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4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1.数位表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3.一个万以内的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一个万以内的数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例题:4001和4000.
4.注意读写法。例题:8012读作八千零一十二,要用汉字大写。9013是(四)位数,注意是汉字的四。9713里有(9)个千(7)个百(1)
个十(3)个一。此处注意小写数字。
练习题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2、10000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一个数由7个千,3个十和9个一组成,这个数是(),它是()位数,读作:(),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一个数,千位上是1,十位上是2,其余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5、一个数是由6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它是一个()位数。
参考答案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2、10000是一个(5)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
3、一个数由7个千,3个十和9个一组成,这个数是(7039),它是(4)位数,读作:(七千零三十九),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7038)和(7040)。
4、一个数,千位上是1,十位上是2,其余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1020)。
5、一个数是由6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608),它是一个(3)位数。
精选阅读
二年级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学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复习总结》学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有0及末尾有0的情况读写。
教具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
二、查漏补缺训练
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
出示第1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示有()个()?百位、十位、个位呢?
独立完成“复习”第1题。
出示“复习”第2题。
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
小组活动。
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
没有0
末尾有0
中间有0
中间末尾同时有0
算盘上面表示数。
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
你发现这一题当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5题。
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
2.出示“复习”第6题。
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
3.出示“复习”第7题。
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
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
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吗?
课堂作业
《补》
第四单元课题:复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高,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系统整理
前面一节课的复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复习”第8题。
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
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
2998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
独立完成“复习”第9题。
独立完成后思考:哪些题是通过位数就可以比较出大小的?哪些题是通过第一位就比较出大小的?哪些是通过第二位、第三位呢?
小组活动
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比较大小我们通常从最高位想起,那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的?最小可以填什么?最大呢?第二位、第三位呢?
3个同学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复习”第12题。
问: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
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
2.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
3.完成“复习”第11题。
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
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
4.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总结。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课堂作业:《补》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分析
10.3复习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位。
(2)一万里面有()个千。
(3)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
(2)二百八十三
(3)九千
(4)五百
(5)一千零一十
(6)一万
3、课本练习二十二第3、4、5、6、7、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204②2040③2400④2004
(2)550比150多()
①600②700③400④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
五、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
7□23〉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但是,学生经历过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认数的经验和数的知识。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数感。
1、万是比较大的计数单位,生活中比较难找合适的实物来代替,教学时以小正方体和计数器为素材,借助小正方体的直观,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一千一千地数的过程中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认识计数单位万,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2、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如: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等,形成数的表象,学生自主探索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和组成,体会数的意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同时,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和欠缺也让我深深反思。其一,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形式不够活泼,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生动,课堂教学氛围没有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其二,练习设计还不够多样化,缺少挑战性,很难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个小正方体。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说一说。
(1)8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68由()个()和()个()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估一估,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1)《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
(2)《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数的组成,同时,设计了小棒摆出的四百六十和四百零五的环节,既巩固了数的组成知识,又为下面学习写数提供较好的素材。】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
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
(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
(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
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
(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
(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
3.读数。
(1)独自读:235、460和405。
(2)合作议: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
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
5.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师做好引导。为了突破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这一难点,教学中有意设计了比一比和举例环节,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
1.数彩点。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例3的彩点共有多少个。
(1)圈一圈,数一数。学生观察,一行10个,圈出10行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再数一数共有10个100,也就是1000个彩点。
(2)比一比,填一填。对照数轴,看数轴0到100之间平均分了多少份,(10份)每一份正好代表多少个彩点,(10个)根据对应的彩点依次填出数轴上的数。
2.说发现。观察填好的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1)说说1000的组成。例如:1000里面有(10)个(100)或(100)个(10),(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
(2)指出950和590的在数轴上位置,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例如950里面有(95)个十,(59)个(十)是590等。
3.玩游戏。
(1)找位置。教师报数,学生找出它在数轴上位置。例如:380,8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38个十组成的数等。
(2)说组成。指名学生找数轴上的一个点,其他学生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然后说说它的组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数形结合的综合体现,彩点图与数轴的对应,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的碰撞在这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多方互动,真正寓教于乐。在学生多角度认识1000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综合应用
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读作(),它里面共有()个十。
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在综合应用中脱离了直观的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一)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完整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能力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3)提问:①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③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2、读数:
(1)读出这些数(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三)基本练习:1、填一填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2)一万里面有()个千。
(3)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4)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2)二百八十三(3)九千(4)五百(5)一千零一十(6)一万3、数学书92页4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4、数学书92页第5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5、数学书93页第6、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6、数学书93页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①204②2040③2400④2004(2)550比150多()①600②700③400④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四)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7□23〉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方向》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一.相反的方向:
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
二.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1、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面对傍晚的太阳,你的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3、面对北面,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4,面对南面,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练习题
1.6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0个十是()。
3.65的6在()位,表示6个(),5在()位,表示5个()。
4.一个三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5.按顺序填空。82,80,(),(),74,(),()。
参考答案
1.67是由(6)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2.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36)。10个十是(100)。
3.65的6在(十)位,表示6个(10),5在(个)位,表示5个(1)。
4.一个三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5.按顺序填空。82,80,(78),(76),74,(72),(70)。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学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学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借助于算盘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增强万以内的数的数感,并能正确读写没有0和末尾有0的四位数。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没有0和末尾有0),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
体会万以内的数的数位意义,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具准备:
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先学探究
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
375309420200
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图,师问:从图中你知道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这座体育馆内大约能坐七千人”这个信息时,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的数——万以内的数,板书。
交流共享
教学例5.
提问:七千人到底有多少呢?你能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吗?
小组交流以后指名汇报,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只要有道理都应鼓励。
七千是7个一千,7个一千是多少?你想知道7个一千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吗?请看屏幕,师出示课件。
引导得出:千位上是7,在千位上写7,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读作:七千。
你能照样子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吗?课件出示拨好的算盘图。
学生拨好以后问:谁能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
这个怎样写呢?指名板演。一起读一读。
教学“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集体评价,提醒第2幅图中十位、个位上面没有珠子应写0占位,但不要读出来。
教学例6.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集中,按要求在算盘上面拨数。
出示例6的课件。
学生充分拨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边拨边数,充分体会十进制的关系。
接着第(3)小题,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呢?请你们用算盘研究一下。
学生自主探索以后师示范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万。
一万究竟有多少呢?先来看一看这个图。
课件出示:看图,这一堆小方块是由多少板方块合成的?引导学生看出一堆小方块是一千个,那我们看一看一万里面有多少块这样的小方块,课件动态演示一千一千地数后引导得出:10个一千是一万。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种数位?引导学生看算盘得出,学习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你能把教材第39页上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
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根据本堂课的反馈决定是引导之下集体拨,还是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以内拨一拨。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尝试填写后集体讲解。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几个千你,我们要数什么样的方格图,几个百呢?引导学生数一数后填写。
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后集体评价。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醒学生依据数位从高位往低想,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于算盘进行写数。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今天我们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知道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
2、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万位在第()位。千位在第()位。
2)6个千,5个百,3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它的最高位是()位,是()位数。
2、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学生在草稿纸上读数、写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4305、3003。
1)学生看着计数器,分别写出这两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读这两个数的。(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结果。
1)这两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中间有1个或者2个0)
2)你读了几个0?又写了几个0?
(都只读了1个零。但“4305”写了1个0;“3003”写了两个0)
3)小组再次讨论,为什么这两个数都只读了1个零,而写数的时候0的个数就不一样呢?
(“4305”的十位上一个就没有;而“3003”的百位和十位两个数位上都没有。教师补充:0在这里占据了不同的数位,对吧。)
3、你知道了万以内的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了吧。
(万以内的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写的时候,不管那一位上一个数就没有,用0补足)
[评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既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拓展思维训练——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试做,小组讨论。
2)汇报情况。
这3个数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前面两个数不仅中间有0,而且末尾也有0,最后的一个数末尾有4个0)
你读数的时候,读了0吗?
(学生小声读,慢慢体会,在试着举例读。结论:没有读)
也就是说末尾的0不读。
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教师报数,学生写数。7504800795003207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五千零四七千零六十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要弄清0所占的数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复习苏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练习题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个三角板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
3.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4.在我们学过的角中,()角比直角小,()角比直角大。
5.数图形,按要求填空。
角的初步认识
()个锐角()个直角()个钝角()个角
参考答案
1.一个角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的。
2.一个三角板有(3)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2)个锐角。
3.红领巾上有一个(3)角,两个(锐)角。
4.在我们学过的角中,(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5.数图形,按要求填空。
角的初步认识
(8)个锐角(2)个直角(6)个钝角(16)个角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读写》学案苏教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读写》学案苏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读写》学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掌握四位数中间和末尾同时有0、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敢于探索,在小组活动时能主动合作、积极思考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中间有0、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
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
教具准备:
算盘、课件。
教学过程:
先学探究
1.老师说,你们拨。
(1)8个千、2个百、1个十、6个一组成的数是()。
(2)3个千、4个百、2个十组成的数是()。
(3)5个千组成的数是()。
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没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面。
比较第(2)、(3)两题的数,你发现什么特点?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读出下面各数。
309、101、304、905
上面的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中间有0的时候怎么读。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
交流共享
出示教材例7.
请同学们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并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千和()个十组成的。4个千怎样写?(写0占位)怎样读;6个十怎样写?怎样读?个位上没有怎样读写呢?(板书)
我们合起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老师说,你们拨:3个千、6个十
8个千、2个十
这两个数怎样读。
指导学习右图:7个千怎样写?怎样读?百位和十位上面没有怎样写?(写两个0),怎样读呢?引导有两个0只读一个0并板书;3个一怎样写?怎样读?
这个数合起来读作:七千零三。
老师说,你们拨。
5个千、8个一
2个千、3个一
小结: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是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是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用0占位。
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如果让你把这三道题目进行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
第1幅图、第3幅图都是中间只有一个0的,我们读一个0.
第2幅图中间有两个0,我们也读一个0.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后师指名回答。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
在做这一道题时先来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
我们读数时都是从最高位开始还是从最低位开始读的?
我们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开始写。四千在千位上写4,那有几个百?没有应该写几?2个十在十位上写2,8个一在个位上写8.
谁来说一说第二幅图中的数应该怎样写?
六千在千位上写6,几个百?怎么写?(0)几个十怎么写?(0)几个一?(在个位上写9)
一万怎么写?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写数的时候一定要从最高位起,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去写。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独立完成后,师指名问问是怎样想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说。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后师说: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指名汇报你发现的规律后完成这一题。
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
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哦0,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要从最高位想起,千位上是几就写几,百位上是几就写几,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十进的关系。能够正确地数出1000以内的数,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田字格、正方体、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感知1000以内数的概念。认识计数单位“千”,发现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
难点:1、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数如何数。
2、体会千以内数的数位的意义,理解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让学生数田字格、复习数数方法个、十、百之间的进率。
首先让学生快速的在田字格纸上数出10个格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10个一是十。
其次让学生在田字格纸上快速地数出100个格子,让学生汇报怎么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10个十是一百。
2、引出“千”,初步感知1000
让10个数出100个田字格的同学到前面展示,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田字格,先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再让全体同学一百一百地数。老师点出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感受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数田字格的活动,复习100以内数数的方法,同时引出计数单位“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二)、自主探究,感知进率
1、感“百”和“千”的进率,让学生跟着课件数小正方体。回答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接着教师说通过数田字格,数小正方体等活动。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议一议,再交流汇报,得出当物体的个数少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的数,当物体的个数多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如果物体的个数再多些,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设计意图:“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认识计数单位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数一数。
小组交流。小组汇报。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1000个一是1000,一共有1000个小正方体。
生:2、我是一十一十地数,100个十是1000,所以有1000个小正方体。
生:3、我是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一共有1000个小正方体。
师追问:你为什么用此方法?
如果小正方体的数量非常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
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汇报。
完成教材75页做一做。
2.读、写1000以内的数。
出示计数器,师拨出126.
怎样读写这个数呢?
学生自己试着读、写这个数。
小组交流汇报。
师追问:你这么写是怎样想的?
你能说说这样读的想法吗?
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拨出304
让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读、写这个数。
小组交流、汇报,并说出304的组成。
师追问:“你为什么在十位写0?”“为什么读作三百零四?”
师拨出580.
学生独立读、写这个数。
全班交流说说读、写的方法及数的组成。
(三)联系生活,感受大数
1、先请学生估一估北山小学做广播操时有多少人?然后老师告诉大家有600人,再加上400人才够1000人,让学生想象一下,1000人有多少人?
2、感受1000张纸的厚度,让学生把12本数课本摞起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它的厚度。
3、让学生看课件,估一估有多少个椭圆。
最后小结
(四)直观操作,实破难点
(1)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数接近整百或者一千的数
一个一个的数,从188数到204,先让学生尝试数,然后让学生展示。最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数数的方法。
一个一个的数,从999数到1000,同样先让尝试数,然后让学生展示,最后老师借助计数器展示数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数数,让学生直观理解接近整百、一千的数的数数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升化提高
1、我会数数
一个一个的数从803数到812
一个一个的数从987数到一千
2、我会填空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
(六)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今天有什么收获,通过学生谈收获将对今天学习的知识做一个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
二年级数学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二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内容:P76、P77例2、3
学习目标:
1.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千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说出各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每个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各数位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答: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怎样?
2.从290数到306。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67。提问: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这是几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怎么写?怎么读?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
二、共学探究,解决疑难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2点子图,估一估有多少个小圆点?你有什么方法?再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你估的正确吗?
(一)先学后教(例2)
1.自学指导
请你在计数器上表示235,这个数字由什么组成?怎么写?怎么读?
2.先学:独自用计数器表示235
3.后教
(1)请学生演示在计数器上拨235(百位上拨2个珠子,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
(2)235它是由什么组成?用小棒来表示,就是100一捆的木棒有2捆,10个一捆的木棒有3捆,再加上5根小棒。因此,235是由2个百,3个十和5个一组成。
(3)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的读写,想一想这个数怎样去读,去写呢?(读作:二百三十五,写作:235,百位上写2,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5。)
4.下面两个数,没有珠子,只有读法,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珠子,写出这个数。出示:四百零三、六百八十。
(生拨403、680,并说出怎样写数。)
(1)403的十位上的0和680的个位上0不写行不行?为什么?(不写0不行,因为0起到占位的作用,不写0数就变小了。)
(2)请同学们观察403和680这两个数的读法,你发现了什么?(数位中间有零要读零,数位末尾的“零”不读。)
(3)小结:说得非常正确。读数时,数位中间有零要读出零,数位末尾的“零”不读,写数时,数位中间的,末尾的零都要写。
5.检测:做一做第1、2题
(二)先学后教(例3)1000以内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点子图。组织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或圈一圈,思考:哪种数数方法更便捷?((观察,估数,数一数或一百一百地圈起来,明确:用“百”来数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1.先学后教
1000你会在计数器上表示吗?1000怎么写?怎么读?
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数轴。
3.后教
明确:1000里面有10个100,1000里面有100个10,1000里面有1000
个一。
明确:千是比百高一级的计数单位。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一千是由
10个百组成的,或者由100个十组成的或是由1000个一组成的。
三、课堂小结:
读数和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0要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数位上是几就写几,数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
四、当堂训练
1.填一填。
(1)805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2)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3)由7个百,6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4)722读作:()。
(5)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五、拓展训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复习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复习”,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
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
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
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
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
练习题
一、填空
1、100里面有()个十,45里面有()个一。
2、45读作();七十四写作()。
3、98里面的“9”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二、判断
1、96读作:六十九。()
2、个位是4,十位是5这个数是45。()
3、一个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100里面有(10)个十,45里面有(45)个一。
2、45读作(四十五);七十四写作(74)。
3、98里面的“9”在(十)位上,表示(9)个(10);“8”在(个)位上,表示(8)个(1)。
二、判断
1、96读作:六十九。(×)
2、个位是4,十位是5这个数是45。(×)
3、一个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