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1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材料的方法。
围绕“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当前在日本国内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认为这是中国人捏造的,你是怎看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学习讨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通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侵略战争的罪恶。
了解抗日战争前期,国共两党合作和配合作战,推动了抗日形势的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是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并能用生动的语言讲述
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史实,体会中国各阶层人民是怎样“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反击日本侵略者的。
教学过程
课文内容主要讲述我国军民和各阶层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用讲故事或请学生朗读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导言具有激发学生想像力的作用,从砖石垒砌的长城和血肉之驱筑成的长城之间的区别讲起,以引发学生的想像而导入新课。
[血战台儿庄]
首先,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或地图展示出教科书的“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这幅地图要做两个处理:一是先掩去日军从平津南下山东的日军进攻箭头,提问学生后再复原;二是日军占领南京后,其主力方向渡江进犯淮河地区,缺少箭头,教师可以自制。这样,华北、华东日军合围徐州,把两个占领区连成一体的作战意图,通过地图显示出来,增强了直观效果。jaB88.cOm
其次,讲血战台儿庄时,应充分体现讲述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声情并茂讲
述血战的情况,另一方面可把“资料与注释”中的部分让学生朗读。有条件的
可放映血战台儿庄)等电影片断。这样,学生更容易体会我国军人的英勇顽
强、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精神和各阶层众志成城,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
国主义精神。
[百团大战]
让学生在课前先阅读一些通俗读物,从而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讲课时先请几位同学讲一讲他们了解到的“百团大战”的故事,教师总结后依顺序讲清三个问题,具体分析见前面的“教学内容分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百团大战”的形势图,在图上显示出主要任务、反扫蔼的地区。
最后利用“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讲述百团大战的意义,将双方武器装备对比情况充实到表格中,简单地补充一些国民党正面战场接连溃败的史实到表格中并进行对比。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是全面的抗战,揭示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的道理。
[众志成城]
讲述三个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民族存亡之际国人抵御外侮的心态。大字小字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更能从前人的威武不屈的史实中获取教益。
从欣赏歌曲的角度感悟冼星海为抗战发出的怒吼,共同感受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民族之声。用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和《奔马》这两幅画,结合当时的背景,讲述其中的寓意,以画讲史,以史讲画。侯德榜是致力于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科学家,对侯德榜献身于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尚情操和侯氏制碱法给予高度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前辈科学家的崇高品质。
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关于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需要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去综合理解分析,这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再问:“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中共七大召开,第一次鲜明地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你知道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吗?为什么说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大会的召开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为什么?”由此导人本课。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七大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七大内容与其历史意义之间有何因果关系,结合七大会场图给学生朗诵陈毅在七大闭幕时写的一首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于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七大会场中央大礼堂在延安的清凉山下)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强调几点:(1)中共七大是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中国人民面临着黑暗和光明两种前途和命运的形势下召开的;(2)七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与团结{制定了统一的政治路线——人民战争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
延伸阅读
血肉筑长城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肉筑长城”,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课题
第18课血肉筑长城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均的最大规模的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奠定和基础。
备课人
张卫卫
审核人备课时间重点、难点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共七大的召开
上课时间课时数
1
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法、学法)
一..预习填空题:
(1)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_______。
(2)百团大战的时间是___________,领导这次战役的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年_______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小组之间交换检查。三.疑难问题:四.合作交流:
1.你能试着从目标、规模和战机三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吗?2.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3)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法、学法)
五.小组展示:
六.学生回头看书:七.当堂检测:
1.百团大战发生在()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中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
C.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3.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B.中共“七大”确定了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七大”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
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旅顺B.大连C.台湾D.福建
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D.抗美援朝的胜利
7.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负的关键在于()
A.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的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本侵华兵力相对不足教学(后)记
血肉筑长城学案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掌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过程与方法:根据图例符号意思,识别战役空间分布情况,了解进程;配合列表,拟顺知识要素;通过复述,学得论从史出方法;多角度分析国共合作抗日的战线,战场及不同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传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七大的内容、七大的意义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找出平型关大捷的时间、指挥、战果和意义。
2、阅读教材,找出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指挥、战果和意义。3、阅读教材,找出百团大战的时间、指挥、战役目标和意义。
4、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你能从目标、规模和战绩方面评价百团大战吗?2、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4、“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5、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了两次侵华战争,结局如何?对中国有何影响?
(三)系统总结:
1.知识建构:
第一乐章《怒吼吧,黄河》(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第二乐章历史道路的抉择──中共七大
第三乐章胜利之歌——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
2.方法归类:
同学们需要注意掌握战役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
(四)巩固训练:
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
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
2、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3、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中法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4、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
A.南京B.西藏C.台湾D.东北三省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两党的合作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6、“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
7、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血肉筑长城》教案
《血肉筑长城》教案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七七事变发生时和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A、日军:已由进攻东北发展为准备进攻华北乃至整个中国。B、中国:国共内战停止,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民党军队:由“不抵抗”转为“坚决抵抗”。D、结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是局部的,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全国性的。)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一边板书示意草图,一边介绍战争态势)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不久,另一路日军从山东南下,在台儿庄北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后来八路军在华北2000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这三次战役的具体情况,请大家进一步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时间、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1、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完成83页“练一练”:选A(8月15日)。
2、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A、平型关大捷、敌后游击战、百团大战等是共产党和人民的抗战;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的抗战;还有爱国华侨对抗战的贡献等,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得来的,它改变了百年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
B、美国在太平洋打击日军、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日军、加拿大白求恩大夫志愿援华等,说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间的有力配合和援助。
C、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这是取胜的最根本原因。)