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三物理安全用电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安全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3

初三物理安全用电导学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物理安全用电导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张三营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学案设计
课题19.3安全用电审批领导(签字)
备课教师备课时间11.25备课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星期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累计课时
一、检测(略):
二、新授:
【学习目标】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学教材】阅读教材内容,回答学案中的问题。
【学学案】
知识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我阅读,我知道)
1.跟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关:人体最大安全电流为
2.了解安全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
表格: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0.1~0.2mA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1mA左右引起麻的感觉
不超过10mA人尚可摆脱电源
超过30mA感到剧痛,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达到100mA只要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阅读课本113页内容,了解人体的电阻: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皮肤潮湿时人体电阻可以降低到。
计算:加在人体的电压为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若加在人体的电压变为220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人体电阻取104Ω)
知识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我阅读,我理解)
触电的形式:
低压触电
(家庭电路)双线触电
单线触电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接触造成的,并与或构成通路。
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人体不能高压带电体,只要靠近就有危险。

知识点三:安全用电原则(我遵守,我牢记)
1.安全用电:不接触,不靠近。
2.为了防止触电:
①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上.
②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与相连。
③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格的熔丝,不能用或代替
安全用电口诀:
大地人体是,安全用电记心理。
修理电器要,风筝远离高压线。
湿布擦灯泡,电线不能嗮衣服。
插座三尺高,小心安装很重要。
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
如果有人触了电,电源莫延迟。
电线要是着了火,带电用水泼。
金属外壳用电器,保护要做好。
知识点四:注意防雷(我了解,我铭记)

【个性化设计】
三、巩固训练:
1.为了安全用电,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不准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
B、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电源
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
2.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线的接头处包有黑色的胶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绝缘、避免漏电B、美观一些
C、使电线带电D、使接头处更结实
3.在验收新装修好的家庭照明电路时,打开熔断器,将一盏灯泡接在尚未装保险丝的两个接线柱上,发现其亮度与在老房子内的插座上使用时相同。这说明新安装的电路()
A、发生短路B、发生断路
C、完全符合要求D、故障无法判断
4.人体发生触电的原因是()
A、人体能导电B、人体带电太多了
C、人体接触了电池D、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5.我国古建筑上的屋顶的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B、相当于风铃
C、相当于避雷针D、避邪
6.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事故
B、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
C、只要不接触高、低压线路就不会触电
D、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

四、课后训练:动手动脑学物理:1---4
学后反思学到的新知识
掌握的学习方法
教师评价本课得分

延伸阅读

初三物理安全用电教案


课题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设计人李文婷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讲明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它不仅是安全用电的基础,又是安全用电的基本保障;
2、讲解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重点在于对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讲解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
2、阐明今后工作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形式
1什么是触电?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2电流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电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击和电伤.
1).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破坏,使人的心脏、神经系统、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
2).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A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
电弧灼伤:发生在短路或高压电弧放电时,电弧像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烧坏,同时还会造成眼睛严重损害。
B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C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使得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注意:电击与电伤往往同时发生,同时还会引起二次事故。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也是导体,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1电流的大小:
人体对电流反响一览表:
100-200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感知电流
不超过10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流摆脱电流
超过30毫安时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安全电流
达到50毫安时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致命电流
结论: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触电死亡越快.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1)时间越长,电流所积累的能量越多,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时间越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会使人体出汗、组织电解,从而使得人体的电阻逐渐减小,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
绪论: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3电流的频率
人体对不同频率的电流的生理敏感性是不同的,因此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有区别的。
2)工频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重。
4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电流通过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致人死亡,但以通过心脏、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最为危险。
5人体的状况
触电者的伤害程度还与其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有关。
三常见触电的原因与触电方式
1触电的原因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设备不合格;
4).管理制度不严格。
触电的方式: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
1)、单相触电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理想情况下,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由于触电电流不能构成回路,通过人体的电流为零,不会出现触电现象,如图1所示。
图1单相触电的理想情况
实际情况下,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时,触电者会死的很惨。多数情况下,强大的触电电流会将人体烧焦。
触电电流的形成:
在三相交流电网中,每一条输电线与大地之间都存在分布电容C,电容值的大小与线路的分布情况有关,架空线路、线路分布越长,其分布电容值就越大。并且线路与大地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绝缘电阻R。这样,每根导线与大地之间可以组成一个等效阻抗Z(Z=R//jwc)。当发生单相触电,触电电流Ib构成的回路如图2所示。
例如:在10KV的电网中,如果采用16mm2铜芯电缆输电,该电缆每千米对地分布的电容值大约为是0.22μF,线路总长假设为1000m,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几千M,可以忽略不计。发生单相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Ib约为1.171A,
Ib远大于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流(10mA),使人致命。可见,供电线路越长,供电的面积越大,单相触电的后果愈加严重。

图2单相触电的实际情况
(2)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
如图3所示,在三相四线制(380/220V)电源电路中,触电电流的路径为:从电源火线通过人体、大地、接地体、变压器中性点再回到电源火线,构成了回路。假如人体电阻按1K计算,人体承受的电压几乎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220mA。这个电流远远大于致命电流,因此这种触电情况是十分危险的。
图3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时,电流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而发生的触电。如图4所示,此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无关。假如仍在三相四线制(380/220V)电源电路中,人体电阻按1K计算,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达380mA,足以使人死亡。
图4中性点接地系统两相触电
3).跨步电压电击
当带电体有接地故障时,有故障电流流人大地,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的电压即为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为跨步电压电击。
范围: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在距离接地故障点8~10m以内,电位分布的变化率较大,人在此区域内行走,跨步电压高,就有电击的危险;
接地故障点4m以内(因室内狭窄,地面较为干燥,离开4m之外一般不会遭到跨步电压的伤害);在室外人体不得接发生高压设备、导线接地故障时,在室内人体不得接近近故障点8m以内。如果要进入此范围内工作,为防止跨步电压电击,进入人员应穿绝缘鞋。
安全电压

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是24v,特殊的甚至在12v以下.
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根据以自主学习为主不会的在讨论完成本内容,

然后回答然后出示正确答案从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读题讨论、板演然后由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让学生学习严格的解题步骤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纠错
学生猜想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精神

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并且思考结论的依据

物理教案-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触电的原因,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能力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安全用电原则.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安全用电意识,提高生活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讲述“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家庭用电安全的有关事项.
本节知识学生不仅应该知道,而且,应该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学习和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本节的重点是对安全用电原则的掌握和并能实际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易采用理论和实际相对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材也编得较为生动活泼,因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就教材中难于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归纳后有重点地质疑,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对照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讨论.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安全用电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险.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险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一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原因.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裸露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原因.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原因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免家庭电路中触电的注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免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及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一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注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
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一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
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触电的危险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险,所以看到“高压危险”的标志时,一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须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
(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
1.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迅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迅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通过讨论要学生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免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绝对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立即用水去灭火?为什么?
要学生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须迅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
(四)安全用电原则
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
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探究活动

【课题】
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办法
【组织形式】
个人、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制定子课题.
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采取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
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
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
2.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
3.小组讨论、总结、交流.


初三物理磁场学案


20.1(2)、《磁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可用磁感线描述,知道磁感线方向的规定.
2.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3.知道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磁场.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线的规定。
难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线的规定。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磁体具有,可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极间的相互
作用规律是、。
二、探究新知
(一)磁场
1.用磁针怎样确定包着布的磁体的N极呢?说出你们的办法。
2.如下图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说说你们的发现。
探究结论:
1.把磁针拿到磁体附近,它会发生偏转。看来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
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___。
2.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___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
(二)磁感线
1.根据上图小磁针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

结论:这些带箭头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
它们叫做___;从绘图可看出,磁感线都是从
磁体的___极出发,回到___极。
(三)地磁场
让一个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再施加一个力,让小磁针在东西方向静止后放手,发现小磁针转回南北方向。

归纳:地球周围存在着___。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所以它有两个磁极,称为___和___。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___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___附近;因此小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正南、正北有一个偏差角度,称之为___,世界上最早准确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___。
【课堂练习】
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____,它的磁感线方向从____指向____。磁场是有方向的,人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______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2.磁体的周围存在着____,如果把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一般要发生变化,这就是小磁针受到____的作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___(填序号)
⑴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⑵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扩展训练】
1.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用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磁感线是没有方向的
C.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D.磁感线是有方向的,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2.在地球表面的某个位置,发现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S极指向地面,则该位置是()
A.地磁北极附近B.地磁南极附近C.赤道附近D.无法确定
3.思考:地球上指南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是地理的北方还是南方?你认为地球的磁北极位于地理北极还是地理南极附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