动。

基于对二期课改课程新理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了我园所处的有利地理环境优势(小区的花园附近),并以我园的总课题《实施整合教育,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为指导,改变了以往狭隘的、单一的幼儿园活动模式,大胆地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从而更好地来体现幼儿园教育向社区拓展的大教育观的新思路。

 整个活动,我始终以游戏“寻宝藏”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从接到命令发现有怪兽,到想办法找工具打怪兽,到打败怪兽寻宝藏,最后得到勇士奖章。幼儿始终在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励下,在“复杂”的地理位置中,进行活动。整个活动旨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相互合作以及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快乐。

活动流程:热身→引出游戏主题→幼儿活动→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利用小区中的自然环境:如街沿石、石路、间隔石板路等)(教师以游戏语言,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走过独木桥,跳过大石头,来到森林里。

二、 引出游戏主题

 1、接到电话:森林里发现宝藏,可是却有很多怪兽守卫着这些宝藏,我们只有打败了怪兽才能得到珍贵的宝藏,讨论:“我们该怎么办?”鼓励幼儿自由说说消灭怪兽的各种方法。 (说明:怪兽是前几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制作完成的)

 2、 引导幼儿做些活动前的准备 活动(压压腿、乘飞机、侦察怪兽、跳伞、打怪兽等)。

 3、 委派几名勇士侦察并报告怪兽躲藏的地点。

 4、 安全教育:提醒勇士们注意森林里的“危险地带”(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地带,尽量远离小湖),初步学会保护自己。

 5、 老师提供多种打怪兽的武器和野战装备,鼓励幼儿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武器打怪兽。 师:“苹果队的勇士们你们有没有信心打败怪兽?”

三、幼儿活动

(一) 打怪兽(配合紧张的音乐)

1、幼儿扣上小挎包,选择喜欢的武器装备准备出发。

要求:必须将前进路上的怪兽全部消灭才能寻找宝藏。

2、引导幼儿尝试相互合作的方式,以最快的时间,勇敢地消灭怪兽。

3、小结交流:让幼儿互相交流、讨论哪种武器最能很快的消灭怪兽。

4、苹果队的勇士们再次检查怪兽是否全部消灭。(引导个别幼儿更换原来的武器)

5、师提醒个别幼儿热了及时用干毛巾擦擦汗,避免着凉。 帮助个别易出虚汗的体弱儿抽取毛巾,保持内衣的干爽。

(二) 寻宝藏(配合柔和的音乐) 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寻找宝藏(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延伸活动

1、休闲活动:交流分享找到的宝藏,和同伴说说:你找到了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运动情况擦擦汗。

3、为找到宝藏的勇士们颁发“勇士奖章”。

4、整理,收拾好我们的武器装备回家了。  

场地布置:〔略〕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娃娃兵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娃娃兵

一、 目标。

1. 练习肩上挥臂投物,让幼儿正确掌握肩投的动作要领,发挥幼儿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

2. 通过跑、爬、投的练习,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

3. 以娃娃兵的形象,培养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品质。

二、 准备。 软垫两张、玩具冲锋机3支、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红旗三面、粉笔、板凳六张。

三、 活动过程。

1. 准备部分:

(1) 三列纵队齐步走入场地,并齐声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快快长大、保卫祖国、一、二、三、四。"

(2) 引导幼儿进入活动角色,并让小朋友扮娃娃兵,表演四节武术操。

2. 基本部分:

A. 娃娃兵练本领,准备保卫祖国,打敌人。 练习投弹,分二步。第一步:让幼儿自己想方法怎样才能把炸弹投得远些。第二步:教师示范两种投法(正确的与不正确的),然后让幼儿仔细观察正确的投法并讲解,再进行练习。

B. 体育游戏"攻占阵地",具体玩法: 游戏开始,指挥员(教师)发出信号:"敌人来了,娃娃兵准备!"听到口令后,一号娃娃兵跑至起跑线齐声说:"一号娃娃兵到。"指挥员发令:"出发!"三名娃娃兵向前快跑登上1号阵地(椅子)作开机关枪,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接着跑下1号阵地爬过垫子作投弹状,嘴里发出"轰轰"的声音,然后向前走几步蹲下表示负伤(返回队尾尾排队)。接着依次进行,最后一组娃娃兵到2号阵地后举起小红旗高喊:"我们娃娃兵胜利啦",其他娃娃兵见红旗举起,也一起高呼:"我们胜利啦!"

3. 结束部分。 让幼儿唱着一首他们熟悉的歌退出场地。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萝卜回来了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萝卜回来了》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

一、说教材:

《萝卜回来了》是一篇讲述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的童话故事,故事中以“萝卜”为线索,将小动物们把萝卜送给朋友分享的一个个情节,串联成一篇充满爱心和喜剧特色的故事。故事采用反复式的结构,类似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中描述小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既有重复,又有不一样的内容,既易于为幼儿掌握复述,又对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这一种方式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因而可以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节奏社会生活,让现在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情感体验,进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这和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纲要》中也提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见向孩子进行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并已逐渐学会了交往,这时候,给他们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对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都将起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

结合故事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目标,因此我选择了《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为活动内容,希望通过故事中善良、生动地人物形象来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一)、根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 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这是从孩子的知识培养维度考虑制定的,由于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还处在初级水平,倾听能力还需加强,加上本故事内容是很长的,所以我从故事的线索出发,让幼儿来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复述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句。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技能的培养维度出发的,中班的孩子虽然能独立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讲话有时会断断续续,因此,我以语句的复述学习来促进幼儿的完整讲述能力。同时我们也知道“行动和言语是相互强化的”,因此,我把这句心理描述的关键语句提炼出来,语句的复述也是增进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这个目标是从孩子情感态度培养维度出发制定的,“关爱他人”、“与人分享”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们中班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建立的情感态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标。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因为故事是语言技能锻炼、情感表述的载体,只有把握了故事内容,才能进一步挖掘其教育意义,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作为活动的教育重点。

难点: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为情感的体验是抽象的,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内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起孩子对“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为我的活动难点。

三、说教学准备:

本次活动我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

知识准备:幼儿认识故事中所涉及的动物以及食物。

物质准备:雪天背景图一幅,大萝卜图片一张,故事录音,小白兔、小猴、小鹿、小熊角色图片各一张,脚印组合成的箭头、打X的嘴巴图片各4个;幼儿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图片。

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角色图,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大萝卜图片和脚印组合成的箭头,清晰地表现出了送萝卜的过程,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这种“自己舍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爱的传递过程。幼儿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图片的运用,可以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以景促情,丰富孩子的表达。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我从“支持”、“引导”、“合作”三方面出发,主要采用了下列几种教法:

创设情境诱导法:利用背景图片(大雪天),烘托出“萝卜”的珍贵,这一情景也让孩子进入了故事情境,为后面体验“关爱他人、与人分享”增加了感情砝码。

另外,在幼儿情感迁移部分,我也运用了“创设情境诱导法”,以孩子平时和同伴交往的情境照片,来唤起孩子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经验。这是因为中班孩子的记忆是无目的的,因而容易遗忘,所以需要一定的情境来激起他的回忆,促进孩子的情感体验。

设问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赏之前我都进行了设问,让孩子带着问题进入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让孩子能有目的的倾听故事,利于故事内容的理解。

讲述法:中班幼儿的有意注意增强了,运用语速、音量的变化,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直观演示法:由于孩子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所以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图片、模型等,这个故事虽然内容重复,但是涉及的人物众多,容易混淆,运用图片的直观演示,让孩子对人物形象以及“送萝卜”的过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讨论交流法:新《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运用了讨论交流发,如讨论:“为什么萝卜又回来了?”、“小动物们为什么都不吃萝卜?”来引导孩子萌发“关爱他人、与人分享”的意识。

(二)、学法:

依据“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我采用了以下几个学法:

观察法:孩子对生动的图片总是有兴趣的,所以我采用观察法,让他们观察背景图(大雪天)以及角色图,这样不仅增强孩子的活动参与性,也帮助孩子抓住故事线索,了解故事内容。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同时,讨论的形式能给孩子宽松的讲话空间,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视、听、讲结合法:这样让孩子通过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语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机融合,特别是观察“送萝卜”过程图的环节中,孩子们在明晰角色间关系的同时,听听、讲讲,利于故事内容、语言的学习。

模仿扮演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心理描述”语句的学习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尝试模仿角色的心理对话,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同伴间互相关心,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情境体验法:情感的激发是需要介质的,特别是中班孩子,孩子处在具体思维像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记忆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他们不能把曾今发生的事情带着感情完整讲述出来,所以运用情境体验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图片帮助下,孩子才有话说,有情抒。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重复、语言通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激趣导入,引发疑问。——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分段欣赏故事,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1、激趣导入,引发疑问。

师出示背景图,展开谈话:“这是什么季节?”“雪地里有什么?”“这么冷的天,小兔子出来找东西吃,它看到萝卜会怎么样?”

此环节的重点是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出故事的线索,运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让孩子对故事的背景有一个了解,突出了萝卜的珍贵。同时,在讨论中可能有的孩子会说出“把萝卜吃掉”、“拔萝卜藏起来”等想法,幼儿讨论得出的结论能让孩子在故事倾听过程中产生情感冲突,利于幼儿对故事主题的把握。

2、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设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小动物有没有把萝卜吃掉?他们是怎么做的?”教师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角色图。

此环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提问法、演示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萝卜”这一线索的发展情况。

3、分段欣赏故事,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

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提问:“萝卜是从哪里来的?”,“小兔子把萝卜送给了谁?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猴、小鹿、小熊同上)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按顺序摆放角色图和箭头和打X的嘴巴图片,并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模仿小动物的心理描述语句。随后,教师组织幼儿幼儿观察“送萝卜”路线图,再次用故事中描述动物心理活动的语言来集体介绍送萝卜的过程。

此环节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心理描述语句,教师通过提问法、直观演示法的教法帮助孩子了解故事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幼儿通过视、听、讲结合法,模仿扮演法来学习重复的语句,增进对故事情感的理解,“送萝卜”路线图的运用帮助孩子清楚了解了故事发展的顺序,解决了本环节的重点。

4、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迁移故事主题。

教师提问:“萝卜是谁第一个发现的?最后又回到了谁的手里?小动物为什么都不吃萝卜?”“你喜欢故事中的小动物吗?为什么?”通过孩子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知道要关心朋友,有好东西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并顺势介绍本故事的名称。

接下来是迁移故事主题,通过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么样来关心他的?”“好朋友又是怎么样来关心你的?”等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若孩子讲述有困难,教师则可以播放幼儿生活中相互帮忙的情境图片,帮助孩子讲述。最后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愿意与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此环节的重点也是本活动的难点,即体验相互关心、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师运用讨论交流法、情境体验法来激发孩子对故事情感的把握和迁移,因为孩子的记忆是无意识的,同时孩子情感表达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要依靠一定的具体事物,因此孩子生活情景图片的运用可以达到“以景促情”的效果,解决了本环节的难点。

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1、故事表演;2、自制礼物送给朋友。

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所以我觉得这种孩子参与的形式能让孩子较深刻地感悟到这个“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美好情感,并把情感的理解上升到实际行动中。

六、说活动反思:

1、给孩子一颗“质疑”的心。每个环节中都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故事情景,在和自我理解产生冲突中,把握故事内容。

2、以境促感,境中生情。每个故事都蕴含一个美好的情感,要让故事唤起孩子的情感理解,除了应用故事本身的情景创设外,还应结合孩子日常生活的情景。只有孩子自己真正体验过的情感,才能给孩子内心产生共鸣。

以上是我对中班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的说课稿,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